第一篇:攀岩心得体会
攀岩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一学期的攀岩课就要结束了,回想这段时光,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感触颇深,也有很多心得体会。
当我第一天步入长安大学时,校园东门那巍然耸立的利峰岩壁便深深得吸引了我,以前在电视或电影中,我或多或少接触过一些关于攀岩的活动,银屏上那些充满冒险的健儿们常常让我对于这项极具挑战意义的运动充满好奇与向往。有幸,在大一的第二学期,我终于如愿以偿,光荣得成为了攀岩班的一名同学,如今想来,能够在师老师门下学艺,能够认识这样一班可爱团结的同学们,真的是三生有幸,我想这必定成为若干年后我对于大学的一段最难以忘怀的回忆之一。攀岩墙顶端那句“YOU RAISE ME UP”是支撑每一个热爱攀岩者向上攀登的动力与源泉。我本是一个天性慵懒的人,不太喜欢户外运动。接触了攀岩之后,我忽然发现了运动带给人的快乐,比起窝在宿舍玩手机打游戏,运动磨练了我的意志,使自己变得更加坚韧。穿好安全带,带上装备环,然后向你的队友竖起大拇指,用眼神传达一份信任与坚定。攀登更是一种超越,当你的双腿发抖,胳膊僵硬时,再去咬紧牙关,深呼吸,拼尽全力只为再多攀登一格,每一次进步都是一次精神与肉体的超越与提升,攀岩让我明白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肯努力,只要你坚持,即使你是一个素为接触过这项新型运动的人,你一样可以做到极致!我想一个人之所以进行体育运动,是因为他是一个不愿意向自己的懒惰与平庸妥协的人。大学时光是一个人德智体美不断提升的阶段,选择攀岩,意味着选择了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前行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用那句耳熟能详的“YOU RAISE ME UP”来鼓舞自己,其实人生也是一场攀登,选择拼搏意味着不甘平庸,我们需要用那种攀登的精神来经营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不可能!
最后,真诚得感谢师老师在这一年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无论炎寒陪伴我们一起学习,老师严肃而又不失幽默,带给我们一段美好的攀岩回忆,再次感谢!
第二篇:拓展心得体会:徒手攀岩游戏
徒手攀岩游戏 美好的回忆
上周在明阳天下拓展训练公司参加了拓展培训活动,活动给我带来了很多的体会和美好的回忆。
从小到大,我一直恐高,站在5米高的楼房上我都很怕,跨越断桥是我想也不敢想的事。站在8米高断桥下,我心里十分紧张、害怕。最后经过队友的鼓励我犹豫了很久才跳过去。这次“高空抓扛”当教练问谁来时,我第一个举 起手,争着说“我来,我来”。我的目的显而易见,“因为我手中的一面红旗和我有过一次的‘高空断桥’的经验”;队友们围过来把手放在我的肩上喊着对呼“特工特工,永攀高峰”,为我壮胆、加油,在一片欢呼和鼓舞声中,我开始攀登梯子。当我站在断桥上时,我的心狂跳不止,丝毫不敢动,我听见队友们在下面喊:“不要向下看”、“不要往远处看”、“往对面的单杠上看”。我盯着对面的单杠,做着深呼吸,调整紧张、恐惧的心里。我听见队友们在下面喊:“贵军加油、贵军没事的别怕、贵军你是最棒的、贵军你最勇敢,贵军、、、、、、、、、、”。心想 ‘既然选择了第一个上来,就不能放弃’不加犹豫,闭上双眼跳了过去。成功了!我笑了,原来前面并不是不可逾越的悬崖、峭壁!成功原来如此简单,只要你肯跨出第一步,看起来难以克服的困难就会向你妥协了。
有了抓扛的“经验”,当徒手攀岩时,我想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我错了,当我再一次爬到8米高的岩石上时,不知怎么回事,我的腿不由自主的发抖,同时感觉整个石壁也在颤抖,巨大的恐惧一下向我袭来,止不住狂跳的心,头也有点晕,尝试了几次都不敢向上迈出一步。我想到放弃,但听着下面队友们鼓励的呐喊,心里的勇气顿时倍增。我自己给自己鼓劲,不断告诫自己:不要害怕,我一定行!我深深呼吸了几口气,镇定了一下,当再向上迈出了一小步时,我已经无法控制了,我回头了看着下面我更怕,还是没能爬上最顶峰,最后我放弃了也失败了,当我下来时连坐的力气都没了,但也后悔没能坚持下去。
本文选自明阳天下官网,转载请指明出处
第三篇:拓展心得体会——户外拓展攀岩
户外拓展——攀岩
对于像我一样没有参加过拓展培训的同事来说,对拓展训练是陌生的,更多的是充满着好奇。尤其当我听见有攀岩的时候,真是对这次拓展训练迫不及待。经过精心准备,6月25日早我们17人在领导的带领下随班车缓缓驶入密云明阳天下拓展训练公司的培训基地。
到达目的地我们集合来到教室先了解一下这两天的活动安排。讲解完大体流程,用20分钟时间,根据自己团队的具体情况,选出队长、副队长、起队名、设计队微、队训、创意队歌。经过大家的团结合作和分工协作,顺利完成这些任务。剩下的就是我期待已久的攀岩和其他项目。
攀岩拓展项目是一般年轻人很喜欢的一项极限运动,当然我也不例外,因为长时间以来对攀岩的向往,我便积极的做了第一位试攀队员,在队友们的努力托举下,我离开地面攀岩在垂直的岩壁上,努力的用尽各种方式,伴着队友们的呐喊声,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最终攀到了顶部。每一个人都努力的向上攀爬,虽然有些因为身体状况不能登顶,但大家都感觉到了努力到极限的喜悦。此时,是否登顶,对每个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重要的是留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义无反顾岩壁上的挪动,是队友们为自己每一次努力的喝彩,面对岩壁渴望征服;重要的是我们在其中的坚持与努力中所感悟到的真谛;重要的是它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的影响。
如果能把工作中的每一个任务都当做自己的向往,对它有兴趣就不会让自己逃走,为自己喜爱的事、物、人,不用任何人要求你都会力求完善。若在以后的工作中有许多人站在你身边给你支持,加上你对工作的兴趣,对工作的执着和努力,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即使再苦再难,也会在不懈的执着中做到尽善尽美。更重要的还要是坚持和一步步的积累,才能走的更远,正如刚入职的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对知识和能力的不断积累,才能走的更稳,更远!
本文转自明阳天下拓展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攀岩竞赛规则
I.攀岩通则
1.攀登壁
1.1 所有国际竞赛攀登委员会(ICC)核准的比赛必须在专为攀登比赛设计的人工攀登壁举行﹐其垂直高度至少12公尺,宽度至少3公尺,且足以设计长度至少15公尺的路线。
1.2 攀登壁的所有板面均能作为攀登使用。1.3 攀登不得使用板面的侧缘或上缘。
1.4 如攀登路线必须在板面上划定边界﹐以与其它路线分开﹐此边线应使用连续且能清晰辨识的标示。
1.5 攀登路线的起攀线必须清楚的标示。
2.比赛之种类
2.1.定义
a)难度(Difficulty)赛﹕选手采先锋攀登﹐由下方确保。各个快扣根据规定事先依序挂上。选手以达到之高度(在横渡或天花板部份﹐沿其路线之轴线的最大距离)决定其该场之名次﹔
b)难度淘汰(Difficulty-Duel)赛﹕此类比赛之技术规则与一般难度赛相同。但决赛采与速度赛之决赛相同的单淘汰方式。
c)速度(Speed)赛﹕选手由上方确保﹐以完攀者的完攀时间决定该场之名次﹔ d)抱石(Bouldering)赛﹕比赛由一系列的个别技术攀登问题组成。各问题得依安全的考量以确保(上方或下方)或以无确保方式攀登选手得到之总点数决定其该场之名次。
2.2 难度和难度淘汰赛得以下列方式攀登﹕
a)现场(on-sight)攀登:在核可的观察路线期间后开始攀登﹔ b)在核可的前攀员示范之后开始攀登﹔
c)在核可的练习之后开始攀登(after work)。
2.3.速度赛是在核可的前攀员示范攀登后开始比赛。
2.4.国际比赛得包括难度﹑难度淘汰﹑速度及抱石等四项目﹐但并非所有国际比赛均须包括每一项。
3.安全
3.1 所有攀登比赛的安全规定请参照第二章第五节。
4.报到与隔离区
4.1 所有具资格参加该场比赛的选手必须在裁判长规定或大会印行或宣布的时间内报到并进入隔离区。各队经理与选手有责任充分认知各场比赛的规定细节。未能注意规定细节(或已印行的任何程序变更)不得视为未遵守规定的正当理由。4.2 祇有以下指定之人员允许进入隔离区﹕ a)ICC工作人员﹔
b)主办会员联盟工作人员﹔ c)具该场参赛资格之选手﹔ d)核准之队职员﹔
e)其它经裁判长特别核准之人员。该人员必须在一经核准之工作人员陪同与指导下在隔离区停留﹐以维护隔离区之安全﹐并避免对选手之不当干扰﹔ f)动物不得进入隔离区。
5.路线观察与练习
5.1 路线观察期间﹕除非另有规定﹐难度﹑难度淘汰﹑速度及抱石比赛已报到该场之选手在比赛开始前均有观察期间以研究路线。队职员不得陪同选手进入观察区。所有在观察区之选手必须遵守隔离区之规定。
5.2 观察时间由裁判长与国际前攀员磋商后决定﹐不得超过6分钟。
5.3 选手于观察期间必须在指定之观察区﹐ 不得攀上板面或站在任何器材或桌椅之上。选手不得以任何方式与观察区外之人员联络﹐仅得向裁判长或分组裁判(Category Judge)询问比赛相关问题。
5.4 在观察期间选手得使用望远镜观察路线并以手抄方式绘图或笔记。其它观察或记录器材均不允许。选手得触摸起攀点,但双脚不得离地。选手有责任充分了解所有关于比赛路线的规定与说明。
5.5 选手除了在正式观察期间外不得取得任何路线的信息。
5.6 在观察期间结束时选手应立即返回隔离区﹐任何不当延迟或违反裁判长或分组裁判指示者﹐将予「黄牌」警告﹐任何进一步的延迟将依据第六章的规定予以取消资格。
5.7 路线练习﹕当比赛可事先路线练习时﹐裁判长在与国际前攀员磋商后﹐决定时间表﹑程序及选手练习时间长度。
6.攀登前之准备
6.1 在接到通知离开隔离区进入预备区时﹐选手除核定的工作人员外不得由任何其它人陪同。
6.2 在抵达预备区时﹐选手必须穿上岩鞋﹐以规定之绳结系上绳索﹐并做好攀登的最后准备。
6.3 在选手允许进行路线攀登之前﹐所有攀登装备和绳结必须经指定之工作人员检查与认可﹐以符合安全及其它ICC的规定。指定使用的绳结为“8”字结。选手对于其攀登时所穿着之装备与服装负有全部且唯一的责任。使用非认可的装备与绳结﹑比赛背心未经认可的修改﹑不符合规定的广告﹑及违反任何ICC规定之选手均得立即取消其资格。选手离开预备区后﹐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回到隔离区。
6.4 选手必须完成离开预备区的准备﹐并在指示下进入比赛场地。任何不当的延迟或未遵守分组裁判的指示得立即予以「黄牌」﹐任何进一步地延误将依据第六章的规定予以取消资格。
7.攀登壁的维修 7.1 主定线员(Chief Routesetter)(代表大会)必须确保具经验并事先练习过的维修小组在各场中随时应分组裁判之要求进行维护与修理。维修必须以迅速且安全之方式为之。裁判长有权坚持安全程序之遵行﹐并得要求违反安全程序之任何人员离开比赛场地。
7.2 岩点之修理﹕在分组裁判的指示下﹐主定线员应立即处理任何替换和/或修理工作。在工作完成时﹐国际前攀员应检查并建议裁判长换修是否对之后攀登之选手造成不公平之有利或不利。裁判长对该场继续﹑停止﹑或重新开始之决定将为最后之决定﹐对此决定之申诉将不予接受。
7.3 岩点之清理﹕在各场比赛开始前﹐分组裁判(在与国际前攀员磋商后)决定攀登壁上岩点的清理频率与方式﹐并在观察路线前的技术会议中宣布。8.技术事件
8.1 技术事件的定义为﹕ a)绳索紧绷以协助或妨碍选手﹔ b)岩点断裂或松开﹔
c)快扣或钩环不当的位置﹔
d)任何非选手动作造成的不利或不公平的有利于选手的偶发事件。
8.2 确保员必须随时保持绳索的适当松弛。任何绳索紧绷将视为对选手的外力帮助或妨碍﹐分组裁判应宣告技术事件。
8.3 技术事件应以下列方式处理﹕
a)当技术事件由分组裁判提出时﹕
(1)如选手愿意且仍然处于正当位置﹐可选择继续攀登或技术事件。当选手选择继续攀登﹐之后不得再以与该技术事件相关之理由申诉。
(2)如选手因技术事件而处于非正当位置﹐分组裁判应立即决定是否宣告技术事件并停止选手攀登(并依据技术事件之规定允许选手之后再行攀登)。b)当技术事件由选手提出时﹕
(1)当选手正在攀登时﹐必须指出技术事件之性质﹐并在分组裁判的同意下继续或停止攀登。如选手选择继续攀登﹐之后不得再以与该技术事件相关之理由申诉。当选手由于技术事件而非正当位置时﹐分组裁判应立即作出决定﹐且该决定为最后之决定。
(2)当选手坠落并宣称技术事件造成该坠落﹐此时该选手应立即送至特别隔离区并等候该宣称之技术事件的调查结果。总定线员应立即检查该宣称之技术事件并向国际前攀员﹑分组裁判﹑及裁判长报告。裁判长(在将技术事件与选手之任何不当使用岩点列入考虑后)做出最后决定并不再接受该决定之申诉。
c)选手在技术事件确认后应在一分隔之隔离区给予恢复时间﹐并不得与ICC和大会工作人员外之人员接触。选手必须立即决定希望何时开始下一次的攀登。该攀登必须在下一选手之后且在下五选手之前。选手在两次攀登之间最多给予20分钟。
d)在完成合法攀登后﹐应以选手攀登该路线达到之最佳成绩做为记录。
9.各场之排名
9.1 难度﹑难度淘汰﹑速度及抱石比赛中各场之排名依该项比赛之相关规定决定。
10.路线攀登之停止
10.1选手路线攀登之停止依该项比赛之相关规定办理。
10.2选手祇要在未触犯停止攀登之规定下﹐允许在攀登之任何时候下攀。
11.为裁判目的而拍摄之录像带(Official video大会录像带)
11.1当选手在攀登中有犯规嫌疑而分组裁判认为需检视录像带才能确定选手是否犯规时,分组裁判应让选手继续攀登。待选手完成攀登后,分组裁判应立即告知该选手,其成绩须于该场次赛完后重新检视录像带方能确认。
11.2高度测量:分组裁判对于有疑问之高度测量,可于该场次赛完后,重新检视大会录像带以确认高度。
11.3为裁判目的之录像
a)分组裁判及裁判长仅得使用大会录像带为裁判之依据。
b)祇有裁判长、分组裁判、国际前攀员及ICC代表可检视大会录像带。
第五篇:幼儿教案:攀岩
活动内容:攀岩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攀岩能力,手臂力量。2.培养幼儿勇敢的品质,勇于向上攀登。活动准备:
攀岩墙。活动过程:
一、提出攀岩的要求;
1、今天我们来玩攀岩墙,看看你能不能爬到老师碰不到的地方。
2、爬的时候手要用力抓住,不然可要摔下来的。
二、组织幼儿轮流玩。
提醒幼儿下来时手要抓紧,脚踩稳了再放手,不要跳下来。
三、活动讲评;
四、幼儿原地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