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告心理学总结1
广告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消费者与广告活动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里现象极其存在的心理活动规律。
广告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传播心里,说服心里,相互环境影响因素,广告心里效果测定。品牌心里。
网络广告的特点:1传播范围极大2非强迫性传送资讯3受众数量可准确统计4灵活的实时性5强烈的交互性和感官性网络广告计费的CPC与CPM之争。一些基本传播因素对网络广告效果的影响:1网络正文信息与广告信息的关联程度对旗帜广告认知效果的影响2页面浏览时间对旗帜广告认知效果的影响3浏览次数对旗帜广告记忆效果的影响4网络不同的页面层级在广告效果上的差异。
企业形象是指:企业实态通过各种聚道传播之后,在社会大众心目中产生的综合印象。制约企业形象要素的因素:社会环境2行业特点3受众群体的差异4企业的各种对外活动,企业形象的功能:形象力,企业形象的心里功能3企业形象的销售功能
企业识别系统(CIS),几种主要的企业识别学说:视觉设计说,行为表现说3战略管理说4企业识别系统,CIS新的功能特性:互动性与整体性2统一性3独特性或差别性4传播的高效性5动态变化性,CIS导入程序:企业实态调研和诊断阶段2企划阶段3涉及展开阶段4实施与传播阶段5动态监控与调整阶段。
企业理念建设:“我是谁”社会
使命和事业领域2“我要到哪里去”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3“怎么去”途径和手段,制定行为规范原则:系统性原则2顾客满意原则3实践性原则,评价企业行为规范的标准:对企业理念,尤其是经营方针和企业精神体现的如何2共性与个性的表现3是否具备可操作性4是否有实施规范的保证机制5文案是否规范
激励机制:平等量表的建立2加求权和综合评价模型。加权求和模式A=n/E/i=1.bi.ei,加求权和综合评价的优点:综合评价值可以作为员工的表现、绩效和赏罚的量化指标,2调整权重系数可以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导向作用3综合评价模型因为具有补偿性,所以有利于挖掘员工的潜力,充分调动积极性。品牌设计防止倾向:雷同2猎奇求偏
品牌构建模式:围绕产品功能和特色构建产品的品牌2围绕个性,带动产品特性3理性与情感相结合。
什么是美誉度:是大众对商品品质或企业特质的反应。情感是美誉度的主要成分。名人广告,名人品牌。
品牌忠诚度表现在:商品的顺序2购买比例3重复购买4品牌的偏好品牌,品牌忠诚影响因素:1消费者的个性2购买差距3年龄4外界因素。
品牌侧重点:目标对象2功效3特点4价位5个性。
广告效果特征:复合型2累积性AIDA:A注意I兴趣D欲望A行动,广告六节段:察觉2理解3喜欢4偏好5信念6购买
广告效果测评类型:事前测评2事中测评3事后测评4追踪测评,广告效果评定种类:接触率测评2认知率测评3态度测评4行为测评
广告效果测评技术方法:实验室客观测量技术2不借助特殊仪器的心里实验法3调查问卷法,心里实验法包括:评分法2比较排序发3淘汰发4形容词选择法5投射法。
情感影响态度的直接方式:指积极或消极的情感直接造成态度的变化。经典条件反射作用过程2社会学习。
受众对广告反应模型,情感的影响:1他们能够影响认知的反应,从而间接滴中介消费者对商标的态度2这些情感体验,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过程与特定品牌相联系3油广告引起的感情,从而导致对广告态度4情感的作用还可以转化到使用体验上。情绪三要素:刺激因素2生理因素3认知因素
社会性分类: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按持续时间:心境2激情3热情4应激
广告中常见情感类型:美感2亲热感3幽默感4害怕感。广告元素:颜色2插图3字体4广告歌5文案广告语。人类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理性诉求说服效果影响因素:与商品有关因素1产品的生命周期与同质化程度2购买风险水平3商品的吸引力,与消费者有关因素1消费者对商品的知识经验2消费者的社会地位3消费者的购买预期4消费者的个性心里特点
态度形成的理论:学习论2诱因需要分类:物质需要精神需要。论3认知相符论。
态度的功能:适应功能2自我防态度的测量:测量信念2情感3御功能3知识或认识功能4价值行为反应倾向。
表现功能,营销者3种方法增强消费者对产如何增强广告的说服力1.:提高信息源的可信度2提13.注意的付出努力不同可分高双面信息3给消费者以积极的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情感体验有一句名言说得好:科14.刺激物对注意的影响包括:学的广告术士依据.心理学法刺激物的大小和强度
刺激物则。诸如,人的注意、知觉、记的变化和活动
广告的颜色 忆、联想的特征,人的需求、个广告的位置
新异性
有趣的性、价值观多广告的影响 信息
符合受众的消费需要 2..广告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内悬念的广告
容包括:传播心里、说服心理、15.广告注意策略的误区:1.没相关环境影响因素以及广告心有突出真正重要的信息 2.理效果测定。另外考虑到具体的只求吸引注意,没有考虑到受众市场运作情况,还应该包括品牌的情感体会 心理。16.(三章)感觉概述:能成功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吸引到受众的注意,是广告信息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人类历史上传递过程的开始,要正确传递信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息,离不开人的感觉。感觉是人心理学的诞生。们从外部世界通史也是下哦能4.1903年,斯科特出版了《广
够身体内部获取信息的第一步。告原理》这本书,标志着广告心
17.感觉阈值:每种感觉都有理学的诞生。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值:绝对
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值,差别感5.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心理学受性与差别感受阈值。
是一门科学。是通过研究、分析18.绝对感觉阈值是指最小可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觉察的刺激量,即光、声、压力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肛能觉的,心理学同其他科学一样,包察的感觉索需要的最小数量。含着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心理19.差别感觉阈值指的是最小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可察觉的刺激量,简称为最小可应。觉差。6.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心20.知觉概述:知觉在感觉的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基础上产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7.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感觉、心理过程。它包括从复杂的环境知觉、记忆、表象、想象和思维
中将一些感觉分离出来加以组的活动过称为认知过程)
情感
织,并根据过去的经验作出解释
等一系列心理活动。
意志
21.知觉的组织原则:接近性
8.个性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相似性
连续性
封闭性 人的能力,气质、性格上。
22.知觉的恒常性:1.大小恒常9.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性 2.形状恒常性 3.颜色恒常访谈法:是访谈者通过与受访者性。的交谈,了解受访者对一些问题23.知觉解释的影响因素:经的看法、态度等的一种方法。两
验因素
情绪因素
态度因素 种方式:1.结构式访谈 2 无结构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式访谈(非标准化访谈)
②
体经验的心理过称 问卷法
③实验法
24.记忆包括:识记
保持 10.(第二章)注意的特点:
提取 三个环节 11.向性和集中性
25..记忆系统:感觉记忆又称12..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
维
瞬时记忆(不到一秒)
短时记持功能
调节功能
忆(保持大约一分钟)长时记品好感:经典条件反射2激发对广告本身的情感3更多接感。态度的改变:情感成分2行为成分3认知成分(1)信念、增强新信念、改变权重。
忆(保持时间从1分钟到终生)
26.短时记忆,也可以称为工作记忆,它相当于计算机系统的CPU,是人类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27.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28.如何提高广告的记忆效果: 广告的重复策略
广告信息的编码组块
增加对象维度
利用汉语特点组织编码
29.学习理论分为:联想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30.(五章)四大联想律:接近律
对比率 类似律
因果律 31.六章)态度概述:态度是个体以特定方式对待人、物、思想观念的一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
32.态度具有
持久性 稳定性 一致性
33.态度是由情感、认知和行为构成的综合体。
34..态度的功能:适应功能
自我防御功能
知识或认识功能
35.态度的形成理论;学习论
诱因论
认知相符论
36..态度的改变:1.改变情感成分(情感会影响判断和行为)2.改变行为成分(消费者的购买或者消费行为可以先于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3.改变认知成分(改变态度的一个常用策略和方法就是改变态度中的认知成分)
37.如何增强广告的说服力:1.提高信息源的可信度 2.提供双面信息 3.给消费者以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二篇:广告心理学学习总结
广告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运用到广告活动中去,研究受众接受广告刺激的心理过程,研究个性心理对接受广告的影响;并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分析,研究广告如何通过刺激使受众成为消费者并购买商品和劳务,以科学的理论分析广告活动、指导广告创意。
科学的广告遵从了心理学的的定律,请看所选择的广告篇目:a盘18分33秒关于动物保护和收容的广告。
1空白空旷的背景,一段独白,字幕,小狗,可怕的捕猎的铁夹子,为画面的主角,冷厉,血腥,可爱,温暖的对比。
2讲解员开始阐述,镜头特写铁夹子,小狗在远处观望,从左到右的小跑过去,不住的扭头朝镜头边的铁夹子望过来。给人猜测,怜悯和紧张的情绪。
3讲解员继续讲解,小狗继续左右的小跑,两次,三次...小狗离铁夹子越来越近。
4讲解员语速加快,语气低沉,小狗在铁夹子边探头探脑,紧张气氛更加浓烈。以至达到高槽。
5广告结束,小狗不小心碰到了夹子的机关,啪一声响,屏幕漆黑,主题出现真相大白!
从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看广告心理学。
人们都说,广告是一门独具魅力的学科,它的魅力来自哪里呢?尽管这一问题虽很难回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成功的广告一定是依据消费者心理规律策划出来的.如今的广告人可以说,对此已没有什么争议.像本则广告就是利用人们多数对动物的爱怜和世界中存在各种各样不同对动物危险的例子,举一反三,来提醒您,关注动物,关注它们的健康和安危.用这种极强的对比和紧张的气氛烘托出作者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现代心理学认为:成功的广告对消费者一般具有六种影响力,它们是:
一,吸引注意力
广告以新颖独特的方式给消费者以一定的震撼和吸引的注意力.二,传播信息
广告向消费者传播商品信息,以形成对商品特别是品牌的认知和印象.三,情感诉求
广告以情感方式打动消费者的心理,引起情绪与情感方面的共鸣,在好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产生信赖感.四,进行说服
广告在传播商品信息,引起情绪共鸣的时候,逐渐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并说服消费者改变原来的态度,促使消费者逐渐喜欢商品并购买商品.五,指导购买
广告中宣传模式化的消费与购买行为,大力渲染消费或购买商品之后的美妙效果,给消费者明显的示范作用,指导人们的消费与购买行为.六,创造流行
广告常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向消费者多次重复同样的内容和诉求,利用大众流行的社会心理机制创造轰动效应,激发更多的消费者参与购买.本则广告正式运用了吸引注意,情感诉求的方法,“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触景生情”以词说明了情绪体验很容易由特定的环境对象唤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更是形象的说明了类似的对象也可引起相同或相似的情绪情感体验。因此,对于人们由于生活经验或是遗传本能所形成的一定的情感反映模式,可以在广告策略中加以利用,通过一定的表现手段,引发人们特定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一起的影响效果。
情感广告的说服作用还表现在激发人们潜在意识的保护行为的同时,还用广告实践表明,要实现广告对消费者这六种影响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研究受众,研究广告心理学,并据此创意,设计与实施广告.一则令人兴奋或充满亲切感的广告会使受众对广告产生好感。情感诉求和理性诉并列为广告说服的两种基本形式。情感诉求的说服作用可以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起作用。直接的方式是指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作用或是学习模仿而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品牌的态度;间接方式则是指情感体验影响认识加工,通过认知反映中介态度的变化。
在广告中,最常见的是美感,亲切感,幽默感和害怕感。
美感,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实物包括事物人体在内进行观赏、评价是所长生的情感体验。美感包括自然的、社会的和艺术的三类。一切符合需要的对象都能引起美的体验。
亲热感这一维度反映者肯定的、温柔的、短暂的情绪体验,它往往包含胜利的反映以及有关爱、家庭、朋友之间关系的体验。
美国贝尔公司的一则广告就是这样的:一天傍晚,一对老夫妇正在进餐,这是电话铃响起,老太太去另一房间接电话,回到餐桌后,老先生问她:“是谁来的电话?”老太太回答:“是女儿打来的。”老先生又问:“有什么事吗?”老太太说:“没有。”老先生惊讶的问:“没事?几千里地打来电话?”老太太呜咽道:“她说她爱我们!”两位老人相对无言,激动不已。这时,旁白道出:“用电话传递你的爱吧!”到此你不禁要为广告中流露的深情所触动。
幽默感广告使人发笑,产生兴奋,愉快等情绪体验。它可以导致这些积极体验潜在得与特定品牌发生联系,从而影响受众对品牌的态度,还可能影响到人们对品牌的联想,信念等。另外,它可能潜在地影响信息加工。麦柯克伦·施皮曼研究机构对500则电视广告作过调查,结果表明,逗人发笑的广告容易记忆和更有说服力。
害怕感:害怕诉求,是指通过特定的广告引起消费者害怕及有关的情绪体验,如惊讶、厌恶和不适的等,利用广告中的不幸事件的发生。对这类广告应用最多的那些有关人身安全或免受财产损失的商品。
而我所选择的这则广告利用了亲切感和害怕感来对比,唤起人们的注意。亲切感这一维度反映着肯定的、温柔的、真诚的、友爱的。安慰的,等等。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的融入,往往更容易让广告和产品打动受众,引起共鸣。
我个人认为,本则广告完美的诉求了想要表达的意旨,通过不一般的角色表达,来激发我们内心的同情怜悯,最终达到想要的效果。因此,广告心理学就是广告中广告与消费者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它旨在说明,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对有关广告内容(如产品或服务)心理倾向或品牌态度的影响而并非是购买行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广告效果不能仅从经济效益来考虑.本则广告,所以本则非盈利性的广告是完美的成熟的!
第三篇:广告心理学
市场区隔的内涵层次可以简单划分为:顾客需要+顾客类型+地理区域
市场区隔定义:是将消费者依不同的要求、特征区分成诺干个不同的群体,而形成各个不同的消费群。
消费者的品牌选择策略:简单的品牌选择策略和复杂的品牌选择策略
简单的品牌选择策略:
通常涉及消费者熟悉的、价格低廉的日常用品,与低风险性的品牌购买有关(他们的品牌选择依据是产品的外观、品牌的知名度、别人是否使用以及自己的消费习惯等)
特点:一是选择的思考时间非常短暂。二是选择决定是在购买地点做出的。
广告对策:A、采用POP广告B、给你的商品设计一个显眼、让人爱不释手的包装。C、借助于大众媒体,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D、选择适当的时机搞一些促销活动,如给消费者派送免费样品让他们试用,培养他们的消费习惯。复杂的品牌选择策略:
指消费者根据产品各方面的属性或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和权衡,然后从中选择一中自己比较满意的品牌。
消费者要考虑或评价的两个重要变量:各种属性的优劣(或信念评价值)、各种属性的相对性。复杂的品牌选择模式:优势模式、连续性模式、不连续模式、编纂式模式、期望指模式、理想点模式。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按理性参与程度分:非理性购买行为和理性购买行为 非理性购买行为:
忠诚性购买行为:忠诚性购买与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态度、信任程度以及产品的购买习惯有关。对忠诚性购买者来说,在广告活动的不同时期,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A、在产品推入市场的初期,广告活动应该以树立品牌形象为目标,促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良好的态度,甚至产生偏爱。
B、在市场导入期后,广告活动应该以促进销售为目标,配合促销活动进行,以期造成消费者重复购买,逐步建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
C、当消费者已经初步形成了品牌忠诚之后,品牌广告活动目标就应该转移到支持消费者的品牌态度上来,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
D、维护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还必须让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或服务之后感到满意。
诱惑性购买行为:是由产品本身刺激引起的购买。★诱惑性购买行为的发生于商品在货架的摆设也有关系:朝向走道的同品牌产品减少时,销售量也减低。反之亦然。
★货架位置的高低也影响货品的销量:有顶层降到底层时销量下降83%,由底层升到第四层时销量上升43% ★ 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A、产品的包装造型一定要设计得美观、有特色、让消费者喜欢。(包装是产品的服装,是促使消费者产生诱惑性购买的重要决定因素)
B、搞好商品在商店柜台的陈列,使商品处于显眼的位置。
C、举办商品的专柜展销或联合展销。
D、加强POP广告宣传,如橱窗展览、柜台招贴等。
3、从众性购买行为:指由与受他人或周围情景因素的影响而进行的购买活动。发生的两种情况:
消费者不是真正需要这种商品,他们自己对所购买的产品事先没有充分地了解,也没有购买计划。他们的购买行为是由于别人的行动引起的。如商店里的抢购。
消费者存在着某种需要,有购买商品的某种意图。但在品牌的选择上,不是选择经过分析比较后认为较为合适满意的品牌,而是选择他们所隶属团体的成员经常使用的品牌。如流行服装浪潮健美裤、牛仔裤等。
从众性购买行为的发生与购买情境有密切关系。促使从众购买现象的发生是产品市场推广的一种
快速有效的重要手段。
策划:是广告活动的核心环节,它关系到一场广告
运动的成功与失败,有时甚至影响到一种品牌、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界定广告诉求对象的基本要求:(界定广告活动的诉求对象是广告活动策划的首要环节)
能够被明确界定。判断哪些消费者属于诉求对象,哪些不属于,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如年龄、性别等。
广告诉求对象范围要足够大。即广告诉求对象的商品或服务潜在需求量大到值得实施广告或促销活动。
广告信息必须能够透过广告或促销活动送达广告诉求对象。
广告心理效应:指广告对消费者的心理所产生的影
响。可能是认知方面、情感方面或行为方面。
广告心理效应模式 AIDA :注意→兴趣→欲望→行
动 AIDA模式提
品牌资产:是消费者有关与品牌的知识。它是有关
品牌的所有营销活动给消费者造成的心理事实。
品牌资产的四个特点:
品牌资产是无形的,因为知识是储存在人脑之中,看不见摸不着的。
品牌资产是以品牌名字为核心,提到品牌资产,一定涉及具体的品牌名字。
品牌资产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包括购买行为以及营销活动的反应,因为消费者有关于品牌的知识,属于“意识”的范畴,人的意识当然会左右自己的行动。
品牌资产依附与消费者,而非依附产品。从品牌资产定义可以做以下推断:
品牌资产因市场而变化。不同国家或地区,营销宣传或营销活动的投入不同,消费者的了解也不同。品牌资产有正资产,也有负资产。如果消费者记忆中有关品牌的知识是对品牌的不利描述,那么这种资产就是负资产。反之,有利的的描述是正资产。品牌资产的维持或提升,需要营销宣传或营销活动的支持。根据记忆规律,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如果长期没有得到重复、提取使用,就会被遗忘。品牌资产因消费者的品牌经验而变化。因为消费者品牌购买、使用本身就是获得品牌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
品牌资产是由品牌名字与产品类别、产品评价和关联物的联想构成的。
定位:常常是一个处理心目中所存事物的问题。产品定位的步骤:
分析该品牌产品在众多竞争品牌中是如何被消费者分类和把握的,即消费者将广告商品归到哪一类别上。
在这一特定的分类中,分析该产品以什么特点被消费者识别出来。也就是说产品显著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商品。
分析消费者所持有的品牌形象,以及“理想点”的分布情形。
从该产品的特性来分析判断它可能参与的分类和定位,以及新的分类与定位的可能性。
分析在消费者理想点中某种定位与竞争对手定位及其强度相比,是否足以吸引消费者。定位的策略:
强势定位策略: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是最早研制生产可乐饮料的,其他公司的可乐饮料都是在模仿可口可乐公司的,也就是说在可乐饮料中它是最早的、最强势的品牌。
优势分类策略:按商品的大略分类,选择一种没有强势品牌的商品分类,并将某一品牌定位在这一有利的商品分类之中。
独特分类策略:美国7up柠檬汽水。最早被定位于清凉饮料的分类,但无法跟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抗衡。于是重新定位,被归类到“非可乐”饮料类别中。这样在“非可乐”这一新的类别中,它就成了第一强势的品牌。
关联分类策略:该品牌不是将具有新商品属性的品牌归到既有的商品类别之中,而是采用各种方法来表示该品牌既与现有商品类别有关联,又有区别。关联分类策略兼具两类产品的属性,适合于多功能产品。这种定位策略让消费者感觉到该产品能够满足他们的多种要求,因而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使用场合分类策略:消费者在归类某些商品时,有时并不是考虑商品的形态类别,而是以在生活中的特定需要作为出发点。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便可以运用商品在生活场合中所扮演的角色或功能来替产品定位。健力宝与运动相关联,不仅赞助体育运动而且请著名的运动演员作品牌代言人。
细分类策略:当一个商品分类中可以再细分为几个新的类别时,可以运用这种细分类来进行商品定位。香皂再分出浴皂一类。
消费市场分类策略:有时一种商品可能适合于消费者大众,但把它定位于某一特定的消费群体使用,久而久之,这种商品就与特定的消费者群体联系在一起。
功能定位策略:以产品在功能上的特殊性或相对强弱来确定产品的位置。如海飞丝的去屑,而飘柔的柔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原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生理需要: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和性的需要都属于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有一个安全、有秩序的环境、有稳定的职业、有生活的保障,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爱和归属需要:一个人希望与其他人建立情感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
尊重需要:包括自尊(相信自己的能力、才华和智慧)和受到别人的尊重(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他人或社会的承认或赞许)
自我实现需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相称的一切事情。
态度:对任何特定物体、观念或人的态度,是一种
带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的系统。
认知成分:是由个人对于有关对象的信念构成的。如对某品牌产品的态度(包括对产品各种属性的评价,质量的高低,价格昂贵与便宜等),对某一方面的评价就是一种信念。
情感成分:是由和这些信念有联系的情绪感受构成的。如喜不喜欢,讨不讨厌等。
行为倾向:指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如喜欢一种商品,就会想法设法多了解一些。态度的特点:
对象性:指任何一种态度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对象的,这一对象可能是个人、物体,也可能是一个事件。广告活动中态度的对象一般是企业、品牌、某一具体的广告、广告模特或广告的某一要素。习得性:指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并非先天就有。方向性:指态度有正面的、积极的、肯定的,也有负面的、消极的、否定的还有中立的。强弱:指人们对客体的态度有程度之别。
稳定性:指态度一旦形成,不管它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就比较稳定,要改变它不是很容易。
成群的态度之间是和谐的:指不同客体的态度之间是相互协调的。
广告说服的原理(理论模式)
一、低认知卷入的理论模式
强化理论:起源于行为主义观点的态度理论。把态度跟环境中存在的诱因或强化物联系起来,认为态度的改变就像新习惯的习得一样,其中必有某种诱因或强化物(通常是某种报酬如物质奖励、社会赞许等)
纯暴露理论:广告暴露让消费者接触到,就足以使消费者对新异物体产生积极的态度。
熟悉性模式:基本假设:广告接触会产生熟悉感,熟悉则引起喜欢。
低卷入学习模式:大多数的电视广告。电视本身是低卷入的媒体,高卷入的媒体是印刷媒体广告。低卷入广告→知觉结构变化→行为变化→态度改变 这一理论说明在广告活动中配合一些促销活动如赠送样品、免费品尝、产品试用,让消费者先产生行为变化,会促进广告的宣传效果。
归类评价模式:人们常把物体分门别类。一致性原理:
二、高认知卷入的理论模式 认知反应模式:广告接触→认知反应→态度改变。认知结构模式
三、综合模式—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式
该模式的几个假设:
广告说服存在两条路,即中枢线路和边缘线路。加工程度高,中区线路占主导。反之亦然。
广告实现中枢线路说服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受众具备加工信息的动机。二是信息加工的能力。
如不具备信息加工的能力和动机,而且广告中存在着边缘线索,那么消费者会进行边缘线路加工。广告说服的方法:
通过品牌认知影响品牌态度:
广告中为了让消费者形成良好的品牌态度
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好的评估:a介绍产品的具体功能。b介绍产品的抽象功能。c介绍他人由商品所得的好处。d介绍或承诺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某种好处。e强调产品是给具有某种想法及价值观的人所用。f强调商品具有某一特点的重要性。g强调商品在某一方面性能的极端性。减少消费者对品牌的不良认识
通过广告态度影响品牌态度:信息本身的说服力A论据的特点(论据的易懂度、多少、是否有力)B说服对象的原有态度C论点呈现方式。
信息来源的说服力来源的可信度、来源受人喜欢的程度、来源的意图
广告表现形式:直接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 通过企业形象来影响品牌态度。公关新闻报。道赞助
脑力激荡法:指每一个创作人员充分运用各自的脑力,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使其产生大量的观念,以求解决某一问题。
脑力激荡法的四大原则:
摒弃批评:即不允许直接批评别人提出的观点。鼓励自由畅谈、异想天开:即必须无拘无束地广泛联想,观念愈新奇愈好。
鼓励多出点子:观念愈多,愈有筛选的余地,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愈大。
善于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加以综合并有所创新
对比联想:与相似联想相反,指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常常会引起与它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的联想。
接近联想:指时间或空间商接近的事物容易在记忆中联系在一起。
相似联想:指在某些方面相似的事物或语词易于形成关系。
联系关系包括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
品牌标志:也称商标,是一种图案或文字图形。设计品牌标志时必须遵循的规律:图案与名称相结合、可以命名、简单明了、运用熟悉的景或物、具有独特之处
广告媒体的定义:是广告主用以向消费者传播商品或服务信息的工具。
分类:
1、大众传播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电影等。
2、专用或工具媒体,包括路牌、霓虹灯、灯箱、招贴等。
3、馈赠媒体,包括打火机、挂历、钟表、烟灰缸、旅行包等。
包装:直接附在商品之上的容器或包裹物,一般连
同商品陈列在商品的柜台之上,并连同商品一起卖给消费者。(包装具有广告的作用,所以说它是与产品联系最密切的广告)包装的主要心理特性:
标志性:各种商品的品质和包装都有差别,经过一段时间的产品使用和比较,消费者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包装与产品品质联系起来,并根据包装来区别产品的品质。正是由于包装具有这种标志作用,一些信誉好的老品牌产品不愿意轻易地改变包装装潢。而一些正在走下坡路或企图打开销路的产品则不惜在包装上花本钱。
与商品调和:商品的包装起到塑造产品形象的作用。
视觉冲击力:走进商店的顾客是借助于眼睛来搜寻他们所需要的物品。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一种商品要成为顾客目光的焦点,那么只有依赖于独特的包装
比较:广告中经常采用的诉求手段,它借助于有关
信息的对比分析来突出或陈述产品的特性或优点。
比较的三种形式:
使用前后比较:宝洁公司的许多产品都是采用使用前后的对比,来突出产品的功效。如舒肤佳使用前后细菌的多少,海飞丝头屑。
更新前后的比较:是把同一品牌产品的过去情况与现在情况进行比较,来突出产品性能、质量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这种比较与产品的技术革新相联系。更新前后的比较利用了品牌已有的知名度和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已有形象,同时又展示了产品的更新、变化和发展,突出产品的某一特点,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
竞争品牌比较:在一则广告中,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品牌加以比较,即所谓竞争品牌比较。换言之,比较广告是指用语言和视觉能够清楚识别的竞争者进行对比的广告。如苏泊尔压力锅“全国销量第一”、夏新家庭影院“全国销量第一”、威宝牌油烟机“十大主导品牌”。
比较广告在内容上包括价格、性能、品质、构成成分、包装、销售情况等。
比较广告的不足之处:
1、提到其它品牌的产品名称,这就相当于给别人做免费宣传,帮助它们提高品牌知名度。
2、往往是以己之优点,较他人之缺点,而不是对产品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比较,给消费者以偏概全、不客观、不全面的印象,这样反而有利于竞争品牌。
3、一般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当两种品牌处于明显相对优劣的地位时,出于同情心,消费者可能以处于劣势的品牌为选择对象。
使用比较广告应注意的四个前提:
1、本公司制品必须具有固定的优点。
2、竞争品牌比本身品牌在市场占优势。
3、品牌忠诚程度低的消费者居多数。
4、不直接批评家庭主妇的判断力。
第四篇:广告心理学知识点
名词解释:
广告心理学:研究广告活动中有关信息传播、说服购买的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认知失谐:打破人们头脑中的常规图式,以一种与固有知识和经验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来刺激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造成受众心理上的紧张感和冲击力。联觉:又称通感,由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暗示:是一种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
刻板印象: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有限的信息,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得出一种普遍性的结论。移情效应:人们习惯于将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去。
广告的心理效果:广告在消费者心目中所产生的影响,如消费者对广告的注意度、记忆度、兴趣度和购买行为等。
参照群体:实际上是个体在形成其购买或消费行为决策时,用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个人或群体。
风险知觉:在产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购买结果的伪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的感觉。
求美动机:消费者以追求商品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主要倾向的购买动机。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消费者选购商品时特别重视商品的颜色、造型、外观、包装等因素,讲究商品的造型美、装潢美和艺术美。
麦克高尔把人的需要分为12类,这12类需要的解释是:
(1)和谐的需要。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人们希望自己各个方面或各个细节之间保持和谐一致,在态度、行为、观点、自我形象、对他人的看法等之间,需要相互和谐一致。
(2)归因的需要。人们总是需要知道是什么原因、什么人导致了面前这些事物的发生。有一种学派叫“归因理论”,专门研究人们如何解释事物发生的原因。在市场营销中,厂商或销售人员向消费者传播各种信息,按照归因理论,消费者并不会将消费商品得到的利益全部归到商品身上,还可能归因于其他原因。
(3)归类的需要。人们趋向于按照一定的方式将事物归类,这种归类的需要可以大大降低认知信息的付出。比如人们会以10000元作为归类标准,分出“万元以上”商品或“万元以下”商品,9000多元、7909元等都归为万元以下,10005元、17009元等都归为万元以上。这种心理需要常常被用于心理定价策略。
(4)线索需要。人们会根据一些线索或符号来推论自己的感觉与知识。着装是人们建立自我形象的线索,消费者个人有这种需要,一些企业也以服装形象代表企业的风格。
(5)独立的需要。因为自我价值体系的存在,派生出对独立的需要或自我控制的需要。营销者经常利用这种需要设计营销标语,如“做你自己想做的(Just do it)”(耐克的广告语)。
(6)好奇的需要。人们因为好奇的需要而寻找生活中的变化,这是消费者更换消费品牌或冲动性购买的原因。在一种稳定的生活环境中生活时间太长,人们会觉得一定程度的乏味,好奇的需要会促使人们寻求生活中的变化并获得新的满意,在旅游市场,营销者根据这种需要将市场细分为“探险型”与“轻松型”两类。
(7)自我表达的需要。向他人表达自我的需要,人们需要让他人知道自己的情况、会做出什么行为等。在服装、小汽车等产品的购买中,产品本身具有符号特征,能代表购买者的身份或个性。
(8)自我防卫的需要。人们有保护、防卫自我或自我形象的需要,当外部因素影响、威胁自我及自我形象的时候,人们会采取相应的行为或态度。在消费方面,人们通过购买著名品牌以防止自己的角色被他人误解。
(9)自我标榜的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获得他人尊重也是一种需要。这种人在商品购买中,一旦购买了不满意的产品,更倾向于抱怨他人以维持自我形象。
(10)自我强化的需要。曾经做出的行为获得了奖赏或回报,这些奖赏或回报会强化人们的行为,这是自我强化的需要。家具厂商以这种方式激发消费者的需要,如“走进房间,你就立即陶醉在朋友的兴奋与赞许之中”,通过朋友们的赞美来强化购买家具这种消费行为的价值。
(11)归属的需要。人们需要友好、互助的人际关系,能被他人接受也能分享他人的情感。实际上消费群体的分类方法也参考了这种心理上的需要,有些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其原因在于与该群体保持品牌消费的一致性以维持这种归属感。
(12)模仿的需要。模仿他人的行为是消费者的一种需要,儿童正是依靠这种需要,从榜样那里学习消费方式而成长为真正的消费者,劳力士的广告说,“阿诺得••帕尔曼拥有劳力士”,这给消费者一种暗示,你也应该学学他戴一块这样的手表。麦克高尔的需要分类与市场细分中的概念结合紧密,应用起来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比如市场细分中,我们把消费群体分为“领导型消费者”、“追随型消费者”和“保守型消费者”,其依据是消费者对于榜样具有不同层次的需要。按照自我表达的需要,我们把消费群体分为“极力表达型”、“中度表达型”和“隐蔽型”等,这种分类对于服装市场的设计风格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简答题:
一、增强广告记忆的方法
1、精简记忆材料的数量
2、利用形象记忆的优势
3、不断重复和提醒
4、提高信息的有序度
5、利用原来的记忆储存进行组接
6、引导人们的主动思考
二、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1、求实动机
2、求新动机
3、求美动机
4、求名动机
5、求廉动机
6、求便动机
7、模仿或从众动机
8、癖好动机
三、广告诱发消费者需要的方法
1、说出消费者真正的需要或深层次需要
2、诉求特殊的需要
3、突显商品的心理附加值
4、强调特定需要满足的重要性
5、诉诸消费者潜在的需要
6、避免诱发负面需要
四、暗示效应的因素及广告对策
1、传播真实的情景打动受众,暗示产品的优势
2、激发动人的情感震撼受众,暗示产品的精神价值
3、利用权威的形象影响受众,暗示产品的声誉
4、传递时尚信息吸引受众,暗示产品的特色
5、设置需要的困境刺激受众,暗示产品的功效
五、品牌建设的广告方略
1、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方略(1)广告集中投放方略
(2)差异化的广告创意方略(3)制造悬念的广告创意方略(4)广告创意借力方略
(5)广告创意媒体创新方略
2、提高品牌美誉度的方略
(1)广告与文化结合方略1展示产品自身的文化因素2展示消费者熟知的文化情景3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文化观念(2)广告与人性结合方略(3)广告与公益结合方略(4)广告与体验结合方略
3、提高品牌忠诚度的方略(1)提醒式广告方略(2)个性化广告方略(3)互动式的广告方略
(4)广告整合营销传播方略
六、广告要素心理
1、画面
2、语言
3、音响
七、广告心理效果测量内容
1、认知反应(知晓度 记忆度 理解度)
2、情感反应(喜欢 偏好)
3、意向反映(信服 购买一度)
八、广告心理效果测量原则
1、目标性原则
2、时效性原则
3、动态性全过程跟踪原则
4、经济性原则
九、广告心理测量的方法和技术
1、广告心理效果事前测量的方法技术(1)意见评定法(2)仪器测定法(3)雪林测定法
2、广告心理效果事中测量的方法与技术(1)函询法
(2)市场实验法(3)邮寄调查法(4)追踪研究法
3、广告心理效果事后调查方法技术(1)回忆测量法(2)再次测量法(3)态度测量法(4)投射法
十、刺激消费者注意方法 1.增大刺激物的外延;
2.增大刺激物间的对比度并突出图底关系; 3.加大广告刺激的时空密度; 4.利用刺激物的动态; 5.利用人们熟悉的信号; 6.突出观众的利益点;
7.追求刺激的新异性、奇特性
论述题
广告说服的策略
(一)通过品牌认知影响品牌态度
品牌认知是指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产品的认识。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对品牌态度形成的影响,犹如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识,影响着他对这个人的态度一样。有时你会因为这个人外貌漂亮或者帅气而喜欢他,有时你会因为性格温柔或刚强而喜欢他。相反,有时你会因为这个人的某些不吸引人之处而讨厌他。所以在广告中,为了让消费者形成良好的品牌态度,一方面要努力促进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好的认知,另一方面要努力减少消费者对品牌的不良认知。
1、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好的评估。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估,是基于从各种渠道所获得的信息,其中广告是其重要信息来源之一。那么,在广告中应提供一些什么信息才有利于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好的评估呢?
(1)介绍产品的具体功能。
一般来说,消费者是出于生活的某种需要才购买商品,并用商品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一种商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主要体现在商品的功能上。所以,把商品的具体功能在广告中加以介绍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新产品来说,功能的介绍尤为重要。例如,家用微型摄像机、超薄太空防寒服以及药品等广告,最好都要把商品的功能介绍给消费者,以便于消费者能充分地认识商品的用处,达到广告说服的目的。(2)介绍产品的抽象功能。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某种商品的具体功能可能与其他竞争品牌没有两样,此时仅介绍商品的具体功能就缺乏说服力。而从商品的抽象功能着手,却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说服效果。例如,对于化妆品,广告中可以着重介绍它能增加人的魅力或吸引力;对于服装可以宣传它能够塑造自己的个性形象;对于其他商品,可以把他们说成是表达“爱情”、“尊敬”、“友谊”、“孝心”的信物。在进口酒的广告中,只要大家认真地加以分析,不难发现,大多数都是在酒的抽象功能上花功夫。例如,马爹利酒的广告中有一句广告口号“饮得高兴,心想事成”,就是产品抽象功能的诉求。让人讨厌的脑白金广告,之所以产品仍有较大销路,其原因就在于该品牌的系列广告强调了脑白金作为一种“礼品”的功能。
(3)介绍他人由商品所得到的好处。
飘柔洗发水的电视广告基本上就是采用这一策略。该产品的一则电视广告通过演示航空小姐使用飘柔后,头发变得柔顺、光滑、易梳,以此来吸引年轻的姑娘们。许多化妆品广告都是采用这种手段。工具性的商品,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广告倍增说服力。
(4)介绍或承诺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某种好处。
霍尼克(J.Hornik)1980年对印刷广告的研究发现,读者偏好在语言和插图上强调消费者利益的广告。他因此认为,将利益清楚地描绘在标题、插图和文案中的广告是最有效的。奥格威在谈论怎样创作高水平的广告时也曾经指出,“你最重要的工作是决定你怎么样来说明产品,你承诺些什么好处”。在他所创作的成功的广告中,有许多广告就是采用承诺这一方法的。例如,在多芬(Dove)香皂广告中,他采用了这样的承诺:“使用多芬洗浴,可以滋润您的皮肤。”
(5)强调产品是给具有某种想法及价值观的人所用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在广告中对商品进行市场定位。它是一种借助于消费者对商品个性的认同,从而促使消费者形成良好品牌态度的手段。例如,在当今环境保护呼声很高的情况下,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正在不断地加强,因此,如果把你的商品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那么很可能就会得到“环境保护主义者”的青睐。
(6)强调商品具有某一特点的重要性。
有些商品的属性是每一种竞争品牌都具备的,正是因为这一缘故,各种品牌商品的广告都不愿意对这一属性加以介绍。因此,如果你的产品广告率先加以介绍,就会使你的产品处于先入为主的地位。
例如,在别人都在介绍洗衣机的全自动功能、洗涤量大时,你的广告说明你的洗衣机省电往往会更有说服力。
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曾经以其他航空公司都具备但都没有介绍的安全措施为广告诉求重点,结果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海大众轿车广告,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曾以系列广告突出强调售后维修服务的方便性,其中一则广告的标题是:“全国超过200家维修站——即使你远在天边,上海大众的优质服务都近在眼前”。
(7)强调商品在某一方面性能的极端性。
例如,美国国际纸业公司的一则电视广告,为了表现纸板硬度的极端性,特地在一个峡谷上用纸板架一座桥,然后将一部卡车开过去;另一则由奥美广告公司巴黎分公司制作的“超级强力胶三号”电视广告,在强调产品的性能时,将一位播音员的鞋底涂上强力胶,然后将他粘在天花板上,并由这位播音员倒悬着念推销产品的广告词。奥格威自己最引以为豪并成为广告界经典之作的一则汽车广告,也是在巧妙表现某一特性的极端性上取得成功。其广告标题是“在时速60英里时,新罗斯—罗伊斯汽车的最大噪声来自车上的电子钟”。
2、减少消费者对品牌的坏的评估。
产品推入市场之后,可能因为消费者使用不当,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或受到冒牌商品的不良影响,造成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不良的认知和态度。对此,广告就要针对消费者的坏的认知进行反驳,以改变他们的消极态度。当然,如果产品的确存在问题,给消费者带来麻烦,那也不能回避问题。
(二)通过广告态度影响品牌态度
广告态度对品牌态度具有情感迁移作用,好的广告态度有利于良好的品牌态度的形成,坏的广告态度也可能导致不良的品牌态度。所以,为了让消费者形成良好的品牌态度,制作令人信服、令人喜欢的广告也十分重要。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原理,要使广告令人信服、令人喜欢,主要应注意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
1、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信息本身是否有说服力,依赖于:
(1)论据的特点。包括论据的易懂度、论据的多少和论据是否有力: 第一,论据的易懂度。
早期的说服心理学认为,说服的关键在于论据的学习,任何材料如果能让消费者学得又快又多,自然都能增加这些材料的说服力。在广告这一说服性传播中,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学习都不是很在意的,学习的动机也不强,而且有些广告信息的呈现转瞬即逝。因此,如果广告信息太复杂太困难,就可能使消费者不耐烦而放弃学习。所以,要增加广告的说服力,广告所提供的论据就要简单明了。
第二,论据的多少。
在刑事案件侦破和法庭辩护中,一般来说,你能提供的事实材料越多,对你的论点就越有利。换句话说,你的证据越充足,你的论点就越可能成立。纽约大学零售学校的爱德华(Edwards)博士说过:讲的事实越多,销售的也越多,一则广告成功的机会总是随着广告中所含的中所含的肯定的商品事实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不过,许多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论据的多少固然重要,但是论据本身是否有力也相当重要,两者相辅相成。如果论据多而有力,那么广告的说服力就会增强;相反,如果广告提供了很多无力的论据,这不仅不会增加说服力,反而可能削弱广告的说服力。所以国外的许多广告都喜欢运用独立研究机构提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产品的优点。
第三,论据是否有力。
强有力的论据比弱的论据更具有说服力,对此人们似乎已经毫无异义。然而弱的论据是否也具有说服力呢?这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广告的关心注意程度,即卷入程度。佩蒂等人1983年关于Edge剃刀广告的研究表明,当广告论据有力时,不管消费者是高卷入(高度关心)还是低卷入(不太关心),广告的说服效果都比论据无力时的说服效果好。当论据无力时,消费者的高、低卷入状态对广告的说服效果则产生很大的影响。低卷入时说服效果好,高卷入时说服效果差。
(2)说服对象的原有态度。
说服对象的原有态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与广告所持有的态度相一致,另一种是与广告所持有的态度相反。当消费者所持有的态度是前一种时,广告所起的就不是说服的作用,而是强化消费者原有态度的作用。此时广告只要提供更多的新的、正面的证据即可。而当消费者所持的态度是后一种时,广告的说服就变得相当困难。此时,如果你的广告纸提供有利的证据,那么这些证据必须非常强有力。通常情况下,你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手段,第一是双面论证的办法(参见本章第五节);第二是利用有影响力的人物来推荐、介绍产品,造成消费者的认知紧张,以迫使他们改变原有的态度。(3)论点呈现方式。
在一则广告中,有时要包含许多论点,这些论点有的很重要,有的不太重要;有的是正面的,有的则是反面的。那么这些论点究竟如何呈现,是明示或隐含其中,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
图4—3—16 高、低卷入与强弱论据的相互作用
第一,论点呈现的先后顺序。
心理学的研究早已发现,刺激的先后呈现顺序不同,记忆效果也不同。一般来说,最先呈现的和最后呈现的刺激,记忆效果最佳。而当两个刺激先后呈现时,先呈现的刺激记忆效果比较好。关于说服的研究则表明,把最有力的论据至于最后,当时的说服效果更好。然而从消费者实际接触广告的情形来分析,一则广告如果消费者只读了一部分,那么这一部分通常是最前面的部分。
鉴于上述分析,有因为广告的说服效果通常要在比较长的时间之后才体现出来,所以消费者记住重要的论据是达到广告说服效果的一个关键。具体而言,如果广告中要呈现一系列论点,最好依论点重要性顺序呈现。
第二,正反论点的呈现。
在广告说服中,有时要用到双面论证这一手段。关于双面论证手段的使用效果及方法,在本章第四届节将作专门的介绍,这里就正反论点的呈现顺序加以探讨。
关于人际交往的研究已经发现,在交谈开始时,有意地先暴露一下自己的缺点,会给人诚实的感觉。广告愚弄双面论证时,反面论点一般是次要的或不为人们所重视的,而且往往是点到为止。因此,在正反论点呈现的先后顺序上,先呈现反面论点,然后呈现正面论点,会更有说服力。
第三,结论的呈现。在传播说服中,结论呈现好,还是不呈现好?对于则个问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和曼德尔于1952年的研究发现,告知结论的受试组,改变看法的人数要比自己得出结论的受试组的人数多一倍。然而,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则认为,让受试者自己得出结论效果较佳。
呈现结论可以给消费者明确的暗示,但是当信息来源不可靠时,受众可能会拒绝接受结论。另一方面,如果问题十分简单,受众的智力水平比较高,受众就会讨厌别人向他或她解释这些简单的事情。此外,呈现结论有时也会限制了产品尤其是新产品的被接纳性。如果一种产品在宣传上大力鼓吹它是为年轻人设计制造的,这种过分的强调就可能将其他年龄、喜欢该产品的人排出顾客范围。有些暧昧性的产品宣传反而有助于产品广泛的市场主义,并使新产品更自然地被运用。因为它允许许多人按自己的意愿使用产品。呈现结论一般比较适合于下列情况:第一,复杂、专业化的产品;第二,产品拥有单一而明确的用途;第三,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缺乏商品知识的消费者;第四,不会导致高卷入的广告或产品。
2、信息来源的说服力。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信息来源对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已是众所皆知的事实。那么什么样的信息来源有助于提高广告传播的说服力呢?
(1)信息来源的可信度。
一般而言,来自可靠信息来源的信息比较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相反可信性差得信息来源所传播的信息,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怀疑。举个例子来说,医生和护士分别向你推荐药品,通常你更容易接受医生的意见,这是因为医生比护士有更高的可信度。
信息来源的可信度与信息来源的经验和权威有密切的关系,信息来源的经验越丰富、威望越高,其可信度也越高,说服力越强。不过,信息传播背后可能有的目的也会影响信息来源的可信度。社会心理学家对法庭辩护的调查发现,不论是律师或罪犯,当他的辩护仅仅是为了维护个人私利时,说服力就会下降。相反,如果他的辩护可能有损于他的私利,他的信誉就会上升。
(2)信息来源受人喜欢的程度。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时会比较听信对方的话。所以利用受人喜欢的人物来介绍产品,可以增加广告的说服力。信息来源能否被受众所喜爱,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第一,来源外貌的吸引力。外表长得相貌堂堂的人,往往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好感。许多研究者发现,一般人对长得好的人的评价要比长得不吸引人的人高。不过,长得很帅或很美的人常常被认为是臭皮囊或花瓶,人们对其人格的评价不会太高,但仍然会喜欢他或她。卡波雷罗(M.J.Caballero)等人1989年的研究也发现,身体的吸引力对于购买产品的意愿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二,来源与说服对象的相似程度。许多研究者证实,当两个人之间有越多的相似之处,他们之间的相互喜欢程度越高。相同的兴趣、相同的经历、相同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的年龄、地位,均可以使双方增加相互吸引力。也就是说,产品的代言人最好能够的认同,这样代言的效果会比较理想。
第三,来源于说服对象的熟悉程度。熟悉会引起喜欢,这在第二节中已作过讨论,这里不复赘述。
(3)信息来源的意图。
当信息来源的意图是通过信息传递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即为自己好时,信息的说服力就会下降。反之,如果信息传递的目的是服务于受众,那么,信息的说服力就会加强。广告一般被看作是为广告主服务的,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心理防御,说服力下降。公关新闻报道以及一些非常规广告形式的广告,尽管目的仍然是为所介绍的企业或品牌服务,但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说服效果往往会比较理想。
3、广告表现形式。
研究发现,那些娱乐、活泼、欢快的广告都能让人喜欢,但广告与被试的关联、对被试的意义则是影响人们是否喜欢广告的更为重要的因素。利用一定的手段(如名人)将广告与受众或受众的生活联系起来,利用幽默、诙谐的广告表现手法,展示优美的画面与音乐等,让受众喜欢广告,也是广告主说服受众的手段之一。
事实上,国外的电视广告主要是通过广告表现形式而不是信息来说服消费者的。施德曼(D.M.Stayman)等人1989年研究855条黄金时段的电视广告指出,几乎一半广告被分类为温暖的或有趣的、愉悦的。
(三)直接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
这种做法来源于经典行为主义的条件反射理论,即借助于广告的重复,建立商品与某种特定情感的联系。许多啤酒、饮料广告都采用这一手段。例如,国外的“百威”啤酒曾在广告中,把一个人的工作及高品质精巧技能与百威啤酒联系起来,企图通过这一主题的大量重复,去说服消费者,只要激发了“对工作岗位的骄傲”,就同时激发了对百威品牌的欲望,这类广告通常称为感性广告。
(四)通过企业形象来影响品牌态度 在人们的思想中,“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这种概念根深蒂固,并影响着人们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特别是当人们对某人或某物不了解的情况下,他们更容易根据其来源做出评价或态度反应。例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糟糕的父母怎么能教育出好子女”,“糟糕的工厂怎么能生产出好产品”。所以说努力塑造好的企业形象,也是促使消费者形成良好品牌态度的一种有效途径。
(五)公关新闻报道
对企业某些新闻事件的报道,在品牌形象的塑造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广告的目的就是说服消费者,消费者在接触广告时存在着心理防御,因此说服效果会受到影响。而公关新闻报道则不然,企业或品牌信息的传者是报社记者,而不是企业本身,受众比较相信报道,说服效果较为理想。所以,尽可能地利用公关新闻报道是建立良好企业形象或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
海尔品牌是靠冰箱起家的,海尔空调在我国的空调行业中属于后起之秀,但是据东方市场研究有限公司(2001)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城市421名消费者的调查,在消费者心目中,海尔成为最受欢迎的品牌,而且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品牌(见图4—3—18)。
图4—3—18 国内最受欢迎的空调品牌
无独有偶,一项关于空调品牌的软性文章(公关新闻报道)的统计资料表明,海尔空调报道的数量仅在2000年8月份就多达253篇,远远多于其他品牌的报道数量(见图4—3—19)。虽然仅凭这两组数据不能肯定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有理由相信,大量的软性报道对于消费者喜欢海尔品牌是极其重要的。
图4—3—19 2000年8月份空调品牌软性文章数量
(六)赞助
NBC对1992年奥运会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发现,赞助者的公司形象获得可以测量出来的正面效果。康沃尔(Cornwell)等人2001年利用时间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的结果也证明,赞助能够为赞助公司提供价值,但赞助产生的价值依赖比赛的数量和赞助活动有关变量,最重要的是赞助者与事件的匹配。类似的研究还通过公司市场价值的改变来评估赞助活动的作用。研究以27家正式宣告赞助1996年夏季奥运会的公司为对象,研究资料表明,获得赞助奥运会被投资市场看作是一件利好的事件。无论如何,批评奥运会赞助是没有根据的。
赞助不仅影响企业形象,也影响消费者对公司的态度和购买意图等。哈维(B.Harvey)2001年认为对于食品广告主来说,赞助影响购买考虑的品牌(consideration set)、购买意图和品牌知觉。对于汽车制造者来说,赞助也影响购买考虑的品牌。
在赞助情景中引起说服的要素与广告情景中引起说服的要素不同。奎斯特和汤普森(P.G.Quester & Thompson)2001年采用实验方法对赞助艺术事件所进行的研究表明,被试在出席事件赞助前后对赞助者和赞助活动的态度发生显著的变化。出席赞助活动的被试欢迎赞助,感激赞助在促进艺术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出席赞助者中有更多的人认为赞助活动是在浪费金钱,更多的人宁愿看到将钱投到体育运动上,也不愿意看到投到艺术赞助上。
第五篇:广告心理学教学大纲
广 告 心 理 学 教
学
大
纲
(2004年6月修订)
(简略版)
兰 州 商 学 院 二○○四年六月
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的名称为《广告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一个分支学科,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解决广告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是广告学专业知识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教学目的
通过对广告活动过程中消费者心理规律的学习,掌握知、情、行等心理过程与广告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以及心理规律在广告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规律解决广告活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总—分—总”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制定自主评价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1、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和消费心理规律。
2、广告创意、制作、宣传中如何遵循心理学规律。
四、教学时数
周课时为3,总课时为51。
五、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
六、面向专业
本课程作用于广告学专业。
第一章 广告与广告心理概述
[教学目的] 了解本课程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掌握广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及其发展历史。[基本要求]
1、掌握广告、广告心理学、消费行为等基本概念。
2、掌握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以及广告的影响。
3、掌握广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4、掌握广告信息接受与传递心理规律。[教学要点]
1、广告及其特点、功能
2、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及广告的影响。
3、广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任务。
4、广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5、广告信息接受与传递心理规律。[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简述
一、广告及其特点
二、广告的主要功能
三、现代广告与传统广告的区别
第二节 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行为特点
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广告
二、消费者的类型及其消费行为特点
三、消费心理行为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广告心理学概述
一、广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二、广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三、广告信息接受与传递心理
四、广告心理的发展趋势
习题与思考题:
1、广告的本质及特点。
2、现代广告与传统广告的区别。
3、广告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影响。
4、广告心理学及其基本任务。
5、接受广告信息的心理反应过程。
6、影响广告诉求的因素。
7、广告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广告感觉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感觉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感觉、感受性、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等基本概念。
2、掌握广告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方法。[教学要点]
1、感觉的概念及其分类。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3、差别感觉阈限的应用。
4、感觉的基本规律。
5、广告视觉刺激的主要方法。
6、颜色视觉在广告中的应用。
7、颜色的接受性。
8、广告的听觉刺激。[教学时数] 6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概念
二、感觉种类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四、感觉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广告的视觉刺激
一、广告视觉刺激的主要方法
二、颜色视觉在广告中的应用
第三节 广告的听觉刺激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与感受性
二、声音的特性
三、听觉与广告
习题与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1)感觉(2)感受性(3)感觉阈限(4)绝对感受性(6)差别感受性(7)差别感觉阈限
2、差别感觉阈限在广告中的应用。
5)绝对感觉阈限(3、增强广告视觉刺激的方法。
4、彩色在广告中的作用。
5、声音的特性及其在广告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 广告知觉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知觉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知觉及其与感觉的关系。
2、掌握知觉的特性。
3、掌握广告知觉中的偏见。[教学要点]
1、知觉的含义、过程、分类及其与感觉的关系。
2、知觉的特性。
3、广告知觉中的偏见。
4、风险知觉与广告宣传 [教学时数] 6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知觉的概念及其特性
一、知觉的概念
二、知觉的过程
三、知觉的种类
四、知觉的性质
第二节 广告知觉中的偏见
一、模特效应
二、首次效应
三、晕轮效应
四、移情效应
五、名人效应
六、刻板印象
第三节 风险知觉与广告宣传
一、风险知觉及其类型
二、影响知觉风险的因素
三、排除购买风险知觉的措施
习题与思考题:
1、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2、知觉过程及其对广告的启示。
3、知觉的特性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
4、广告知觉偏见。
5、名人广告应注意的问题。
6、怎样克服消费者的风险知觉。
第四章 广告注意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注意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注意的概念、特点及其品质。
2、掌握引起注意的广告设计技巧。[教学要点]
1、注意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2、注意的品质及广告宣传与制作。
3、引起注意的广告设计技巧。[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注意及其品质
一、广告注意的概念
二、注意的功能
三、注意的两种形式
四、注意的品质
第二节 引起人们注意的广告设计技巧
一、增加刺激物的强度
二、增大刺激物之间的对比
三、利用悬念与奇想
四、利用动态刺激物
五、提出鲜明的口号
六、明晰产品与广告对象之间的关系
七、合理安排版面位置
习题与思考题:
1、注意及其两种形式。
2、注意的特点及其功能。
3、注意的品质及其对广告的启示。
4、为引起人们的注意,广告设计时应采取的策略。
第五章 广告记忆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记忆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广告记忆的概念及其过程。
2、掌握遗忘的解释理论及对广告的启示。
3、掌握有助于广告记忆的策略。
4、掌握消费者决策的信息来源和决策过程。
5、掌握广告信息设计的策略。[教学要点]
1、广告记忆的含义及三个基本环节。
2、广告记忆的分类。
3、广告记忆的三个过程。
4、广告记忆的特点。
5、有助于广告记忆的技巧。
6、记忆的一般方法。
7、消费者决策的信息来源及决策过程。
8、信息提取和存储过程。
9、广告信息设计策略。[教学时数] 9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记忆概述
一、广告记忆的含义
二、广告记忆的分类
第三节 广告记忆过程
一、广告识记
二、广告再认和回忆
三、广告保持和遗忘
四、广告记忆的一般特点
第三节 有助于广告记忆的技巧
一、设置鲜明的特征
二、广告内容要单一
三、建立熟悉感
四、引导人们使用正确的广告记忆方法
五、增加感染力,引起消费者的情绪记忆
六、适当增加名人在广告中所具有的附加价值
七、适当重复,拓宽宣传途径
八、提高人们对广告内容的理解程度
九、合理安排广告的系列位置
第四节 消费者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
一、记忆的一般方法
二、消费者决策的信息来源
三、消费者的决策过程
四、信息提取过程
五、信息的储存
六、广告信息设计策略
习题与思考题:
1、广告记忆及其基本环节。
2、影响无意识记选择性的因素。
3、广告再认正确性的决定因素。
4、遗忘的解释理论。
5、有助于广告记忆的技巧。
6、记忆的一般方法。
7、消费者决策的信息来源和决策过程,以及决定过程中信息利用的影响因素。
8、信息提取和储存的过程。
9、广告信息设计策略。
第六章
广告思维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思想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思想的基本规律与广告创意的依据和素材。
2、掌握创造性想象的特点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
3、掌握联想的作用和刺激联想的方法。[教学要点]
1、思维的基本过程及其特征。
2、创造性思维与广告创意。
3、想象的概念及创造性想象的特点。
4、创造性想象在广告中的应用。
5、受众的再造想象。
6、联想的分类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
7、刺激联想的方法。[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思维与广告创意
一、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
三、广告创意
第二节 想象与广告制作
一、想象
二、创造性想象
三、再造想象
第三节 联想与广告宣传
一、联想的概念
二、联想的规律
三、联想在广告中的作用
四、刺激联想的方法
习题与思考题:
1、什么是思维?
2、思维的过程及其特征。3、怎样才能搞好广告创意?
4、在广告中如何运用创造性想象? 5、联想的四大规律是什么?
6、在广告中激发联想的方法有哪些?
第七章 广告情感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情感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了解广告中常见的情感反应。
2、掌握影响广告情感的内因和外因。[教学要点]
1、情感的概念及其种类。
2、广告中常见的情感反应。
3、影响广告情感的内因和外因。
4、广告作品影响情感的主要因素。[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情感概述
一、情感含义
二、情感与情绪
三、情感的种类
第二节 情感反应
一、情感反应对于广告宣传的作用
二、广告中常用的情感反应
第三节 如何影响消费者的情感
一、影响情感反应的因素
二、如何激发消费者的情感
习题与思考题:
1、情感及其与情绪的关系。
2、情感的种类。
3、情感反应对广告宣传的影响作用。
4、影响情感反应的因素。
5、如何激发情感?
第八章 广告审美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审美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广告艺术的特性及其美学形象。
2、掌握增加广告艺术感染力的技巧。[教学要点]
1、广告艺术的特性及广告审美的特征。
2、广告艺术的美学形象。
3、增强广告艺术感染力的技巧。[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艺术与广告审美
一、艺术与广告艺术的区别
二、广告的审美心理特征
第二节 广告艺术的美学形象
一、空间美
二、时听美
三、语言美
第三节 增强广告艺术感染力的技巧
一、采用戏剧化或情节化的手段
二、变抽象为具体
三、恰当运用夸张烘托手段
四、同一思维策略
五、善于利用商品的美学优势
六、拟人化或幽默
七、“欲擒故纵”策略
习题与思考题:
1、广告艺术与一般艺术的区别。
2、广告审美的心理特征。
3、广告艺术的美学形象。
4、增强广告艺术感染力的技巧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章 广告需要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需要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消费者需要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2、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掌握消费者动机形成的原因和动机类型。
4、掌握需要、动机规律对广告作用。[教学要点]
1、消费者的需要及其特征。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3、消费者需要的类型。
4、消费者动机的形成。
5、消费者动机的类型。
6、消费者的需要特点与广告制作。
7、消费者的需要与广告定位。
8、广告对消费者需要和动机的影响。[教学时数] 9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消费者的需要
一、需要的含义
二、需要的特征
三、需要层次理论
四、消费者的需要类型
第二节 消费者的动机
一、动机理论
二、消费者动机的形成
三、消费者的动机类型
第三节 消费者的需要、动机与广告宣传
一、根据消费者需要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广告制作和宣传
二、根据消费者的需要进行广告定位
三、如何激发消费者的需要
四、如何激发消费者的动机
习题与思考题:
1、消费者的需要及其特征和种类。
2、动机形成的原因。
3、消费者动机的类型。
4、根据消费者需要的规律,如何进行广告制作与宣传,如何进行广告定位?
5、如何激发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
第十章 广告制作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制作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广告的影响过程。
2、掌握课题计划、与众不同计划和态度改变战略。[教学要点]
1、广告的影响过程。
2、广告课题及诉求对象的确定。
3、表现计划与改变态度战略。
4、表现内容与表现作品构思。[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计划心理
一、广告的影响过程
二、广告计划的设计
第二节 广告课题心理
一、广告课题与战略
二、广告课题的确定
三、确定诉求对象
第三节 广告作品心理
一、改变态度战略
二、广告作品构成要素及广告战略
三、表现作品构思
习题与思考题:
1、广告的影响过程。
2、广告课题和诉求对象的确定
3、改变态度战略。
4、如何表现传达内容?
5、表现构思的形式及诉求形式。
第十一章 广告宣传心理
[教学目的] 通过广告宣传心理基本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其基本规律解决广告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要求]
1、掌握态度的要素及改变态度的认知理论。
2、掌握促使态度改变的手段。[教学要点]
1、态度的要素及其功能。
2、态度改变的认知理论。
3、促使态度改变的手段。
4、广告宣传的技巧。[教学时数]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态度
一、态度的特性与功能
二、促进态度改变的方法
第二节 广告宣传与态度改变
一、广告宣传内容的组织方式
二、广告宣传内容的传递
第三节 广告宣传的技巧
一、抓住需要
二、确立可信度
三、提醒作用
四、附加价值
五、积极的情感体验
六、标新立异
七、隐性广告
习题与思考题:
1、态度及其功能。
2、改变态度的方法。
3、广告宣传内容的组织方式。
4、广告宣传的技巧。
参考书目
[1]马建青,王东莉.现代广告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2]马谋超.广告心理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3]杨中芳.广告心理学原理:广告背后的心理历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年.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