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电子支付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目录
引言.....................................................1
一、电子支付概述.........................................1
二、我国电子支付发展现状.................................2
三、电子支付现存的主要问题...............................3
四、电子支付改革对策.....................................4
四、总结.................................................6 我国电子支付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普及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比如网络购物、个人理财、网上银行、证券交易等等。这些网络服务项目得以完成的基本条件就是电子支付与结算。电子支付从技术上和交易过程上连接着客户、收款方、银行以及电子支付服务商等众多电子商务主体。因此采取恰当的电子支付方式,是保证整个电子商务系统有效运转的关键。
一、电子支付概述
1.电子支付的概念
电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是指以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手段,将负载有特定信息的电子数据取代传统的支付工具用于资金流转,并具有实时支付效力的一种支付方式。
2.电子支付的实现方式(1)信用卡支付
可以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中使用,在因特网上使用时,它可以在各个银行相互认可的前提下,在不同银行之间进行资金的流转,因而能够更为快捷的实现电子支付,是电子支付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以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的一种非现金流通的货币,其具有支付适应性强、变通性好、交易成本低廉等特点,是电子支付的最为重要载体。电子支票完全抛开了纸质的媒介,其支票的形式是通过网络传播,显现在电子屏幕上,并用数字签名代替了传统的签名方式。1996年美国金融服务技术财团研制出的电子支票交易系统现在仍在广泛使用。2002年,新加坡开发了亚洲第一大电子支票系统,此外,NetbiU和Netcheque等电子支票系统也在试用当中。
(3)电子支票(E—cash)电子支票是指将传统支票改变为带有数字签名的电子报文或利用其他电子数据代替传统支票的全部信息。电子支票借鉴纸张支票转移支付的优点,利用电子数据传递将钱款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用电子支票支付,能够节约人力物力成本,而且银行还能通过网络银行为参与电子商务的客户提供标准化的资金信息。因此,电子支票日益成为高效的电子支付手段。
二、我国电子支付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逐年提高,互联网正在走进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据CNNIC最新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商务交易类应用的用户规模增长最快,平均年增幅达到了68%。其中.网上支付用户年增幅80.9%.在所有应用中排名第一,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500亿,2010年网络购物市场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电子支付产业模式呈现出网络支付(B2C、B2B等)蓬勃发展,移动支付、电话支付蓄势待发的特点。网络支付按照机构类型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商业银行支付网关、中国锻联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平台。
1.商业银行支付网关
我国最早推出网上支付的机构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支付网关系统由各家商业银行自行开发,制订统一的接口标准,通过与商户服务器直连,借助网上银行系统满足网上购物和客户商户间的资金结算的需要。银行支付网关的推出,有助于各家商业银行拓展新商户、收取结算手续费、扩大本行银行卡、网上银行的影响面进而绑定客户存款、获得综合收益。银行支付网关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近年来发展的重点及未来市场争夺的焦点。
2.中国银联支付
中国银联支付由银联公司与商户服务器联接,商户并不与发卡各商业银行连接,银联通过现有的银联收单系统实现各发卡行与商户间的资金清算。银联支付可以受理各家银行卡且支付方式简单,用户只需输入卡号、密码就可以进行付款,但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第三方支付平台
主要是指商业银行支付网关和银联支付网关之外的支付平台。目前国内比较 知名的第i方支付平台有支付宝、网银在线、上海环迅、腾讯财付通等。第i方支付平台由非金融机构创建,但已基本实现了与各商业银行的直连,能够受理各家银行卡,而且比普通商业银行支付网关功能完善、能够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电子商务服务.因此虽然起步晚。但竞争力强,成为很多中小商户和网上支付消费者的首选。
三、电子支付现存的主要问题
1、电子支付的安全性问题
电子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手段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各方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对于普通用户。但一直以来,电子支付的安全性问题都是网络银行、卖家、买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成为用户不选择电子支付的首要原因。根据iResearch2006年度电子支付报告书显示,66.1%的用户将交易不安全列为不选择电子支付的第一原因。
2、电子支付业的规范性问题
中国目前的网络银行体系基本上是属于实体银行在因特网上的延伸。但由于各个网络银行业务是由各银行独立开发、推销、开发模式、业务范围和发展规模有较大的差异,发展不均衡。如信用卡业务,各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却不能达成内部的一致协议,实现信用卡的跨行结算。这种规范标准不统一的局面既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金,使得整个金融结算系统不能满足消费者方便,快捷的要求。
3、电子支付业监管问题
网络银行作为传统银行补充产物的出现对同传统的银行监管手段提出了新问题,由于传统的资本管制手段对网络银行失去意义,而针对网络银行的监管体制还未建立。监管当局必须研究网络银行监管中发生的新问题,如网络金融机构发行电子货币可能对国家货币政策产生的冲击,对资本市场的资金流产生的影响,使用电子货币进行网上支付还会引发比传统支付手段高得多的交易风险。
4、电子支付的法律支持问题
迄今为止,电子支付业务在我国已经开展8年之久了,然而我国关于电子商 3 务的立法还不完备,甚至可以说是很缺乏。目前为止,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电子支付指引》两部法律法规。虽然,《电子签名法》的实施为我国电子商务法制环境的完善奠定了基础,也使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可以对应。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的立法问题和法律环境还远远没有解决。与电子签名法的颁布同时进行的《公司法》、《票据法》、《证券法》、《拍卖法》等法律的修订,也未能体现与电子签名法的衔接。
5、电子支付中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区分问题
我国现在关于电子支付的法律规范体系尚未完善,法律法规中对于电子支付中的银行,商户以及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义务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明确指出在电子支付过程中发生的金融交易各方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这样很容易产生纠纷。而且,关于产生纠纷后的解决方法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来指导,纠纷更是难以及时解决。
四、电子支付改革对策
我国的电子支付业务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与国外横向比较。总体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存在诸多制约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因素。其中,信用卡的发展水平是决定性因素之一。因为几乎所有的电子支付方式最后都是由银行根据用户提供或注册的信用卡信息划拨账款。没有信用卡的普及,就没有所谓的电子支付。借记卡(储蓄卡)和贷记卡(信用卡)在中国被统称为银行卡。
1.完善政策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业务发展的基石,对于业务发展具有重要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最近,刚刚颁布实施《电子签名法》,确认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但规范电子支付的法规制度还应包括《支付结算管理办法》、《大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办法》、《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
2.改革银行卡经营体制
尽管银行卡业务在经营体制方面较以往有了明显改进,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银行卡产业运作模式需要深化改革。银行卡业务部门的独立经营、自主核算,利润考核,内控机制等各方面需要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对于信用卡公司而言,由于其业务运作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借记卡业务,更需要有独立的经 营体制以促进其产业快速发展。
3.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与利益机制
银行卡作为新型电子支付工具,它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前提是具有良好的受理环境。但长期以来,银行卡产业一直倾向于发卡业务,与规模庞大的发卡量相比,银行卡交易规模偏小。受理市场建设严重滞后,这已成为制约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突出因素。
4.加强风险管理体系
系统管理与支付方式的安全性一直是电子支付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电子支付能否为社会公众接受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银行卡欺诈风险逐年增加。全球银行卡欺诈交易额占总交易额1.5%,伪卡欺诈损失占所有银行卡欺诈损失的68.9%。同时,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连续发生持卡人信息泄露事件,对社会公众的信息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威胁电子支付方式的安全。迅速发展中的中国银行卡、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形式也相继出现了大量的风险事件。以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窃取用户资料进行银行卡欺诈屡见不鲜。因此,借鉴国外电子支付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训,加强风险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建设,建立跨国跨区域性的风险管理的协调机制,已是迫在眉睫。
5.加强与国际接轨
电子支付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发展势头不可阻挡。面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不能一味采取消极观望的防守态度,而应认真研究我国发展电子支付的对策,积极提出对我有利的“游戏规则”。我们应该从提高我国电子支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出发,尽早做好技术和立法方面的工作,利用国内已有的优势,与国际接轨,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注重电子支付的普及率。
6.加强电子支付宣传力度
我国近几年的电子支付发展速度虽然比较快,但是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例如同样是客运车票,机票就实行了电子支付而火车票和汽车票却没有推行,当然其中有很多因素制约着电子支付的普及。推动电子商务在主观和客观上困难都很多,齐头并进不容易也不现实,所以我们在具体实施上应该分步骤进行。首 先,在一些管理和经营的特点比较适合电子商务发挥长处的领域中宣传并推行电子商务,其次,对那些经济比较发达、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特别是一些有条件的沿海省市,以及内地的少数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应鼓励他们不失时机地发展各种方式的电子支付。
7.对于支付模式的创新
在信息化社会中,产品可根据其有无实物形态分为“软”产品和“硬”产品。对于“软”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传输到消费者手中,如电子出版物、软件等信息产品。但对于“硬”产品,却不能在线传输,其一般建有两大系统:物流系统作业流程布置。政府要为推动支付模式创新起到积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与国家改革课题相联系的阶段性推动;构筑业务创新和信息化的良好联网体系。即通过调查政府业务,革新业务程序,撤销重叠职能,简化业务程序,从而实现信息化;引入责任成果管理制。事前提出事业实名制和成果指标,以联结事业成果和人事预算来防止重复投资;以电子政府事业培育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电子政府事业上开发适用高新技术,积极推动电子政府产品的国外推广。
总之,我国目前在电子支付发展方面存在着政策风险、消费者为安全担忧、电子支付相关知识宣传不到位、营销趋同、电子支付环境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需要从加强与国际接轨、注重电子支付的普及率、加快电子支付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子支付的全面应用的措施。以上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个人、企业、政府三方面的支持。
四、总结
中国的电子支付还有很多问题尚需解决.必须不断完善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规范参与各方的交易行为。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完善网上交易的经济纠纷处理规程,从根本上加强资金管理.预防挪用客户资金.防止金融犯罪。突破体制障碍,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系统,在商品生产,消费,金融服务等一系列领域培育信任感,保护商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充分利用飞速发展的IT技术,完善交易系统和电子支付平台建设,为电子支付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第二篇:电子支付工具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报告
电子支付工具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报告
一、电子支付工具概述
1、电子支付工具种类
电子支付即货币支付工具的电子化。指在电子交易过程中,以网络连接为基础,数字化为特征,可实现电子交易实时支付功能 金融支付工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支付的工具越来越多。这些支付工具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电子货币类,如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等;另一类是电子信用卡类,包括智能卡、借记卡、电话卡等;还有一类是电子支票类,如电子支票、电子汇款(EFT)、电子划款等。这些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和运作模式,适用于不同的交易过程。
2、我国电子支付工具应用总体状况
电子支付在中国的发展开始于1998年招商银行推出网上银行业务.随后各大银行的网上缴费、移动银行业务和网上交易等逐渐发展起来。银行在初期完全主导着电子支付.大型企业用户与银行之间建立支付接口是最主要的支付模式。但银行在处理中小型商户的业务方面显得不足.于是非银行类的企业开始介入支付领域.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北京首信、上海环讯、网银在线等诸多具有较强银行接口技术的服务商.在银行基础支付层提供的统一平台和接口的基础上.提供网上支付通道.并通过与银行的二次结算获得分成。这类支付网关型模式是目前国内最成熟的。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支付网关型模式同样表现出不足.一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行的合作过程中缺乏谈判筹码.二是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于是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在谋求更完善的电子支付服务方式。
2001年以后的电子支付交易额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2005年达到近200亿元。但是市场的高速增长掩盖不了电子支付行业存在的问题。电子支付服务企业目前正在用“免接入费”、“免交易手续费”等非常规的竞争手段抢夺市场.这表明中国的电子支付行业发展还非常不成熟。除了政策风险、安全隐患、诚信缺失等制约电子支付的瓶颈外.对应用需求研究不足也是一个关键制约因素。
二、电子支付工具分类
1、电子现金
(1)概念与支付系统结构
电子现金(E-cash)全称:Electronic cash。又称为电子货币(E-money)或数字货币(digital cash)电子现金流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子支付系统,它可以被看作是现实货币的电子或数字模拟,电子现金以数字信息形式存在,通过互联网流通。但比现实货币更加方便、经济。它最简单的形式包括三个主体:商家,用户,银行;和四个安全协议过程:初始 化协议,提款协议,支付协议,存款协议。公平电子现金中的用户的匿名性是不完全的,它可以被一个可信赖的第三方(TTP)撤消,从而可以防止利用电子现金的完全匿名性进行的犯罪活动。
电子现金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电子支付手段,适用于那些通过网络进行支付的小额交易。它(E-Cash)是一种以数据形式流通的货币。它把现金数值转换成为一系列的加密序列数,通过这些序列数来表示现实中各种金额的币值。用户在开展电子现金业务的银行开设帐户并在帐户内存钱后,就可以在接受电子现金的商店购物了。电子现金在其生命周期中要经过提取、支付和存款 3个过程,涉及用户、商家和银行等 3方。电子现金使用流程
客户从客户开户行申请用现金兑换电子现金 客户开户行从电子电子货币发行机构转换现金 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发放电子现金给客户 客户到商家使用电子现金
商家到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兑换现金 电子货币发行机构付款至商家帐户
(2)典型案例: E-Cash E-Cash是由最早的数字现金公司Digicash推出。在电子商务活动中,E-Cash以及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匿名性,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一种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电子支付手段。(3)优点
独立性
不可重复花费
匿名性
不可伪造性 可传递性 可分性
(4)缺点
目前的使用量小 成本较高 存在货币兑换问题
2、信用卡
(1)概念与支付系统结构
信用卡(英文:Credit Card)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简单的信贷服务。信用卡一般是长85.60毫米、宽53.98毫米、厚1毫米的塑料卡片(尺寸大小是由ISO 7810、7816系列的文件定义),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持卡人持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待结账日时再行还款。除部分与金融卡结合的信用卡外,一般的信用卡与借记卡、提款卡不同,信用卡不会由用户的账户直接扣除资金。2012年2月,银行证实信用卡无密码更安全,若盗刷银行同担责任。信用卡使用流程
申请
多数情况下,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中国大陆地区为年满18周岁的公民)的、有一定直接经济来源的公民,可以向发卡行申请信用卡。有时,法人也可以作为申请人。申请方式一般是通过填写信用卡申请表,并提交一定的证件复印件与证明等给发卡行。申请表都附带有使用信用卡的合同,申请人授权发卡行或相关部门调查其相关信息,以及提交信息真实性的声明,发卡行的隐私保护政策等,并要有申请人的亲笔签名。
开卡
由于信用卡申请通过后是通过邮寄将卡片寄出等方式,所以并不能保证领取人就是申请人。为了使申请人和银行免遭盗刷损失,信用卡在正式启用前设置了开卡程序。开卡主要是通过电话或者网络等,核对申请时提供的相关个人信息,符合后即完成开卡程序。此时申请人变为卡片持有人,在卡片背后签名后可以正式开始使用。信用卡开卡后一般需同时为卡设立密码。
核发
通常,银行会根据申请资料,考察申请人多方面的资料与经济情况,来判断是否发信用卡给申请人。考虑的因素有,申请人过去的信用记录、申请人已知的资产、职业特性等。发卡行审核的具体因素与过程属于商业机密,外界一般很难了解。各个发卡行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因此,同样的材料在不同的银行可能会出现核发的信用额度不同,信用卡的种类不同,甚至会出现有的银行审核通过,而有的银行拒发的情况。
辨识
信用卡卡面上至少有如下信息:
正面:发卡行名称及标识、信用卡别(组织标识)及全息防伪标记、卡号、英文或拼音姓名、启用日期(一般计算到月)、有效日期(一般计算到月),最新发行的卡片正面附有芯片,芯片账户与卡磁条账户为相对独立的两个账户。
背面:卡片磁条、持卡人签名栏(启用后必须签名)、服务热线电话、卡号末四位号码或全部卡号(防止被冒用)、信用卡安全码(在信用卡背面的签名栏上,紧跟在卡号末四位号码的后面的3位数字,用于信用卡激活、密码管理、电视、电话及网络交易等)。
使用
信用卡通常仅限于持卡人本人使用,外借给他人使用一般是违反使用合同的。(2)典型案例: 中国民生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积分价值高;分期不占额度;金卡有个律师服务不错;ID卡很有个性,就是要制卡费;取现无手续费; 适合于对积分比较看重的朋友;(3)优点
• • • 方便 通用性
在存款余额内消费,可以善意透支
(4)缺点
过度消费 恶意透支 非法套现 高额罚息 不良信用记录 银行卡犯罪
3、电子钱包
(1)概念与支付系统结构
电子钱包((Ewallet)是电子商务活动中购物顾客常用的一种支付工具,是小额购物或购买小商品时常用的新式“钱包”。电子钱包是一个用来携带信用卡或借记卡的可在具有中文环境的Windows95或WindowsNT操作系统上独立运行的软件,就象生活中随身携带的钱包一样。持卡人将这种电子钱包安装在自己的微机上,在进行网上安全电子交易时使用。电子钱包使用流程
客户在商家的网站上选择要购买的商品,并填写订单。包括项目列表、价格、总价、运费、搬运费、税费。 顾客将电子钱包调入系统,然后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从中取出一张银行卡来付款。 电子商务服务器将顾客帐号加密后发送到发卡行和收单行,同时把加密的购货单发送给销售商。 收单银行向发卡银行请求确认并授权,发卡银行确认并授权后送回收单银行。如果发卡银行拒绝授权,顾客可以重新选择另一张银行卡,重复上述操作。如果发卡银行证明这张信用卡有效并授权后,销售商就可确认订货,并按顾客的要求交货。与此同时,销售商店留下整个交易过程中发生往来的财务数据,并且出示一份电子数据发送给顾客。 发卡银行与收单银行进行货款的结算。
(2)典型案例:Mondex电子钱包
Mondex智能卡将电子货币储存在卡上的芯片内,使用时通过特殊设计的Mondex设备将货币币值从一张卡转存到另一张。Mondex卡内的电子货币也可以通过电话线或Internet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使用Mondex电子钱包,只要3-5s就可以完成交易,使用密码锁定方式,安全性比较高。而且支持转账结算和资金划拨功能。
Mondex系统可以在卡上同时支持5种不同的货币,一种货币可以在任何一家银行兑换成任何其他一种货币。Mondex电子现金的循环开始于Mondex Originator,只有Originator才有权发行Mondex的货币。
Mondex卡的三种充值方法:
1.去银行直接用现金充值
2.用Mondex电话充值
3.用ATM转账
Mondex虚拟货币在银行、消费者和商户之间的流动都依靠转账来完成。消费者在购物后用卡片支付,需要将卡片插入商户的MONDEX卡终端机,而在终端面机中已经预置了商户的MONDEX卡,因此支付过程就是用2张MONDEX卡转账的过程。消费者通过ATM向MONDEX卡转账也是如此,即ATM中也有一第MONDEX卡。
Mondex卡不仅能储存一定限额的虚拟货币,琮可以储存最近的晩记录。目前,消费者的卡片可以储存最高2000英镑的货币和最近的10笔交易的记录。而商户的卡片可以储存最近300笔交易记录。(3)优点
使用更加方便
可保存和查询购物记录 可使用多张信用卡 安全性高
对参与各方要求较高
⑥电子安全证书的管理,包括电子安全证书的申请、存储、删除等。(4)缺点
账号在网上可能存在风险
网上购物买了不称心的东西付了钱就比较难退回来了
4、电子支票
(1)概念与支付系统结构
电子支票(ElectronicCheck)是一种借鉴纸张支票转移支付的优点,利用数字传递将钱款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的电子付款形式。电子支票主要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大额付款。电子支票的支付一般是通过专用的网络、设备、软件及一整套的用户识别、标准报文、数据验证等规范化协议完成数据传输,从而可以有效控制安全性。电子支票用流程
申请电子支票 电子支票付款
1.用户和商家达成购销协议选择用电子支票支付。
2.用户在计算机上填写电子支票,电子支票上包含支付人姓名、支付人账户名、接收人姓名、支票金额等。用自己的私钥在电子支票上进行数字签名,用卖方的公钥加密电子支票,形成电子支票文档。
3.用户通过网络向商家发出电子支票,同时向银行发出付款通知单。
4.商家收到电子支票后进行解密,验证付款方的数字签名,背书电子支票,填写进帐单,并对进帐单进行数字签名。
5.商家将经过背书的电子支票及签名过的进帐单通过网络发给收款方开户银行。6.收款方开户银行验证付款方和收款方的数字签名后,通过金融网络发给付款方开户银行。
7.付款方开户银行验证收款方开户银行和付款方的数字签名后,从付款方帐户划出款项,收款方开户银行在收款方帐户存入款项。
(2)典型案例:现金支票
现金支票用于支取现金,它可以由存款人签发用于到银行为本单位提取现金,也可以签发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用来办理结算或者委托银行代为支付现金给收款人。它的使用方法分以下步骤:
1.出票:客户根据本单位的情况,签发现金支票,加盖预留银行印鉴。2.提示付款:收款人持现金支票到出票人开户行提示付款,收款人提示付款时,应在现金支票背面“收款人签章”处签章,持票人为个人的,还需交验本人身份证件,并在现金支票背面注明证件名称、号码及发证机关。
3.领取现金。
4.挂失止付:现金支票丧失,失票人需要挂失止付的,应填写挂失止付通知书并签章,挂失止付通知书由银行提供,同时按标准交费。
(3)优点
处理速度高 安全性能好 处理成本低
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效益
(4)缺点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大额现金携带不便 安全保管费用高
5、智能卡
(1)概念与支付系统结构
智能卡是IC卡(集成电路卡)的一种,按所嵌的芯片类型的不同,IC卡可分为三类:1.存储器卡:卡内的集成电路是可用电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它仅具数据存储功能,没有数据处理能力;存储卡本身无硬件加密功能,只在文件上加密,很容易被破解。(2)典型案例: IC智能卡
IC卡是一种外形与信用卡一样,卡上含有一个符合ISO 标准的集成电路芯片卡片,又称“集成电路卡”、智能卡,英文名称“Integrated Circuit Card”或“Smart card”,是法国人Ro-land morono于1974年发明的,将具有存储加密及数据处理能力的集成电路芯片模块封装于和信用卡尺寸一样大小的塑料片基中,便构成了IC卡。法国布尔(BULL)公司于1976年首先制成IC卡产品,并开始应用在各个领域。
IC卡较之以往的识别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可靠性高──IC卡具有防磁、防静电、防机械损坏和防化学破坏等能力,信息可保存100年以上,读写次数在10万次以上,至少可用10年;二是安全性好;三是存储容量大;四是类型多。从全球范围看,现在IC卡的应用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早期的通信领域,而广泛地应用于金融财务、社会保险、交通旅游、医疗卫生、政府行政、商品零售、休闲娱乐、学校管理及其它领域。(3)优点
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 操作方便、快捷 防止冲突、抗干扰性好
确保安全
适用范围广、一卡多用
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使用成本便宜。
(4)缺点
多个软件多个发行系统:如果要实现一卡通行则要在各个系统中逐一发行这张卡相当于逐一通告每个软件此卡可通行。繁琐低效。
多个数据库多个PC机(即电脑):如果查询某张IC卡之消费记录只能在各个PC机、数据库上逐一录入卡号、逐一查询后再加以统计。费时不便。
无共享数据库无法实现总统计、总检索的一次性简便操作的功能。
成本高操作繁琐。
三、未来电子支付工具发展趋势
在这个部分写你认为哪种或者哪几种电子支付工具将成为我国未来主要的支付工具,占据市场的大部分。
电子现金系统
电子现金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 • 多银行电子现金的研究 可分电子现金系统的研究
第三篇:我国电子专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电子专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电子专业市场是指一个交互式的企业所提供的一个中立的市场空间,是其中有众多买方和供应商从事电子商务交易与其他电子商务活动。电子销售商家大都规模小且分散,难以实现快速、低成本、高效率的销售,搭建专业市场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作为我国最为成熟和规模最大的电子专业市场深圳华强北电子专业市场发展现状,比较典型的反映了我国电子专业市场的发展特征。
图表1:华强北电子专业市场发展主要特征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电子专业市场现状
电子专业市场经营细分产品种类众多,不同电子专业市场,其产品针对的主要方向也有所不同。以华强北电子专业市场细分产品来看,目前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经营消费电子终端产品为主,另一种是主要经营电子生产资料为主。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专业市场建设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电子元器件是深圳华强北电子专业市场主要的经营品类,占比高达50.14%,但较以往数据相比,电子元器件企业占比有所下降;其次数码产品,占比为18.96%;由于山寨手机的没落,手机及周边产品分销企业占比快速下降,占比仅为11.50%。
图表2:2013年深圳华强北电子专业市场细分产品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我国整个流通、服务业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国内电子专业市场的市场成交额将保持年均12%-15%的增长,并将呈现市场管理“百货化”、以“品牌化”服务影响消费者、与其他产业融合度提高等特点。
第四篇:我国移动支付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移动支付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 王关荣
移动支付是近年来支付服务方式的重要创新之一,也是新兴电子支付的主要表现形式。移动支付伴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二者互为依存,共同发展。由于支付是一种大众性的需求,而移动支付具有随身、实时、快捷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传统的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提供支付服务的模式相比,移动支付依靠较少的基础设施投入,达到更加广泛的便民和惠民效果,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有利于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多样化的支付需求,也有利于缓解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与银行机构服务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另外,针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环境较差的状况,移动支付突破银行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传统模式,通过较低成本将支付服务网络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有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支付环境,促进金融普及,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产生积极意义。
所谓移动支付,就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但主要的还是使用手机,所以,移动支付又称为手机支付。移动支付是一项跨行业的业务,是电子货币与移动通信业务相结合的产物。自移动支付业务产生以来,显示出强大的活力,用户数量不断增加,业务范围逐步拓展,业务量快速增长。但围绕移动支付的讨论和争议也始终不断,例如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监管问题等。作为世界第一大手机用户国,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市场空间十分巨大。如何促进移动支付市场健康、规范、快速发展,是政府部门、从业机构等各方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此,我想结合我对移动支付的认识,从中央银行监管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一、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
移动支付业务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随后在韩国和日本出现并迅速发展。中国的移动支付最早出现在1999年,由中国移动与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在广东等一些省市开始进行移动支付业务试点。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应该说初具规模,无论是从业机构、市场占有情况,还是用户数量、业务规模,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移动支付的发展也受到运营环境、安全技术、政策法规等因素的制约,与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市场相比,中国的移动支付行业表现出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移动支付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业务模式。例如,按用户办理支付业务的方式划分,有短信模式、移动网银模式、移动POS模式和电子钱包模式四种模式;按照运营主体来划分,有移动通信运营商、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服务组织三种主导模式;按照结算方式划分,有通过银行结算账户、虚拟账户和手机话费结算三种模式;按照支付指令的传输渠道划分,有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和专用交易网络传输两种模式。其实技术也好,市场环境也罢,都是其中一个环节的影响因素,只有把各方因素都积极调动起来,才能实现移动支付产业的繁荣发展。
一般来说,在移动支付产业的价值链上主要包括五大类主体。第一类是商业银行,它的职责是管理客户的银行账户,为移动支付平台提供资金转账服务。银行系统拥有较完善的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在支付领域具有天然的用户信任。第二类是移动运营商,它的职责是为移动支付提供安全的通信渠道,是移动支付实现的基础性物理平台。由于移动运营商拥有大量的移动用户,其规模甚至超过传统互联网用户。这一规模的用户资源是运营商进行业务创新的根本基础。第三类是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也称第三方支付组织,这是近年来从电子商务发展中获得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特别是一些第三方支付组织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用户基础,为了拓展用户和强化业务创新,一些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在无线领域开拓业务,成为移动支付的第三方服务商。第四类主体是商家,作为移动支付的对象,它是移动支付产业能否兴盛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向用户提供丰富的服务和产品作为支付对象,才能吸引用户去选择移动支付。第五类主体是用户,就是那些愿意并且能够使用移动支付来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组织和个人。用户是整个移动产业链中的发起者,用户的认可是移动支付的发展动力。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已形成了较完备的价值链。广大商业银行、各主要移动通信运营商以及众多的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都积极参与进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移动支付的应用范围已经涉及转账汇款、网上购物、公共缴费、手机话费、公共交通、商场购物、个人理财等很多领域。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移动支付主要应用于小额支付;另外,由于业务收益分成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同时需要负担前期建设的基础费用,在目前业务发展未达到预期规模的情况下,整个行业仍处于非盈利状态。
从移动支付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在政策法律方面,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成熟,但在电子支付相关政策法律方面还不够完善,第三方电子支付组织的合法性尚未得到认可;在经济环境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连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网络经济发展迅速,信息化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我国手机用户群体不断增加,刷卡消费习惯逐渐形成,社会信用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在技术环境方面,移动通信网络已经非常成熟,中国银联的POS跨行网络体系也覆盖各商业银行。我们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数字来了解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情况。根据中国银联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手机支付用户总量突破1920万户;2009年上半年共计实现交易6268.5万笔,金额170.4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2.4%和63.7%,预计全年将超过350亿元。再来看移动支付的潜在市场—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情况,根据国内某调查机构公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网购市场的年交易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200亿元,说明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还有很大发展潜力。最后再看移动支付用户的基础数量,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为3.38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为1.55亿,占46%,而整个手机用户的规模高达7亿,这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总的来看,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处于非常有利的发展时机。
从国外移动支付的发展情况来看,在亚洲,日本和韩国的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其中日本的移动支付业务是移动通讯运营商主导模式,现已具备相当的规模,截至今年9月,日本手机支付用户数突破4900万,占手机用户的56%,占总人口近四成;在韩国,移动支付业务是移动通讯运营商与银行合作主导模式,其手机支付渗透率已接近60%。在欧美,尽管移动支付发展的历史比较长,但业务发展不及日本和韩国,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信用卡、个人支票的高度普及;另一方面,受文化背景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手机文化淡泊也是一个因素。在非洲,一些国家如赞比亚、南非、肯尼亚、尼日利亚、刚果等都推出了移动支付业务。非洲移动支付业务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甚至比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得还好,主要是因为在非洲移动支付业务对传统银行业务的补充作用明显。在一些没有传统银行分支机构的地方,消费者可以通过移动支付的方式购买商品。
二、影响移动支付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传统支付方式发展历程中,市场需求一直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由于移动支付蕴含着巨大商机,吸引了众多的商业银行、移动运营商和非银行支付服务组织积极参与,来自于供给方的因素推动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例如商业银行、移动运营商和非银行支付服务组织,都可能对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产生影响。在移动支付发展较早的日本和韩国,几乎所有的零售银行都能提供手机银行业务,有相当多的用户在购买新手机时关注是否支持支付功能;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通过手机进行购买地铁车票等零星支付活动,移动支付日渐风行。移动支付的出现,对于在贫困地区普及金融服务产生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从移动支付在各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影响其发展主要有下列因素:
一是盈利性。对于一种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广的服务品种,盈利性是吸引各方积极参与的重要因素,也是保持这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移动支付产业价值链涉及众多主体,并产生了许多具体应用模式,有的是移动运营商主导,有的是商业银行主导,还有的是第三方支付组织联合有关机构进行主导。但无论谁来主导,均要发挥各类主体的竞争优势,寻求良好的盈利模式,实现多方共赢。因此,盈利性的问题实质上是产业价值链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
二是安全性。移动支付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然而对广大用户来说,大家在接受移动支付带来的方便、快捷等好处之前,也非常关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安全性包括技术安全和资金安全两个方面。技术安全是指使用移动支付是否对手机等设备有特殊的要求,是否更换现有的手机,是否要更换SIM卡,用户的银行账户和个人身份等敏感信息,通过手机和商家的网站、支付网络等传输和存储,它的安全性怎样?资金安全是指移动支付通过第三方支付组织处理时,通常会存在资金沉淀问题。这些资金的所有权依法属于客户,但实际上由第三方支付企业进行支配,如何保障沉淀资金的安全也是广大客户关心的问题。因此,有关各方要通力合作,不断创新,提供更多手段和方法,使得我们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更加安全、保险。
三是便利性。便利性是移动支付的灵魂和生命。移动支付便利性的提高,一方面在于手机和新兴技术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在于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支付业务处理模式和处理流程进行重组或创新。出于对便利性的追求,催生了移动支付众多的业务处理模式,但每一种业务模式的发展必须要以安全性为前提。
四是公信力。社会公众的接受程度决定了移动支付的市场份额。检验社会公众的接受程度,首先要看社会公众能否方便地获得移动支付服务,例如手机的普及程度如何?使用移动支付是否有门槛限制?其次要看社会公众是否认可移动支付的优点,是否愿意使用手机办理支付业务;第三,其他支付方式的普及情况以及社会公众的支付习惯也影响对移动支付的接受程度。例如在美国,尽管手机普及程度很高,但由于传统的支付方式非常普及,社会公众大多习惯于使用支票等进行支付,移动支付一直发展较慢。
五是法制化。完善的法规制度是移动支付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移动支付的发展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与此相对应,其发展环境也表现出一个产业发展初期的稚嫩、无序的特征。许多业务在政策灰色地带的快速发展,面临未来业务被管制的政策风险。必须从移动支付业务准入、电子货币发行、业务监督管理等方面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障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为移动支付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六是标准化。移动支付涉及众多参与机构,各机构间通过电子信息交互完成支付业务处理。因此,统一的业务和技术标准是业务畅通处理的前提,只有统一了标准才能规范产业,进入正轨化发展。目前移动支付业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业务标准,各运营主体也没有一个整体的推广模式,这样很难形成一个中长期规划和长远的发展思路。要总结中国银行卡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防止在移动支付领域再一次出现银行卡“联网通用”工程。在多方运营主体并存、业务模式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必须做好有关业务和技术的标准化建设,为移动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三、引导和促进我国移动支付健康发展
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必须依托市场,强化政府引导,加强规范管理,统一业务技术标准,充分发挥有关机构的积极作用。
第一,移动支付的发展要坚持市场化原则。移动支付的价值链上拥有众多的参与主体,在不同主体的推动下,产生了多种业务模式。随着移动支付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还将产生新的业务模式。移动支付的不同业务模式各有优劣,但每一种模式的产生和发展均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我国移动支付的模式选择和发展,应充分坚持市场化原则,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通过阶段式、渐进式的发展,形成产品供应与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
第二,要加强对移动支付的政策引导。移动支付区别于传统支付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快速的支付渠道,而持续创新能力是引领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为正确引导市场发展,充分发挥移动支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加强对移动支付的政策引导。要逐步完善移动支付相关法规制度,维护各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要研究对垄断性资源运营商参与移动支付市场的管理,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要通过制定优惠的产业政策,鼓励移动支付服务市场的充分竞争,引导移动支付服务深入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要从满足社会公众日常支付需求的角度出发,引导有关主体进一步拓宽移动支付的业务范围。
第三,中央银行要加强服务和监管。移动支付的发展在创新支付方式的同时,对中央银行完善支付清算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中央银行加强支付体系监督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另外,移动支付大量使用电子货币,如果电子货币管理失控乃至泛滥,会直接放大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造成国家在金融政策监管上的偏差,干涉经济管理部门对经济方向的正确判断,也将对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因此,中央银行必须进一步完善跨行支付清算系统,以适应移动支付的业务处理需要;要综合市场协调发展等多种因素,研究向非银行支付服务组织开放中央银行的支付服务设施;要密切关注移动支付的发展,逐步将其纳入支付体系的日常监管范围,防范支付风险;要尽快发布《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明确第三方支付组织的监管主体、市场准入条件、业务范围和风险管理要求等;要逐步规范和统一电子货币的发行,研究电子货币发展对传统货币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操作水平。
第四,要抓紧制定统一的移动支付业务技术标准。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来看,只有统一规范移动支付的业务技术标准,才能够避免相关机构在市场拓展、技术研发、终端布放等方面进行重复性投资,增强支付服务市场的竞争,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尽快明确移动支付的业务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加强地区、部门、行业、机构的合作,实现互联互通,充分发挥移动支付网络的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移动支付行业整体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便利的支付业务。
第五,要充分发挥中国银联的积极作用。商业银行是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而银行卡是银行账户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公众办理移动支付的重要条件。在移动支付的业务处理中,经常涉及移动通信运营商在手机用户及其开户银行之间进行信息转接的问题,需要在银行和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建立信息传输通道。如移动通信运营商仅与部分银行连接,其他银行的客户将无法享受移动支付服务;如移动通信运营商与全部银行连接,将大大增加运行成本。考虑中国银联已经建立了银行卡跨行信息转接平台,应充分利用中国银联与各银行连接的优势,发挥其在移动支付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中国银联应通过建设移动支付专用平台,有效连接并协调各市场主体,降低移动支付的运营成本;要不断提高移动支付业务的处理效率,加强风险控制,促进移动支付稳健发展。
总之,移动支付的发展需要各参与机构的密切合作,也离不开相关管理机构的引导和扶持。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将取得更大、更快的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手机将集中包括信用卡、储值卡、公交卡、身份证、社保卡、医保卡、电子病历等在内的多种功能于一身,人们可以利用手机随时、随地、随身、随心地完成日常消费、商务和支付等活动,真正实现“一机在手行天下”。
第五篇: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摘 要]本文指出了我国期货市场上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对策分析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期货市场自1990年开始建立,至2010年已是15个年头,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蓬勃兴起的阶段。1990—1995年,中国的期货业迅速发展。到1995年,我国期货市场的交易额已经超过了10万亿元,交易量是6.4亿手,但是由于到处都搞期货,而且监管和法律规范都不够,产生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因此中央决定要进行认真的整顿。第二个阶段是1996—2000年,是调整和整顿的阶段。这一时期内由于调整整顿,再加上股市的迅速发展,故期货市场急剧收缩。至2000年,交易额降到约1.6万亿元,交易量是5400万手,进入了低潮。第三个阶段是从2001年开始至今,是恢复和发展阶段。2003年的交易额为10.8万亿元,交易量为2.8亿手。2004年交易额为14.7万亿元,交易量为3.2亿手。由此可见,我国的期货市场又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
我国的期货市场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品种太少。我们原来只有六个品种,2009年增加到十个,全部是商品期货,而且我们的十个品种中交易量较大的也只有四个品种,即大豆、铜、天然橡胶和小麦。美国的期货市场在2003年共有十大类538个品种进行交易,比我国多得多。二是市场规模较小。以小麦为例,2003年美国期货市场的持仓量约为其产量的30%,而我国仅为5%;期货的交易量和产量相比,美国是14.5倍,而我国仅为5.5倍。由此可见,我国的期货市场与美国确实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目前我国的期货市场还未能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应有的推动作用。期货市场的另一个问题是,目前的品种都是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尚未开发,不久前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上证50ETF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金融期货的性质。而金融期货是美国期货市场的主要部分,约占其交易量的75%。因此,我们应该看到我国期货市场与国际的差距,总体看来就是品种太少、规模较小,金融期货发展滞后。2 我国期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交易品种不足。期货品种是期货市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资源,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只有依托于期货市场交易才能展开。品种稀缺不仅影响实体经济发展,也会使交易所缺乏竞争力、走向边缘化。长期以来我国期货品种稀少已经成为期货市场功能发展的障碍。品种需求不仅来自实体企业,也来自市场投资者。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理应成为投资资金的重要选择。但事实上,资金并未得到分流。主要原因就是期货品种太少,且结构不合理。除了部分农产品和原材料期货品种外,占全球市场80%的金融期货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为期货投资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期权产品,更属空白;就连国际期货市场占交易份额大头的原油期货,至今未能推出。
第二,投机成分过重。目前在我们的市场上,大部分的市场参与者在交易的过程中,投机的心理往往占了上风。甚至在需要参与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企业中,也有不少做投机交易的,比如,有些粮油加工企业在期货市场上却成为了空方的大户等。在这种情况下对价格的炒作便成了唯一的主题。根据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期货市场是属于“不完全市场”的范畴。在这种市场,商品价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买卖双方对未来价格的预期,而远远脱离了这种商品的现时基础价值,从而可能导致了价格“越买越贵”或“越抛越跌”的正反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价格往极端发展的风险。而正因为期货市场品种少,不仅使大量需要规避价格风险的企业没有适合的风险规避场所,也成了不理性投机的根源。
第三,市场参与者不够成熟。由于目前我国的专业投资管理公司和专业的经纪人队伍还没有建立和规范起来,所以实际的投资大部分还得依靠投资者自己来完成,其投资行为必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中国在进入WTO 后国际贸易总量已经上升到全球前列,作为发展最快的经济实体,中国的国际贸易总量不断上升,对大宗原材料如石油、钢铁、有色金融的需求量也猛增,这势必对这些商品价格产生巨大影响。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也会给中国的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使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衍生金融工具规避风险是这些企业进行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但是,这是一项专业性极高的工作,必须具备一支高水平、有经验的从业团队及管理人员队伍。如果这些高素质的人员不到位,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监控机制,不但不能规避风险,反而会加大风险的暴露,造成巨额损失。
第四,期货市场的弱有效性。目前我国的市场还是一个弱有效的市场,由于信息的不透明,将使市场的参与者不得不支付更高的社会交易成本,这样就降低了期货市场这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期货交易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易,它具备回避风险及价格发现功能,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现货市场的稳定。期货交易所是期货交易的唯一场所,它的规范运作是保障期货交易顺利完成的关键。期货市场的近期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第一,品种不断更新。期货市场发展在20世纪基本上都是围绕商品期货交易进行的,主要有农产品、金属、能源等大宗商品。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利率、股票和股票指数、外汇等金融产品期货期权交易的推出,全球期货市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目前,新的金融衍生产品仍不断出现。
第二,期货交易的全球化越来越明显。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期货交易所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相互间联网交易对方的上市品种已成为新潮。联网交易就是期货交易所之间通过电脑撮合主机的联网方式,使交易所会员可以在本交易所直接交易对方交易所上市合约的一种交易形式。联网后,各交易所仍保持独立法人的地位。先后联网的交易所有: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分别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纽约商业交易所、国际石油交易所、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和德国期货交易所联网,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分别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东京期货与期权交易所联网,香港期货交易所分别与纽约商业交易所和费城股票交易所联网,纽约商业交易所与悉尼期货交易所联网等。
第三,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成为期货市场的共识。作为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对期货市场无一例外地进行严格监管。特别是1995年具有百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因其交易员在新加坡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从事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时,违规操作,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最终导致该银行倒闭的严重事件发生后,从监管部门到交易所以及投资者都对期货市场的风险更加重视,对期货交易中的合约设计、交易、结算、交割等环节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以求控制风险,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