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高端学术研究平台 建设西藏对外传播研究中心
构建高端学术研究平台,致力于建设西藏对外传播研究中心
——“首届西藏对外传播高端论坛”会议综述
周德仓 王亮 刘小三 高全孝
(原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p.p.134-136)
为推动西藏对外传播研究,构建西藏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加强西藏对外传播研究平台和“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升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学科建设水准,“首届西藏对外传播高端论坛”2013年6月29日在西藏民族学院举办。
本届论坛由西藏自治区“西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协办,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西藏民族学院外语学院、“西藏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新闻传播学、藏学、民族学的学者与专家、对外传播媒体资深人士、政府对外传播职能部门负责人等13位嘉宾和西藏民族学院领导、专家、研究人员约50余人出席论坛,共同围绕“西藏对外传播”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交流与探讨。会议收获了重要学术成果,产生了重大学术影响。西藏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洛松德青发表致辞。西藏民族学院原副院长、“西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王学海教授、西藏民族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刘凯教授分别主持了开幕式和闭幕式,“西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之“西藏对外传播研究平台”负责人、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德仓教授致辞。
一、论坛聚集了国内在“西藏对外传播”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规格高,影响大。
在本届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新 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保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旦,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曼丽,中央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杨圣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周炜,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小彬,新华社原常务副社长、副总编辑马胜荣,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中国西藏网总编张小平,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长鱼,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杂志副社长贾春明,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侯云灏,海南大学教授毕研韬,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琛等应邀出席论坛。
出席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都是国内在“西藏对外传播”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代表了目前国内对外传播及西藏对外传播的高端水平,他们在论坛上就西藏对外传播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带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视角独到的意见、建议,可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西藏对外传播研究“高端论坛”。
二、论坛主题醒目,特色鲜明,聚焦西藏对外传播及其研究平台的建设问题,富有针对性和问题意识。
本届论坛旨在就西藏自治区“西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西藏对外传播平台”的建设问题开展学术咨询,建言献策,研讨西藏对外传播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创新西藏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
(一)在论坛主题发言中,与会学者就西藏对外传播策略和方式发表了富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见解。
杨圣敏教授认为,对外传播在我国一直是弱项,我国一直被西方国家及媒体抹黑,对外传播呈现“西强我弱”的局面。现在需要参照西方的价值理念与话语体系实施对外传播,从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价值理念对话语进行梳理,以西方社会各阶层能接受的语言进行传播。针对西方的政府、民间和学者要有不同的传播方式,增进民间交流,以去政治化的传播方式,用人类学表达方法对外传播西藏。
侯云灏副主任介绍了西藏自治区党委外宣办这些年来在加强西藏对外传播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工作,结合西藏的具体实践成果,提出了对外宣传的“大外宣”格局,即整合西藏官方、学界、民间团体、企业的力量形成良性的外宣格局,并提出多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打造全媒体对外传播平台。同时他认为西藏对外传播要采用“西藏故事,世界表达”的方式,以实现传播的有效性。
郑保卫教授认为,首先要转变对外传播的陈旧观念,通过各种途径向外叙述、介绍、解释、说明中国,用讲故事的方式增进外国对中国的了解。同时,他还提出需要转变传播观念,由“报喜不报忧”转变为“既报喜又报忧”。此外,他提出将“内外有别”转变为“内外统筹”。他认为在信息化、全球化和媒介化时代,内外关联度越来越高,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强调“内外有别”是失策之举。如何统筹西藏、国内、国际传播关系成为现实的研究课题。他强调,在对外传播技巧上,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媒体,而且要研究对外传播对象的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同时还要研究“**集团”在国际上的传播技巧,与国内对外传播作比较。
毕研韬教授认为,国际传播策略发展很快,从宣传、新闻传播、传播、战略传播一直在进化,我国仍停留在宣传阶段,需要引起学界和对外传播媒体的注意。在国际上,传播学领域对传播主体、受众、内容和渠道的分析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和系统化,国内却很少把它同西藏对外传播研究联系起来。此外,他提出对外传播要建立国家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实现跨系统、部门的合作,多使用非官方的力量。他认为如果信息流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危害社会,特定情况下需要对信息进行必要的管制。
黄旦教授在对“文化、对外、传播”关键词讲述中,认为“对外”是从空间而言,有“对外”就有“对内”。中国和世界、中国与全球、东方与西方、中国和外国就构成了一个个二元对立的关系。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的出现消解了民族的、国家的界限,全球传播不要把他人置于自己的对立面,也不要要求 别人和自己一样,而是把自己置于他人之间。从目前来看,中国是全球的一部分,既不在内,也不在外,中国的传播应是向世界展示中国。
张小平先生认为,随着网络的出现,受众的选择日益个性化、随意化,媒体竞争趋于白热化,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走一条与世界接轨的中国现代传播之路。他用讲故事的方式,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提供了“西藏故事,世界表达”的诸多范例。他认为用符合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世界通用的传播语言,讲述西藏,传播西藏,是提升我国软实力的一个途径。此外,他提出在西藏对外传播过程中,要懂得涉藏知识,熟悉对象语境,把握西藏前进的脉搏并不断探索西藏对外传播的新形式。
王长鱼副院长认为,藏传佛教文化是西藏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西藏对外传播不仅要立足西藏,而且要善于发挥西藏以外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和展示这些资源,注重让历史说话,让世界了解历史事实是对外传播的有效途径。王小彬研究员把西藏对外传播的受众分为四类:少数顽固的反华势力和“藏独”势力;对中国或西藏地方有偏见的人;部分已经接受中国观点并站在公正立场的人士;盲从者。他针对不同的传播对象提出了不同的应对方式。
贾春明副社长认为,在西藏对外传播过程中,作为记者的传播者,应该去一线了解实际情况,善于倾听对外传播专家的意见和成果。他也认为在当前对外传播中要高度重视运用新媒体。所谓“西藏流亡政府”善于用新媒体传播自己的信息,传播范围较广泛,受众更加细化,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新媒体也应该是对外传播的重要传播媒介。
刘琛主任从历史、文化和政治的角度,分析了西方涉藏报道的特点,提出了西藏对外传播的着力点:在全球化时代,可尝试与世界其他民族建立联系点,将西藏优秀的文化传播给其他民族,借此让世界了解西藏;面对西方的文化记忆,我们可以传播真实的西藏发展状况,弥补西方在研究西藏中所存在的基础知识的缺乏。
(二)与会专家学者对以“西藏对外传播”为主题的学术研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毕研韬教授认为,对外传播中技术正确和政治正确同等重要,传播技术正确体现在战略、战术层面。他呼吁应重视对外传播中的国家战略层面研究,在信息传播上,进一步提升中国网络信息监测系统;助力民间力量对外传播;建立对外传播规划大纲,避免各部门之间工作的重复;整合力量进行科研,以加强对外传播;在授权的情况下,职能部门与高校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以实现核心信息的及时获取和研究。
王小彬研究员建议对国外涉藏言论进行动态研究,组织专项课题,收集并分析西方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关注的重点与报道的角度,从而把握西方媒体的行为模式,为中国在对外传播中占据舆论制高点提供学术支持。
周炜研究员认为在西藏对外传播研究中,一定要首先厘清传播对象,明白“对谁传播”,而“外”指的是西藏之外,还是中国之外,也需要明确。要明确受众范围,搞清楚对外传播的外延和内涵,而不是自我欣赏,自我判断传播效果,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侯云灏副主任认为,通过对藏文化研究,提炼出西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找寻与西方文化的共同之处,从而可以更轻易地让对方接受传播内容。他同时提出,在西藏对外传播的研究中,要扩大研究视野,对内对外都要重视;要开展多学科研究、跨区域研究;要重视对外传播效果的评价;要多利用新媒体,打造全媒体的对外传播平台。
(三)专家、学者就“西藏对外传播研究平台”(简称“平台”)建设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独到意见和建议
在本届论坛上,“西藏对外传播研究平台”负责人周德仓教授介绍了“平台”发展规划纲要(2013-2017)。该“平台”立足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和中华文化塑造,以“四个中心,一个基地”(西藏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决策咨询中心、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培育基地)为发展目标,致力于传播西藏,传播中国,推动西藏社会发展,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他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平台”的建设基础、建设内容、建设机制、建设步骤、主要举措和保障机制等情况。郑保卫教授认为,“平台”应国家需要而建立,值得充分肯定,并对“平台”建设的意义做了全面的分析。他认为整合和调动多学科、多领域、多方面的资源是构建“平台”的有效途径,要体现平台的协同性和创新性。
侯云灏副主任用四个“必然要求”(即开展西藏对外传播研究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开展国际舆论斗争、继承和弘扬藏文化优秀传统和弘扬中华文明、加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强调了“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就“平台”建设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当前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和软实力不相对称的现状下,西藏传统文化急切需要向外传播,以实现中国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平衡。
程曼丽教授就“平台”本身的定位做了论述,建议西藏对外传播要有更强的问题意识;应科学取证,带有使命感去研究问题,并为政府提供内参和报告,及时发挥咨询决策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整合资源,汇集国内、国际对外传播专家进行研究,实际推动公共传播的实现。
陕西师范大学南长森教授建议在“平台”的建设中,应更加规范所建的“四个中心”,突出各中心的具体任务。同时他强调注重实用性,在研究的切入点上将西藏对外传播研究与对内传播研究结合起来。
马胜荣先生建议“平台”的评价体系应该有第三方介入,这样可以避免自身的单方面评价造成评价结果很圆满,客观性却无法保证的问题。
张小平先生建议“平台”建设规划要在“纲要”的基础上更加细化,使规划实施更具有可操作性;在研究队伍建设中,应吸收有新闻实战经验和独立看法的藏族专家和学者参与;在完成西藏对外传播历史梳理的同时,也应关注其他藏区的涉藏传播史研究,以增加整个“平台”研究的权威性。
三、学术讲座助力高端论坛,扩大学术辐射力
在“首届西藏对外传播高端论坛”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旦教授和海南大学毕研韬教授分别为西藏民族学院师生作了《中国梦·中国道路·媒体责任》、《报刊作为知识——中国报刊史书写》和《浅谈西藏(文化)对外传播战略》的学术讲座,并与院师生进行了深入互动,解答了现场师生的疑惑,为我校师生献上了一场学术饕餮盛宴,开拓了师生的学术视野。
郑保卫教授从总书记对中国梦内涵的阐释讲起,以世界各国人民追逐梦想为参照,在将中国与前苏联的改革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详细阐释了中国梦和中国道路的内涵,并通过回顾中华民族追寻中国梦的艰难历程,分析了实现中国梦的意义及路径。同时,郑保卫教授还从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普利策等人的新闻观念的比较中,阐述了媒体责任的内涵以及新闻工作岗位的光荣与责任。黄旦教授从新闻学学术研究的视角谈起,解析了报刊史书写的对象——历史的报纸,理清了报纸定义形成过程中的中西方互动,阐述了报刊史形成中充满的偶然性,强调站在不同的视角看,就会有不同的报刊史,认为中国报刊史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从古代到近代、现代的发展轨迹是可以脱离开西方的报刊史写法而实现本土化书写。
毕研韬教授认为传播战略设计在西藏乃至中国对外传播中极其重要,并厘清了传播学的概念,提出了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的传播理念、传播理论和观点。他着重从“科研导向v.s.长官意志/经验主义、理论指导、系统协作、可信性与一致性、内容第一,传播第二、多元化、受众识别、结果导向、反应敏捷和新媒体的运用”等十个方面对西藏对外传播的战略设计进行了全面深刻地阐述。他最后总结到:“对外传播的技术正确与政治正确同等重要,技术正确主要体现在尊重传播规律、遵守作业原则上,技术不正确将导致偏离既定方向。”
本次论坛采用了主题发言、对话与交流——圆桌会议、自由讨论、现场观众即兴提问和参与讨论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本次论坛的学术品味,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论坛意义也得到彰显。如同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德仓教授在论坛开幕致辞中所讲,西藏对外传播高端论坛的召开,各位专家的积极建言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必将扩大西藏民族学院在西藏对外传播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吸引学界关注,为西藏民族学院打造西藏对外传播研究的“学术中心”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顾祖成 校 对:夏 阳
第二篇:高效建设“四个平台”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高效建设‚四个平台‛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多轮督查,次次领先!在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上,绍兴市走在了全省前列。
这并不意外。因为绍兴市从今年年初以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战略,把握契机,形成了数字化背景下基层治理体系的‚绍兴样本‛,在全市城乡构筑完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绍兴也以‚四个平台‛打造了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升级版。
绍兴市按照‚集成化、智慧化、标准化‛的特色建设要求,集中攻坚,全力推进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和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建设,推动更多的行政资源向镇街倾斜,使职权、力量等围着问题转、贴牢一线干。
5月底,绍兴全市118个乡镇(街道)就已形成‚四个平台‛治理框架,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全覆盖。
5月22日,全省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业务培训会专门安排在绍兴召开,会上,绍兴市作了专题经验介绍。
8月,在全省率先提出了‚8+X‛标准化体系。
10月底,省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刊发了绍兴市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做法。
11月初,省领导对绍兴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示范引领,推进平台建设的‚标准化‛
‚四个平台‛建设,是浙江省在新形势下基层治理的一次重大创新。它突破了过去那种以部门、乡镇为单位的‚单打独斗‛治理模式,而改为以‚平台‛为核心的市县联动、县乡联动、部门联动、政社联动、全市一体的共治共建模式。
显然,这对传统的工作方式、工作理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平台建设的‚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标准化‛的平台又该是怎么样的?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柯桥区杨汛桥镇的综合信息指挥室——
这是一块巨大的液晶屏,40个实时监控画面直播着该镇的一个个路口、一条条街道。动一动手指,还可随时切换想看的各种实时画面。
40个监控画面的背后,对应的是安装在各个交通要道、村庄路口和人员聚集等场所的700多个视频监控,同时对应的还有分散在全镇各地的348名网格员,他们就像一个个‚移动探头‛,把视频监控看不到的一个个‚死角‛,源源不断地传送到这里……
而安装在28层楼顶的高位探头,更是了得,它不仅可以360度查看杨汛桥集镇80%的区域,而且可以将画面放大30倍,连行驶车辆的车牌号码都清晰可见。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曾经只在城市出现的‚探头‛,如今也开始走进农村了,像一双双无时无处不在的‚天眼‛,虔诚地守望着这一片天地。显然,这是绍兴‚四个平台‛建设的第一大特点。
真正的‚威力‛还在后头。
平日里,一旦发现什么地方出现了交通事故、群众纠纷或者突发火灾等事件时,综合信息指挥室管理员可立即进行画面切换、缩放,并在第一时间调度附近的网格员赶往现场,同时事件信息也会迅速传送到综治、市场监管、执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如果是巡查的网格员发现了什么紧急事件,可随手启动APP‚一键上报‛功能,省去了层层上报的中间环节,最大限度地确保了事件的及时处置。
这样的一个‚镇级‛指挥室,是不是很‚高大上‛?
杨汛桥镇的这一‚可操作、可推广、可复制‛的‚平台建设模板‛,不仅成为绍兴市、更成为省级‚四个平台‛建设样板镇,吸引了省内数十个政府部门、镇乡前来考察学习,仅在4月,参观学习的就达700多人。
当然,‚四个平台‛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创新。特别是具有示范作用的杨汛桥镇,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对平台进行了40多次系统升级。如‚一键上报‛‚自动派单‛功能的创新实现,彻底改变了基层处理突发事件时打电话、开协调会的老套路。
今年8月,绍兴市又相继出台了《‚四个平台‛建设标准化手册》《品牌识别系统》《网格员工作手册》《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标准》,以及标准化实操手册《典型案例汇编》等一系列宣传手册,全面启动工作制度标准化、信息平台标准化、指挥运作标准化、全科网格标准化、属地管理标准化、便民服务标准化、标识标牌标准化、工作台账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8+X‛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
在此基础上,绍兴市又开始全力推动打造标杆乡镇活动,围绕‚随时可查可看‛的建设目标,明确以‚认识理解更深刻、综合指挥更有力、平台构建更规范、属地管理更有效、全科网格更科学、运行机制更完善、便民服务更到位、运行成效更明显‛等‚八个更‛为主要内容的标杆乡镇建设标准。目前,越城区皋埠镇、柯桥区杨汛桥镇、上虞区崧厦镇等25个标杆乡镇已打造完成。难点突破,推进平台管理的‚集成化‛
‚四个平台‛建设,关键就在信息的‚集成化‛。
前几年,绍兴全市各部门、乡镇(街道)陆续开通的各种手机APP,为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五水共治‛等工作的开展,可谓立下了汗马之功。但同时,由于这些‚七通八通‛分属不同的单位,都存在着信息不通、渠道不畅的现象。
建设‚四个平台‛,首先就要打通部门之间的信息通道。
为解决信息如何收集、运行机制如何确立,特别是县乡、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如何打通、事件发生时又如何联动等一系列难题,绍兴市在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按照‚谁用、用什么、怎么用‛的思路,解析基层平台功能需求,做出了明确的设计与安排。
从6月开始,历时一个月,绍兴完成了市级部门延伸乡镇(街道)使用的智慧安监、食安通、河长通、民情通等APP平台的应用整合。与此同时,绍兴市自主开发了一套‚贴合紧、功能全‛的基层治理‚四个平台‛信息系统,并在全市推行应用,变‚七通八通‛为一通。
这是一套以浙江政务服务网为主依托,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为辅助,契合基层需求并覆盖手机端、PC端、电视端的综合信息系统。系统预设10大类42小类的事件处置流程,可实现事件分类、分级、分流处置流转自动化。基于GIS地图应用,能对网格、人员、事件、监控、广播等实现可视化呈现。
其后,这个信息系统又不断优化,截至目前,基层平台已经从1.0版本发展至3.0版本,实现了信息收集、交办、处置、督办、反馈、考核全流程闭环、留痕管理。
至此,‚全市一体‛的平台信息集成‚一张网‛,基本架构完成,市县乡三级信息渠道已彻底打通,全面提升了各乡镇(街道)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能力。
对基层站所力量、基层网格的整合集成工作也同时跟进。
绍兴市将过去的‚七网八网‛整合为‚一张网‛,各类‚网格员‛整合为‚全科网格员‛,网格员从‚单项冠军‛变成‚全能选手‛。同时,对全市网格员基本信息统一格式编码,建立全新的乡镇(街道)基层治理网格地图,实现统一化管理,切实构建起了全市一张‚综合网‛。目前,绍兴全市共设置全科网格8436个。
同时,着力抓好部门派驻机构、人员力量、考核管理的‚三个下沉‛,明确综合执法、国土、环保、安监、市场监管等部门派驻机构纳入乡镇(街道)日常管理和考核,区域设置的派驻机构和人员由派驻乡镇(街道)联合评价。
在过去,由于人员缺乏,部门责任又相互分割,在处置事件时,难免力不从心。而现在,不仅人员下沉,而且乡镇(街道)能够有效指挥、调动派驻人员,极大地提升了基层治理的力量。‚‘四个平台’建设以来,执法人员力量下沉,职权下放,对控违拆违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有着很大推动作用。‛新昌县东茗乡党委书记俞正英对此就深有感触。
至此,一个个实时监控、实时传输的‚综合信息指挥室‛,已在绍兴118个乡镇全面运转,一张张监控严密、处置快速的基层治理网络,实时呵护着全市镇乡百姓。实效检验,推进平台运行的‚智慧化‛
解决了‚怎么建‛‚怎么用‛的问题,接下来就得检验‚用得怎么样‛。
目前,绍兴各区、县(市)都已建立综合信息指挥中心,乡镇(街道)也都设立了综合信息指挥室,并有专职人员和工作场所,实现对城乡的智慧治理。
事实上,基层平台开通之后,因为收集渠道的增加,信息量也明显增多。既有网格员上报的事件,也有群众反映的事件,还有监控采集的事件。绍兴各个乡镇(街道)的指挥、处置也更加灵捷、快速了,再加上平台设置的亮灯警告、督察督办功能,更强化了对事件交办与处置的时间要求。
这些‚智慧化‛的运行,给绍兴城乡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今年6月26日17时,嵊州市崇仁镇迎联村群众向该镇综合信息指挥室反映,‚百步岭水库后面茶山里埋了几万只死鸡,已经臭出来了,影响到村民采茶,希望有关部门查实处理。‛
虽然受理这个事件已是接近下班时间,但是此事非同小可,崇仁镇综合信息指挥室立即派单给迎联村网格长,要求了解情况、核实情况。该村网格长现场核实后,确定群众反映情况属实。死鸡属于某畜牧集团,该集团因为之前的强降雨天气,使得鸡棚倒塌,造成了7万只左右的肉鸡溺亡,集团内部的焚烧处理池每日只能处理死鸡400只左右,远远超出了处理范围。该镇综合信息指挥室收到核实信息后,派单交办给市场监管平台,同时将该事件上报给嵊州市综合信息指挥中心。
第二天一早,嵊州市畜牧局、崇仁镇农办、迎联村有关人员赶赴现场查看,分析现场情况,得出焚烧和深埋两种解决方案。在联系规模较大的邻近乡镇甘霖镇焚烧点后,得知甘霖镇焚烧点也被水淹不能处理,最后决定采用深埋方式处理。
事件很快得到了解决。崇仁镇综合信息指挥室把处理情况反馈上去并结案以后,得到了迎联村群众‚满意‛的评价。
确实,‚四个平台‛工作开展以来,信息接收更快、更直观,老百姓投诉、举报、反映问题的方式真正进入‚指尖时代‛,只要动动手指,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就能把情况直接反映到指挥中心平台。
信息的快速传递,也保证了受理、办结的快速,从根本上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群众也能在第一时间收到信息,了解事件进展,是政府机关工作推进的重大突破。
这其中,有许多事件并非都是‚惊心动魄‛,而是充满着温情与温暖。
今年5月16日,诸暨市五泄镇综合信息指挥室接到网格员反映,洋塘村村民虞慧芬完成医保缴费后未收到市民卡。接到信息后,该指挥室第一时间安排五泄镇便民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对该情况进行调查了解。
市民卡服务系统显示,这完全是制卡需要一定时间造成的。不过,网格员了解发现,虞慧芬已怀孕,且预产期已近,考虑到产妇就医就诊较频繁,五泄镇便民服务平台社保窗口工作人员主动跟诸暨社保局、市民卡公司、邮政储蓄银行(发卡银行)对接,最终同意先给虞慧芬办理‚特殊卡‛,此卡的医保功能等同于市民卡,可以实现就医即时报销。洋塘村网格指导员项殿斌还主动提出由他前往邮政储蓄银行代办此项业务……
今年10月7日15时许,柯桥区华舍街道西蜀阜村河东岸网格的网格长韩光勇在巡查时,发现一个神志不清的流浪者。他一边将人带到安全地带临时安置,一边将情况通过手机APP上报至华舍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
信息很快交办到了华舍街道便民服务平台街道社事办胡松祥主任手里。经现场调查,胡松祥作出了送医院治疗、联系救助站等处理方案,再加上网格责任民警潘华锋的介入,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得到确认,并立即与河南当地救助站进行联系,第三天,当事人的女儿从浙江嘉兴赶来,将其母亲接走。
此事件,也开创了绍兴利用平台处置精神病流浪者的先例。
对于这种快速、高效的事件处置,遍布各个网格的‚移动探头‛(网格员),可谓功不可没。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绍兴市县乡两级指挥中心共受理上报信息201万余条,办结率达到99.6%。
第三篇:2013年军转公选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岗位专业笔试真题
2013年军转公选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岗位专业笔试真题
上午9点开始,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岗位,测试题目如下:
1.公文写作的种类、要素及要求。(300字);
2.有人说:管理就是服务,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300字);
3.说说部队管理和地方管理的理念、要求有什么区别?(不少于500字);
4.谈谈你在部队的工作经历,这些经历你认为哪些在地方可发挥作用?(不少于500字);
5.说说你在重大工作中的组织协调经历,并总结分析经验教训。(不少于800字);
6.附加题:写一份英文自传。
统一用蓝黑笔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军转公选推荐阅读——军转公选首席教育专家张为臻博客
第四篇:构建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 促进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构建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 促进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王 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虎溪大学城,401331)
摘要:文章从分析高校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的现状出发,结合我院自主开发的就业管理平台并分析其特点,提出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实现信息化就业进程,进一步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
关键词: 就业信息化;大学生就业;就业平台
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攀升使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2005年毕业生人数是338万,初次就业率72.6%;2006年413万,初次就业率71.8%;2007年495万,初次就业率71%;2008年559万,初次就业率70% ;
①2009年611万,初次就业率68%;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
人,增量压力基本上得到缓解,但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仍很大。目前有关部门正共同研究制订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2009年11月20日教育部召开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并提出了八项要求。
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就业市场的规模和效益已经不再取决于建筑面积、摊位数量、人员规模,而将与人才信息储备、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使用效率紧密相连。在“人际市场”与“载体市场”并存的同时,传统粗放型的有形市场正在向增加高科技含量、高质量服务的无形市场过渡,最终逐步实现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全面信息化。在这种社会趋势下信息化就业已经成为了社会人才就业的主渠道,高校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提高就业率显现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高校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案实现就业信息化,为毕业生就业助力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校就业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历程
1999年首家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中国院校人才网”开通;2000年高校开始在校园网上发布招聘信息;2001年有近10%的高等院校尝试各种模式建设各自的就业信息网。在信息化手段用于就业的起初阶段,高校逐渐树立了信息化的意识。
从2002年至今,是一个政府重视,各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得以快速发展的阶段。如就业中的 “一把手工程”,“三到位”(机构、人员、经费)准则。2002年教育部明确强调就业工作要实现“四化”即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200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 开通,要求各地方、各高校加快各自就业服务网的建设,尽快形成国家、省和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2004年国办35号文要求:“所有本科高校和有条件的高职(专科)学校开通就业服务信息网并与国家和省市网互联互通。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信息资源建设,尽快实现网上招聘和远程面试。” 2006年11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启动,是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等五部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共同发起组建的网络平台。2008年教育部和网络联盟组建了“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这是教育部着力打造的立体化平台,2008年大学生就业工① 据《中国大学生就业》第24期《中国大学生就业年历》一文:截至9月1日,教育部公布的比例为74%
作的“一号工程”,它标志着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政府高度重视的同时,各商业性人才网站也开始关注高校毕业生市场,建立专门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校园招聘”频道,建立常年校园推广网络,这些举措激活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从就业服务网开始建设到现在网络建设中“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也预示着就业指导与服务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就业信息化建设大大方便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用人单位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某学校就业信息网读取中心数据库中的毕业生信息,毕业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信息处理后找出合适职位,降低求职成本,加强求职成功率。
2.信息化就业平台的现状
信息化就业主要目的是用信息化手段去解决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传统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低成本大范围地收集和使用信息,建立学生和用人单位实时双选平台,实现就业部门与用人单位动态信息交换,以及对就业工作人员、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行为分析和效果监控等)。纵观当前形形色色的网上就业平台,呈现如下特点:
(1)由各自为战,到成立联盟,逐步形成国家、省和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以及人才、劳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三网”互连互通,达到降低研发与运营成本、信息共享目的。目前高校就业信息化发展较快,由于在建设之初缺乏持续发展的思考,基本上没有整体的规划和资源有效整合操作方案,更难达到良好的运作效果。
(2)就业信息脱离毕业生的个性需求。目前区域性、行业性的就业网站不下数百,但真正能提供个性化信息、全过程服务的比较少,特别是优质就业岗位少。网上全过程的就业服务包括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资料审核、信息发布、视频洽谈、诚信认证、签约等一系列过程,它摆脱了信息式人才网站的框架,真正达到了网上就业市场实现毕业生就业的目的,从而保证求职与应聘的成功对接。
(3)信息冗沉,信息可信度不高、针对性不强。非本校的网上就业市场仅掌握招聘求职的信息资源,而不具备用人单位的客户资源或毕业生的实际人力资源,单位与求职者对接的成功率、资料的可信度、实地见面的安排等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所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此类网上就业市场的要求仅仅是就业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的需要,只能以信息发布为主,基本上不能提供全过程就业服务。
3.我院自主开发的就业管理平台的特色。
就业管理平台是将本校毕业生信息和用人单位信息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上,并以统一的用户界面提供给用户,让本校学生、用人单位可以快速地建立个人资料、浏览招聘信息以及内部管理员修改信息,发布消息等,学校能随时统计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对于平台的每一个模块的设计和整体的信息维护都采用“适用,简单,智能”的原则,对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来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信息的发布,对于平台的管理员来说可以方便、快速的完成信息的审核、发布、删除、回复等功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私密性。私密是把双刃剑,在保护隐私的同时也客观上增加了门槛,限制了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人才市场竞争大,为保障学校的联系的招聘单位不被
外校学生竞争走,我院自主开发的就业管理系统只对本校学生公开招聘信息,建立了用人单位信息库,每年都可以主动出击联系用人单位并发动全校师生提供用人信息,并实现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所发布信息的审核、使用分析、统计。
(2)共享与整合特色。围绕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完善平台各个模块的功能,优化平台运行和软硬件系统,统一各外来平台的数据信息。开发整合全国、省级高校联盟、校际内部的资源,采取网上和网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对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开展个性化深层次服务,增强平台的吸引力。
(3)自助性与互动性。平台具备发布留言及回复功能;开展就业指导咨询,网上答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逐步引入专业化服务,借助就业管理平台逐步开展毕业生职业生涯指导、择业观、个人素质提高等多项服务,改变不适应用人单位期待培养模式,选拔优秀毕业生并经培训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重点工程单位等优质就业单位,并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
(4)信息权威、针对性强、可信度高。由于平台的“非职业中介”式特征,就业平台的动态信息都是经过严格筛选与甄别,又能涵盖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薪酬等重要信息,能满足毕业生的多样性就业信息需求。学生可以通过平台的信息指导模块了解最新就业政策、公务员考试、征兵等信息。
(5)更新及时、便捷。有效的就业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公平分享,实现了信息快递,信息来源广,并进行分级分类;还可实行“一对一”帮扶措施,捆绑就业推荐;根据以往毕业生的去向进行跟踪实现就业反馈;还可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监测进而达到对就业市场的预测。
就业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和使用,除了节约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外,还能促进高校优化管理机制,为招生的专业、地区分布提供参考,为课程设置优化提供参考,减轻就业工作人员事务性劳动,为毕业生就业做好服务。
我们自主开发的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做到了四个满意:毕业生满意,用人单位满意,院系就业管理工作人员满意,就业中心工作人员满意。毕业生用户可以实现修改口令、发布留言、查看专业以及非专业的招聘信息、修改个人资料、查看重要通知、查询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查询用人单位录用信息、查询所报单位统计、查询面试时间地点、查询近期单位面试报名情况、参与职业测评等功能;用人单位经校方审核通过后可以发布用人信息,修正用人信息,查看学生报名情况,公布学生录用情况等;院系管理员经校方审核通过后可以发布用人信息,查询学生信息,实现各种统计目的等;学院管理员可以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发布招聘及面试信息,就业录用登记,用人单位信息审核,查询报名录用情况,学院专业介绍,各种数据查询统计等工作。使用两年来,平均每年的点击率接近12万人次。毕业生、用人单位、院系工作人员和就业中心管理员都已经非常喜欢使用平台开展就业活动。
为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自主开发了职业测评系统,选取目前最科学、最实用、最准确的测评工具,帮助学生进行基本性格、基本素质、心理特征、职业性格、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等六大方面42个项目的测评,能准确记录学生测评结果,能详细统计分析学生测评情况,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
2008年教育部明令就业指导课为必修必选课,通过建立职业发展教学体系、就业讲座体系、就业座谈体系和学生组织体系,提高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研究水平,加大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力度。推进就业指导的制度化、专业化、专家化、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社会化、个性化、分类化以及互助化建设。正视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解决求职难、招聘难、信息不对称的矛
盾,努力建成集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 监测评估为一体的高效率的就业信息化系统。
总之,中国高校就业信息网建设发展迅速,但信息化就业水平偏低,要想达到真正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的信息化就业模式。还需要依托网络技术,找出现有就业网络的缺陷,克服自身困难,消除“信息孤岛”,更好地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实现就业信息共享,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同时还要进一步实现就业状况的有效跟踪和监测,完善职前就业技能的网络培训功能,真正实现信息化就业,进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大为.对“十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回顾与思考.中国高等教育, 2006,(3)
2.刘大为.把握机遇,加强合作,努力开创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新局面.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16)
3.孙长林,刘锐.大学生就业信息集成管理网络平台系统建设思路探讨.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6)
4.杨雨龙,徐文.网上教育人才市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2)
5.张凤有.提高就业信息化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开创就业指导服务开发工作新局面.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16)
作者简介]王文(1968-),男,汉,四川西充,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理学学士,主要从事高等数学教学,招生就业信息化研究。
详细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文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招生就业处 邮编:401331 电话:***
邮件:27764428@qq.com
第五篇:构建社区教育平台,推进学习型(街)镇建设
构建社区教育平台,推进学习型(街)镇建设
学习型组织理论问世以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迅速风靡世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对世界各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国家十部委发文推动,2007年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相继做出创建学习型城镇的决定。争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城镇已成为我国在21世纪的时代追求,成为各乡镇(街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成为每个市民实现自身抱负和价值的重要前提。
一、营造全民学习氛围,构建学习型组织核心理念
1.强化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全民参与学习是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理念思想宣传,营造全民学习的学习氛围。良好的社会学习风气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是促使市民参与学习的有效条件之一,“全民皆学、终身教育”的氛围,对每一个身处其中的社会成员均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是一种新的学习观、教育观,是学习型社会得以实现并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现代社会知识的生产速度加快,周期缩短,知识传递迅速、取得容易、储存方便,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牢固掌握知识的知识型人才则是知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社会中的每个人,不论年龄、性别、学历,要适应知识社会的挑战,唯有坚持持续不断的终身学习。因此,要广泛宣传,让全体市民认识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利用有线电视、辖区内数字化网络、宣传栏等,发布公益广告、文明用语、警言名句,在企事业单位、学校、市民中广泛宣传学习型社会理念、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规划,发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各类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在区域范围内营造学理论、学知识、学科技、学技能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多层面的舆论宣传,普及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镇理念,使社会公众深刻认识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型(街)镇的建设中,从而促进多方面的协同合作和参与。
2.强化学习型组织理念
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街)镇的组织基础和社会基础。学习型组织包括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学校、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并不仅仅是组织成员通过一些集体活动共同学习,更重要的是营造学习氛围,形成共同学习的认识。在组织学习中,成员之间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启发,迸发出更多的新思想。要发挥先进学习个人的号召和示范作用,通过他们的表率作用、辐射作用进一步促进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的形成。
二、创新运行机制,形成相对完善的学习型组织管理机制
1.形成一套层级式的社区教育组织机构网络
一是调整优化(街)镇社区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由(街)镇党委、政府分管教育的领导任社区教育中心主任,社区教育中心(成人学校)、(街)镇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各中小学负责人组成的(街)镇社区教育委员会具体负责(街)镇社区教育的组织领导,规划协调全镇的社区教育工作。
二是加强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的建设。在社区教育中心(成人学校)设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由社区教育中心(成人学校)校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由办公室具体负责(街)镇社区教育的日常管理和指导、考核与评估等工作,以切实加强工作的规划与实施,指导和推进(街)镇社区教育工作。
三是明确村、社区、企业市民学校在社区教育中的管理责任。明确责任,进一步发挥村、社区、企业市民学校在社区教育活动中的统筹、协调作用,督促和引导村、社区和企业市民学校根据(街)镇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工作计划以及自身的实际,制订村、社区、企业社区教育的工作计划,组织社区居民、企业职工参加各类社区教育活动,并配合做好检查、考核评估等工作,以促进社区教育的深入开展。基本形成一套层级式的社区教育组织机构网络。各级社区组织要在党委的领导下,确立各级社区组织的“一把手”为建设学习型乡镇(街道)组织“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从上至下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机制,为学习型(街)镇建设提供领导保障。
2.形成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
为扎实开展乡镇(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由(街)镇社区教育办公室制订《社区教育工作制度》《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责任制》,做到年初有要求、年中有抽查、年底有考核,要特别注重对社区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同时,还要重视并不断完善社区教育档案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及时收集和整理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工作原始台账资料。
各市民学校要确立相关制度。横向来看,如社区市民学校工作制度、社区市民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社区市民学校档案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纵向来看,如个人学习制度、团队学习制度、组织学习制度、学习交流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奖励表彰制度、镇情通报制度等。
三、整合资源,保障学习型组织建设进一步发展
1.健全社区教育网络体系
建立(街)镇三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第一级社区教育委员会是组织领导机构,是社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活动实施的指导者,它起到的是社区教育活动中具体的管理和指导作用,有效保障这个网络体系各成员单位在一个联合组织机构的统一安排和协调下,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第二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发挥社区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上连社区教育委员会,下通各社区的市民学校,负责制订和完善相关社区教育网络体系考核的绩效机制,出台各类考核明细和规章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各自职能和职责,明确把开展和组织各类社区教育活动纳入各自年终的考核体系中。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拓宽社区教育的对象和教育内容。第三级是具体面向居民的市民学校,它们是社区教育活动的主要窗口,是社区教育活动的实施者,负责具体落实市民的各项社区教育活动。
2.建立良性的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