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自考自己的总结劳动与社会保障-考试范围

时间:2019-05-15 09:5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自考自己的总结劳动与社会保障-考试范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自考自己的总结劳动与社会保障-考试范围》。

第一篇:高自考自己的总结劳动与社会保障-考试范围

1.劳动者:从理论角度界定,指那些在规定年龄内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某一劳动岗位,通过参加实际社会劳动过程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3.劳动力内涵:a.载体是活的人体b.核心是体力与智力的总和c.价值目的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劳动产品d.发挥作用的过程是受人的意识支配与控制的能动的过程

4.劳动力资源特征:a.社会资源b.可重复利用 c.时效性d.主观能动性e.积累增值性

5.社会保障:由国家和社会依法建立的,通过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并增进其福利水平的社会安全稳定机制。

5.庇古观点:a.对福利的界定b.福利基数效用论c.社会福利最大化理论d.收入均等化理论 6.社会保险原则:a.政府责任主体b.社会互济c.权利义务一致d.基本生活保障e.保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

1.劳动力市场构成因素:a.自由劳动者b.用工单位c.供求关系d.市场交换方式与规则e.劳动力价格 2.劳动者市场歧视:在所有经济方面基本相同的个人之间出现了不公正的报酬差别,就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对劳动者与其劳动能力和劳动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进行不公正的评价,进而对于在所有经济方面基本相同的劳动者给予不公平的差别待遇。

3.就业内涵:a.性质是就业者须从事社会劳动b.必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c.从事的职业或社会劳动须是合法的d.须达到法定劳动年龄

4.影响就业水平因素:a.劳动力资源b.经济c.科技因素d.就业观念

5.城镇失业问题的原因:a.经济改革深化导致“体制性失业” b.市场竞争加剧,传统产业衰退导致了大量失业人员c.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激化就业矛盾

1.劳动关系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劳动者与劳动力的使用者(雇主)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a.一种劳动管理关系,雇主明显占据着支配性地位b.一种权利义务关系,经济利益的需求和满足实质上是劳动关系的核心;特点:a.平等与不平等兼备b.从属性c.经济利益关系d.社会关系;运作形式:1)冲突 2)合作 3)影响外部要素a.经济环境b.法律政策环境c.社会文化环境 2.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联系:当劳务关系的平等主体是两个,而且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自然人时,情形与劳动关系很相近,从现象上看都是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支付劳动报酬,因此两者易混淆。还有一种派遣劳务人员或借用人员的情形,致使两个单位之间的劳务关系与派出或借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紧密交叉在一起。

区别:1)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是劳动者。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也可能是法人之间、自然人之间、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2)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劳务关系只存在财产关系,相对于劳动关系当事人,主体地位更平等的关系。3)劳动主体的待遇不同。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而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4)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动关系《劳动法》,而劳务关系《合同法》。5)合同的法定形式不同。劳动关系用劳动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是书面的,而劳务关系须用劳务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除书面的以外,还可以是口头和其他形式。

1.员工,也称雇员、雇工、受雇人、劳工,指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利并从属于这种权力的工作者

4.工会目的在于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a.代表职能b.经济职能c.政治职能d.服务职能;行动方式:劳动立法、集体谈判、直接行为、互保互助、政治行动

3.雇主,也称雇佣者,指在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并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1.集体谈判是指劳动者团体(经常是工会)为维持和改善雇员的劳动条件、劳动待遇等其他雇佣条件与雇主或其团体进行的交涉活动。包括工资、工时、休假、请假、职业培训、录用标准、解雇条件、劳动安全与卫生、保险福利、劳动条件等内容。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法定形式,以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来调整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理解:1)是一种法律行为,劳动合同不仅要依法订立,而且劳动合同关系一经形成,便在当事人之间形成了法律关系,就具有法律效力。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终止,都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2)是当事人双方的法律行为。在建立劳动关系时,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一方实现权利需要另一方尽相应的义务。3)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一是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自愿,二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必须完全一致。

2.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1)性质不同。劳务合同是受雇人为雇用人提供服务的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的劳动用工合同。2)目的不同3)受国家干预的程度不同4)主体及其关系不同5)法律调整不同6)合同争议的处理程序不同

3.劳动合同的特征:1)特定主体2)特殊内容3)潜在性和不完全性;特点:1)建立劳动关系的基石2)要式合同;内容:劳动者与用人组织之间设定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义务:雇员:a.劳动给付b.忠实c.附随;雇主:a.劳动报酬给付b.提供劳动保护c.保障权利

1.劳动合同法定条款:期限、内容、报酬、纪律、劳动条件和保护、终止条件、责任;协商条款:1)试用期2)保密条款和禁止同业竞争条款。3)补充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2.订立劳动合同原则:一是平等自愿原则;二是合法原则:1)主体合法2)内容合法3)程序合法;三是协商一致原则

3.劳动合同法律效力的体现:一是双方当事人必履行规定义务;二是受法律保护。三是变更、解除须符合法律规定条件,并履行规定的特殊程序。

4.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虽然经过当事人双方同意订立,但因为劳动条款违反劳动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因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无效:一是违反法律、法规:主体、内容不合法

二是采用欺诈、威胁手段1)一方故意捏造、歪曲或隐瞒事实,使对方在误解或没有完全了解事实的情况下违背自己真实意志而签订的劳动合同,如伪造学历证书

2)一方以给对方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进行逼迫,致使对方屈从其压力,签订违背自己意志的合同,如以保证金或要求赔偿要挟。

3.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1)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劳动者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a.试用期内b.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c.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的。

2.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满或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出现,及一方因某种原因无法继续履行时终结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终止条件:1)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即告终止2)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3)劳动者达到退休、退职条件或死亡时,自然终止4)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

2.违约责任的确认须同时具备:1)发生违约事实,既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行为,如故意拖延或不支付工资、社会保险费等2)违约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过错和过失过错3)具有损害事实,即由于一方的违约行为给对方当事人造成的权益损失4)违约事实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2.集体合同,又称团体协议或集体协约,是个人劳动合同的对称。是指工会代表员工与雇主或雇主团体之间签订的,关于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及劳动关系问题的书面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a.目的不同b.主体不同c.内容不同d.法律效力不同e.责任不同;效力:1)对人的效力2)时间效力

3)对劳动合同的效力

1.劳动争议处理原则:合法原则、平等公正原则、调解原则、及时处理原则。解决方式:和解;调解;调停;裁判。仲裁遵循:一次裁决;合议;强制性;回避;区分举证原则;

2.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在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经济有序进行的措施、事业和制度的总称。内涵:1)主体2)强制性3)通过再分配保证社会公平4)提供的是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5)目标;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1)工业化冲击下的家庭功能变迁2)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3)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模式:1)投保资助型2)福利型3)国家保险型4)储蓄型:主要靠个人缴费的社会保险制度,不具有再分配性质,不强调公平性;会员之间并不调剂互助;给付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积累。

1.社会救助:国家对无生活收入来源的寡残孤独、遭受天灾人祸而使生活一时变得困难的家庭和个人、生活在国家规定最低贫困线以下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生存保障制度,2.社会保险:以国家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税(费),并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当劳动者及其亲属因劳动者年老、疾病、工伤、残疾、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引起经济损失、收入中断或减少时,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达到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在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制度。

3.社会福利:国家或政府为立法或政策范围内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的生活水平上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或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1.西方改革措施:1)增收节支,提高效率2)改革养老保险制度3)促进就业,支持培训4)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激励作用5)社会保障体系私营化,调动民间力量

2.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差别过大和平均主义并存;低经济发展水平下的高待遇

4.医疗保险改革的基本原则:基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三个转变即由福利型转变为保险型,由包揽型转变为分担型,由自保型转变为互济型。

6.总目标: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第六章

社会保障基金

1.社会保障基金是指国家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而通过各种渠道所建立的、法定的、专款专用的货币资金。特点:1)强制性:显著特征之一,也是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2)储备性:从征集到使用存在着时间间隔,但其储备性意味着这种资金最终要返还给劳动者,所以不能移为他用,保险经办机构只能利用时间差和数量差使之增值。3)互济性:每个人发生社会风险概率大不相同,但在基金筹集时并不考虑这种差异,而是按统一标准筹集。功能:1)保障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 2)调节收入差距,维护公平分配 3)规避社会风险,调节和稳定社会经济 4)激活资金市场;

筹集原则:1)多渠道2)收支平衡3)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4)依法;运营原则:安全性;长期收益;流动性;多样性

1.社会保障管理是由国家、政府及社会组织或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制定和实施有关社会保障法规政策、并对社会保障进行总体规划等活动的总称。涵义:1)不同于生产管理,是一种社会事务和社会政策管理,致力于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2)政府的一项基本的社会管理职责,是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3)通过制度、法律和行政三大手段来实现。原则:1.依法管理2.集中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3.效率4.与社会经济整体协调一致

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的各类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管理机制的总和。建立原则:1.社会化2.统一3.法制化4.科学化管理原则

3.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现状:一从管理机构看,我国社会保障的行政主管机构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和财政部。从总体上分:决策、执行、基金运营、监督机构。二从管理方式看,是一种政府直接管理方式。三从管理内容看,由于初步实现社会保障行政主管机构的相对集中和统一,因此行政管理有所加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基金管理体制有一定改善。问题:1.机构改革未解决多头管理2.缺乏有效的法制管理和监督机制3.职责不清4.社会化程度不高。第八章

养老

1.养老保险: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障劳动者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涵义:1.责任主体2.受益对象3.水平取向适度;原则:1.权利和义务对应原则。权利和劳动义务、工作贡献、保费对应2.保障基本生活原则3.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原则;特点:1.国家统一立法,强制实施2.基金多源性3.设置专门机构,统一管理;作用:1.保证社会安定团结2.保护劳动力合理流动3.促进社会公平实现4.适应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迫切需要 6.补充养老保险: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由企业为提高本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而设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特征:1.遵循自愿原则,不具有强制性2.资金来源可企业完全承担,也可共同承担3.经办方式灵活多样4.按市场机制运作,有一定经营风险5.政府不承担直接责任,主要职能是进行严格监管。

3.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表现:1.纳入养老保险的人数逐渐增多2.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不断提高3.发展自愿性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类型:投保资助型、福利型国家、强制储蓄型、国家统筹型;问题:1.覆盖面不大,实施范围不广2.企业缴费负担重3.个人账户出现严重的空账运转现象4.保险资金的运营、管理、保值和增值等方面缺乏经验;农村问题:1.覆盖范围过小2.保障水平低,不足以养老3.来源不合理4.投保能力有限5.基金保值、增值问题 第九章 医疗

1.医疗保险:是指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运用医疗资金,当个人因疾病接受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提供医疗保险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特点1.普遍性2.涉及面广,有复杂性3.短期性、经常性4.采用医疗给付的补偿形式,待遇均等5.发生频率高,费用难以控制。基本原则:1.强制性2.社会共同承担责任和分担风险3.保障需要4.公平和效率相结合原则

5.筹集医疗社会保险基金的原则:1.多元主体分担原则2.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原则3.适时变化原则。

6.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趋势:1.强化医疗费用控制机制2.加强医疗社会保险管理,提高医疗及其服务效率3.政府重视建立符合国情的初级医疗服务。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特征:1.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2.政府支持与倡导,自愿互利3.“补大”为主与“补小”结合4.管理体制5.基金管理6.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第十章

失业社会保险 4.失业原因 224:1.劳动力供大于求2.我国正对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3.伴随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致使失业人员增加4.失业人员技能单一,水平不高加大就业难度5.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对劳动力有明显制约作用

5.失业保险:依据国家法规,通过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渠道筹资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在劳动者因非自愿原因暂时失去劳动机会,无法维持生活所必须的工资收入时给予失业金支付,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9.享受失业保险的资格条件:1.处于法定劳动年龄并具劳动能力2.非自愿失业者3.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者4.依法履行被保险人义务5.进行失业登记。

5.中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1.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能力不足2.促进再就业的功能相对较弱3.我国失业保险立法层次低,立法滞后,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力和相对完善的法律责任4.失业保险资金的筹集力度不够,资金严重短缺,运行不合理5.现行失业保险制度难以解决大量的青年失业问题。第十一章 工伤和生育

1.工伤社会保险: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的死亡、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家属有权根据法律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特点:1.强制性最强,实施范围最广2.保障项目完备3.待遇最优。原则:1.无过失2.损害赔偿3.个人不缴费4.严格区别工伤和非工伤5.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原则

2.工伤保险的待遇水平是工伤保险制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从各国实践看,设计应适应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工伤保险制度中待遇项目包括医疗给付、伤残给付和遗嘱抚恤给付。

3.生育保险:国家和政府针对女性生育行为和过程的生理特点,通过社会保险立法为怀孕和分娩的职业女性及时提供物质帮助和产假,以确保受保母子的基本生活,保持、恢复或增进受保妇女的身体健康及工作能力的社会保险计划。实施的范围和对象:女性的工薪劳动者和被雇佣的劳动者。4.生育保险制度的内容:1.实施范围2.基金筹集与管理3..给付待遇和标准4.与计划生育 第十二章

1.社会救助:社会成员陷入生存危机或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由国家、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行为。内涵:1.是国家责任和公民权利2.目标是克服贫困3.目的是实现公平和效率的适度平衡。特征:1.与传统社会救济和济贫的区别。a思想基础不同b范围不同c管理不同2.和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措施不同,具有自身的特征。a非直接对应的权利义务关系b限制性的救助对象c低层次的救助水平d多样的救助手段e法定的救助程序

2.贫困:1.由于资源匮乏而使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2.从根本上说,是缺乏手段、能力和机会。

4.反贫困对策:1.广泛的经济增长2.是激励受助对象的政策3.建立有效的反贫困治理结构4.实施扶贫项目5.建立社会安全网。

5.社会救助制度的内容:一灾害救助。二贫困救助⑴贫困户救助。⑵孤老病残人员救助⑶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6.城市新贫困问题:1.下岗失业的大量存在2.原有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严重缺陷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4.贫富差距拉大。第十三章

1.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为帮助社会成员改善生活条件,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实行的制度、采取的措施和举办的事业的统称。按内容分类:生活、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住房福利

2.职工福利:行业或企业依法向内部员工提供的工资外的现金给付或福利性服务。存在的问题:1.社会化进程缓慢2.层次低3.结构不合理4.总量适度的问题5.福利制度不到位6.支出呈现上升趋势,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基本接近于空帐,面对福利需求的上升,企业保障压力巨大。3.妇女儿童社会福利的作用:1有利于男女平等2.提高人口质量3.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安定4.开发和利用女性劳动力资源

4.社会福利制度演进过程:1.慈善救济阶段2.社会福利的初步制度化3.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4.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趋势,5.福利国家论的主要内容:1.公平分配是每个人应享有的天然权利,国家应采取措施使财富与收入的分配更加平等2.福利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福利社会化3.消除非自愿性失业,达到充分就业4.包含有私人企业因素和集体主义因素的混合经济,虽然私人经济关心利润,可通过国有经济对福利的关心,兼顾效率和社会需要。第十四章

1.社会优抚安置:国家和社会依法对军人和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特征:1.保障对象的特殊性2.保障手段的综合性3.保障标准的优待性4.褒扬性;内容:1.优待。分政治、物质优待2.抚恤,实体是国家。客体为死亡、伤残抚恤。内容为发放抚恤金3.安置

2.死亡抚恤:国家对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家属发放抚恤金的形式保障他们基本生活的制度 3.优待是指国家、社会和群众依法对优抚对象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予优厚待遇的社会保障措施,分政治、物质优待。

第二篇: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重点总结

一.劳保法概述

(一)劳动法的特征

1.以侧重保护劳动者为基本价值取向。动者变成它的附属。要保护劳动者,使其获得有尊严的劳动,就必须通过法律的强制来弥补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因此,侧重保护劳动者是劳动法与生俱来的使命,所以作为劳动关系双方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应处在同等水平予以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保护资本者或经营者的利益,一方面,劳动法的制度设计也是为了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劳动法也规定了劳动者的许多义务;另一方面,资本者或经营者的利益可以通过其他的法律得到保护,如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等。)

2.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统一。由于劳动争议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也有不同于普通民事纠纷和商事仲裁的特点,因此必须专门做出规定,这就使得劳动法既有实体法的内容又有程序法的内容。

3.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相结合,以强制性规范为主。劳动基准方面的法律规范是公法性质的集中展现,如最低工资法、工作时间法、劳动安全与卫生法等都属于强制性规范,用人单位必须遵守执行。劳动关系自主话、合同化则是私法性质的主要体现。

(二)什么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特征是什么?

劳动法中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劳动社会关系。其基本特征是:1.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分别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2.劳动关系是社会劳动过程所发生的关系。劳动是这种关系的实质与内容。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将劳动力使用权让渡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也负有为劳动者提供必的劳动条件,及保障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义务。3.劳动者作为一方当事人在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中进行劳动,并遵守各用人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主体双方存在着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4.劳动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当事人双方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以及劳动条件都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三)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1.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不同。劳动关系仅指与劳动过程相联系,双方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是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力使用权,劳动结果与劳动者没有直接的关系;劳务关系虽与劳动过程相联系,当双方的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是劳动结果。

2.人身依附性不同。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属于用人单位的内部职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具有隶属关系,劳动者应服从于单位的指挥;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不是需要劳务方的内部职工,劳动者与需要劳务方不具有人身依附性。

3.主体范围不同。劳动关系中,提供劳动力的主体只能是个人;劳务关系中,提供劳动力的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4.经营风险不同。劳务关系中,劳务提供方自行承担劳动中的经营风险责任;劳动关系中,由用人单位承担经营风险责任。

5.劳动报酬的性质、支付方式不同。基于劳动关系发生的劳动报酬是工资,具有按劳分配性质,其支付方式不同,基于劳动关系发生的劳动报酬是工资,具有按劳分配性质,其支付方式是一种持续的、定期的支付,居于劳务关系发生的劳动报酬是劳务费,具有劳务市场价格属性,其支付方式为一次性劳务价格支付。

(四)劳动法的适用范围(选择)(列出几种关系选)

1.适用的空间范围:适用于我国全部行政区域,但我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除外。

2.适用的时间范围:法律明文规定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截止至新的劳动法律规范生前。

3.对人的适用范围:(1)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劳动者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劳动法不适用于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非农场的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

(五)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证据、红色的?用人单位)

二.劳保法主体制度

(一)劳动法的基本主体

1.劳动者,指按照法律和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自然人。在我国是指年满16周岁,身体健康,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是中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但是,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程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因此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

2.用人单位,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组织体。

3.工会,指劳动者的群众组织,是劳动者谋求政治、经济地位的改善而团结在一起组成的群众性社会团体。包括:继承工会。地方各级总工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或地方的产业工会。

4.雇主协会,指用人单位为发挥团体优势而成立的协会,在我国还不成熟。

(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确认(一星号)

1.劳动者。应当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劳动权利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享有劳动权利并承担劳动义务的法律资格。劳动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拉动权利并承担劳动义务的法律资格。不具有劳动行为的自然人:(1)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3)精神病患者(4)行为自由被剥夺者或受到特定限制者。

2.用人单位。需要具备:(1)具有独立支配的生产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和设备、生产材料和劳动对象、一定的自由资金。(2)健全的劳动组织,包括劳动组织机构和内部劳动规则。(3)依法设立。

(三)劳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一星号)

1.劳动者基本权利:(1)平等就业权(2)职业选择权(3)劳动报酬请求权(4)休息休假权(5)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权(6)职业培训权(7)社会保险及福利保障权(8)救济权。基本义务:(1)劳动者有完成劳动任务的义务(2)劳动者有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

2.用人单位的权利:(1)招工全(2)用工权(3)奖惩权(4)分配权。义务和职责:(1)应当对本单位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权利提供保障(2)应建立和完善单位的规章制度(3)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照书细化)

三.劳动合同制度

(一)未订立书面合同的后果(一星)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月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公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规定期限劳动合同(如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则月工资翻倍)

(二)劳动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

第一,劳动合同当事人必须具备法定的资格。

第二,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合法。即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第三,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要合法。未经双方协商一致,强迫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

第四,劳动合同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订立。

(三)哪些情况导致合同无效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理论总结为:1.主体不合格2意思表示不真实3内容不合法4订立程序不完备

第三篇: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命题人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审核院长签字:

聊城大学法学院13—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试题(论文)

任课教师:王涛

学生人数:法学专业2011级、2010级全体学生

课程类型:(提高课)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劳动法原理、劳动合同法、劳动安全卫生、工资工时制度、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讲授时应注意与劳动法的修订、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相结合。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一门既具理论性又具实践性的学科。通过劳动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明确劳动权利和有关社会保障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能够运用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论文题目:

1.劳动法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2.论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3.浅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4.论社会保障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

5.也可以题目自拟(必须围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有关内容来选题)

论文要求:

1.应符合学术论文的一般形式。题目下一行居中写姓名、所在学院、年级。必须有1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

2.围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内容(劳动法原理、劳动合同法、劳动安全卫生、工资工时制度、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结合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应该着重论述当前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实施中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3.不得少于2000字。

第四篇:劳动与社会保障个人简历

基本信息

陈静(女,25岁,本科学历,1年以上工作经验)

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汉族

参加工作时间: 2009-0

5身高: 16

2现居住地: 石家庄市

户口所在地: 石家庄市

联系电话:0311-86666666

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期望工作地点: 石家庄市,期望从事行业: 广告/会展/公关,家居/室内设计/装潢,媒体/出版/文化传播,耐用消费品(服饰/纺织/家具),旅游/酒店/餐饮服务,期望从事职业: 销售助理,人力资源专员/人力资源助理,室内外装潢设计,到岗时间: 面谈

期望月薪: 1000元-1999元(税前)

教育经历

毕业学校: 河北经贸大学 时间: 2003-09至 2007-07

专 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 学历: 本科

专业描述:

我所学的专业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但它的专业课程却不仅限于此,还包括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等具体经济学科;还包括行政管理学,企业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科;还有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经济基础学科;除此之外,还选修了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影视艺术等补充其他知识。所以应胜任管理类,经济类,服务类等多种职业。

工作经验

公司名称: 邢台德龙集团

职位名称: 综合管理 工作时间 : 2007-12至今

工作描述: 部门采购供应工作的相关服务工作

文件的上传下达

部门的人事管理

制作各种资金报表

各种文案工作

公司名称: 邢台德龙集团

职位名称: 人事招聘专员 工作时间 : 2007-07至2007-12

工作描述: 协助经理制定招聘工作计划并执行;组织各类招聘实施,包括渠道选择、信息发布、面试工具准备、面试过程安排等;负责新入职员工的工作表现情况跟踪,分析招聘效果,改进招聘程序和技术;办理员工上岗、调动、离职、辞退等人事异动相关手续;办理人事信息统计、汇总、上报事宜;负责与人事局、人才市场及猎头公司进行沟通和业务接洽;负责员工人事档案、劳动合同以及员工正式档案的管理

公司名称: 河北省邢台县三发印刷厂

职位名称: 普通职员 工作时间 : 2006-07至2006-08

工作描述: 虽然我实习的企业很小,但我仍很认真地学习。第一次走进社会,学会了办公室的一些基本技能,如操作电脑办公室软件,使用复印机打字机等,也学会了如何待人接物,微笑且精神饱满地面对自己的工作。这都让仍作为学生的我收益匪浅。

培训经历

培训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师 培训时间: 2006-05 培训时长: 3周所获证书: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资格认证 培训机构: 社会与劳动保障部

培训描述: 我学的专业是劳动与社会保障,它与人力资源有很大的联系,所学的课程也有很多相同的,所以培训并没给我带来很多困扰。而且我觉得它能使我在管理上专业性更强,也给我带来更广泛的就业前景与机会。

第五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英语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英语

A

按劳分配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按比例就业 employment by ratio

B

罢工 strike

保障水平level of security

保值增值 maintenance and appreciation of values 备案 putting on record

变更劳动合同 alternation of labor contract 病假工资 sick leave pay

补充保险 supplementary insurance

补充养老保险 supplementary old-age insurance 补充医疗保险 supplementary medical insurance 补助金 subsidy

哺乳期 lactation period

不在岗职工 off-duty workers

部分积累模式 partial accumulation model C

财政补贴 financial subsidy

财政投入 financial input

参保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insurance scheme 参保人 the insured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employment security fund for the disabled

差额缴拨 partial payment and allocation

产假 maternity leave

产期 puerperal period

产业关系 industrial relations

常规监督 regular supervision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scheme of guaranteeing minimum living standards for urban residents 城乡二元结构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城镇登记失业率 urban registered unemployment rate

城镇失业率 urban unemployment rate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employees

持证上岗 employment with certificates

充分就业 full employment

非全日制劳动人员 part-time workers

促进就业 employment promotion

D

大病统筹 social pooling for catastrophic disease

大额医疗费用补助 subsidy for big amount of medical expenditure

代扣代缴 withhold and remit

带薪年休假 paid annual leave

待遇给付 payment of benefit

当期结余 current surplus

地方财政补贴 local financial subsidy

地方性法规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

第三人 third party

吊销许可证书 revoke license

订立劳动合同 conclude labor contracts

定点药店 designated pharmacy

定点医疗机构 designated medical institution

定额控制 quota control

定期存款 fixed tern deposit

定向培训 designated training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multi-level medical security system

E

恩格尔系数 Engel Coefficient

F

发放机构 institution being responsible for the payment

法定退休年龄 statutory retirement age

法定休假日 statutory holiday

法律关系主体 subjects of legal relations

法律关系客体 objects of legal relations

法律监督 legal supervision

法律解释 legal interpretation

法律事实 legal fact

法律适用 application of law

法律效力 force of law

法律责任 legal liability

反欺诈 anti-fraudulence

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employment termination against one’s own wills

非定额经济补偿疾病津贴 non-fixed sickness cash benefits

非全日制用工 part-time employment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non-profit medical institutions

非正规就业 non-standard employment

费率调整 adjustment of contribution rate

费用结算 settling accounting of fees

费用审核 expense audit

分娩 childbirth

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

风险准备金 reserve fund of risk

服务型企业 service enterprise

浮动工资 floating wage

抚恤金 dependant allowance

辅助器具配置机构 deploying department for auxiliary instruments

付费方式 method of payment

负债 in debt

复查鉴定 re-assessment

复合型技术人才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覆盖率 coverage rate

G

岗位工资制 post wage system

岗位技能工资制 job-and-skill-related wage system

高级技师 senior technician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old-age insurance by personal savings

个人缴费比例 ratio of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个人账户 individual account

个人账户储存额 deposit amount of individual accounts

个人账户基金 fund for individual accounts

个人账户基金结余 surplus in fund for individual accounts

个人账户计息利率 interest rate for calculation of interest of individual accounts

个人账户养老金 individual old-age insurance account

个人账户转移 transfer of individual accounts

给付利率 interest rate of payment

工会 trade union

工会组织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

工龄 working age

工伤 work-related injury

工伤保险 work-related injury insurance

工伤保险待遇 benefits for work-related injury insurance

工伤保险基金 fund for work-related injury insurance

《工伤保险条例》Regulation on Work-related Injury Insurance

工伤补偿 work-related injury compensation

工伤认定 work-related injury certification

工伤医疗 medical treatment of work-related injury

工效挂钩 wage linked to performance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collective wage negotiation system

工资形式 form of wages

工资指导基准线 guideline standard for wages

工资总额 total pay-roll

工资制度 wage system

公费医疗 free medical service

公共就业服务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

公积金 public accumulation fund

公有制经济 public ownership economy

雇佣关系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关闭破产 close-down and bankrupt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规定领取年龄 prescribed age of benefits entitlement

规章制度 rule and regulation

滚存结余 balance of accumulated deposits

国际劳工公约 international labor convention

国家扶持政策 state supporting policies

公务员医疗补助 supplementary medical benefits for civil servants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state medicine catalogue for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国家评残标准 national standards of disability level evaluation

国家债券 state bond

国有股减持 state stock reduction

国有企业 state-owned enterprises

国有企业改革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国有企业改制 ownership chang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basic living standard guarantee system for laid-off worker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过渡性养老金 transitional old-age pensions

下载高自考自己的总结劳动与社会保障-考试范围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自考自己的总结劳动与社会保障-考试范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管理学大类,二级分类为公共管理类。2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现代经济管理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和医药学理论知识,具备较强......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程重点总结

    考试必过 第三章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概念: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社会关系。 3、劳动关系的特征:(1......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选择题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选择题与参考答案数字,字母1. 19世纪初期颁布的劳动法规是以(C)的形式出现的。C.工厂立法2. (B  )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案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授课人:许培资共19周,38个学时 通过系统、深入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就业能力。 第一章劳动......

    劳动与社会保障前期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期报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阜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学生信息:学号:108376、姓名:栗晓岩、班级:社保C104 指......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作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期末结课作业题目:学 院 名 称:管理学院 学 生 姓 名:大伟哥 专业及班级 :XX 学号:20090001XX大学教务处制劳动合同签订现状的调查报告一、 调查目的 《劳......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复习资料

    1.所谓劳动法的“行为人”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具体的说就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2劳动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通过一定方式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实现劳动过程,获得劳动报酬或经常收......

    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试卷

    „„„„„„„„„„„„ 装 „„„„„„„„„„„„ 订 „„„„„„„„„„„„„ 线 „„„„„„„„„„„„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