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问题论文

时间:2019-05-15 09:4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问题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问题论文》。

第一篇: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问题论文

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问题论文

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问题论文

【内容提要】近年来,各地相继出现了一批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方面的论文和通讯报道,从其论述和报道来看,大多数认为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不外乎是常规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的升级和规范,如培训学习更有针对性、组织设计更具精细化等。本文探究结果表明,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不能仅仅是现有基础上的升级,而是一理念和导向上的根本转变,是一新的逻辑基础上的推进演变,如果是不改变现有方向上进行努力,可能会事倍功半。而目前出现的将传统模式进行“冠名”的做法尤其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课题背景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提出“提高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重要课题后,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俨然已成为各地组织部门的热门话语,相关论述和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从打造过硬组工干部队伍到推进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这个演变的出现,一方面,是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加剧推进和信息化时代的“裂变式”影响,对组织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程式化、形式化甚至表面化的工作方式弊端越来越明显,再加上网络时代的到来,更是放大了组织工作一些问题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随着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及人才建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一些老的问题诸如党组织作用难发挥、干部考察流于形式等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的情况下,又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比如如何遴选好干部、如何对干部德才科学化评价等,这样老问题压迫、新要求迫切两方需求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也就迫在眉睫。

当然,在以往组工干部队伍建设上,围绕打造“过硬”组工干部队伍,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好的目标和愿景,比如树立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新形象、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组工干部等,这些要求都非常准确的表述了组工干部的特点,愿景吸引人鼓舞人。但总体来看,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缺少一种可以加以数字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操作路径,严格说来是一种“运动式”推进,比较易于做表面文章,某种程度上还出现时冷时热、时紧时松、时断时续的现象,缺乏长效化、科学化、有序化的推进手段。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的提出,正是着眼于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按照通常的解释,专业化是指一个稳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努力逐渐达到行业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获得行业地位并得到认可的过程。由此,“专业化”有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即稳定的职业群体、规范的专业标准、获得地位并被认可。这其中,“专业化”建设的核心标志在于具有规范化的专业标准。专业化标准应该是一组或几组可以量化的专业数据组合或体系,如果可能,还可以制作一些数据模型进行形象的展示。这样,不同个体的专业化水平就可以进行比较评价,分出高下、定出等级。

由此,“过硬”组工干部打造理念和“专业化”组工干部建设在逻辑上就具有了显著区别:简言之,“过硬”理念下,突出的是一种理想愿景,“专业化”理念,强调的是一个现实路径,前者给人的感觉是一“彼岸”愿景,到底怎么才算是过硬,可能永远无法企及,因为过硬后面还有更过硬,后者的目标则是“此岸”目标,专业化可以进行科学界定,即使有专业化的升级,通过努力仍可以在实践中实现。如果以“消防兵”打比方,其区别就显而易见,打造过硬消防兵队伍和打造一支专业化消防兵队伍,其内涵差别立显高下,前者像是动员讲话,后者则是业内标准。

在此我们要关注的是,良好的目标设计能否实现,有时可能是一些客观上暂时还难以克服的技术瓶颈所致,如我们无法对组工干部专业能力进行精确评价,但有时也可能是主观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如扛着“专业化”大旗,实际上仍在原地打转,重复建设重复劳动而无实质性推进。本文首先借助一些案例来了解当前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的实践状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推进的真实情况,进而提出一设想框架,抛砖引玉。

二、案例分析

组工系统权威报刊《中国组织人事报》2015年1月23日曾以“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系列举措”为题报道了青海省的一些相关做法。报道中说,青海省委组织部着眼提升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和水平,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如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大讲堂、组工业务技能竞赛、组工干部岗位标兵评选,并且还邀请中组部领导就相关前沿问题作相关辅导。

文中说,以此次系列活动为契机,今后还将利用各级各类组工干部集中培训、视频会议等有利时机,深入开展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通过精心>策划组织部长讲党课、开展党性大讨论、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等举措,提升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看到上述报道,我们突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不是我们多年一直在做的工作吗?如果不挂“专业化能力建设”这个帽子,这些工作和原来的工作看不出任何区别来。当然,我们无意对一些省份在加强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上作出的努力给予批评,但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着实不可取,因为这有可能对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起到误导性的作用。当然,该文在最后还是加了句让我们耳目一新的做法,“通过建立先培训、后上岗,先测评、后任职的基本能力准入机制,逐步施行基本能力测评制度,对测评不达标的要及时进行离岗培训”,虽然只是点到为止,作为一项无关紧要的举措之一,对此也算是一种“补笔”。

2015年7月1日,在党的生日这天,**省委机关报《**日报》重点推出一篇通讯报道。报道的是**省委组织部举办的一期“践行三严三实 提高专业化能力”示范班。文中开头就以“这是一声集结号——增强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开篇,让人吓一跳,仔细阅读全文,我们不难发现,除了冠以“专业化能力建设”这个帽子之外,在专业化能力建设也没有多少实质性推进。当然,**省这期培训班也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从师资力量的选择,到各地学员的最终确定,从培训时间的安排,到培训内容的商定”,都一一进行了精心准备,同时,此次培训还“内容实、形式活、效果好”,不少学员发出这样的感叹,“以往,我们组工干部组织别人培训多,自己参加培训少;中层以上组工干部培训机会多,中层以下组工干部培训机会少;组工干部‘搭车’、‘跟班’培训多,系统培训机会少。” 我们同样无意对兄弟省份的做法提出批评和意见,相反对他们的积极探索表示钦佩,毕竟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可鉴。但我们同样有这样的疑问,和以往的干部教育培训相比,**省委组织部组织的此次培训无疑取得可喜的效果,比如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家普遍感到比较满意很有收获等,但这充其量是一次高质量的干部教育培训,当然也不能说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没有帮助。但我们深感,这些做法理念和真正的“专业化能力”建设可能还有不小的距离。

专业化建设首在具有专业化标准。组织工作事关党的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哪项建设都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组工干部专业化建设要求应更高、标准应更严、举措应更实。为此,综合其他一些地区做法和调查问卷情况,我们建议是否可先初步建立一个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1.0”标准,即建立一个关口、制定两个机制、构建三维模型。

一是建立一个政治品行关口。组织部门要配合党委把好干部质量关、党员质量关、人才质量关,组织工作不同于其他行业工作,组工干部政治品行要过关。建议建立组工干部队伍“进门”和“评级”“防火墙”,凡是政治品行测试不过关,达不到最低要求者,一律不得进入组工干部队伍或不得晋升更高级别组工干部“标志”,把住“入口”和“晋升”两个关口。政治品行测试可分为客观知识测试和主观评价评定,各占一定比例。客观知识以法律法规、党纪党规和党章党史为主要内容,主观评价实施负面评价扣分制,通过调查走访了解、纪检信访等部门反馈、单位领导评价、同事邻居议论等,了解“五德”遵守情况。

二是制定两项基本评价机制。首先是建立新组工干部进入组织部门准入制。调查问卷显示,有80%的组工干部赞成对组工干部实行准入制。实施组工干部准入门槛,建议在政治品行测试合格之后,可以以《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教程》为基本教材,再进行基本业务技能测试,具体测试方式和标准可参照全国司法考试模式。其次,建立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等级晋升制。进了组工干部队伍,不等于一劳永逸,要通过能力等级晋升,倒逼组工干部不断加强业务学习、能力提升。能力等级晋升,建议以基层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办公室工作等分为Z、G、R、B四类别,再进一步细分为三个等级,晋升到类别中的等级,才称得上是专业组工干部。当然,在申请晋级时,仍然首先要经过政治品行测试,不合格的不予晋升。

三是构建三维综合评价模型。三维综合评价模型,主要是针对晋升专业级别的组工干部所设计,即针对组织、干部、人才、办公室基础上的“三个等级”的评定晋升。因为,在我们看来,能获得一定“级别”的组工干部,才是组工干部专业级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是能独当一面的将才。所谓三维模型,主要指三项指标:专业能力、专业业务和专业精神。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在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构成中,这三项指标的认可率均达到80%以上。专业能力,主要应包含综合文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落实执行能力;专业业务,主要是业务知识熟悉度、文件会议精神理解度、实践历练运用度;专业精神,主要是指履职尽责、进取意识、奉献精神,这三项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赞成率分别为79%、75%、85%。通过“三专”测试得分(各占30%比例)+主要领导评价得分(占10%),分类评价定级,不断推动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三、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深深体会到,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一些日常工作冠之以“专业化”的名号也未尝不可,但从长远发展和未来要求看,我们所要实现的“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目标不能仅仅停留于“冠名”的层面,还要有一些实质性的推进,以切实在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上真正有所推进。结合以上案例分析,简单说来,全面推进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认识上有误区。没有真正认识到“专业化能力建设”和习总书记提出的组工干部要“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要求的逻辑关系。电影《**》有个镜头想必很多人都有深刻印象,为改变社员的犹豫和怀疑,**为社员画了一幅画:这边是工厂厂房、这里是学校养老院、那里是生活居住区„„,将抽象的理想图景以绘画的形式形象地展现在社员眼前,大家看了都很兴奋,眼里满是期盼。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当年的图画已变成现实的模样,比当年预想的还要美。有愿景才有前行的动力。把抽象头脑中的愿景形象地呈现在眼前,需要具体化、目标化或可视化、可感化。如果把习总书记的要求比作愿景,专业化就如同“一副画”,要具体地“画”出来。

二是操作上有困难。突出表现在到底什么是“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至少在目前可查阅的资料中,还没有发现有准确的表述。调研中,我们和一些老组工干部座谈交流,大家也普遍反映,近年来,组工干部能力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对专业化能力概念、专业化能力标准认识模糊,缺乏一定的评价认可方式。认识不清、目标模糊,如同大海航行没有了方向,由此导致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无章可循”“无镜可照”“无标可对”;评价环节缺失,什么样的同志才有资格从事组织工作,成为组工干部的标志是什么,组工干部的专业化能力有没有高下和层次的区分等等,这些因素的缺失也造成组工干部不知道“自己的哪方面能力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和“下一步努力方向以及如何评价努力的成效”,组工干部能力自我提升建设处于一种“散养”“自流”的状况。

三是范围上有盲点。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对组工干部范围的界定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小组工”,即在党的各级组织部门从事组织工作的干部,通常指县区及以上组织部门在职在编的干部,有的也有可能延伸到乡镇街道组织委员。另一种是“大组工”,除了县区组织部门的组织工作人员之外,还应包含各部门各单位从事组织工作的人员,比如各部门单位的组织人事干部。对此,《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教程》也没有给出严格的界定。严格意义上来讲,专业化能力建设范围的组工干部,应限定在县区及以上组织部门从事组织工作的人员,乡镇街道组织委员和部门单位组织人事干部,应不包含在这个范围内。但这并不是说,组织委员和部门单位组织人事干部能力建设不重要,而是从专业化角度来说,组织部门更有条件和能力走专业化建设道路。调研时,我们也发现,乡镇街道组织委员和部门单位组织人事干部,专职从事组织工作的比例几乎为零,兼职从事其他工作的现象大量存在。

四是行动上有干扰。调查问卷发现,有近60%的组工干部认为,缺乏能力成长规划是影响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调研中,不少老组工干部感慨到,和其他业务部门相比,组工干部承担了大量的经济发展工作,一些和组织工作不直接相关的业务都压到组工干部的身上。特别在一些人手少、业务量大的岗位,过重的工作负担、超负荷的工作运转,极大地影响了组工干部相关业务的钻研学习和提升。调查结果也显示,有近80%的组工干部经常加班加点。专业化,需要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项。如果不把组工干部从各种各样的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提升专业化能力仍难免脱离实际,沦为“纸上谈兵”。

四、初步建议

好的战略谋划,需要有好的战术执行配合。走过了八十多年的人生岁月后,**曾有一句发自内心的感慨“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临近人生终点的吴老的这番感慨,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新时期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必须注重长远规划、系统设计、扎实实践、实事求是。在此,我们建议:

一是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需要各地党委的鼎力支持。各地党委承担着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而组工干部是加强党的建设一支可依赖的重要力量。如前所述,一些组工干部承担大量某种意义上和组工业务不太紧密相关的工作任务,将组工干部从繁琐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专业人员做专业事”,需要各地党委的大力支持,组工干部能力成长规划如果没有党委的有力介入,再好的愿望愿景可能都会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科学推进规划组工干部成长,提升专业化能力水平,各地党委应从全局谋划,统筹考虑,将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放在从严管党治党基础工作这一重要的位置。

二是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需要组织部门的敢于担当。组织部门自身是推进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的主角。调查问卷显示,当前影响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的因素中,有56%的组工干部认为,长期对基础业务工作的忽视忽略是一重要因素。近年来,在创新思维强有力驱动下,各地纷纷在所谓“高精特尖”上下功夫,基础业务备受冷落,被边缘化,因为基础工作往往“不显山不露水”,如同城市建设的地下工程,付出多但表面看不出来,但这些基础工作往往是衡量专业化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由此,可以看出,专业化能力建设,组织部门自身转变思维,敢于突破至关重要。

三是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需要个别环节的率先突破。比如能不能在建立组工干部进入组织部门上实施准入制进行试点;能不能在县区组织部门试点成熟基础上,担任乡镇组织委员和部门单位组织人事干部也实行准入制;能不能实行县区及以上组织部门组建充实组工干部专业人员队伍,主要从乡镇街道组织委员和部门单位组织人事干部中遴选,丰富组工干部组织工作实践经历;能不能先试行县区及以上组工干部统一实行着装制,首先在外在形象和行为礼仪进行规范和提升等。

第二篇:不断提升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

不断提升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5日作者:沈锦坤

俗话说,“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需自身硬”。组织工作政策性、原则性、程序性强,社会关注度高,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化能力。尤其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下,推进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既是推动组织工作更好发展的有力抓手,更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进程的重要保障。

聚焦主业、突出主责,细耕“责任田”。近年来,一些基层组织部门反映,工作越来越忙,涉及面越来越广,有的县(市、区)组织部长既分管工青妇,还分管农林水,经常是提起工作千头万绪,干起活来忙忙碌碌,结果却“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导致越位、错位、缺位。组工干部任何时候都应牢记自己的主责主业。要敢于从关联性不强的工作、临时性工作中抽身,从原本不该管的事中及时退出。按照组织部门“搞培训、提素质,选干部、配班子,育人才、聚贤能,抓基层、打基础”的主业主责定位,真正把主业主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做到既服务大局,又聚焦主业。

坚定信仰、提升能力,牵住“牛鼻子”。组织工作千头万绪、程序复杂,容不得半点“不专业”。要在组织系统树立“专业化能力决定组织工作成败”的意识,使组工干部不仅精通组织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更要做某个方面、某个环节的“专家”,在专业化能力上争先进、创一流。推进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一方面需要广大组工干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变化,自觉努力提升专业能力;一方面,需要各级组织部门更新观念,真正把增强专业化能力摆上重要位置,把专业化建设贯穿在组织工作的各个环节。

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把好“方向盘”。总结经验推动工作,是组织系统长期以来形成的好传统和好做法。把握组织工作发展规律,是推进组织工作更好发展的重要前提。要针对组织工作中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坚持先调研后决策,先试点再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不断总结提升,探索将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在更大的层面上推进整体工作。要把改革创新作为专业化能力的重要内容,引导组工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变革中,增强认识规律的能力,提高运用规律的水平,深入研究和把握组织工作规律,探索组织工作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提升组织工作整体水平。

明确责任、奖优罚劣,激活“一池水”。要把好入口关,切实“选对人”。组织部门是选人用人的职能部门,更应树立正确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真正把“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组工干部选出来、用上去,在组织系统营造比能力、增素质的浓厚氛围。既要严把政治关,防止动机不纯、作风不良的人混入组工干部队伍;也要严把素质关,注重筛选一批熟悉党建业务,组织协调、文字功底都较强的干部,做到“来之能战、战则战胜”。要细化工作举措,形成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同时实行倒逼工作机制,以“不落实之事”倒查“不落实之人”,以“不专业之事”追究“不专业之人”。要坚持领导带头,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一级把责任落实到人,一层一层把压力传导到最底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实现在专业化建设上层层有压力、层层有责任的良好效果。要坚持人岗相适,切实用好人。对经过多岗位锻炼、素质过硬的干部,及时选派到更重要的岗位上,激励广大组工干部主动提升专业化能力;对考核测评成绩较差、工作出现较大失误、业务不精又不愿学的,及时予以调查核实,确实不适合组织工作特定岗位需要的,予以交流调整或淘汰,引导组工干部不断提升专业化能力。

韦贯之不惧降职守刚正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05日

韦贯之,名纯,字贯之,因避唐宪宗李纯的讳,索性就叫韦贯之。他是唐代中后期的名臣,在官场的几十年中,无论怎样浮沉,他都刚直方正,廉洁自持。

他担任长安县丞时,当时的京兆尹李实“权移宰相,言其可否,必数日而诏行”——权力超过宰相,可谓威势显赫,所以许多人趋于其门下,攀附之。于是,好心人把他推荐给李实。李实说:“我知道韦贯之,他与我是同乡,而且我早就听说他很贤能。我愿意见他一面并推荐给圣上。”好心人欣喜地将此事告诉了韦贯之,并说:“你今天去拜访李实,明天就会有人向你道贺。”韦贯之虽然嘴上答应,却一直没有去拜访李实,因此官职也就没有得到迁升。

元和三年(808年),韦贯之担任吏部员外郎,主持科考。他取士,注重真才实学,抑制浮华轻薄,严禁奔走请托,阻塞投机钻营。当时,牛僧儒、皇甫浞、李宗闵三人,在策论中毫无顾忌地痛陈时政,抨击时弊。韦贯之认为他们有真才实学,拟将其列为上等上奏。其他考官怕得罪朝廷大员,不敢随同署名上奏,韦贯之便独自署名上奏。结果,被贬为果州刺史,后又贬到巴州。尽管如此,但“由是趋竞者稍息”,对一些不良风气有所遏制。

后来韦贯之重新入朝,并担任宰相,他刚直的作风依旧硬朗。一次,唐宪宗提升张仲素、段文昌做了翰林学士,对此,韦贯之认为翰林学士是皇上的政务顾问,而这两人却是“辞艺”之人,不宜担任该职,建议罢免他们。又一次,深得唐宪宗宠信的监察官张宿要出使外地,为抬高身价,张宿希望得到一套华装绣饰,宰相裴度居然加以帮衬。韦贯之对裴度说:“宿奸佞,吾等纵不能斥,奈何欲假以宠乎?”——像张宿这样的奸佞小人,我们纵使不能斥责他,又何必向他邀宠呢。此事虽然作罢,但是张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不久,张宿捏造罪状,诬陷韦贯之连朋结党,结果他先被降职为吏部侍郎,后被外放为湖南观察使。

在湖南期间,韦贯之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当时河南、河北用兵,国用不足,于是朝廷下令增加赋税,并派遣盐铁副使程异到各地督察。程异要求各地超额奉献,借机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韦贯之冒着继续降职的危险,坚决拒绝程异的无理要求,结果他再次被降职,为太子詹事。

韦贯之虽是世家子弟,一生担任过不少重要官职,但他“严身律下”,生活简朴,甘于清贫。他虽官至宰相,却“居室无所改易”,“生平未尝通馈遗”。

韦贯之守身持正。他秉性宽厚,沉默寡言,与人交往,“不为伪辞以悦人”——不阿谀奉承,取悦于人。右仆射裴均的儿子曾带万匹细绢,请他写一篇吹捧裴均的墓志铭,韦贯之回答:“吾宁饿死,岂能为是哉!”——我宁可饿死,也不干这种勾当。

韦贯之去世后,赠尚书右仆射,谥号“贞”,后改谥号“文”。后人曾诗赞他:“缘何为官一生,依旧家道不富?只因工于谋国,至老拙于谋身。

第三篇:组工干部论文

作为组织部门的个体,组工干部是做好组织工作履行好组织部门职责的核心关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组工干部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新的挑战,挑战是机遇也是压力,只有从容的面对挑战化压力为动力,才能塑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组工队伍。

一、理想信念要“过硬”

邓小平同志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在如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呈现出形形色色的诱惑产生各种各样与时代不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极少数组工干部在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感到迷茫困惑,理想信念慢慢动摇,在思想上逐渐的放松自己,让那些腐朽的落后的价值观念趁虚而入。组织工作政治性强,组织部门是一片纯洁的净土,组工干部必须要拥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必须坚定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变化,决不动摇。

二、作风要“过硬”

作为组工干部要具备扎实过硬的作风要把公道正派的理念牢牢扎根于心中实实在在付诸于实践行动,作风正派,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争当模范,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坚持廉在心中,廉在行动,牢牢构筑拒腐防变的防线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继续保持“两个务必”优良传统作风,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是非面前立场坚定态度明确,在各种不正之风面前浩然正气斗争到底,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践行共产党宗旨,树立“信得过、靠得住、受人敬、与人亲”的新时代组工干部形象。

三、业务工作要“过硬”

组织部门工作担子重,任务繁多,工作千头万绪,每一个组工干部只有牢牢的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练就一身组织工作好功夫,才能正确的把握好组织工作,开展好组织工作,解决好组织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

“多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要求也紧跟其后,这就要求每一个组工干部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掌握新知识新理论,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组织工作,少数组工干部借口组织工作忙,没有多余时间去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从而放弃学习、忽视学习导致知识理论跟不上工作步伐影响工作的开展,作为组工干部要坚决抵制“重玩轻学”的不良风气,要坚决抵制不必要的请客宴请、多一本书少一点应酬,多一点学习,少一点享乐,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工作与学习两不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知识、提高工作能力上来。

“多思”作为组工干部不仅要具有埋头苦干的精神,还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应对新时期组织工作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组工干部必须要多思:要思如何去发现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要思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开展好组织工作;要思看到别人干,我该怎么干;要思经验教训,要思如何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只有不断的多思才能增强组工干部自身的办事能力。

“多走”基层是组工干部学习的最好课堂,走基层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组织部门密切联系群众的最主要方式,对增强组织工作的实效性获得第一手资料,改善工作作风,加快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多走基层,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真正深入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真正的沉下去多为基层办好事、办实事,让基层干部群众从组织工作中得到更大的实惠;多走基层,打破群众对组织工作的神秘性,了解组织部,熟悉组工干部,了解组织工作;多走基层,多看多思积累好的经验做法,打造亮点示范点,扎实建好基层组织、增强基层组织活力;多走基层,带着问题走到基层中去,向群众向基层干部学习请教、长知识,增才干,强技能;多走基层,全面准确掌握基层真实情况杜绝虚报瞒报、弄虚作假,让组织工作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多干”作为组工干部,不仅要具备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实干精神,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组工干部要“干”字当头,坚定不移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传承和发扬大干、特干、快干、多干的实干精神,扎根基层,情系百姓,将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深入基层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将为群众谋利益放在心坎上,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创实实在在的事业、谋实实在在的福利,将干实事的心体现在工作的细节上,遇到挫折不低头,面临问题不回避,碰到困难不退缩,做事而不做势,务实而不作秀,确保组织工作做得实、推得进、抓得好、有成效。

第四篇:提升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问题研究

提升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问题研究

市委组织部办公室

在今年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同志指出,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改进作风新常态,各级组织部门、每个组工干部,都有一个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能力上要提高、方法上要改进的问题。因此,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特别是专业化能力建设,解决组工干部能力不足的问题,是当前各级组织部门必须研究和解决的紧迫任务。

一、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组工干部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理念、熟练的业务技能和全面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基本内涵

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赵乐际部长提出的“组织部门要积极适应新常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增强专业化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的要求。这一要求既为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组工干部的专业化能力具体地讲就是指组工干部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积极顺应时代和形势任务发展的需求,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所具备的正确把握方向、分析大局大势、知人善任、把握规律的能力和精通政策、熟悉业务、善于开拓的专业技能。

(二)现实意义

加强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是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迫切需要,是做好新时期组织工作的重要保证。

1、加强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组织部门是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党委部门。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是准确把握组织工作发展方向,使组织路线更好地服务政治路线的前提和基础。当前,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改进作风新常态,所有这些都对组织工作、组织部门提出了新挑战、新考验、新要求。这就要求广大干部必须善于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把握组织工作的正确方向,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深刻领会“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始终保持政治上清醒和坚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加强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党中央立足于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部署了新时期的干部人才工作。面对这一要求,如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如何甄别真伪,把真正优秀的干部和人才吸纳进领导干部队伍中来?因此,做好干部人才使用与培养工作,成为组织部门当前的庄严使命。组工干部只有不断提高把握正确方向的能力,提高分析大局大势的能力,提高知人善任的能力,提高把握规律的能力,才能广泛发现优秀干部和优秀人才,正确选拔干部人才,合理使用干部人才。组工干部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加强提高能力素质,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3、加强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需要。组织部门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具体做人才工作、党员工作、干部工作的。“打铁先得自身硬”,组织部门的职责和使命都要求组工干部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只有不断增强组工干部正确把握方向、分析大局大势、知人善任、把握规律的能力,提升组工干部精通政策、熟悉业务、善于开拓的专业技能,只有每一位组工干部发扬“安专迷”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为组织工作的“政策通”、“活字典”,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和业务标兵,才能打造一支“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组工干部队伍,才能打造模范组织部门,更好地选贤任能管干部,当好党委的参谋助手。

二、当前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市组织部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中心大局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尤其在自身建设方面,明规矩、严纪律、正风气,切实加强文化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但是,我市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与适应形势的发展、完成任务的需要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差距。

(一)思想重视还不够。

有的组织部门对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重视不够,认为组工干部都经过精挑细选,一般思想素质高能力强,对专业化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紧迫感不强、办法措施不多。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种倾向:一是重使用轻培养。认为组织部门事务繁忙,忽略了对组工干部的教育培训,把组工干部的自我适应与组工干部间的“传帮带”代替了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二是重表面轻实质。在干部能力建设上重表面功夫,比如、协调、表达、写作方面的能力等,没有把知人善任、把关定向、调查研究等能力作重点培养,导致组工干部缺乏系统化、专业化能力。三是重应付轻长远。对赶急的迫切需要的内容就组织学习一下,对一些基础性、理论性、专业化知识的学习则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能力建设存在功利化倾向,缺乏长远设计与安排。

(二)培养机制还不够健全。

一是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尽管我们在组工干部能力培养上不断加大力度,但组工干部主要还是干部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很少作为参与者被派出参加学习培训。近5年来,全市组工干部的培训主要是以上级的指派为主,市、县开展系统的培训教育学习并不多。二是组工干部培养规划不明。长期以来,组织部一直把组工干部看作是“通才”,当成“万金油”使用,在组工干部能力培养上形成了“以会代训”、“边干边学”的局面。对组工干部队伍应具备哪些专业化能力?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培养组工干部的专业化能力?都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有益的探讨。三是对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培养缺乏有效激励。一方面缺乏对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的过程激励,如为组工干部参加实践岗位的锻炼提供更多机会、为组工干部脱产进修学习提供激励措施等;另一方面缺乏对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的结果激励,没有真正建立起部机关内组工干部择优选拔任用的机制。四是实践锻炼途径狭窄。长期以来,一些组工干部局限于干部、党务工作范畴,就党务抓党务、就干部抓干部,同经济建设等中心工作有距离,视野不够开阔,成长道路过于单一。有的组织部门不注意开展内部轮岗,科室之间干部缺乏流动,干部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过长,对整个组织工作业务不熟悉。

(三)目标方向还不太清晰。

一是理论研究滞后。目前,各级组织部门和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没有及时适应组织工作形势变化的需要,深入开展系统的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理论研究。当前,对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缺乏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具有盲目性,存在不知道该引导组工干部具体加强哪些方面的专业化能力、通过什么途径增强专业化能力的培养等问题。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没有对师资力量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师资力量在开展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上对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指导上存在盲区,影响了培训效果。

(四)考评制度还不够完善。

一是考评内容不明确。缺乏一个独立完整的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考评体系,考评内容设置不具体、不明确。二是考评方式简单化。目前对组工干部的能力实绩考评主要由领导或部机关自己人来打分评价,没能有效吸收社会评价结果,特别是还不能把与组工干部有直接工作关系的服务对象的评价完整地体现在考评中。三是结果运用不对称。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考评制度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凭能力、凭实绩论英雄。组织部门在提拔组工干部时还是存在凭资历、看年龄,搞平衡照顾的现象,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五)个体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组工干部能力素质虽得到不断提高,但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组工干部能力还与现实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党性修养与群众期望有差距。组织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组工干部必须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和坚强的党性修养。但目前组工干部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深入基层、倾听党员干部的呼声和心声不够;有的理想信念不强,抵制社会上不良言行的正义感不够;有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反应慢,缺乏政治敏锐感和鉴别力。二是开拓创新能力与组织工作发展要求有差距。部分组工干部因循守旧思想严重,创新意识不强,导致组织工作没有新意、失去活力。三是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单一与新时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差距。当前组工干部党务型、政务型、经验型干部居多,专家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少,不少组工干部在为民服务、服务发展经济方面的能力单一,满足不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直接影响了经济建设所需人才的考核、推荐和选拔。

三、提升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整体推进;既要强调个性,又要注重共性;既要立足本职工作,又要各项工作统筹考虑;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开拓创新。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组工干部的专业化能力建设又是一项全新的的课题,需要与日俱增,不断地研究探索、开拓创新、实践提升。

(一)加强思想教育,夯实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的政治素质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深入开展思想教育,使组工干部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是扎实开展公道正派思想教育。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最本质的要求,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省委组织部郭开朗部长指出:组工干部要牢固树立公道正派、开放开明、务实负责、严谨守纪、无私奉献“五种形象”,其中第一种形象就是“公道正派”。对组工干部开展公道正派思想教育,就是要求每一位组工干部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二是突出群众观念教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基层干部群众是实践和创造的主体。按照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的要求,加大对组工干部的群众观念教育力度,鼓励组工干部自觉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基层实践,总结基层经验。帮助基层妥善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鼓励基层积极创新实践的良好氛围,在基层实践中提升组工干部队伍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三是加强廉政教育。组工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对象。组工干部要行得正、站得直,就必须主动加强廉政教育,要以认真学习和贯彻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行处分条例》为契机,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明党纪规矩,抓紧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任务,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实现全面从严治部。

(二)加强学习培训,提升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培养的水平。

面对新形势的变化,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组织部门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增强专业化能力。组工干部要不断提升专业化能力建设,就必须构建新的学习培训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培训环境,着力优化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开发、培训体系。一是大力创建学习型组织部门。组工干部既要有干好组织工作的愿望和激情,还要有会干事、能成事的功底和能力,要更加注重学习。要围绕“创建学习型组织部门、争当组工专家能手”的目标狠抓部机关理论学习。组织开展专题培训、业务培训和岗前培训,举办“组工干部大讲堂”、组工论坛、组工业务知识竞赛等学习活动,建立健全考学评学、研讨务虚、学习交流等制度,提高组工干部履职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二是有针对性开展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理论研究。组织部门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紧密结合组织工作实际,针对组织工作对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的要求,有针对性开展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理论研究,并形成系统性、全面性、规范性的理论成果,以指导组工干部学习培训工作,使组工干部学到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既要能提升组工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又要能推动组织工作开展,促进组织工作创新。三是合理评估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开发、培养效果。探索实施组工干部专业化理论知识学习量化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包括集中学习培训情况、个人业余自学情况、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运用能力、实践运用效果等五个方面,考核方法主要由学制及学分构成。学制以3年为一个目标周期,总计基本学分为300分。考核评定等级实行考核与3年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考核结果被评定为不合格等次的组工干部第一年口头诫勉;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不合格等次者和累计考核不合格者及时调整出组织部门。

(三)加强实践锻炼,创建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提升的有效平台。

实践锻炼要按照多轮驱动、立体培训、复合提高的要求,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丰富实际工作经验。一是针对组工干部个体素质、能力、经历的缺陷,以完善综合素质、提升工作能力、丰富工作经历、充实工作经验为目标,选择和实施缺什么补什么的“拾遗补缺”型锻炼模式。二是针对增长组工干部某一方面特殊才干的需要,打破岗位限制,通过安排更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和环境,实施“加强”型锻炼模式,使其特点更鲜明,才干更突出。三是针对提高组工干部的决策能力、协调能力、把握复杂局面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需要,选择和实施“挂职”型锻炼模式。采取上挂和下挂的方式,选派组工干部到上级组织部门跟班学习,到基层挂职锻炼等有效方式,促使干部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能力和水平。四是立足于把组工干部培养成全能型、复合型组工干部的需要,定期实施“轮岗”型锻炼模式。采取跨科室、跨岗位轮岗等形式,将组工干部放在业务性质、工作职能、工作环境完全不同的岗位进行锻炼,以培养组工干部适应不同工作岗位、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能力,把组工干部培养成多面型、全能型、复合型人才。

第五篇:组工干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组工干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组织部门是各级党委抓党建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组工干部是从事党的组织工作的主体,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组工干部能力培养,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新形势下组织部门履行好工作职责的需要,更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年7月份以来,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黄山区委组织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课题调研组,围绕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培养这个主题,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在区委组织部内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或分管领导、组织干部和曾在组织部门工作的同志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召开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组工干部两个座谈会,对31名基层主管领导、区委组织部干部和基层组织干部、曾在组织部门工作过的干部进行了访谈。在此基础上,课题调研组进行了分题思考、集中研讨,形成了此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分四个部分,一是总结近年来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培养的主要做法,二是分析组工干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三是探讨组工干部五种能力的科学内涵,四是提出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培养的对策措施。

一、近年来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培养的主要做法

黄山区现有在职组工干部(不含工勤人员和乡镇组织委员)14人,其中副处级干部1名,正科级干部2名,副科级干部5名。近年来,黄山区委组织部以“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四个必须、两个满意”为目标,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组织工作理念,坚持把组工干部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臵,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组工干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组织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取得了明显成绩。2005年6月,黄山区被省委授予“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 2004、2005年,区委组织部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2006年3月,又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全区2005“红旗单位”。

1、重视学习教育,提高组工干部的综合素质。一是坚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与学习组工业务知识相结合。每年年初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和日程安排表,对开展学习讨论的时间、内容、学习讨论的主题等作出规定。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为主要内容,以十六大精神及各次全会精神的学习为重点。强化学习调度,围绕阶段性学习计划,对学习内容和进度进行月调度和季调度,确保学习内容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性、时效性、应用性。每年都举办组织业务工作专题培训班,区委组织部干部不仅要参加学习,而且要走上讲台为基层组工干部授课。经常性开展“提高素质,岗位练兵”活动,结合工作汇报会、小结会、交流会,做到人人动手、人人发言,提高干部“三会”(会说、会写、会办事)水平。二是坚持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重点开展“三示”教育,即党的优良传统和组织部门优良作风的昭示教育,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思想作风和廉洁自律警示教育。在有计划地组织组工干部学习焦裕禄、任长霞、祁爱群等典型的先进事迹的同时,组织大家收看成克杰、胡长清、王怀忠等反腐倡廉警示电教片。通过正反两方面对比,引导同志们思考讨论,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增强组工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三是坚持集中学习与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相结合。坚持每周四下午理论学习日制度,把集中学习、分组讨论、领学导学等形式结合起来,经常采用聘请专家教授作报告、科室负责人授课、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外出参观学习、鼓励干部进修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保证学习效果。今年以来,共举办先进性教育活动等专题讲座6次,部领导、科室负责人授课14次,组工干部撰写心得体会文章、读书笔记共63篇。2003年以来,还先后选派了2名同志到省委组织部办公室、城市组织处上挂锻炼,选派5名同志到上海市、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等地挂职锻炼,进一步拓宽了组工干部的视野,增强了组工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同时,以信息调研工作为载体,围绕工作目标,确定调研课题,部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抓调研的工作局面。近年来,围绕区委工作大局和组织工作重点、难点,集中力量进行调研攻关,先后完成了10多个重点课题,为区委和上级组织部门决策提供了参考。

2、坚持严进优出,在动态中不断优化组工干部队伍结构。一是严把入口关。注重工作经验条件,调入区委组织部工作的同志,必须具有基层工作经验;注重发展后劲的选拔,近年来新进组工干部整体上年龄较轻,学历较高,经历了基层锻炼,有一定的培养前途;注重专业素质的养成,大部分干部既有自己所学或所经历专业的背景,又对组织工作有一定的认识,经历过多个其他岗位的锻炼。二是加大组工干部岗位交流和职位交流力度。通过城乡间交流、部门间交流、岗位轮换、提拔重用等,让组工干部在不同的岗位得到锻炼,丰富组工干部的工作经历。目前,部机关所有干部均有2个以上不同岗位、职位的工作经历,71.4%的组工干部有3个以上不同岗位、职位的工作经历,初步改变了组工干部能力结构单一型的状况。2003年以来,部内轮岗8人次,通过公开选拔、公开选调新进组工干部12人,调出13人,部机关干部平均年龄下降3.1岁。三是及时提拔使用。对条件成熟的组工干部大胆提拔到部内重要岗位,对经过多个岗位锻炼、工作经验丰富、综合素质过硬的干部,及时输送出去担当重任。2003年以来,共提拔13人,其中副处提正处的1人,副科提正科的5人,科员提任副科的7人。一批在组织部门成长起来的优秀干部得到提拔和重用,成为任职单位业务尖子和骨干。通过以上途径,使组工干部队伍整体结构更加优化。目前,区委组织部机关干部平均年龄35.3岁,35岁以下7名,占50%,40岁以下11名,占78.6%,中青年干部构成比例明显提升,组工干部队伍整体年龄偏大、年轻干部资源不足的矛盾基本得到解决。同时,组工干部队伍学历层次得到提升,知识专业结构也更趋合理。目前在职组工干部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其中本科学历5人,占35.7%,大专学历9人,占64.3%,另有4名干部正在省委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将于今年12月份取得本科学历。

3、强化效能意识,在推动工作落实中加强组工干部能力锻炼。一是明确职责抓落实。建立重点工作旬安排和定期汇报工作制度,明确每阶段重点工作任务、责任科室、责任人及其工作职责,做到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建立重大事务部务会研究办理制度,每年、每季度、每月由各科室提出急需解决或办理的重大议题,办公室汇总后提交部务会研究,以便统筹协调各科室集中力量抓好落实。建立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因主观原因造成工作落实不力的,视情追究相关科室和责任人的责任。二是转变作风抓落实。研究制度《组工干部经常联系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明确组工干部除陪同领导下乡外主动联系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时间要求,组工干部每2人联系1个乡镇、1个村、1个双培双带示范户和1名乡土拔尖人才,在强化对基层工作的指导中提高组工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抓工作落实能力。以机关效能建设为载体,加强工作作风锤炼,强化“人人都是部门形象、事事体现工作作风”意识,建立健全部长接待日制度、服务承诺制、办事公开制、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AB岗工作制等,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强化督查抓落实。明确办公室负责督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各科室将每半月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下步重点工作安排交办公室汇总后分送各分管部领导,开展跟踪督查和跟踪问效。强化工作调度,坚持每季度召开工作汇报会,交流工作进展情况,部署新的工作任务。定期对组工干部进行综合测评,按平时考核占70%,年终考核占30%的比例,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考评干部的工作实绩,考评结果作为物质奖惩、评优树模、岗位交流、职级晋升、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奖惩分明,激励先进,带动后进。

4、增强人文关怀,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一是坚持发扬民主,形成工作合力。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完善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完善了部内议事、决策机制,建立部长办公会议、部务会议、全体干部会议制度,规范议事和决策程序;健全了情况通报、征求意见和谈心等制度,注重保护组工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进了领导班子和科室之间及组工干部之间的团结,提高了组织部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落实“三个留人”,营造和谐氛围。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部领导与中层干部、一般干部之间经常开展交流谈心活动,及时了解组工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建立组工干部走访探望制度,同时适当提高组工干部的福利待遇,从生活上关心爱护组工干部。经常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活跃气氛,增进友谊。三是重视硬件建设,改善办公环境。本着厉行节约、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政务新区搬迁,对现有的桌椅、档案柜等办公设备进行了更新,同时积极推进办公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先后为各科室配备、更新电脑、交换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使部机关的办公条件达到了全市领先水平。适应组织工作发展趋势,建设开通了“黄山区党建网 ”,加强以党组织信息库、干部信息库和村级电教播放网点为重点的“两库一点”建设,建起了党建组织工作信息平台,提高了办公效率和质量,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区委组织部持续保持着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良好工作氛围。近年来,结合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教育活动和先进性教育活动,区委组织部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先后三次集中征求了基层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众对组织部的意见建议,整体形象为“好”的得票率均在85%以上。

二、组工干部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的情况看,大家普遍认为组工干部队伍与其他部门的干部相比,具有明显职业特色和优势。在问卷调查中,认为组工干部的能力很强和较强的占84.5%,认为组工干部在干部群众中的威信较高的占79.3%。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思想政治素质比较高,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二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具备一定的组工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三是上进心和创新意识比较强,有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工作作风比较扎实;四是纪律性和原则性比较强,能够坚持公道正派,有较高的职业情操和职业道德,在社会上具有较好的公众形象;五是工作创新的力度比较大,能够较好地结合实际,既注重重点领域的探索创新又坚持推动常规工作不断深化。

在调研中,大家反映,虽然近年来组织部门在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从宏观层面看,能力培养作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一项战略目标和新的实践,在如何合理地把握内涵、完善方法和措施、提升教育培训效能、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有效的激励制约机制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问卷调查显示,72.4%的调查对象认为影响组工干部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是能力培养重点不太突出、能力评价体系不太完善;75.9%、58.6%的调查对象认为是因为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过多或组织部门职能不够明晰、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1、能力培养机制不健全。一是教育培训偏少。组织部门主要是充当干部培训的组织实施者,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灯下黑”现象,只训别人不训自己;上级组织部门工作布臵多,具体业务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培训少,主要是“以会代训”和“边干边学”。以我区为例,近5年来,只派出过6名干部外出挂职或到省委组织部上挂锻炼;目前在职的组工干部未参加过培训的有9人,占总数的64%。二是培养规划不明。对组工干部培养没有长远的规划,缺乏针对干部个体与队伍两方面的组织培养上的整体设计。对需要一支具有哪些核心能力的组工干部队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去培养这些职业能力等,都缺乏一种通盘考虑。如何把在职组工干部的能力特征与不同岗位结合起来、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定向培养等,也缺乏一种整体设计。三是有效激励缺乏。一方面缺乏对干部培养自身能力的过程激励,如为干部参加实践岗位锻炼提供更多机会、为干部进修学习提供激励措施等;另一方面缺乏对干部能力培养的结果激励,没有完全建立起部内干部的择优选拔任用机制。此外,平时强调组工干部要做表率、“当人梯”、作奉献的多,关心组工干部成长,考虑组工干部福利待遇,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少,甚至对组织部门干部正常的提拔、使用、交流也往往左顾右盼,生怕与其他部门不平衡在外界产生什么议论。

2、能力培养重点不突出。一是重选拔轻培养。把坚持高标准进人看成了干部的“能力关”,“能进”则“能行”,忽视了干部的继续教育,以干部的自我适应与干部间的“传帮带”代替了干部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二是重表面轻实质。在干部能力建设上重表面功夫,如说、写方面的能力等,没有把干部深入实际、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导致干部缺乏实践锻炼。局限于就党务抓党务,正面灌输多,原则性要求多,形式化的程序多,考虑组工干部实际需求的少,可操作度和实践范围比较狭窄。三是重应付轻长远。对赶急的迫切需要的内容就组织学习或培训一下,对一些基础性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则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能力培养存在功利化倾向,缺乏长远设计与安排。

3、能力评价体系不完善。一是考评内容片面化。缺乏独立完整的组工干部能力考评体系,考评不够科学,如对不同岗位的组工干部套用同一指标,实践中看能力主要凭主观印象。组工干部任用后,各级组织部门只重于下指标,交任务,压担子,而对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不够,年终考核也是以完成任务为衡量标准,忽视了对组工干部的个人素质、工作能力、工作方法、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水平的考评。二是考评方式简单化。目前对组工干部的综合能力考评主要由领导直接或间接来进行,没能有效吸收社会评价结果,特别是还不能把与组工干部有直接工作关系的其他部门单位的工作对象的评价完整地体现在考评中。三是结果运用不对称。对干部的能力进行有效测评的目的,就是要把测评结果运用起来,用来指导工作安排、人事岗位安排及能力培训内容方式的安排等。但在实际中尚不能完全做到凭能力、凭实绩论英雄,提拔重用上更多的依然是注重论资排辈,讲求“四平八稳”。

4、特殊职能的消极影响。一是经常参与中心工作影响业务提高。近年来无论是上级党组织还是地方党委,每年都有多项中心工作,由于组织部门具有管理党员和干部队伍的职能,因此每项中心工作都要把组织部门纳入进来,甚至经常同时负责牵头抓两项以上的中心工作,结果导致“种了他人地,荒了自家田”。二是工学矛盾突出。党建重点工作、中心工作重叠较多,各级组织部门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组工干部经常处于紧张的忙碌、被动应付的高压状态,许多干部想多学些理论和业务知识,但往往身不由己,存在着比较普遍的“以干代学、以干挤学”现象。三是部门优势弱化了干部能力。组织部门在干部群众眼里都是权力部门,往往被别人高看一等,因此组工干部在推行工作时常常较其他干部容易一些,这就导致了组工干部自我认知上的盲目,习惯于靠部门优势推行工作,无意识中弱化了自身工作中的潜力发挥,阻碍了自身能力的提高。

就组工干部个体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组工干部开拓创新精神相对不足。组织工作由于涉及到干部选拔任用、党员发展等敏感话题,领导、群众对组织工作的关注程度一直都很高,给了组织部门干部很大的工作压力,使得组工干部唯恐工作中出差错给领导添乱、给组织抹黑,因而工作中唯领导意图、按政策程序办事多了些,创新进取不够,影响了干部创造力发挥。如面对新时期组织工作环境、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化,有的组工干部创新意识不强,工作灵活性不够,闯劲也显得不足;有的敏感性不强,反应不快,变通能力较差;有的等待观望,凡事查文件,找出处,不善于大胆地提出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措施和办法,等等。一些基层同志也反映,由于组织部门工作性质特殊,其原则性、程序性、保密性强,组工干部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谨言慎行,但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给人的印象比较呆板,没有什么个性。

2、组工干部知识不够全面、视野不够开阔。长期以来,组织部门多从党政部门选调任用熟悉党务、政工、文秘工作的干部,干部来源比较单一,具有经济类专业知识和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明显偏少。面对工作领域不断拓展、方法不断改进、在实践中快速发展的组织工作,一些干部缺乏心理、理论、知识上的充分准备,知识储备、更新不够,服务经济建设的质量和能力亟待提高。日常工作中,组工干部大多局限于党务工作范畴,就党务干党务,缺少基层实践锻炼,对城市建设管理、重点工程、招商引资和其他中心工作介入、了解不够,加上组工干部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较少,走出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机会也不多,使自身的视野和实践范围受到局限。有的同志长期在组织部门工作,虽然对新鲜事务、其他知识有学习的兴趣,也下了一定的功夫,有的甚至取得了相应的文凭、证书,但缺乏相关岗位的历练、缺乏实际工作的体验,说起来头头是道,但与实际工作、具体情况相差甚远,没有完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3、组工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有的组工干部存在“自满”心态,认为自己能成为一名组工干部,虽然不是千里挑

一、万里挑一,但也是经过层层推荐、选拔而来的“成功者”,因而自我感觉良好;有的觉得比上比下,知识已经够用了,工作已经够忙了,时间已经够紧了,标准已经够高了,没有进一步学习提高的必要了,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有的组工干部存在“过客”心理,认为在组织部工作3—5年就会提拔交流出去,头脑中有一种打短工的思想,不注重从长远来积累组织工作业务知识和提高组织工作业务能力;有的认为经济工作实、组工业务虚,辛辛苦苦学了好几年,出了组织部一点用都没有,不肯踏踏实实钻研业务工作。少数组工干部没有忧患意识,不能辩证的看待自己的能力,反而眼高手低,对自身能力不济多了一个“托词”。认为自己之所以现在没达到要求,是因为时候未到,自己还没到“领导”位臵,时机一旦成熟,各种能力的体现自然不在话下,无需现在“杞人忧天”。

4、组工干部业务能力有待增强。近年来,组织工作制度越来越完备,工作流程越来越长,有的组工干部在办公室里工作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与基层工作、负责联系的干部面对面接触越来越少,满足于考察干部、年终考核时谈一谈、记一记,对实际情况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加上有些同志认为现在通讯发达,调查研究的方法途径多了,能不下基层的尽量不去,以免给基层增加负担,因此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上做得不够到位,这也制约了部分组工干部创新思维水平、分析问题能力和总结提炼能力的提高。有的同志下基层时找领导干部多,与普通党员群众见面少,考察干部的方法、了解党建情况的渠道比较单一,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有的组工干部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对组织工作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研究不多,存在着就组织抓组织、就党务抓党务,与经济建设联系不紧、服务不够的“两张皮”现象。少数组工干部只熟悉与岗位相关的业务,对整个党建和组织工作业务缺乏全面的掌握,工作疲于应付。

5、组工干部在作风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绝大多数组工干部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但也有个别组工干部不太注意自身形象,心胸不够开阔,举止不够规范,自律意识还不够强。有的同志对其他部门对组织工作高看一眼、重视一分不能正确对待,把对组织工作的重视、对组织部门的尊重误认为是对个人的充分认可,说话办事不注意小节,个别时候存在着盛气凌人、口大气粗的现象。有的不愿意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对组织工作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对干部的了解不深不透;有的放松自我要求,对请吃、请玩等不能严格自律,少数组工干部在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徇私情、搞关系、凭个人好恶取人的不公道不正派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在组工干部队伍中是个别的,但对组织部门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制约了组工干部队伍整体能力的提高。

三、组工干部五种能力的科学内涵

2005年,中组部印发的《关于以公道正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组工干部要重点提高政治鉴别、运用政策、知人善任、组工业务、拒腐防变的能力和水平,并强调要使自身建设的各方面成效最终都体现到提高组工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上来。这为新形势下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培养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五种能力的科学内涵及其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对于提高组工干部能力培养的针对性、找准加强能力培养的着重点和切入点具有重要意义,调研组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1、政治鉴别能力。组织工作的政治性,要求组工干部必须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做好组织工作。一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组工干部应当是清醒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分析判断形势着眼政治大局,安排部署工作把握政治方向,处理和解决问题注意政治影响,识人用人坚持政治条件,坚持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二要有强烈的大局意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工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正确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始终坚持组织工作的正确方向和根本要求。三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组工干部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分析力和科学的判断力。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借助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观察分析问题,能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见微知著,在推进组织工作中把握规律,提出正确的思路、观点和措施。

2、政策运用能力。组织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对政策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运用程度,决定着组织工作的整体水平。一要懂政策。组工干部必须自觉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组织工作的法规、文件,坚持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切实增强组织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努力成为熟悉和精通组织工作的“政策通”、“活字典”和行家里手。二要会运用。要把加强调查研究作为推进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吃透上情、摸准下情,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在对组织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烂熟于心”的基础上,做到正确执行,运用自如。三要善创新。善于用发展的观点、广阔的眼界观察和分析组织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把落实上级的部署和要求与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结合起来,提出切合实际的工作任务和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组织工作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

3、知人善任能力。其核心是全面了解干部,客观评价干部,准确推荐干部,合理使用干部,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一要改进干部考察方法。要正确运用听取述职、个别谈话、民主推荐、民意测评和民主评议、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考察预告、差额考察和干部考核等方法,坚持定性与定量考察相结合,平时考察与定期考察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四权”,努力使干部考察材料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干部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二要认真贯彻党的干部路线。要坚持干部工作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在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上,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要注重研究党政人才、企业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规律,准确把握不同层次、行业、岗位对干部素质能力的要求,坚持人岗相适、按需选才、量才使用、用人所长。三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和选人用人质量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积极疏通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出口,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4、组工业务能力。组工干部必须掌握组织工作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才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一要精通本职工作。熟练掌握组织工作的基本知识,掌握各项工作原则、规程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从事干部工作的同志要熟悉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联系单位的人员情况;从事党建工作的同志要熟悉党的组织制度、了解各部门和各行业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二要善于综合总结。根据工作需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认真的调查研究,准确掌握实际情况,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提出合理的措施或意见。能够认真总结本职工作的各项情况,高质量地起草各种文稿。善于对大量零散、孤立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从整体上开发其深层价值,使之成为具有重要参考作用的高层次信息。三要善于组织协调。能够准确找到推动工作的关键,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既能担当推动工作的主角,凝聚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又能做好配角,配合协助牵头部门开展工作。具有较强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善于通过谈话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团结。

5、拒腐防变能力。许多人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往往“高看一眼”,组工干部可能成为一些人重点“攻关”的对象,工作中经常会经受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的考验,廉洁自律、拒腐防变、永葆本色也因此成为组工干部专业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要有正确的权力观。组工干部要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各项权力,把权力看成一种责任,用正确的权力观来指导工作,主动接受各方面的监督,绝不能把权力当作个人或少数人谋求私利的工具,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二要有正确的利益观。正确看待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变化,理性面对各种利益关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地位观和利益观,拒绝名利和物欲的诱惑。三要有良好的自律意识。自觉遵守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和保密纪律,严格按程序、制度、规定办事;经常进行自我剖析,善于总结自我、反省自我、磨炼自我,践行公道正派要求,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四要有无私的人梯精神。把甘为人梯、大力培养选拔干部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保持平常心,无私帮助干部成长进步。

四、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培养的对策措施

组工干部能力培养是新时期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要求,是提高组工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坚持以公道正派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一支“讲政治、懂经济、知全局、精业务、守纪律、有能力”的组工干部队伍。

1、坚持不懈地加强公道正派教育。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组工干部的为人之道、处事之基、立身之本,是组工干部榜样作用的第一标准。失去公道正派的组工干部,其“能力”越强,对党和人民的危害越大。组工干部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公道正派“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科学内涵,以此来衡量自己,切实打造自身,苦练公道正派“内功”,夯实公道正派“内力”。一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广大组工干部理解与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解决一些组工干部政治观念淡薄、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左右摇摆、把握不住方向等问题。切实加强宗旨教育,使广大组工干部懂得人心向背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无论环境和条件怎样变化,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加强组工干部党性修养,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办事,在选用干部、反映情况、处理问题时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二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干部群众的眼中,组织部门的形象往往代表着党的形象。要坚持从严治部,对组工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发现问题一定要严肃查处。要以学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为抓手,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拓宽部内外监督渠道,进一步深入到工作对象、服务对象和基层群众中,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要重点开展警示教育,以近年来发生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为教材,抓好思想作风及廉洁自律警示教育,从反面典型案例中汲取深刻教训,警钟长鸣,举一反三,防微杜渐,时刻绷紧公道正派、清正廉洁这根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要教育广大组工干部严守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和保密纪律,带头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善于在各种考验面前自觉维护好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要营造部门文化氛围。落实公道正派要求,以“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廉洁自律、求实创新”为目标,营造良好的部门文化氛围。把做好组工干部的思想工作放在重要位臵,班子成员之间、部领导和中层干部、一般干部之间要经常开展交流谈心活动,坚持工作优先、与人为善、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注重了解组工干部的思想动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氛围。坚持把“公道正派”作为组工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内容,通过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帮助组工干部确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意识。大力宣传推介组工干部先进典型,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同时,落实“三个留人”,在政治上多关心、在生活上多关怀、在成长上多关注,通过真挚的关心、爱护、尊重和理解,增强组工干部的认同感、归属感,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当今世界正向着生产发展高科技化、知识发展更新化、信息发展网络化、全球一体化的方向前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党的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决定了组工干部必须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先学一步,学深一些,以不断适应新变化,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

一要理清思路,从规划上落实组工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组织部门在为党委选拔、任用人才的同时,不能忽略了组工干部的选拔、培养与使用,要做到两个清楚:一是清楚家底,本区域内组织工作存在哪些新情况、新问题,哪些方面急需突破,急需哪些方面的人才;组工干部的能力素质整体上有哪些欠缺,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个体上各有哪些特点,当前的能力如何,可塑性怎样,等等。二是清楚方向,就组工干部队伍整体而言,当前主要解决什么,今后着重解决什么,目标远近结合;针对具体的组工干部,要结合干部的个体特点,突出组工干部个人发展规划设计,使培训方向、培训内容与培训手段个性化,或培养为组工业务骨干、或培养为将来的领导干部,目标因人而异,实现以拓宽组工干部知识面为主向以开发潜能和激发创造力为主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对培训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要求、措施等提出明确具体要求。

二要注重引导,使提高能力素质成为组工干部的自觉行动。学习是能力培养的根本性措施,也是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渠道。要提高素质,首先就要从干部自身抓起,突出内在动力。要以建设学习型组织部门、争做学习型干部为载体,以建立完善组工干部述学、评学和考学制度为抓手,把内在动力与外在约束结合起来,教育引导组工干部自觉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义务,自我加压,奋发进取,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引导组工干部向书本学,不断给自己“充电”,补充“营养”,打牢深厚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扩大知识覆盖面,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建立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知识体系。要引导组工干部向实践学,注重在工作实践中了解和掌握客观规律,把在实践中汲取的营养和经验用于指导实践。要引导组工干部转变学习观念,由“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的转变,由“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由“学了什么”向“学会什么”转变。

三要强化培训,落实组工干部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组工干部的五种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一方面要靠个人的努力,另一方面要靠组织的培养。首先,要树立组工干部教育培训新观念。要站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高度,树立组工干部教育培训既是一种智力投入又是一种人才资源开发的新观念,找准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的着力点。其次,要合理设臵教育培训内容。除了学习政治理论外,还要加强新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市场经济、公共管理、国际贸易、法律、现代科技、计算机等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增强组工干部探索经济发展规律的能力,更好地为发展经济服务。再次,要不断丰富培训形式。建立组工干部定期轮训制度,采取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岗位练兵、实践锻炼、以会代训、跟班学习、挂职考察、脱产办班、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力争在每两至三年内将组工干部轮训一遍,使其能力素质适应形势发展和知识更新需要。强化调入培训、晋升培训等关键环节的培训,确保组工干部掌握各个关口所需的技能。对新调入的组工干部和交流到新岗位的组工干部,通过“导师带徒”或“专人帮教”等方式,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情况、提高技能。通过工作例会、工作讲评等多种形式,培养组工干部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

四要加强锻炼,着力提高组工干部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一条根本途径。探索建立组工干部对内轮岗锻炼、主题实践,对外交流考察、外派挂职,对上跟班学习、对口联络,对下蹲点调研、挂钩帮扶等方面的制度,使组工干部在多个岗位上接受多个层面上的锻炼,丰富其岗位阅历、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建立健全组工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制度,让组工干部在基层、在经济建设一线、在艰苦环境中、在复杂形势下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有针对性地实施上派下挂、高校进修、外出考察等形式的开放式干部教育培训,强化组工干部实践锻炼。对组工领导干部,可选派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对组工中层骨干,可选派到基层挂职锻炼,提高总揽全局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对文化层次较高的优秀年轻组工干部,可选派到上级组织部门跟班学习,通过借调、帮助完成课题、考察干部、参与中心工作中一些重大活动等方式,进一步丰富阅历、接受历练。同时,更多地为组工干部提供到外地考察学习的机会,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大力开展党员奉献日、扶贫帮困、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的“坚持公道正派,加强能力建设,永保共产党员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

3、构建科学的组工干部选用机制。选拔配备好组工干部,是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培养的基础。一个良好的用人机制,不仅包括严把“入口”、坚持高标准选人,而且要畅通“出口”,形成良好的新陈代谢机制。

一要坚持高标准选人。对拟调入组织部门工作的干部,实行严格的组工干部准入制度,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适。重点选调经过多个岗位锻炼、适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干部,选调综合素质过硬、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干部,选调知识丰富、学历较高、思维活跃的干部,选调在下级组织部门经受过锻炼、综合表现突出的干部。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拔懂经济、法律、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从源头上保证组工干部队伍的质量。全面推行试用期制度,对选调的干部,先上岗试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考察,达到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后再办理调入手续。要在注重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上,注意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的优化。优化组工干部的年龄结构,老中青干部形成梯次,充分地发挥不同年龄段组工干部的优势,保持组工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顺利实现新老交替。充分考虑不同知识水平、不同专业特长、不同性格特点的组工干部的搭配,组工干部队伍中既要有全才,又要有专才,形成立体化的知识结构。

二要建立竞争性的用人制度。要以重实绩、重能力、重潜力为导向,坚持“逢缺必竞”,在动态中不断优化组工干部队伍结构。特殊岗位和业务性较强的岗位补充工作人员采用有限竞争的办法,中层骨干岗位补缺实行竞争上岗,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更宽更好的平台。要在确保各科室业务骨干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在一个岗位工作3年以上的干部轮岗一次,对新进组织部门的干部,要先安排到综合科室工作半年至一年,熟悉全面情况后,再轮岗到具体的业务科室。

三要量才依能使用组工干部。组织部门要带头打破论资排辈的思想观念,大力倡导“能力为本、能力为先”的用人导向,加大对组工干部的使用力度。对经过多个岗位锻炼、工作经验丰富、综合素质过硬的干部,及时输送出去担当重任,做到成熟一个、使用一个;对表现出较大潜力、经验有所欠缺的干部,安排到部门内部的重要岗位强化锻炼,使组织部门真正成为使用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输送人才的基地。对在组织部门工作时间较长,但不适应组织工作的干部,要打破传统的组工干部“出部必提”的思维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交流到其他部门。

四要建立组工干部不胜任现职的相关制度。对工作平庸、不适应的干部要建立退出制度,明确退出的标准,使其正常退出。要对照《组织人事部门干部行为若干规范》和中组部规定的公道正派“五不准”要求,设立“高压线”,进一步明确哪些行为是坚决不允许的,如果违犯就要受到处罚或者进行淘汰。要进一步完善民主测评等做法,每年结合考评对组工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合计达50%以上的组工干部,第一年要进行诫勉;连续两年的,要调离现工作岗位,另行安排适当工作。通过疏通出口,加大对不胜任现职组工干部的调整力度,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促使组工干部时刻保持危机感,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

4、加强和改进影响组工干部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从调研情况看,多数调查对象认为组工干部能力评价体系不完善、组工干部监督管理不到位、组织工作运行机制有待改进等问题是影响组工干部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必须加以加强和改进,调研组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要建立组工干部能力测评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对组工干部能力进行综合测评分析,得出较为合理的评价结论,有利于准确评价组工干部,可以加强对组工干部的监督和管理,能够为组工干部的培养、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考评体系要突出政治鉴别、政策运用、知人善任、组工业务、拒腐防变五种能力。测评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知识、业务知识、能力结构、完成工作任务情况、气质个性与兴趣等。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主要是评测组工干部政治理论功底和业务功底。能力结构主要侧重于测评组工干部的知人善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信息意识能力、驾驭现代科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具体来说,首先要进一步改进、丰富组工干部职责内容及任职能力资格要求,明确组工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并使之具体化、明细化,为考评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其次要完善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办法,定性分析要克服评价不全的问题,定量分析要解决科学量化的问题。要科学设计对组工干部的能力测评指标,量化实绩考核标准,对组工干部的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测评。再次要完善评价结果的实践运用机制。运用评价结果要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形成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局面;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形成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竞争局面。通过考评,全面准确地了解组工干部的能力结构、综合素质和个人特点,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正确评价。考评情况纳入公务员考核,作为评先评优、职级晋升、轮岗交流的主要依据。

二要把目标考核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全过程。具体、规范的工作目标,既便于领导监督,又便于互相监督,同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因此,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好任务分解到科室、工作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监督检查到人、考评奖惩到人等一整套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同时,把目标考核、考核、个人述职有机结合,建立科室工作台帐,将督查工作与个人目标管理考核挂钩,落实好督办责任,落实好实绩公示和考核结果的运用,在实行奖优罚劣的基础上推行“末位淘汰制”,解决好“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激励干部积极进取,整体推进组织工作。具体来说,一要建立重点工作责任制,将工作层层分解,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建立工作进度月报制和重大部署落实情况定期反馈制,及时掌握进度,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二要认真推行联系点制度,每个组工干部要联系好一个基层单位,着力抓好一个党建工作或干部工作的示范点或“试验田”,了解下情,解剖麻雀,指导全局,密切联系基层干部和群众。三要坚持以调研促创新。经常深入基层,跑面蹲点,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总结经验,推介经验。设立组织工作创新奖,鼓励组工干部在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工作机制上不断探索、创新。

三要制定组工干部能力培养的监督制约制度。首先是建立健全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干部监督工作机制,切实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建立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评价体系。其次是完善组工干部档案管理制度,对每一位组工干部建立能力评估档案,细化档案中组工干部能力培养的内容,对组工干部的学习加强和党性锻炼等如实记载,作为能力培养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再次是加强对组工干部的监督。进一步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对组工干部考察干部、下基层、社会交往活动等作出具体明确要求,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体系和网络,把自上而下的监督、自下而上的监督、内部监督、外部监督、群众监督、党内监督等结合起来,规范组工干部的行为。要注意了解组工干部的工作生活情况,特别是八小时发外的表现,发现苗头,及时制止。尤其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平等意识。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时,能做到“两无两不”,即工作无漏洞、无差错,问题不拖拉、不推诿;杜绝“四难”,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的发生。

四要改进组织工作运行机制。首先要进一步明晰组织部门职能。组织部门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施工队”,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建设者,其主要职能应定位于如何广泛发现人才、正确选拔人才、科学管理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各级党委要强化职能意识,工作部署中尽量为组织部门减负释压,避免过多的“牵头抓总”。其次要进一步理顺组织工作体制,建立起开放的组织工作体系。要理顺组织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关系,理顺组织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理顺组工干部与党员、干部、各类人才的关系,使组织部门全面加强与各个方面的联系、沟通与合作,发挥整体联动的工作效益。加大对组织工作内容、程序、效果的公开力度,加大社会各界对组织工作民主监督的力度,积极敞开言路,搭建及时沟通的平台,鼓励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了解、评价和监督组织工作。再次要注重在工作中促进组工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通过推出组织工作热点、难点问题,鼓励干部开展调研出成果、出效益,比思路、比方法;围绕组织工作重点与中心,激励干部创新思路出佳作、出精品,比质量、比业绩;围绕组织部门形象与表率作用的发挥,严格“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严格工作流程,鞭策干部业精于勤,比效能、比勤廉。

下载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问题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问题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组工干部

    组工干部“党性修养”大讨论【个人演讲材料汇集】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一种信仰、一种品格、一种责任,也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事之基、履职之要。古人云:“君子以修......

    组工干部

    组工干部是国家、政府各级组织部门从事组织工作的干部,组工干部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组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对广大党员和干部的行为取向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当前,在十七届......

    组工干部

    一、组工干部要强化三种理念 1、强化责任理念。今年四月份,我参加了全国新任组织部长培训班,中组部的每位部长都给学员讲了课。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深感受到,作为组织战线上的人......

    组工干部

    勤于学习、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善于创新 ——做一名党性最强的组工干部全国组织系统深入推进“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视频会议17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关于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问题的思考

    关于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问题的思考------------------作者:李莺日期:2007-06-16来源:常州高新区党建网组织部门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党的组织建设、领导班子......

    组工干部要努力提高识才能力

    组工干部要努力提高识才能力 组工干部要努力提高识才能力 凝聚人才,吸纳人才,尊重爱惜人才是我党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提高识才能力则是落实组织工作的关键。组工干部的识......

    组工干部要提高五种能力

    组工干部要提高五种能力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党的建设主力军的组工干部,必须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能力建设,服务好第一要务。突出政......

    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情况汇报

    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情况汇报以“学习提高年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学习决定素质,素质关乎能力。今年我们以组织系统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全县组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