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一、大运河的开凿(七年级下册课本 P3-4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年。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开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两千多公里。(沿途经过江苏的扬州、常州、无锡、苏州
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 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 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 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 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二、“贞观之治”(七年级下册课本 P7“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因为唐太宗的年号 为贞观,故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
①政治上,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 善于用人和纳谏, 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 部制;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③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三、“开元盛世”(七年级下册课本 P10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社会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 唐玄宗统治前期①任用贤能 ②整顿吏治 ③重视农业生产
④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
四、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 策,赚足影响尽白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1、含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2、诞生:(七年级下册课本下 P15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3、完善:(七年级下册课本 P16 唐朝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 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将诗赋 作为考试内容。
4、发展: 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 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 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 思想和才智。
5、结束:清朝末年。1905年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 章程》。
6、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 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 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五、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七年级下册课本 P21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 密切了 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六、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 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遣唐使:(七年级下册课本 P27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他们全方位学习中国,使唐文化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中著名的有晁衡(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吕。
2、鉴真东渡:(七年级下册课本 P28唐玄宗时,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玄奘西行:(七年级下册课本 P29唐太宗时,玄奘西去天竺取经,回国后 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 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七、雕版印刷术:(七年级下册课本 P32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八、艺术宝库莫高窟:(七年级下册课本 P38 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 大部分是隋唐是开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 之一。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彩色塑像,如飞天、仙女等。
九、交子:(七年级下册课本 P53-54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十、铁木真统一蒙古:(七年级下册课本 P61 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建立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从此,蒙古 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十一、行省制度(七年级下册课本 P63
1、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2、内容 : ①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②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③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当时称琉球;④设立“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3、作用: ①是秦朝郡县制的重大发展;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③为后来明清所沿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十二、活字印刷术:(七年级下册课本 P67 北宋的毕升发明的陶活字, 进行排版印刷。既经济又省时, 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 播。后陆续传到世界各地。15世纪欧洲才有,比我国晚约 400年。
十三、指南针:(七年级下册课本 P68
1、战国时期,叫“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2、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作用: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十四、火药:(七年级下册课本 P68-69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已有配方, 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 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 欧洲。
十五、《清明上河图》:(七年级下册课本 P74 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
十六、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七年级下册课本 P71
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 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十七、八股取士:(七年级下册课本 P80“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 甚于咸阳之郊„„”
1、目的: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2、考试范围:四书五经
3、形式:八股
4、后果:只顾读书,不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十八、明朝郑和下西洋:(七年级下册课本 P86“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 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1、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
2、时间:1405-1433年
3、经过:1405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率庞大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到 1433年, 郑和前后航海七次, 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 非洲东海岸。
4、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 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 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十九、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 忘危负年华”。(七年级下册课本 P87
明朝戚继光率戚家军取得台州九战九捷, 肃清了倭寇(日本 的骚扰。被称为 “民 族英雄”。
二十、军机处的设立:(七年级下册课本 P91
1、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2、时间: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3、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二十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及台湾府设立(七年级下册课本 P94-95“开辟荆 榛逐荷夷”
1、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中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 英雄。
2、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 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二十二、**、**册封制度 驻藏大臣的设置(七年级下册课本 P99-100 “国家百余年升平累洽,中外一家。”——《须弥福寿之庙碑记》
1、顺治帝时册封“**喇嘛”;康熙帝时册封“**额尔德尼”。
2、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同**、**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 管辖。二十三)、伊犁将军的设置:(七年级下册课本 P101)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 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说明新疆等地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二十四)、土尔扈特部回归:(七年级下册课本 P101)
1、原因: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
2、时间:1771 年(乾隆帝)
3、首领:渥巴锡
4、意义: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渥巴锡成为我国历史上 的民族英雄。二十五)、资本
主义萌芽的产生:(七年级下册课本 P107)
1、出现时间:出现在明朝中后期;
2、萌芽地区:在苏州、松江等江南和东南沿海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3、典型表现:“机户(手工工场主)出资,机工(雇佣劳动者)出力”,机户 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工人,他们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4、影响: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二十六)、清“闭关锁国”政策(七年级下册课本 P108)
1、原因:
1、清朝政府对内坚持“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 及自己的统治。清朝实施了闭关政策。
2、主要表现:在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禁海政策,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 通商口岸,特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影响:
1、清朝实施闭关政策对西方的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 用。
2、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 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4、启示: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一、大运河的开凿(七下 P3-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 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 年。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开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沿途经过江苏的扬州、常州、无锡、苏州)
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 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 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 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二、“贞观之治”(七下 P7)“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 能覆舟。”“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因为唐太宗的
年号 为贞观,故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 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 纳谏,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 ③经 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三、“开元盛世”(七下 P10)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社会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 唐玄宗统治前期①任用贤能 ②整顿吏治 ③重视农业生 产 ④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
第二篇: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一、大运河的开凿(七下P3-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年。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开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沿途经过江苏的扬州、常州、无锡、苏州)
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二、“贞观之治”(七下P7)“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因为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故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
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 ③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三、“开元盛世”(七下P10)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前期①任用贤能 ②整顿吏治 ③重视农业生产 ④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
四、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足影响尽白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1、含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2、诞生:(七下P15)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3、完善:(七下P16)唐朝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4、发展: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5、结束:清朝末年。1905年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
6、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五、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七下P21)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六、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遣唐使:(七下P27)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全方位学习中国,使唐文化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中著名的有晁衡(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吕)。
2、鉴真东渡:(七下P28)唐玄宗时,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玄奘西行:(七下P29)唐太宗时,玄奘西去天竺取经,回国后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七、雕版印刷术:(七下P32)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八、艺术宝库莫高窟:(七下P38)
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大部分是隋唐是开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彩色塑像,如飞天、仙女等。
九、交子:(七下P53-54)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十、铁木真统一蒙古:(七下P61)
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建立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十一、行省制度(七下P63)
1、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2、内容:①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②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③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当时称琉球);
④设立“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3、作用:①是秦朝郡县制的重大发展;
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③为后来明清所沿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十二、活字印刷术:(七下P67)北宋的毕升发明的陶活字,进行排版印刷。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后陆续传到世界各地。15世纪欧洲才有,比我国晚约400年。
十三、指南针:(七下P68)
1、战国时期,叫“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2、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作用: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十四、火药:(七下P68-69)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已有配方,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十五、《清明上河图》:(七下P74)
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
十六、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七下P71)
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十七、八股取士:(七下P80)“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1、目的: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2、考试范围:四书五经
3、形式:八股
4、后果:只顾读书,不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十八、明朝郑和下西洋:(七下P86)“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1、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
2、时间:1405-1433年
3、经过:1405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率庞大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郑和前后航海七次,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十九、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七下P87)
明朝戚继光率戚家军取得台州九战九捷,肃清了倭寇(日本)的骚扰。被称为“民族英雄”。
二十、军机处的设立:(七下P91)
1、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2、时间: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3、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二十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及台湾府设立(七下P94-95)“开辟荆榛逐荷夷” 1、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中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2、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二十二、**、**册封制度 驻藏大臣的设置(七下P99-100)“国家百余年升平累洽,中外一家。”——《须弥福寿之庙碑记》
1、顺治帝时册封“**喇嘛”;康熙帝时册封“**额尔德尼”。2、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同**、**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二十三、伊犁将军的设置:(七下P101)
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说明新疆等地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二十四、土尔扈特部回归:(七下P101)
1、原因: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
2、时间:1771年(乾隆帝)
3、首领:渥巴锡
4、意义: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渥巴锡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二十五、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七下P107)
1、出现时间:出现在明朝中后期;
2、萌芽地区:在苏州、松江等江南和东南沿海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3、典型表现:“机户(手工工场主)出资,机工(雇佣劳动者)出力”,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工人,他们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4、影响: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
二十六、清“闭关锁国”政策(七下P108)
1、原因:
1、清朝政府对内坚持“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清朝实施了闭关政策。
2、主要表现:在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禁海政策,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特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影响:
1、清朝实施闭关政策对西方的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4、启示: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商鞅变法:(七上P35-36)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例: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二、百家争鸣: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例: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1)该材料是谁说的?答:是孔子
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例:材料:“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
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
(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答:我认为有用。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七上P5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四、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
(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想——焚书坑儒(P52)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P53)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2、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例: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答:
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3、全国推行郡县制;
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修筑了长城;
6、开凿了灵渠。例: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1)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实施的,主要措施有: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
(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五、评价秦始皇:
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意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第二年,农民起义爆发。
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六、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措施:(七上P62-63)
1、政治: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P62)
2、经济: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P68)
3、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P63)
4、文化: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P63)
5、军事:多次反击匈奴,取得胜利;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P79、P82-83)
6、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七、西域都护的设置:(七上P77)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说明新疆地区在历史上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八、丝绸之路:(七上P78)
1、陆地: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引进西域的核桃、苜蓿、石榴、葡萄)
2、海上:从广东的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3、作用:沟通中西交通,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
4、历史价值: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富有创造力的精神;中西方友好、物质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有利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有利于当今旅游事业的发展和考古工作的开展。
九、造纸术:(七上P81)
1、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的麻纸。
2、东汉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十、张衡(东汉)地动仪: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七上P82)
十一、司马迁与《史记》:(七上P88)
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既是一部历史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著作。
例:材料【“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1)这是谁说的?写在什么书上?答:司马迁;《史记》。
2)他生活在什么朝代?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西汉。这句话是:人当然都有一死,但有的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却死得比鸿毛还轻。
3)这部书内容如何?答: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4)这部书地位如何?答:《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鲁迅怎样评价这部书?答:“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十二、赤壁之战:(七上P95-96)
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例:材料一:“曹操率大军南下,想消灭孙权、刘备统一天下,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打败曹军。” 材料二:引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这是描述的中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战役?答: 208年的赤壁之战。
2)你从他们的胜败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答:骄兵必败;团结就是力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要更详细的了解这次战役的情况,应从哪里去查询或查找资料?
十三、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七上P98)
(这是台湾与内地的最早记录。)
十四、北魏孝文帝改革:(七上P107)
1、背景:北方的统一和民族大融合。
2、政权:鲜卑族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后孝文帝迁都洛阳。
3、改革的内容——汉化政策:
即: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通汉婚、用汉律、学汉风。
4、作用: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十五、数学成就:(七上P110)祖冲之(南朝):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比欧洲早近1000年。
世界历史九年级考纲知识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时间:7世纪中期
2、改革者:孝德天皇
3、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
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
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
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 国别 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 意大利 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
达•芬奇 意大利 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 英国 创作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
航 海 家 哥伦布 迪亚士 达•伽马 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 发现美洲新大陆 进入印度洋 到达印度 环球航行
4、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
航海家 规模 目的 性质 影响
郑和 船多
人多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 友好交往义举 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哥伦布等 船少
人少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殖民扩张活动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九上P67-68-69)
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1649 年,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1653年就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军事独裁统治。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3、1688年宫廷政变:(P69)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国王。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4、《权利法案》(P69)①时间:1689 ②目的:限制王权
③作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国王不能滥用权利,为所欲为。
④意义: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P69)
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六、美国的诞生或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九上72-76)
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来克星顿枪声:1775年4月,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3、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出生在弗吉尼亚一个种植园主家庭,一直反对英国的殖民侵略。独立战争爆发后,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是司令,并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直至胜利。1787年宪法制定后,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连任第二届,退休后回到自己的农庄,1799年12月14日去世。
4、《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美国诞生。
5、萨拉托加大捷: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定,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华盛顿当选为第一届总统。
7、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性质
8、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 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的开展。
七、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九上P78-81)
1、根本原因:封建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权宣言》:制宪会议发表。它宣称人们生来是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打击了法国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①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③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又称拿破仑帝国。
5、《法典》: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颁布了《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
6、拿破仑战争:
①拿破仑的早期战争是为了打退欧洲的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干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后期乘胜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则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②拿破仑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拿破仑战争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③拿破仑的失败表明,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八、“蒸汽时代”的到来(九上P88-90)
1、珍妮机:18 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2、瓦特与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汽船: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4、火车的诞生: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 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5、工业革命完成:19 世纪上半期
6、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九、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九上P107-108)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共产党宣言》
①时间:1848 年
②起草人: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③作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1861-1865)(九上P111-114)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即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林肯: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 隶宣言》和《宅地法》,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美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颁布。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
4、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5、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十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九上P117-118)
1、时间 :1861年
2、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3、性质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影响: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十二、日本明治维新(九上P118-120)
1、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意义:①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③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十三、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九上P124-127)
1、“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进人了“电气时代”。
2、“发明大王”爱迪生: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3、汽车: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田,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飞机: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十四、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九上P131-134)
1、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形成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3、“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
4、“三国协约”由英国、法国、俄国组成。
5、形成后果: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十五、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2、战争的性质: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战争
3、导火线: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
4、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5、战争的影响: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二干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俄、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十六、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九上P138)
1、18世纪的法国
2、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十七、启蒙思想的影响(九上P139)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十八、牛顿力学理论体系(九上P139)
1、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3、在数学上主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
4、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休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十九、达尔文与“进化论”(九上P140)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2、著作:《物种起源》
3、思想: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4、作用: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二十、爱因斯坦与相对论(九上P140)
1、出生在德国的科学家,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2、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
3、作用: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1、建立政权:建立以列宁为首的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2、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经农民耕种;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3、迁都:1918年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4、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目的:抗击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
作用:取得了平息国内反革命叛乱和粉碎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的胜利。
5、十月革命的意义: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除数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支持,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919年1月---6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会议,同战败的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国分别签订和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1921年—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先后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这样,通过两次会议,最终确立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二、巴黎和会
1、召开时间:1919年1月—6月
2、召开的目的:缔结和约、如何分脏
3、操纵国:美国、英国、法国
4、中心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5、《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内容: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政治方面: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捷克的独立,殖民地方面: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最能体现分脏的特点),经济方面:德国和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
6、中国问题:和约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中国爆发五四爱国运动。
7、和会处理问题的原则:根据战后实力的对比和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
三、华盛顿会议
1、召开目的:协调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美、日矛盾激化)
2、召开的时间:1921—1922年
3、操纵国:美国
4、中心议题: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问题
5、《九国公约》的内容:名义上尊重中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同时又宣布在中国实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九国公约》的实质:是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中国重新变为列强的半殖民地。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危机
1、爆发的时间:1929年—1933年
2、首先爆发的国家:美国
3、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的盲目扩大,人民购买力低下这一矛盾导致。
4、经济危机的特点: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大
5、经济危机的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国际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失业人数达到3000万人以上,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6、影响最大的国家:美国、德国
7、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走的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二、罗斯福新政
1、实行的目的:为了尽快摆脱经济危机
2、实行的时间:1933年
3、新政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4、新政的中心:产业复兴法
5、新政的前提: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6、主要内容:财政方面:政府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工业方面:实行产业复兴法,筹划大规模的公共工程的兴建,刺激消费和生产;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补偿农民的损失,复兴农业。
7、对新政的评价: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但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8、新政的实质:是一种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9新政的局限性: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10、新政的“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德国进攻波兰与大战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
一、大战的扩大
1、苏德战争爆发(巴巴罗萨计划)(1)爆发的时间:1941年6月22日
(2)爆发的标志:德军突袭苏联(苏联卫国战争爆发)(3)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4)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2、太平洋战争爆发
(1)时间:1941年12月7日(2)标志: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3)影响: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附:大东亚共荣圈----1940年近卫文麿提出,实质是建立一个日本殖民大帝国
二、《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1、目的:彻底打败法西斯
2、时间:1942年1月
3、签署地点:华盛顿
4、内容:各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5、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三、大战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1、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
2、影响: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三大国际会议
1、开罗会议
(1)时间:1943年冬(2)参加国:美、中、英
(3)内容:发表《开罗宣言》(日本侵占中的领土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2、德黑兰会议(1)时间:1943年冬(2)参加国:美、英、苏
(3)内容:通过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3、雅尔塔会议
(1)时间:1945年2月(2)参加国:美、英、苏
(3)内容: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盟国军队分区占领,实现德国民主化;成立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
(4)影响: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出现的世界两极格局,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的;通过了建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联合国。
二、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打击德国的第二战场。
三、德国和日本投降
1、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苏联红军首先攻入柏林)。
2、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正式签字。第二世界大战结束。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性质),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倒退,奠定了世界和平的基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一、西欧的振兴与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1、联邦德国的经济增长迅速,成为西欧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 2、1967年欧共体成立
二、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苏联解体
1、苏联的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2、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3、1991年8月19日发生“八一九”事件----苏共中央解散 4、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将权力交给叶利钦,苏联正式解体。
5、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标志着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的崩溃。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1、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启动经济开发战略”创造“惊人的汉江之奇”。
2、新加坡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东南亚第一个“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以“神奇的港口之国”著称。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一、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
1、形成的原因:(1)现代高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市场经济席卷全球,出现跨国公司;(2)资本流动、资源配置、经济贸易及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从而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2、形成的表现:(1)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2)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3)各国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同消共涨。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十六字景象: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2)发达国家推进与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更大的销售、投资和劳动力市场;(3)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可从中获得奖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4)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5)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使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强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功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的崩溃,出现“一超多强”(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的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2、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4、现代世界寻求合作的原因:面临全人类关心的反恐、能源、环保和防止核扩散等重大国际问题上,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单独解决,必须由各大国共同协商、合作并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计算机网络技术 1、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2、计算机网络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核心技术,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
第三篇: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一、大运河的开凿(七下P3-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605-610年。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开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沿途经过江苏的扬州、常州、无锡、苏州)
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二、“贞观之治”(七下P7)“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因为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故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
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
③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三、“开元盛世”(七下P10)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前期①任用贤能
②整顿吏治
③重视农业生产
④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
四、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足影响尽白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1、含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2、诞生:(七下P15)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3、完善:(七下P16)唐朝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4、发展: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5、结束:清朝末年。1905年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
6、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五、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七下P21)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六、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遣唐使:(七下P27)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全方位学习中国,使唐文化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中著名的有晁衡(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吕)。
2、鉴真东渡:(七下P28)唐玄宗时,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玄奘西行:(七下P29)唐太宗时,玄奘西去天竺取经,回国后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七、雕版印刷术:(七下P32)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八、艺术宝库莫高窟:(七下P38)
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大部分是隋唐是开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彩色塑像,如飞天、仙女等。
九、交子:(七下P53-54)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十、铁木真统一蒙古:(七下P61)
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建立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十一、行省制度(七下P63)
1、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2、内容:①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②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③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当时称琉球);
④设立“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3、作用:①是秦朝郡县制的重大发展;
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③为后来明清所沿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十二、活字印刷术:(七下P67)
北宋的毕昇发明的陶活字,进行排版印刷。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后陆续传到世界各地。15世纪欧洲才有,比我国晚约400年。
十三、指南针:(七下P68)
1、战国时期,叫“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2、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作用: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十四、火药:(七下P68-69)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已有配方,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十五、《清明上河图》:(七下P74)
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
十六、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七下P71)
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十七、八股取士:(七下P80)“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1、目的: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2、考试范围:四书五经
3、形式:八股
4、后果:只顾读书,不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十八、明朝郑和下西洋:(七下P86)“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1、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
2、时间:1405-1433年
3、经过:1405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率庞大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郑和前后航海七次,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十九、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七下P87)
明朝戚继光率戚家军取得台州九战九捷,肃清了倭寇(日本)的骚扰。被称为“民族英雄”。
二十、军机处的设立:(七下P91)
1、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2、时间: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3、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二十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及台湾府设立(七下P94-95)“开辟荆榛逐荷夷” 1、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中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2、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二十二、**、**册封制度
驻藏大臣的设置(七下P99-100)“国家百余年升平累洽,中外一家。”——《须弥福寿之庙碑记》
1、顺治帝时册封“**喇嘛”;康熙帝时册封“**额尔德尼”。2、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同**、**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二十三、伊犁将军的设置:(七下P101)
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说明新疆等地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二十四、土尔扈特部回归:(七下P101)
1、原因: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
2、时间:1771年(乾隆帝)
3、首领:渥巴锡
4、意义: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渥巴锡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二十五、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七下P107)
1、出现时间:出现在明朝中后期;
2、萌芽地区:在苏州、松江等江南和东南沿海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3、典型表现:“机户(手工工场主)出资,机工(雇佣劳动者)出力”,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工人,他们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4、影响: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
二十六、清“闭关锁国”政策(七下P108)
1、原因:
1、清朝政府对内坚持“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清朝实施了闭关政策。
2、主要表现:在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禁海政策,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特许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影响:
1、清朝实施闭关政策对西方的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4、启示: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第四篇: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八下P2)
1、时间:1949年9月
2、地点:北平。
3、内容: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选举毛泽东为主席;确定国旗、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采用公元纪年。会议决议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4、10月1日下午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总理兼外交部长。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下P3-4):开辟历史新纪元。
1、时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这时候的新中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2、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篇章。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八下P4)
1、时间:1950年昌都战役,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阿沛·阿旺晋美《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9月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四. 最可爱的人(八下P7-8)
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的目的:保家卫国,捍卫和平(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
(3)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证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国时代过去了,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
(4)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①英雄们的主要事迹(见课本。)②为什么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革命乐观、革命忠诚主义精神。他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五、土地改革(八下P12-13)
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直接原因:新中国建立后,农民迫切的到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内容、结果、意义。
1、时间: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内容: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也是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土地仍然是私有的,由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土地改革消除了封建剥削)这次土地改革主要在新解放区内进行。
3、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4、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六、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八下P18)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工业门类不全,农业生产也很落后)
(2)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3)成就: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重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了加强,华北和西北业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4)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5)一五计划为什么重点发展重工业:①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由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影响,我国现代工业很少,大多进口外国机器,经营加工行业或机械修理行业,国家积贫积弱②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威胁,要提高国家地位,就要发展工业,而重工业是工业的中心环节,只有发展了重工业,我们才能制造现代化的机器,才能巩固国防,保卫祖国。③只有在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显著提高生产技术,提高劳动效率,才能不断的增加农业和轻工业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八下P20-21)
1、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八、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八下P23-25)
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2.农业合作化的主要目的: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重点: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根本目的、完成标志)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953—1956年当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和历史意义:①完成了三大改造,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利益。③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从新中国建立到1956年,我国取得辉煌胜利的根本原因:①新中国的建立,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奠定了基础②党根据国情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并坚决的执行③人民群众热情高涨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6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十年(1956—1966)历史主要包含:①有探索。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②有曲折。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是社会主义建设受到挫折③有发展。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建成,结束了中国洋油时代,实现原油石油产品的完全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7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训:发展经济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九、中共八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八下P27-28)1、1956年召开的八大指出的主要矛盾(见课本)确定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探索失误:1958年,总路线的制定,党中央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反映了人们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现状的情绪,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1961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3.失误的原因: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中国经济落后局面,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4.建设伟大成就:大庆油田(1960年)、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模范人物:石油工业——王进喜,先进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5.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十年(1956——1966),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①生产力获得解放,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②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顶住压力,战胜困难③党及时发现错误,及时进行纠正、调整政策(1961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6.虽然总路线和大跃进是错误的,但却有一点积极意义,就是在刚开始的时候,使广大干部群众工作热情高涨。
7、大跃进的一些表现:工业上大炼钢铁,农业上大“放卫星”,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8、人民公社化的表现: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吃大锅饭,一起劳动,共产风。
9、人民公社化的影响:人民公社化运动将农民的土地支配权收归国家,采取集体劳动的形式,搞平均主义,超出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群众觉悟水平,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导致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10、大跃进运动的影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1957——1960年人民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灾难,次要原因是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
十、文革(八下P32-33-34)
1、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
2、刘少奇案被迫害致死是文革最大的冤案,可见民主法制被践踏到何种程度。文革中的批斗是民主法治遭到破坏的体现。
3、文革的开始:1966五一六通知,邓小平刘少奇被打为资产阶级司令部。过程中的大事件:1967年二月抗争(二月逆流)、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粉碎1971年九一三事件,1976年四五运动,悼念周恩来,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文革结束。
4、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见课堂笔记
5、为什么有的图表显示文革中1972—1975年我国经济有较快增长?因为在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以后,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工作,邓小平也出来工作,一起整顿恢复各方面的工作,扭转了经济的下滑,形式有明显好转。
十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八下P39)
1、时间1978年12月,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2、全会内容: ①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③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3、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的历史转折。他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八下P42)1、1978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2、什么叫大包干:分田分产到户,自负盈亏。
3、意义: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空前地调动了农民地生产积极性,解放、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地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②促进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从而使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十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局面的形成(八下P43)
1、对外开放第一项重大措施:建立经济特区 1、1980年建立第一批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开始,引发了第一次沿海开放的高潮,1988年增设海南经济特区。最早的特区(深圳—一夜崛起之城),最大的特区(海南)
2、对外开放局面的形成: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注意顺序)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3、意义: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其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发积累了经验,它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上丰富了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4、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引进外资和技术、推动改革,带动沿海及内地的发展,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
十四、国企改革(八下P45)
1、城市改革重点在于国企改革,始于1985年,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三个方面,①改革经济体制,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扩大企业自主权,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改革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企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型企业采取公司制、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2、国企改革的作用: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
3、农村改革,所有制形式没变,生产关系也没变,仍然是土地公有制。而城市改革中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变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注意一些图表显示1978年以前中国经济成分只有国有和集体经济,但1978年以后却出现了私营、个体、外资等经济成分,就是因为这次国企体制改革)
4、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对内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国企改革中的政企分开指的是:企业有生产经营自主权,而不是说企业完全脱离政府,也不是说政府把一部分权力给企业,更不是说政府和企业没有任何关系。
6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后,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上海浦东
※
十五、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八下P48)
1、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内容: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其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搞好改革开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如何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间的正确方向?在改革开放的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1982年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提出)。3、1987年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②三步走战略。
4、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第一次系统的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5、1992南方谈话,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内容: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不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都只是经济手段,与社会性质无关。)意义: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下面《春天的故事》第四题)6、1992年中共十四大(八下P49):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注意和下面的指导思想作区别)。③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作用意义:是我国加快了建设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作区别)
7、中共十五大(八下P50)时间:1997年内容:江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通过的党章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历史意义: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比较: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8、邓小平理论是如何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的过程)?①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邓小平理论。②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③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④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指导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9、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和邓小平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最根本的共同点在于: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10、两首歌曲的分析:《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
春天的故事:(1)为什么说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1、“春天”是指:改革开放的春天,也就是改革的开始的意思
(2)“有一位 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2、“老人”指的是: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3、“画了一个圈”是指:在福建、广东两省划出四个经济特区
(4)歌词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内容吗?它有何影响?
4、“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南方谈话。内容(略)影响: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走进新时代:①“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指的是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②“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是邓小平同志提出伟大的改革开放决策,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走向富强。
③“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指的是新时期的领导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总书记。
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里的旗帜指的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十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八下P56)
1、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民族分布:大杂聚、小聚居。内蒙古自治区是唯一一个在建国以前便建立的。西藏自治区是1965年最后建立的。
2、定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在本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制度。(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十七、一国两制(八下P60)
1、提出者:邓小平
2、含义:“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3、作用:“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此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了出来,后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终于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第五篇:七年级下册m1-12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复习资料M1---M12 Module 1 1.whose 疑问代词
Whose bag is it? 此时的whose是形容词性物主代词。Whose is this bag? 此时的whose是名词性物主代词。2.人称代词归纳(必背)
主格
宾格
形物代
名物代
反身代词
我I
me
my
mine
myself
你
you
you
your
yours
yourself
他
he
him
his
his
himself
她
she
her
her
hers
herself
它
it
it
its
its
itself
我们
we
us
our
ours
ourselves
你们
you
you
your
yours
yourselves
他们 they
them
their
theirs
themselves 3.welcome back to +地点
欢迎回到某地
Welcome to +地点
欢迎到某地来
Welcome sb to+地点
欢迎某人到某地来 4.everyone 每个人(指人)后面不能接of
every one 每个人或物(根据上下文,可指人也可指物)后面可以接of every one of us我们中每个人
5.first of all = at first = firstly 首先 6.lost and found box失物招领箱
7.here’s、here’re句型,其后be动词的形式由后面的名词决定
Here is a book.Here are some books.8.be careful with sth.仔细保管某物 9.from now on从现在开始
from then on 从那时开始
10.watch 手表(名词);观看(动词)
Watch 观看(电视,电影,比赛等)
Look 看(表示动作,后接at)
See 看见(强调结果)
Read 看(看书、报纸,杂志等)11.lost and found office失物招领办公室(前面用介词at)12.look for寻找(强调动作)
find找到(强调结果)
13.get on上(公交车,飞机,轮船,火车等)get off下(公交车,飞机,轮船,火车等)
Get in上(小轿车)get out of 下(小轿车)
14.lose 动词,丢失,失败
lost(lose的过去式,同时lost也作为形容词,意为丢失的)
I lost my way。我迷路了。(动词)
I am lost。我迷路了(形容词)15.travel 旅行
注意ing形式:travelling 16.leave 离开
leave+地点 离开某地
leave for+地点 动身去某地
leave sp for sp 来开某地去某地
注意:把什么东西落在某地,用leave,而不用forget 17.hundreds of 数以百计的thousands of数以千计的millions of数以百万计的注意:有s必须有of,没有of,后面不能加s 18.every day每一天
everyday 形容词,日常的 19.many other things 许多其他的东西
20.at the moment = at this moment此时此刻
at that moment在那时 21.fifteen kilos of sausages 15公斤的香肠
22.in a hurry匆忙的 hurry to do sth匆忙做某事
23.talk about sth 谈论某事
talk to/with sb 与某人谈话
talk to/with sb about sth 与某人谈论某事
Speak+语言
say+说话内容
tell 告诉 tell sb to do sth 告诉某人做某事 24.that’s why + 从句
那就是为什么….25.help sb(to)do sth 帮助某人做某事
help sb with sth在…方面帮助某人 26.think about 考虑
think of想起,想出
think over仔细考虑
Module 2 1.the new clubs for this term这个学期的俱乐部,注意此处用for,而不是of 2.on the board 在布告板上
3.would like+名词 想要某物
I would like a cup of coffee。我想要一杯咖啡
Would like to+动词原形 想要做某事
I would like to play basketball。我想打篮球。
Would like sb to do sth 想要某人做某事
I would like you to come to my school。我想要你到我学校来。
4.join 参加(组织团体)
join in=take part in 参加(活动,比赛等)5.well 好,表示做某事做的好,一定要用well,不能用good 6.worry about sb/sth 担心某人或某事 7.teach 教
teach sb sth 教某人某事(sb要用宾格)错误;teach our English.正确:teach us English
Teach sb to do sth 教某人做某事
8.what about = how about+n/doing 9.I think…我认为…(后接肯定句)如果后面是否定句,要否定前置,变为I don’t think,如:
I think he isn’t a good student.应改为 I don’t think he is a good student.10.the start of…。。的开始
11.get on with sb与某人相处
get on well with sb与某人相处融洽
12.do well in+名词或动词ing
be good at+名词或动词ing
意为“擅长”
注意:用了do well in句子中就不能再出现be动词
13.promise to do sth 承诺做某事
make a promise 许下承诺 14.enjoy+doing 喜爱做某事
15.be sure of sth对某事有把握
be sure to do sth 务必做某事
be sure+that+ 从句
对…有信心
16.make sb/sth + adj 使某人或某物具有…状态
make me angry使我生气
Make sth for sb为某人制作某物
make sb do sth 使某人做某事(注意:make与let后面都不能有to)
17.询问职业:1.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2.What is your father?
3.what is your father’s job? 18.a kind of 一种…
all kinds of各种各样的kind of有点 19.be ready to do sth乐于做某事 20.other其他的(修饰名词)the other另一个(两者中)another另一个(三者或三折以上)
The others其他的人或物(剩下的全部)
others其他的人或物(剩下的一部分)21.want to do sth想要做某事
want sb to do sth想要某人做某事
Module 3 1.be going to+动词原形 表示将来,意为打算做某事
注意:当be going to后接go to sp时,、go to通常省略,直接用be going to+地点,如:
I am going to go to the zoo.应该写为:I am going to the zoo.2.else 其他的,修饰代词,放在代词之后;other其他的,修饰名词,放在名词之前。3.have a picnic吃野餐
4.plan to do sth计划做某事
make a plan制定计划 5.look forward to+名词或动词ing形式
期待做某事 6.make friendship with sb和某人交朋友
7.win赢得(比赛,战争,荣誉,奖品)
beat 战胜(对手)8.hope to do sth希望做某事
错误:hope sb to do sth
hope for…
希望…
hope that+从句
9.go on a summer camp去参加夏令营 10.go sightseeing去观光
11.花费: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做某事花费某人多长时间
Sb spend some time/some money(in)doing sth 某人花费多少钱/多长时间做某事
Sb spend some time/some money on sth某人在某事上花费时间或金钱
Sb spend some time with sb某人花费时间和某人在一起
某物 cost sb some money、某物花了某人多少钱
Sb pay for sth某人为某物支付金钱 12.on the beach在沙滩上
13.be busy(in)doing sth忙于做某事
be busy with sth忙于某事 14.be different from 与…不同
be the same as与…相同 15.maybe可能
maybe he is a student.也许他是名学生。
May be可能是
he may be a student.他可能是名学生 16.it’s time for sth/doing sth 该是做某事的时候了
Module 4 1.in the future在将来
2.in + 一段时间
表示某个动作还要多久才会发生,用于将来时,提问用how soon 3.use sth to sth使用某物做某事
use sth for sth为了某事使用某物
4.ask a question问问题
ask sb to do sth要求某人做某事
ask for寻求… 5.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问题的答案
6.be able to+动词原形
可用于将来时,will be able to。但can没有将来时。7.not…any more
不再….(动作不再重复)= no more
not…any longer 不再….(动作不再延续)= no longer 8.free time = spare time 空闲时间 9.chalk粉笔 不可数名词 10.too much+不可数名词
太多…(表数量)
much too+形容词或副词
太…(表程度)
11.need + 动词原形(此时need为情态动词)
need to do sth(此时need为实义动词)
注意:在否定句中。通常使用need的情态动词。I needn’t your help。我不需要你的帮助 12.change sth into sth把…变成…
change sth for sth用…交换… 13.come true成真,实现
14.not only…but also…不但…而且…(连接两个主语时,谓语与后面的主语保持一致,即就近原则)
15.working hours工作时间
16.heavy and difficult jobs繁重而困难的工作
light and easy work轻松且容易的工作 17.mean to do sth意图做某事
mean doing sth意味着做某事 18.询问天气;what’s the weather like? = how is the weather? 19.job 工作,可数名词
work 工作,不可数名词 20.be interested in sth/doing sth
多某事/做某事感兴趣
21.as well肯定句末
too 肯定句末
also 肯定句中
either否定句末
Module 5 1.what can I do for you?= can I help you? 2.buy sth for sb = buy sb sth 为某人买某物 3.what does she like?她喜欢什么?(问爱好)
What does she look like?她看上去什么样?(问外貌)
What is she like?她什么样的人?(问性格)4.what size does she take?她穿多大尺寸的衣服?
5.try to do sth尽力做某事
try doing sth尝试做某事
try one’s best to do sth尽某人最大努力做某事
Try on 试穿(代词要放在短语中间)
6.price价格,不能用昂贵和便宜来形容,要用high或low。
Half price半价
对价格提问:how much…?或what is the price of…? 7.a sale on = on sale 大减价
8.问重量:how many kilos….?或how much…?
9.wait for等待
wait a minute = wait a moment等一会
10.half
一个半:one and a half
一个半小时:one and a half hours
一公斤半:one kilo and a half 11.new ways of…
…的新方式
12.one of+adj最高级+可数名词复数
13.open 动词,打开
open形容词,开放的Close动词,关闭
closed形容词,关闭的
14.receive a letter from sb = hear from sb收到某人来信 15.at any time在任何时候
16.compare sth with sth …与…相比较
compare sth to sth把…比作… 17.save money省钱
save time 节省时间
save one’s life挽救某人的生命 18.go out for a walk外出散步 19.pay over the internet网上支付
20.way of life生活方式
live a …life过着一种…的生活 21.one day有一天(过去或将来)
some day有一天(将来)22.and so on等等
23.popular受欢迎的be popular with sb 受某人的欢迎
Module 6 1.cross 动词,穿过(从表面)
Across 介词,穿过(从表面)
through(从内部)
over(从上方)2.in front of 在前方(外部)
in the front of在前面(内部)3.the way to+地点
到某地的路
5.at the third street在第三个路口
at the third crossing 在第三个十字路口 6.why not = why don’t you为什么不(表示提出建议)后接动词原形
7.乘坐:by+交通工具
take +修饰词(冠词或物主代词)+交通工具
In+修饰词(冠词或物主代词)+交通工具(小轿车)
On修饰词(冠词或物主代词)+交通工具(汽车,火车,轮船等)
Ride to+地点(骑车去某地)
drive to+地点(开车去某地)fly to+地点(坐飞机去某地)
walk to+地点(步行去某地)8.have a nice day!玩的开心!
9.问路: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Where is …?
How to get to…?
Is there a …near here? 10.tour of London伦敦之旅 11.in the middle of在…的中间
12.be famous for因为…而著名
be famous as作为…而著名 13.with:1.带有
2.用…
3.伴随
4.和…一起
14.it is+形容词+for+sb+to do sth 对某人来说做某事....(强调句型)主语必须是it 15.as:1.和…一样
2.当…时候
3.作为
4.一边…一变… 16.be tired of+doing sth对做某事感到厌烦
Be tired with/from sth 因为…而感到疲倦
17.past 名词:过去的日子
形容词:过去的 介词:从…经过 18.by: 1.用…
2.在…旁边
3.乘坐
4.从…旁经过 19.finish+动词ing
完成做某事 20.decide to do sth决定做某事
21.above 上方,并非正上方
over 上方,正上方
on在物体表面上 22.turn left into…向左转进入… 23.walk up登上
24.between…and…
。。和。。之间(两者之间)
Among 中间(三者或三者以上的中间)25.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河的另一边
Module 7 1.be born in +地点+时间(注意介词的用法)
对出生地和出生时间提问:when and where 2.the name of …的名字
3.be strict with sb对某人要求严格
be strict in doing sth 对做某事要求严格 4.be friendly to sb 对某人友好
5.what do/does sb like?问某人喜欢什么?
What be sb like?问某人的性格
What do/does sb look like?问某人的外貌
6.nice令人愉快的,漂亮的good 人的品质好,东西质量好
Fine 质量好,身体健康,天气晴朗
well 身体健康的,做副词修饰动词 7.quite a/an+ adj.+n.quite a lovely boy
a+very+adj.+n.a very lovely boy 8.difficult 形容词
difficulty名词
have difficulty in doing sth做某事有困难
have difficulty with sth 在某方面有困难 9.on the east 在东方(两地接壤)
in the east 在东部(一者在另一者内部)
to the east 在东边(两地相隔)10.old family houses 故居
11.look forward to+doing sth期待做某事 12.last adj.最后的,最新的v.持续
13.one day将来或过去的某一天
some day将来的某一天 14.it is+adj.+(for sb)+to do sth.(对某人来说)做某事…
It is important(for us)to study English.(对我们来说)学英语很重要。
it is+adj.+(of sb)+to do sth.做某事,某人…
it is friendly for you to invite me to your birthday party.邀请我去你的生日聚会,(你真是太)友好了。15.past adj.过去的n.过去的日子
prep.从…经过
16.other+名词复数
others其他的人或物(剩余的一部分)
the others其他的人或物(剩余的全部)
the other另一个(两者中的)
another另一个(三者或三者以上中的)
Module 8 1.once upon a time=long long ago 2.decide to do sth决定做某事
make a decision做决定
3.notice sb do sth注意到某人做某事(动作的全过程或长期地,习惯性地动作)
notice sb doing sth注意到某人正在做某事(一般路过某地看见的都是正在做的事)
hear和see与notice的用法相同
4.go for a walk= take a walk散步
go out for a walk外出散步 5.alone独自的(位置的偏僻)lonely孤独的(情感上)6.pick up捡起(代词放中间)7.be lost迷路
lose one’s way迷路
8.a little有一些(修饰不可数名词)a few有一些(修饰可数名词)
few, little表示几乎没有
9.hurry to sp.匆忙跑向某地
be hurried to do sth匆忙的做某事 10.knock on/at the door敲门
knock into撞上 11.look around环顾四周
12.finish+doing sth完成做某事
13.stop to do sth停下来去做某事
stop to have a rest停下来去修饰
Stop doing sth停止正在做的事情
stop talking停止说话 14.be tired of doing sth=be bored with sth对某事感到厌烦
be tired with/from doing sth因为做某事而感到疲倦 15.try to do尽力做某事
try doing sth尝试做某事 16.in pieces破碎
destroy v.毁坏
17.sleep v.睡觉
sleepy adj.困倦的 asleep adj.睡着的 18.return sth to sb把某物归还给某人
19.point to 通常指物或远处的事物
point at指人或近处的事物 20.shout at sb对某人大喊大叫
shout to sb对某人大声说话 21.jump out of跳出
hurry out of冲出
22.without 介词,如果后接动词,要用动词的ing形式
23.be happy/glad to do sth 开心做某事
have fun doing sth 24.as well肯定句末
too肯定句末,前有逗号
also 肯定句中(be动词之后,实义动词之前)
either 否定句末 25.倒装句
here/there + 谓 + 主(人)
here is the beautiful girl!
Here/there + 主(代词)+ 谓
here she is!26.ing结尾的形容词,意为“令人…”interesting, boring, exciting, surprising
ed结尾的形容词,意为“感到…”interested, bored, excited, surprised 27.die v.死亡
dead adj.死亡的dying ing形式
died过去时
death n.死亡 28.change sth into sth 把…变成…
Change sth for sth 用…交换… 29.begin with 以…为开始
30.speak +语言(表说话的能力)
tell+story,lie,truth等(tell sb to do sth)
Say+说话内容
talk to/with sb 与某人谈话
talk about sth/sb 谈论某人或某事
Module 9 1.了解常见节日,以及12个月份的写法
2.be different from 与…不同
be the same as与…相同
3.find 找到(丢失的东西)
find out找出(真相,原因,信息等)
4.leave sp离开某地
leave for sp动身去某地
leave sp for sp离开某地去某地 5.at the age of在…岁时
6.begin/strat to do sth = begin/strat doing sth 7.many other cities 许多其他的城市 8.exact date 确切的日趋
9.be famous for因为…而著名
be famous as因为…而著名 10.learn to do学习做某事
11.marry sb嫁给某人,娶某人
marry sb to sb把某人嫁给某人,为某人娶媳妇
Be/get married to sb 与某人结婚
12.join 参加(组织,团体)
take part in= join in 参加(某项活动)13.successful adj.success n.successfully adv.succeed v.Succeed in doing sth成功做某事 14.around the world= all over the world全世界 15.before +时间点(用于各种时态)在…之间
一段时间+ago(用于过去时)…时间以前 16.finish school 完成学业
17.in many other languages用许多其他的语言 18.actor 男演员
actress 女演员
19.as well as连接两个主语,谓语动词与第一个主语保持一致 20.historic 具有历史意义的
21.be worth doing sth值得做某事
Be worthy of doing sth 值得做某事
Be worthy to do sth 值得做某事 22.take a name 取名
23.by 由…创作;乘坐;在…的旁边;通过…的方式
Module 10 be on holiday 度假
Where are you going on holiday? 你打算去哪儿度假? 2.花费: take:
It takes sb time to do sth spend:
sb spend time/money(in)doing sth sb spend some time/money on sth pay:
sb pay money for sth.cost:
sth cost sb money 3.drive sb to sw.开车带人去某地
4.how long…? 回答:for +一段时间(表示某一动作持续多长时间)how long did it take to do sth?做某事花费了多长时间? How soon…? 回答:in+一段时间(用于将来时)
6.到达:arrive in+大地点
arrive at+小地点
get to+地点
reach+地点 7.the day before yesterday前天
the day after tomorrow 后天 8.at the airport在机场
9.world-famous works of art艺术作品
10.such as例举同类事物中的几个 for example, 例举一个列子进行说明 11.such + a/an + adj.+cn.(单)
so + adj.+a/an + cn.(单)
so many+cn.(pl.)so much+un.such+adj.+cn.(pl.)/un.12.buy sth for sb=buy sb.sth.为某人买某物 13.wait in line排队等候
stand in line排队 14.take a boat tour坐船旅行
15.all the+cn.(pl.)/ un.所有的
17.take photos of sb./sth.给……拍照
Module 11 1.bow to sb对某人鞠躬
bow to sth向某事屈服 2.shake hands with sb和某人握手
3.smile to/at sb对某人微笑
laugh at sb嘲笑某人
4.sometimes有时候
some times一些次数/倍数
some time一段时间
sometime某个时候 5.that’s why+结果
that’s because+原因
6.people do different things in different countries不同国家的人做不同的事
7.What do people in the US usually do when they meet?美国人相遇时通常做什么? 8.put…together 把…放到一起 9.国家名称
国籍/语言
England
English China
Chinese America
American France
French Japan
Japanese India
Indian Germany
German Italy
Italian Australia
Australian Canada
Canadian Spain
Spanish Russia
Russian 注意:以an结尾的国家人,都是可数名词,在末尾加s,其余的为单复同形。10.keep/stay in touch with sb与某人保持联系
get in touch with sb与某人取得联系
be out of touch with sb与某人没有联系
lose touch with sb与某人失去联系
11.Here are some ways to welcome them这有一些欢迎他们的方式。12.too…to…太…而不能….主语+谓语+too+adj/adv+to+do sth
Eg: He is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他太小了而不能上学。
So…that…太…以至于…
主语+谓语+so+adj/adv+that+从句
Eg:He is so young that he can’t go to school.13.walk arm in arm with sb与某人臂挽臂的走路 14.move away离开
move to sp搬到某地 15.not…at all一点也不
not要与句中的谓语动词构成否定结构,或借助于do,does或did构成否定结构。16.other+名词
其他的…
代词/副词+else 其他的… 17.挥手告别
wave to say goodbye
wave goodbye 18.be careful with sth 小心… 19.stand close to sb站得离某人近 20.a way of doing sth做…的方式方法
21.show sth to sb=show sb sth展示某物给某人
show sb around sp 带领某人参观某地 22.祈使句:肯定句:1.V.原形开头
2.Be+ adj
否定句:don’t + V原形/be动词 23.respect v/n 尊敬
24.say hello to sb想某人问好
say goodbye to sb向某人告别
say sorry to sb向某人道歉
25.on time 准时
in time 及时
Module 12 1.think about考虑
2.what do you think of sth?你怎么认为…?
= how do you like sth?
3.be sure of sth/doing sth对…有把握
Be sure to do sth务必做某事
be sure that+从句
对…肯定 4.a fan of一个…的迷
5.give us a break!让我们清净会。
6.much too 太,,(表程度,修饰形容词,副词)
Too much 太多(修饰不可数名词)
Too many 太多(修饰可数名词复数)
Many too(这种结构是错误的)
7.in the center of在…的中心
in the middle of在…中间
Center还可表示商业中心,生活中心等,而middle不可以 8.make sb do sth使某人做某事
let sb do sth让某人做某事
Make sb/sth+ adj.使某人或某物具有一种状态
9.not only…but also…不但…而且…(连接两个主语时,就近原则)10.take sb around sp带领某人参观某地= show sb around sp 11.believe sb相信某人说的话
believe in sb相信某人的能力
12.noise 噪音
voice人的嗓音
sound自然界的声音(声音的总称)
13.across(从表面)穿过
through(从内部)穿过
over(从上方)经过
Cross=go across 河流经过城市用through,河上有桥用over 14.a piece of一张,一片,一首…
two pieces of…(作主语,谓语动词用复数)15.感叹句:what + a/an +adj +n.(可数名词单数)+主+谓 Eg: what a clever boy he is!What +adj.+n.(可数名词复数或不可数名词)+主 +谓 Eg: what clever boys they are!How+ adj.+ n.(主语)+谓语
How clever the boy is!注意:名词前有many,much,little,few等词修饰时,只用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