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经验

时间:2019-05-15 09:3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经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篇:新闻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经验

新闻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三大亮点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

“三个面向”:面向地市级媒体;面向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工作;面向各级文化传播公司和网络传媒公司。

“四能”人才:能在新闻传媒及其他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从事新闻报道与写作、新闻编辑、视频节目创作与摄制、媒介经营与管理;能在互联网站从事信息采集与网络编辑;能在各类企业从事文化建设;能适应国内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作用

专业委员会与专业同步诞生。七位成员由院、系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组成(肖云儒、张书省、贺信民、王斌、李培元、袁秋香、杨军),或为著名学者,或为高校资深教授和媒体资深专家。

专业委员会的三大作用:指导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指导专业建设;结对“传帮带”,以老带新,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授课水平;指导帮助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3.四个标志性成果

一个基础优势:作为本科基础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07年获省级高职重点专业;

一个优秀团队:平面媒体教研室06年获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一位教学名师:李培元教授06年获校级教学名师;

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青年讲师唐艳艳07年获第二届中国教育教学创新成果一等奖。二、四大特色

1.建立“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新闻学专业分别针对平面媒体(报纸、杂志)和电波媒体(广播、电视)的人才需求,建构课程体系,形成了以“新闻学概论、传播学、中外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为基础平台,以“新闻摄影—新闻编辑—报编实务—新闻评论”为平面新闻课程模块,以“广播电视新闻—电视摄像与剪辑—电视访谈节目—电视节目策划—播音与主持”为广电新闻课程模块,配套校内实训基地,能够完成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的模拟运作,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2.完善校内“拟态环境化”实践教学体系

以国外“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校内非线编实验室、电视台、广播台、平面新闻实验室、新闻苑、暗室等6个实验室及多媒体教室和机房,按照实践教学大纲,强化“实战”训练,使学生在校即能获得“第一份工作体验”。

3.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作用

专业实习分职业资格培训、集中实习、分散实习三个阶段,衔接合理,每个阶段都有固定的实习基地。专业实习制定有详细的计划,实行“双导师制”,由媒体中级以上从业人员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本专业派出讲师以上教师担任理论指导教师。实习结束要求学生填写实习登记表,撰写实习报告,提交实习单位鉴定,最后由指导教师负责给出成绩,进行总结表彰。

第一阶段,聘请媒体资深专家来校对学生进行职业资格培训,由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进行认证。

第二阶段,由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安排学生集中在陕西广播电视报实习,完全由学生制作出版一期报纸(专版)。

第三阶段,新闻专业与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推荐学生到合作媒体进行实习,或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

2005级79名新闻学专业学生在第六学期的专业实习中,接受了职业资格培训,并获得了培训合格证;2008年6月5日采访编辑出版了多达88版的《陕西广播电视报〈高考直通车〉》专版。还在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陕西电视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陕西广播电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阳光报、宝鸡日报、渭南电视台、随州电视台、商洛人民广播电台、延川电视台等28家媒体和网站、广告公司进行实习。由于专业实习期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部分学生未能保存实习作品,现有51名学生提交实习作品970余篇,人均19篇。

4.人才质量良好

人文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新闻学专业学生重视政治理论学习,积极要求进步,党课学习和组织发展工作一直走在全校前列。该专业05—08级在校生285人中,有221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参加党课学习的有205人,发展学生党员34人(正式15人、预备19人)。

07年12月参加国家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2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参加大学生英语竞赛,2人获二等奖;参加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1人获二等奖。反映校园文化建设新闻作品获“陕西高校新闻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其他校园活动奖8项。

截止2009年3月应届毕业生79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16人、六级1人;获得计算机二级证书25人;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9人;获得新闻职业资格证书79人;签约就业60人,占应就业人数的83.5%。

第二篇: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

▲十一届四中全会总结了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

①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②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 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③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⑤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这是四中全会的一个突出亮点,也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指导原则。▲ 十一届四中全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是“四个着眼于” ①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②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③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④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十一届四中全会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面临着“四大考验”

“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全会提出的四大“考验”,警醒全党居安思危,其根本着眼点在于努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

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欧洲国家军队装备更新、中国边境国拥有核武器增多、印巴争端、日本与韩国成为战略伙伴、金融危机、领土划分等),国内改革发展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敌对势力从未停止干扰破坏活动,西藏**去台湾、新疆7.5事件、重庆涉黑案件、高官腐败等)。在这个重要关节点上,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勇于面对考验

▲十一届四中全会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了“四项目标”

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学习教育;

④建设学习型组织。

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次全会鲜明地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课题,是一个重大成果。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

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十一届四中全会把过去党的三大作风创新为“四个大兴”①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

②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③大兴艰苦奋斗之风;

④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

这与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篇: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建设总结

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建设总结

一、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学校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工程,也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专业的基础,专业建设必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积极引进高水平教师,加大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一)师资队伍现状

本专业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高级职称比例30%;具有博士学位3人占30%,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达到100%,45岁以上教师1人,45岁以下教师9人。所以专业的整体师资队伍比较年轻,具备了较强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3年来教师队伍承担省级以上教改项目2项,院级和市级教改项目十多项,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荣获邯郸市科技进步奖三项。

(二)主要建设思路

通过加强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稳定师资队伍,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经常性的举办学术报告,积极安排对外学术交流,以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以教授和骨干教师为主体建立学术梯队,加强学术研究与内部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大力培养青年教师,形成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核心队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授课教师的安排上,尽量让高职称、高水平教师上教学第一线,开展导师制和教学法研究,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对青年教师实施实验室锻炼制度,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行导师制。

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进修,目前本专业派出一名博士出国进修,另一名教师在北京化工大学进修。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采用多种形式聘请国内知名学者、教授和工程技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二、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

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重新制订了2014级和201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增加自主学习模块并实行分学段教学,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占专业总学分均在20%左右,实践环节的加强,能够大大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此外制定出了专业学习大纲,从人才成长目标与规格、毕业生就业与考研指南、课程结构、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等方面,为学生的求学之路指明了方向与路径;为配合大类招生的学生进行专业分流,开设了专业导航课,更加细化了岗位技术标准体系,使学生对应用化学专业有了更加深刻与明确的认识。

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建设方面,组织专业内部教师对专业建设规划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进行讨论,并对规划与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 以专业负责人和主讲教师为核心成立系列课程建设小组,对系列课程的构成、课程内容的整合与调整以及相关课程的内容衔接、课程标准的制定等具体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进行工作; 以专业负责人和实验主讲教师为核心成立系列实验建设小组,对实验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改革,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将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紧密结合; 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公开课和教学法研究,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交流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积极组织、参与全国或地区性的高等教育和专业建设学术研讨会,学习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建设,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只有将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在人才培养中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实验环节的建设

实验环节包括基础性实验环节和专业实验教学环节。建成了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的台套数、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实验室的环境和本科教学实验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同步立项建设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实验中心实施开放式管理,通过实验室的开放和实验项目的整合优化,大幅度增加了研究创新性实验内容,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实习基地的建设

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形成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的教育培养体系。对于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化工企业的实习是锻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工程实践相互联系、加强感性认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是建立稳固实习基地的重要方式,本专业已与邯钢焦化厂、新阳光化工、河北硅谷化工、河北昊阳化工有限公司、河北晨光天然色素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确立了产学研合作办学的稳固关系并建立了较稳定的实习基地。

四、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专业教学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健全合理,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管理的范畴涉及教学法活动的制度化、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改革项目的推进与管理、教学任务的下达和安排、教材规划和选用管理、新教师的选聘和试讲、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与听课制度、课程考试命题、阅卷和成绩管理,校外实践环节的遴选和实习检查制度、毕业设计环节的指导、检查和答辩管理制度等。在上述各项工作中,专业教研室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学校和学院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各项工作由专业负责人把关,并形成了在教研室业务学习会议上对工作进行通报、研究和讨论的制度。在专业建设和日常管理中,明确专业建设负责人的听课制度、把关制度,使日常教学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五、人才培养成效

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从2011年至今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这说明我们培养的人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也说明了我们人才培养的方案、过程和结果是优秀的。

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努力方向 本专业成立以来,我们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得到显著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明显提高,人才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使我们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仍然有很多不足,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需要在今后的专业建设工作中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一)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专业教师的职称、学历结构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我们将继续按照“引进来,送出去”的思路,吸引优秀人才,培养和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与完善。重点加强教学内容、系列课程建设;专业基础精品课程、专业优秀课程的建设和特色课程的建设,符合教学规律要求具有创新的多媒体课件的建设方面还需要花大力气;教学管理的现代化还需进一步提高层次和水平。

(三)实践教学环节与基地建设还需要有大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重点是在实验装备的规模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设计型、综合性实验要进一步充实内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应用化学专业教研室

2015.11.22

第四篇:西北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

西北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

(2007年 9月 5日校长办公会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本科专业建设,加强对学校本科专业的宏观管理,促进学校本科教育的规模、质量、效益与特色的协调发展,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1999年颁布)以及《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教高 [2001]5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章 本科专业设置

第二条

学校的专业设置,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第三条

学校的专业设置,应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

第四条

学校的专业设置,应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有关要求,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五条

学院新设置本科专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符合学校和学院的发展规划,对专业人才有稳定的社会需求,招生规模原则上每年不低于 60人(设计类、艺术类等特殊专业除外)。

2、应有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计划以及申报论证报告、专业发展规划、师资情况等的必要文件。

3、一般应以学校已设相关专业为依托,并具有一定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4、必须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发展支撑,具有一定数量且比较稳定的、能完成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所必需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其中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教师中具有该专业背景的高级职称的人数不得少于 5人。

5、具备新设置专业必需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基本的办学条件。

第六条

学院在充分论证、调研的基础上可向学校申报新专业,但每次限报一个。已有新专业(指申报时有毕业生不满三届的专业)的各学院,原则上必须待学校对其新专业进行评估且通过后方可再申报新专业。第七条

学校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联合申报和建设新兴、边缘、交叉专业,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第八条

在学校进行的专业评估中,排名列后 30%的学院 3年内不得增设新专业。

第九条

学校每年视需要组织校内本科专业的申报和审批工作。申报时间一般为 4月 20日至 5月 10日,评审时间一般为 6月 20日至 6月 30日。每年 7月 30日前学校统一上报国家民委。

第十条

申报设置新专业的学院应组织相关专家对拟设专业进行论证,由学院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学院的申请报告应由学院院长签署意见。

第十一条

申报设置新专业的学院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学校教务处提交书面申报材料,由学校专家组评议,评议结果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审定后,报校长办公会审批。

第十二条

设置新专业的申报材料包括:

1、申请报告。简要说明申请设置和调整专业的主要理由,包括国内外相同、相近专业的设置情况,国内的人才市场需求预测分析,相近学科专业的条件、实验室、实践环节条件、可行性论证等相关情况;

2、根据学校规定的格式填写的申请表;

3、拟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4、拟设专业的建设规划;

5、拟设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任课教师配置一览表(教师姓名、年龄、性别、职称、学历、所毕业的学校及专业、授课名称)。

6、拟设专业的办学条件(专业开办经费、教室、专业实验室及实验开出率、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学生宿舍等)的落实情况报告。

7、其它需补充说明的有关材料。

第十三条

学院拟设置、调整专业目录外的专业或国家控制设置的专业,须经学校充分论证后报上级主管部门。专业目录外专业的论证按教育部要求的程序进行。

第十四条

对专业目录外专业的论证应着重说明设置该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拟设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

2、拟设专业与国内外相关和相近专业的比较分析; 3、拟设专业的特色与优势,与学校已有专业的相关性;

4、拟设专业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主要指知识与能力结构)、主要学科基础、基本课程、授予学位等;

5、拟设专业的培养方案;

6、拟设专业的教学计划;

7、拟设专业的办学条件;

8、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三章 本科专业的建设

第十五条

学科专业建设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及人才市场需求,以提高学校竞争力的需要为出发点,遵循学科专业发展的规律,着力保护传统优势学科专业、积极发展应用学科专业、大力扶持交叉学科专业、努力创建特色专业的方针。

第十六条 专业建设的内容包括专业建设规划、实施计划、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文件、教学队伍、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手段、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图书资料及教学场所等。

第十七条 专业建设要有所侧重,各学院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制订和调整专业建设发展规划。要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逐步形成一批名牌专业,保持学校整体优势。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学校提倡利用社会上的各种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建设新专业。

第十八条 各学院要把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作为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规划的重要内容,根据学院发展目标定位,对不同类型的专业制定和实施不同的调整与建设方案,使专业建设落到实处。

第四章 本科专业的评估与管理

第十九条

学校成立专家组,根据国家、部门和地方的人才需求、现有专业设置情况、学校发展需要,对学校拟申报增设或调整的专业以及专业建设中的重大事项进行评议,对专业设置与建设进行指导、检查与评估,为学校本科专业建设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定期对各学院的本科专业进行随机性检查评估。

第二十条 专业建设以学院为主,学校进行指导、规划和统筹。学校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宏观调控,整体上把握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建设是各学院的中心任务之一,学院应根据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和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制定现有专业的建设计划及拟设专业的筹建计划并组织实施。第二十一条

专业建设实行负责人制度,学院专业建设总负责人由专业所在学院院长担任。专业建设负责人由专业所在学院确定,专业建设负责人对院长负责,其基本职责是:制订现有专业建设规划;提出专业方向的调整建议;制订拟设(调)专业的筹建计划,配合学院进行专业申报工作。

第二十二条 学校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负责组织对新设专业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1、对于人才需求量大、办学条件好、就业形势好、在本科专业建设评估中排名前 10%的专业,学校在专业建设软硬件条件上给予大力扶持并适度扩大招生规模。

2、对疏于建设和管理、社会需求量小、就业情况不好、在本科专业建设评估中排名后 10%的专业,及时进行整顿、改进和建设,适当压缩招生规模。

3、对本科专业建设评估中未能达到合格的专业,经学校研究,可以停止招生。

第二十三条

学校对重点建设专业和名牌专业给予重点扶持和动态管理,加强与重点学科相匹配的特色与优势专业建设。

第二十四条 学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思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1、学校积极推动按学科专业大类招生,实行打通基础,分专业培养模式。

2、学校对现有专业根据专业性质进行必要的归并和调整,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

3、根据人才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第五篇: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

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建设”这

一新概念之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同,并迅速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特别是总结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领导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并将其上升理论的高度,提炼出具有规律性和启示性的理论认识,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建设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

一、从中国实际出发探讨社会建设问题立足国情,从客观实际出发来探讨和研究中国的社会建设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强调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考虑问题、谋划发展。在社会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中国共产党针对当时有限的财力、物力状况,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必须和国力相适应的思想。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在以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建设的阶段,中国共产党针对当时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发展社会产力”的基本路线,以效率优先为导向,做大“经济蛋糕”,从而为社会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人民的生活,提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阶段,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提出了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思路,实施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赞誉。

下载新闻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经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经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共产党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基本经验 (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 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已的路 (二)必须始终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从......

    新闻学

    新闻学、传播学经典文献目录论著1 《论出版自由》,[英]约翰.弥尔顿,商务印书馆,1958年 2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商务印书馆,1959年 3 《舆论学》,[美]李普曼,华夏出版社,1989年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首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执政基本经验

    政党执政已经成为现代世界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从1679年英国成立的托利党和辉格党开始,现代意义上的政党迄今有330多年的历史。纵观世界各国,政党生生灭灭,执政党潮起潮落......

    毛泽东论文基本经验论文

    毛泽东论文基本经验论文 [摘要]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发挥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模范带头作用;熟悉......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自查报告(2010-11-8)12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本科专业申报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自查报告 (2010年11月8日) 为迎接和顺利通过2012年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权的评估验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学......

    艺术设计学院2013学年本科专业建设总结

    艺术设计学院2013年本科重点专业建设总结 艺术设计学院以创新为动力,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方向,以优化教学过程管理为主线,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突破口,积......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沪二工大教[2007]58号 为了规范本科专业建设,适应社会发展和学校自身建设的实际需要,促进学校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