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答题复习

时间:2019-05-15 09:5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学问答题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学问答题复习》。

第一篇:心理学问答题复习

1.简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答: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专门研究发生在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学生在学生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2.谈谈形式运算阶段中个体思维发展的特点。

答:形式运算阶段是指从11岁到15岁的年龄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个体的认知已经超过了现实而无需以具体的事物为中介。他们不仅能从具体的事实出发,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而且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他们不但能思考和检验单个命题,而且还能发现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3.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答: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他认为儿,儿童智力发展有种水平,即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这两种水平状态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好的教育,不是追随在发展过程之后,而是在于超越发展过程,引导发展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学前教育必须研究和确定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选定合适的教育内容,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不断促进学前儿童从“现有发展水平”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即先行教育原则。4.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答: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和同辈群体。

不同的父母的教养方式,使儿童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研究者者根据寄望和反应两个维度,把教养方式分成了四种类型:专制型、威信型、放任型和忽视型,专制型的父母对孩子只有寄望,没有反应。也就是说只给孩子立规矩,要求孩子无条件遵守,不关心孩子的诉求,不与孩子沟通,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表现出胆小、缺乏独立、不敢负责、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等人格特征。威信型的父母对孩子既有寄望也有反应,既给孩子立规矩,并以身作则,同时征求孩子的意见,与孩子沟通。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独立、负责、勤奋和重成就以及友善、合群、自信等人格特征。放任型的父母只对孩子有反应却没有寄望,表现出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在这种溺爱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表现出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人格特征。忽视型的父母对孩子既没有寄望也没有反应,表现出对孩子不闻不问,漠不关心,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不同家庭教养模式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孩子的人格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的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育技巧、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友爱和谐、平等互助的班级环境也对孩子人格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后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同时它又为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化发展提供了社会模式或者榜样。因为儿童习惯将同伴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物,这种社会比较高处是儿童建立自我形象和自我尊重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社会过程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5.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如何指导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答: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发生突变的时期,并构成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特点,因为这个时候生理发展加速,反省思维能力开始出现。由于青少年反省自己的行为后果,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行为的后果,他们更多开始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长相、衣着打扮和言谈举止。

因为青少年处在一个这样“急风暴雨”时期,所以对他们的指导也是很有必要的。这 就包括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通过对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行为动机、个性品质的分析和评价,并要求他们对自己的思想、学习、和工作进行小结;培养他们写日记、与朋友谈心的习惯;通过自我鉴定等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批评的精神。其次就是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

首先,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帮助学生建立自尊感。这时他们已经把自己当做一个大人看待,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意见,也愿意承担一些比较艰巨的任务。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独立性要求,给予他们一定的独立自主和自治的权利,虽然的他们的主张、意见、要求和理想,不可避免地带有幼稚、片面的、脱离实际的、脱离实际的东西,但是要看他们的趋势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对他们积极向上、合理的意见和要求,应充分肯定,并尽可能给予满足,对他们不合理、消极的的意见和要求,应耐心说服教育,决不能以粗暴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其次帮助学生克服闭锁性和自卑感。解决有闭锁性的问题的学生关键在于要取得孩子的信任感。对于有自卑感学生的问题就在于要帮助他们的正视自己目前的不足,正确评价自己,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适宜的对策,多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加他们的个人价值感,并逐步恢复自信心。

最后就是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首先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锻炼自我控制力。在实践活动中和,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多分析主观原因,从中发展个体自我的控制方面的不足,无疑对提高自控力有很很实际的帮助作用,其次就是教授自我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6.智力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根据这些差异进行教学?

答: 由于智力是个体的先天因素会让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与群体差异,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量和质的不同。量的差异是指个体与其同龄团体的常模比较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分数的差异。质的差异是指个人智力构成成分的差异。此外,智力差异也表现为成熟时间的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的差异、年龄的差异和种族的差异。

孔子有云:“因材施教”。所有要根据这些差异来进行教学,如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就是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最后就是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7.认知方式主要包括哪些内型?

答:包括场依存型认知方式与场独立性认知方式,冲动性认知方式与沉思型认知方式,整体认知方式与序列型认知方式。

8.举一个合作学习的例子,试述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合作学习的利与弊是什么?

答:比如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主要起以下几种作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建立良性的内部依赖关系,让学生体验到自己需要同伴的支持、解释和指导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让小组成员明白自己的学习职责,在相互合作中仍能进行独立学习;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如如提出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发动所有成员参与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让小组成员学会相互监控,以保证小组能富有成效地工作;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根据小组的学习目标和成员年龄,合理分配角色以促进小组成员的合作与学习。

总体来说,合作学习的利大于弊,利的表现在于合作学习时的小组交流、争议、意见综 合等有帮助于学生建构新的、更深层的理解;小组互动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不平衡,从而使个体质疑自己的理解,并寻找新的解释,最终导致新的认知平衡;此外,在社会互动中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建立起更完整的表征,而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合作学习的弊表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不具备合作的心向和倾向性,成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化,形式化.2,教师采用小组学习策略准备不足,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课堂秩序混乱.3,小组分工不明确,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学困生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地位.4,小组合作学习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探索性,学生没有讨论的兴趣,浪费教学时间,教学效率事倍功半.这些有待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改进.9.奥苏伯尔认为,什么样的学习就是有意义的学习?

答:第一,学生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联系起来的倾向性。

第二,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即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生在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范围之内的,没有超越其认识的可能性或水平。

第三,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即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有能帮助其理解新观念的适当的知识经验。

奥苏伯尔认为,在意义的学习中,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10.建构主义为什么提倡合作学习? 答: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真实的学习环境和社会互动两个因素,合作学习需要充分体现这些要素的意义。合作学习时的小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帮助于学生建构新的、更深层的理解;小组互动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不平衡,从而使个体质疑自己的理解,并寻找新的解释,最终导致新的认知平衡;此外,在社会互动中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建立起更完整的表征,而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1.我们曾经上得很成功的课,在另一个班或是下一次也一定能成功的吗?为什么?

答:不一定成功。根据奥苏伯尔的有意义的言语接受学习理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备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即学生必须要具有有意义的倾向。即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联系起来的倾向性。二是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即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学生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范围之内的,没有超越其认识的可能性和水平。三是学习生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即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帮助其理解新观念的适当的知识经验,以便能和新知识进行联系。只有具备这三种条件,学生的学习次才可能积极和主动。建构主义学习观也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等。这些都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帮助学生在将要开展的学习中有用的经验从背景中调出来。为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了解学生,即了解学生具有有些什么知识,哪些可以利用,怎么有效地引导学生调出有用的知识经验等。而不能只看着教材、教学大纲去千篇一律地“备教材”,简单照搬。事实上,相同的教材内容对不同的学生,确实难以沿用同一的方法。否则,势必成为机械学习。12.当学生考试失败后,如何指导他进行正确的归因?

答: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是激发学生的学生动机,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的重要方式。其次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自信。教师可通过将学习任务分成小步子,以提供其成功的机会;强调学习目标而不是表现的目标,这样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学习目标。相反,表现目标只会产生少数的成功者。容易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将失败归因于不可控的能力因素。并因此不再做出努力。此外,对于低成就的学生,还必须教授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让学生知道他们的成功或失败取决于在学习中使用策略的努力程度。13.如何利用学习结果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学习结果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所学的知识增多,学习成就的取得可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等,从而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结果的成功率,如来一次不是很难又不是很容易的测试,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结果的成功,从而提高他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其次多让学生在课堂里面体验到学习结果的成功。尽量不要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失败的感觉,如回答不出问题等。

14.什么是自我效能感,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

答: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形成适当的预期来实现。教师可以尝试学生回答一些涉及“可能自我”看、的观念性问题。设想可能自我,可以引发学生更高的成就动机,其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但教师应注意在课堂上尽量避免让学生获得直接的失败经验,如对提问回答不出。

此外,可以通过提供挑战性任务来实现。虽然尝试容易的任务可能会较快取得进步,但学生较难从中了解自己的解决挑战性任务的能力;反之,如果尝试太难的任务,负面的结果又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长期动机。

15.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越强,其学习效率就越高吗?为什么?

答: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表现为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因为学习动机强的学习,通常学习目标明确,所激起的紧张性使其能更好的认真、专心地投入学习,学习效率就高,而这又将有助于最终获得好的学习成绩。但是,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成正比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以学习行为为中介的。学习行为不仅受学习动机的影响,还可受其他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学习基础、学习方法、智力水平、任务难易、教师指导等。正因为如此,过分强烈的学习动机容易使学生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焦虑状态中,这样反而使其注意和知觉的范围变得过分狭窄,思维缺乏灵活性,限制了学生正常的智力活动,而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16.早期的迁移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与关系转换理论说等。

形式训练说的基本要点是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训练得以发展和加强,得到训练的官能可以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即一种官能改进了,其他所有的官能也会在无形中得以加强。

共同要素说的基本要点是只有当两种学习情境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的迁移。

经验类化说的基本要点是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能概括出他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主体将所获得经验类化。

关系转换说的基本要点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共同的成分,即对情境一切关系的理解和顿悟是获得一般迁移的最根本的要素和真正的手段。

形式训练说的解释是从唯心主义观点出发的,共同要素质疑并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强调发生迁移的关键在于只有当两种学习情境中有相同的要素时才可能发生迁移。但是它将迁移局限在有相同的元素,而未考虑学习者内在训练过程及其他的主观因素,否认了迁移过程中的复杂的认知活动,有一定的机械性和片面性。经验类化说是在共同要素的基础上提出来,但是它强调有相同的元素只是发生迁移的前提条件,而关键在于学习者在两种学习活动中能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原理来。关系转换说强调的是行为和经验的整体性,更重视学习情境对原 理原则之间关系的顿悟在迁移中的重要作用。17.在教学中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

答:1.精选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5.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18.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迁移的因素包括相似性、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学习定势。

相似性包括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的相似性与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相应的背景水平、原有经验的组织性与相应的认知结构和策略。19.举例说明什么积极迁移? 答:积极迁移就是一种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如一种学习是使另一种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了;或者是使另一种学习深度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学习量增加;或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使得学生证顺利地的解决面临的问题等。20.“题海战术”对迁移有什么影响? 答:“题海战术”意味达到某一任务,进行大量的,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的做相关的习题,并考虑其质量和效率。“题海战术”不会使学习者得到有效的迁移,因为学习的迁移不只是单靠大量的做题就可以得以实现的。迁移不是主动的,它受制于各种条件的,如果“题海战术”没有考虑这些条件,就很难发生迁移。如相似性,“题海战术”如果没有考虑到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的相似与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只是考虑到数量上的话就会影响到迁移。

21.怎样在课堂上提高知识直观的方法?

答:灵活运用各种直观的形式。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22.如何利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

答:想要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而要想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而要想有效地观察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1)强度率。指作为知识物质的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像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2)差异率。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在物质载体层次方面,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方面,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3)活动率,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新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4)组合率。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老被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因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的停顿。23.简述课堂上有效的概括方法?

答:1.用好正、反比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自觉地进行概括 24.学生日常直觉经验中常常具有与科学理论相违背的体系,例如“大地是扁平的”、“太阳围着地球转”、“重的物体会很快落下”等。请问这是什么现象?该如何处理? 答:这是一种错误观念的现象。要转变错误观念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引发学习者对原有观念的不满

2.使学习者意识到新观念的可理解性。3.显示新观念的合理性。

4.使学习者意识到新观念的有效性。25.简述保持知识的方法。答:1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2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26.在技能行程中,指导和示范有什么作用?

答:学习任务本身的界定及说明或演示学习任务的性质,指导 27.智力技能就是智力吗?为什么?

答:智力技能不是智力。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而智力

第二篇:心理学问答题

心理学问答题

第一部分 心理学简答题

第二章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

1、【注意时的外部表现】

2、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3、【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4、【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5、【小学儿童注意有意性(有意注意)的发展】

6、【发展观察力的意义?】

7、【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观察力?】

8、【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发展水平)分为四个阶段】

9、【小学儿童观察品质的发展与特点】

10、简述知觉的特性。

11、【小学儿童对描绘在纸上堆积在一起的立方体数常常不能正确确认,而且总是多判,为什么?】

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记忆和想象

12、【简述记忆的类型】

13、【表象的作用?】

14、【小学儿童保持的特点?】

15、【教会儿童提高识记效果的方法?】

16、【怎样合理地组织复习?(怎样进行复习最有效?)】

17、【掌握一些回忆的策略】

18、【小学儿童想象的发展的特点】

19、【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想象力?】

20、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记忆能力?

21、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想象能力?

第四章小学儿童的思维

22、【简述思维的种类及其含义】

23、【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

24、【简述小学儿童思维概括水平的发展?】

25、【简述并举例说明小学儿童掌握概念的三级水平?】

26、【简述小学儿童对数的概括水平可划分为五个等级?】

27、【简述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思维能力?】

28、【简述解题的过程】

29、【思维品质的判断指标有哪些?】

第五章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意志 30、【简述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31、【简述小学儿童情感的特点】

32、【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情感?】

33、【简述意志行动的主要心理成分】

34、【简述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35、【简述小学儿童意志发展的特点】

36、【简述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意志?】

37、【在养成教育这个方面,有经验的教师通常采取以下做法:】

38、教师如何帮助儿童正确地对待挫折?

39、如何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小学儿童的意志?

第六章品德

41、【简述运用强化手段培养预期的行为结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42、【什么是说理法?运用说理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3、【 简述为什么应少用、慎用惩罚?】

44、【简述运用惩罚时应注意的问题:】

45、【为什么小学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出现“马鞍型”现象?】

46、【什么是榜样示范法?为儿童提供榜样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7、小学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规律

48、【简述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49、【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

50、【简述小学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一般趋势】

第七章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51、【简述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

52、【简述班级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

53、【简述影响班级人际关系发展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哪些?】

54、【简述如何对班级中的小团体进行引导?】

55、如何调节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56、【你认为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发展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在什么地方?在改变这种消极的教学模式上有何设想?其出发点是什么?】

57、【如何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交往态度和原则?】

58、【 如何调整处境不利儿童在集体中的地位?】

第八章个性

59、【简述个性的特性】

60、【为什么说个性最本质的特点是社会性?】

6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62、【简述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包括哪几个方面?】

63、【简述小学儿童在入学头几年,成就需要的发展表现如下:】

64、【*小学儿童兴趣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65、【简述如何引导和培养小学儿童的兴趣?】 66、【心理学中的个性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个性”有什么区别?】

第九章自我意识

67、【简述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几种表现】

68、【简述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69、【简述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主要有如下几点】:

70、【简述如何通过交往活动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

71、【你认为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还是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其今后的发展成长更为不利?为什么?怎样对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进行个别指导?】

第十章小学儿童的能力、气质、性格

72、【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73、【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能力?】

74、【如何根据学生不同气质类型进行相应的教育?】

75、【简述性格的特征】

76、【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77、【简述小学儿童性格的特征】

78、【如何培养孩子获得良好性格?】

79、【简述小学儿童能力的差异(特点)】

第十一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80、【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

81、【怎样理解年龄特征这个特点?】

82、【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第二部分 心理学论述题

1、如何运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你若是低年级的老师,将怎样考虑学生注意的特点组织教学?)

2、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观察力?

3、记忆品质有哪些?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记忆品质/记忆能力?

4、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想象能力?

5、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6、论述创造性思维及其品质的培养

7、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意志?

8、从总体上如何估价小学阶段儿童品德的发展?

9、分析逃学与离家出走的原因以及教育的措施

10、如何调节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11、如何提高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12、试分析儿童性格形成的原因和培养方法。

1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篇:心理学问答题

36、教师教学反思的几种方法①写反思日记;②详细描述③交流讨论④行动研究

37、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①教学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组织形式②教学应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方式③教学手段与学生认知差异相适应。

39、促进错误观念转变的教学方式①创设开放、相互接纳的课堂气氛②注意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世界③引发认知冲突④鼓励学生交流

40、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的主要表现。40、①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的形成②自我意识增强③品德的各方面相互协调,结构更为完善

41、课堂有效管理的目标①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②有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③学生能自我管理

你将怎样帮助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2、①增强自我效能感:形成适当的预期,以体验到更多的成功。②设置合理的目标:目标应是具体、可行的并及时反馈、评价目标的实现状况。③进行归因训练:减轻或消除其习得无助感;教授其掌握些有效方法;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

43、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43、①遵循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规律;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③熟练掌握心智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④提供心智技能应用的机会。

36、教学反思的三种类型。

36、①对活动的反思②活动中的反思③为活动反思

37、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学习者的心向②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③学生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观念

38、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①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学习效果好②学习材料的难度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两者的关系不同③学习

效果可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9、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①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②运用记忆术③进行组块编码④适当过度学习⑤进行合理复习

40、学习策略教学的基本原则。①主体性原则②内化性原则③生成性原则④效能性原则

41、心理健康的标准①情绪稳定乐观②人际关系和谐③人格完整④正确的自我观⑤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⑥行为合理

43、怎样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迁移?①指出有效即积极迁移。②具体方法a.在真实情景中学习b.注意最初的学习程度c.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d.教授学习

36.帮助学生建构积极自我意识的措施。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②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

③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37.迁移在学校教育中的主要作用。①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②是各类学习的关键环节

③对学与教具有重要作用

38.错误观念的主要性质特点。①广泛性②自发性③顽固性④隐蔽性

39.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①预防精神病症,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③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

41.影响学生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②认知失调③态度定势④道德认知⑤联系实际

42.教育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①使任务更有趣②引发认知冲突③合理使用表扬④给予合适的反馈

37.简述发现学习的主要特点。(1)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只是最后的结果;(2)强调直觉思维;(3)强调内部动机,即从学习探索活动本身得到快乐和满足,而不是外部奖励;(4)强调信息的组织、提取,而不只是存储。

38.简述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三种启发式策略。(1)手段一目的分析法。(2)反推法。(3)简化法。(4)类比法。

39.简述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及其构成。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40.简述课堂教学中提高知识直观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直观形式;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36、简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

36、(1用好正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自觉地进行概括

37、简述动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38、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中自律性的主要表现。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39、简述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惩罚法;(6)自我控制法

40、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的认知结构;(3)学习定势

41、简述专家型教师需具有的主要知识。1)特定的学科知识;(2)一般的教育学知识;(3)特定内容的教育学知识

第四篇:当代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1、简要叙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答:是要研究的是教与学,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

2、说说学与教过程的模式。

答: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年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与教学及其评价/反思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3、当今教育心理研究的新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5)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4、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定量研究又称为“量化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它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据统计方法等。其基本过程是:假设—抽样—资料收集—统计检验。研究者首先明确分析志研究的问题,确定其中的重要变量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相关关系做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研究样本,使用可靠而有效的工具和程序来采集数据,进而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来检验所假设的变量关系。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这种研究一般不使用量表或其他测量工具,而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质性研究不像定量研究那样通过收集事实资料来检验已有的理论假设,而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路,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寻找其中的核心维度,“扎要”于经验资料来建立理论。质性方法强调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来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做法、看法和体验,强调事件的整体性和情境性,强调随着资料的积累动态地主事研究问题和资料收集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质性研究并不是理论思辨、个人见解或经验总结,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都坚守实证主义的立场,都强调以“事实资料”为基础。

5、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过程是怎样的?

答: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一种方法它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这种干预的效果。它体现出从行动出发、通过行动进行、并着眼于改进行动的研究思路。

行动研究大致可分为如下环节:(1)从日常教学情境中确定、评价和形成有意义的问题。(2)与有关人士初步讨论和协商,形成初步的意向。(3)查阅相关文献,从同类研究汲取经验教训,包括他们的目标、程序以及遇到问题等。(4)重新个性和定义问题。(5)选择研究程序,比如取样、管理、材料选择、学与教的方法资源与任务的配置、人员准备等。(6)选择评价方法。(7)实施。(8)资料解释、推论和课题评价。

6、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谈谈教育心理学的体系结构。

第二章

学生心理★

1、说说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观。他的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答: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主张用多种方式表述教学内容;主张理解知识建构过程;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强调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梳理有关资料,主动进行意义的建构。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与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现出来三个重要倾向,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2、如何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关系?

答: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机能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皮亚杰认为“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即主全能够 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指“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也可以说改变认知结构以处理新的信息。

3、支架式教学与最近发展区的关系是怎样的?在教学中有何应用?

答: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如上所述,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在运用支架式教学时,要保证提供的支架一直使学生牌其最近发展区之内,在学生能力有所发展的时候,随着学生认知发展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同时,为了列好地形成学习者的变得丰美冲突,实现有效教学,教学支架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教师常常在学生学习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时使用到教学支架。

4、比较维果茨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大的影响。许多心理发展研究与课程论都是建立在皮亚杰理论基础上的。他的理论对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有重要的价值。(1)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发展水平的材料,即不主张毫无根据地或瓦为地加速儿童的发展;但同时,过于简单的问题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作用也不大。(2)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参与学习活动中来。(3)儿童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维果茨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他的思想强烈地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建构主义者们不再局限于仅仅强调教学的结果和处外部变量,开始注重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部变量,如一些变量性和过程性变量。在维果茨基思想的启发下,教育研究者对学习和教学进行了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1)研究者在维果茨基搭建支架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架式教学。(2)教学是交互作用的动力系统。按照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处于其最近发展区内的并且难度适当的学习材料。而最近发展区是个动态的区域,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获得有关学生发展的反馈。(3)维果茨基的理论对歙合作学习也有一军事援助指导作用。(4)维果茨基的理论在情境认知理论及其教学械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5、简单说说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

答:埃里克森的理论有助于我们的教育适应中小学生的发展。(1)帮助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危机。(2)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

6、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力理论有什么不同?对教学有何启示?

答:加德纳提出“智力应该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情境或社群中所展现出来的解决问题或制作生产的能力”。人类的至少存在八存在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以及他后来补充的自然观察智能。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区别于其他智能的独特思考模式,但这些智能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

多元智能理带来的教育新内涵,对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实施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7、简要叙述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答:斯腾伯格认为,人的智力是由分析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和应用性能力三种相对独立的能力组成的。多数人在这三种能力上存在着不均衡,个体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这三种能力的不同组合上。他认为,多数智力理论都是仅仅人某个特定的角度去考查智力,而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要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智力的内在万分、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和智力万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分别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8、什么叫流体智力?什么叫晶体智力?它们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流体智力需要较少的专业知识,包括理解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处理数字系列、空间视觉感和图形矩阵项目时所需的能力。这种智力在青少年之前一直在增长,岁左右达到顶峰,随后逐渐衰退。晶体智力是指对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能力。这能力人的整个一生中都在增长,因为它包括了习得的技能和知识,例如词汇、一般信息和审美问题等。人通过在解决问题时投入流体智力而发展晶体智力。但是,生活中的许多任务同时需要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这一理论把人与生俱来的素质与后天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东西区分开来,不仅在智力研究中给了人们很大启发,对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9、什么叫学习风格?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对教学有什么意义?

答: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可以了解学生对外界环境生理刺激、对一天内时间节律以及在接受外界信息时对不同感觉通道的偏爱,还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是属于场独立型还是场依存型,从而了解学生与其认知风格相符合的学科有哪些,指导他们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另外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是属于独立学习还是结伴学习,是喜欢竞争还是合作,是否喜欢成人支持。总之,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师在教学中就会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竞争意识的培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探究学习与记忆、阅读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同时还要兼顾个体的差异,让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10、简要叙述常见的学生学习风格差异,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有何影响?

答:常见的学习风格差民有

1、感觉通道(1)视觉型学习者。(2)听觉型学习者。(3)动觉型学习者。

2、认知风格(1)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2)反思型和冲动型。(3)整体性和系列性。(4)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

第三章

教师心理★

1、简要叙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多种角色。

答:师生之间忆不再是单一的授受关系,同时可能是同伴关系,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关系以及厄特拉者与被帮助者的关系。具体说来,教师要在教学中扮演以下重要角色:(1)设计者;(2)信息源;(3)指导者和促进者;(4)组织者和管理者;(5)平等吉的首席。

2、教师如何从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转变为师生互动学习活动中“平等中的首席”?

答:要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有效互动,教师需要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教学成为师生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可以做学生的同伴,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增强教育的力量。教师要善于观察和理解学生,甚至应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了解他们学习的过程,理解他们在学习中犯各种错误的原因,从而在教学中与学生很好地配合和合作。另一方面,教师有时甚至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进行讨论或合作,作为学习的同伴与学生共同进行意义的理解建构,共同解决问题。由于教师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更高的能力,因而在这种交往中,教师作为成熟水平较高的社会成员,通过学生与他们的交往,可以促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向现实发展的转化。

3、如何区分教师“所倡导的理论”与“所采用的理论”,这对教学有何意义?

答:所倡导的理论,这各知识教师容易意识到,容易报告出来,它更容易受外界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但它并不能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所采用的理论,这类知识要直接对教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却不容易被意识到,而且不容易受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而是列多地受文化和习惯的影响。这两类知识之间并非是截然分开的,所倡导的理论可以转化为所采用的理论而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

4、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师素质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答: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在整个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教学操作能力是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而教学监控能力是关键。

5、调节师生相互作用对教学效果有何作用? 答:首先掌握反思的环节:(1)具体经验阶段;(2)观察与分析阶段;(3)重新概括;(4)积极的验证。

6、怎样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答:其次掌握反思的方法:(1)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教师们对此进行讨论分析。(3)职业发展: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4)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从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7、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存在哪些差异?

答:在教学策略、成就目标、人格特征上,专家型教师均优于熟手型教师,而熟手型教师又优于新手型教师;在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上,专家型教师均优于熟手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而熟手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不存在差异。

8、教师成长和培养有哪些基本的途径? 答:

(1)观摩和分析;(2)微格教学;(3)教学决策训练;(4)教学反思训练;(5)教师行动研究。

9、教师职业倦怠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1)精疲力竭型:这类教师在高压下的表现是放弃努力,以减少工作的投入秋求得心理平衡。(2)狂热型:这类教师有着极强的成功信念,能狂热地投入工作,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他们的这种热情通常坚持不了太长时间,整个信念系统突然塌陷,最终屈服于精力耗竭。(3)低挑战型:对于这类教师而言,工作本身缺乏刺激,他们觉得以自己的能力来做当前的工作是大材小用,因而厌倦工作。他们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对工作敷衍赛责,并考虑换其他工作。

10、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有哪些?有哪些对策?

答:因素有: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对策有:(1)缓解教师职业倦怠,需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支持网络。首先要给教师合理的角色期待,引导教师合理定位;其次,拉家切实采取措施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维护教师权益,使教师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尊重;最后,教育部门应该探索出有效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将职前与职后培训有机结合,提高教师智力与智力能力,重视教师随工作压力和自我缓解压力的训练。(2)改善学校领导方式是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学校领导要关心教师生活,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生活困难协调好教师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学校要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提倡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另外,要为教师提供学深造及参与学校民主决策的机会,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和自尊心,有效地防止职业倦怠的发生。(3)教师本人应认识到倦怠是源于自己 所遇到的压力,解决的最好途径是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因此,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增加自己工作的内部动力。实践证明,坚持对教育工作艺术性、创造性的探索,有意识地观察自己 的工作环境,反省自己的失误,及时处理问题,可以有效地减少倦怠。此外,教师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培养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多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分享工作体验,也可以减轻工作压力。对于已出现倦怠症状的教师,在自己有意识调整情绪的过程中,也可借助于他人的力量,找朋友倾诉、找专家咨询都是缓解倦怠的有效算途径。

第四章 学习心理导论★

1、举例说明什么是学习?

答: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学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第一,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这里的“经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总结出来的经验,而是指“经历”,是个体通过某种活动来获得经验的过程,是个体与外界信息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可以是个体做某种事情,可以是观察别人的活动,也可以是阅读或听讲等。第二,由于学习必然发生的变化有时立即见诸于行为,有时这种变化未必立即见诸于行为,而是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见诸于行为,因此,有的性理学家把这种情况视为行为潜能的变化。然而,认知学习理论家则认为,由于学习的发生引起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故应直接视为思维的变化。当然,无论是思维或行为的变化,都是比较持久的。第三,不能简单地认为行为的变化等同于学习的存在。学习的产生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学习发生之后将要引起行为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并不一定马上发生,有时发生产之后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出现行为的变化。而且,不能简单的认为,凡是行为的变化都意味着学习的存在。有体贴机体的行为变化不仅可以由学习引起,也可以由本能、疲劳、适应和成熟等引起,由这些引起的行为变化就不能称之为学习的行为变化。第四,变化间一个广义概念,它不仅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而且动物也存在学习。综上所述,我们以对学习做出这样的界定:办公室产是个体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心理结构为基础,通过与客体信息进行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而这种变化会对个体以后在相关情境中的活动的水平和方式产生影响。

2、学习的作用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的潜力,从而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

3、如何根据五种智力技能的层级关系安排教学顺序?

答:智力技能包括五种子技能,这些子技能按学习水平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智慧技能。每一级智力技能的学习要以低一级智力技能的获得为前提,最复杂的智力技能则是把许多简单的技能组合起来而形成。这是加涅的学习层级说。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应先从学生的感官等刺激入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形成辨别技能,它是其它技能形成的前提;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一类事物中找出共同属性,形成具体概念继而形成定义概念,下一步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所形成的概念,确定某一规律或定理、定律、原理,然后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达到高级规则,它是一种学习结果,是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产物。

4、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奥苏贝尔根据知识学习过程的不同性质,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意义学习是指语言文字或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的和非人为的联系。以下两个先决条件是划分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标准:“(1)学习者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把新学的材料同他已了解的知识建立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的意向。(2)学习任务对于学习者具有潜在意义,即学习的任务能够在非任意的和非逐字逐句的基础上同学习者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明确了意义学习的先决条件,就不难对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做出明确地区分。拿无意义音节的学习来说,由于学习者头脑中没有与之对应的有关观念,无意义音节不能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因此,在学习中只能逐字逐句地背诵它,所以,它只能建立一种逐字逐句的联系,因而是机械的学习。有时人们为了便于记亿,往往把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种意义,但这种意义的赋予不符合逻辑意义,而且是因人而异的。这种联系是一种人为的或任意的联系,因而也属于机械学习。

当然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奥苏贝尔认为,“这两种学习仅是处在一个连续体的两个极端”。“概念、命题和原理的学习是意义学习,而符号学习便具有某种机械学习的逐字逐句的性质”。有时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也会同时发生,例如,学生通过背诵来学习一首古诗或学习乘法口诀就是这种情况。

第五章 行为学习理论★

1、中性刺激怎么变为条件刺激?

答:(1)在无条件刺激食物的作用下,狗分泌唾液(2)在只有中性刺激铃声下狗不分泌唾液(3)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重复配对出现狗分泌唾液(4)去掉无条件刺激只在中性刺激下狗分泌唾液,中性刺激变为条件刺激。

2、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分化和泛化有什么区别?

答: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如曾被大狗咬,也怕小狗),叫刺激泛化。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如让狗区分圆和椭圆光圈。实际教学中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刺激泛化与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3、如何利用经典性条件作用帮助学生热爱某门学科?

答:老师可以将快乐事件作为学习任务的无条件刺激。老师让学生在群体竞争与合作中学习,或者创造一个舒适的读书角,或者提供温暖、舒适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产生温馨的感觉,并将这种感觉泛化到学习活动中。

4、为了消除一种不良行为,我们可以使用惩罚、消退和化性强化等方式。他们有何优点?各自适用范围怎样?

答:

1)惩罚。惩罚是指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在学校教育中,我们通常是给学生呈现厌恶刺激,或者使用隔离性措施,让学生体验到不愉快地情感体验。这种方法能够立刻让学生从不适宜行为中脱离出来,但是其持久性不强,且易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一般,惩罚比较适合于比较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打架斗殴等。但应用时,要把握好时机和程度。通常,在教学中,我们不强调运用惩罚。

2)消退。消退是指消除强化或降低某一个行为。教学过程中运用消退比较困难,有时即使问题行为减弱,也可能突然重新出现,这是自然恢复现象。教师在使用消退时应注意前后一致地忽视某些不好的行为,并且,应结合消退使用其他的方法,如强化适当的行为。

3)分化性强化。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分化性强化是指我们要利用一些线索、信号和信息来强化某些特定的行为、目标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强化某一行为,应该明确告诉学生作出某一反应会得到某种奖励,这样学生的学习目标就会很明确,学习动机就会增强。要使学生学会分化,还必须对他们反应的正确和错误提供反馈。

5、如何利用普雷马克原理来识别出学习者的最佳强化物?

答: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却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在实际教育中,人们对各种不同的强化作出反应。有的学生能因在班上受到口头表扬而受以激励,但有的学生则不然。一个强化事件本身并不必然有效。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1)老师要针对班上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强化物系列。老师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对什么强化化感兴趣。2)教师选择强化物时应考虑年龄因素。

6、如何利用强化程式来教学习者习得并维持一个新行为?

答:

1)教新任务时,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有一条重要的原理就是,后果紧跟行为比后果延缓要有效得多。地反馈有两个作用:首先它使行为和后果之间的联系更为明确,其次它增加了反馈的信息的价值。2)在任务的早期阶段,强化每一个正确的反应,随着学习的发生,对比较正确的反应优先强化,逐渐地转到间隔式强化。3)强化要保证做到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导。不要坚持一开始就到完美。不要强化不希望行为。

7、观察学习经历了什么过程?请举例说明。

答:经历了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以及动机过程。班杜拉提出的交互决定论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相互影响。他将新的学习与习得行为的表现区分开来。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他提出三种强化。直接强化:在模仿行为之后直接给出强化,为学习者提供诱因和和信息。替代强化:观察者因为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情绪反应的唤起—替代强化的另外一个功能)自我强化:观察者遗照自己的标准对行为作出判断后而进行的强化。(启示待补充)

8、在课堂中如何应用观察学习?

答: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促进观察学习的三种强化模式,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指观察者正确重复了行为就直接给予强化;替代性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得到强化而受到鼓励,并模仿其行为;自我强化指因个人行为表现符合或超出自我标准而带来的强化。观察学习理论在课堂中的应用:①教学内容中的新技能。②教师行为的榜样作用。③教师的学习热情和态度。④学生习得行为的表现。

9、比较经典性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异同?

答:经典性条件作用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 而操作性条作用则是操作——强化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操作后强化。

第六章 认知学习理论★

1、举例说明认知结构是如何帮助学习者“超越所给信息”的。

答:人们如果要超越直接的感觉材料,那么,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把感觉输入归入某一类别,并根据这一类别进行推理,而且,还要根据其他相关的类别作出推理,这些相关的类别就构成了编码。例如:当我们看到前面一位留着披肩发穿着药衣服的人时,我人所得到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我们可以推断这个是位女子,她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等。然而,我们不可能直接知觉到这些,所以我们必须超越所给的信息。我们先判定这是一位女子,然后根据女子这一类别,作出推断。

2、简述促进学生把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答:

1)动机原则:三种最基本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

3、简述奥苏贝尔提出的意义学习及其条件。

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用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即心理意义。

4、画出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式图,并加以解释。答

这一模式表示,来自学习者的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他的感受器,并通过感觉登记器进入神经系统。信息最初的感觉登记器中进行编码,最初的刺激以映像的形式保持在感觉登记器中,保持0.25~2秒。当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它再次被编码,这时信息以语义的形式储存焉,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也短的,一般只保持2.5~20秒。但是如果学习者作听复述,信息在短时记忆里就可以保持长一点时间,但也不超过一分钟。经过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编码,信息被转移到长时记忆中进行储存,以备日后的回忆。大部分学习理论家认为长时记忆中的储存是长久的,而后来加快不起来的原因是由于“提取”这些信息的困难。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一组很重要的结构就是图上的“执行控制”和“期望”。“执行控制”即已民用工业的

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期望”即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这两个结构的作用下进行的。

5、加涅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把学习过程分成哪些基本阶段?

答:把它分成八个阶段:

1)动机阶段。要使学习得以发生,首先应该激发起学习者的动机。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就要使他们具有一种奔向某个动力。要把学习者想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头脑中的期望——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了解阶段。在了解阶段,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注意和选择性知觉。3)获得阶段。对外部信息一旦开始注意和知觉,学习活动就可进入获得阶段。获得阶段指的是所学的东西进入了短时记忆,也就是对信息进行了编码和储存。4)保持阶段。经过获得阶段已编码的信息将进入长时记忆的储存器,这种储存可能是永久的,而且应指出的是,长时记忆的能力是很大的,至今还没有实验证实出大脑记忆容量的极限。

5)回忆阶段。也就是信息的检索阶段,这时,所学的东西能够作为一种活动表现出来。

6)概括阶段。对所学东西的提取和应用并不限于同一种学习情景,它不是只在所学内容的范围里才出现的,人们常常要在变化的情景或现实生活中利用所学的东西,这就需要实现学习的概括化。

7)操作阶段。也就是反应的发生阶段,就是反应发生器把学习者的反应命题组织起来,使它们在操作活动中表现出来,因此,作业的好坏是学习效果反映。8)反馈阶段。通过操作活动,学习者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这种信息反馈是强化的重要组成因素。

6、比较行为主义理论与认知理论之间的异同。

答:

1)学习的实质,行为考虑的是如何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系,并使之得到强化与维持。认知理论强调知识获得和内部心理结构。

2)学习的影响因素,行为主义一般认为学习最关键的因素是在如何安排特定环境中的刺激及其后果。认知主义更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包括学习者注意、编码、转换等。

3)对迁移的看法,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迁移来自于相似特征的情境可以使得行为在共同要素中实现迁移。认知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塑造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问题。

4)由理论提出的教学方法,行为主义在此的核心思想就是强化,提出像斯金纳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材这样的教学策略。而认知主义强调认知策略,如框架、提纲等。总之行为主重视环境和经验的作用,强调学习中的各种要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释强调可观察的行为,认为行为的多次愉快或痛苦的后果改变了个体的行为或者个体模仿他人的行为;认知理论非常关心人类的学习,重视人在学习或记忆新信息、新技能时不能观察到的心理过程,注重理论在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生学会学习方面的实际应用。

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对比初级知识获得与高级知识获得的差别,并分析其教学启示。

答:初级知识获得是学习中的低级阶段,教师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在测验中只要求他们将所的东西按原样再现出来,而高级学习则与此不同,它村注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在教学中,初级阶段所涉及的主要是结构良好的问题,在高级知识获得阶段,开始涉及大量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这时的教学主要是以对知识的理解为基础,通过学徒式的引导而进行。初级知识获得阶段,必要的简单化对教学来说是有意义的,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过于简单化则会使得学生的理解简单、片面和僵化,这正是妨碍学习在具体情境中广泛而灵活的迁移的主要原因。在高级知识获得阶段,学习者开始涉及大监督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这时报教学主要是以对敌为我所用深层理解为基础,着眼于知识的综合联系和灵活变通,面对复杂多变的任务情境,灵活地理解总理,灵活的解决问题。

2、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往往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感到很迷茫,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请利用关于活动参与和文化内化的理论分析这一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建议。

答:人的活动分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这两种形式是相互联系的,内部的心里活动来源于外部的活动,人的社会存在就是人的实际生活过程,生活其实就是彼此交织的活动构成的,是彼此交替的活动系统,通过活动反映世界以及对世界的认识,然而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由于相互之间是不认识或者是不熟悉的,他们缺乏和其他人交流的时间,缺乏活动,不能把新环境中的文化内化,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更加有意识的指引和掌握的个各种活动,就会感到迷茫,难以适应大学的生活;建议:学校多举行一些利于大一新生参与的活动,同样大学生也要放开自己,积极的加入到活动去。

3、支架式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举例说明如何为学习活动搭建支架?

答:支架式教学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个方面:⑴ 搭脚支架⑵ 进入情境就是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⑶ 独立探索就是让学生独立探索。⑷ 协作学习就是进行小组协商、讨论。⑸ 效果评价就是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而搭建支架就是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任务性支架,使之明确和分解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做哪些事情,先后顺序怎样。例如在讲解高中的《基因工程》时利用Mindmanager为学生搭建任务支架;接着是建立模板性支架,帮助学生对任务进行分解,从而降低难度,方便入手。用多媒体动画课堂为学生搭建模板支架;最后是建立问题性支架,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案为学生搭建问题支架,帮助学生理解基因工程的工具和操作步骤。

4、用自己的话解释认知学徒制的含义,总结认知学徒制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答:认知学徒制就是指知识经验较少的学习者在专家的指导下参与某种真实性的活动,从而获得与该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认识学徒制在教学中应用一般采用如下步骤:

(1)建模。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教师选择典例,对专家的问题解决过程,如思维方式和应用策略进行建模,以使学生观察和模仿专家的思维过程。

(2)情景设计。教师针对学习任务需要,设计情景化的活动,并与相关的预期结果关联起来,以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模拟学习,发展远迁移能力。(3)提供支架。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指导,提供必要的“支架”,如概念支持、元认知支持、过程支持、策略方法支持等。

(4)清晰表达。要求学生清晰地表达推理过程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5)反思。鼓励学生积极反思、评价或修正自己及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6)拆除支架。当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时,教师逐渐拆除支架,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上述基本步骤中,教师和学生要积极扮演相应的角色,实现和谐互动。对教师来说,要精心设计教学以表现专家实践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先示范必要的策略,再放手让学生尝试,并在学生需要时予以指导。对学生来说,通过对特定领域专家实践能力的模仿、参与、讨论、交流和阐释,获得基本的问题求解方法、策略和能力,并随着支架的拆除,逐渐独立探究、定义、分析和解决问题。

5、情境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对教学有何启示?

答:

1)提供能反映知识在真实中的运用方式的真实情境;

2)提供真实的活动;

3)提供接近专家作业和过程模式化的通路提供多样化的角色和前景

支持知识的合作建构;

4)在临界时刻提供指导和支撑; 5)促进反思,以便有可能形成抽象;

6)促进清晰表述,以便使缄默知识成为清晰的知识 7)在完成任务时,提供对学习的整体评价。

情境性教学是情境性学习观念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首先,这种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其次,这种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总理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情境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的探索。最后,情境性教学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测验,而是采用融合式测验,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或者进行与学习过程一致的情境化评估。

6、怎样理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在学习论?

答:就是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这是一种自学的、主动的、创造性学习模式。这种内在教育的会促进学生自发的学习,打破各种束缚人发展的清规戒律,自由地学他想学的任何课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7、如何评价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答: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从他们的自然人性论、自我实现论及其“患者中心”出发,在教育实际中倡导以少于经验为中心的“有义的自由学习”,对传统教育理论造成了冲击,推动了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这种冲击和促进主要表现在: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一种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的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强调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维系于课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从而促进了个别化教学运动的发展。人本主义的观点和主张从理论上说无疑是方向正确的,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实施起来也是相当不易的。即使在人本主义思潮处于鼎盛时期,他们自身的教学主张,如“开放学校”“开放课堂”等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

8、人本主义与认知派的意义学习存在什么区别?

答:人本主义的意义学习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有关系; 而认知派的意义学习则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它只涉能理智,而不涉及个人意义。

第八章 学习动机★

1、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和效果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而学习行为又不单纯只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它还要受一系列主客观的因素,如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健康状况等的制约。因此,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察,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

在四种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类型中,有两种类型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另两种类型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则不一致。一致的情况是: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行为也好,则学习效果好(正向一致);相反,学习动机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行为也不好,则学习效果差(负向一致)。不一致的情况是: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如果学习行为不好,其学习效果也不会好(负向不一致);相反,学习动机不强,如果学习行为好,其学习效果也可能好(正向不一致)。据此,我们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应当把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只有抓住了这个关键,才会保持正向一致和正向不一致.消除负向一致与负向不一致。

2、马斯洛对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的区分对教育有何意义?

答:一般说来,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

3、不同的归因对学习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答:

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因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感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相对归因于能力,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 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

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却不努力的人则受到最低评价。

韦纳的归因理论是对成就教动机理论研究的重要发展,明确地阐述了认知对成就动机的重要作用,不仅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它以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为目标,都会学生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正确地认识失败、应付失败、不屈服于环境的影响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系统,但是,人对成就行为的归因是非常复杂和多样的,况且人对不同性质的成就行为的归因也不会是完全一样的。

4、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直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然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 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

2)替代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得的间接经验对我自我效能感 的形成也具有重影响。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语说服。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然而,依靠这种方法形成的自我效能感 不易持久,一旦面临令人困惑或难以处理的情境时,会迅速消失。4)情绪唤起。

5、分析不同目标定向的学生的差异。

答:持有能力实体观的学生人倾向建立表现目标,从而避免被别人看不起。相反,持有能力增长观的学生,他们更多设置掌握目标并寻求那些能真正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技能的任务。持掌握目标学生其学习是为了个人的成长,又被称为任务卷入的学习者,因为他们关心的是他们是否能掌握任务,而不是和他人相比,不是关心他们的表现是否出众。这类学习者会更多地寻求帮助,使用较高水平的认知策略,运用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具有表现目标的学生更关心的是能否向其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做给别人看,所以也被称作自我卷入的学习者,因为他们关注的是自己。

6、有效反馈应该把握什么原则?

答:

1)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2)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3)学习结果的反馈要经常给予。

7、竞争是否必然导致消极的作用?

答:尽管单键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一定的消极作用,但是取消竞争亦不可取。竞争对于学习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8、激发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答:

(一)教学吸引。

1)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

(二)兴趣激发。

1)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

(三)反馈和评定。

(四)奖励和惩罚。

(五)合作与竞争。

(六)归因指导。

第九章 知识的学习★

第十章 技能的学习★

第十一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第十二章 学习策略★

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

第十四章 教学设计

3.简述直接教学的过程及其使用条件。

答:教学功能活动:

(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

(2)呈现新的内容吧并赋以结构(3)提供有指导的练习(4)提供反馈和纠正(5)提供独立的练习

(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以巩固学生的学习

使用条件:直接教学模式尤其适合于教授那些学生必须掌握的、有良好结构的信息或技能。直接教学甚至在某些方面是不可缺少的。例如,学生对某些基本事实、规则和动作序列必须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或者为了促进后续学习而必须进行过度学习。当然,如果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深层的概念转变、探究、发现,或者是开放的教学目标,那就不宜使用直接教学。

第十五章 课堂管理(略)

第十六章 学习评定(略)

第五篇:政治经济学问答题复习

政治经济学问答题复习

第一章

一.什么是政治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

1.政治经济学是从理论上概括和阐明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关系及其经济运行规律的学说。

2.社会生产关系是正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物质资料的生产时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二.怎样正确理解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也叫经济经济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生产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如现代化生产过程中工人上下线关系等。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主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不仅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而且包括社会生产全过程的关系,也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各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第二章

一.什么是商品?如何正确理解商品的价值?为什么说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货两种属性。

2.一方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就不能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另一方面,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不同的、矛盾的,使用将按照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对商品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其是使用价值。生产者要得到商品的价值必须放弃其使用价值,而消费者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要支付其价值。

二.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彻底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学说奠定了基础、为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基础、为解决政治经济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什么是价值规律?它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促使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第三章

一.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 资本流通公式是:G—W—G

相同之处:都包含着买卖两个相互对立的阶段;在买卖的阶段上都是商品和货币的对立;两种流通都需要三个当事人,即买者,卖者,既是买者又是卖者登场,才能完成一个流通过程.区别:买卖的两个次序相反,商品流通是先卖后买,资本流通是先买后卖.流通中的媒介物不同,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它使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交换成功;资本流通则以商品为媒介,使支出的货币重新收回来。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商品流通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而货币流通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

二.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产生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

不是“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而是“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首先,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不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在流通领域中都是按照价值实行等价交换,剩余价值无从产生,贱买贵卖只能改编商品总价值在不同资本家集团之间的分配,不能增加整个资本家阶级所占有的货币财富,而剩余价值为原价值的一个增殖额,是新产生的社会财富,可见剩余价值不在流通领域里产生。

其次,剩余价值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因为流通过程是商品所有者相互关系的总和。在流通之外,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他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价值,但不能创造剩余价值,不能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时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因此我们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第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劳动过程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出劳动产品。这种劳动过程在任何社会都存在。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是在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以后实现的,因此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首先,工人的劳动力使用权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其次,由于工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都已属于资本家,劳动产品也都归资本家所有。

第二,资本主义的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任何商品生产过程都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在劳动过程中,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

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是生产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基础,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的转移过程。这两重过程是以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为基础的。价值增殖过程无非是价值形成过程到一定点的延长。

四.什么是资本?马克思把资本分为C和V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1.资本,在经济学意义上,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

2.依据: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3.意义:剩余价值不是预付总资本带来的,也不是不变资本带来的,而是可变资本带来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第四章

一.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分析,揭露了哪些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一些重要特点。

(1)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因为资本家现在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不过是工人在以前的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2)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归根到底都是工人创造的。资本家的全部原有资本,不管它最初是怎样来的。经过一定时期以后,统统都会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而全部被消费掉,因而他手中仍然掌握的资本,显然是在这个时期内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也就是说,都是靠剥削工人的劳动得到的。

(3)工人的个人消费也从属于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从再生产的角度来考察,工人进行个人消费,不过是为了恢复被消耗掉的劳动力,也就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以便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不断进行下去。

这些特点表明,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出商品和剩余价值,还要再生产出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和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即把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存在的条件也重新生产出来。

二.决定和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有哪些?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差额的大小,预付资本量的多少。

三.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即本来意义的资本积累;资本集中是通过在竞争中大资本兼并中、小资本,或者通过若干资本联合成为股份公司的办法,把原来分散的资本合并成更大的资本。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存在区别:

第一,资本积聚表现为资本“增量”,由于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从而增加了全社会资本的总量;而资本集中则是社会资本存量的调整与重组。

第二,资本积聚受到剩余价值量绝对增长的限制,因而增长缓慢;而资本集中通过合并或联合中小资本可以在短时间使企业集中大量资本。作为资本集中载体之一的股份公司也因而逐步成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主流形式。

其次,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存在联系

一方面,资本积聚越多,大资本经济力量增长越迅速,能够增强资本竞争的力量,因而可以通过竞争加速资本集中,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资本积聚水平决定着资本集中能力。另一方面,随着资本集中,使得大资本的生产和经营的规模、范围不断提高、扩张,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利润的增加可以促进资本积累,从而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进行资本积聚。

资本积聚促进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加速资本积聚。

四.为什么说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出现两种完全对立的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甚至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却在迅速地增加。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表现出的特有的人口规律。

2.相对过剩人口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资本家可以及时找到可供剥削的劳动力;第二,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

五.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C和V与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1.依据: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按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2.意义: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通过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剥削程度用剩余价值率表示。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及其历史趋势奠定了理论基础。

生产资本的构成是生产过程中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是以价值周转方式为依据的,及是预付资本不同不分的不同预付方式与周转方式。依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是多次周转、多次收回的特点,把它称为固定资本。而依据生产资本价值周转是一次投入、一次收回的特点,把它称为流动资本。其意义在于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3.1。划分的依据不同,前者是按周转方式划分,后者是按是否是剩余价值来源划分

2。划分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考察资本周转的情况,后者是为了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

3。划分的内容不同,固定资本只包括劳动资料,流动资本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力;不变资本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可变资本包括只劳动力

六.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何影响?

1.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节省预付资本量,特别是节省流动资本量。

2.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第五章

一.什么是社会总产品?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两条基本原理是什么?

1.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2.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以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I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II部类的不变资本。即I(V+M)=IIC.由此基本实现条件可引申出另两个实现条件:I(C+V+M)=IC+IIC,II(C+V+M)=I(V+M)+II(V+M)。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有两个:

第一,Ⅰ(v + m)> Ⅱc.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为扩大再生产提供可追加的生产资料。

第二,Ⅱ(c + m ?m/x)>Ⅰ(v + m/x)。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与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为扩大再生产提供可追加的消费资料。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三个:

第一,第一部类原有可变资本的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与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与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Ⅰ(v + Δv + m/x)= Ⅱ(c + Δc)

第二,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Ⅰ(c + v + m)=Ⅰ(c + Δc)+ Ⅱ(c + Δc)

第三,第二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以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Ⅱ(c + v + m)=Ⅰ(v +Δv + m/x)+ Ⅱ(v +Δv + m/x)

在这三个实现条件中,第一个条件是基本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个条件则是由第一个条件派生而来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共同表明了保持两大部类适当比例关系的重要性。

四.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

剩余价值原本只是可变资本的产物,但是,在资本家的眼中,剩余价值是其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在观念上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便转化为利润。从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中,可以进一步理解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五.什么是利润率?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是什么?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1.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区别,而且它们所表示的关系也是根本不同的。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

在与预付总资本与利润的关系中,资本不知表现为对劳动的一种榨取关系,而是表现为资本对自身的关系。利润率中包括了社会平均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3.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②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③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④不变资本的节省。

⑤原料价格的变动

六.什么是借贷资本?借贷资本是如何形成的?它的特点是什么?

1.借贷资本是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中分离出来并为职能资本服务的资本形式。

2.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在循环与周转中形成了大量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有暂时闲置的折旧基金、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积累基金。

3.货币资本的借贷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到了一定时期,职能资本家必须把借来的资本归还原主,同时还必须将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以利息形式作为报酬支付给贷方。

下载心理学问答题复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学问答题复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学复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心理现象的实质:心里是头脑的机能,是头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心理学的概念:心理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

    心理学复习总结

    1、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2、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和指导实......

    《教学心理学》复习

    一、 名词解释 1.学习: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2.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

    心理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心理与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灵” “灵魂”—心理学最早的定义就是“对心灵或灵魂的解说”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世纪初叶 赫尔巴特(德) (2) 心理学的研究......

    大学心理学复习

    《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 是非题(每题2分,) 1. 个性倾向性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2.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是感觉适应现象。 3. 1879年随着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

    中医心理学复习

    第一章 绪论 1、中医心理学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中医心理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与现代心理学相互交叉和渗透,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

    大学生心理学复习

    心理学:心理学史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或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

    心理学复习总结

    一、心理学概念及性质 心理活动是内隐的,行为是外显的,外显的行为受内隐的心理活动所支配。内隐的心理活动通过行为才能起作用和得到表现。心理和行为按一定的活动规律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