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订婚习俗

时间:2019-05-15 09:0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客家订婚习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客家订婚习俗》。

第一篇:客家订婚习俗

俗话说:“男大当家,女大当嫁。”在宁化石壁客家祖地这个地方,男女双方要成婚,必须要有订婚这个过程。

出三月。当女孩已经长大,到结婚年龄时,女孩的父母就会将女孩的出生年月及时辰(过去是用一张红纸写上女孩的出生年月及时辰,客家人称三月,如今一般人不写了,只是口头告诉媒人或熟悉的人)告诉做介绍的人。介绍人将女孩情况告诉周边的媒人或熟悉的人,看有否男孩要找婚的。如有,男方父母将对方女孩的生庚拿给算命先生去算,经算认为男女双方“相生相合”,这时男女双方就可以见面互相认识了。

相识。相识就是男女双方相互认识。男女双方见面互相认识,必须选择好的日子。选择双方见面的地点一般不在男女双方家中,而是选择街上的酒店或商场等地方。双方相互见面后,男方应给女方一个红包(客家人称这是男方给女方的果子钱)如在酒店,也可以吃吃点心,双方谈谈话。以后通过双方接触联系一段时间,如果双方都认为谈得来,对双方各方面的条件,双方都满意,这时已水到渠成了,便可以选好日子订婚了。

出发。订婚这天,必须选择好的日子,并将时间提前告诉女方父母,好让她家作好准备。男方家要买猪肉、桔饼、五色果子、香烟等,带上三至五个人,上午到达女方家中。到了女方家门口时,她家父母及兄弟叔伯会一起出来门口迎接,并接走东西,迎着他们一起进入女方家中。

协商。当男方的人进入女方家中后,双方互相递烟,并叫男方来的人洗手后先喝茶,接着便端上点心,让大家一起喝客家美酒,便于双方父亲、媒人(也称介绍人)及兄弟叔伯一起协商嫁娶的有关事宜。一般是聘金(也有人称抚养费)和给男方的“回奉”及给女方做衣服的款这三大类为主。

订婚。经媒人及双方父亲、叔伯一起协商,双方都满意后,便可以开始写礼帖了,礼帖一式两份,礼帖写好后,把两份礼帖放在桌子上,将男方带来的银圆、钞票一起压在礼帖上面(客家人称这叫压礼帖)然后由女方父母清点银圆及钞票,旁人在周围看着。清点好后,由负责写礼帖的人,将一份礼帖交给男方,并说:“祝你周年生贵子,人丁兴旺!”另一份交给女方父母,也说:“祝你周年做个响婆婆响外公(响,表示女儿生男孩)你家也人丁兴旺!”接着男方父亲给写礼帖的一个红包,并给女方家中所有的人发红包。男子要送给女子一个大红包(客家称这是见面礼)礼帖压下后,表示男女婚姻已定,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这时,无论是谁,都沉浸在无比欢快之中。

吃鸡腿。订婚后,表示男女双方已成为夫妻了。女方家的母亲要亲自端着刚宰的新鲜鸡腿给新女婿吃,并说:“祝你们夫妇偕老、子孙满堂!”同时也端给男方父亲一碗鸡腿,并祝他:“周年做响爷爷,人丁兴旺!”然后在场的人一起吃午饭。

回赠。男方在离开女方家之前,女方父亲要包给女婿一个银圆(现在也有人送金戒指的)母亲也要给女婿一个红包或银圆。女方家要送给女婿一顶福帽、一条福裤、一双福鞋(表示从头到脚,有头有尾)两枚针,一枚穿上红线一枚穿上绿线,并缝在新布上,表示一针穿一线,一女配一夫。一大包喜糖。男方带来的猪肉回一块,必须有骨头的。表示男女骨肉亲。还要包上茶叶、豆子、芝麻、米、盐合五样(表示五福临门、五子登科之意)给男方家做订婚擂茶之用,这些东西装成两个袋,让男方带回家中。

这些东西准备好后,女方家中所有的人及在场的兄弟叔伯,便高高兴兴欢送男方的人回家。这时,回家路上的男方一帮人,为他找到好媳妇而高兴地议论着,而女方一伙人为女儿嫁到好老公而高兴得合不上嘴。反正这时,不管那方都异常高兴、都喜笑颜开。

第二篇:订婚习俗

订婚习俗一般是有两家家长协商决定的

聘礼有订婚戒指、礼金(也叫订婚钱)、两个红包袱、两条红腰带、衣服至少两套(要有棉袄,俗话说婆婆的袄传到老),女方家要给男方准备一双新鞋(叫丈人鞋)。

根据个人经济条件的不同,定金通常有10001~~100000元不等。

小六样包括:六斤肉(一刀切的)、六条带麟的鱼(黄花鱼)、六瓶酒、六斤糖(六盒也可以)、六扎粉丝(用红线扎起来)、六斤点心(六盒也可)。

以上的每样(肉除外,俗话说闺女是娘身上的肉,是舍不得给别人的)一般女方家都会返还给男方家一些,每种两份或四份。

首饰根据个人喜好,最好事前由新娘选好。

棉袄里和面按理说是穿不着的,但是有有理有面的讲究就拿来压箱底吧。

红包袱和红腰带各2个。

订婚的日子到了,新郎和父母带着聘礼到新娘家,新娘家应准备茶,点心,水果或干果,来招待。订婚当天最好找一位第三者来主持,最好是有过经验的,善言语的人,来调节气氛。当天一般在中午以前男方家要到达女方家,大家聊聊天,这时新娘和新郎就要改口叫爸妈了,给对方父母敬茶,改口,这时家长准备了红包,也是改口费,分别送给你,视经济情况,有600-2000元不等。

新娘家事前因该去定一家档次和环境比较好的酒店,请男方吃饭。饭后男方家的人应该在日落前返回自己的家。

男方在离开女方家时,女方应该将男方送来的小六样,每样回给男方2份,除了肉以外。还要给男方回一定的定金。

西安结婚的风俗?!其实我也不太了解,就只能说些知道的!如果双方都是西安市人的话,而且不是少数民族,讲究没有那么多!先说女方吧!晚上女方在娘家待着,等待第二天男方的迎娶,迎娶时一定要堵门要让男方出钱出力,不能让男方轻易的把新娘娶走,应该是为了让新郎知道,这个媳妇迎回家不容易,今后要好好的对待吧!在迎娶时,一定要把新娘的鞋子藏起来找到鞋子才能让新郎把新娘带走,而且在出娘家门脚不能落地,新郎要背着或抱着!男方迎娶要为娘家带莲藕、猪肉、烟酒,娶到新娘后在娘家要给丈人、丈母娘行礼答谢,然后带新娘和亲朋好友去新房参观后,神圣的步入食堂举行仪式、会餐~~~ 还有说法

在结婚前不可避免的是要先订婚,想必各地也都如此吧。在双方父母选定良辰吉日后,结婚的序幕就该拉开了。婚礼的前一天,男方父母要去女方家送礼。据说有双节莲藕(象征并蒂莲,祝福新人永结同心之意)送给未来的儿媳妇。第二天,婚礼的主角们该上场了。那一天,堵门是比可不少的,送亲的和接亲的都闹在一起了,当男方接亲的撞开门将堵门第一关攻克后,那么第二关就是新郎喝酸甜苦辣汤,此汤由四碗汤四种味道组成,新郎要不皱眉头的喝下去(这有风俗在里面也自然有女方整治新郎官)。然后就是新郎新娘各吃一个荷包蛋,由于女主角是送亲的保护对象当然就不会受到送亲的在荷包蛋里搁盐或者芥末之类的东西了,当然在吃的时候大家都会给予祝福,这时大家都会看到新郎官皱着眉头吃搁盐或芥末的荷包蛋的哭笑不得的样子了。第二关便是找鞋。女方送亲的事先将新娘子的红礼鞋藏起来,如果新郎官及他们接亲的人找不到鞋子的话,可就不能抱走我们美丽的新娘,如执意要抱走的话,女方送亲的会趁乱锁上大门。对于没有钥匙的男方来说,抱着即将要成为娇妻的新娘子而没办法离开新娘家,这还怎么结婚啊!

新郎官经过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找到鞋子那么就恭喜了,可以抱着新娘归了。从新娘家门口到婚车前,新郎可得一直抱着新娘啊。(所以建议以后要结婚的未来的新郎们早早的锻炼好身体,到时好有力气将自己的老婆抱回家啊!哈哈~~~~)

到了男方家后,还有一道程序,那就是挂门帘(这个习俗陕西关中平原和陕南山区都有。)如新房门上没有挂门帘的话,不好意思,新郎你还得抱着新娘等,等着大家把门帘给你们挂上了才能进去。要求挂门帘的人并没有什么讲究,一般找弟妹辈的来挂就是了。

接下来就是婚礼了,各地千篇一律,虽内容有所不同,但中间大的环节形式都是差不多的,这个就不用多说。

一般关中地区尤其城市里结婚用一天时间即可,简单、方便。如在农村的话,礼数或许会更多些。(参加表姐婚礼总结出来带有关中特色的说说而已。)

接着说说陕南山区结婚的一些习俗(主要以我家乡的婚礼习俗来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这结婚一般要花费三、四天时间。这三、四天里也各有各的名称。第一天,那是女方家的时间。女方家要备酒席邀请自家的亲朋好友。此席称之为“花圆酒”,意为女方嫁女。宴席中女方父母被年龄稍长与他们的亲朋好友用鲜艳的红印泥涂个大红脸寓为红红火火,当然有大家祝福加整治,图的就是开心嘛,自然女方父母不会生气喽。当天晚上,就是女方父母同“总管”(了解风俗习惯及婚礼礼数的亲戚或朋友)商议第二天结婚的注意事项。

当第二天新郎来接新娘时,自然先被女方家的小孩子堵门要红包,然后是吃甜酒汤圆,取甜甜蜜蜜,圆满之意。见到新娘后,新郎要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皮箱里的红礼鞋,亲手为新娘穿上,接着由新娘的弟弟将新娘背出女方家门口,在门口要铺一张大红纸(因为在此时新娘还不能脚沾地),让新娘踩在红纸上交给新郎官,这时新郎就可以抱着新娘上花车了。在这段时间里新娘不能回头看娘家一眼(据说这样不吉利。)当花车接新娘走时,要按原路返回,此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到男方家后,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男方会派人端上一盆清水让新娘洗手,而新娘会给这个送水的人一个大大的红包的。这天的婚宴就是正席,即男方家娶儿媳妇。

第三天由男方家准备宴席邀请女方父母及为女方家送亲的人(俗称“尚亲”)。此席名为“圆欢席”,取其团圆、欢乐之意。为的是双方父母及亲朋好友在一起欢欢乐乐,彼此多些认识、了解。

第四天是新娘回娘家。早上有尚亲的人到新郎家接新郎和新娘回娘家,在太阳快落山只前,要将这对新婚夫妇送回去。(这为避什么,现在还不清楚,尚为了解到。)

经过这么几天,结婚总算完了,新婚夫妇们累,帮忙忙活的人都累,终于能歇了,好事一件,哈哈~~~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上次师兄结婚还用得花轿 看结婚的碟好不热闹 还要背着进门啊 嘿嘿 不管怎样

在这祝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婚的人们和和美美,白头偕老!

陕西结婚有趣的风俗导读:

订婚请介绍人。求婚之家,欲择某户女子为婚,先请介绍人到家招待一番。说明求婚之意,于是介绍人奔走双方,发挥媒介作用。经介绍人媒介同意联姻者约定时间两对象在男方或其亲戚家见面,经谈话同意,即订婚约。负面

订婚请介绍人。求婚之家,欲择某户女子为婚,先请介绍人到家招待一番。说明求婚之意,于是介绍人奔走双方,发挥媒介作用。

<见面>经介绍人媒介同意联姻者约定时间两对象在男方或其亲戚家见面,经谈话同意,即订婚约。负面时,男方要简单招待,双方主要亲戚要参加,参与意见,谈话后,两人要互赠礼品(男给女一身衣服和四样礼,女给男方礼品稍轻)。如对方收礼,就表示同意,否则就有问题。

<看屋>近年来兴起了女方到男方家年看屋的规矩。看屋时,女方的主要亲属要陪同,男方要设像样的宴席,要给女方比见面时更重的礼物,至少一身好衣料。如男方不同意看屋,需将看屋的花费折成现金给女主,纯属一种礼之举。

<扯衣服>看屋之后,介绍人即与双方协定给女方扯衣服的数量、花色、时间、地点、以及动什么人行。这天,男方主婚人与介绍人同女方去的人进县城,一般扯四至六身(每身2件。每件7-9尺)的衣料,十身、八身不等,至少要花二三百元,多者千二八百。解放初多买布料,现在以毛料、绸料为主。除衣料外,还的鞋、袜、围巾、毛线、提包等。扯衣服完毕,一行人还要到饭馆进餐,叫上十个八个菜,花上百元。农村人常为扯衣服犯难。

<坐喝>渭河北人叫“吃酒席”,渭河南人叫“过礼”,民间人贬之为“抄,抄,抄”,意谓“吃,吃,吃”,坐喝之礼仪非常隆重。这天,男方要杀猪、宰羊,备齐鸡、鸭、鱼、肉,请厨做菜,搭棚待客,房上架高音喇叭等搞得排排场场,以示富有。男方亲属应邀带礼品赴宴,女方通知族

门、乡党、亲戚扶老携幼来坐吃媒席,以表示赞同,普通坐喝,待客七八桌,多者竟达二十多桌,上菜二三十道,其程序是:

1、进门先喝茶,佐以糕点,干果,有四碟九盘者,亦有十一花(九大盘上架四小碟)。

2、吃先饭,以吃臊子面居多数,专请村中巧妇操作,要达到:“溥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臊子有猪肉、羊肉、鸡丝等。

3、两顿饭:先喝酒,再吃饭。喝酒时,开始出盘摆八个或四个菜,然后边饮酒边上菜,山珍海味、五花八门。饮中,男对象由女家一人领上女方客人逐一敬酒,叫认女婿,女对象则由男方一人领上给男家人敬酒,让其认媳妇。酒过三巡。介绍人将男方为媳妇所备衣物和客人所赠之礼品,入在大盘内,呈于女家主婚人面前(包括事先约定的婚礼现金,用红纸封好)当面交付,如无意见,即完成订婚(过礼)任务,酒后吃饭,一般是一盘端,九个菜带馍。现行订婚礼,大体分为“仁义亲”240元,“普通亲”360元,多于以上者为“高价亲、。过礼后,每逢四时八节,末婚男女要互送礼,男方之礼重于女方,女方来男家送节礼叫回门,男家盛情接待。

订婚习俗一般是有两家家长协商决定的

聘礼有订婚戒指、礼金(也叫订婚钱)、两个红包袱、两条红腰带、衣服至少两套(要有棉袄,俗话说婆婆的袄传到老),女方家要给男方准备一双新鞋(叫丈人鞋)。

根据个人经济条件的不同,定金通常有10001~~100000元不等。

小六样包括:六斤肉(一刀切的)、六条带麟的鱼(黄花鱼)、六瓶酒、六斤糖(六盒也可以)、六扎粉丝(用红线扎起来)、六斤点心(六盒也可)。

以上的每样(肉除外,俗话说闺女是娘身上的肉,是舍不得给别人的)一般女方家都会返还给男方家一些,每种两份或四份。西安家庭酒店

首饰根据个人喜好,最好事前由新娘选好。

棉袄里和面按理说是穿不着的,但是有有理有面的讲究就拿来压箱底吧。

红包袱和红腰带各2个。

订婚的日子到了,新郎和父母带着聘礼到新娘家,新娘家应准备茶,点心,水果或干果,来招待。订婚当天最好找一位第三者来主持,最好是有过经验的,善言语的人,来调节气氛。当天一般在中午以前男方家要到达女方家,大家聊聊天,这时新娘和新郎就要改口叫爸妈了,给对方父母敬茶,改口,这时家长准备了红包,也是改口费,分别送给你,视经济情况,有600-2000元不等。

新娘家事前因该去定一家档次和环境比较好的酒店,请男方吃饭。饭后男方家的人应该在日落前返回自己的家。

男方在离开女方家时,女方应该将男方送来的小六样,每样回给男方2份,除了肉以外。还要给男方回一定的定金。

陕西人不仅在方言方面历史悠久,就是在婚嫁方面也步骤繁多。

〈订婚〉请人介绍,求婚之家,欲择某户女子为婚。先请介绍人到家招待一番,说明求婚之意。于是介绍人奔走双方,发挥婚介作用。

〈见面〉经介绍人媒介,同意联姻者约定时间,两对象在男方或其亲戚家见面。经谈话同意,即订婚约。见面时男方要简单招待,双方主要亲戚要参加,谈话后,两人要互赠礼品。(男给女一身衣服和四样礼,女给男礼品稍轻)如对方收礼就表示同意,否则就有问题。

〈看屋〉近年来兴起了女方到男方家里看屋的习惯,看屋时,女方主要的亲戚要陪同。男女要没象样的宴席,要给女方比见面时更重要的礼物,至少一身好衣料。如男方不同意看屋,需要将看屋花的钱折成现金给女方,纯属一种礼之举。〈扯衣服〉看屋之后,介绍人即与双方协定给女方扯衣服的数量.花色.时间.地点以及动什么人行。一般扯四到六身(每身两件,每件4-9尺)的衣料。十身.八身不等。至少要花二三百元。多者至千二八百。以前多买布料,现在以毛料.绸料为主。除衣料外,还得鞋.袜子.围巾.毛巾.提包等。扯衣服完毕,一行人还要到餐馆进餐。叫上十个八个菜,花上百元。农村人常为扯衣服犯难。

〈坐喝〉渭北人叫“吃酒席”渭南人叫“过礼”明间则贬为“抄.抄.抄”意为“吃.吃.吃”。坐喝之礼非常隆重,其程序也十分复杂。

〈择吉〉即选择吉期结婚,乡下叫合日子,男方欲娶,经媒人说通女方后,请先生推算吉期,其中迷信色彩较重。而今天此种陋习逐渐减少了。

〈完婚〉也叫嫁娶,乡下人称娶媳妇,旧的婚礼很复杂,很讲究,其主要项目有: 请执事,即请主持婚礼的人。请礼笔,即请收礼先生。请“傧相”,乡下人叫请相客。请厨师,分红案师傅和白案师傅。请乐人,奏乐助兴。

〈迎亲〉作为男家为“合婚”仪程序幕,而嫁则是“送女”仪式,此日一早,新娘由梳头侍女(伴娘)梳妆打扮,等待男家迎娶。新郎身穿长袍礼服,头戴礼帽,披红插花,由东家人陪伴,带一些礼品来到岳丈家,带走新娘,若途中撞亲,以互换礼物让道,表示互不干扰。各自平安,若遇丧棺。则要改道,或以红绸遮轿,在炮声中前行。

〈婚仪〉也叫“拜堂”,“拜天地”。由执事主持。

〈入洞房〉新郎新娘拜堂后,互饮“交杯酒”。然后右姑婆执事带新娘入洞房。〈宴客〉叫“侍客”也叫“坐席”,一般是两顿饭。首席:一盘九碗(四碟凉菜,五碗热菜)带馍。二顿开始先喝酒,盘里四碟或六碟,边喝边上菜,酒毕再出一盘菜带馍。最后一道菜是“丸子汤”,以示菜全部上完。宴饮中,新郎新娘要逐席想宾客敬酒,主要亲属拉酒时还要回馈一件礼物。这种礼叫“认亲”,所馈赠的礼物叫“见面礼”。

〈 耍房〉也叫“耍媳妇”.“闹新房”,在婚后有三晚上,都有人耍房,其内容丰富多彩:

有说曲儿.绕口令.唱歌.有双方亲嘴.双吃糖.摘樱桃.鸳鸯送枕等。节目很有趣,但也有些不健康的东西,如给纸烟内装上小炮,新娘点烟时炮响被吓,有的在茶水里放上辣椒面或芥末粉,新娘喝一口就咳嗽不止,另外,还有些低级趣味的不文明节目往往出现。

〈送饭〉结婚后第二天一早,娘家及主要亲属要给女儿饭,有饺子、面条,一家摆一盘,意指女儿勿忘娘家的养育之恩,婆家则要盛情款待亲家客人。〈回门〉婚后第三天(如逢单日推后一天,意取双吉),由傧相带上一对新人,抬上什罗去女方赴宴叫“回门”也叫“请女婿”岳丈家设宴招待,女婿要给岳丈家门族的长辈行扣头礼,受礼者以礼品回赠,以表示认亲,在回门之日,女家村院中人还要戏耍女婿,女婿必须和气嘴乖,是时给以耍闹者红封,一直闹到天黑才回家。

〈贺礼〉也叫行礼,结婚之喜,亲戚要行礼,舅、姑、姨、干父家必须行重礼—蒸花老虎一对,给新郎披一条

红绸子,等四样礼,舅父要买一对灯,一个脸盆,其他亲戚按其远近以定礼物之轻重,远亲虽不必蒸老虎,也要行礼,一般是现金叫“干礼”。

在陕西婚嫁之礼较为古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经济的发展,这些婚俗礼仪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所以上述的风俗可能和现在不一样。

形成婚约后,要经过“五礼”,男女双方互换“庚贴”(生辰八字,即出生年月日时),经查审属相不克,出生合卯,男方就得央媒人到女家送“龙凤呈祥”帖,女方若答应这门亲事,即以“状元及第”帖回敬;若不应允,即不回帖,或告知媒人“不合卯”,就揭过了这一页。女方若答应婚事后,媒人就得两头跑,在“讨价还价”中确定彩礼的多少。通常是女方家道殷实彩礼要的少些,家道贫穷、或兄弟多、或长辈年老多病等彩礼就要得多。但也不全是这样,讲究一个结亲结义,所以大都在媒妁之言下达到共识。彩礼除银钱之外,还有布料、首饰、棉花等。后来“与时俱进”,“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一份礼人民币240元,今天又讲究“三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

接下来是“吃面”、“回屋里”、“照相”、“报席口”。男女双方及家长正式会晤,女方向男方通知送女人数,算是这桩婚姻“定卯”。初解放时,照相仅是男女拍一张三五寸的合影,交换礼物,吃个宴席。时代发展到今天,动辄就是数百元,数千元的婚纱照,甚至更高。

上轿——母亲教女三件事结婚。男方称娶媳妇,女方称嫁女。先说嫁女。旧时女方年龄小,甚或还有童养媳。《婚姻法》实施后,才彻底改变了这种落后的习俗。婚前,女子要沐浴、净面、梳头,临行前还要辞先,别父母,然后在“扶女嫂”(伴娘)的搀扶下从炕上沿着“出长布”(长约一丈多的大红布,轮换接递前行)走到轿前,出大门前还要“过火”(用干谷草燃起的火堆)。过去是马拉的硬轮轿车,前面是兄弟骑马压轿,后面是老父亲骑驴殿后。到“文革”时“破四旧”改为用自行车。如今,又大不相同,农村是装嫁妆的三轮、四轮,近年来也同城里一样,用崭新的,挽着大团红绸的摩托车压轿,装扮得花俏的小轿车、大轿车一溜一串,陪嫁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日用家电,贴上大红双喜字,装在车上,吹吹打打,鞭炮齐鸣,招摇过市。在女儿上轿之前,母亲有三件事要做。一是要在女儿的裙带或裤带上系一根鲜白的大葱,再交给女儿一对小光光馄饨(关中一种礼馍),并叮咛女儿到时千万别忘了吃馄饨就葱。二是教给女儿“箱底话”。这种风俗,今日已鲜为人知,其实这是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封建礼教压抑下一种隐喻性的性启蒙教育。还有一件是要在嫁妆里塞上核桃,象征爱情永固;塞上糖,象征婚后小日子甜甜蜜蜜。

再说迎娶。杀猪宰羊,备办筵席,招待宾客,丰俭随男方经济状况而定。新郎倌戴礼帽,插翎花,胸前用大红绸子将护心镜结挂起来,就是人们常说的插花背镜。娶媳妇的轿到男方门口后,轿门正对男方大门,此时在鞭炮和迎亲鼓乐中,被亲朋们将脸上抹得黑黑的“阿公”(男方的父亲)手持用干草捆的火把,围着轿左转三匝,右转三匝,含义一是冲去路途上的邪气,二是喻义人丁旺盛,延续烟火。此时新郎在伴郎、迎姑嫂和“牵羊娃”(五至七岁的男小孩)的陪伴下来到轿前,对着轿门或鞠躬、或作揖,新娘再三扭捏,终于敌不过男方壮汉的生拉硬扯,进门时迎姑嫂将手中盘里的豌豆狠劲往媳妇脸上撒,在一边撒一边被蜂拥到“主前”(设置男方先祖牌位的地方),在司仪的唱导中拜天地,拜高堂,入洞房,还要在嘉宾的陪同下,端上盘内盛的肉吊子、毛巾、烟酒谢大媒。同时抬嫁妆的要红包,要喜糖,争的,抢的,闹得喜气洋洋。婚礼时的窗花、剪纸、刺绣、歌谣、礼馍、对联等民间文化艺术,形成了浓烈的婚庆民俗文化。如今的婚礼场面就更大气、更时尚,有专门的婚庆公司,施放礼花、摄影摄像,专业的司仪——甚或电视台、电台的节目主持人也加入之列,高档车队,管弦乐队,且又增加了传统婚礼中没有的程序——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宣读结婚证书、证婚人讲话、新人互换信物、双方父母分别给“改口钱”,男方家长给数量不等的按年龄计算的“岁儿钱”等等。

第三篇:客家婚礼习俗

关于赣南客家婚嫁习俗的论文

摘要:客家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在我们赣南地区分散着许多客家人,他们现存的风俗习惯许多有别于我们其他群体,但也存在相似之处。除了一年中重要的民俗外,还包括民间文艺,像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歌谣等。我对于赣南客家人的婚嫁习俗甚是好奇。这篇论文是我在参加了南康一个朋友的婚礼后选定的题材,是我觉得最为好的内容。

关键字:合八字;过聘;哭嫁;送嫁;拜堂---闹房;回门;送满月

正文:

(一):

一、婚前习俗:

1、合八字。“合八字”也可以说成是“传庚”,在现代则称之为“相亲”。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说媒求婚,女方若有意联姻,即将自己的生辰八字交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先生”将双方的八字“推算”一番后(俗称“合八字”),看是否“相克”,这个过程即为传庚。进入新时代后,这个“合八字”的仪式已经极少见了。这第一道程序就已经吸引我了,对于接下来的也甚是好奇。我的朋友他们是通过交往后才决定结婚,但却也走了这样一道程序,想必这是必须要履行的规矩了!而,在我们老家没有这个规定,也没有与之相似的习俗。

2、过聘即订婚。相亲允婚之后,本来是存在一段“男女双方有一段‘思考期’”的,而我朋友他俩因为是交往走到一起的,就直接省去了中间一段。女方选定一个日子,携着一群亲属到男方住处“看屋场(采家风)”。届时,男方百般殷勤,用美酒佳肴将女方带来的亲属灌醉之后,便在宴席上与他们讨价还价,议定恩恤金、礼金、鱼肉、米酒的数量与嫁妆的项目,并敲定行嫁娶亲的日子。如若不能近期嫁娶,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男方必须携带礼品到女方家“捎节”——慰敬女方的长辈。过礼是迎亲的第一步,也就是履行订婚手续,先由媒人把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交换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姻就要重新考虑,通过换帖合八字后媒人选个日子带男方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男方要向女方送一笔重礼,礼金多少、给姑娘一些什么订婚礼物一般都由媒人事先协商好.按照传统的做法嫁娶的主动一方,其父母应选择迎娶良辰吉日准备迎娶,古代择日一般请星象学者或算命先生择日后来有通书和日历参照进行择日发请柬,由嫁娶者父母亲自送达亲友手中。虽然我只是从朋友口中得知这些关于过聘的内容,但和赣南客家婚礼习俗几乎一致,改变的很少。当你看到这里时,脑海里是不是和我一样已经在想象那样画面了?我们老家虽然也属客家范围,但习俗和礼数完全不一样,在婚礼时,难免我问东问西了。那些老一辈的人们都会很开心的告诉我,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二、婚事礼俗:

1、哭嫁。正日子那天,新郎随同唢呐手、先生(礼生)、媒人等到新娘家迎亲。他们会带有一个木箱(我不知道该怎么称乎它,暂且叫它木箱吧),里面放有衣服、大葱大蒜、新娘的礼服和鞋,外边挂着一只大公鸡和鱼。其间,男方必须完成以下礼仪:分别给女方家的先生(礼生)、沐浴(为新娘穿衣服的人)、开厨(厨师)、走堂(端菜的人)、美容(为新娘化妆的人)、扶鸾(伴娘)等三十多人(为喜事帮忙的人)分发红包,以示谢意。新娘除化妆外,要叩拜祖宗,还有一个特别的程序“哭嫁”,哭嫁没有固定的哭词,是触景生情,即兴而作,诉述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对娘家的依恋之情等。当新郎准备背新娘时,新娘跪在床上想她父母作揖,说了一句:“女儿今天就要出嫁了,很感激您们这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您们辛苦了!”。当时房里全是她的亲戚,我忍不住哭了。那个画面到现在我还是很清楚记得。新娘出嫁时更为有趣的是抢手箱(箱内装的是新娘哭嫁钱),抢手箱是由新娘的哥哥和叔叔到新娘房间把手箱抢出来。我们在这个程序里都玩开了,完全没觉得拘束。凤冠霞披、红衣绣鞋的新娘出屋时,在喜炮声中由长辈和媒人牵着,头顶簸箕的新娘走出闺房,过一门槛给一个红包,然后在大厅的上厅叩拜祖宗,再由哥哥或弟弟背到大门前送进香车(或花轿、单车、汽车),由新郎带路。我因为是她的好朋友,可以陪在身边。这期间,我看到全部的礼节。特别是注意到了由新郎背新娘出屋时的那个持簸箕的过程。簸箕必须是反过来,还必须是在之前就要涂有红色,这意味着什么呢?我没来得及问就随同新郎的队伍送朋友去了。因为她弟弟在外省当兵,没能回来参加婚礼。于是就由我和她小姑还有她小姑的儿子一同送嫁了。

2、送嫁。在送嫁姐妹和弟弟(一般是小男孩,寓意早生贵子)的随同下起程,在吹吹打打的男方接亲队伍的簇拥下,来到鼓乐相迎的新郎家。我们会在刚才那个木箱里放进女方这准备好的嫁妆。有毛线鞋、休闲鞋、靴子等,也会放有水果和坚果,以便男方家那的人们路上渴了,或饿了。在客家人看来,这些东西越多,说明女方家父母很勤快,很心细。在送的途中我有一项任务,就是要帮新娘注意好红盖头,还有戴着的一条由花生、桂圆、红枣连成的“项链”。这只能由新郎新娘吃,其他的人都不可以。好像说是他们要早生贵子。因为路途遥远,我们到达男方家时天已渐黑了,下车后好多礼节都没能看清。只是依稀记得男方家的亲朋好友恭候在门口用鞭炮迎接,并请送嫁的我们进屋喝茶,但新娘仍要站在门前的摸篮(米筛)中“站性子”(表示到婆家后不能任性,必须蹈规守矩,懂得方圆),待鞭炮燃放后,由手持点燃火把的婶子或嫂子牵着新娘进入新房(火把一般由竹片、丝茅、桃树枝、红绳组成,寓意驱邪迎新),并分撒花生等果品。我们老家没有这样的习俗。我记得当新娘将分撒花生果等果品时,南方家亲戚们的孩子就会抢,这也意味着一种好的迹象。接下来便是就餐了。其入席是很有讲究的,正酒那天的首席是由舅舅坐。在酒席上还有一种独特的客家分菜(寓意分财)习俗,就是把一些便于携带的菜肴分给来客带回家中,让其家中老小一起分享丰盛的喜宴。那天晚饭,我是和新娘、她小姑他们一起在新房里吃。菜几乎是一样的,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菜叫“荷包肉”。在朋友家吃中午那次正餐时,这个菜放在桌子上后会有盘子来盛,而男方家却没有。后来才知道是不能吃的,而是用来送的。他们相隔很远,习俗便有了不同。有一句话叫做“十里不同俗”,看来在客家也同样存在。

3、拜堂--闹房。拜堂的仪式是: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最后是夫妻相拜送入洞房。进入洞房的新郎新娘,喝两碗交杯酒,然后勾肩搭膀吃两个鸡公腿。礼毕,婚礼正宴开始,新郎新娘在礼生的引导下,敬请嘉宾对号入席。这一幕让我想起了自己看的古装戏电视剧,里面的情节跟当时几乎一模一样。我很是诧异,这种习惯怎么还会存在得这么完整!而,这边的正餐也和古时候一样,都安排在晚上。这让我甚是激动吧,我不知道该怎样来表达那种情感!

4、入夜。青年宾客相聚新娘新郎洞房,尽情戏耍搞笑新郎新娘,戏耍程度要看新郎平时在本村的为人、交友是否厚道。直到淋漓尽致为止,新郎新娘洗澡更衣,同床入梦。婚嫁礼仪遂告完毕。这一项我没能参与,作为客人饭后便回学校了,有点遗憾!

三、婚后礼俗:

1、婚后的第三天叫“拉三朝”,也叫“回门”。新郎新娘要到女方家拜见父母、兄妹,一表孝心,二报平安。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2、送满月。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这婚后的礼数,在我们家也是有的,差不多一致。)

客家婚礼的习俗多,程序也多,于是给人一种繁琐的感觉。结婚程序、礼节是挺繁琐的,但却也给我们一种婚嫁重要性的认同感。这正是客家婚嫁和其他族群的不同之处,也正体现出了客家婚嫁的特别之处。与其他族群的婚嫁习俗相比,赣南客家族群的婚嫁习俗,没有包办婚姻的遗迹,它处处都表现出对青年男女的自由和意念的尊重。这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有着很大的联系,也让我们发觉人权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以上这些便是我了解到的赣南客家婚嫁习俗,很有趣、很让我觉得浪漫。从古自今还保留着这些令人感叹的习俗,而且还保存得这么完整,很难得!

(二)参考书目及书刊:

1、董励.客家.广州市: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2、房学嘉.客家民俗.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3、谢重光.客家文化与妇女生活 12-20世纪客家妇女研究.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4、丘桓兴.客家人与客家文化.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1998.5、刘锦云.客家民俗文化漫谈.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1998.11.6、张祖基等著.客家旧礼俗.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86.7、廖晋雄.广东始兴县客家婚嫁风俗调查.客家研究辑刊,2007 第1期.

第四篇:客家闹洞房习俗

石壁一带的乡间,娶亲有一种闹洞房的风俗。闹洞房大致各地都有许多相同之处,然而,石壁的这种风俗不仅有趣,说起来还有板有眼,耐人寻味。

以前,不知是哪朝的皇帝,微服出访,他要亲自察访臣民的生活情况。有一天,他扮作一个乞丐路过石壁地面,刚好碰上一家迎亲回来的队伍,新娘子坐在花轿里,一路吹吹打打,前呼后拥过村过寨,很是热闹。可是,离花轿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凶煞鬼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邪气风煞之类的东西,凡人、运气不高的人是看不见的,而皇帝是天子,自然是一眼就觉察出来;他担心这一家新娘子会出事,于是也跟着迎亲的人,进了办喜事的人家里。

石壁这地方人流动很大,不论谁家婚丧喜庆,总有数批乞客上门讨食。人们已经习惯了,都能够礼待他们,大户阔气人家,还专门在下厅专设一偏桌供乞丐们享受,还不时为他们加饭添菜。所以,皇帝化装成乞丐进了大门,也不介意,照样安排饭食酒菜。

以往,喜酒吃完了,客人都先后回家了,特别是家住他村无法留宿的客人,更是提早去了,一下就变得冷清下来。操办喜事人家也累了几天,客人离去之后,也开始打扫庭院了。新郎和新娘更不用说,早早进了洞房。这乞丐却留下不走,家人劝他走,他也不予理睬,在新房门侧的角落上睡着了。人们以为他是在等晚上的剩菜剩饭,也就没有撵他之意。

掌灯时分又是吃晚饭的时候,这乞丐打起竹板唱起歌来了,唱的都是祝贺的吉利词,惹得左右邻居都过来看热闹,唱到妙处叫好声不断,唱罢了,人家就赏他一碗酒,他便一饮而尽。

这家主人也十豪爽好客,今天又逢自己家办喜事,干脆就在新房里摆开桌来,让来瞧热闹的人进入洞房喝酒看热闹。

乞丐两杯酒落肚,说起话来更流畅,边打竹板边走到新娘新郎面前唱道:

一对新人入洞房,二人同心福寿长,三朝回家会娘面,四日早起下厨房,五子登科龙虎榜,六朝盛世家运昌,七巧织女会牛郎,八仙过海显神通,九九归一时运好,十数圆满天地长。

乞丐唱完之后,大家又喝声好,又给红包又给酒。接着,乞丐向这家主人要了半斤米,翻开内衣露出黄绫锦衣,剪下一角衣襟,再将衣襟布块剪成碎片,在床的四周边撒米花边喝彩:

撒帐东 一对夫妻好鸳鸯;撒帐西 二人恩爱不分离;撒帐北 三煞四凶进不得;撒帐南 永世其昌大吉祥。

洞房里,被乞丐逢场作戏,搞得热气腾腾,嬉声不断,好闹的人就找新郎新娘开玩笑,不分老幼不分彼此,闹成了一团。许多人都醉了累了回去了,乞丐也累了醉了,又回到那屋角睡了。大家看这乞丐气度不凡,又见他露出一角黄绫锦衣,红光艳艳,叫人十分吃惊,谁也不敢也不忍去惊动他。

那个凶煞鬼,早就随迎亲的人进了这家,躲进后厅的闲杂屋里,几次想出来,都被新房里的热闹气氛给逼回来,无法接近新娘子。直到新房的灯熄了,它才走到大厅上来,刚走到房门口,见皇帝天子乔装成乞丐睡在那里,又不敢跨过去,只在房外走来走去,无从下手。眼看天就要亮,凶煞鬼终于等耐不住,垂头丧气地走了。

第四天,乞丐要走了。他对村里人说,今后不论谁家娶亲,要闹房三天,撒帐喝彩要搞得隆重热烈。从此,抬新娘的花轿后边也多了一个兽头图像和一个镜子。据说都是这个乞丐交代要办的。后来人们知道这乞丐是皇帝天子扮的,就更相信金口圣旨的作用。因此,闹洞房的习俗到现在都没有变。

第五篇:客家婚礼习俗

客家婚礼习俗

客家族群的婚嫁习俗,有保留中原汉人古风《六礼》的一面,又有变异的一面。俗随时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虽然各阶层繁简不尽相同,但生活在乡镇的平民百姓,一般都要经过四个既郑重又隆重的仪式。

传庚——相亲 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说媒求婚,女方若有意联姻,即将自己的生辰八字交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先生”将双方的八字“推算”一番(俗称“合八字”),看是否“相克”,这个过程即为传庚。进入新时代后,这个“合八字”的仪式已经极少见。现代意识较强的男女双方,一开始就在亲人的陪同下亲自到圩镇的酒楼里互相见面(看妹子),若双方有意联姻,便在餐桌上当面交换信物,这就算相亲之后允婚了。

过聘——订婚 相亲允婚之后,男女双方有一段“思考期”,若双方都不“反悔”,女方则选定一个日子,携着一大群亲属到男方住处“看屋场”(采家风),是时,男方百般殷勤,用美酒佳肴将女方带来的亲属灌醉之后,便在宴席上与他们讨价还价,议定恩恤金、礼金、鱼肉、米酒的数量与嫁妆的项目,并敲定行嫁娶亲的日子。如若不能近期嫁娶,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男方必须携带礼品到女方家“捎节”——慰敬女方的长辈。

行嫁与接亲 行嫁与接亲是赣南客家婚俗中最隆重的仪式,要举行一整套项目繁多的礼仪。第一天下午开始为暖轿夜(以前接亲用花轿),新郎要进行化妆(修饰礼仪),叩拜祖宗,然后在一派庄重的气氛下,由舅舅唱赞叹词并为新郎披红、戴花(插在礼帽上)。

第二天是正酒日子,新郎随同唢呐手、彩旗手(彩旗用红布绕着两根小桂竹)、先生(礼生)、媒人等到新娘家迎亲,其间,男方必须完成以下礼仪,分别给女方家的先生(礼生)、沐浴(为新娘穿衣服的人)、开厨(厨师)、走堂(端菜的人)、整容(为新娘化妆的人)、扶鸾(伴娘)等三十多人(为喜事帮忙的人)分发红包,以示谢意。新娘除化妆外,要叩拜祖宗,还有一个特别的程序“哭嫁”,哭嫁没有固定的哭词,是触景生情,即兴而作,诉述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对娘家的依恋之情等。新娘出嫁时更为有趣的是抢手箱(箱内装的是新娘哭嫁钱),抢手箱是由新娘的哥哥和叔叔到新娘房间把手箱抢出来。凤冠霞披、红衣绣鞋的新娘出屋时,在喜炮声中由长辈和媒人牵着头顶簸箕的新娘走出闺房,过一门槛给一个红包,然后在大厅的上厅叩拜祖宗,再由哥哥或弟弟背到大门前送进香车(或花轿、单车、汽车),由新郎带路,在送嫁姐妹和弟弟(一般是小男孩,寓意早生贵子)的随同下起程,在吹吹打打的男方接亲队伍的簇拥下,来到鼓乐相迎的新郎家。男方家的亲朋好友恭候在门口用鞭炮迎接,并请送嫁的亲戚进屋喝茶,但新娘仍要站在门前的摸篮(米筛)中“站性子”(表示到婆家后不能任性,必须蹈规守矩,懂得方圆),待鞭炮燃放后,由手持点燃火把的婶子或嫂子牵着新娘进入新房(火把一般由竹片、丝茅、桃树枝、红绳组成,寓意驱邪迎新),并分撒花生等果品。然后开始就餐。其入席是很有讲究的,正酒那天的首席是由舅舅坐。在酒席上还有一种独特的客家分菜(寓意分财)习俗,就是把一些便于携带的菜肴分给来客带回家中,让其家中老小一起分享丰盛的喜宴。

拜堂与闹房 拜堂的仪式是: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最后是夫妻相拜送入洞房。进入洞房的新郎新娘,喝两碗交杯酒,然后勾肩搭膀吃两个鸡公腿。礼毕,婚礼正宴开始,新郎新娘在礼生的引导下,敬请嘉宾对号入席。

入夜,青年宾客相聚新娘新郎洞房,尽情戏耍搞笑新郎新娘,直到淋漓尽致为止,新郎新娘洗澡更衣,同床入梦。婚嫁礼仪遂告完毕。

婚后的第三天叫“拉三朝”,新郎新娘要到女方家拜见父母、兄妹,一表孝心,二报平安。

下载客家订婚习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客家订婚习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温州订婚习俗

    订婚程序 1,请帖打印 2,订婚服装及化妆 3,订婚碗 4,男女六样 5,酒店布置和注意事项 6,订婚照 7,订婚当天流程 1、聘礼:目前比较大众化的是10.8万,但主要视双方经济条件而定。(如果条件......

    四川客家春节习俗

    四川客家春节习俗客家人的不断迁徙,使他们对故土更为留恋。对家乡山水、习俗的怀念使他们紧紧地团结起来,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困苦,传统习俗成为联系客家人的坚强纽带。在川......

    永定客家婚丧喜庆习俗

    永定客家婚丧喜庆习俗 永定客家风俗,即沿袭不少古代中原文化遗风,又逐渐形成多姿多彩的风尚习俗。客家先民辗转南迁,身无长物,傍无凭籍,所到之处,多是乡曲荒丘。为适应新环境,他们......

    始兴客家节日习俗

    始兴客家节日习俗 我的家乡位于粤北山区的一个小县城--始兴县,2011年,荣获“中国围楼文化之乡”和“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称号。 汉族人口约占 97%,少数民族 3%左......

    客家礼仪、习俗之二

    客家渊源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根据资料显示,客家人现有总人数5500万,其中中国约4500万,在海外客家人当中,大多数居住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其......

    客家婚姻习俗5篇

    客家婚姻习俗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因迁徙而产生,迁徙给了客家人坚韧的品......

    三明客家婚嫁习俗

    中国有句俗话,叫“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南朝梁有《横吹曲辞.折杨柳枝歌四首》,其中一首说的就是嫁女:“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波不嫁女,哪得孙儿抱?”三明民间亦有歌谣曰:“五个......

    福州订婚习俗5篇

    福州订婚习俗 男方 聘金: 1.礼金都以3为底。如3万3,5万3,10万3。仪定的聘金尾数必为“3”字,福州方言“三”与“生”谐音,象征婚后都生儿女) 2.三金(金戒指,金项链,金手镯) 2.男方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