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新战士特点和管理对策
浅论新战士特点和管理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部队正规化建设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提高部队正规化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冲击也给部队管理教育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今新战士的生活条件和出身背景都比较好;无论是城市兵还是农村兵大多数刚从学校毕业都没吃过苦就走进部队,刚进入部队大门的新战士,面对全新的生活和陌生的环境,新战士对部队充满新鲜感和好奇感,但时间一长由于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改变以及紧张艰苦的训练必然使他们感到有所不适应,造成心理紧张、苦闷。如果长期处于紧张之中不能缓解,不但会影响正常的训练和学习,还会引起生理机能的异常,若不及时加以引导,甚至会酿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带兵人要仔细观察、了解新兵情况,及时掌握新兵的心理变化,运用多种手段使他们勇敢地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确保新战友顺利地过好军营第一关,为迈好军营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新战士 管理 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部队兵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世纪入伍的新兵,作为部队的一支新生力量,他们的文化层次高,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强,善于奋进,求知欲强,给部队生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给部队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命力;入伍前的他们面对复杂的社会交往有时良莠难分,在丰富的价值追求中较多地偏重自我;在民主、参与中夹杂着盲目的因素;这些因素既为带兵管理者理提供了“正面”推动,同时也给管理者带来了“负面”难题,这些种种疑难问题都是管理者需要一一解决和一一排除的重要因素。目前主要就对当前新战士的特点及管理对策作以如下分析。
1.当前入伍新战士的基本特点作为一支刚进入部队的新生力量,每年入伍的新战士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新战士来自全国各地和五湖四海,民族风俗差异大、兵员地域分散、文化层次偏高、生活习惯呈多样性,入伍动机和价值取都各不相同等等因素。据了解,近几年入伍的新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1入伍动机不纯
刚入伍的新战士,由于受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少部分新战士入伍动机不纯,各自的理想和目标都有所不同;有的新战士是冲着学技术来部队的,对部队的工作和平时的训练不感兴趣,同时也失去了来部队的真正意义以及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新战士是抱着考军校的目的来部队的,想以当兵的方式来作为跳板,对工作、训练根本不在意也不在乎,只求每天的日子平安度过,早日考上理想的军校;有的新战士来自城市,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在父母的安排下就稀里糊涂的来到部队,等服役完之后就有一份正式工作;有的新战士是因为好奇才来部队的,对部队的生活充满着渴望,来部队之后时间一长就厌倦部队的生活,怕脏、怕累、怕吃苦等等。由于来部队没有树立正确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缺乏坚强的精神支柱,当前新兵在训练中怕苦怕累,对训练产生畏难情绪。
1.2
生活环境优越
目前新战士当中独生子女偏多,吃苦精神意识普遍差。在优越的家庭条件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普遍怕吃苦,从近几年入伍的新战士来看,独生子女和家庭富裕的所占比例较大;从小娇生惯养的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概念。从地方走进部队,突然要面对紧张忙碌、单调枯燥和封闭式的新兵集训生活,就会显得失望和束手无策。入伍前对部队生活充满的那些美好生活和希望都没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向往没有了,失望和后悔不断在自己的脑海中翻转,新训的任务还没结束有的新战士思想上就打起了退堂鼓,情绪极度的不稳定,思想波动极大;再加上部分父母出于对子女的“过度”关心,经常灌输一些不符合一名军人的思想;父母们千叮嘱、万嘱咐在部队要注意身 体,照顾好自己训练强度过大或太累就少参点加多休息,只要不落在别人后面过得去就行了,父母在这些的“呵护”中使刚入伍不久的新战士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从而导致新战士逃避和躲避部队的正常工作,以及不积极参加部队的正常训练。
1.3纪律观念淡薄
刚入伍的新战士纪律观念不强,对部队严格的纪律要求和约束不适应;纪律是军队的生命线也是部队的保障力,既然当了兵,理所当然就要服从命令,遵守军队铁的纪律,在部队中,纪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刚进入部队的新战友,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在部队不能如鱼得水地适应纪律的约束而苦恼。1.4个性突出
刚入伍的新战士来自我国五湖四海,由于地域的差异和风俗习性的不同,每个人的交往方式都有所不同;近年来入伍的新战士,有的新兵性格外向,活泼开朗,自信心较强,喜欢与其他战友谈天说地,交流感情,懂得释放自己;有的新战士性格比较内向孤僻、闷闷不乐,不喜欢少与其他战友主动交往,存在自卑心理,无聊时喜欢胡思乱想,再加上有的新战士由于家庭纠纷、父母闹离婚,或是亲人病重去世、单亲等等问题的影响,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给部队正常工作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5能力强素质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长们非常注重子女的培养,刚入伍的战士们兴趣爱好广泛,具有特长的战士较多。近几年入伍的新战士思维普遍活跃,爱好广泛,能说会唱,会电脑操作,驾驶技术、家用电器维修等等,从而给部队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帮助。
2.新形势下的带兵对策及方法
新战士刚到部队,对部队的情况比较陌生。如何对新战士进行扎实有效的教育工作,帮助新战士迈好军营第一步?这是每位带兵干部和骨干必须面临的挑战问题。2.1正确的教育
作为经后毕业带兵的我们首先要帮助新战士端正入伍动机。要教育引导新战士把个人打算与神圣的国防事业紧密的联系起来,使他们不断端正服役态度,让他们真正弄清“为什么当兵”这样的根本问题,充分把实现个人愿望融入到保家为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我国的部队发展培养一披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
2.2 做好谈心工作
作为带兵干部和骨干的我们要主动帮助新战士的想家问题。新战士离开家人来到部队锻炼,初到部队,难免想家,尤其是入伍不久临近新春佳节。作为带兵人,我们不能认为是谁想家谁就没志气,我们应深入其中到新战士当中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新战士的思想;同时多开展一些交心谈心活动和部队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他们克服想家恋家的问题。2.3正确的有效教育
刚入伍的新战士我们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荣誉观”。使他们明确军人的价值和意义,让他们远离是非不明的模糊思想;让他们明确军人的职责,坚决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损于军人形象的话不说,有损于军人形象的事不做;勇于同有损国家和部队的人、事做斗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军人的形象和集体的荣誉;遇到重大问题不怕牺牲,坚决斗争到底。
2.4以情带兵、以理带兵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现在的部队不在是过去的军阀时代也不是过去脚踢拳打的时代,我们要 “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教育。作为新世纪干部的我们,对新新战士应该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但是,要严之得法,严之有度,同时,要知兵爱兵、以情带兵、以德带兵、以理带兵、以才带兵。时时关心着他们,处处为他们着想,为他们解决实质性的困难,长此以来,就没有管不好的部队,带不好的新兵。2.5尽职尽责
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新战士的教育管理,努力带出合格战士。一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二是成立家庭与部队力量的互动管理体系;三是寓教于乐,多渠道、全方位地陶冶新兵情操,培养新兵高雅情趣。总的来说,新兵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我们每名带兵人去深思熟虑、总结经验,为之努 5
第二篇:新时期战士特点及管理对策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的发展,给新时期部队管理工作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带兵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如何把握新时期士兵出现的一些新特点,有的放失的做好新时期带兵工作,提高管理效益,是部队管理工作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正确解决战士在个人理想前途上出现的新的思想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军队能否保持“不变质”和“打得羸”,直接关系到部队的稳定和发展,作为基层中队的带兵人这是我们必须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带兵经验,就新时期战士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相应的应对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入伍动机多元化,必须加强教育引导,打牢战士献身消防部队的思想基础。
(一)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一些战士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移,入伍动机呈现出多元化,个人成才欲望强烈,追求目标越来越现实。
1、想通过当兵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如入党、考学、转士官等。
2、想通过当兵学一门技术。战士都希望在服役期间学到
一、两门回到地方后用得上的真实本领,渴望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3、想通过当兵变换一下工作环境。有的战士把部队当作一块跳板,通过当兵后重新择业。有的战士对国际国内形式知之甚少,感到天下太平,消防兵就是打打火、帮老百姓干点事而已,忧患意识缺乏。
(二)可采取的对策。
1、搞好消防部队性质、宗旨、职能和兵役法教育,使大家充分认识消防部队在必要的时候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2、搞好正确对待革命分工教育。每年战士考学、学技术时节要及时搞好教育,引导战士认识到,革命虽然分工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都是为了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好、保卫好。只要热爱本职工作,树立本职岗位有所作为的思想,就能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3、搞好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读书演讲、歌咏、板报宣传、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搞得生动具体,使每个战士心中装上爱国主义英雄人物的形象,唤起他们热爱祖国之情,立下赤诚报国之志。
二、民主意识增强,法纪观念淡薄,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强化战士的法纪意识。
(一)新时期战士普遍进入社会较早,参与经商活动和社会交往较多,民主意识与参与意识普遍增强。他们愿意参加中队的管理,喜欢对干部的言行进行评头论足;虽然身处被管理地位,总希望管理者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希望管理者言行更加文明,希望管理者把一天的日程安排得更加科学合理,井然有序。但他们考虑问题简单。看待问题片面,处理问题偏激。有的战士片面的追求民主和自由,对严格、紧张的生活感到不适应,对自己的言行受到纪律的约束感到不习惯,自控能力差。有的战士违反纪律后,对干部、骨干的批评不服气、不在乎,更为甚者,对处分也感到无所谓。
(二)可采取的对策。
1、端正战士的根本态度,充分尊重和发扬民主。针对战士民主意识增强的实际,要注重提高带兵人自身的带兵能力,努力缩小战士要求高与干部素质底的差距。要突出解决对战士不够尊重的问题,有了问题可以批评,绝不能讽刺挖苦,更不能进行人生攻击;把战士当主人,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听取战士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2、坚持依法带兵,公道处事。认真解决有章不循,随意性大问题,切实纠正“土政策”带兵和处理不公等问题,坚持以法带兵、以情带兵、以理带兵、以行带兵。
3、搞好法纪教育,强化法纪意识,针对战士法纪观念淡薄的问题,要重视加强对他们的法纪教育,应把法纪教育作为部队一项经常性教育,做到有计划、能落实,常抓不懈,不断强化战士的法纪意识。
三、利益思想严重,纯真感情淡化,要敢于破除庸俗关系学,公正处事,纯洁同志关系。
(一)由于受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战士的人际关系也发生了新变化,等价补偿的互惠观念逐渐增强。有的战士在入党、考学、调动、学技术、转士官等涉及个人利益问题上,在庸俗关系学上动脑筋,成天忙于托门子,寻靠山、求帮忙、要照顾。在他们看来,成长进步不是靠工作、靠成绩,而是靠关系,严重破坏了部队的风气,淡化了战友之情、同志之爱。
(二)可采取的对策。
1、教育引导战士看到搞庸俗关系学给部队建设带来的危害,要让战士懂得尽管在处理一些敏感问题时存在着一些不正之风,但这不是主流,要进步得靠自己刻苦努力,靠工作成绩,靠关系是成不了大气的。
2、作为带兵干部,在处理一些敏感问题时要公正用权,一碗水端平,不高亲疏远近,不收受战士的礼物,要坚持做到以身作则,清正廉洁,真正懂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公生明,廉生威”的道理。干部要主动与战士沟通感情,经常开展谈心活动。要积极为战士成才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进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官兵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此来纯洁同志关系,增进感情。
四、经商致富意识增强,奉献观念有所淡化,强化职能意识,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近年来一些战士的经济意识增强,经商致富欲望比较强烈。特别是随着军地反差的日益增大,看到自己的同学、朋友一个个发家致富,成了有钱的大款,更感到当兵苦、吃亏大,心里失衡,“离军”思想越来越突出,工作斤斤计较,讲价钱,患得患失,奉献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有所淡化,献身国防的意志开始动摇,真正立志当兵为保卫祖国尽义务,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战士在逐渐减少。
(二)上述问题集中反映了部分战士服役态度不够端正。因此,在实际工作,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思想转化。
1、要注重教育引导战士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五个教育,即:职能、任务、人生观、价值观和艰苦奋斗教育。通过教育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军人的价值在于奉献。
2、要正确处理改革中军地之间的利益调整关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亏了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思想意识,克服那种唯利是图,片面追求自我的观念。
五、需求档次提高,艰苦奋斗精神弱化,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
(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战士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些青年战士花钱大手大脚,片面追求生活高档次,超前消费,津贴不够就巧立名目向家里“求援”。归结起来,就是有的战士忘掉了艰苦奋斗是我军的传家宝,丢掉了人民军队的本色,享乐主义有所滋长。
(二)对于这些实际问题,一味消极的堵、禁、查是难以奏效的,治得了标,也治不了本,主要应在教育引导和改善军营内部环境上下功夫。
1、要进行光荣传统和审美观教育,大力弘扬具有我军特色的延安精神、老基层、老边防、老高原精神和抗洪精神等,树立艰苦奋斗光荣,贪图享乐可耻的思想,逐步养成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2、要积极的创造条件,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大力抓好连队文化骨干的培养,把基层文化生活活跃起来,同时还要舍得在财力、物力上增加投入,修建足球场、篮球场,购买台球、乒乓球、卡拉OK机等活动娱乐设施,使战士乐有场所、玩有器材。
3、要拓宽警营文化生活渠道、大胆的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开展军地联谊、联欢等活动,丰富部队的文化生活。通过不断努力,不断充实,使警营的物质文化生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创造一个栓兴留人的良好环境,增强警营吸引力,促进管理工作的落实。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上的形形色色的东西对部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为一名基层中队的带兵干部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日俱增、改革创新。正确解决战士在个人理想前途上出现的思想问题,就能使我们的军队永远保持坚强的战斗力,就能使我们的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新时期战士特点及管理对策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其管理对策
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其管理对策
章 明
摘要:民办高校学生的组成,由于其结构成份复杂多样,在政治观念、人生追求、思想道德、组织纪律、求知欲望和自身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公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分析和研究这些特点,在管理思想、管理观念、管理心理、管理重点、管理形式、管理方法、管理策略等方面适应这些特点,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民办高校 学生特点 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4)01-0037-04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民办教育鼓励政策和措施的不断出台,各地民办高校蓬勃兴起,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总体看,民办高校学生的管理是好的。但必须看到:民办高校由于发展时间短,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就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来讲,还没有形成一套针对性很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对学生的管理,既是学校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认真分析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研究和探索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共同课题。
一、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分析
民办高校学生大部分是应届、往届高考生和职高、技校、中专毕业生,甚至有少量的初中生。由于其成份复杂,是一个多样性突出的群体,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一)关心时事政治和国家大事,但对深层次问题存在模糊认识。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和挑战,促进了学生新思想、新观念的转变,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对社会、对生活充满信心。主要表现在积极要求入党,关心中外关系,对加入WTO、申办奥运、台湾地区“320公投”、载人航天工程等国内外大事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但是,部分学生对国家大事和政治学习兴趣不够浓,加之政治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缺乏一定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认识不够,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存在着某种模糊认识。注重教育疏导,是民办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务实,现实性功利性比较突出。民办高校学生人生追求的基本心态是积极、进步、向上的,有志向,有抱负,有美好的人生追求。不少学生认为最重要的人生价值是成就一生、张扬个性,实现自我;最重要的行为价值是有能力、有智慧、独立自主,有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强烈愿望。在他们眼里,缺乏素质和一技之长难以适应社会生存和和竞争,紧迫感、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呈现逐渐增强趋势。但是,少数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成熟,缺少志向和远大目标,对集体活动和公益性活动没有兴趣,在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中,往往出现偏重功利、偏重个人利益的短期行为,不少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徘徊在高尚与实惠之间。加之他们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比较缺乏,心理成熟度还不够高,不少学生对人生的看法、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还是浅层次的,对一些新生事物容易认识不清,原有的观念和看法也容易动摇。及时纠正和引导,是民办高校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
(三)基本道德水准呈提高趋势,抵御外界干扰能力不够强。民办高校大部分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好的,崇尚理想人格,崇尚成功人士,鄙视不道德行为。不少学生有较强的奉献精神,积极参加义务服务、助人为乐、无偿献血、义务劳动等活动。不少学生追求平等协作,喜欢“人人为我、我 为人人”的口号,渴望真诚平等地交流。但是,不少学生在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缺乏理性思考,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往往“随大流”,凭着感觉走,对利弊、后果、危害考虑较少,特别是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时,界限不容易把握,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易发生偏差,甚至模仿、跟随,经不起诱惑。及时有效地教育疏导,是民办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四)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但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力。民办高校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认为对他们实行严格管理是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对家长的负责。所以,对学校的各种纪律和制度、规定能够正确理解,对管理人员合情、合理的约束与管理能正确对待,能接受管理和自觉配合管理,能比较自觉地遵守学校的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按照制度、规定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由于不少学生从小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想追求其所谓的“自由”和自认为的“个性”,表现在上课迟到早退、不请假外出、不按时起床、不按时熄灯等;有的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表现在刚入校时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时间稍长就放松了要求,自身毛病就暴露出来了;还有的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甚至出现酗酒滋事、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等严重的违纪行为。
(五)有较强的求学求知欲望,但学习毅力和刻苦精神不够持久。民办高校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明?想,并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围绕学习目标不懈地努力。特别是对科技文化知识兴趣较高,对一些实用性课程、专题讲座、技能比赛等反映出极大的兴趣。期望在一些科技和学术性活动中拓宽知识,在一些娱乐活动中陶冶情操。但是,有少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抱着一种“体验一下大学生活”的态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和毅力不够强,表现在上课不专心,自学不用心,经常迟到、早退等。如不加强管理教育,学习上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六)技能特长优势比较明显,但综合素质发展不够平衡。民办高校学生技能特长比较明显。他们大多都有较强的为人处事能力,社交能力强,交际面广,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有特长的学生多,有的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有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的强烈愿望。但是,不少同学文化底子薄,基础差,偏科比较严重,参差不齐,总体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学生对理性和抽象化知识兴趣不浓,喜欢接受感性、具体、时尚的信息;不少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缺少必要的独立生活体验,适应能力较弱,相互关系不够协调;甚至有的想得多、干得少,眼高手低,少数学生有吸烟和热衷玩游戏的不良习惯。这些都是民办高校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策略思考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民办高校学生教育背景各异,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人员分布面广,思想比较活跃,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特点,这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单纯套搬公办高校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是不可能奏效的。所以,必须研究和探索与学生思想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以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一)更新管理思路,注重教育疏导。注重教育疏导就是在管理工作中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加大思想教育的比重,把思想教育渗透到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使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管中有教,教中有管,管教结合,使之溶为一体,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常言道:“管人先管心”。这句话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包含着对管理工作规律的认识,即管人要先管思想。“管理”二字本身就有教育的属性,没有教育的管理可以说是没有效果的管理。因此,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必须十分注重教育和疏导。一是要重视入学动机教育。“态度决定一切”。要围绕学生入学时的疑虑、不安等心态进行教育疏导,通过教育调整学生的情绪,淡化高考不理想的失落感,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消除顾虑,树立对民办高校的信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大学学习生活中去。二是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要围绕理想、信念、人生进行成才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育,把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在奋发求知的同时,注重思想品德修养,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志向和抱负,构筑精神支柱,使之全面发展。三要重视平时点滴教育。在平时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分析,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思想苗头,准确把握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疏导,不断把正确认识、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观念导入学生的大脑中,帮助他们澄清各种模糊认识,净化思想灵魂,增强自身免疫力,以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二)转变管理观念,注重宽严适度。从民办高校学生的管理现状看,突出的问题是“走极端”:有的怕出问题,片面强调“封闭式管理”,平时不让学生走出校门,对学生管得过“死”;有的怕管严了学生会流失,对学生过于迁就,甚至疏于管理,管得过松。这两种管理观念都是不符合教育管理规律的,也是不符合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的,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所以,民办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其立足点应放在管理效果上。就是要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心理、需要等实际情况,实施合情、合理的管理,该严则严,该活则活,该放则放,该收则收,做到张弛有度、宽严适度。就是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既要吸取“钢性”管理上的优长,又要吸取“柔性”管理上的优点,找准适应于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结合点”。总的思想是:在不违背学校管理制度和规定的前提下,给学生适度的“自由”空间,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场所、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做到:严而有度,严之有理、严之有情;放而有制,活之有节、活之不乱;收而有方,恰到好处、不走极端。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正确对待管理,真心实意听从管理,情甘情愿接受管理,自觉服从管理,真正把学生管好,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档次和水平。
(三)突出情感管理,注重理解信任。民办高校的学生大部分经历过高考落榜,他们有过悲伤、有过迷茫,也有过彷徨和失落。要管好这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要正确的认识他们。应当看到:高考落榜不等于各方面的素质就低,高考落榜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地域差异落榜的,有的是因专业限制落榜的,有的是填报志愿不得法落榜的,还有的是受心理、身体等素质影响落榜的,等等。这就要求在管理工作中,用正常的心态看待他们,不能冷眼相待,更不能讽刺、挖苦和歧视,要有宽容之心,要通过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帮助他们,引导他们从“自??向上的思想。另一方面要理解信任他们。民办??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这一点在管理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理解信任可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增强其自信心。理解信任关键是放手让他们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克服失落感和自卑感,真正体会到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与信任,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找回自信,扬起追求进取之帆。只要管理教育者有细心说服、点滴引导的耐心,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诚心,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一定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四)抓住管理重点,注重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重点是对人、物、事和时间、空间的管理,在这五个要素中,对人的管理更为重要,因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在管理中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管人,重点是管好思想、生活和行为。管好思想主要是做到“四个了解”:一是通过各种谈心活动进行直接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特征、年龄、民族、专长、籍贯等情况;二是查看各种相关资料进行间接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经历、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情况;三是观察每个学生的变化情况进行细微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性格、心理、情绪变化等情况;四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渐进了解,以排除表面的、虚假的、片面的信息,掌握真实的、可靠的、有价值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和熟知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其思想脉搏,增强教育管理的针对性。管好生活就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通过各种形式的问寒、问暖,关心每个学生的冷暖疾苦,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师生之情,产生向心力与亲和力,建立起和谐、信任的管理关系,对老师说的话才能言必信,行必果。管好行为就是要多查、多看、多说、多转,及时掌握每个学生在什么位置、在做什么事情,使每个学生的言行都在老师的掌握之中,对不良行为及时进行教育劝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员不失控、行为不失控,把各种不良苗头消灭在荫芽状态和事发之初。
(五)探索管理形式,注重自我约束。学生的管理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组织管理;二是自我管理。目前民办高校所采用大多是前者,对后者重视不够。从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的特点看,更需要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在提高被管理者思想水平的基础上,使纪律约束、制度约束等有形的管理,逐步变成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把有意的遵规守纪变成一种无意的、自觉的、自然的行为。学生管理不仅仅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学生自我约束。可见,自我管理,不仅可以缓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减少人为内耗,而且可以减轻老师的工作量,提高管理实效。自我管理,是“人本”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与发展,它是学生在知、情、意、行四个心理过程中,实现政治上自主、人格上自强、规定上自律、生活上自理、逆境上自护的能力。实行自我管理,要遵循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原则,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信任,把学生看成是有个性、有能动性、有自尊心的人,通过采取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榜样激励、自我评估、自我锻炼等方式来逐步引导和培养,放手让他们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和扶植他们完成各种任务,让他们在组织活动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管理自己和管理别人,这样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才会越来越融洽,心理感染作用才会越来越强,才能使自我管理导入由低级向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由被动管理到自我管理、由不自觉到自觉连续发展的过程,以推动管理工作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六)讲究管理方略,注重分层实施。由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学习经历、个人素质的不一致性,管理中切忌采取单一式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应该讲,对学生实施统一管理是必要的。但统一管理只是学校总的管理要求,并不是管理方法,如果把管理要求当作管理方法来使用,是不可能达到管理目的的。科学管理认为:管理对象决定管理方法,管理方法适应管理对象,若管理工作不能根据管理对象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管理对象就会反作用于管理方法,从而阻碍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影响管理效果。一个学校的学生或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其思想、性格、爱好、智商、习惯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学生实施管理时,因人而异,分层次管理。实行分层次管理,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做到因人而管、因事而管。如:对自尊心强的学生要采取疏导、委婉的管教方法;对性格开朗的学生要采取开门见山的管教方法;对领悟差的学生要采取通俗、易懂的管教方法;对态度傲慢的学生要采取点其要害的管教方法等等,使各类学生都能心悦诚服地接受,以提高管理的整体效果。实行分层次管理不是不要统一管理,而是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分层次管理。管理中,要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该统一管理就要按要求进行统一管理,该分层管理就要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分层管理,这样才能提高管理工作的适应性、科学性和有有效性。
(七)改进管理评估,注重过程控制。目前民办学校的管理,存在着只重视管理结果而忽视管理过程的倾向,不少工作讲得很多,结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注重过程的管理,缺少对过程的督促检查和管理控制。大家知道:结果形成于过程,过程决定结果,没有好的过程就没有好的结果。从学生的自身特点看,民办高校的学生相对自制力差,对自己的要求缺乏持久性,容易放松对自己的约束。在落实制度、执行规定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缺少必要的管理和监督,就容易打呼隆、走过场,各种制度和规定就难以落到实处。所以,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管理,只有把管理着力点放在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去,加强对各“关键点”的检查控制,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督促、有评比、有奖惩,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当然,强调注重过程的管理并不等于否定结果的检查,而是要更加注重检查时间的经常性,检查内容的全面性,检查形式的多样性,做到全程检查、全程管理、全程评定、全程反馈,逐步将结果评定转到过程评定上来,通过抓管理过程的优化保证管理结果的质量。
第四篇:gfs培养管理特点、问题及对策
国防生培养管理特点、问题及对策
张奥110209139315
摘要: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含符合条件的保送生)招收的和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培养的后备军官。
国防生是一个既不同于普通大学生又不同于军校生的特殊群体,其身份具有双重性,所处环境也具有特殊性,其在校的培养主要是由驻校选培办和校方共同承担。对于这些毕业后要到部队做排长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不能受到像军校生一样系统的军事化训练;也不能像普通大学生那样拥有很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平时也要参加一些日常训练。他们是国家储存在地方大学中的预备人才,是为部队健康快速发展所培养的部队生力军。相比于军校生而言,他们在基础文化素质和某些专业知识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军事素质和战斗精神等方面,他们则普遍和军校生之间有一定的差距。
我们的国防生在完成大学规定学业的同时,还要完成一定的军政训练,达到国防生培养的目标。国防生的身份定位,对于学校和选培办或其他领导管理单位根据其特点、所处的环境和未来岗位需要,有针对性地抓好在校培养至关重要。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方式既不能像军校生要求那么“严”,也不能像普通高校大学生那么“松”,必须注意把握好二者适当的 “度”,既要遵循普通高校教育规律,又要着眼军事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主,打牢军政素质基础为辅,培养锻炼过硬军人作风,才能为军队信息化建设输送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那么如何把握国防生培养中的严与松的辩证关系呢?
第一我们先探讨一下“严”的方面。
(一)对政治思想的要求要严。国防生是一名大学生,更是一名准军人,其培养目标是成为一名高素质合格军官,政治合格是对革命军人的最基本要求,因而也是对国防生的基本要求。对于在校国防生来说,首先,打牢携笔从戎、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要通过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引导国防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自己的选择,帮助广大国防生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增强学好文化、献身国防的自觉性。通过专题教育和我军优良传统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我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认清我军新军事变革面临的挑战,认清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增强光荣感和自豪感。
从而坚定自己的选择,积极投身到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之中。其次,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指导,党的创新理论是党的生命,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力量之源。作为国防生必须自觉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绝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天下事”,而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密切关注国家大事,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增强贯彻、理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当前,要特别注重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理解,在思想上、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与党保持高度一致,把国防生培养成政治合格、思想过硬的革命军人。
(二)学习考核的标准要严。学习成绩考核是国防生综合素质考核的主要内容,也是检验国防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不论是招收还是选拔的国防生,都经过了严格的标准、条件和程序,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考核,能够从众多预选对象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国防生培养对象,应该说,他们绝大多数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然而,从国防生培养的实践看,每年都有因学业淘汰或违约的现象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动力不足、标准过低、精力过于分散,或者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等原因。解决这些问题,关键的还是要加强学习成绩考核。一是要及时教育引导,激发学习积极性。要帮助国防生认识到,自己首先是一名大学生,在校期间首要的任务是抓好学习,这既是对他们的身份定位,也是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学习成绩上不去、文化基础知识不扎实,就不能很好的为军队建设服务,而且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引导他们消除被动厌学情绪,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消除错误思想,树立学习高标准。国防生不能仅仅满足于“及格就行、60分万岁”等消极思想,更不能错误的认为“当上国防生,就业有保障”,从而不思进取,丧失前进的动力。必须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的高标准,打牢文化知识基础,在学习上争做其他学生的榜样,为将来岗位任职奠定必备的能力素质,更好的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服务。三是采取警示激励机制,督促完成学业。结合每年开展的优秀国防生评选活动,大力弘扬表彰优秀国防生,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激发广大国防生学习成才的积极性。对于经常挂科成绩较差的,可采取警示机制,比如批评警告或者停发奖学金等措施,必要时可以通报家长,与家长共同做好帮抓工作,督促国防生完成学业。通过警示激励手段,在国防生中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像西南交大二大队一中队一班的同学在这方面做的就比较好,他们每天早上都一起出早操(中队要求一般是周二、四出),而且一起上自习,学习成绩在院系都是比较突出的。
(三)军政训练的质量要严。国防生在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必须接受必要的军政训练,达到培养目标,这是国防生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特殊要求,也是由国防生的身份特征所决定的。总部印发的《普通高校国防生训练计划》是抓好国防生训练的重要依据,是组织国防生开展训练的基本遵循。工作实践中,我们一是严格落实在校训练,强化体能素质基础。国防生与军校生相比的明显差距,主要体现在带兵能力弱、体能素质差,军事常识、部队知识相对欠缺等方面,必须通过实施严格的在校训练,帮助他们尽快克服自身的先天不足。通过组织在校日常训练,如早操、体能训练,尽快提高他们的体能素质,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更多的掌握军事常识,缩小他们与军校生的差距。二是严密组织暑期集训,打牢军政综合素质。与在校训练相比,暑期集训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将国防生集中到训练基地组训,可以安排一些在校期间难以完成的科目和内容,比如,体能强化、班队列教学法、军体拳、战术、实弹射击、投弹等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训练。国防生在训练基地受训,可以感受军营的训练、生活氛围,通过与军营的“零距离”接触,一日生活制度的严格落实,增强对军人的体验和感知,从而培养军人意识。同时在受训过程中,通过与班长的学习交流,熟悉掌握带兵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带兵能力。三是落实军政考核要求,强化爱军习武热情。在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国防生军事素质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培养国防生热爱军事、关心军事课题的兴趣,通过订阅的军事报刊、杂志,引导国防生更多的涉猎国防知识、军事知识、特别是前沿军事理论研究等。通过定期组织军政训练考核等手段,促进或激发广大国防生爱军习武的热情,不断强化军政素质,提高自身带兵能力。
(四)作风纪律养成要严。我军之所以被广泛赞誉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正义之师”,与我军始终保持了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是分不开的。首先,从日常生活点滴入手,培养国防生优良作风。通过实施准军事化管理,促使国防生在大学校园里就树立军人意识。从规范宿舍内务卫生入手,通过宿舍物品摆放、内务卫生检查、设立卫生检查评比栏等,促进国防生军人作风的培养。从“叠被子”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做起,从点滴习惯养成入手,培养国防生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作风。从严守纪律、严守条令条例入手,培养国防生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作风。从迎难而上、勇于挑战入手,培养不怕困难、英勇顽强的作风。其次,教育引导国防生,做遵规守纪的模范。校规校纪是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国防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群体,在遵守校规
校纪方面,应有比普通大学生更高的标准,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凡是提倡的就要身体力行,凡是明令禁止的坚决杜绝,努力成为普通大学生学习的楷模。作为准军官,国防生还要培养严守部队条令、条例的好习惯,培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服从意识。
第二我们探讨一下“松”的方面。
根据国防生的特点以及他们所处的地方大学实际,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管理方式,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宽松的活动平台、创新宽松的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国防生在校培养质量,为部队输送高素质合格人才。
(一)是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地方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备的教学设施、合理的专业设置、现代的教学器材、先进的教学理念等,在教书育人、文化知识底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很多军校所不具备的。因而,作为国防生培养工作,应该吸取利用好普通高校的这些优势资源,尽可能的为国防生营造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切实打牢国防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奠定他们在部队成长成才的坚实基础。首先,要确立“教学优先、学习优先”的思想。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在安排军事训练、组织活动时,尽可能不与高校的教学时间相冲突,尽可能不影响国防生的学习时间。比如,我们在安排国防生训练时,往往有的同时还要参加院系或专业的实践见习课程,当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应尽可能的保证国防生能够参加专业实习,对于漏训或缺训的内容另外安排时间补上。其次,要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营造宽松氛围。鼓励引导国防生要专心学习,排除干扰,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要深钻细研,力求理解透彻,切实打牢文化基础知识。在学习的范围上要广学、博学,思想上不受束缚、不受限制,勇于涉猎、获取、积累更多的知识财富。再者,在学习研究上提供宽广的空间和自由。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高校的教学活动对网络的应用和依赖更是十分普遍。军人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对上网有严格的限制和规定,国防生在平时学习中不可避免的要使用网络。妥善处理好这个矛盾,关键还是在于引导国防生利用好网络这个工具,不能因为怕出问题,限制或禁止国防生上网是不现实的。通过网络搜索资料、查找信息,是当前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只要正确合理的使用网络,就能达到增长知识、扩大视野、促进学习的目的。
(二)积极应用自主管理模式。实行模拟营、连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或者国防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等有效的自
主管理模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选培办及校方则主要负责监督。在这其中实行骨干轮换制,让每个学生尽可能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学习体会带兵的方法。为以后进部队做好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处理好严与松关系的同时,还有一个对国防生来说可以说是比较空白的一个方面就是国防生战斗精神的培养。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国防生的培养经历决定了他们不同于经过四年摸爬滚打出来的军校生,他们是在地方高校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他们在基础文化素质和某些专业知识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战斗精神培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如何在大学期间加强国防生的战斗精神培育,直接关系到我军未来整体作战能力提升,决定着我军在未来战争中的胜负。因此,加强国防生战斗精神培育,弥补国防生的这一短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是要加大对国防生战斗精神培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力度,提高国防生对战斗精神培育的认识。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对于军人来讲,战斗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古今中外的军事家在这方面的认识有着惊人的相似。春秋时期曹刿认为:夫战,勇气也。拜占廷的贝利撒留说过:在战争中决定胜负的不是数量,而是精神上的勇气。拿破仑也有同样的论断: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然而有的国防生认为,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类的战争搏杀形态也发生了质变。现在是信息时代了,现代化战场已经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不再是钢铁与筋骨的较量,而是信息与数字的对抗,运筹仍在帷幄,决胜已变键屏。有些人甚至憧憬于零伤亡的所谓“绿色战争”。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想法。这些想法正是被西方一些所谓的军事强国鼓吹的唯武器论迷惑所产生的误解。西方一些国家恃强凌弱,进行非对称作战,固然可以极大地减少伤亡,但一旦双方势均力敌,残酷的斗争就在所难免。当前,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已经成为我军新的使命任务,在面对暴力冲突、恐怖袭击以及抢险救灾等任务时,也同样需要我们拿出勇气和信心,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慨,去压倒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二是要根据国防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国防生战斗精神培育的内容。目前的国防生主体已经从80后转向了90后,他们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有知识、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相对淡漠,组织纪律观念相对薄弱,艰苦创业的精神相对缺乏;同时他们对于新文化、新事物的感受力、领悟力更强,但也容易受一些不良影响的侵害,这也正是国际敌对势力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的原
因。因此,必须从国防生的理想信念入手,为其奠定一个产生战斗精神的不竭的动力源泉,以此铸牢军魂意识,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真正做到枪在手中,党在心中,确保打得赢、不变质。在此基础上,通过进行我军职能教育,大讲我军的性质、宗旨,大讲革命军人的责任、使命和荣誉,让国防生认识到革命军人的职业是奉献的职业,军人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评估,军人的光荣就在于奉献,注重对国防生的价值观培养,培育奉献精神。三是要针对国防生学习成长的特点合理选择国防生战斗精神培育的方法。现在的国防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他们缺乏团结自律、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报考国防生的动机相对复杂,出于对军队了解与热爱而主动报考的固然有之,但也不乏因为考试分数、家庭原因、经济状况以及考虑就业分配等原因而被动报考的。基于此,国防生在培育战斗精神上,必须解决好从武志向问题,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军习武思想。我们可以通过对国防生进行近代中国耻辱史教育,帮助其认清没有一个强大的国防,便没有人民和平安定的生活。通过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地参观见学,切身感受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激发爱国热情。通过学习了近代爱国志士救亡图存为国牺牲的事迹,培养国防生坚贞的革命气节。通过学习英雄事迹,培养国防生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通过组织国防生参加就近部队组织的实兵实弹演习,使其亲身感受近似战场的环境,增强战场适应能力。通过观看爱国影片和举办军事辩论赛来增加国防生同学们的爱国热情等等。真正使他们在和平的环境下培养出具有军人特质的战斗精神,在大学的校园里完成普通学生到合格军人的转变。
国防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与定型阶段,我们必须了解国防生的特点,及时发现处理国防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使国防生同学们可以在大学期间能够顺利完成从一个大学生向部队军官的转变,为我国国防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西南交大新校区
邮编:611756
联系电话:***
第五篇: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特点和对策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1
On the circumstances,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s
(黄小荣,洛阳理工学院,洛阳,中国,471023)
摘要: 本文界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概念,比较了它与企业公益活动、一般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异同点。在回顾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后,特别是列举了国内知名大学的志愿服务开展的情况,从中归纳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两大理论基础:即自我实现论和社会互助论。在此基础上,针对志愿服务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自我实现论;社会互助论
Abstract: the article clarifies the defi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s and makes contrasts among socially useful activities and youth volunteer services.After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s, the author make lists of the circumstances of national famous universities’ volunteer services and summaries two basic theories: self-fulfillment and social mutual aid theory.On this basis, the thesis found out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activities and gave out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s, self-fulfillment, social mutual aid theory
一、概念辨析
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公益活动主要指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付出的努力,通常是无偿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志愿服务: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与青年志愿服务:大学生是青年的一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包含于青年志愿服务。大学生完成学业大概是二十三、四左右,在工作后的几年时间内仍然是青年。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 1.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
2003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这标志着国家层面、政府主导的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正式启动。文件规定了一定的激励措施,如服务期满一年,考核合格者颁发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铜奖奖章,服务期满两年,考核合格者颁发银奖奖章。在物质上有生活补贴,每月600元/人(西藏地区700元/人),还有少量交通补贴和培训补贴。可以看出,该项目有明显的志愿性质,且是长期的。十年后的2013年,共青团中央将继续派遣1万名左右志愿者赴民族地区服务,实施基础教育等7个服务专项。2 2.政府和企业的联合志愿行动
例如“华硕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行动”,该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五年时间超过10万名大学生相应该行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000多个村镇、社区,35万人次的基层民众直接受益。3每年的活动组织分为五个流程:“招募、培训、实践、评选和表彰”。每个小队的感受,随着活动组织的五个流程而有所不同。以阡陌林商丘队为例,他们就经历了“萌芽期、磨合期、激化期和收获期”。志愿行动是一种公益行动,正如该项目的培训师俏宏老师感言的感言,公益可以理解为所有对解决人、环境、发展有关的一切社会问题有利的事情 1 作者简介:黄小荣(1981—),男,湖北荆州人,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党总支辅导员,主要从事社会思想史研究 2 摘自,中国政府网,2013年04月17日题为“今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将派17000名志愿者”的通讯 3 摘自,华硕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行动官网,华硕电脑中国业务总部总经理石文宏先生致辞 和行为。公益”有三大特性——公益性、无报酬性、自愿性。3.又如“国家电网”的“青春光明行”志愿服务活动
作为全国性的集团大企业,利用其自身规模优势,大影响力,出台《国家电网公司志愿服务章程》,形成了“总队-支队-分队”三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体系,集中推广“青春光明行”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4.雷锋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社会风气,倡导学习雷锋,时至今日,雷锋精神仍然是社会倡导的主旋律。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4排除了阶级感情之后,雷锋精神实质中“助人为乐,热情似火,默默无闻”,这与志愿者精神是相同的。
三、国内大学开展志愿服务情况
从研究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校以及独立院校、成教学院的学生,他们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
1.清华大学
该大学以“自我实践、服务他人、自我教育、推动社会”为宗旨开展志愿公益活动,该校实行名为“紫荆”注册制志愿者,开展了如校园义务讲解、新清华学堂演出服务、情系母校“清华精神宣讲”、Buddy Program、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多项志愿服务工作。5
志愿服务的内容:紫荆信箱:搭建了与中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自1998年初开始,已坚持了十四年。礼仪服务:在重大的校内外活动中担任礼仪服务,已坚持十多年。其中“朝夕相伴”,是服务清华园中的老人,对于清华大学退休的老人进行活动陪伴、体检帮助等。实际上,校园也是一个社区,通过关爱老年人活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区建设,是社区志愿服务的另一种形式。
2.中国人民大学
该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学生社团组织形式,即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来举办各项活动,如2013年7月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志愿服务工作,城市清洁活动(响应海淀区 “弘扬北京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号召,从这可以看出某项活动的发起人、活动的推动者不是该协会,而是来自社会外力,此处是来自行政力量),莎利文聋儿康复中心志愿服务,对京台、华奥、红星和育华四所学校进行支教活动,“环保单车行”活动(15位志愿者参加),丰颐园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10余名志愿者)。品牌志愿活动尚不明显。
3.浙江大学
四、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中誓词写道: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6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志愿者,其本质属性是不收取服务费用的,其助人行为目的是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的品牌项目有:关爱农民工子女、西部计划、海外服务计划、抗震救灾志愿者、上海世博志愿者服务和志愿者微笑服务奥运会等。
中国社区志愿者网站,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成立,搭建中国志愿服务支持平台,为志愿服务发展募集社会资源。通过其在网站上公布的“服务守则”,可以看出社区志愿者保有一般志愿者共同的本质属性,如无私奉献,通过志愿服务提升个人素质。45 摘自,百度百科,雷锋词条
摘自,清华大学官网 摘自,中国青年志愿者官网,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第八章。
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是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面向公众募捐的地域范围含中国以及许可本基金会募捐的国家和地区。7它归属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中央文明办代管。其资助项目有两个:“百万空巢老人关爱行动”和“万名双语教师志愿援疆行动”。
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
当遇到服务对象不理解、不配合时,他们还是尽量去沟通。志愿者通过志愿活动,自身得到成长,体现在哪些方面?
有哪些条款保护志愿者的合法权利与人身安全?相应的有哪些条款是保护志愿者服务对象的?
五、理论基础
第一,自我实现论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大师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1940年代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他将研究焦点放在心理健康的个体上,特别是那些所谓「自我实现」(Self-actualized)的人身上,尝试归纳出那些对生命感到满意、能发挥潜能又具有创造力的人的共通点。马斯洛发现,这些人之所以较不易受到焦虑与恐惧影响,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及他人都能抱着喜欢及接纳的态度。他们虽然也有缺点,但因为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所以他们较一般人更真诚、更不防卫,也对自己更满意。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及教育家相信每个人天生均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当一个人较低层次的需求(如安全感)获得基本满足之後,他便会转而尝试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他对生命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但是当这样的倾向受到阻碍,特别是孩童时期父母冷酷或拒绝的态度,便会影响到这个人的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和他对现实世界的觉察,这个人开始自我防卫,甚至从真实的感受中抽离出来时,更难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第二,社会互助论
该项理论来自于社会工作学科,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且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社工并不直接从案主获取报酬,而是从某一社工机构获得酬劳,并且环比该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处于中间层次的。社工机构的经费支出多来自于政府对于相关服务的购买,少部分来自于慈善捐助。正因为社会工作的主旨类似与志愿服务,都是旨在帮助他人,并且均不从当事人手中收取报酬。
六、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志愿者与一般志愿者相比,拥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大学生志愿者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可对口提供专业服务,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如“支教、支农和支医”等活动,他们还拥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这有利于激发志愿活动服务热忱,也有利于抵制一些诱惑和提高客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大学生志愿者之间拥有基本的信任关系,拥有作为校友的社会资本,这有利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且大学生是有组织的,或组织于本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或是组织于学校团委。这种带有行政色彩的志愿活动,命令色彩浓厚。
大学生志愿者的动力机制:锻炼自身能力,为毕业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自愿服务,可以锻炼与人沟通能力,小组团结协作能力;提高自身抗挫折,受打击能力。其次,在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志愿行动中有明确的补偿、补助、资助措施。如“服务西部计划”的同学将来考研、考公务员能相应加分。
一个城市的市民素质将影响志愿精神的传播。志愿精神与逐利精神是相对的,完全志愿服务、无偿服务也是不可能的,完全逐利的市场人、理性人也是不可能的。在市场经济极不发达的地区,在熟人社会,人们守望相助,帮助的对象是亲戚、朋友、邻居。这种资助是互惠性质的,是双向的,是期待对方在不久的将来补偿的,而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城市,志愿服 7 摘自,2009年9月23日,中国文明网 务的对象是“陌生人”,与自身生活世界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志愿者的地位是超然的,双方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双方不是金钱交换关系。这不意味着志愿者拥有特权,也不意味着志愿者不承担相应责任。
志愿者服务质量有何而来?志愿者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志愿者与市场有偿服务提供者存在很有限的竞争关系。这是由志愿者服务的领域所决定的。该领域大多是城市公共事业部分,属于纯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例如,“支教”活动:教育事业本身就属于半公共产品,理应由公共事业部门提供。正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家的力量有限。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部分人有资金,部分人有时间,有的没有时间。
参考文献
[1]王宏,李晓军,王津.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报告[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04:36-39+62.[2]李晓军,王宏.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利益补偿及其相互关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3,33:61-62.[3]李晓军.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3,21:66+68.[4]王民忠,狄涛.基于需要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10:61-64+87.[5]张馨元.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3,14:156-157.[6]王左丹.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怀化学院学报,2013,07:95-97.[7]齐秀强,赵英丽.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J].当代青年研究,2013,04:118-123.[8]刘雅.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改革路径研究[J].华章,2013,20:179-180.[9]荣文婷.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3: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