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理论与实践_学习报告(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5 09:4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GIS理论与实践_学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GIS理论与实践_学习报告》。

第一篇:GIS理论与实践_学习报告

《学 院:专 业:学生姓名:学 号:授课教师:日 期:

研究生课程

GIS理论与实践》学习报告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

**** ********** ****** 2014年11月 1

一、课程学习目的

1、理解GIS的相关概念,说明GIS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2、掌握地理空间信息的描述方法

3、掌握GIS的特点、类型与组成

4、了解GIS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5、理解地理数据分类描述的方法

6、理解和掌握地理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7、掌握栅格和矢量数据结构及其编码方法

8、了解栅格与矢量数据之间的转化方法

9、了解GIS的发展概况

重点:地理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两种空间数据结构的特点及其编码方法。

二、课程学习相关内容

本门课程主要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上机操作

(一)理论知识

1、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采集、存储、管理、表达和分析处理空间信息的软件工具,它以实体的空间位置信息为主线,集成经济、社会、环境、科技、文化等各类信息,为各种应用服务。

数据:对客观世界的表示,在GIS中主要是指对地球表面与自然环境的表示。

信息:加工提炼过的数据、数字、字符、图表中有意义的事物。信息

具有共享性、客观性。

信息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输出、传输,回答用户提问的系统。

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等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的地理数据的解释,而地理数据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以及时域特征三部分组成。

2、地理信息的特点:

1数据量大

○一张精度适当的地图,其数据量超过百万字的书籍,相当于一张光盘的容量。例如,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数据量预期将达到百万GB;

2区域分布性

○地理现象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有的区域分布密集,有的区域分布稀疏。例如综合性大都市,数据的数据结构相当复杂,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

3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地理信息的第一载体是地理实体的物质和能量本身。其次,还有描述地理实体的文字、数字、地图和影像等符号信息载体以及纸质、磁带、光盘等物理介质载体。

3、GIS的主要功能

1数据的采集与编辑 ○数据的采集与编辑主要用于获取数据,保证GIS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内

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方法:定位设备,数字化设备,数据交换,数据内容与相应设备,误差探测与编辑,边界匹配

2数据的存储与组织 ○数据的存储与组织是一个数据集成的过程,也是建立GIS数据库的关键步骤,涉及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空间数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空间数据之间建立拓扑关系。属性数据的组织有文件系统、层次结构、网络结构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主要是关系数据库系统。在数据的存储与组织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融合为一体

3数据的处理与管理 ○数据格式化(Data formation)是指不同数据间的变换,尤其是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之间的转化。数据转换(Data transfer)涉及到数据比例尺的缩放、平移、旋转等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投影变换。几何变换方法,坐标变换(回忆矩阵的知识)

4数据的表达与可视化 ○用户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显示功能不仅可以观察查询和分析的结果,而且还可以进行信息的表达输出。

5数据的空间分析与应用 ○分析功能包括查询、检索、统计计算、空间分析、模型分析等方面。查询、检索、统计计算是GIS以及许多数据信息系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分析功能,而空间分析功能才是GIS的核心,也是GIS与其它系统区别的重要标志。模型分析是指GIS支持下处理分析问题的方法体

现,是GIS应用深化的重要体现。

4、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

城市地下管线控制和分析,城市布局分析,城市设计,城市控制性规划,灾害评价和水土保持,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智能交通,海洋渔业,数字城市等

5、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与主要发展方向○1发展趋势 1理论发展趋势 2技术发展趋势 3应用发展趋势

○2主要技术发展方向 1面向对象的组件式GIS发展 2 Web GIS 的应用

3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GIS结合 4三维GIS和虚拟现实 5移动GIS(无线通讯)

6、GIS数据分类

○1图形数据:数字化的数据 ○2 图像数据:航空和航天数据 ○3实体属性数据:空间定位型关系和属性数据 ○4统计数据:描述型数据

7、栅格数据

所谓栅格数据是: 将制图区域的平面表象按一定的分解力作行和列的规则划分,就形成了一个阵列,其中每个栅格也称”像元”或”像素”.根据所表示的表像信息,各个像元可用不同的”灰度值”来表示,但每个像元被认为是内部一致的基本单元.换句话说:由平面表像对应位置上像元灰度值所组成的矩阵形式的数据就是栅格数据(1)栅格数据的获取 1.遥感方法获取(航天与航空);2.图片扫描获取(纸介质的地图等扫描);3.矢量数据转换而来;4.由平面上行距,列距固定的点抽样而来

主要包括:(1)中心归属法;(2)面积占优法;(3)长度占优法.(2)栅格数据的基本运算

1.栅格图像的平移(向左一格,再向上一格)2.两个栅格图像的算数组合 3.两个栅格图像的布尔逻辑组合 4.其它栅格图像的基本运算

○1栅格灰度值乘上或加上一个常数;○2)栅格灰度值求其正弦,余弦等,方根,对数,指数等;○3)将某些栅格灰度值置成常数等;○4)求一个栅格图像中元素灰度值之和;○5)找出一个栅格图像中元素灰度值最大和最小等;○6求出两个栅格图像对应灰度值的数量积;6

7)将两层栅格图像对应灰度值比较,并把一个较大

的元素记录○到结果栅格图像中;8)进行”二值图像”处理等等.○(3)栅格数据的宏运算

1.扩张2.侵蚀3.加粗4.减细5.填充(带有边界条件的逐步加粗法)计算机的具体实现方法:(1)开辟一个数组IA存放原始图像;(2)为存放中间结果及最后结果,另开辟一个数组IB;(3)将IA中的原图拷贝到IB中;(4)对IA中的每一个灰度值为“1”的像元,在IB中相应位置右侧一列及二列处分别置“1”。(4)栅格数据运算的具体应用 ○1.两要素之间有粘连现象

2.三线公路的绘制(两次加粗,异或运算,或运算)○3.各种面积量算 ○4.指定范围内填充规定的图案 ○5.栅格图像的叠置分析 ○

8、拓扑

拓扑:空间关系的研究—或为形状的研究(1)基本拓扑要素概念

线段(ARC,弧段),在线段的中间与其他任何线段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在线段的端点才与其他的线段有关系。线段是有向线段,它的方向有首尾端点确定。

结点(NODE),即线段的两端点,可以分为首结点和尾结点。

多边形(POLYGON), 由数条线段有序的首尾连接而成。

层(LAYER), 具有相同属性的拓扑要素的组合。(2)基本拓扑关系:

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

9、WEBGIS原理与方法  WebGIS是Internet和www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是实现GIS互操作的一条最佳解决途径。从Internet的任意节点,用户都可以浏览WebGIS站点中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进行各种空间信息检索和空间分析。

10、GIS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指用于分析空间目标的一系列技术处理, 其目的是:(1)描述与认知空间数据分布特征,如点线面的空间分异状况;(2)解释空间现象与空间模式的形成机理,如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3)调控在地理空间上发生的事件,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4)预测预报,如洪水的预测预报。空间分析的主要方法

(1)基于地图的空间图形分析,如GIS中的缓冲区、叠加分析、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地面模型等(DTM);

(2)空间动力学分析,有城市扩张模型(驱动力等)、空间价格竞争模型(区位优势)、空间择位模型(中心地等);

(3)空间信息分析,是指根据数据或统计方法建立的模型,如空间聚

类、空间自相关、回归模型等。实际上,同一种空间分析方法和模型可以归属于不同的类型。例如,中心地属于空间信息分析模型,但中心地的形成又追求服务距离最短的动力学机制,可归属于空间动力学模型。

11、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关键技术(1)地理信息空间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庞大的城市数据提供了管理、存储和维护的有效手段

遥感(RS)技术中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航空摄影测量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和激光扫描技术提供了数据获手段

全球定位系统(GPS)提供动态目标的定位(2)信息高速公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万维网的扩展速度是其他任何技术所无法比较的,通过万维网,公众可以使用网页上能访问到的三维景象和数码城市的景象数据和城市数据,为了保证用户得到实时的数据,数据必须运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

(3)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VR)是指为用户提供一种模拟现实的或操作的环境,使用户具有仿佛置身于现实世界一样的临境感(三维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觉)使得城市中的地理信息从原有的符号化、水平化、静止化的状态,进入了动态、时空变换、多维的可交互的环境中。

(4)分布式数据库管理技术

12、空间缓冲区分析(1)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是解决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之一。(2)缓冲区定义

所谓缓冲区就是地理空间目标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3)从数学的角度看,缓冲区分析的基本思想是给定一个空间对象或集合,确定它们的邻域,邻域的大小根据邻域半径R值确定。所谓缓冲区就是地理空间目标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4)从数学的角度看,缓冲区分析的基本思想是给定一个空间对象或集合,确定它们的邻域,邻域的大小根据邻域半径R值确定。

另外,还有特殊形态的缓冲区,如点对象有三角形、矩形、圆形;线对象有双侧对称,双侧不对称或是单侧缓冲区,对于面对象有内侧和外侧缓冲区。(5)栅格缓冲区的建立

将栅格数据表示为一个二值(0,1)矩阵(M×N),其中“0”像元为空白位置,“1”元素为空间物体所占据的位置。经过距离变换,计算出每个“0”元素与最近的“1”元素的距离,即背景像元与空间物体的最小距离。假设缓冲区的宽度为d,则缓冲区边界就是距离为d的各个背景像元的集合。

(二)上机实习

1、MAPGIS系统的总体结构

MAPGIS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它分为“图形处理”、“库管理”、“空间分析”、“图象处理”以及“实用服务”5大部分。根据地理信息来源多种多样、数据类型多、信息量庞大的特点,该系统采用矢量和栅格数据混合的结构,力求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形成一整体的同时,又考虑栅格数据既可以和矢量数据相对独立存在,又可以作为矢量数据的属性,以满足不同问题对矢量、栅格数据的不同需要。

2、矢量化流程

(1)打开MAPGIS主菜单后,进入图形处理中的输入编辑子系统。(2)选择新建工程后,自定义点、线、区文件(*.wt、*.wl、*.wp)的默认文件名及其路径。

(3)当要对地形图的点、线、区中的一种要素进行矢量化时,打开相应的文件。

(4)在矢量化菜单中选择装入栅格文件(*.tif),在工作区中打开所要矢量化的栅格图象。

(5)根据地形图中的地图要素,进行地形图矢量化的分层。(6)当进行同一类地图要素的矢量化时,必须先将当前图层修改为相应的图层。如当要对计曲线进行矢量化时,要先将当前层设置为计曲线层。

3、拓扑处理工作流程(1)数据准备

将原始数据中那些与拓扑无关的线)放到其他层,而将有关的线放到一层中,并将该层保存为一新文件,以便进行拓扑处理。(2)预处理

用户用数字化仪或矢量化工具得到的原始数据是线数据(*.wl),进行拓扑处理前,须进行预处理,其核心工作是将线数据转为弧段数据(*.wp)(这时还没有区),存入某一文件名下,然后将之装入;此后就可以做拓扑处理的工作了。

为了纠正数据的数字化误差或错误,在执行线转弧的前后可以选择执行以下功能项: 编辑线,自动剪断等,具体的先后次序不难从功能项中推知,如“自动线结点平差”应在“线自动剪断”后,“自动剪断线”只对线文件起作用,因此,要运用“自动剪断”功能,应在线转弧段前执行,或将弧段转换为线后再执行。在执行这些功能时,可按下边的顺序进行:

[自动剪断线]→[线转弧段]→[装入转换后的弧段文件]→[拓扑查错]。(4)重建拓扑

所有的预处理工作认为做好了,执行“重建拓扑”这个功能项,系统随即自动构造生成区,并建立拓扑关系。拓扑处理时,没有必要注意那些母子关系,当所有的区检完后,执行子区检索,系统自动建立母子关系,不需人工干预。当拓扑建立后,人工手动建立的区,且有区域套合关系,就得执行“子区检索”功能。

4、图形裁剪

图形裁剪实用程序提供对图形(点、线、区)文件进行任意裁剪的手段。裁剪方式有内裁剪和外裁剪。内裁剪即裁剪后保留裁剪框里面的部分,外裁剪则是裁剪后保留裁剪框外面的部分。(1)定义、编辑裁剪框

在裁剪之前,必须先定义裁剪框,定义裁剪框可用下列方法之一: 1)用图形编辑系统中的造线、修改层号,改当前层,存当前层等功能编辑裁剪框,存到线文件中,然后再进人裁剪实用处理程序进行裁剪。

2)在裁剪实用处理程序中,装入被裁剪文件,对照被裁剪文件,用编辑裁剪框功能直接编辑、修改裁剪框。(2)定义裁剪工程

在定义好裁剪框后,就可以定义裁剪工程。裁剪工程定义完毕,就可以开始裁剪。也就是说,裁剪是根据当前的裁剪工程进行的。裁剪工程菜单功能如下:

“新建”根据当前裁剪框和装入的文件,建立新的裁剪工程,然后进入裁剪工程编辑状态。

“打开”打开已存在的裁剪工程文件,并把新打开的文件作为当前裁剪工程。在打开新的裁剪工程文件之前,若已存在当前裁剪工程,则先关闭当前裁剪工程,再打开新的裁剪工程文件。“关闭”关闭当前裁剪工程文件。

“保存”将当前裁剪工程的内容保存到磁盘文件。“另存”将当前裁剪工程的内容保存到指定的文件。

“修改”修改编辑当前裁剪工程。

“裁剪”根据当前裁剪工程进行裁剪。在裁剪之前,先检查裁剪工程的内容是否齐全,若不齐全,则进人编辑状态,否则直接进行裁剪。(3)编辑裁剪工程

裁剪工程编辑窗中,显示一个新创建的裁剪工程,包括新创建的裁剪工程名*.CLP,该文件包括三个裁剪项,分别对应打开的三个图形文件*.WL、*.WT和*.WP。三个图形文件的裁剪框是同一个文件(*.WL),即当前裁剪框。裁剪工程没有确定裁剪结果文件,裁剪结果文件名可以直接在对应的编辑框中输入,也可以通过对应“浏览”按钮从磁盘上选择输入。输入好裁剪项的内容(包括裁剪框,被裁剪文件,结果文件,裁剪类型)后,按“增加”按钮可将裁剪项增加到裁剪表中,按“修改”则修改裁剪表中的当前项。无论何时,按“删除”按钮都将删除裁剪表中的当前项。

编辑好裁剪工程后,按“OK”认可,按“Cancel”则取消。裁剪方式有制图裁剪和拓朴裁剪两种。制图裁剪和拓扑裁剪区别在于对区文件的裁剪,制图裁剪方式是当裁剪两个相邻的区时,将它们共同的弧段一分为二,使两个区相互独立,并且拓朴关系发生了变化,而拓扑裁剪方式将它们共同的弧段继续保持着原来的拓扑关系。模糊半径是指在裁剪时能进行平差的平差半径。系统会将小于这个距离的点自动平差,线自动剪断。(4)裁剪

定义好裁剪工程后,就可以开始裁剪,裁剪程序根据裁剪工程中的内

容逐项进行,并将裁剪结果存到裁剪结果文件中。如果没指定裁剪结果文件名,系统将不进行任何操作。

5、数字高程模型

随着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自动测量仪器广泛使用以及制图技术的发展,一种全新的数字描述地理现象的方法日渐普及,这就是通称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该类模型的数据必须利用已有的观测数据经过专业处理产生,然后利用计算机自动产生各类专业地学图件并进行各类专业分析。数字高程模型子系统完成此类图形数据的处理及专业地学图件的自动生成。

数字高程模型子系统主要有以下功能:

(1)网格化功能:可对离散的、随机采样的高程数据点进行网格化处理,将不规则的离散高程数据点网格化为规则的高程数据点。系统提供有距离加权平均、距离加权最小二乘、三角剖分插值及克立金等网格化模型算法;同时系统可对高程数据点进行可视编辑校对,检验数据的正确性。

(2)数据插密功能:可对规则网高程数据按双三次曲面或线性进行网格的加密内插,减小模型数据的失真。

(3)规则网数学计算及拼接功能:可对规则网数据进行例如加、减、乘、除、平方等数学运算;同时,可以完成规则网的拼接工作。(4)绘制等值线图功能:根据插密生成的数据文件,系统可生成矢量式彩色等值线图件;追踪等值线层的设置方式有自动、手动、半自动等多种方式供用户灵活选择。

(5)绘制彩色立体图功能:系统提供生成矢量式三维彩色立体图功能,在完成高程数据到二维平面数据透视交换的同时,根据在等值线追踪过程中提供的信息数据,对面域着色,产生彩色网状立体图。(6)剖面分析、面积体积量算功能:系统提供剖面图绘制分析功能,可对剖面套色成区;量算功能可实现高程范围内任意区域的地表面积、体积及按给定高程后拉平区域所需的搬去方量、外运方量及区域总方量等的量算输出。

(7)专业分析功能——根据高程数据:系统可作坡度坡向分析、山脊沟谷提取(分水岭汇水)分析、日照遮蔽区提取分析及趋势分析等。(8)TIN模型分析:系统可对离散点数据快速生成Delaunay剖分三角网,在三角剖分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手工调整、生成矢量式彩色等值线图及相关专业分析功能。

6、坐标转换

在MAPGIS软件中,可进行经、纬度坐标与投影平面直角坐标之间的相互转换,单点情况可按下列的流程进行:

(1)在MAPGIS6.7主菜单中打开“图形处理——输入编辑”,进入到“MAPGIS编辑子系统”,装入项目区点、线、区文件。

(2)点击“N点编辑——定位点”,然后点击图中的某一点,此时会得到定位点的坐标(注意:此时显示的是该点在“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3)在MAPGIS6.7主菜单中打开“实用服务——投影变换”,进入到“MAPGIS投影变换系统”,点击“P投影变换——P输入单点投影坐

标”,此时跳出相应的窗口。

(4)把(2)中得到的坐标复制到(3)的窗口中,分别点击“原始投影参数”和“结果投影参数”按钮,进行参数设置。

(5)点击“投影点”按钮,在“投影结果输出窗”中即可显示界址点在“地理坐标系”中的经、纬度坐标了。

(6)同样可完成经、纬度坐标到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的转换。

7、图形输出

MAPGIS输出系统是一个具有Windows多文档界面的软件系统,它具有Windows多窗口系统操作的基本特征。

“多工程输出”和“单工程输出”操作界面及功能不一样,在创建或打开的时候,只要指定版面(*.MPB)或工程(*.MPJ)即可进入对应的“多工程输出” 文档界面或“单工程输出”文档界面状态。当您要用MAPGIS输出系统输出您的地图时,您首先要创建一个版面(*.MPB)或工程(*.MPJ)。在版面中,给出组成版面的各幅地图的各个工程文件的文件名及各种版面参数,在工程中,给出组成这幅地图的各个文件(要素层)的文件名,相对位置及在图中的缩放比例,旋转角度等信息,进行拼版。然后,选择您需要的输出处理功能,进行输出处理。最后,装入处理后的文件,驱动设备进行输出。下面主要讲Windows输出和光栅输出。(1)Windows输出

打开一个.MPB版面或一个.MPJ工程后,可以直接选择打印输出,它可以驱动Windows打印设备进行图形输出(必须安装该设备的打印驱

动程序)。在打印前,您可以使用“打印机设置”功能对打印机的参数,打印方式等进行设置,设置方法请参考打印机的使用手册。“Windows输出”由于受到输出设备的Windows输出驱动程序及输出设备的内部缓存限制,有的图元输出效果可能不令人满意,有的图元不能正确输出,但是对于一些比较简单,而且幅面较小的图来说,这种方法输出速度快,而且能驱动的设备比较多,适应范围也比较广。(2)光栅输出

栅格输出是将地图进行分色光栅化,形成分色光栅化后的栅格文件。将生成的栅格文件在“文件”菜单下打开后,就可以对形成的栅格文件进行显示检查。

三、学习心得与思考(或具体应用)

《GIS理论与实践》是研究生期间的一门重要的课程,能否掌握好学习内容,培养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GIS与测绘学和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地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为GIS中的空间实体提供各种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数;电子速测仪、GPS全球定位技术、解析或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等现代测绘技术的使用,可直接、快速和自动地获取空间目标的数字信息产品,为GIS提供丰富和更为实时的信息源,并促使GIS向更高层次发展。地理学是GIS的理论依托。有的学者断言,“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第二次革命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如果说GIS的兴起和发展是地理科学信息革命的一把钥匙,那么,信息地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将是打开地理科学信息革

命的一扇大门,必将为地理科学的发展和提高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

为了能够较好的适应信息科学的发展趋势,我们不能成为一个纯理论的人,也不能只是一个纯技术的人,更不能是一个只懂一些皮毛的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复合型人才,我想这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刻苦勤奋的精神。不断的去创新,去实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由于专业知识的局限性等因素,我认为现在就把自己定位成什么样的人还为时过早,但我有个短期的发展目标,我认为自己应该打好基础,学好每一门课,而且有针对的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通过这短暂的课程学习,我深刻的了解到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提高实践水平的坚实基础。在平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时,可能感觉枯燥无味,但当进入实践工作后,才会发现专业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对我们测绘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学习《GIS理论与实践》,掌握此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而 MAPGIS软件在其中又起到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该软件广泛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具有系统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效率较高、成图质量较好等特点。因此,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以至于以后能够更好的付诸于实践。

四、对课程的建议

适当增加上机时间,可在上机的同时教授理论知识,同时应该在机房安装相关软件,使学生能在自己电脑上看到老师的实时操作,而

不是去看投影仪(教室太大,投影仪上的操作看不太清楚,影响教学质量),最后应拓展教学内容,加强理论实践,促进学生相互交流。

五、参考书目

[1] 汤国安,杨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6.[2] 汤国安,刘学军,闾国年.数字高程模型(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10.等······

第二篇:《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报告

《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报告

【内容提要】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它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综合面授、函授和自学等教学形式、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联系师生并承载课程内容。现代远程教育可以有效地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为各类教育的教育质量提高提供有力支持,为不同的学习对象提供方便的、快捷的、广泛的教育服务;现代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的网络教育,以面授教学、函授教学和广播电视(视听)教学为辅助,它以学习者为主体,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运用多种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现代远程教育是相对于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等传统远程教育形态而言。网络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在教育部已出台的一些文件中,也称现代远程教育为网络教育。

一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中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目标是与中国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密不可分的。根据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中国政府将按照统一规划的原则,分三个层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第一个层面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运用;第二个层面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学会利用网上资源;第三个层面是开力、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并提供大量的网络资源,不断满足杜会日盖增长的终身教育需求。

中国教育部正在制定现代远程教育的规划并已启动试点工作。中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指导思想是: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

统筹规划,就是要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发展方针、政策、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的信息网络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发挥综合优势,避免各种形式的重复和浪费。

需求推动,就是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及结构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分地区、分层次地推进,充分论证,避免一哄而起,盲目发展。

扩大开放,就是受用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逐步实现教育对象、教育时间、空间、教育内客、形式和教育手段的开放,突破传统的模式,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质量,就是要充分利用我国良好的教育资源。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的环境,防止单纯追求升学卒和乱发文凭。现代远程教育的口标和任务是,到2010年,基本形成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 现代远程教育面临的问题

现代远程教育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采用卫星通讯、多媒体技术,将知识和信息穿越时空限制,传播至五湖四海、送教到千家万户,实现人类教育的全方位开放。正因为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因此,它具有师生分离性、学习自主性、媒体性、“教”与“学”交互性等特点。具体而言:

1、师生分离性,决定了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增强适应能力。表现在教学上,它使教师、学生及管理者之间,通过多媒体技术以“准见面”或“半分离”方式进行教学和管理活动,从而构建超越时空的教室之外的“课堂”,它使学生从传统的课程教学的封闭卷内走出,进入没有年级,没有地域甚至与素不相识的教师进行交流的环境。

2、学习自主性,决定了教师的角色由“教”向“导”的转变。现代远程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发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是并不意味着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其关键在于“导”的过程。由此看来,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是单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从而实现由“教”向“导”的转移。

3、“教”与“学”交互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加里森认为“教的活动就是一种合作、协商和对话”。这正是现代远程教育“教”与“学”交互性的特点之体现。所谓“交互性”是指在远程教育网络教学中,实现人机双向交流,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采用“对话”、“磋商”或“交流”的方式。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的“导学”和“助学”,指导并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教会他们学习方法,这对教师的教学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现代远程教育实践者(教师)必须从现代教育原理去研究教与学的规律,构建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与理念。但由于目前远研队伍的现状还不完备,教师素质也不够精炼,以电大系统为例,从事远程教育的教辅人员,特别是地、县一级教师队伍,大多为“半路出家”的,尤其是从教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传统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他们头脑中早已根深蒂固。因此,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转变观念,提高远研队伍素质势在必行。特别是要求教师在开拓创新能力,掌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构建支持服务体系,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性、个别化的学习环境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我们一致认为:

1、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增强教师对新的教育模式的适应能力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要走出传统模式的束缚,首先必须不断研究和使用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教学方法技巧,增强对远程教育的适应性,并能高效、高质量地付诸实施。其次必须积极开展学科研究,鼓励教师参加课题研讨,撰写教学论文“奖勤罚懒”、“优胜劣汰”,提高教师对远程教育新模式研究探索的积极性。第三必须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作用,促进教师知识更新,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2、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力教师要在远程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除了更新教育观念外,还必须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必须熟悉这些信息网络技术知识,并能运用它们制作电子教案和课件,通过计算机储存于教学资源中心,以备上课和学生学习时调用;教师还必须充分拥有和掌握多媒体技术,克服由于难以适应这种新的教学环境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因此保证教学质量,加强教师计算机知识和网络基本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3、加强支持服务意识,提高教师教学信息管理能力现代远程教育要树立为学生提供支持性服务意识,能及时快捷地为学生提供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AI课件和动态教学信息,能充分利用网上讨论和电话答疑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上所述,面对现代远程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要求我们的教师应从传统的教育模式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类教育的创新。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是我们远程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 城乡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在推进“两基”工作的过程中,我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文化输送到边远农村地区,让广大农村的孩子享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高质量的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国家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三部委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2003年年底以来,国家三部

委、自治区三部委相继在我市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广西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工程远程教育工程3个项目,采用“三种模式”配备给农村中小学:

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DVD播放机、彩色电视机和成套教学光盘。配备对象是农村小学的教学点。

模式二:教学卫星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彩色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配备对象是农村小学的村完小。

模式三: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及教学光盘。配备对象是农村初中。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水平,如今,在我市农村中小学项目学校,教师使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与新型教学方式应用于各学科教学蔚然成风,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使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让大山里的孩子看到山外精彩的世界,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公平教育,让农村教师得到培训,得到提高,教得轻松,教得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正在改变着城乡信息不对称、受教育机会不均衡的现状,有力地促进了城乡教育差距的缩小。

四 现代远程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向校外教育扩张、向社会教育延伸,是当今素质教育领域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对每个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开展素质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是素质教育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现代远程教育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吸收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大举措。现代远程教育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为指导,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以及灵活的学习支持服务,为一切有学习意愿的社会成员,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条件和全方位的学习环境,其实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现代远程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的合格人才的重任。与传统教育相比,现代远程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远程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在现代远程教育领域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创新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终身学习和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必然要求,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推进全面小康和社会和谐发展,将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现代远程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五 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方向

1.更多地关注远程教育理论和学科建设

远程教育是教育技术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远程教育无疑是一项前景看好的教育产业。作为一种独立完整的教育形式,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个专业学科去建设。[3]

(1)具有自己的基础理论。例如:远程教育哲学、远程教育社会学、远程教育心理学、远程教育经济学、远程教育管理学等。

(2)具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2.为远程教育立法

目前,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试点高校对校外教学点管理不严,任其自由泛滥,考试失控;有些高校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重复开设一些热门专业,甚至停办一些冷门的专业,造成人才发展不平衡。

为了使现代远程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我们呼吁适合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律的新的政策法规的出台。

3.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管理水平,加强校企合作

各个远程教育中心都要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建立一套合适的管理制度。

所有的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最关键。各个远程教育单位都应该尽力做到:(1)教师队伍,管理队伍专业化。(2)形成一支质量合格,相对稳定,有凝聚力的兼职教师队伍。

(3)教师队伍的数量与学生规模相适应,比例要适当。

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引入企业管理机制来管理现代远程教育。确保对远程教育的资金投入有一定的保障,而且可以使其顺应市场化的潮流。

4.更多地关注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人才去向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很多高校和私有机构加入了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行列。目前,培养机构开设的专业重复性很高,热门专业大家一起上,一些相对冷门或是感觉以后赚不到的钱的专业则招生很少甚至停开。造成培训市场较为混乱,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培养质量也参差不齐。

我们应该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合理分配培养目标,加大力量培养具有扎实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掌握远程教育理论,熟悉远程教育管理、组织、评价的专业人才。当然,更多倾向于培养远程教育实践的高级人才。

专业、课程设置应该适应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依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社会的需求,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的结构,使课程设置更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5.教学资源建设要真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资源共享

现代远程教育建设的核心是教学资源建设。目前,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我们应该充分调动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信息技术产业三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构建一种综合学习环境,一种光盘资源,网上资源,实时资源和非实时资源一体化的学习环境。切实做到教学设计,资源的开发适合远程学习者的学习。

每个学校自己开发的资源平台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每所学校的课程体系也是不完全一样的。所谓共享,也不一定是好的教育资源,就直接拿过来利用。共享应该是吸取别人财富的同时,自己做一个升华,做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更好的一个新的网络课程。

另外,我们要顺应全球化的大趋势,借鉴他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吸取和应用国外的优秀教学资源。

6.如何培养远程学习者的能力,更多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

远程学习者年龄分别广,学习经历各不相同,在自主学习能力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远程学习者大都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没有信心,学习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

我们应该对此做出一些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培养方案,主要针对远程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的增强。例如,为远程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成功的机会,为远程学习者树立合适的学习榜样,对远程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及时进行反馈、评价等。

7.重视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

远程学习中,学生和老师不能经常见面,他们只能依赖网络学院的工作人员,或是通过网络提供的技术来享受服务。那么他们肯定有一些问题很难甚至不能得到解决。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重视人文关怀,提供人文氛围。

远程学习中心的建立,加上公司、企业的介入,使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出现了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倾向。

8.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发展社区教育,加强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建设

目前,参与社区教育的机构多数是中小学,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真正的高等教育机构直接面向社区开展教育培训的数量还非常少。现代远程教育就是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开放度比较高。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参与社区教育,为社区居民服务,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且,可以使更多的居民了解它,认可它。这既是有深远社会影响,社会意义的事,又是有经济利益的事,也算是双赢的。

广大社区居民迫切要求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需要教育机构提供大量的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因此,大力加强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建设当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重点工作。

9.电大与网院结合,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体制

电大和网院各有优势,一个有丰富的远程教育教学经验,一个技术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一方面要顺应全球化的大趋势,实现远程教育国际化,另一方面努力实现远程教育的本土化。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民族特点,借鉴他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吸取和利用国外优秀文化。我们要积极开拓中国远程教育更大的发展空间,形成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构建开放的学习体系和终身学习体系。

10.移动学习,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走向

移动学习具有学习便捷性、教学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景相关性等特点。它把人们从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彻底地解放出来,将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移动学习可以说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一种延伸

总之,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轨迹是正确的,只要我们抓住机遇,牵引其良好发展,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前景将一片灿烂。

第三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读后感

最近认真阅读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通过学习我了解新课改倡导的基本理念,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今后工作有着极大帮助,现在就摘录本书部分章节的部分内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我对”教学与课程“的认识

在新课改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我们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读后感。我们知道”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做';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针对这一点,再对照自己的教学,以往我在教学中,总是把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因此常常出现教学过程和学生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有时还为此想不通。现在我认识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使用教材,同时也要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特别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更要注重交际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注重交际课程的开发,这样教学就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课程计划,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二)我对”互动的师生关系“的认知

我们知道”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就是师生,生生的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该书指出”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交往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交往中,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在教学中,交往存在着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之分,而且是多边的整体的交往。“这一点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交往能力,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我们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以上这些内容都告诫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要充分重视师生之间的交往,要站在民主平等的角度去和学生交流,要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亲情,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把他们作为知心朋友,去关心爱护,这样交往才会真实而富有情趣,才会很好的和学生沟通,才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我们知道“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动态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的放手给学生交往的空间,充分的给他们交往的自由,让他们多方位,全身心的投入到交际之中,从而达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三)我对“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的认识

我们总在强调素质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怎么进行素质教育,在读这本书前,我的认识并不是那么深刻,例如我们问'学习为了什么'的时候,无论学生、家长还是教师,很少有人把发现和寻找新知识、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归宿。在我们的教育概念中,学习就是教师传授已有的知识,学生掌握确定无疑的知识;教材对学生来说,成了权威知识发布的载体,导致了我们所讽刺的“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读后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读后感》。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目标。改革课堂教学必须由过去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此我们想到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很多教师仍然以学生的抄写为教学中主要手段,忽视学生的实际水平,不愿意让学生从被动的亦或是盲动的接受和服从中解放出来,不愿意去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探究能力,以学生考试中得到多少分来衡量学习的好坏,却不愿意和学生去沟通和交往,不愿意考虑学生是否学会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否愿意去倾听别人的表白,是否愿意去理解体悟别人的感受,一句话学生的素质是不是得到培养和发展,却没有很好的去研究。

为此该书也为我们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我们要重视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文章指出“对一门学科而言,过程表征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任何学科原理体系,不论暂时看起来多么完备,它总是一种过程性、生成性、开放性的存在,总是一种需要进一步检验的假设体系,总是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更完善、合理的概念框架。另一方面,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又内在于概念原理体系之中,并随着概念原理体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教学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所谓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以上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探究的结论,让学生掌握概念理论,更要重视研究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概念的真正内涵,从而达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2.强调认识与情意的统一。该书指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我们知道“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该书还指出“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由此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做到认知和情感的和谐统一,必须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必须体现学生的情感取向,认知态度和正确上网价值观。这样我们的小学教学,特别口语教学才会体现出新课标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思想。

(四)我对“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开放的课堂立体体系”的理解

该书指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我认为这一点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牢牢记住和把握的原则,我们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懂得“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由以上各点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我们绝对不可以把学生看作教师上课的配角,要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当然要全面的推进素质教育,就要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的各点,我们必将培养出符合21实世纪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以上是我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后体会,他使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看到了自己现代教育理论的缺失,也学到了更多的理论,我今后一定会更加深入学习,并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上心得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备注:部分内容系引用】

第四篇:翻译理论与实践实习报告

实习报 告

实习名称

系别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实习外语系2010级英语专业(向雅芳、刘文红)

邵阳学院

2013年 7 月6日

一、实习时间

2013年上学期7月1日—7月5日

二、实习地点

邵阳学院李子园校区1栋108

三、实习目的通过本周的翻译与理论实践课程了解并掌握了翻译的基本理论与原则,通过学习能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等知识准确、通顺、忠实完整地将句子、段落、短文进行翻译;能够正确使用学会的翻译技能,翻译方法和翻译旨要进行翻译。

四、实习对象

2010级英语本科412人

五、实习内容

1.对翻译标准,基本翻译步骤,基本的翻译方法和评价译文的基本知识 予以掌握。

2.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识的训练

3.基本翻译技巧的掌握:增译,减译,转译等等

4.基本修辞手段的翻译训练:隐喻、提喻,双关等

5.难句和从句的翻译训练: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

6.一些特殊句式和惯用语的翻译训练

7.从语言篇章的角度训练翻译过程中语篇的连贯和衔接

六、实习方式及步骤

1.结合翻译理论基础知识,周一周二集中训练英译汉各种翻译技巧,采用技巧讲解→学生实践→集体讨论→范文讲解→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的形式进行。

2.周三周四集中训练汉译英各种翻译技巧,方式步骤同英译汉。

3.周五进行总结。

七、实习收获和重要心得体会

翻译是体现我们英语水平的一个手段,不管是以后我们从事教师工作,还是进外企,我们都需要翻译能力。每一次实习都是一次学习,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想这次实习的经历对我们而言尤为重要。明年我们就要面临走向社会,踏上自己寻找工作的旅程,这次翻译大实习对我们而言无疑也是一次珍贵的、工作前体验和模拟翻译工作坊的机会。尽管知道自己已经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英语水平应该也提高很多,但心里总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英语不够好,对未来的一切感到忧愁。但这次的翻译实习之后,我感觉到翻译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只要认真分析句子结构,我们都可以翻译出来。但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1.这次实习中我收获了很多翻译有关的知识,如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知识等等。

2.再次巩固了我翻译理论的学习,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了实践中,加深了我的深层认识。

3.增加了做一个合格翻译工作者的信心。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翻译生涯充满了热切的期待。也许我不是天才,不能一下子就成为优秀的翻译者,但我愿意先从一个合格的翻译者做起,从合格到优秀,一直努力,一直在进步,这才是我一生所应该追求的梦想。翻译是一个理解、求证、表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要与不见面的作者和读者进行对话,了解原文的背景和目的,将作者的思想准确、通顺地传递给读者。非文学语篇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对原文进行解构和重构时,特别注意信息的准确、逻辑的严密和表达的严谨。这就需要译者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接近或达到作者的理解水平,充分发掘作者原语语境下所要表达的意义,以符合习惯及规范的目标语表达出来。

有人说,译者是戴着镣铐的舞者。此话一点不假。经过阅读、理解、翻译、查证、修订、审校,完成一篇译文,过程是相当耗费心力和时间的,期间得承受身心的煎熬。因此从事翻译工作需要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专注的精神。我们在翻译时常说,译者要突破语言的外壳,这并非易事。在翻译时怎样实现归化与异化、直译与意译的平衡,阿阿其实都要译者做出艰难的选择。世界上什么最难?选择最难!所以,翻译工作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也正因为永远没有最完美的翻译,所以才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好的翻译,所以我们才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尽管我们戴着镣铐,但是如果我们肯下苦功,在点滴进取中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假以时日,我们也能成为出色的舞者。还是那句话,译海无涯,学无止尽。

八、存在不足与建议通过这次实习,我觉得自己的翻译水平还有待提高。由于平时练习少,所以没有重视翻译的方法与技巧。初次着手翻译时,发现有诸多长句、比喻句等很难理解的句子,而后,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不得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至对文章总体风格和立的把握,小至句子的结构、选词、标点,均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甚至日思夜想,几易其稿。

电脑前绞尽脑汁、思来想去地寻觅恰当的表达来传达原文作者的意思,这个过程诚然是痛苦的,因为自己会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总是不能让人觉得完美。而且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译文的水平也会参差不齐。但是当看到一行行字在键盘上敲出心里又是非常高兴的,特别是找到了想要的表达法的时候。我想这也是这么多人前仆后继地奔在翻译这条路上的原因。翻译是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享有这个过程,而不仅仅是完成一项任务。翻译的时候还可以大大地扩展知识面,要是能够做个有心人平时多注意多留意,我们一定能够掌握丰富的只是,为将来寻求全方位发展打下基石。

现在我们大家在翻译时调查的很多东西并不是专业性很强、必须要调查的内容,当然这表明了大家勤于思考的习惯,是非常好的。但是有时候,大家是否是害怕注释写的太少,作业分数会比较低呢?这就有可能会导致一些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当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更加见多识广了,是不是也可以给我们减轻一些调查的负担呢?特别根本不是专业性的内容,只是英语语言本身的问题。当我们的英语好到一定程度,会不会觉得有一些东西根本就是浑然天成、无需思考的,因为我在哪儿已经看到过了,存在我的大脑里。但是遇到专业领域的文本,肯定还是要做调查的,只是这个度应该怎样把握,怎样真正体现自己的思维。

翻译是一门必须亲自动手实践的课程。不亲自动手,翻译水平如何就永远无法得知,也永远提高不了。这次的翻译实习暴露了我在翻译上的缺点和不足,也为我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如广泛收集并识记各类词汇 ;把握各种翻译技巧; 参照样本英汉互译等等。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针对不足之处加以训练,并且多读多看各方面书籍和新闻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不仅仅是翻译的要求,对

于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也很重要。

六.其他。

很珍惜这次实习机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许多翻译技巧,也巩固了语法。这次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实习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经历,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体会到了专业知识与工作阅历对工作的技巧与工作效率的深刻影响。我充分明白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显示意义,以及在实践中提升自我,与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的重要性。

感谢学校给予这次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实习机会,感谢老师的教导和帮助,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的!

二、排版要求

1、统一用A4纸打印;

2、页边距25mm,小标题用四号黑体字,正文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4;插入页码居中,

第五篇:GIS学习心得体会

森罗万象——gis 前言:gis随时代发展的出现,是必然。从实用性和多用性来看,gis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和潜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gis也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实现现实地球到智能地球的完全转话,真真正正的达到森罗万象的地步。

正文:

提出问题: 1.1 什么是gis?

1.2 gis是如何产生的? 1.3 gis有什么功能?

1.4 如何用gis解决实际问题? 2 分析问题 1.1 gis,全称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由计算机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的,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集成、存储、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信息,从而为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以及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知识,为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决策服务。【1】

就我的理解来说,gis,地理信息系统,实质是地图学的衍变发展,就像以前的书籍进化到了现在的计算机网络文学,它是能涵盖所以一切与地理有关知识的系统,比如最简单的点餐营养就集合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查询附近的餐厅功能,而且因为gis的各项功能(在1.3详解),还涵盖了人文,经济,社会等多个学科所需的各类应用。1.2 说起gis的历史,便不得不提及r.f.tomlinson,他便是gis之父。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提出把常规地图变成数字形式地图,并存入计算机的想法。他还首先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术语,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2】

罗杰汤姆林森虽然对gis的产生功不可没,但是归根结底gis的产生是世界进步的必然过程,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功能被使用计算机实现,而便捷实用的gis出现绝不是偶然。所以在我看来,gis实质是起源于人口普查,土地调查和自动制图,以及人们对此的需求,罗杰汤姆林森很好的 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正如罗杰汤姆林森所说的“手工制图的成本实在是太昂贵了”。因此,gis实质是社会的要求和罗杰汤姆林森这个gis之父合力之下产生的。1.3 就gis本身来说,大多数功能较全的gis一般均具备四种类型的基本功能,它们分别是:数据采集与编辑功能、制图功能、空间数据库管理功能和地形、空间分析功能。【3】 gis的核心是一个地理数据库,所以建立gis的第一步是将地面的实体图形数据和描述它的属性数据输入到数据中,即数据采集.为了消除数据采集的错误,需要对图形及文本数据进行编辑和修改.建立gis首先是将地面上的实体图形数据和描述它的属性数据输出到数据库中并能编制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图件。因为大多数用户目前最关心的是制图,从测绘角度来看,gis是一个功能极强的数字化制图系统,所以制图功能也很重要。

地理对象通过数据采集与编辑后,形成庞大的地理数据集。对此需要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进行管理。gis一般都装配有地理数据库,其功效类似对图书馆的图书进行编目,分类存放,以便于管理人员或读者快速查找所需的图书。其基本功能包括:1.数据库定义 2.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3.数据库操作 4.通讯功能。通过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得出决策结论,是gis的出发点和归宿。在gis中这属于专业性,高层次的功能。与制图和数据库组织不同,空间分析很少能够规范化,这是一个复杂的处理过程,需要懂得如何应用gis目标之间的内在空间联系并结合各自的数学模型和理论来制定规划和决策。由于它的复杂性,目前的gis在这方面的功能总的来说是比较低下的。

所以在我看来gis的主要功能就是收集文字与图片等各种数据,并能够实现分析编辑以及制图等功能。1.4 说起用gis解决实际问题,gis可以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小a想谈恋爱了,用gis来看看附近哪里异性出现的频率最高,多到那里去去,自然就多了和异性接触的机会,比如说小b想要去附近买蛋糕吃,上大众点评这类使用了gis系统的软件可以看到附近哪家蛋糕店好评较高,再比如说小c想开家店可以利用gis来选择一个目前条件最优的选址地点。

这里假想一个同学小明,他想在学校里租个房子(学校里明显不能租房子,我这里是假想= =),而且小明是个吃货,他喜欢山明,尔美和东区食堂的菜,又不想只吃一家食堂的菜,为了能够以相同频率吃到三家食堂的菜,设计一个最优的租房位置,那么就可以利用gis的最佳路径查询以及空间分析,求得到这三点路径相差最小的租房位置。或者小明还喜欢享受生活,喜欢阳光,那么就要根据gis收集的光照度数据统计出最优的位置。总结:

参考文献:

【1】

【2】

【3】

陈述彭等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1999 百度百科 r.f.tomlinson gis的基本概念 不详(豆丁网)-3-篇二:gis实习总结 gis实习总结

姓名:朱虹 学号:110313356 通过gis的实习,熟悉了arcview的常用控件的添加和使用。arcgis是美国esri公司开发的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由很多模块、产品、组成。arcgis是主要组成部分,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平台,桌面式交互操作。可提供地理数据显示、制图、管理、分析、创建和编辑的 gis 桌面软件。用它可以创建许多不同来源数据的智能化的、动态的地图,用户可利用 arcview 带有的工具和数据立即进行 gis 分析和地图创建。

我们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为制作广州市gdp、财政、税收和居民收入等数据(2010年2季度)专题图。首先收集地图及社会经济指标数据——当然老师已经把数据收集好了,并且发放给我们了。将收集到的“广州市地图”进行数字化,每组要完成的图层包括行政边界、行政区所在地等。然后将gdp、财政、税收等属性数据添加到属性表中,接着制作专题图,最后整理图纸、编写课程设计报告。gis专题图的设计步骤与大家平时练习时的操作差不多,例如版面设计的一般步骤: 首先打开或创建一个“项目(project)”→在“项目”中新建一幅专题地图的“版面设计”-layout→“专题地图”的页面设置→给专题地图添加“视图”。

经过一周的实习,在学习知识、积累操作经验的同时也多少有点心得:

成功的实习需要学员足够正确的态度。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关键在于大家是否能坚定目标,坚持见习。就拿我来说,一开始对于gis的功能还不是很熟悉,arcviewgis软件用的不流畅,甚至还有功能不会操作。整个实习过程中,带队老师不可能一直陪着我,教导我,所以善于观察,主动理解,不断尝试,是使自己快速独立的好办法。每个学习工作都有一个过程,而开始的过程又是最易让人放弃的。“坚持”就是每个学员走向成功的基石。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那是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在我看来,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若不经过实践,那学得理论知识几乎等于白费。虽然实习过程是辛苦的,但确是充实而快乐的。实习让我提前感受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使我对未来的生活有了心理准备,也充满了向往和自信;同时在组里需要为人处世的能力,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实习让我们的同学关系更加友好。通过本次实习,我懂得就算理论知识掌握得再好,没有实习和工作的实际经验也很难解决调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会使我终身受益,这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篇三:arcgis 学习心得

arcgis学习心得 老早之前就听闻arcgis这个软件的大名,可惜学校迟迟没有开设这个课程,之前曾经出去兼职学了点皮毛,一直都想好好学习一下这个软件,终于在这个学期,在gis软件应用课上可以系统地学习一下arcgis。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对arcgis有了很深的了解和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应用,现在谈一谈我本学期学习arcgis的心得体会。地理信息系统即geographic(al)information system(gis),是随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在20世纪60年的末期产生的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对任意尺度的地球表层空间的各种地理数据进行采集、组织、存储、管理、运算、统计、分析、显示、输出、描述和再现、模拟、记录与传输的技术系统、方法和科学。而arcgis是一个用于构建定制应用的完整的嵌入式gis组件库。利用arcgis engine提供的组件,可以将arcgis的功能集成到一些应用软件之中,如word、excel。其中服务器gis分别有arcsde、arcims、arcgis server。而arcsde是arcgis与关系型数据库之间的gis通道;arcims是一个可伸缩的网络地图服务器软件,是网站能够提供gis数据、交互式地图以及特定的gis应用;arcgis server是一个用于构建集中管理、支持多用户的企业级gis应用的平台。arcgis server提供了丰富的gis功能,例如地图、定位器和用在中央服务器应用中的软件对象。除了服务器gis之外还有移动gis即arcpad,arcpad是用于移动windows设备的移动制图和gis技术。arcpad为野外用户通过手持和移动设备提供数据库访问,制图,gis和gps的综合应用。通过arcpad可以实现快速,便捷的数据采集,大大提高了野外数据的可用性和有效性。arcgis中主要有shapefile、coverage和geodatabase三种数据组织方式。geodatabase是arcgis数据模型发展的第三代产物,它是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能够表示要素的自然行为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专题地图和空间表达中组织gis数据的核心地理信息模型,是一套获取和管理gis数据的全面的应用逻辑和工具。它是根据对象包括对象类、要素类和要素数据集。

arcgis三剑客——arcmap、arccatalog、arctoolbox arcmap:创建地图、在地图上加载数据、并实现可视化表达,制图成图。基于该平台进行各种空间分析,提取隐含的地理信息。arccatalog:空间数据的资源管理器,组织和维护空间地理数据。arctoolbox:进行各种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与转换的工具箱。

在每堂课程上,老师总会现场演示几个实例,让我记忆较深刻的是影像配准、拓扑处理、栅格数据矢量化、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以及综合案例、数字高程以及水文分析等。例如,我个人在学习arcgis之前对影像配准的基本操作有一些基础,但是经过老师的讲解之后,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操作,如何操作才能够最精确,在实际操作前,怎样读懂一副地图?原来不起眼的、精度不高的地图在老师的手里都变成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还有就是对于栅格数据矢量化的操作,我研究了好久,也搜集了好多资料,但自己经过多次实践操作就没有成功过,老师现场演示了一个例子,一切都像水到渠成,不禁感叹老师的功力。当然在学习前就很期待的数字高程以及水文分析案例等,老师也在课堂上给出了具体演示的实例。由于arcgis提供了建模的工具,有了这个建模工具,就可以针对实际应用中的不同问题提出对应的模型。老师讲解了许多他自己建立的模型,在讲解过程中,一些关键环节他总是不厌其烦的提醒学员。而且,这些模型他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大家了。此外,老师还在讲课过程中穿

插讲解了许多程序的“暗桩”。arcgis程序一些功能无法正常运行,老师通过实例讲解要如何操作才能绕过这些陷阱,这对于一些学员来说,无疑节省了许多摸索的时间。之前我一直不理解dissolve这个功能,当老师说这个就跟数据库的group by功能一样的,我突然感觉到豁然开朗,确实,这个功能是统计分析的最重要的工具啊!老师告诉大家,在使用arcgis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出问题,他给出了一个“处方”—“先检查扩展模块有没有选中、再看看数据的版本、最后看看数据库版本”,基本可以解决80%的问题。这些是给我们课后学习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总结:通过这一年对arcgis的学习了解,我觉得这个软件很强大,无论是在制图编辑方面还是在空间查询和分析上,都给我很大的震撼。尤其是空间分析功能,它可以将我们生活中很多难以分析,解释或者说证明的事情通过分析成为很好的例证或者给予很好的方法指引。从湖南省系列地图的制作到最后的空间分析建模等,这些难以理解的东西通过实例操作使得一切清晰了。就连像公交路线查询,市区择房,工厂、学校等选址等问题都变得很方便了,它的现实意义和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在各个方面的运用地位和比重都占有重要位置。不但是这些,还有对于生态规划,园林规划,市政规划等领域也有很大发展潜力。

因此我觉得我这一年的学习收获很大,我在问题上的思维分析能力也有很大提高,非常感谢王艳丽老师的悉心教育与耐心指导,才有了我对这门课程以及软件的认识与实际应用,让我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有关arcgis的知识,我觉得我学得很细,学得很透彻,尤其与信息系统原理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但知道怎么操作,更加了解其原理,学得很灵活。在今后,我会学会更多与之相关的知识,并且有更深入的研究与学习,不断地加深和巩固自己!篇四:gis学习心得

信息和数据: 信息:是指主体(人、生物和机器)与外部客体(环境、其它人、生物和机器)之间相互联系

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一切有用的消息和知识,是表征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

信息的特点:

信息的客观性,与客观事物紧密相联系的;

信息的适用性,信息对决策是十分重要;

信息的传输性。信息可以在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传输,既包括系统把有用信息送至终端

设备(包括远程终端),和以一定形式提供给有关用户,也包括信息在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

传输和交换。

信息的共享性。信息与实物不同,它可以传输给多个户,为多个用户共享,而其本身并无损

失。信息的这些特点,使信息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数据:(data)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数据的特点:数据只有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二者的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首先是收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即对数据进行运算、排序、转换、分类、增强等,其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数据中包含的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首先是收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即对数据进行运算、排序、转换、分类、增强等,其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数据中包含的信息。

数据包含原始事实,信息是把数据处理成有意义的和有用的形式 1.地理信息与环境空间信息

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

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

或者定义为: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切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都叫做地理信息。它脱胎于地图,它们都是

地理信息的载体,具有存储、分析与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

地理信息的特性:区域性 多维结构特征 动态变化

(1)空间分布性

(2)数据量大

(3)信息载体的多样性。2.环境空间信息:是指来自环境保护和社会相关部门,采用一定技术手段采集的反映环境

空间系统中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物排放、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等各种数据资料的集合。.环境空间信息的特点: 空间分布性、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时序特征十分明显、具有丰富

的信息、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信息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数据、处理过程、人、信息系统的类型:事物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

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gis的发展概况

一、国际发展状况

1、地理信息系统的开拓期(60年代):

2、地理信息系统的巩固发展期(70年代)

3、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大发展时期(80年代):

4、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普及时代(90年代):

二、国内发展状况

1、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自80年代初开始。

2、地理信息系统进入发展阶段的标志是从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

3、自90年代起,地理信息系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总之,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事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正逐步形成行业,具备了走向产业化的条件。

准备阶段:1978年到1980年,进行舆论准备,正式提出倡议,开始组建队伍、组织个别实

验研究。

起步阶段:1981年到 1985年,理论探索和区域性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国家地理信

息系统规范。

初步发展阶段:1986年到90年代。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被列入我国“七 五”攻关课题,并

且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研究领域,已逐步和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并取得了重要进 展和实际

应用效益。

快速发展阶段: 90年代末到现在。理论日趋成熟,应用日益广泛,三维gis、webgis走

向应用,gis市场开始形成。

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完整的gis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

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用户,其核心部分是计算机软硬系统,空间数据库反映了gis的

地理内容,而管理人员和用户则决定系统的工作方式和信息表示方式。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可综合表示为图1-1。

一、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可以是电子的、电的、磁的、机械的、光的元件或装置,是gis的物理外壳,系统的规模、精度、速度、功能、形式、使用

方法甚至软件都与硬件有极大的关系,受硬件指标的支持或制约.gis由于其任务的复杂性

和特殊性,必须由计算机设备支持.gis硬件配置一般包括四个部分:

1、计算机主机;

2、数据输入设备:数字化仪、图像扫描仪、手写笔、光笔、键盘、通讯端口等

3、数据存

贮设备:光盘刻录机、磁带机、光盘塔、活动硬盘、磁盘阵列等;

4、数据输出设备:笔式

绘图仪、喷墨绘图仪(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

二、计算机软件系统

指gis运行所必需的各种程序,通常包括(见图1-3):

1、计算机系统软件 由计算机厂家提供的、为用户开发和使用计算机提供方便的程序系统,通常包括操作系统、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诊断程序、库程序以及各种维护使用手册、程序说明等,是gis日常工作所必需的。

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其他支撑软件 可以是通用的gis软件也可包括数据库管

理软件、计算机图形软件包、cad、图像处理软件等。gis软件按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

(1)数据输入:将系统外部的原始数据(多

种来源、多种形式的信息)传输给系统内部,并将这些数据从外部格式转换为便于系统处理的

内部格式的过程。如将各种已存在的地图、遥感

图象数字化,或者通过通讯或读磁盘、磁带的方式录入遥感数据和其他系统已存在的数据,还包

括以适当的方式录入各种统计数据、野外调查数

据和仪器记录的数据。数据输入方式与使用的设备密切相关,常有三种形式:①手扶跟踪数字化仪的矢量跟踪数字

化。它是通过人工选点或跟踪线段进行数字化,主要输入有关图形点、线、面的位置坐标。②扫描数字化仪的光栅扫描数字化,主要输入有关图像的网格数据。③键盘输入,主要输入有关图像、图形的属性数据(即代码、符号),在属性数据输入之前,须对其进行编码。

(2)数据存贮与管理:数据存储和数据库管理涉及地理元素(表示地表物体的点、线、面)的位置、连接关系及属性数据如何构造和组织等。用于组织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称为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空间数据库的操作包括数据格式的选择和转换、数据的连接、查询、提取等。

(3)数据分析与处理:指对单幅或多幅图件及其属性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和指标量测,在这种操作中,以一幅或多幅图作为输入,而分析计算结果则以一幅或多幅新生成的图件表示,在空间定位上仍与输入的图件一致,故可称为函数转换、空间函数转换可分为基于点或象元的空间函数,如基于象元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或繁类分析等;基于区域、图斑或图例单位的空间函数,如叠加分类、区域形状量测等;基于邻域的空间函数.如象元连通性、扩散、最短路径搜索等。量测包括对面积、长度、体积、空间方位、空间变化等指标的计算。函数转换还包括错误改正、格式变性和预处理。

(4)数据输出与表示模块:输出与表示是指将地理信息系统内的原始数据或经过系统分析、转换、重新组织的数据以某种用户可以理解的方式提交给用户如以地图、表格、数字或曲线的形式表示于某种介质上,或采用crt(cathode ray tub)显示器、胶片拷贝、点阵打印机、笔式绘图仪等输出,也可以将结果数据记录于磁存贮介质设备或通过通讯线路传输到用户的其他计算机系统。

(5)用户接口模块: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指令、程序或数据,是用户和系统交互的工具,主要包括用户界面、程序接口与数据接口。系统通过菜单方式或解释命令方式接收用

户的输入。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复杂,且用户又往往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用户界面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菜单技术、用户询问语言的设置,还可采用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图形界面等技术,提供多窗口和鼠标选择菜单等控制功能,为用户发出操作指令提供方便。该模块还随时向用户提供系统运行信息和系统操作帮助信息,这就使地理信息系统成为人机交互的开放式系统。

3、应用分析程序

是系统开发人员或用户根据地理专题或区域分析模型编制的用于某种特定应用任务的程序,是系统功能的扩充与延伸。在优秀的gis工具支持下,应用程序的开发应是透明的和动态的,与系统的物理存贮结构无关,而随着系统应用水平的提高不断优化和扩充。应用程序作用于地理专题数据或区域数据,构成gis的具体内容,这是用户最为关心的真正用于地理分析的部分,也是从空间数据中提取地理信息的关键.用户进行系统开发的大部分工作是开发应用程序,而应用程序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系统的实用性、优劣和成败。

下载GIS理论与实践_学习报告(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GIS理论与实践_学习报告(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体会[最终版]

    第一,当今教师为什么要不断谋求专业发展。从古代教学谈到现代的教学,师生的态度转变,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以及教师所承担所有的责任都有巨大的变化。普及教育时代的早期,教师是知......

    美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美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胡庆芳我们所指的研究性学习在英语中有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即inquirylearning或inquiry -basedlearning(探究性学习)和problem -based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它......

    GIS与银行业

    GIS与银行业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在地球上存在的东西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GIS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

    GIS与采矿工程

    GIS与采矿工程 1 引言 随着我国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逐渐成为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最显著特征。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控制和管理成为现代煤......

    GIS与公安工作

    GIS在公安行业中的应用 福州天创电子新技术有限公司 2007年8月 前言 1998年公安部为适应我国在现代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实现动态管理和打击犯罪的需要,实现“科技强警”,增强公......

    gis实习报告

    介绍一种资源--------土地资源 ---------以中国为例 0907070066梁晶 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

    GIS实习报告

    《GIS软件应用》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利用R2V与ARCGIS制作中国政区图 专 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 级:0902班 姓 名:吕婷婷 学 号:0910010214 二零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1.重要......

    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

    党建思考题 1、中国当前的政党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它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和功能? 答: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原因: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