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网络学《法理学》模拟题A-C答案完整版

时间:2019-05-15 09:3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大学网络学《法理学》模拟题A-C答案完整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大学网络学《法理学》模拟题A-C答案完整版》。

第一篇:山东大学网络学《法理学》模拟题A-C答案完整版

参考书:法理学(第二版)张文显 高教出版社

《法理学》模拟题A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错选均无分。)

1.在历史上,法律关系的观念最早来源于(D)。A.伊斯兰法

B.教会法

C.英国法

D.罗马法 2.把法律行为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的根据是(C)。A.行为主体的特性不同

B.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

C.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

D.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 3.权利界限的决定因素毫无疑问是(B)。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历史因素

D.宗教因素

4.将法律概念分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的依据是(A)。A.法律概念涉及的内容

B.法律概念的确定性程度不同

C.法律概念涵盖面大小

D.法律概念的严谨程度 5.在我国,负责监督宪法实施,认定违宪责任的机关是(B)。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6.下列国家中属于大陆法系的是(C)A.英国

B.新西兰

C.德国

D.美国

7.立法程序包括提出议案、(A)、表决议案和公布法四个步骤。A.审议议案

B.征求意见

C.修改议案

D.完善议案

8.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须经全体代表的(B)以上多数通过方为有效。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五分之三

D.五分之四 9.下列执法行为中属行政制裁的是:A A.行政拘留

B.强制扣缴

C.强制划拨

D.强制检疫 10.在下列机关中,宪法规定的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是:A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监察部

二、材料分析

1.“法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P59:法的本质。

答:“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第一,法是“意志”的体现或反映。法是人们有意识活动的产物,法是属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第二,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所谓“统治阶级”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因此,“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第三,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法所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第四,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奉为法律”就是经过国家机关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客观化为法律规定。其次,法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所以法属于“应然”的范畴,而不属于“实然”的范畴。属于“实然”的是规律,法律和规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2. 司法权是终极性权力。

司法权是一种终极性权力。这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司法裁决一旦作出,就应立即产生既判力、拘束力,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随意挑战司法的权威;其二,司法权应该对所有的公共权力,甚至立法机关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等有权进行判断,只要有异议,最后的判断应以司法权的判断为准。

三、简答题

1、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p101 答:(1)整体性原则

即以整个法律体系为划分对象,划分结果必须囊括一国现行法律的全部内容,使法律体系中的所有法律都归属于某一法律部门。(2)均衡原则

即划分法律部门时应当考虑各法律部门之间的法律规范的规模或数量之间保持大体上的均衡。(3)以现行法律为主,兼顾即将制定的法律

法律是发展的,法律体系的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划分法律部门以现行法律为基础,并考虑法律的发展变化。

2、权利界限的表现?p116 答:权利界限指权利被法概括出来之后在现实生活中运行的界限。表现为:首先,权利具有时间性。一些权利可供人终生享用,而有些权利却只是一时的。其次,权利具有空间性。最后,权利具有对人性。

3、法律行为构成的客观要件?p124 答:法律行为的构成的客观要件,又可称之为“法律行为构成之体素”,是法律行为外在表现的一切方面。分三点

(一)外在的行为:身体行为、语言行为。

(二)行为方式(手段)

(三)具有法律意义的结果。

4、人权的保障方式?p386-389 分为国内法保护:宪法保障、立法保护、行政保护、司法救济。国际法保护:国际人权法。

5、执法的原则?P272:

答:

一、合法性原则,也就是依法行政原则,是法制原则在执法中的具体体现。是指执法主体的设立和执法活动不仅要有法可依,行使行政职能必须由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

二、合理性原则,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特别在行使自由裁量权进行行政管理时必须做到适当、合理、公正,即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目的,具有客观、充分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与社会生活常理相一致。

三、效率原则,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行政机关对社会实行组织和管理过程中,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取得最大的执法效益。

四、正当程序原则,执法机关在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定的步骤、方式、形式、顺序和时限,使执法行为公平、公开、民主,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权行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提高行政效率。

四、论述题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P111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不可分离。所谓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应的行为。所谓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某种责任,它表现为负有义务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或禁止做出一定的行为。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任何人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既平等地享有权利,又平等地履行义务。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或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是不存在的。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的权利,使公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就可以激发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公民更自觉地履行义务。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地履行义务,必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为公民享有和行使各种权利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不能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立起来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两者之间是互动的关系。没有义务,权利便不再存在;没有权利,便没有义务存在的必要。同时,权利和义务,又是为权力所保障的。作为法律所规定的权利的实现,当然离不开义务的履行;实质上,在此过程中,也是权力作用的结果。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对二者关系的研究论述,主要是以下四点。

1、法律关系中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指任何一项法律权利都有相对应的法律义务,二者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2、社会生活中的对等关系。这主要表现在权利义务的总量是大体相等的。如果权利的总量大于义务的总量,有的权利就是虚设的;如果义务总量大于权利总量,就有特权。

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的享有有助于法律义务的积极履行。在许多情况下,不主张权利,义务人就不去履行义务。

法律义务也是法律责任,义务规范要求的作为与不作为要令行禁止。法律主体如果都能这样对待义务,就必然有助于权利的实现,建立起良好的秩序。

4、价值选择中的主从关系。在任何类型的法律体系中,都是既有权利又有义务的,这样,才能通过法律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调整。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力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只有履行一定的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权力。

2、司法权的性质?P280:

司法权的性质是判断权,即法院享有的对纠纷当事人的事实问题主张和法律问题主张依法进行判断,以维护法的价值的终局性权力。它与行政权属于不同性质的权力,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为司法是一种判断,行政是一种管理。判断属于思维范畴,而管理属于行动范畴。司法权的重要特征是它具有中立性,法院及法官的态度不受其它因素包括政府、政党、媒体等的影响。判断者的态度只有是中立的,才能产生公正、准确的判断。因此中立性是司法权的角色定位,更是司法权主体法官的角色定位。司法权的重要特征是司法权要求司法主体即法官具有职业性。因判断必须依标准和规程进行,故司法判断必须依法律和程序进行。只有经过职业训练、谙熟法律、通晓法理的人才能担任法官。因此司法权的性质决定司法必须独立,同时决定了司法权主体法官必须职业化。由此我们从司法权的一般原理中推导出法官职业化以及司法独立均归结于一条根本的、内在的理由,就是司法权本身的性质。

《法理学》模拟题B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错选均无分。)

1.将法律行为分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依据是(B)。

A.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

B.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内容要求

C.行为的公法性质或私法性质

D.行为之主从关系 2.权利滥用的规定始自古代罗马法,定制于(A)。A.法国的人权宣言

B.美国宪法

C.魏玛宪法

D.拿破仑民法典

3.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主要是(B)。

A.法律的调整方法

B.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C.法律的数量

D.法律的价值

4.指示人们可以作为、不作为或要求别人作为、不作为的规则是(C)。A.义务性规则

B.命令性规则

C.授权性规则

D.禁止性规则

5.调整性法律规则是对已有行为方式进行调整的规则,它的功能在于(B)。A.加强统治

B.控制行为

C.实施管理

D.实现平等 6.(A)是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A.刑事责任

B.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违宪责任

7.(B)是指国家通过强制力迫使不履行义务的责任主体履行义务的责任方式。A.制裁

B.强制

C.归责

D.惩戒

8.凡是实施了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负责,必须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同时,没有法律规定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不得没有法律依据而追究与违法行为者或违约行为者虽有血缘等关系而无违法行为或违约事实的人的责任,防止株连或变相株连。这在法理上被称为(C)。A.罪刑法定原则 B.无罪推定原则

C.罪责自负原则

D.责任相当原则

9.法律上的故意是指(A)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A.明知

B.可知

C.应知

D.告知

10.将法律解释划分为字面解释、扩充解释、和限制解释的划分标准是:A A.解释尺度

D.解释的自由度不同

C.解释主体的不同

D.解释标准的不同

二、材料分析

1.“法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P354 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是法律的两大作用对象,因此,法律的作用可以区分为法律对人的作用和法律对社会关系的作用。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前者是从法律规范调整人的行为这一特征来分析法律所起的作用,后者则是从法律的本质和目的的角度来分析法律的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作为手段,法律的社会作用作为目的,通过法律的规范作用达到法律的社会作用的目的。

1.法律的规范作用

根据法律规范作用的不同对象,即不同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主要有:

(1)指引作用。指法律(主要是法律规范)对人的行为的一种指导和引领的作用。法律的指引是一种区别于个别指引的规范性指引,具有抽象的特点,是建立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

(2)评价作用。指法律作为一种对于人的行为的评价标准或尺度的作用。法律的评价作用区别于道德评价、政治评价等一般社会评价,是用法律的规范性、统一性、普遍性、强制性和综合性的标准来评判人的行为,其评价的重点是行为人的外部行为、实际效果以及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3)预测作用。指人们可以根据法律的规范性、确定性特点,预见和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

此外,法律的规范作用还体现为教育作用,即对人的今后行为积极影响的一种作用;强制作用,即法律具有的制裁和惩罚犯罪行为的作用。

2.法律的社会作用

法律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律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经过法律的规范作用而产生的,可分为阶级统治作用和社会管理作用两个方面。

(1)阶级统治作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有维护统治阶级阶级统治的作用,这是法律社会作用的核心。阶级统治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其中,维护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是法律的关键社会作用。

(2)社会管理作用。指法律具有维护人类基本生活条件、确认技术规范等方面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作用。

法律社会作用的两个方面密切相关。只有通过法律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作用,才能达到维护阶级统治的目的;法律只有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时,其阶级统治作用才能实现。2.“司法权是中立性权力”。

答:司法权是一种中立性权力。它在政府和公民之间,两个当事人之间,既不能站在政府的立场,也不能站在当事人一方的立场,而是要中立与其间,做出公正的判决。司法关系通常是一种稳定的三角关系,司法机关超越于双方当事人的利害关系,这是司法公正的必然所在,也是近、现代国家根据人民主权原则规制国家权力结构的基本出发点,更是人类对解决涉及自身的纠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中立性要求法官在诉讼中必须保持中立,对控辩双方的主张和利益给予同等的关注,在诉讼中只能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去判断“是”与“非”,严禁法官先入为主,对冲突一方产生偏见。

四、简答题

1、基本权利和义务?P113

答: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人们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根本权利和义务,是源于社会本质,与主体的生存、发展、地位直接相关的,人生而应当有之的,不可剥夺、转让、规避、且为社会公认的,因而也可说是“不证自明的权利和义务”。它们是人们在基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所处地位的法律表现,一般由宪法或基本法确认或规定。

2、权利滥用的构成要素?P118-119 第一,权利滥用的主体是正在行使权利的权利人。第二,权利滥用的客体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第三,权利滥用的主观方面是权利人损人利己的故意。第四,权利滥用的客观方面是有危害他人权利和利益后果发生的行为。

3、法律行为构成的主观要件?P126 答:又称“法律行为构成之心素”,是法律行为内在表现的一切方面。它们是行为主体在实施行为时的一切心理活动、精神状态及认知能力的总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行为意思(意志)

(二)行为认知。

4、人权对人的普遍价值?p384 答:人权是人不可离之的东西,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参照点。人权对于人的价值表现为:首先,人权是人的利益的度量分界。第二,人权是人关于公共权力评价的道德标准。第三,人权是人和人和谐共处的共同尺度。

5、司法的基本原则?P282 在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C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D司法责任原则

五、论述题

1、法律关系的特征?P131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与其他社会关系相比较,具有以下特征:

(1)它是一种意志关系,属上层建筑范畴。这里的意志是指国家的意志(即统治者的意志)和行为人的意志,法律关系是反映统治者意志和行为人意志而形成的关系,因而不属经济基础范畴。(2)它是由法律规定和调整的关系。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是以得到法律认可为前提的,因而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存废的前提条件。

(3)它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关系。法律规定和调整人们的行为是通过界定行为人的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因而,没有权利义务的法律关系是不存在的。

(4)它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系。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故由此而形成的关系就受国家强制力的保护。

2、论法治的构成要件?P332-341 法治的实体要件

法治的实体要件,是国家在建设法治国家过程中应该尊崇的基本制度。我们可以用制度构建的四个原则予以说明。

第一个原则,是一切公共权力都来源于法律,并且最终都受制于法律,没有法律授权的公共权力不得行使。这是法治国家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个原则,国家责任的不可逃避。

第三个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四个原则,公民义务的法定化。

上述四个基本制度原则,前两个是约束公权,后两个就是保障私权,这就是法治国家的实体制度要件。

法治的形式要件

法治的形式要件,指的是法治实体要件的表现方式,即实现实体要件的技术条件。仅有理想的法治实体内容,而缺乏适合于它的形式,法治仍是不完整的。实体要件与形式要件的统一,才有良好的法治。

第一,要保障国家法制的统一性。

第二,要有一支懂法、守法、并且对法律形成信仰的公务员队伍。

第三,要有一个独立公正的司法系统,赋予法院以解决社会纠纷和矛盾的权威地位。

《法理学》模拟题C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错选均无分。)

1.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可以行为、应该行为、不得行为的行为方式称为(A)。A.行为模式

B.假定

C.制裁

D.适用条件 2.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划分标准是(A)。

A.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

B.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

C.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

D.以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的不同 3.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选项是(B)。

A.法律的强制力具有潜在性和间接性

B.国家强制力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

C.法律的强制力不等于纯粹的暴力

D.在现代社会,法律还出现强制力日益弱趋势 4.在我国,广义的法律不包括(D)。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法院的生效判决

5.虽然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由于法律规定的某些主观或客观条件,可以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这在法理上被称为(B)。A.归责

B.免责

C.无责任

D.不负责任 6.在历史上,法律关系的观念最早来源于(D)。A.伊斯兰法

B.教会法

C.英国法

D.罗马法 7.把法律行为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的根据是(C)。A.行为主体的特性不同

B.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

C.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

D.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 8.权利界限的决定因素毫无疑问是(B)。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历史因素

D.宗教因素

9.将法律概念分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的依据是(A)。A.法律概念涉及的内容

B.法律概念的确定性程度不同

C.法律概念涵盖面大小

D.法律概念的严谨程度 10.在我国,负责监督宪法实施,认定违宪责任的机关是(B)。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二、材料分析

1.“法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P59:法的本质。

同模拟卷A 2. “法学的本土化研究和法学的国际化研究都是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

回答法学的研究对象。法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中国的法学教育。简单回顾西方法学历史,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法思想。

三、名词解释 1.法的历史类型:

2.法的移植:“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的法律(包括法律概念、技术、规范、原则、制度和法律观念等),使之成为本国法律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

3.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4.司法:亦称之为“法的适用”,是法的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四、简答题

1、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p101 答:(1)整体性原则

即以整个法律体系为划分对象,划分结果必须囊括一国现行法律的全部内容,使法律体系中的所有法律都归属于某一法律部门。(2)均衡原则

即划分法律部门时应当考虑各法律部门之间的法律规范的规模或数量之间保持大体上的均衡。(3)以现行法律为主,兼顾即将制定的法律

法律是发展的,法律体系的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划分法律部门以现行法律为基础,并考虑法律的发展变化。

2、权利界限的表现?p116 答:权利界限指权利被法概括出来之后在现实生活中运行的界限。表现为:首先,权利具有时间性。一些权利可供人终生享用,而有些权利却只是一时的。其次,权利具有空间性。最后,权利具有对人性。

3、法律行为构成的客观要件?p124 答:法律行为的构成的客观要件,又可称之为“法律行为构成之体素”,是法律行为外在表现的一切方面。分三点

(一)外在的行为:身体行为、语言行为。

(二)行为方式(手段)

(三)具有法律意义的结果。

4、人权的保障方式?p386-389 分为国内法保护:宪法保障、立法保护、行政保护、司法救济。国际法保护:国际人权法。5.法制监督的原则?P289:

答:

一、合法性原则。包括合法性目的原则,即法律监督以保证行为的合法性为主要目的。合法性活动原则,即法律监督本身作为保证合法性的活动,其自身也必须具有合法性。

二、民主性原则。要求监督应具有民主的价值指向和民主的操作机制。

三、程序性原则,要求监督的程序性指向和监督的程序化运作。

四、系统性原则,意味着法律监督在体系、功能、结构上的统一性、协调性和整体性。

五、论述题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P111:

2、司法权的性质?P280:

以下为历年模拟卷部分内容,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30.在我国刑法中,不满(b)周岁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被视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A.10

B.14

C.16

D.18

二、名词解释

1.行为能力:行为人认识和判断行为的意义和后果的能力。在法律上,根据人的认知能力的有无和强弱,将自然人分为有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2.法系: P98 3.第一性权利:P114 4.法制监督:法律监督有广义、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法律监督指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制运作过程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制控和督导;广义的法律监督是指一切国家机关、政治或社会组织和公民对法的全部运作过程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制控和督导。1.法律体系: 法学中有时也称“法的体系”或简称“法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P99 2.第二性权利:亦称“补救权利”(或救济权利,补救权利是在原有权利受到侵害时产生的权利。如诉权、恢复合法权益的请求权。

3.单向法律关系:所谓单向(单务)法律关系,是指权利人仅享有权利,义务人仅履行义务,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反的联系(如不附条件的赠与关系)。

4.立法体制:是关于立法权限、立法权运行和立法权载体诸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有关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

4.形式推理:又称分析推理,就是运用形式逻辑进行推理。它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3.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

3.司法:亦称之为“法的适用”,是法的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4.双向法律关系: P134 5.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以下为去年模拟卷部分内容,供参考

5.执法体系:是指由具有不同职权管辖范围的行政机关、社会组织执行法律而构成的互相分工、相互配合的和谐整体。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

1、基本权利和义务?P113

答: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人们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根本权利和义务,是源于社会本质,与主体的生存、发展、地位直接相关的,人生而应当有之的,不可剥夺、转让、规避、且为社会公认的,因而也可说是“不证自明的权利和义务”。它们是人们在基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所处地位的法律表现,一般由宪法或基本法确认或规定。

15、法律责任的特征?P144

第二篇: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服务营销》模拟题答案

专科市场营销第四学期《服务营销》 《服务市场营销》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1.服务期望:顾客对服务的期望,是指顾客心目中服务应达到和可达到的水平。

2.公司导向的服务标准:即服务企业按照顾客期望或要求指定的服务标准,而不是公司导向的服务标准。

3.服务蓝图:是指准确的描述服务系统和便于系统参与人员客观的理解、操作的示意图。

二、简单回答

1.服务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①服务的无形性②服务端不可分性③服务的异质性④服务的易逝性 2.影响顾客感知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可靠性②反应性三保证性④移情性⑤有形行 3.服务人员在服务中的重要性有哪些?

答:包括服务技能营销、服务专业化营销和服务内容营销等。

①服务技能在整个服务营销中的作用,主要有增强服务的神秘性、促进服务的品牌营销、支持承诺营销、促进差异化营销和获得技能溢价等。②服务专业化营销的作用主要有服务规范化营销、促进服务品牌、增强服务质量的保证性和促进内部营销。③服务内容营销主要作用是促进外部营销。除此以外内部营销还有增强服务技巧、增强服务形象、支撑服务承诺、促进文化营销、促进服务创新的作用,其中核心是发挥人员在营销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服务机构在供不应求时如何调节需求。

答:供不应求时的供给调节策略,只要是提高最优服务供给能力,使之接近服务需求。由于服务供给能力决定于服务资源及运作管理,因此,服务供给的调节实际上就是服务资源的有效安排及管理,具体的可以有以下策略。

(1)服务时间的调节。一是增加或延长服务时间,以满足服务需求。(2)服务地点的调节。服务地点是一个空间问题,而空间与时间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服务地点的调节可以看做服务时间调节的一种替代。(3)增加员工。若服务人员不是限制供给能力的瓶颈,服务机构可以

用增加员工的办法克服瓶颈因素,提高供给能力。(4)采用自动化服务人员服务工具、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可采用自动化服务工具、服务设施替代服务人员和增加供给能力。(5)增加服务工具和服务设施。在服务工具和设施是导致生产瓶颈的服务机构,增加服务工具和设施是提高服务供给能力的关键。(6)提高服务效率。提高服务效率等于增加服务供给能力。

2.结合实际论述服务机构如何切实履行服务承诺。

答:服务承诺是指服务商通过广告、海报、展示、营业推广、人员推销和公共宣传等沟通方式向顾客预示服务质量或服务效果,并对服务质量或服务效果做出一定的保证。服务商不但要敢于和善于提出服务承诺,而且要切实的和有效的履行服务承诺。服务承诺与(实物)产品承诺不同,产品承诺是关于物的承诺,二服务承诺是关于人的承诺,其中包括一线人员、二线人员和顾客3类人。物是“死”的,是听话的,产品承诺的履行比较容易。而人是活的,不一定是听话的,服务承诺的履行比较困难。在服务过程中,上述3类人的行为都可能偏离服务承诺的内容,从而影响服务承诺的履行。因此,服务商在履行服务承诺的过程中,应加强与这3类人的协调。①服务承诺的履行需要加强于一线人员的协调。因为服务商是承诺者,一线人员是承诺的履行者,承诺者于履行者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就容易造成服务实绩与服务承诺之间的脱节。②服务承诺的履行,需要加强二线人员的配合。二线人员较少直接接触顾客,对顾客的期望和要求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承诺了解得不如一线人员多,这可能影响他们在服务过程中履行服务承诺的责任心。③服务承诺的履行,还需要顾客的配合。顾客不配合,服务商的承诺效果就难以达到,服务承诺就难以履行。

《服务市场营销》模拟题2

一、名词解释

1.理想服务:也可称“欲求服务”,是指顾客心目中向往和渴望追求的较高水平的服务。

2.顾客导向的服务标准:也称顾客界定的服务标准,是指服务机构按照顾客期望或要求而

制定的服务标准。

3.顾客组合:是指多个同时参与某项服务的不同顾客之间的成分关系。

二、简单回答

1.服务业有哪些基本作用?

答:服务业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经济改革、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服务业的发展。重要表现为:

发展服务业有利于改革国有企业、培育各类市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转换政府机构的职能,实现经济改革的目标。

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和提高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增长。

发展服务业有利于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社会精神文明程度和社会控制程度,促进社会发展,达到社会协调发展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的目标。

2.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有那些层面?

答:①可靠性②反应性③保证性④移情性⑤有形性 3.服务创新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答:服务创新一般步骤是:(1)了解服务理念;(2)建立服务创新战略;(3)产生新服务的构想;(4)定义和评估新服务;(5)新服务的商业性分析;(6)新服务蓝图的设计;(7)新服务的市场试销;(8)新服务的市场导入。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对服务营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答:服务产品是一种行为或活动,是非实体的、无形的、抽象的和不发生所有权转移的活动。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对服务营销活动的影响即有不利之处,又有有利之处。

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对服务营销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1)服务产品不容易被识别;(2)服务质量较难考核和控制,因为缺乏有形依据;(3)“有形的服务”常常会遮蔽质量问题和“庇护”服务人员的行为过失;(4)服务投诉或纠纷较难处理,也因为缺乏有形依据;(5)服务广告、服务展览比较难做;(6)新的服务产品难于测试。

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对服务营销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1)作为无形产品的服务,顾客

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到和享受到,这是一种服务产品特有而实物产品没有的,多少带有“神秘感”的吸引力,这种天然的吸引力对服务营销是有利的;(2)“无形”背后的实质是服务行为,包括服务的熟巧、技能、技艺、技术、知识、文化乃至信息等,这些具有抽象美的东西,正是服务吸引力的来源,因此服务营销可以更多地依靠人的行为加以发展。

2.结合实际论述服务机构在供过于求时如何调节服务需求。

答:服务供过于求,是指服务需求低于服务机构的最优服务供给能力。服务供过于求时的需求调节策略,主要是采取市场营销手段刺激需求,具体可以有以下策略:

服务创新:服务创新可以刺激服务需求。开展广告、促销。

降价和提供优惠。刺激需求最有力的手段之一是降价

开展多功能服务。多功能服务对顾客需求也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开展多功能服务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使顾客享受更多的服务,满足更多的需求,这就等于顾客需求的增加,而服务机构最优供给能力发挥的程度也可以提高。

开展一揽子服务。一揽子服务是指配套而全面的多功能服务,它比一般的多功能服务具有更强的需求刺激作用。

《服务市场营销》模拟题3

一、名词解释

1.合格服务:是指顾客能接受但要求较一般、甚至较低的服务。

2.服务标准:是服务质量标准的简称,是指服务机构用以指导和管理服务行为的规范。

3.服务定位:作为一个名词,是指一家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在顾客心目中的特殊印象或特色。而作为一个动词,是指一家服务机构对自己在顾客心目中的服务特色进行设计或塑造。服务定位的实质是一种服务差异化和特色化战略,即服务机构通过服务定位建立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服务特色。

二、简单回答

1.服务产品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服务产品具有区别于实物产品的4个特点:(1)无形性;(2)不可分性;(3)易变性;(4)不可储存性。它们对服务营销的影响既有不利之处,又有有利之处。

2.服务接触有哪些技巧? 答:主要表现在:

(1)、复原性。服务机构在与顾客接触中难免有过错。

(2)、适应性。服务机构在与顾客的接触中如能重视和适应顾客个性化的,特殊的需要,那么就容易使顾客获得愉悦的感知。

(3)、自发性。服务人员在与顾客的接触中如能积极的、创造的提供某些“额外”服务,或满足顾客某种潜在的不好意思开口的需要,那么会使顾客获得非常愉悦的感知。

(4)接触问题顾客。服务机构或服务人员要处理好问题顾客并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感知,一是要提高警惕,要认识到顾客不是个个都愿意配合、愿意合作的。一但遇到问题要冷静,要耐心说服。

3.服务创新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服务创新的类型,按创新程度的高低分,有全新型服务创新、替代型服务创新、延伸型服务创新、拓展型服务创新、改进型服务创新和包装型服务创新等。

三、论述分析 1.结合实际论述服务机构在供不应求时如何调节服务供给。

答:供不应求时的供给调节策略,只要是提高最优服务供给能力,使之接近服务需求。由于服务供给能力决定于服务资源及运作管理,因此,服务供给的调节实际上就是服务资源的有效安排及管理,具体的可以有以下策略。

(1)服务时间的调节。一是增加或延长服务时间,以满足服务需求。(2)服务地点的调节。服务地点是一个空间问题,而空间与时间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服务地点的调节可以看做服务时间调节的一种替代。(3)增加员工。若服务人员不是限制供给能力的瓶颈,服务机构可以用增加员工的办法克服瓶颈因素,提高供给能力。(4)采用自动化服务人员服务工具、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可采用自动化服务工具、服务设施替代服务人员和增加供给能力。(5)增加服务工具和服务设施。在服务工具和设施是导致生产瓶颈的服务机构,增加服务工具和设施是提高服务供给能力的关键。(6)提高服务效率。提高服务效率等于增加服务供给能力。

2.结合实际论述服务承诺的重要性。

答:服务承诺作为服务的核心内容,对影响顾客的感知和期望,对引导服务人员的服务行为和贯彻执行服务标准都有重要意义。具体的说:(1)服务承诺是影响服务期望的一个关键因素;(2)服务承诺有利于降低顾客的认知风险;(3)服务承诺有利于树立顾客导向的服务理念;(4)服务承诺有利于顾客监督;(5)服务承诺有利于内部营销。

第三篇:药学 药剂学 山东大学网络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1. 药典: 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主 持编纂、颁布实施,具有法律的约束力。2. 热原: 注射后能引起人体特殊致热反应的物质,称为热原。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 物,是一种内毒素。3.粘膜给药系统: 是指粘附性聚合物材料与机体组织粘膜表面产生较长时间的紧密接触,使药 物通过接触处粘膜上皮进入循环系统,发挥局部和全身作用的给药系统。4.置换价: 置换价(displacementvalue)是用以计算栓剂基质用量的参数,一定体积,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之比值称为该药物对某基质的置换价。置换价DV 的计算公式:DV=W/[G-(M-W)] 5.靶向给药系统: 系指一类能使药物浓集定位于病变组织、器官、细胞或细胞内结构,且 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新型给药系统。由于药物能够在靶部位释放,可以提高靶组织的药理作用强度并能降低全 身的不良反应。1.PEG 6000: 分子量6000 的聚乙二醇类,即PEG 6000,能阻止药物的聚集,可使药物 达到分子分散程度,作为固体分散体的载体,溶点低、毒性小,化学性质稳定,适用于熔融法、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2.PEG 400: 分子量为 400 的聚乙二醇类,即 PEG400,相对分子量较低的聚乙二醇可 用作溶剂、助溶剂、O/W型乳化剂和稳定剂,最适合来做软胶囊。3.丙三醇: 丙三醇是药品或原料药或中间体,甘油,能够使皮肤保持柔软,富有弹性,不受尘埃、气候等损害而干燥,起到防止皮肤冻伤的的作用。4.丙二醇: 1,3—丙二醇(1,3—P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参与多种化学合 成反应,它与单体可以生成聚酯、聚醚、聚胺酯等多聚物。5.苯甲酸: 消毒防腐剂,用于药品制剂或食品的防腐剂。6.苯甲醇: 苯甲醇具局部麻醉作用及防腐作用;主要用于医药针剂中作添加剂,药膏剂或药液里作为防腐剂。7.NaHSO 3 : 有抗氧化作用,是一种抗氧剂。8.HPMC: 又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可作为亲水凝胶骨架材料,用于制作缓释、控释 制剂,也可作为片剂的粘合剂。9.淀粉: 片剂的填充剂。制成淀粉浆可作为粘合剂。干淀粉是最经典的崩解剂。10.滑石粉: 能将颗粒表面的凹陷处填平,减少颗粒表面的粗糙性,降低颗粒间的磨擦力、改善颗粒的流动性。所以主要作为助流剂使用。11.EC: 乙基纤维素,不溶于水,在乙醇等有机溶媒中的溶解度大,可产生不同强度 的粘性,对片剂的崩解及药物的释放产生阻滞作用。常用于缓、控制剂中(骨架 型或膜控释型)12.硬脂酸镁: 为疏水性润滑剂,易与颗粒混匀,压片后片面光滑美观,应用较广。13.三氯一氟甲烷: 又称:氟里昂-11,是一种理想的抛射剂。但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 可造成污染,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力极强。高浓度可诱发心律不齐和抑制呼吸功能。用作气雾喷射剂后,发现有哮喘病人忽然死亡的病例报告。14.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是广谱、高效的气体杀菌消毒剂。可用于对热不稳定的药品 和外科器材等进行气体熏蒸消毒。15.甘油明胶: 系将明胶、甘油、水按一定的比例在水浴上加热融化,蒸去大部分的水,冷 却后经凝固制得。有较好的弹性,在体温下不融化,能软化并缓慢溶于分泌液中 缓慢释放药物,还能防止栓剂干燥变硬。16.卡波姆: 系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无毒,无刺激性,具有溶胀与凝 胶特性以及增湿、润滑能力,铺展性良好,涂用 舒适,并具有透皮促进作用,尤适 于脂溢性皮炎的治疗。同时也是液体药剂良好的助悬剂、增稠剂.17.PVA: 聚乙烯醇(PVA)水凝胶,目前普遍被认为是关节软骨良好的替代材料, 为一 种可溶性树脂,一般用作粘合剂。聚乙烯醇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自然降解,环境友 好。18.β-环糊精: 环糊精是淀粉在环糊精葡聚糖转位酶作用下的分解产物,是一种环状的低 聚糖化合物,具有中空圆筒状的化学结构,可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β-环糊精是最为常用的制备包合物的材料。19.CO 2 : 是二氧化碳,是抛射药物的动力,其化学性质稳定,不与药物发生反应,不 燃烧。常用于喷雾剂。20.羊毛脂 能使主药迅速被粘膜及皮肤吸收。为优良的软膏基质及油包水型乳剂 的乳化剂。因粘稠性大,涂于局部有不适感,不宜单独用作基质,常与凡 士林合用,可增加凡士林的吸水性与穿透性。1.何谓药物的分配系数?测定药物的分配系数对药物制剂研究有何 意义?(1)药物的分配系数是指药物在两个不相混溶的溶剂中溶解并达平衡时浓度的比值。(2)意义:分配系数对研究开发包含两相溶剂系统或其制备过程的 制剂具有实际意义。水分配系数较小的防腐剂并适当增加用量以保证 其在水相中的抑菌较果。一些在水中不稳定、需要增加吸收或改变体 内分布的药物的水包油乳剂,应选择对药物溶解能力强的油相,尽可 能减少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在薄膜蒸发法制备脂质体、以及乳化法制 备微球等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有机相和适宜的水相及其用量比,对提 高微粒载体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等具有重要意义。/水分配系数,在非 解离状态下具有较大的油/水分配系数,故通过调节pH 可以改变解离 型与非解离型药物的比例,进而改变药物的分配行为。2.何谓助溶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1)助溶剂是指能增加其他物质的溶解度或溶解力的药物制剂。(2)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1)制成盐类 2)应用潜溶剂 3)加 入助溶剂4)使用增溶剂 3.粉体的流动性与粉体的哪些物理性质有关?改善粉体流动性咳采 用哪些方法?(1)粉体的流动性与粒子的形状、大小、表面状态、密度、空隙率 等有关。(2)改善粉体流动性应采用的方法 ①增大粒子大小 对于粘附性的粉状粒子进行造粒,以减少粒子间的接触点数,降 低粒子间的附着力、凝聚力。②粒子形态及表面粗糙度 球形粒子的光滑表面,能减少接触点数,减少摩擦力。③含湿量 适当干燥有利于减弱粒子间的作用力。④加入助流剂的影响 加入0.5%~2%滑石粉、微粉硅胶等助流剂可大大改善粉体的流动 性。但过多使用反而增加阻力。4.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技术方法有哪些?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方法 有哪些?(1)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技术方法有: ①熔融法;②溶剂法;③溶剂-熔融法;④研磨法;⑤溶剂-喷雾(或 冷冻)干燥法。(2)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方法有: ①X 线衍射法;②热分析法;③红外光谱法;④偏光显微镜法;⑤药 物溶解度和溶出速率的测定。5.何谓包合物?将药物制成包合物有何优点?(1)包合物的概念:直链淀粉是由α-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的螺旋体,每个葡萄糖单元都仍有羟基暴露在螺旋外。碘分子跟这些羟基作用,使碘分子嵌入淀粉螺旋体的轴心部位。碘跟淀粉的这种作用叫做包合 作用,生成物叫做包合物。(2)将药物制成包合物的优点有:包合物分散效果好,特别是 环糊精包合物,它易于吸收,释药缓慢,副反应低。特别对中药中易 挥发性成分经包合后,可大大提高保存率,并能增加其稳定性。6.写出湿法制粒压片和小针剂制备工艺流程?(1)湿法制粒压片的制备工艺流程: 答 主药 →粉 → 过 加粘合剂 加润滑剂 → 混合 ――――→造粒→干燥―――→ 混合→ 压片 辅料 →碎 → 筛(2)小针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答:原辅料的准备;→容器处理;→配制;→过滤;→灌封;→灭菌检 查;→质量检查;→印鉴包装等步骤。7.脂质体的剂型特点是什么? ⑴制备工艺简单,一般药物都较容易包封在脂质体中。⑵水溶性及脂溶性两种类型药物都可包裹在同一脂质体中,药物的包 封率主要与药物本身的脂水分配系数及膜材性质有关。⑶脂质体本身对人体的毒性小,而且脂质对人体无免疫抑制作用。⑷在体内使药物具有定向分布的靶向性特征。⑸可制成免疫脂质体,根据靶分子特性将脂质体运送到特定的组织 中,与抗体可受体作用释放药物。⑹药物包裹在脂质体中是以非共价键结合,易释放进入体内。⑺脂质体静脉给药时,主要集中在血液中;经皮下或腹腔注射主要集 中在局部淋巴结中。⑻药物被包封于脂质体中,能降低药物的毒性,增加药效。⑼能降低药物消除速率,延长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增加药物的体内 外稳定性。8.生物技术药物有何特点? 生物技术药物是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 或动物而获得的药品。其特点有:⑴.药理活性高;⑵稳定性差;⑶ 分子量大。9.中药剂型选择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 中药剂型的选择应根据临床需要、药物性质、用药对象与剂量 等为依据,通过文献研究和预试验予以确定。力求使研制出的中成药 剂型符合“三小(服用剂量小、产生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 效、速效或长效)”、“五方便(生产方便、储存方便、运输方便、携 带方便、服用方便)”的原则。10.在药物制剂设计研究时,防止光化和氧化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防止光化可采取:易氧化药物制剂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光操作,并采取庶光包装材料及在避光条件下保存。如采取棕色玻璃瓶包装、注射剂还可在包装纸盒内衬垫黑纸,片剂可在包衣时加入庶光材料。防止氧化可采取:煮沸除氧;加抗氧剂;加金属离子螯合剂;通 惰性气体、调节PH 值、避光等措施。根据抗坏血酸分子结构特点及所学过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药剂 学实验,试设计制备10%抗坏血酸注射液(规格为500mg:5ml)1000ml 的完整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并进行处方分析(抗坏血酸原料药按 100%投料计算)解:处方:VC 104 g 主药 EDTA-2Na 0.05 g 络合剂 碳酸氢钠49 g pH 调节剂 亚硫酸氢钠 2g 抗氧剂 注射用水 加至1000mL.制备工艺方法:80%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EDTA-2Na、亚硫酸 钠→维生素C→碳酸氢钠(pH6.0-6.2)→注射用水全量→过滤→通二氧 化碳灌封→100℃, 15min 流动蒸气灭菌。

一、1.GMP GMP 又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2.置换价 置换价(displacementvalue)是用以计算栓剂基质用量的参数,一定体积,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之比值称为该药物对某基质的置换价。置换价DV 的计算公式:DV=W/[G-(M-W)] 3.HLB 值 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的强弱。以亲水亲油平衡值(HLB)来表示。是 用来表示表面活性剂亲水或亲油能力大小的值。4.临界胶团浓度 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是表征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的 一个最重要的物理量。5.等张溶液 是指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也就是与细胞接触时,使细胞功能和结构保持正 常的溶液。1.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1)采取与药物分子结构相近的溶液去溶解,即“相似相溶”,在极性 溶剂中,药物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形成氢键,则溶解度增大;在非极性溶剂 中,能形成药物分子内的氢键,溶解度也能增大;有机弱酸或弱碱药物制成 可溶性盐可增加其溶解度,难溶性药物中引入亲水基团可增加药物在水中的 溶解度。(2)药物中的无定型药物的溶解度大于假多晶形药物。(3)难溶性药物的粒子大小在0.1~100nm 时,溶解度随粒子半径减少而 增大。(4)温度升高,则吸热性溶解过程的溶解度增大;降低则致热性的溶解 过程的溶解度增大。(5)加入助溶剂可使药物的溶解度增大。(6)加入增溶剂可使药物的溶解度增大。2.根据 Fick’s 第一定律,通过减慢扩散速度达到缓、控释目的,可采用哪些方法? 根据 Fick’s 第一定律,基于减慢扩散速度达到缓、控释目的,可采用的工艺方法有:(1)包衣:将药物小丸或片剂用阻滞材料包衣,可制备缓、控制剂。(2)制成微囊:。使用微囊技术制备缓、控制剂是较新的方法。(3)制成不溶性的骨架片剂。(4)增加粘度以减少扩散系数。(5)制成药树脂。(6)制成乳剂。3.什么叫热原?热原的组成和性质、除去热原的方法有哪些? 热原是指注射后能引起人体特殊致热反应的物质。去热原的方法:1)高温法2)酸碱法3)吸附法4)超滤法5)离子交换法6)凝胶滤过法7)反渗透法。4.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口服给药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与小分子药物相比,①分子大、极性强、脂 溶性差,难以透过生物屏障;②胃肠道中存在大量肽水解酶和蛋白水 解酶可降解多肽;③肝脏对其的首过效应比较明显;④存在化学和构 象的不稳定问题。所以,药物稳定性差、生物半衰期短; 5.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生理因素有哪些?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生理因素主要有:1)年龄与性别:如老人 与男性的皮肤较儿童、妇女吸收少;2)用药部位:如阴囊>耳后> 腋窝区>头皮>手臂>腿部>胸部;3)皮肤状态。6.何谓脂质体?脂质体的组成、结构与表面活性剂胶团有何不同? 表面活性剂胶团是由单分子层组成,而脂质体是由双分子层所组成。脂质体的组成成分明是以磷脂为模材及附加剂组成。若将类脂质的的醇溶液 倒入水面时,醇很快地溶于水中,而类脂分子,则排列在空气—水的界面上,极 性部位在水内,而非极性部位则伸向空气中,类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布满后,则转入水中,被水完全包围后,其极性基团面向外侧的水面,而非极性的烃基彼 此面对面,形成板状双分子层或球状。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一般同时含有系油基因和亲水基因,在其溶于水后,浓度 达到一定程度后,在表面的正吸附达到饱和,此时溶液的表面张力达最低值,表 面活性剂分子开始转入溶液中,由于表面活性剂的疏水部分与水分子间的排斥力 远大于吸引力,而疏水部分之间亲和力较大,许多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基相互 吸引,缔合在一起,形成疏水基向内,亲水基向外的缔合体,即为胶团。1.药剂学的主要任务是 基本理论研究、新剂型的研发、新辅料 的研发、新技术的研发、中药新剂型的研发、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的研发、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发。2.药物剂型按分散系统分类,可分为 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 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3.U 5(5 4)表示 4 因素 5 个水平试验的 正交 设计表,共进行 17 次 试验。4.优化参数一般有两种类型,即 限制 和 非限制性。5.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 基因工程 与 抗体工程,此外还有 细胞工程 与 组织工程。6.影响蛋白质类药物变性的因素 氧化、水解 变性、吸附、聚 集 等。7.气雾剂由 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和 阀门系统 四部 分组成。8.粉体流动性的表示方法有 休止角、流出速度 和 充填性 三 种方法。9.膜控释经皮吸收制剂由无渗透性的背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黏胶 和 防黏层 五部分组成。10.一般而言,阳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大,其次是 阴离子 型,非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小。两性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小于阳离子型。1.环氧乙烷(用于粉末注射剂、不耐热的医用器具、设施、设备等。)2.三氯一氟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抛射剂。但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3.吐温-80(是油/水(O/W)型乳化剂和增溶剂、分散剂、润湿剂。)4.尼泊金类(杀菌防腐剂,也用作饲料防腐剂)5.淀粉(片剂的填充剂。制成淀粉浆可作为粘合剂。干淀粉是最经典的崩解 剂。)6.苯甲醇(具有局部麻醉及防腐作用;主要用于医药针剂中作添 加剂,药膏剂或药液里作为防腐剂。)7.硫代硫酸钠(医药工业中用作洗涤剂、消毒剂和褪色剂,具有 强烈的还原性和潮解性。又是氰化物的解毒剂。)8.PVA(聚乙烯醇(PVA)水凝胶,可以自然降解,环境友好。是关节 软骨良好的替代材料,一般用作粘合剂。)9.EC(乙基纤维素,对片剂的崩解及药物的释放产生阻滞作用。常 用于缓、控制剂中)10.微晶纤维素(是能自由流动的结晶粉末,具有良好的可压性,压成的片 剂有较大的硬度,作为粉末可直接用于干粉压片,广泛用作药物赋形剂、流动性 助剂、填充物、崩解剂、吸附剂、等。)

一、1.药典: 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主持编纂、颁 布实施。2.热原 微量即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3.GMP GMP 又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4.处方药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1.写出Noyes-Whiney 方程,并根据该方程分析影响溶出速度的 因素,解释可采用何种措施来改善药物的溶出速度(9 分)答:Noyes-Whiney 方程为:dc/dt = S×D×(Cs-C)/V×h 其中:dc/dt 为溶出速度; S 为固体的表面积;D 为药物的扩散 系数;Cs 为药物溶解度;C 为时间的药物浓度;V 为溶出介质 的体积;h 为扩散层厚度。根据Noyes-Whiney 方程,可通过减少药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表 面积来降低药物的溶出速度,就可使药物缓慢释放。(1)将药物制成溶解度小的盐类或酯类。(2)与高分子化合物结合生成难溶性盐类,降低溶解度,延长药效。(3)控制颗粒大小,就能减少表面积从而降低溶出速度。2.何谓CRH?测定CRH 对药物制剂研究有何意义?(4 分)答:CRH 称为临界相对湿度,测定CRH 对药物制剂研究有以 下意义:①CRH 值可作为药物吸湿性指标,CRH 值愈大,愈不 易吸湿;②控制生产、贮藏的环境条件;③为选择防湿性辅料 提供参考。3.写出Stocks 定律,并根据Stocks 定律解释影响微粒的沉 降速度的因素及可采用何种措施措施来减少微粒的沉降速 度。(5 分)答:在重力场中,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受重力、浮力和粘滞阻力 的作用将发生运动,其运动方程即为 Stokes 定律公式: v=[2(ρ —ρ 0)r 2 /9η ]·g。式中 v 为粒子的沉降速度,p 和 p0 分别为球形粒子与介质的密度,r 为粒子的半径,η 为介质 的黏度,g 为重力加速度。根据公式可知:V 与r 2、(ρ —ρ 0)成正比,与η 成反比,V 越大,动力稳定性越小。所以增加混悬液稳定性的措施有:减 少微粒(r 减少1/2,V 降至于/4);增加介质粘度η ;调节 介质密度以降低(ρ —ρ 0)的差值。4.浸出过程、影响浸出的因素?(11 分)答:(1)浸出过程 ①浸润和渗透过程;②溶解和解析过程:③扩散和平衡过 程;④置换和浸出的过程:(2)影响浸出的因素 ①浸出溶剂,所选用的浸出溶剂应对有效成分具有较大的 溶解度;②药材的粉碎粒度,小有助于浸出,但不能过细:③ 浸出温度,温度愈高,愈有助于浸出;④浓度梯度,增大浓度 梯度,有助于浸出:⑤浸出压力,压力愈大,有助于浸出;⑥ 浸出时间,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浸出;⑦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5.写出湿法制粒压片和制备工艺流程?(5 分)答 主药 →粉 → 过 加粘合剂 加润滑剂 → 混合 ――――→造粒→干燥―――→ 混合→ 压片 辅料 →碎 → 筛 6.药剂学的主要任务?(7 分)答:①基本理论研究;②新剂型的研发:③新辅料的研发;④ 新技术的研发:⑤中药新剂型的研发;⑥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发; ⑦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发。7.为达到均匀的混合效果,应考虑何种因素?(5 分)答:为达到均匀的混合效果,应考虑何种因素:①组分的比例; ②组分的密度;③组分的吸附性与带电性;④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的组 分; 8.药物剂型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4 分)答: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剂型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可改变药物作 用的性质;②剂型能改变药物作用的速度;③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 除)药物的毒副作用;④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⑤剂型可影响药物的 疗效。1.流化床反应器 由于在一台设备内可完成混合、制粒、干燥过程,又称一步制粒。2.药物给药系统包括 靶向技术给药、传统缓、控释制剂、脉冲给药系统、择时给药系统、自调式释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生物技术制剂、粘膜给药系统。3.冷冻干燥产品容易产生的问题主要有 含水量偏高、喷瓶、产品外形不饱满或萎缩。4.气雾剂由 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阀门系统 四 部分组成。5.一般而言,阳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大,其次是 阴离子 型,非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小。6.半极性溶剂包括 丙二醇、乙醇 和 聚乙二醇。7.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指 糖浆剂。8.能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的亲水 性的附加剂是 助悬剂。

9、水和氯醛栓剂,用可可豆脂作基质,每个栓剂含0.2 克水合氯醛,栓膜 容积为 1.0 克可可豆脂,水合氯醛的置换价为 1.5,配 1000 个栓剂需基 质几克? 解:设需基质为x 克 867 1000)5.1 2.0 1(? ? ? ? x g 10.包衣片可分为以下几种: 糖衣片、胃溶型薄膜衣、肠溶型薄膜衣

第四篇:法律事务《刑事诉讼法》山东大学网络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刑事诉讼法

一、填空题

l.某被告人抢劫他人财物,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民愤极大,被一审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该被告人上诉期限为(10天)。

2.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3.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4.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3个月)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6个月。

5.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6.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

7.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8.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9.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

10.询问不满18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11.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审判长)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12.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刑诉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二、单项选择题

l.对于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人民法院将判决书送交执行的机关是(B)。A、看守所 B、县级公安机关 C、县级人民检察院 D、罪犯所在的居民委员会 2.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是(C)。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所在单位 3.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承担的诉讼职能是(C)。A、法律监督职能 B、控诉职能 C、审判职能 D、辩护职能 4.对人民法院书记员的回避,有权作出决定的人员是(B)。A、审判长 B、本院院 C、审判人员 D、本庭庭长

5.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有权(C)。A、查阅、摘抄、复制与案件有关材料 B、向证人收集证据 C、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罪名 D、向侦查人员了解侦查的情况

6.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是(B)。A、盗窃案 B、虐待 C、绑架案 D、贪污案

7.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监视居住最长时间不得超过(B)。A、3个月 B、6个月 C、10个月 D、12个月

8.在刑事诉讼中,无权采用拘留措施的机关是(D)。A、公安机关 B、国家安全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三、多项选择题

l、期间的计算,不包括(ACD)。

A、开始的时和日 B、开始的月 C、路途上的时间 D、期满前将诉讼材料交邮后邮递途中的时间 2.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的案件有(AB)。A、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B、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C、依法可能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D、被告人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3.立案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BC)。A、罪行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B、认为有犯罪事实 C、需要追究刑事责任D、罪行严重,但依法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4.司法机关送达诉讼文件的程序和要求有(ACD)。A、依照法律规定的期限送达B、由本案审判人员亲自送交收件人本人

C、遵守法定的方式 D、遵守法庭纪律,听从审判人员的指挥履行法定的手续

5.下列方法中为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的有(AB)。A、取保候审 B、监视居住 C、训诫 D、责令具结悔过

6.刑事诉讼证据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AD)。A、认定案情事实的根据B、定罪量刑的准绳C、适用法律的依据D、制服犯罪分子的一种武器 7.在刑事诉讼中,适用回避制度的人员有(AB)。A、书记员 B、鉴定人 C、辩护人 D、法院院长

8.刑事诉讼形式的历史类型有(ABD)。A、混合式 B、弹劾式 C、封建式 D、纠问式

四、名词解释

1.地区管辖 :是指同级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2.期间 :是指法律对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时间期限上的要求。3.证明对象 :指必须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的范围。

五、简答题

1.简述指定辩护与强制辩护的异同。

人民法院指定辩护有两种,一是“可以”指定辩护,二是“应当”指定辩护,“应当指定辩护就是强制辩护”。强制辩护也属于指定辩护,是指定辩护的一种。

六、论述题

1.试述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的区别。第193页起6点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拘留共三种: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刑事拘留与后两种拘留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

(一)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的区别:(1)适用的对象不同。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遇有紧急情况时,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而行政拘留则适用于一般违法的人;(2)法律性质不同。刑事拘留不具有惩罚性,只是一种临时的保障性措施,行政拘留是一种处罚;(3)目的不同。刑事拘留的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行政拘留是处罚和教育一般违法的人;(4)羁押期限不同。普通刑事拘留不得超过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拘留期限不得超过37日,而行政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5日。

(二)刑事拘留与司法拘留的区别:(1)适用对象不同。上面已经谈过刑事拘留只适用于刑事案件的现行犯和重大嫌疑犯,而司法拘留适用于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妨害民事诉讼秩序的行为人;(2)采用的机关不同。刑事拘留依法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决定,公安机关执行,司法拘留则由人民法院决定由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行,交公安机关羁押所看管;(3)与判决结果的关系不同。刑事拘留的羁押期限可折抵刑期,司法拘留与判决结果之间无任何关系;(4)期限不同。司法拘留的期限同行政拘留一样为15日以下。

2.试论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原则。

该原则的法律依据是《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宪法》第126条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宪法》第131条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刑事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进行诉讼、处理案件,必须依法办事,除服从法律外,不服从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有关处理具体案件的指示、命令。

2.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干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审判、检察工作。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作为一个组织整体,集体对审判权、检察权的行使负责。

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原则与资本主义国家司法独立的区别: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独立是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的组成部分,属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的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同立法权、行政权并非鼎立关系,也不是政治原则,而是一种工作原则,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时,不受非法干涉。实行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原则的意义:保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其在加强法制方面的特有作用,防止和杜绝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审判、检察工作的干涉。

第54页第1段和第3段3点和第55页第4段“实行”开始

刑事诉讼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诉讼参与人中,不具有当事人诉讼地位的是(D)。A.自诉人 B.被害人 C.被告人 D.公诉人

2.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的是(A)。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安全机关

3.对当事人关于恢复耽误的诉讼期限的申请,有权进行审查裁定是否准许的机关是(C)。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公证机关

4.对于国际列车上发生的刑事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是(C)。

A.案件发生地 B.列车登记地C.列车最初停靠地 D.被告人住所地 5.下列诉讼行为中属于强制措施的有(A)。A.拘传 B.罚款 C.拘役 D.责令具结悔过

6.在执行期间,被管制的罪犯外出经商的,公安机关(D)。A.不能同意 B.不干涉 C.必需制止 D.可以允许

7.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何种情形时,检察机关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C)。.

A.犯罪事实已被查清B.证实犯罪的证据确实充 C.犯罪嫌疑人死亡的D.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的 8.刑事诉讼中,被害人依法享有独立上诉权的刑事判决是(B)。

A.公诉案件 B.自诉案件 C.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D.申诉案件

二、多项选择题

1.刑事诉讼普通程序有(AC)。

A.立案程序 B.死刑复核程序 C.第二审程序 D.审判监督程序 2.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ABC)。

A.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B.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C.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D.我国公民侵犯外国人合法权益的刑事案件 3.在侦查阶段,受委托的犯罪嫌疑人的律师有权(AB)。

A.向侦查机关了解所涉嫌的罪名 B.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C.与在押的犯罪嫌疑人通信 D.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资料

4.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诉讼权利有以下几种(BCD)。

A.上诉权 B.申请回避权 C.委托诉讼代理人 D.经审判长许可,有权参加法庭辩论

三、填空题

1.诉讼代理人是受(当事人)的委托或法院的指定依法参加诉讼的人。2.审判管辖包括级别管辖、(地区管辖)和专门管辖。3.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4.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5.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6.法庭审判的过程,依照法定程序,可以分为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的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五个阶段.

7.羁押期限是将被拘留、(逮捕)的人予以收押,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期限。8.刑事诉讼的证据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三个特点。9.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

10.当事人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5日)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以前完成的诉讼活动。11.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12.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的决定不服的,有权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

四、名词解释

1.两审终审制 P74 开头第二段: 是指一个案件最多经过两级法院的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

2.书证 P127最后一行开始:是以其记载或表达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文字材料和其他载体。

3.上诉不加刑 332页六开头

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的审判原则。

五、简答题

1.简述辩护人的权利。

P110

1、有权根据事实和法律,独立进行辩护。

2、在审查起诉阶段,辩护人依法可以查阅案件材料,了解案情。

3、有权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4、可以收集有关材料。

5、在审判阶段,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

6、有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的权利。

7、经被告人同意,有权提出上诉。

8、有要求司法机关依法解除强制措施的权利。

9、有拒绝辩护的权利。

2.简述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特点。

P167

1、它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行使职权,强行剥夺或者限制犯罪嫌疑人等人身自由的方法。

2、它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采用的。

3、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现行犯采用的,即其适用对象只能是已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以及有可能即将对其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4、它是保障侦查和审判的顺利进行为主要目的的。

5、它必须严格依法采用。

3.简述不起诉的类型及其各自的适用条件。P274最后两行开始

1.法定不起诉,又称绝对不起诉或应当不起诉,指凡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某种情形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终结诉讼。

2.酌定不起诉,又称相对不起诉或可以不起诉,指凡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情形的可以酌情不起诉。3.证据不足不起诉,指《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规定的不起诉,即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六、论述题

1.试述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和第二审程序的抗诉的区别。

P363整一页概括,共5点。在我国,抗诉程序有两种,即按照上诉程序提出的抗诉和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这两种抗诉程序的主要区别是:

(1)提出抗诉的机关不同。按照上诉程序提出抗诉的机关是与原审法院相对应的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原审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检察院。

(2)法律的限制不同。按照上诉程序提出的抗诉,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判决的抗诉期限为10日,对裁定的抗诉期限为5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法律没有规定限制时间,只要最高人民检察院或者上级人民检察院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或者下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随时可以提出抗诉。

(3)抗诉的对象不同。按照上诉程序提出抗诉的对象是没有发生法律效力的确有错误的判决或裁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

(4)法律后果不同。按照上诉程序提出的抗诉,导致第二审诉讼开始;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导致的是再审,原来是第一审案件,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出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原来是第二审的案件,依照二审程序审理,所作出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2.试述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P52第三节 第3段可以不要或简写。另外都要概括。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法律依据,是《宪法》第135条和《刑事诉讼法》第7条的规定,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分工负责,就是要求公、检、法三机关依据法律规定的职权,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分工进行刑事诉讼,不允许互相代替和超越职权,更不允许任何一个机关独自包办。

互相配合,就是要求公、检、法三机关通力合作,互相支持,互通情报,共同完成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任务。

所谓互相制约,就是要求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能互相约束,依据法律规定的职权对有关问题、有关决定,提出自己的主张和意见,防止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要求纠正已经出现的错误。

分工负责是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基础和前提,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分工负责的结果和必然要求。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的三个相互联系的必要条件。分工负责有利于提高办案质量,防止主观片面。互相配合可以使公、检、法三机关互通情况,通力协作,保证准确及时地惩罚犯罪和有效地保护人民。互相制约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刑事诉讼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告诉的条件是(C)。

A、被害人要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 B、被害人所在单位要求人民检察院参与的 C、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 D、被害人近亲属请求人民检察院公诉的 2.下列证据中不可能成为直接证据的是(B)。

A、证人证言 B、鉴定结论 C、被害人陈述 D、被告人供述 3.在逮捕条件中,属于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新规定的内容是(C)。

A、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B、有逮捕必要的C、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D、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 4.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种类划分的根据,主要是(B)。

A、证据的来源 B、证据的表现形式C、证据是否有利于被告人 D、证据是否有利于被害人 5.附带民事诉讼在审结之前,原告人要求撤诉,对此,人民法院(D)。

A、应当允许 B、不应当允许 C、一般不允许D、应视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允许还是不允许

6.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的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而没有移送全部案卷材料的,应当决定(A)。A、开庭审判 B、驳回起诉 C、退回补充侦查 D、不予受理

7.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被害人如果不服,可自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期限为(C)。

A、10日以内 B、15日以内 C、7日以内 D、5日以内 8.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执行机关是(D)。

A、人民法院 B、司法行政机关C、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

二、多项选择题

l.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享有(ACD)。

A、批准逮捕权 B、执行逮捕权 C、提起公诉权 D、对贪污、渎职案的侦查权 2.侦查阶段受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有(ABC)。A、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 B、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C、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D、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授权,对部分死刑案件有核准权的法院有(AB)。A、解放军军事法院 B、高级人民法 C、海事法院 D、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4.不能充当辩护人的有(BD)。

A、被告人的近亲属 B、正在被执行刑罚的人C、人民团体推荐的公民 D、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三、名词解释

350页开头

1、审判监督程序:是指法院、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时,予以提出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方式、方法和应遵循的顺序等。

2、搜查:搜查是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对有关的人身、处所、物品等进行的搜索和检查。250页开头

3、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保障侦查和审判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强行剥夺或者加以一定限制的方法。167页开头

4、回避:是规定同案件有某种利害关系或者其他特殊关系的侦查、检察和审判等人员不得参与处理本案的一项诉讼制度。91页开头

四、简答题

1、侦查中实施人身检查时应当注意的问题。1. 必须遵守政策和法律,不能任意扩大检查范围;

2. 对于被害人不能强制进行人身检查,确需检查而又拒绝时,应当说服教育; 3. 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女医师进行。

2、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宣判。1. 判决确定后应当及时宣判;

2.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5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检察院。定期宣判的,立即送达。3. 宣判应当由审判本案的合议庭成员进行。

3、证据的特点。

123页刑事诉讼证据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客观性开始三点三句即可。1. 客观性

2、关联性

3、合法性。

五、论述题

1.试述刑事诉讼形式的历史类型中的混合式诉讼的特点。

混合式诉讼的特点:

1.将刑事诉讼分为两个阶段。侦查机关和审判机关分离。侦查机关负责追诉,实行纠问式诉讼,法院负责审判,实行弹劾式诉讼。

2.侦查起诉阶段实行纠问式诉讼。

①被害人不是原告,不管被害人是否控告,国家也要依职权追究犯罪。

②被告人不能作为诉讼客体对待,诉讼权利差。

③侦查活动不公开,不可辩论。3.审判阶段实行弹劾式诉讼。

①实行不告不理原则,没有公诉人起诉法院不能主动追究犯罪。

②法官居于裁判者地位,没有控诉只能。

③控辩双方在法庭上地位平等,可以辩论。

④审判公开进行。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是混合式刑事诉讼形式。

即不管有没有被害人,被害人是否控告,国家都要依职权追究犯罪。是否立案,是否起诉,是否定罪,由国家决定,不由被害人决定。

侦查机关的职责是查明事实,无权力决定公民是否有罪和如何处罚。

检察院作为国家机关行使控诉职能,一般情况下被害人不是原告。

法院实行不告不理原则,不能主动追究犯罪。

检察院行使控诉职能,辩护律师行使辩护职能,双方地位平等,可以辩论。

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和个人干涉。审判公开进行。第12页

(三)开头到13页第2段为止概括

2. 试述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原则三方面内容: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所有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各种诉讼权利,都应当给予保障。2.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应当依法给予特殊的保护。3.诉讼参与人有权对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提出控告。实行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原则的意义:

1.保障所有参加刑事诉讼活动的公民的诉讼权利和人格尊严免遭侵犯; 2.2.有助于公、检、法机关正确文明地进行刑事诉讼。

第62页第九节中概括

第五篇: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计算机网络安全》2 模拟题及答案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计算机安全》2 模拟题及答案

1.利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低点的 计算机 互联起来,按 网络协议? 互相通信,以共享软硬件和数据资源。

2.僵尸网络是指由“ 肉鸡? ”组成的部队。3.TCP/IP协议数据流采用 数据包? 传输。

4.信息整体安全是由安全操作系统、应用系统、防火墙、网络监控、安全扫描、信息审计、通信加密、灾难恢复、网络反病毒 等多个安全组件共同组成。5.安全策略的三个重要组成为: 法律、管理、技术。6. 加密? 是简历安全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7.黑客是英文“ Hacker ”的音译,是指技术上的行家或热衷于解决问题克服限制的人。8.黑客的行为趋势: 手段高明化、活动频繁化、动机复杂化。

1、下列不属于扫描工具的是(c)A、SATAN B、NSS C、Strobe D、cmd

2、在网络上,为了监听效果最好,监听设备不应放在(c)A、网关 B、路由器 C、中继器 D、防火墙

3、在选购防火墙软件时,不应考虑的是:(b)。A、一个好的防火墙应该是一个整体网络的保护者 B、一个好的防火墙应该为使用者提供唯一的平台 C、一个好的防火墙必须弥补其他操作系统的不足 D、一个好的防火墙应能向使用者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4、以下哪种特点是代理服务所具备的(a)A、代理服务允许用户“直接”访问因特网,对用户来讲是透明的 B、代理服务能够弥补协议本身的缺陷 C、所有服务都可以进行代理 D、代理服务不适合于做日志

5、下列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经营行为中,哪一行为(b)是违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规定的

A、记录有关上网信息,记录备份保存60日 B、经营含有暴力内容的电脑游戏

C、向未成年人开放的时间限于国家法定节假日每日8时至21时 D、有与营业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支持

6、在建立口令时最好要遵循的规则是(d)。

A.使用英文单词 B.选择容易记的口令 C.使用自己和家人的名字 D.尽量选择长的口令

7、如果路由器有支持内部网络子网的两个接口,很容易受到IP欺骗,从这个意义上讲,将Web服务器放在防火墙(a)有时更安全些。

A、外面 B、内部 C、一样 D、不一定

8、提高数据完整性的办法是(d)A、备份 B、镜像技术 C、分级存储管理 D、采用预防性技术和采取有效的恢复手段

9、网络安全性策略应包括网络用户的安全责任、(b)、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和检测到安全问题时的对策 A、技术方面的措施 B、系统管理员的安全责任 C、审计与管理措施 D、方便程度和服务效率

10、外部路由器真正有效的任务就是阻断来自(a)伪造源地址进来的任何数据包

A、外部网;;;B、内部网 C、堡垒主机 D、内部路由器

1、根据《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只有新闻网站才有资格登载境外新闻

媒体和互联网站发布的新闻。(0)

2、防火墙技术并不只限应用于TCP/IP协议中,类似的技术可用在任何分组交换网络中(1)

3、经常更换口令往往使人难于记住而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我们应当交替重复使用口令(0)

4、数据包过滤既可由屏蔽路由器来完成,也可由PC机装上相应的软件来实现。(1)

5、最小特权、纵深防御是网络安全原则之一。(1)

1、计算机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有那些? 1)对硬件实体的威胁和攻击 2)对信息的威胁和攻击 3)同时攻击软、硬件系统 4)计算机犯罪

2、简述网络病毒的特点? 1)传染方式多 2)传播速度快 3)清除难度大 4)破坏性强

3、简要说明信息安全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保密性:防止系统内信息的非法泄漏;

完整性:防止系统内软件(程序)与数据被非法删改和破坏;

有效性;要求信息和系统资源可以持续有效,而且授权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以他所喜爱的格

式存取资源。

4、加密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待加密的报文,也称明文。加密后的报文,也称密文。加密、解密装置称算法。

加密和解密的密钥,它可以是数字,词汇或者语句。

下载山东大学网络学《法理学》模拟题A-C答案完整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大学网络学《法理学》模拟题A-C答案完整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