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2022-0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后的一部作品,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

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一部电视剧《春风十里不如你》,剧中有一个镜头是男主藏了一本小说,即《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由于之前并未看过这本书,当时就在想,这本小说到底讲的是什么?而之前又耳闻过这本书的盛行,于是便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最后的几个月闲暇时光里读了这本书。

读完这本书后,静下心来想一想,竟不知这本小说到底要传达什么?也不知这本小说的男主是谁?本以为这是本爱情小说,理所应当应该讲的是男女主之间的爱情故事,但这本书却讲了许多人的爱情故事,表达的似乎也不仅仅是“爱情”那么简单,这与我之前所看小说有所不同。但好在,这本小说主要呈现了两段爱情故事,即女主与乌尔比诺医生的婚姻故事和女主与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跨越半世纪的恋爱故事,就是这两段女主的爱情故事让我无法辨认出谁是真正的男主,抑或是两人皆是男主。

在我看来,这两段爱情故事传达了女主的两种生活状态,“与乌尔比诺医生的婚姻”和“与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恋爱”,这也代表了大部分人一生中必须经历的两种人生状态。但对于这两种爱情状态,作者似乎并没有在文中明确地表示哪一种更好,更值得赞扬,因此造成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这种局面。也许你认为女主与乌尔比诺医生的婚姻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选择与常态;也许你更加赞赏和偏爱女主与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如灵魂伴侣般的恋爱;也许你认为乌尔比诺医生的出轨无法饶恕;也许你认为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只是打着爱情的幌子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或许,这本小说传达的根本不是所谓的爱情!

谈起费尔明娜与乌尔比诺医生的那段婚姻生活,那确实是常态。有生活里的柴米油盐,有婆媳关系问题,有妻子的猜疑,有丈夫的出轨等等。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乌尔比诺医生出轨林奇小姐的那一段,费尔明娜处理丈夫出轨问题的方式其实值得思考,乌尔比诺医生为何会出轨也使得深思。在我看来,费尔明娜的三言两语点透丈夫出轨之事而没有选择大吵大闹乃明智之举,其实有些类似于马伊琍的“且行且珍惜”,至于这个出轨之事解决之后的婚姻状态就不做太多考虑了。至于乌尔比诺医生为何会出轨,可能是因为乌尔比诺医生和费尔明娜结婚的初衷并不是爱情,而遇到林奇小姐这样的理想型春心萌动,但最后因为责任回归家庭。

说到费尔明娜与弗洛伦蒂诺·阿里萨那跨越半世纪的爱恋,我觉得太过传奇,不太现实。另外,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对费尔明娜所谓的爱情与守候,我持怀疑态度,一边流连于各种女色当中,一边又说费尔明娜是心中的白月光,我有些不能理解。但前期写诗给费尔明娜,对费尔明娜魂牵梦萦般的爱恋,后期写信与费尔明娜进行灵魂伴侣般的交谈,我是相信的。一个人等了另外一个人一生,说起来是浪漫的,却又有些不可思议,想想能有多少这样的`案例,也许金岳霖于林徽因算一个,但不知是否为真。

小说中还呈现了一个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一种情况,即另一半逝世后是否再娶或再嫁的问题。费尔明娜和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为了逃避外界的指指点点选择以霍乱的名义来维护这段不再分离的爱情。在现实生活当中,有许多再娶再嫁的案例,但站在已逝人的角度去想,这是否是对已逝人的不忠诚,比如梁思成不顾子女强烈反对续弦林洙。在这本小说当中,其实费尔明娜的子女似乎也有些反对母亲与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在一起,但站在费尔明娜的角度去想,守护自己的爱情似乎理所当然。

谈到让人羡慕的爱情和婚姻,当属杨绛先生和钱钟书的爱情和婚姻。他们一起成长,相互守候,彼此包容,甘愿付出。这是最好的爱情,也是最好的婚姻,因此有了“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这本书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电报员阿里萨对富家小姐菲尔米娜一见钟情,他千方百计的接近菲尔米娜,并以情书的方式最终俘获了这位千金小姐的芳心,然而菲尔米娜的父亲,一位以卖驴起家的暴发户,对这段感情持非常激烈的反对态度,他威胁阿里萨如果不放弃对女儿的追求,就一枪打死他,但是阿里萨回答说:“没有比殉情更伟大的了。”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他把女儿送到了偏远的乡村,想以此来阻断他们的交往。他成功了,一年之后,当菲尔米娜再次回到家乡见到对她朝思暮想的阿里萨时说的第一句话是:“在我见到你的这一刻,我才意识到我们之间发生的一切都只是幻想,这幻想蒙蔽了我的双眼,忘了吧!”菲尔米娜一句轻描淡写的“Forget it.”让阿里萨这颗情种一等就是半个多世纪。

之后菲尔米娜嫁给了当地有名望,人也英俊潇洒的乌尔比诺医生,并和他相守了51年9个月零4天,乌尔比诺最终死于一只调皮的鹦鹉,他为了把它从树上捉下来摔死了。临死前,他对妻子说:“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爱你。”虽然菲尔米娜在影片的最后向阿里萨叙述说:“乌尔比诺是一个好丈夫,我想不到比他更好的人了,但是回首往事,我觉得我们的生活中痛苦艰难大过欢乐,许多无谓的争吵,许多难消的怒火……很难想象,一个人这么多年,在家庭纷争中挣扎,还怎么能快乐起来,该死!还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爱。”但可以确定的是乌尔比诺对菲尔米娜的爱丝毫不少于阿里萨五十多年的执着。当他知道阿里萨这个潜在情敌的存在之后,他找到为了配得上菲尔米娜的高贵身份已经成为富有而有地位的轮船公司经理人阿里萨,宣战似地向他表达他对妻子的爱:“我的妻子是我的精神支柱,没有她我一无是处,我爱我的妻子胜过一切,胜过世上所有人。”虽然,在他们五十多年的婚姻生活中,乌尔比诺也有过一次短暂的婚外恋,但最后他还是放弃了这段感情回归了家庭,影片中没有交代乌尔比诺此时的心理活动,只是说乌尔比诺对家庭的看法是他认为“婚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安定。”但我以为,相比阿里萨一生600多个炮友和两段同年轻姑娘的爱情,这实在算不上什么。也许有人会说,如果阿里萨当初和菲尔米娜结合的话就不会有之后的这些风流情事。可是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一个不存在的前提推出来的只能是不存在的结论。所以我们无从知道,如果菲尔米娜嫁给了阿里萨是不是更幸福。也不能知道阿里萨是不是比乌尔比诺更忠贞。

故事的结局是在经历了53年7个月零11个日日夜夜的漫长等待之后,阿里萨终于如常所愿的等到了一生最爱的人。像他片中所说的那样:“我的灵魂终于找到了归宿,我很高兴的发现,真正宽广无垠的是生命,而不是死亡。”两位七旬老人最终在阿里萨的轮船上结合并平静地死去。

基于这个故事,我想到关于爱情的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好的爱情。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都不同。《圣经》里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算是比较的全面了,但不是爱情全部的样子。在我片面的理解中,好的爱情,首先要冒巨大的风险;好的爱情是两情相悦,一见钟情并且日久生情;好的爱情是你们不但在外貌上相互吸引,更重要的是你们的灵魂相互匹配。一见钟情的是爱情吗?是,但只是爱情的开始,远远不是全部。爱情需要一见钟情,但是一见钟情的不都是爱情。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他们之间是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的关系。影片中阿里萨对菲尔米娜的爱就是一见钟情式的爱。但马尔克斯创作的是有虚构情结的小说,我觉得他在小说中一是虚构了阿里萨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种忠贞不渝指的是精神上的——以及,作者出于对女主角菲尔米娜的偏爱,而把她塑造成了一个几乎完美的女神。在现实生活中,我相信没有几个人会因为对某人一见钟情,而恪守一生的。当然不能否认的确有这样的存在,比如金岳霖之于林徽因,我没有看过关于他们感情的书籍,只是了解,金岳霖先生为了林徽因先生终生未娶。但这是一种特殊情况。

他的特别之处在于,其一,施爱者,无论是小说中的阿里萨还是现实生活中的金岳霖都属于世所罕有的骨灰级情种,也可以说是真正至情至性的人。爱情在这种人眼里就像阳光空气一样是不可或缺的。影片里阿里萨的叔叔谴责他把商务信件写得像情书一样情意绵绵,而阿里萨却回答说:“因为我需要爱情呀,我需要爱情。”是的,每个人都需要爱情,它是这世上最美好最值得期待也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但在这些骨灰级情种眼里,爱情不是之一,而是全部,类似的情种还包括《霸王别姬》里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不疯魔,不成活”;《恋恋笔记本》里的雷恩·高斯林,《爱你就像爱生命》里的王小波和李银河,《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的徐静蕾,等等,他们是真正为爱而生的人,没有爱,生活将会暗淡无光。

其二,被爱者,菲尔米娜或者是林徽因,是完美到女神一样的人物。无论是外在样貌,还是内在修养上,她们几乎都达到了完美的境界。菲尔米娜是剧中虚构的人物,所以她的完美可以理解。但是林徽因的完美却是非常难得的真实之美。无论是外貌,才情,气度,修养,品德都无可挑剔。这样的人是值得被人眷恋一生的。也只有像林徽因这样的美女兼才女有有资格让人苦守一生。只不过,金岳霖的不幸在于,他没有像剧中阿里萨那样等到了乌尔比诺的死,林徽因先他,更先梁思成一步去了,如果先走一步的是梁思成,那么金林倒是可以成就一段千古佳话。哈,就像小说里的结局。而且,不同于菲尔米娜对阿里萨爱情的游移不定,林徽因是明确表示过她也同样爱上了金岳霖的,只不过,彼时“罗敷已有夫”,只能“还君双明珠”了。

可是话说回来,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几个林徽因,菲尔米娜,也没有几个金岳霖,阿里萨,我们是生活在世俗生活中的凡人,既不是女神,也不是情种,甚至,有些人连浪漫主义的想法都没有,或者有,却不能也不敢实施。爱情在现代人眼里变得越来越不纯洁,我们给爱情附加了诸如房子,车子,票子一类的与爱无关的条件,所以我们一旦见到,哪怕是电影小说里虚构的专一纯洁浪漫爱情都觉得震惊不已。但事实是,本来我们就该如此的。说起来,真是可悲。

由此我想到,普通人的爱情实际上是十分困难的。即使我们做不成女神,也不是情种,但我们依然需要爱情,依然需要一见钟情为开端的爱情。我之前所说的爱情需要冒巨大的风险,就在这里——你并不能确定一见钟情就是真正适合你的那个人,而且很多时候都不合适。有人说,一见钟情不就是喜欢这个人的外表吗,那不就是外貌协会吗!我说是,一见钟情就只是喜欢这个人的外表而已,就是肤浅的外貌协会。但是这有什么不对吗?如果一个人连外表都吸引不了你,你又怎么会有兴趣去了解他的内在呢。更无从谈爱了。但事情的麻烦和复杂就在这里,一个人光从外表上吸引你的确不靠谱,有很大的可能是这个人在外表之外没有更多的,更优秀的内在可供你挖掘欣赏了,这也正是一见钟情的风险之处。很多,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像小说电影里那样爱上一个一见钟情的女神式的人物。两个人的匹配程度很大一部分在于灵魂和谐程度,也就是日常所说的,志同道合,趣味相投,在智识和阅历上几乎处于同一层面,能够愉悦的交流分享并一起成长。

下载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在偶然的一次阅读中邂逅了《霍乱时期的爱情》,在一个暑假里对爱情还有着无限神秘感和陌生感的我带着大脑皮层奇妙的电流反应读完了这本书。这个故......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当我十四岁时我怎么看《霍乱时期的爱情》“多年以后,当他试图回忆那个被诗歌的魔力理想化了的原本的模样时,却发现自己无法将她从昔日那些支离破碎的黄昏中分离出来。即便是在......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有感 三队四区队,暴强,学号:1011102 一对年轻人,他们20岁的时候不能在一起,因为他们太年轻了。经历了各种曲折之后,等他们到了80岁的时候,他们仍然不能在一起,......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10篇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1 有一本书叫做《霍乱时期的爱情》。计划看这本书计划了半个月,迟迟没有付诸行动。有句话说,行动力等于财富,而我一......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我在寒假拜读了凭借《百年孤独》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著名文学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先生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百......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11篇《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篇1阅读《霍乱时期的爱情》,第一次没有因为西方文学中常见的长篇累牍的铺陈觉得烦——这话其实不对,人家马尔克斯先生......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1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之一”。《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

    《霍乱时期的爱情》的读后感

    费尔明娜·达萨与弗洛伦蒂·阿里萨间跨越一生的执着爱情令我无数次泪落。比起加西亚·马尔克斯那部被誉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巅峰之作的《百年孤独》我更钟爱《霍乱时期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