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道德

时间:2019-05-14 21:4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管理与道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理与道德》。

第一篇:管理与道德

青岛大学

论文

题 目: 管理与道德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张联君 职 称: 教授

导师单位: 青岛大学东校区

青岛大学

论文完成时间: 2010 年 12 月 23日 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组织,它具有人格化的特征,在企业的管理当中体现企业的管理道德。管理道德是指导管理人员工作行为的标准,是一个企业在处理内部问题及与外部环境相关问题时所采取的道德标准和准则,是企业调节与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要考虑到社会责任,此时,企业的管理道德就起作用,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就会影响企业取得经济利益的行为和态度。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与其管理道德紧密相连。一些中小企业在面对以生产假冒伪劣商品获得暂时生存还是以质量上乘的产品在市场上为自己明确定位来发展壮大的选择时,管理道德将对其经营行为产生约束作用。

管理道德作为指导管理人员工作行为的标准,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符合管理道德的理念和行为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反过来,违反管理道德的行为,既使能获得眼前利益的满足,也迟早会使企业陷人恶性循环,最终得不偿失。

企业应该认识到,管理道德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能力。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层要充分重视管理道德的建设,积极改善管理道德的实施环境。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作用,惩罚道德原则的违反者,表明公司促进管理道德规范化的决心,对内关心员工的冷暖,对外兼顾顾客和供应商的利益,争取利益“双赢”。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人类有价值的基础是道德。”作为直接参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系统的文化体——企业,只有高度重视道德在管理中的精神支柱作用,力融道德于管理工作的始终,努力实践管理道德化,创建充满活力、团结友爱、稳定有序、生活殷实的和谐企业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任何企业都既是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同时又是具有独立法人人格的伦理实体。一方面,企业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财产权、自主经营权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其从事以盈利为目的任何经营管理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形成具有各特性的伦理理念和道德规范。首先企业在其管理活动中,必然发生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的各种诸如: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国家、企业与市场、企业与顾客、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家、企业与国际市场等利益关系,即企业自身权益与社会各方面权益的关系,在这些市场性或非市场性的关系中蕴含着深层的伦理关系;其次,企业在其管理活动中,还必然存在企业内部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也必须把握好其中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另一方面,企业的道德建设对企业的管理活动又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只有得到社会、顾客,特别是企业内部员工的认可支持,才能实现企业目标,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倡导高尚的伦理思想,实践科学的道德规范,可以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竞争力、从而大大降低内部管理成本;可以在企业之间维护正当的财产权力、契约关系和交换活动,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可以在企业和非企业之间,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巩固和提高市场地位、竞争力,为实现企业的长远利益奠定基础。如果企业在其管理活动中道德沦丧,把企业目标仅仅归结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员工没有敬业精神,管理者徇私舞弊,对顾客不讲诚实服务,交易以次充好、以假劣充真优,对国家偷漏税,为小利而舍大义,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信息传递日益迅速的今天,这样的企业必然是没有长远发展前景的。因为,中国企业管理失去道德纽带,必然会损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扰乱交易秩序,使交易难以为继;必然会破坏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声誉,毁损自己的企业形象,恶化社会关系;必然导致企业内部责任心,敬业精神丧失,导致员工之间的信任危机,凝聚力减弱,最终使企业自身走向崩溃。

由于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部分企业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意识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还停留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局限于运用行政权力和权威话语去灌输,忽略了道德的“软控制”功能。这是造成当前许多企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化“不和”为“和谐”,必须跳出传统管理模式的窠臼,践行道德管理,紧扣道德管理的价值目标,努力选准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几个着力点。

1.树立人本管理理念。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思想之一,它建立在对人的“自我实现”人性假设之上,它研究的核心问题便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因此人本管理强调在各项工作中高度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谋求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企业是广大员工实现梦想和自身价值的地方,他们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同时他们又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因此,企业管理落实以人为本,必须首先考虑企业员工的基本特点。具体而言,就是要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和激励人,为广大员工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合理、有效的宽松环境和良好氛围;树立服务意识,切实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营造一个协调、舒畅、温馨的生活环境;了解员工的实际情况,关心员工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和身体成长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增强管理制度的道德性。企业管理的道德性不只是停留在管理理念上,更为直接地体现在管理制度上。管理制度集中体现着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也集聚着管理层的智慧与理想,是企业发展思想得以实施的媒介和抓手。增强管理制度的道德性,就是要求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制定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其一,公正公平原则。公正原则是指对所有个体平等对待和尊重,这意味着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受到同样平等、尊严和公平的对待。其二,善行原则。善行原则是指对作为共同体的企业整体事业与利益、未来发展的关切。这意味着每一个员工都被视为整个利益共同体的企业中的相互依存的成员,而且企业所采取的每一项管理行动都必须是谋求这一共同体的利益。其三,民主原则。公众参与是实现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它是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实现管理和谐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要建立和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构建公众参与平台,疏通沟通的渠道,引导和发挥广大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的积极性。

3.增强管理队伍的道德水平。企业管理队伍是企业整体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实施者和监督评价者,是企业各项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企业管理队伍自身的道德素养往往决定着企业管理的风格和实效,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的道德文化环境,关乎企业的运营效果与长期发展。加强企业管理队伍的道德建设,一是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以身作则。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所谓“有德此有人”,自己有了德行才能表率于人、示范于众。因此,如果企业管理者能够把谨言慎行的态度,整个深植在企业的道德文化中,做人做事有分寸,同时又懂“泛爱众”,爱一切同事、员工、客户,所凝聚的“人和”就会愈来愈强。二是管理队伍人员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如,采用环保材料,积极处理企业生产造成的污染;行善事,做义举,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等等。现在的企业与社会民众已经密不可分,企业通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形象和竞争力,有助于得到社会的好评。

管理道德建设的过程,就是管理者管理道德素质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这需要管理者把管理道德认识、管理道德情感、管理道德意志和管理道德信念等与所从事的管理工作、企业的实际情况等结合起来,注重吸收西方道德观中合理的成分,广泛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的精华,提炼出体现管理特色的管理道德准则,使管理者了解、明确管理道德规范,认清管理道德的标准和行为准则,以利于管理者形成良好的管理道德。

任何管理都是组织的管理。但是,组织管理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何,又直接关系到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管理目标的实现。因为组织者在制定管理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到管理目标的可行性,而且要考虑到管理目标的道德性,才能使管理目标成为有效的目标。组织管理者为了使其管理目标可行,或多或少地都要考虑它的目标的道德性。原始社会的氏族公共事务管理,其目标是为了获取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其道德目标是为了维护氏族组织成员的生存。到了阶级社会,组织的管理目标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不同阶级的组织管理,其管理目标也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在强化国家管理中的镇压职能时,其社会管理目标也考虑到要把阶级冲突保持在一定的“秩序” 的范围内,用“礼”或“仁” 规范人们的行为,使民众懂得如何安分守己,不要“犯上作乱”。他们还把有效实现对国家的管理看作是有效管理社会的目标,认为治理好国家也就是治理好社会,其道德目标就是保护国家利益,也就是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正如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所说:“应当认定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以便把国家治理好。决不能让争吵破坏公道,也不能让暴力损害公益。因为治理得好的国家是最可靠的保证,一切都系于国家。国家健全就是一切兴盛,国家腐败就一切完蛋”。中国封建社会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就是与唐太宗李世民在制定和实施国家管理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德政措施分不开的。所以,后来的许多封建统治者都效仿唐太宗,提倡德政,“以德治国”。

中国企业管理者的人格素质是中国企业管理道德的核心。加强中国企业管理道德建设重点在于中国企业管理者的人格塑造。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法人代表,是中国企业管理决策者和指挥员,其素质的高低,尤其是道德品质的好坏,影响着其决策方向,直接关系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败。没有好的品德,仅有能力,不能帮助企业,有时还会害了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有人提出“能人治厂”,他们不讲人的品德,并且对“能力”的理解也有偏差,结果“能人”不仅不能治好厂,而且还搞垮了企业,这是极为深刻的教训。另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的领导,是通过其影响力实现的,而其影响力包括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表现为以其优良品德为基础的人格魅力。有良好的人格魅力,经营管理者才能把职工凝聚在自己的周围,实现自己的领导意图,达到企业目标,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人格塑造是何等重要,它既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又关系到领导者权威的树立。管理者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只要企业经营管理者追求真善美的愿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自觉实践,总结提高,就一定会形成自己崇高的人格精神,从而造福企业员工,促进社会发展。

管理者是否具有管理道德,不是看其是否会背诵管理道德的多少规范条款,而要看他是否能理解管理道德,把管理道德要求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具体工作中,形成稳定的职业行为。管理道德规范化、制度化,就会成为管理者的习惯行为,就会在管理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也必将在企业内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使企业步人良性的发展轨道。因此,企业应将管理道德建设纳入管理者岗位考核内容之一,加强检查、考核、奖惩,使每一个管理者不断地自我对照准则检查,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方向,最终养成良好的管理道德。管理者是管理道德的主体,管理道德是对管理者行为的规范和制约,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也必然是一个有道德的管理者,做有道德的管理者,应该是每一个管理者的职业准则。在当今时代,管理者和企业应注重开展和加强管理道德培育,提高管理者的管理道德,使管理者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良好的管理道德行为,才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获取更大的效益,实现长效发展。

第二篇:论法与道德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命题,一直是法学界中诸多学者思考与研究的。但是,迄今为止,仍没有哪派学说能成为通说。我想在这里讲述一下我的观点。

一、道德与法律的学理含义。

(一)、道德的学理含义:

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恩格斯讲:“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这表明道德的内容最终由经济条件决定,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有相应的变化;基于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社会集团,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阶级性。因此,我们可以把道德简单的概括为: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关于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野蛮与谦逊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总合,或者说是一个综合的矛盾统一体系。

2、道德的特征:

(1)、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把握现实世界的。马克思说过,在把握世界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从科学上把握、道德上把握以及从艺术上把握。在这三种方式中,道德上把握就是识别善恶。

(2)、道德不依靠国家强制力来执行、实施,而是依靠人们的观念,社会的舆论和善良风俗(即《民法》中的“帝王条款”)来维持。强制力的不同,源于保证其实施的力量相差异。

(3)、道德在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时候,不象其它的社会规范那样强调人们的个人利益,而是强调他人的利益和社会集体的利益。

3、道德的功能

(1)、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具有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活动,以协调人民之间的的能力。

(2)、道德的教育功能:道德的教育功能是指道德能通过评价和鼓励等方式,造成社会舆论,形成社会风尚、树立道德观念、塑造理性人格,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

(3)、道德的认识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在自己的特殊对象—个人同他人、社会的利益关系,反映的结果表现为道德标准,道德理想等。

(二)、与道德密切相关的法律的含义。

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道德,也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法律。今天的社会,代表不同利益的统治集团仍然还存在,但是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对立的。不同的统治集团各有各自的阶级利益,以及与其阶级利益相适应的道德。法律在本质上是统治集团的整体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既然法律是意志的具体化,而道德当然属于意志范畴,那么法律当然反映统治阶级的道德观。

从侧重道德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法律定义为:在主观方面,法是国家意志和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客观方面,法的内容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前者体现了法的国家意志性和统治阶级意志,后者体现了法的物质制约性。法就是这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二、法与道德的关系

(一)、法与道德相区别:

1、法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SUPERSTRUCTURE)的不同范畴。前者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2、法与道德的规范内容不尽相同。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益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即应当做什么或者不应当做什么,并不一定要求社会或者他人对其承担等量的义务。

3、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结构不同。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

4、保证法与道德实施的力量不同。法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等等诸手段。

5、法与道德的形成条件和表现形式不同。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

6、法与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同。可以说大多数的社会关系即可以由法和道德共同调整,也可以由它们各自调整;但是也有少数的社会关系只能由道德来调整。

7、法与道德的发展前途不同。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人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

(二)、法与道德相联系

对法与道德的联系问题,主要有两派观点:实证主义法学认为法是国家的主权者的命令,是一个“封闭的逻辑体系”,法与道德之间、“实然的法”(LAW AS IT IS)与“应然的法”(LAW AS IT COUGHT TO BE)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自然法学认为,只有体现道德的法律才是具有法律品质(RECHTSHARAKTER)的法律。

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有自己的特殊国情,法与道德的关系也有特定含义和理解。结合中国国情,法与道德的联系分述如下:

1、一国范围内的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都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的体现。

2、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相互渗透。忠孝节义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维护其阶级统治的道德规范,在其立法中体现为“十恶”不赦的大罪。在司法实践中,甚至是将儒家思想的教义作为办案的根据,《春秋决狱》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

3、法与道德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孟子《离楼上》中讲到“徒法不足以自行“,它需要其它手段的配合,其中法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4、道德的状况制约立法的发展。

5、道德对法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6、道德有助于弥补法律调整的真空。

7、法必须以道德作为价值基础。

8、法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三、运用法律传播道德

道德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考察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那么,如何来提高道德素质呢?我认为我们应该深刻领会法与道德的矛盾关

系,采取“自相矛盾”方法,用一方制约另一方,以达到双方平衡发展的最终目的。

(一)、法的肯定。

在尊老爱幼、恋爱关系、诚实信用、见义勇为等不适宜运用法来调整的社会关系中,我们虽然不能为这些社会关系规定具体的法律规则,但是我们可以为它们规定具体的行为后果。譬如,规定见义勇为的行为,应当给予适当奖励,以鼓励这种行为,间接肯定该种道德现象的正确性。

(二)、法的否定。

就是要运用法来规定否定性法律后果,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予以制裁,避免具体规定行为规范的复杂性。对一个事物反面的否定,就是对其对立面的肯定。否定性后果让人们知道,那些行为是非道德的,从而,深刻领会真正的道德。并且,它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往往比“肯定”更深刻。

(三)、依法治国避免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侵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有利于避免对道德的侵害;有利于维持即存的社会道德观;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道德权威性;也有于法律的顺利实施,一切依法行事。

(四)、适当的法律宣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ULTURE CIVILIZATION)建设重要手段,有利于树立崇高的道德观念。

论法与道德(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法律与道德

法律与道德

很多观众对于结局是很满意的。虽然有不少感情丰富的人会为王薄煽情的死法而流泪,这并不代表他们不认同导演的观念。冯小刚很聪明,这种聪明可以用票房计算出来。原著作者赵本夫也 承认,冯小刚很聪明,把一个原本皆大欢喜的结局(王薄只受轻伤,夫妻俩双双把家还)改成有点灰色的光明尾巴,用黎叔狼狈的下场、王薄的死亡、王丽的身怀六甲和警察的法网柔情赚足了观众的感情。法律和道德在最后的冲突中以后者“道高一尺”体面地收场了,观众们在感情得到宣泄的同时,灵魂也得到了升华,的确是一场很划算的电影。

冯导的聪明也仅限于此。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小心翼翼地避开两者的冲突,不惜让警察渎职做一个全知全能的看客,只在最后关头出来收拾残局。因为他知道,法律和道德的内在紧张会消耗观众不少的精力,促使他们思考。而一部成功的商业片痛恨会思考的观众,最好人人都能像傻根那样,跟着感觉走,服服帖帖被电影摆布,时哭时笑,乖乖把钱包交出来。《天下无贼》在刻画人性方面本来可以做得更好,可惜一个商业化甚至庸俗化的结局使它无法获得更深刻的意义。

法律和道德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不能面面俱到。在此只能拣一两个方面来分析。很明显,在价值体系中,道德高于法律。法律只要求人们不要做坏人,而道德要求人民要做好人。在大部分时候,法律是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违反法律就意味着背叛道德。然而,正因为好人和坏人的界限不是那么清楚,法律和道德才常常纠缠不清。《水浒传》就是很好的例子,里面多少无法无天的强盗、小偷、杀人魔王在人民心中却享有崇高的道德威望和人格魅力,而遵纪守法的贪官污吏却被恨之入骨。这种离奇的效果常被归咎于法律缺少“人性”,法律不公平,因此,人民在必要的时候享有“法律豁免权”,可以根据道德制定另外一种法律规则,比如“劫富济贫、替天行道”,比如“法外施恩”,以此来调和两者的矛盾。

法律有没有人性?需不需要人性?法律和道德如何协调?从汉谟拉比法典开始,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两千多年。如果把《圣经》当成历史,那还要上溯到亚伯拉罕和上帝的约定和“摩西十诫”。柏拉图最早做出系统的回答。在《理想国》之中,道德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黄金一代的人类不需要法律。晚年碰了不少钉子,开始重视法律,可依旧认为法律所能达到的,只是“二等好的理想国”(《法律篇》)。亚里士多德比他的老师务实,强调法律至上,用法律来规范人性,因为“人在达到完美境界的时候,是最优秀的动物。然而一旦离开法律和正义,他就是最恶劣的动物。”(《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页)。西塞罗大体上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思路,认为法律就是道德、正义的具体化,又超越道德本身。自然法是“统治全宇宙的理性秩序在人类社会中的投影”,根植于人的本性,“法律是最高的理性”。

可是到了马基雅弗利那里,道德成了无用的累赘,无情的法律才是成熟的政治权术。(《君主论》)。霍布斯则完全抛弃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假设,把“性恶说”发展到登峰造极。在他看来,只有法律才是最可信赖的朋友,把人类从“人对人是狼”的可怕的自然状态中拯救出来。英美的哲学家大体上走在“性恶说”这条路上,如洛克,休谟,直至现代的波普尔,哈耶克,只是不把人性说得如此不堪。卢梭,这个从道德理想国走出的平民思想家,以其激进的革命激情重新把道德置于理性之上,建立起以道德、情感为核心和归宿的自然法论。他把理性出现之前的自然情感归纳为“自爱”和“怜悯”两个基本原理,由此演绎出一个道德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法律是“公意的宣告”和“正式表达”,服从法律就是服从最高的道德。

鉴于法律和道德在哲学史上千丝万缕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连冯导这么聪明的人都唯恐避之不及,最后还是屈就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法律礼貌地给道德让路,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似乎完满平息了法律和道德的纠纷。然而,法律是无处不在的,正如道德的影子同样是没法摆脱的。整个故事,就是在法律和道德的冲突中一步步达到高潮的。耐人寻味的是,这时候,法律以道德的面目出现,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职业道德。

于是,我们可以循着法律和道德的恩怨情仇,去寻找更为重要的事实和价值。

第四篇:道德与社会公德

道德与社会公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五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们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滑坡,是非、善恶、美丑接线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党中央审时夺度提出了以德治国的口号。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标志着以德治国的思想正化为实际行动,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阵地的高等院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的规划个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成了现阶段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怎样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教育呢?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来做。

一方面要注重社会公德教育。

社会公德是道德生活领域的重要的范畴,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力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约束和制止不文明的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在当今社会,我们熟悉的生活情形是:在一些超市购物,保安必须得通过查验购物小票,来证明你不是贼;去博物馆参观,中午想出来午餐,你手上要被敲上一个醒目的章,你得举着它吃饭,还不敢洗手,才能据此回来继续参观;去用人单位求职,他要怀疑你的文凭会不会是假的;就连轰轰烈烈评出的百花奖,选票居然也很有水分;水货一词就要进《辞海》了!更要命的是想把日子过踏实,你还得是方方面面的专家。重阳节你要学会验证阳澄湖大闸蟹的金毛银爪白肚皮;中秋节你得撇开月饼,学会辨认陷子是否隔年,菠萝馅是不是冬瓜冒充的;去修车你必须认明修车的会不会偷换你的好零件,…….为了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难道真的必修走过很多部门,校验诸多证件,填写无数表格,才能证明真实?可见当今社会的一个巨大欠缺就是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就必须注重社会公德的学习。同时,学生党员、优秀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必须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及面,以自身的 榜样力量来影响一个宿舍,一个班集体,从而建设校园的诚信大环境,并将在学校中所受得影响在社会上加以推广。

因此,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大学生的公共道德教育,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

第五篇: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学科落实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例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从2000年开始,小学基础教育德育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一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三~六年级)。2013年起江苏省教研室对已经使用十余年的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进行全面修订,2014年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查通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法治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水平,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部署将法治大纲内容落实到教材中,1至9年级品德课程全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

处在中西文化交融地带的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拓展德育平台,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为未成年人烹饪“德育大餐”,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园区的窗口学校,星海小学有着良好的区位、人才和环境优势,具有超前教育思想和多元文化生活背景的学生和家长,给我校开展德育创新活动带来契机和挑战,而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定位小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更成为重中之重。

其研究价值是:(1)理论价值 彰显“立德树人”,探讨《道德与法治》教学本身的内在规律,以适应学生真实的、真正的富有个性特质的发展。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出发,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呈现和创造性的渗透,为每个学生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意识教育的启蒙,正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应有的基本命题。

提倡“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立足基础教育改革的儿童本位,反思并克服当前德育课堂教学实践中不合理的传统教育观念,增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整合“三维目标”,提炼学科核心素养,把握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方向和主题,从而使德育教师的教育能力不断得到升华和提高,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化和深入化。(2)实践价值

学科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养结构,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学科落实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例研究,从实际教学课例出发,其一,立足苏州园区多元文化背景教育现状的现实,重新审视德育课堂教学中不合理的教学方式及思维方式,提出适应区域教育发展的德育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变革。其二,关注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学习方式,引领儿童在体验活动中提升思辨能力,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三,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或学校德育活动需要,重组教材进行教学尝试,开发适合的德育课程资源充实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更具时代感或地域特色,提供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课例范本。

二、概念界定

1.《道德与法治》学科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三条主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本学科将三条主线、四个方面课程框架创造性地拓展为与儿童发生密切联系的家庭、学校、自然、社会四大生活场域,设置一个个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引领置身其中的儿童在四个生活方面学习、活动、提升,将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与儿童的生活有机融合,引导儿童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2.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小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小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颁发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本课题所指的“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出发点,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明确《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在本学科中推动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本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3.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循环过程的一种行动研究。特点是:①其本质是一种行动研究;②教师为课例研究的主导;③以教师集体合作为主要特征;④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⑤目的在于通过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⑥具体步骤主要包括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⑦课例研究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本课题中所指的“课例研究”,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落实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自主成长过程,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出发,辨析并梳理适合小学生发展的有学科特色的核心素养,并建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理论结构与框架。

落实课堂教学,提供学科研究平台,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典型案例中提取研究素材,并结合理论研究,以点带面,整合有效的教学策略,辐射一线教师,从而提高学科教学水平。

研究特别关注苏州园区经济发达地区这个环境中,处在中西文化交融地带的我们,如何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着重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定位,并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加以落实。1.基于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目标的具体性研究

本子课题着重探讨小学生核心素养与《道德与法治》学科性质的相关性,即通过对一系列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归纳总结,了解哪些核心素养适合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培养,提炼出相关的理性认识,并力争形成相对独立与完善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理论结构与框架。结合《道德与法治》的具体课例目标及课程标准的研究,探讨小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上具体化。2.围绕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学科主题与内容的适用性研究

结合小学生核心素养相关内容,着眼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特征与目标,以学生生活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优化与整合学科相关主题与内容,对于学科核心素养融入《道德与法治》现有教材内容,积极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充实教学,有效推进学科教学的开展,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更具时代感或地域特色。

3.聚焦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型与要求的创新性研究

结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尝试开发丰富的《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型,例如事例明理课、行为体验课、观点辩论课、常识教育课、绘本阅读课等,探究不同课型对于不同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适应性。对于有效的课型加以整合,整理出相关课型的操作方法与过程,加以推广。

4.落实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实施与评价的有效性研究

深入贯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反思过程,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探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喻理法、情境渲染法、讨论研究法、角色体验法等不同方法的有效性,结合课例,研究不同方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施过程中有效的操作方法与过程。为课程教学策略提供帮助。

四、研究过程及操作举措 研究过程:

首先,回顾梳理在品德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重点提炼在“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道德与法治》教学方面的有效策略以及存在的不足和可提升的空间,为后续研究提供实践意义上的支撑。

其次,通过文献研究,对“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念的理解与认知,结合本学科创新性课型与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意义的支撑。

第三,在建构主义理论引领下,借助多样的活动型课程的课程理念、主要内容、大致结构、操作路径、资源保障等方面深入研究,形成《道德与法治》课例研究框架与教学策略操作指南。

最后,以协作为基础,分层并进,根据各校研究的侧重点,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相结合,区域性研究与专题研究、典型个案研究相结合,整合多方资源,协调有序地进行研究。操作举措:

第一阶段:课题论证、申报、培训与开题(2016.9∼2017.1)收集课题参考资料,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积极申报立项;全面组建研究团队,借鉴最新成果,汇编成册,开展课题研究前期培训;制定课题组研究制度和计划,组织开题工作。第二阶段:课题深入研究和中期汇报(2017.2∼2019.6)

启动子课题研究,通过文献研读、专题讲座、调查问卷等方式,积极开展学力内涵研究;通过文献比较、教学展示、观摩研讨、课例评析等,积极提出基于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推进道德与法治课堂策略的提升;通过行动研究、课例研究,展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公开课、案例、研究论文等成果,递交中期汇报。

第三阶段:提高完善及课题结题(2019.7∼2019.9)

在中期汇报的基础上,对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优化、提炼、充实和完善,推出道德与法治课型与设计实施策略的提升体系,展示系列公开课、案例、研究论文和课程资源等成果,对课题研究中教师所撰写的优秀论文及优秀案例进行汇编。撰写结题报告,做好结题汇报,迎接专家审核评估。通过结题汇报、经验交流、网络交流等形式进行课题成果展示推广。

五、初步研究结果

本课题自2017年3月立项以来,围绕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核心任务,重点就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作了一些有益探索。1.理论学习:

早在课题设计申报阶段,我们就认真关注学习了《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钟启泉)《什么是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小学品德教学策略与行为诊断》(胡春娜)等一批专家学者论文,而在课题正式立项以来,我们又认真学习了《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鲁洁德育论著精要》《学校见闻录——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等理论书籍,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着重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定位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并进一步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加以落实。2.细化推进

为使课题研究走向务实、深入,本课题在研究中强调阶段性,确定重点攻关;强调过程性,细化落实研究;强调实效性,及时计划总结。

自立项以来,总课题组首先将园区各校子课题成员配备到位,合理分工,各子课题相对独立但又有横向联系与关照,研究的力量得到了保证,研究的触角指向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

其次,分子课题,依托区域各个学校教学特色,整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分别进行有重点地探索与研究,如,以星海小学、金鸡湖学校为主的子课题一的研究,重点探索基于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目标的具体性研究。

再次,要求各子课题将每学期的基础研究规范为开学初计划、此后每月一次研讨活动,或是专门的研究会议,或是有特色的活动进展,学期末及时总结研究收获。在此基础上,探索有个性的研究。3.实践探索

本课题在准备与实施阶段,按计划推进研究,每一阶段确立不同的研究重点,进行现场展示交流课的观摩研讨活动,聚焦研究工作,确保研究效果。如,赴上海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开展江浙沪名师展示研讨活动等,在实践中进行课题内容的深入研究。

六、初步研究结论

教育目标的确定基于本学科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强化“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教育的启蒙。

教学课型遵循儿童视角,营造儿童文化,强加儿童道德与法治学习、践行的乐趣和成效。教学方法倡导现代学习方式,引导儿童在体验活动中提升思辨能力,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模式实现课程综合,促进儿童获得道德素养、法治素养等学科素养的整体发展。一种教学理念的引领。整合“三维目标”,提炼学科核心素养,是目前课程改革的风向标,以培养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提炼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彰显立德树人,让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儿童心灵的罗盘。

一种课堂文化的建构。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关注课堂,整合课例,从课堂内容设计到课堂教学实施进行完整性的分析与研究,更扎实地了解如何增加儿童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乐趣和成效,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儿童自我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让法治教育真正成为德育课程的支点。

一种德育课程的开发。积极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结合生活实际,充实教学内容,实现多元课程的综合,使儿童的学科素养得到综合培育,并从教材走向儿童生活,让生活德育真正成为道德生命成长的沃土。

七、研究思考 目前为止,我们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了尝试,探究培养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操作策略,着力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形成操作策略:

1.把握好课的核心素养目标 认真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能力,首先就要打造有效课堂,把握好每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那么应该怎样确定《道德与法治》每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呢?首先要依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确定一课的教学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行为和习惯、过程和方法等;再依据核心素养要求,确定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即核心目标(核心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二年级下册《和诚实交朋友》,依据相关内容,教学目标可以定为:做诚实孩子,不说谎话不骗人,学会用诚实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核心目标即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用诚实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核心素养即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

2.指导好课中的体验活动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规定:“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可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是“做人”。学会做人,就能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就能拥有参与社会所需要的部分技能。教育家顾明远认为,让学生真正梳理做人的品德,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怎么做人。鼓励学生多交往,让他们在遇到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人际关系和体验如何做人。因此课中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感悟,践行道德践行法律,提高能力,体验“做人”。研究的方向思考:

1.进一步加强学习,特别是选取几部与课题密切相关的理论著作与重要文章学习,并做好理论研究的综述工作。

2.进一步做好课题的有关测量与调查工作,对园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情况进行研究。

3.进行几次重点研讨,进一步找到课题研究的抓手、突破口,调整研究思路和内容。4.为该课题聘请专家指导,点拨课题研究的重点等。5.为课题研究提供数据库,方便查找核心期刊文献等。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还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和研究。

下载管理与道德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理与道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法与道德

    前言6月,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法......

    浅谈规则与道德

    循规蹈矩的生活 【林前14:40】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 崔太红 一个欧洲人去中国工商银行办理业务,他发现紧跟其后有一女孩,距离很近,立即轻推了女孩一下,说“站一米之外......

    道德与奉献

    道德与奉献 晋州市朝阳小学三年级(2)班 雷润冰有些人以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难,其实只要你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也很简单,道德就是诚实守信,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道德就是在别人......

    道德与利益

    道德与利益 贫穷和贪婪是不可能有道德。当一个人连饭也吃不饱时,又何以谈得上道德精神上追求。可是在我们社会里就有一小部份人,虽然自己已十分贫穷可在精神道德却十分富有。......

    文明与道德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浅谈一下大学生的文明与道德问题。首先我们先要知道何谓文明,何谓道德。所谓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

    道德与诚信

    道德与诚信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至今,从层层剥开的事实来看,令人震惊的是一些企业职业道德的沦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食品行业事关生命安全,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资本,更要......

    道德与民族团结

    学校道德讲堂活动 尉犁县第二小学“学校道德讲堂”建设暨民族团结座谈会,是我校文明创建的一大创举,是促进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学校道德讲堂是提升师生道德文明素养......

    浅论道德与价值观(精选合集)

    浅论大学生的道德 --大学生的价值观 101002118 沈恬 每个人的价值观都存在着差异,我本人认为并不存在着对错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并且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