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判就是一场心理战
谈判就是一场心理战 ? 谈判到底是什么 ? 谈判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 谈判从本质上就是一场心理博弈 ? 谈判中的决定性因素 ? 谈判中的心理效应和心理误区 谈判桌前的谈判者必然都会发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举止、表情、言行是心理变化和心理活动的外在反映。其实在谈判者这些表现的背后,可能潜藏着各种影响谈判的心理因素,细心的谈判者要随时根据捕捉到的外在信息,及时调节谈判的气氛,这样便能够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
一、谈判到底是什么 谈判到底是什么? 有些人把谈判视为尔虞我诈的斗智过程,认为谈判就是战斗,而谈判的攻防战术,也就是能成功地“请君入瓮”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巧言权谋。所以,一个成功的谈判者就必须认真学习“兵法”,学会练就锐利的双眼与锋利的言辞,这样才能掌握问题的重点,有的放矢。而另一种说法则是从谈判的结果上来看,这种观点认为在谈判中,每一方都在为自己不断争取最大利益,谈判是唯一能让双方坐下来好好谈谈,协调出一个解决方案的方式。因此谈判不是打仗,它只是一个“共同的决策过程”。通过谈判的方式,冲突双方得以共同决策,设法找出双方立场的最大公约数或最小公倍数。这种谈判就像是协商,也就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双赢谈判”,这也是对谈判的一种诠释。在我看来,谈判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游戏。参与者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并在其中寻找让自己满意的谈判结果。为了让谈判结果更接近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谈判者要想尽办法,运用尽可能合理的谋略让谈判沿着自己的要求发展。虽然谈判要讲究规则,但也不是墨守成规的。谈判是一种创意较强的社交活动,没有哪两个谈判项目是完全一致的,可能适用于上次谈判的方式方法,完全不适用于这一次。虽然每进行一定规模的谈判活动,各方都要进行详细、周密、认真的准备,但谈判的效果与结果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谈判人员的“临场发挥”。所以,谈判人员的应变能力、创造性、灵活性都是十分重要的。1.谈判要追寻的目标 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谈判,那么谈判的背后究竟要追寻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 通过我对谈判的认识和了解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于谈判者双方而言,谈判并不是为了追求寸步不让,或在谈判桌前拼个你死我活的结局; 谈判所追求的其实是与对方充分交流,从双方的最大利益出发,创造各种解决方案,并用相对较小的让步换得最大的利益的途径,而谈判的双方也应该遵循相同的原则来对彼此的条件进行交换。谈判高手总是会把谈判看成是一种双向的过程。在他们看来,谈判的过程中对方所承受的压力和你是一样大的,一位真正的谈判高手总是会想办法来克服常人会有的恐惧心理,但这些却并不容易做到。因为从心理学上看,在谈判时,人们通常都会比较熟悉自己所面临的压力,但他们却并不熟悉对方所要承担的压力。所以说,在满足双方最大利益的基础上,如果还存在达成协议的障碍,那么就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对方着想,帮助扫清达成协议的一切障碍。这样,才能制定出对谈判双方都有利的协议,而这样的谈判无疑是会成功的。2.谈判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 谈判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谈判始终贯穿着我们的生活,一旦脱离了谈判,我们便会失去很多权利。那时我们就很难对别人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有了利益冲突时也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 利益。要知道,谈判结果的好坏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如果谈判一旦没能成功,将会带来很多问题。所以,这就要求谈判者在谈判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案例 例如,一个员工要求老板加薪,如果员工向老板提出加薪的请求,被老板拒绝了,情形可能变得很难:若继续工作的话,势必会影响以后双方意见的沟通;若愤而辞职,转谋他业,如果事先没有寻找,经济问题又面临很大困难,而能不能找到一个比这份待遇还优越的工作,则又是一大问题。如果员工在采取任何措施之前,直接向老板提出加薪的请求,那他就必须明确他请求加薪的理由,并且在谈话中应当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因为他用来谈判的筹码并不多,只有证明自己是更具价值的,才有资格要求更高的工资。而老板依然可以自由地决定同意或拒绝员工的要求,此时,员工没有太大的周旋空间。相反,如果员工发现另觅新职的情形比较有利或者已经有其他公司提出要聘用他,那么,员工便可以开诚布公地向老板说明自己具有要求加薪的资格,有较大的回转空间。在前者所遇到的状况里,员工受制于老板所以无法谈判;而在后者的状况中,员工握有足供交涉的王牌,即使老板注定不给自己加薪,也不用担心给老板留下不好的印象,因为有一家公司要聘请你,你完全可以辞职不干。从这里便可以看出,谈判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取得谈判的胜利。3.谈判的基本原则 在一场成功的谈判中,除了要做好前期的准备,还需要谈判者熟练掌握谈判的基本原则。(1)示形原则 在谈判中,鉴于任何一位谈判者参与谈判都是为了谋取某种利益的特点,用示形的手段将某种利益信息传播至对手,是影响、支配对手心理的良策。尤其是在面对敌对性质的谈判时,示形原则不但可以吸引对手的注意力,影响其决策思维,还可以一点一滴地渗透至对方的意识圈内,逐步改变态度立场。(2)出奇原则 决定谈判者成功的主要因素是谈判实力和谈判者的素质。谈判实力不是一个固定的、用眼可以看到的物体,它具有一定的潜在性和可变性。在谈判活动中,谈判者向对手突然宣布己方的某一决定,或揭露对方处于保密之中的信息、动向、计划等内容,均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功能。在许多大型的谈判中,用出奇原则指导谈判心理战,可以为解决谈判难点提供更多的方法和途径。出奇原则的谋略功能是,在短时间内增强 己方的谈判实力,对方因猝不及防,决策能力下降,因而导致谈判实力也下降。(3)威慑原则 威慑原则主要用于调节冲突的谈判。其原则的根本是:通过显示现有的或潜在的强大威力的力量,迫使对方心理上感到恐惧,使其放弃某种企图,以消除这种企图付诸实施所造成的威胁,有效地防止这一危险的发生。威慑的实施是通过暗示来完成的。因此,威慑的效益取决于被暗示人的心理素质和谈判实力。威慑原则的实施是从谋略的角度提出来的,因此,实施威慑,应把握对方的实力、谈判背景及威慑的影响对谈判进程的作用。否则,不恰当的威慑会中断谈判的进程。(4)击虚原则 任何谈判者、谈判小组、谈判集团,其谈判实力无论是多么强大,也会有影响实力持续下降的弱点。击虚原则要求谈判者了解对手的谈判实力的虚实,采取避实击虚谋略,针对谈判对手的虚实实施心理战,削弱对手的实力,最终达到增强己方实力,创造有利于己的谈判氛围并在此基础上达成有利于双方的协议。(5)以迂为直原则 谈判具有一定的对抗性,双方都力图说服对方,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以迂为直原则为减少正面冲突提供了谋略方法。谈判是不流血的抗衡,是智力的角逐。因此,采用以迂为直原则指导谈判心理战有其奇效。(6)让步原则 让步原则在于放弃小的利益而谋求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让步是一种妥协的方式,而妥协的目的是多重性的。为了进,而主动退,是谈判谋略的特色之一。无论什么形式的谈判类型,在谈判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僵局的情况。只有在谈判者采用让步原则作一定程度上的妥协,才可能打破僵局,推动谈判进程。让步是在不损害己方根本利益基础上实施的。主动让步可以为解决矛盾带来希望,因而具有一定的灵活性。(7)共鸣原则 谈判双方只有在认识上一致,在谈判观点上形成共鸣,才可能使谈判成功。谈判实践证明,只有谈判双方在认知、态度上认同一致,才可能达到双方在谈判活动中形成心理相容。在许多谈判场合,谈判双方因所持观点、立场有异,无法做到全面的心理相容。在此情况下,谈判者可选择针对性的信息,向对手施加心理影响,突破其心理防线,削弱大脑中具有对抗我方观点的趋势,使双方的意识转化为共鸣的理想状态。这些谈判中所运用的原则,是从谈判的谋略和谈判心理学这两大部分的特点所确立的。谈判者在运用以上七项原则时,要充分考虑谈判对手的文化素质、政治倾向、谈判实力、利益关系、社会背景、政治气氛、经济气候等因素。在知彼知己的前提下,方可动而成功。
二、谈判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谈判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可以这样说,谈判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政治、文化、教育、经济活动中,还是在战争、领土、民族等重大问题的矛盾与冲突中,时时处处都有谈判发生。1.谈判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需求处理的关系越来越复杂,谈判的领域在扩大,谈判理论也在拓展和延伸。如今正是一个谈判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时代,人们之间要相互交往、改善关系、协商问题,就要进行谈判,也就是说谈判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一个人们无法回避的生活现实。那么,人类为什么要谈判呢? 从本质上说,导致谈判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谈判各方的需求,或者是自己所代表的某个组织有某种需求,而一方需求的满足又可能无视他方的 需求。因此,谈判双方参加谈判的主要目的,就不能仅仅以追求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而是应该通过交换观点进行磋商,共同寻找使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每天我们都会多次与人谈判,只是经常意识不到而已。可是它却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在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谈判者。现实社会其实就是一个大谈判桌,人们无时无刻不处于谈判之中,不是自我谈判就是与他人谈判。不管你喜不喜欢,是否自愿,都处在谈判中。曾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在就职演讲里有这样一句名言:“我们不要因心生恐惧才谈判,但我们也绝不畏惧谈判。” 在社会上,你可能会和他人发生冲突,解决这些冲突时,就需要谈判。例如,你的工作需要同事协助,你给同事交代了一下,可同事正忙着他自己的工作。这时候你就需要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个问题,让他明白你们的利益是共同的,都是为了工作。司空见惯的在菜市场与小贩们讨价还价也是一种谈判,尽管你可能没意识到。其实,谈判并不是只有大事才可谈,日常生活中,无事不可谈。2.
第二篇:《如何赢得与求职者的薪资谈判心理战?》
HR招聘谈薪技巧:
(一)“压”
就是适当给予应聘者心理压力,降低其心理期望,让对方务实理性的看待薪酬。这个阶段摸清楚对方的薪酬底线非常重要。在招聘过程中,经常出现招聘经理被应聘者提供的原公司高薪唬住的现象,其实薪酬谈判过程中的都是信息不对称的,90%以上的应聘者在提出薪酬时都会有上浮或夸大的成分,所以招聘经理要敢于质疑其薪酬信息的真实性。这是一场微妙的信息与心理搏弈过程,谁掌握了更多信息,就获得更多的心理主动权。
1、招聘前期介入谈薪。在初试阶段就渗透薪酬谈判的意识,逐渐了解对方薪酬情况与心理底线,甚至进行初期谈判。因为初试时应聘者竞争对手众多,其更加关注公司的整体实力与工作平台,为了获得“入场券”,他不会把薪酬抬得太高,而愿意作出一定的让步。招聘经理在这个阶段可以尽快“锁定”对方薪酬,避免其在后面故意“抬升”薪酬,因此,把薪酬谈判的“战线”前移,可以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另外,在初试时可以告知应聘者其原公司有员工在本企业任职(即企业可以随时做薪酬调查),也可避免应聘者漫天开价;企业还可以让应聘者提供原公司收入证明,比如工资条等。以上几种方式都可以给对方一个心理预警与暗示。
2、拆分原薪酬结构。当应聘者提出高薪时,具体拆分其薪酬结构可以分析出更多的信息。一般来说,从较高的年薪拆分出来的固定薪酬并不一定也很高,因为相当一部分是浮动薪酬或预期收益;而固定部分是候选人支持日常生活所需的部分,从理论上讲这是应聘者能够接受的最底线。招聘经理一定要全面了解应聘者的收入情况,仔细询问其固定薪酬、绩效薪酬(月、季、)、奖金与提成、津贴补助、期权股权、福利等,另外还要问清楚薪酬是税前还是税后的。要重点关注应聘者确定可以获得的薪酬,因为这代表了其安全性需求,对于不确定部分作为第二步考虑的,这是激励性部分,企业可以考虑用多种方式去满足。
3、告知定薪原则。有的应聘者认为企业是可以依据他们提供的原薪酬与期望薪酬来定薪,存在很大的灵活性,由此常常认为企业一定会支付等于或大于原薪酬的结论。这时候,招聘经理需要明确告知应聘者,定薪必须遵循公司的薪酬体系,企业在考虑外部竞争力的同时,也会考虑内部薪酬平衡;原薪酬可作为参考,但绝对不是唯一依据;公司的薪酬体系是在严谨的薪酬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的。
4、弱化应聘者重要性。强调公司很多候选人在竞争该职位,公司正在比较与衡量,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应聘者谈判筹码。
(二)“拉”
如果说是“压”是为了“避短”,“拉”就是为了“扬长”,即突出公司的卖点,弱化应聘者对薪酬的关注度。
1、展现“全面薪酬”。很多招聘经理在薪酬谈判时只为谈薪而谈薪,涉及的内容只与薪酬相关,这其实是很不明智的,因为会让应聘者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薪酬上,而企业的很多核心价值点没有被发掘与认识。人才职业转换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公司品牌、工作平台、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招聘
经理要提炼出企业尽量多的卖点,逐步展现给应聘者,增强其对企业的信心,提升整体的吸引力。这种吸引点越多,在薪酬谈判天平上的筹码就越多。比如:公司的规模与品牌、管理体系、工作挑战性、工作权限、工作环境、福利保障等——人才选择一个企业是综合评分的结果,以上这些项目都是可能的得分点。
2、描绘发展期望。告知对方在企业可获得的发展前景,比如职业发展通道、薪酬提升等,可以举内部员工的实际例子来说明,引导应聘者往前看。有些招聘经理认为这些话是务虚的,不需要提及,但正是这些东西反映了应聘者的潜在需求,会增强其心理保险系数,帮助其做出决策。
招聘经理是应聘者了解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窗口,因此,他需要将公司的管理机制(特别在用人方面)的优势与特点传达给应聘者。招聘经理首先要对公司有信心,应聘者才会对公司有信心,比如你相信公司给应聘者的薪酬是合理的,给应聘者的平台是不错的,应聘者也会相信这一点。
3、抓住需求点,强力影响。每位应聘者所看重的因素都是不一样的,薪酬谈判就要抓住对方最关注的需求点(薄弱点)进行重点说服,这往往能够打开谈判胜利之门。那么如何识别应聘者的需求点呢?一方面可以从其离职原因来分析,这就是他在原公司不能得到满足的部分,在面试时可以问对方对原公司最不满意的地方,比如薪酬福利、工作稳定性、锻炼机会、工作权限、团队氛围、工作时间与地点、是否加班,甚至试用期长短等,都可能是应聘者所关注的。
另外应聘者的主动提问也是其关心之处,抓住这些需求点施加影响,作出适当的吸引举措是很有效的。比如有人很关注试用期的时间与薪酬,就可以采取缩短试用期、试用薪酬与转正薪酬等同等方式,这很可能就赢得了人才的信任与青睐。
(三)“靠”
就是根据应聘者心理状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用情感打动他。人都是情感的动物,因此在谈判过程中要软硬兼施,特别是在薪酬谈判进入僵局或应聘者犹豫不定的时候,感性的说服可能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比如关心对方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关注对方生活需要稳定,关注对方经济压力较大,关注对方家庭离工作地点较远等……招聘经理主动去帮助应聘者分析与解决这些问题,对方从情感上就会偏向你所在的企业。
(四)“隐”
这是一个薪酬告知的技巧,在告知方式上很值得注意。笔者看过一个招聘经理在薪酬谈判时放了一个计算器在身旁,不但告诉对方年薪,还帮对方很详细的计算了其每月税前、税后可以拿到的固定薪酬与每季度的奖金,结果一算出来,应聘者在直观上就觉得薪酬太低,当下就否决了该公司。这种做法是很忌讳的,很容易把应聘者的关注点引导到狭隘的数字比较上去。
如果企业薪酬不是很具备市场竞争力,可以告知应聘者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数据(年薪或者月薪),其他相关数据可以通过告知应聘者薪酬结构与计算方法就可以了,比如固定与浮动部分的比例以及发放时间。所以,在薪酬谈判时尽量用比例与结构说话,尽量少用数据来说话(除非是很有利的数据)。在介绍福利时,也尽量展现福利的项目,而非具体额度.
第三篇:广告心理战
广告的作用有二:一是提升销量;二是提升品牌形象。这两个实现的前提是目标受众买你的账,但现实往往给不少广告主泼了凉水。其原因不乏有创意低劣之作在电视上招摇,根本没引起目标受众的注意;有的倒也是惊世骇俗的创意,可知名度上去了,美誉度没了,这样成不了品牌。为什么有的广告可以勾起目标受众的注意力,还带来一定的美誉度。其秘诀就是“潜入消费者的心智达到了沟通最大化”。要问,谁是你最好的朋友,答曰:知己。同样,潜入消费者心智的广告,不仅他不会反感,还会由于沟通的实在,恰到好处而共鸣。在创作广告时,我们勿为了有知名度而非得“语不惊人死不休”,弄得品牌美誉度是一片狼藉。其实,有人情味儿的广告也有人气不少的“注意力。”“潜入心智”会让你的品牌充满人情味儿,获得美誉度。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打响这场广告心智战吧!心智战之包围生活方式 出招:
一、广告必须全力以赴包围目标顾客的生活方式,在他们以最高频出现的场所或语境中,以较为浩大的声势出现,让你的目标顾客触目可及,唾手可得。
二、广告还可以采取合作营销的方式和已经让目标顾客在生活中形成某中依赖的品牌进行捆绑,然后再予以营销纵深,在自己广告传播中打下合作者的烙印,从而形成广告潜入目标顾客心智的爆破。案例:在中国人刚开始用香皂洗手的时候,92年3月进入中国市场的舒肤佳就开始了它长达十几年的“除菌教育工作”,要中国人把手真正洗干净——看得见的污渍洗掉了,看不见的细菌你洗掉了吗?在舒肤佳的营销传播中,以“除菌”为轴心概念,诉求“有效除菌护全家”,并在广告中通过踢球、挤车、扛煤气等场景告诉大家日常生活中会感染很多细菌,然后用放大镜下的细菌“吓你一跳”。然后,舒肤佳再通过“内含抗菌成分‘迪保肤’”之理性诉求和实验来证明舒肤佳可以让你把手洗“干净”,另外,还通过“中华医学会验证”增强了品牌信任度。可口可乐调查后发现,网游成为不少“80后”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它于是联手暴雪娱乐,与第九城市的《魔兽世界》推出了由SHE主打的“魔版”广告。“80后”看后也直叫好,因为找到了他在游戏中的感觉,亲切无比。经典:叶茂中为某品牌策划推出剑指网络一族的食品—— “红了网络饭饭”,请李冰冰代言。广告中她身着战服,吃了饭饭来了精神,到处砍杀,末了向争强好胜的网族们挑衅道:“跟我斗,等你红了再说,红了——。”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高考前打赢心理战
高考前打赢心理战
作者:白晓辉(宜川中学 心理咨询师)
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心理专家研究发现,在对高考成绩发生作用的诸多因素中,考场心态排在第一位,备考心态排在第二位,学习方法排在第三位,学习基础排在第四位。由此可见,调整好心态、打赢考前心理战,是学生获得高考成功的重要前提。
问:以前常常听说高考是多么严峻,我不屑一顾,认为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是一场考试而已。但当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时,我的心里越来越不安了,甚至开始担心如果考试那三天下雨怎么办?因为每次模拟考试,只要一下雨,我肯定考不好,有时候成绩会差20分,这简直太可怕了。我还担心在考场上如果我坐在第一排离监考老师太近,会紧张怎么办?
故事启发:从前,有两位品学兼优的秀才一同进京赶考,在进京的路上遇到了出殡的队伍。其中一名秀才心里一凉,心想:糟糕!今天真不走运,考试的日子居然碰到了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漆漆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名落孙山。
另一名秀才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一下,但转念想:棺材,棺材,那不是有“官”又有“才”吗?好兆头,看来是预示我要鸿运当头,马到成功。后来他果然在考场上春风得意,文思如泉涌,最后金榜题名。
从京城回去后,俩人都对别人说:那口“棺材”真的好灵。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还认为是“下雨”会使你在考试中丢掉20分吗?还担心坐在第一排吗?其实,真正决定事物结果的根源并非该事物的本身,而是我们对该事物的想法、评价与解释。
建议:当你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做如下练习。
第一,把你担心的想法写下来。
第二,对你的担心进行自我质疑,并邀请亲朋好友进行辩论,看看它们合理吗?
第三,进行积极与消极的自我谈话。如“担心下雨天我就考不出好的成绩”积极的语言是“决定命运的是我自己”。
第四,采取积极的自我暗示。暗示具有惊人的作用,你过去的状况就是由于给自己施加了消极的暗示。从现在开始一定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找到事物的积极面。同时还可以选用一些自我激励式的语言,如“我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次我一定能考好”等。
通过以上练习,可以帮助你增强应试的自信心,缓解或克服焦虑情绪。
问:不谦虚地说,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可那年中考,由于我“超低水平”发挥,落到了一所普通高中。幸运的是我的基础比较好,再加上老师对我比较欣赏,高中三年我的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如果在高考中能够正常发挥,保“一本”冲“重本”是很有希望的。我对自己说“这次高考我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成功”,我不能接受失败。可是,我很担心三年前的失
利重蹈覆辙。
故事启发:瓦伦达是美国走钢索的杂技演员。钢丝一般悬在几十米的高空,没有任何人身安全保护措施,还有来自风雨等不利因素的干扰,但瓦伦达始终能获得成功。对此,瓦伦达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专心致志地走好钢索。”后来,心理学上把这种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不为杂念所动的现象称为“瓦伦达心态”。
可后来,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瓦伦达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回忆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我不能失败,我决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走钢丝这件事本身。”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的启发吗?过于看重结果,反而会导致不良的结果。你的想法容易引起焦虑,不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
建议:理性地看待高考。高考不仅是一场考试,决定你大学的去向,更是对你的毅力的考验和意志的锤炼。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固然值得骄傲,但在这个过程中敢于担当,拼搏到最后一刻,永不言败的精神,更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积极的自我对话。你的基础很好,又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你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学会对自己说:“过去的并不代表现在,今天的我,考试经验更丰富了,我已做好准备。”坚信“我能行”,给自己正能量。
重视过程,淡化结果。花一些时间来分析一下自己目前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鞭策自我、增强自信;同时,也要寻找自己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现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排除隐患。
问:最近我的心情差,很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几乎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学习本身就很累了,再加上周围人给我的暗示和压力。如我爸爸说“我不给你压力,我相信你”。这句“相信你”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还有妈妈常以羡慕的语气来谈她朋友的孩子是多么优秀。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压力过大才使自己的学习状态不好,我是不是该放松下来呢?
故事启发:有一艘货船卸货后在返航的时候,突然遭遇巨大风暴,大家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就在这个危机时刻,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的船舱,立刻往里面灌水。”
往船舱里灌水?水手们惊呆了,这个时候本来就危险,怎么还能往里面灌水呢,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水手们担忧地问:“往船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这时,老船长镇静地说:“大家见过根深干粗的树被暴风刮倒过吗?被刮倒的是没有根基的小树。”
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越来越多,货轮渐渐地平稳了,不再害怕风暴的袭击。船长告诉水手:“一只空木桶很容易被风打翻,如果装满了水,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单纯的学习压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学习压力之外的压力以及对压力的担忧,而引起的焦虑。
建议:首先,要接受“压力”带来的焦虑。告诉自己现在的焦虑是正常的,不必恐慌,想想其他同学也会遇到同样的困难。
其次,做一些放松练习,可以看一些心理书籍或找学校的心理老师疏导。同时,注意在学习上劳逸结合,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多和父母沟通。对父母的话不要有太多的压力,他们确实不容易,也是在表明一种态度:“我们是爱你的,无论多难,我们都会竭尽全力来帮助你的。”要和父母敞开心扉,把你真实的感受告诉他们,相信爱能包容一切,有了他们的支撑,你才能站得更稳,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第五篇:孙子兵法与现代心理战
孙子兵法课程论文
孙子兵法与现代心理战
姓 名:高含 学 号:091388 学 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给水排水工程 联系方式:*** 指导老师:曲秀君
课程时间:周四7、8节
第1页,共5页 孙子兵法课程论文
孙子兵法与现代心理战
摘要:心理战,是敌对双方为赢得战争胜利而进行的心理搏斗,《孙子兵法》上讲“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是古代最典型的心理战思想,目的是为了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现代战争中,尽管有着高科技的武器,但是交战双方却丝毫不敢轻视和放弃从心理上攻击对方,毕竟兵不血刃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的大获全胜,所以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应该更加重视心理战。
关键词:孙子兵法;心理战。
一、什么是心理战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阐述心理战的兵法著作,也是我国心理战理论的奠基之作。孙子在《谋攻》中提出了“全”的概念,认为战争的最高理想是“全胜”,而不是“破胜”,孙子强调:“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追求全胜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理想,正是心理战的终极目标。所谓心理战,是指以人的心理为目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通过宣传等方式对人的心理施加刺激和影响,使其朝着预定的方向变化和发展,造成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心理状态,从而巩固己方阵线,从心理上打垮敌人的一种特殊的作战方式。
二、现代心理战的几种形式
军事威慑:就是以“势”压人,通过宣传军事实力恐吓对方。如在二战末期,盟军下了最后通牒让日本无条件投降,而日本却准备进行长期固守顽抗,以捞取谈判资本,后来美军投下两枚原子弹,日本就只有乖乖就范了;又如现在各国举行的各种形式的阅兵仪式,或多或少都是借阅兵之机,显示自己的军事力量,从而达到在军事上威慑各方的效果。
政治瓦解:是指通过宣传,动摇对方的政治立场和信仰基础,使其对己方进行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发生怀疑,从而削弱对方的斗志。如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抓住北约空袭导致大量平民伤亡,环境遭到严重污染这一事实,充分利用
第2页,共5页 孙子兵法课程论文
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络,向世界人民宣传北约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反人道,以维护国际秩序的名义公然违背国际法,从而获得了世界上大多数人民的同情与支持。
宗教感召:是指信奉宗教的国家利用共同的宗教信仰来统一军民的意志,增强必胜信念。在几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叙利亚等伊斯兰国家就曾利用相同的宗教信仰,进行了深入的宗教“圣战”宣传。在“圣战”与宗教狂热的鼓励下,许多地区的穆斯林青年纷纷报名参军,投入了反对以色列的“圣战”斗争,成为中东战火久燃不熄的一个重要因素。
舆论压力: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向敌人传播信息,造成敌人的错觉或心理恐慌,同时获取大众的支持。如在海湾战争前,美国进行了一系列宣传,对内强调美国出兵海湾并不是为了石油去流血,而是为了和平事业和保护在国外的美国公民的生命,对外指出萨达姆是一个威胁着它的邻国的侵略成性的独裁者,在同全世界的人作对;同时,强调美国出兵海湾是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是符合道义的。经过有力的宣传,布什不但争取了国内的民心,而且争取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很快组织起了国际反伊联盟,使10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一些开始支持伊拉克的国家也改变了态度。再如最近的“复旦登山门”事件,有网友指出在事发后复旦的同学态度冷漠,回学校后并没有哀悼遇难的民警,而是在准备危机公关,也就是在大家都在指责他们的时候把舆论引向有利于他们的一面,我们暂且不管这个说法的真实性,但是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舆论在现代“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力。
下面我们谈论一下离我们最近的一种心理战——舆论压力。
一件事情如果背离了大众,那么它必定不能顺利甚至是不能发展下去,而影响舆论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新闻宣传,因为绝大部分群众只能通过新闻去了解这件事情,所以新闻宣传就成了心理战中强有力的武器,它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向受众传递经过选择的信息和材料,从而影响受众的情感与行动,达成保护和激励己方,破坏和削弱敌方的目的。下面就是新闻宣传心理战中必须注意的几点:一是注重新闻宣传的真实性。新闻宣传用于心理战,重要的是增强可信度。我们要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事实加以大力宣传。二是弄清受众对象的心理需求。不能主
第3页,共5页 孙子兵法课程论文
观臆断,要起到心理战的作用,就要最大限度的接近宣传对象的心理,引起对方心理上的共鸣。三是贯穿于战争始终。心理战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条两条新闻可能不足以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当多条新闻进入视线时效果就大大的不同了。
当我们面临舆论心理战时,不能冲动,因为冲动容易让人失去理智,也就容易犯错误,这样很容易让对方抓住把柄,一旦有了突破口,事情就变得不好办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冷静,找出对方的破绽并加以反击,同时筛选有利于自己的事实依据,把舆论和大众引向有利于我们的一方。
三、对现代心理战的一些认识与看法
信息时代的到来,随着大量高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我觉得战争既是兵力、兵器的对抗,更是心理谋略的角逐。毕竟在现在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大规模的战争几乎不可能发生,所以心理战争便成了一个重要环节,要是能在心理战中取得优势,那也就在起跑线上领先了对方,心理战作为一种独立的作战样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进行攻心战,在战法上应坚持综合化。《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是讲贤将的战略战术从不拘泥于模式,总是千变万化,根据敌情的发展而变化无穷的。现代攻心战,单是从心理上打击对方还是不够的,还要加以实际行动,两种方式综合运用。如果首先从心理上削弱了对方,再想要击败对手,就要容易许多了。就像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对伊的心理战,效果十分明显。
二、进行攻心战,在力量上应多种力量并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对伊实施的心理作战,在作战力量上呈现出多元的特征。这种多元化特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在军队作战上,美军组织了强大的专业攻心战特谴部队,承担起对伊心理战的主要任务。另一个方面是在政府上,从总统到国务卿,国防部长等高层人物纷纷亲自出马,频繁露面于新闻媒体,活动于国际舞台,这在宣传战争理念,营造利战环境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再一个方面是在民间作用上,美国动员和
第4页,共5页 孙子兵法课程论文
协调了多种社会力量特别是国内各大媒体参与心理作战,并积极利用参战官兵的家庭和所在社区为其充当宣传工具。
三、进行攻心战,攻击目标不能单一。《孙子兵法·军争篇》中说:“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心理攻击可从多个侧面和角度实施和展开,这样能从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打击敌人,影响和打击如敌人精神心理状态、军事同盟关系、军心士气等诸多领域。
四、进行攻心战,需贯穿战争的整个过程,心理战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贯穿在全程。在舆论宣传,政治外交和军事这三条战线同时展开,并且在战争前期就要展开,战争过程中要保持,战争结束后还要负责善后。
战争的最终目的,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战争史告诉我们,对一支军队或者一个民族,武力征服的成果总是短暂的,只有精神胜利才是根本性的征服。精神不死,对抗就不算结束。心理上取胜和征服才是最终的取胜和征服。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一是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心理战在战场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新型的心理战手段脱颖而出。如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网络等技术的采用,极大地丰富了心理战的手段。三是在现代战争中,心理战不仅仅限于心理战部队,而一项全民战争。四是心理战是一柄“双刃剑”,在对敌人实施心理攻击的同时,还要防止敌人对我们实施心理攻击,要及时采取心理防护措施。
结语:心理战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凸显,它比以往更能促成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战果,直至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战争目标,因而被认为是现代战争中的一种有效的作战方式。不仅如此,其适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军事斗争领域,而是广泛地运用到了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诸多领域,而孙子兵法作为最早一部提及心理战的兵书,其中的思想精髓将对现代心理战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1.陶汉章:《孙子兵法概论》 2.刘志福:《心理战概论》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