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低年级段数学模式总结
小学低年级段数学教学模式总结
何官屯学校 李义成
我制订了生本课堂改革方案,着力开展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实验。经过近一个学年度的探讨和实验,我慢慢摸索出一套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现将这套模式记述下来,希望在共同分享的同时,能得到大家的指点,达到共同探讨、共同商榷、共同提高的目的。我把这种教学模式称之为“小学低段数学三模块教学”。
第一模块: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实现一切为了学生。小学低段,儿童年龄小,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持久的耐性,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是被动的,不专心的。这是因为他们的见识阅历少,不谙世事,心灵纯美的像一片白纸,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传统的教学对他们来说就是逆来顺受,认为老师说什么都是对的。因此,低学段孩子们的学习,大多以老师的讲为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方法被完全遏制了。实行生本课堂改革后,我针对低段学生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非常感兴趣的特点和儿童对新事物的认知规律,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在低段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采用多种途径创设与教学联系紧密的、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引发出问题,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产生一种想去自主探究的意识,抓住时机教给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积极交流等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例如:我在教《前后》一课时,课前制作了公鸡、小猫、大象、兔子、小狗、小熊等动物头饰,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故意把头饰举起来一一放在讲台上说:“看见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做扮演各种小动物的游戏,喜欢吗?”我的话音还没完,学生就齐声答出“喜欢”来。紧跟着我说“不过大家要遵守游戏规则哦!上台扮演动物的人要把队形站整齐,队伍中的人要不断变换位置,下面的同学要仔细观察辨认出台上各人排第几,队伍中的同学要仔细听说出台下的同学辨认的对不对?”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了学习新知识环节中,自然地成了主动合作者。
模第二块: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生本教育是一种理念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课堂的核心原则就是给每一个学生创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的智慧各放异彩。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最能体现这个原则的。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很稚嫩,大部分的学习都还依赖教师,他们不能独立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学习目的性不强,没有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合作探究活动的积极程度。我在这个模块中采用了小步走的流程: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2、引导学生把逐个要求读明白;
3、教师巡视引导教会学生合作探究。
4、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及时指导学习小组展开学习。学生按优良中差搭配,4人为一小组,选出平时成绩优秀,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小组长。明确组长的任务是领取学习任务,组内及时分工、帮助学困生、对小组学习进行评价等。组长既是小组学习的组织者又是小组学习的领导者,是推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关键点。组长确定发言人1、2、3、4的任务,小组交流、准备上台汇报每个人的发言任务等等。我要求小组的第一发言人是平时不善于发言或程度比较差的学生,组长一般到最后做总结性的发言;每过一段时间要要求小组长根据合作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换各人的任务,使每位同学能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一般是我给学生提供发言的句式(主要是教会学生说完整的话,也可以学生自己灵活组织)是:①.我用xxxxx方法来做的(我的解题方法是什么);②.我知道了(发现了、学会了)什么?③.我认为在解题时应该注意的是什么?④.我还不懂的问题是什么?
5、小组交流汇报;一节课重要的、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环节就是把在小组内达成一致的建议向全班汇报。我安排的小组交流汇报时的要求是:①.小组里尽量做到每个人都发言。②.一人发言完,小组长要完成和台下同学做互动交流的任务。比如:发言完,组长要问: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不同的看法请做补充(哪个同学还有疑问?哪个同学想做评价?)?然后,组长要代表整个小组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③.组长还要要求每个小组里的同学都认真倾听其听发言,做好及时针对性的发言并进行评价、补充和质疑。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老师的适时尽量用少而精炼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学生释疑,这里的点拨要起到表扬、激励和“收”“放”“引”的作用。
第三个模块: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一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数学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是否有实效性,这里就要求数学的课堂练习题目的设计一定要有层次性、挑战性,练习题结合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特点设计成:游戏、猜谜、闯关练习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沉浸于问题的情境之中,使他们的无意注意会转化为有意注意并趋于主导地位,从而走进主动探究的过程之中。
例如:我在教人民币认识这节课时,在巩固训练环节,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各种用品创办一个小小商店,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购物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对所学习的新知识得到了巩固提升,而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达到了学以致用。
以上是我在生本课堂改革中的一点不成熟的探讨,教与学是没有固定之法的,数学生本课堂教学也不会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知识内容,可以根据上述模块进行不同的删减和增添,只要是紧抓生本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去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生本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学习上的真正主人即可。
第二篇:低年级数学教学模式总结
低年级数学教学模式总结
新学期,我校创建了361课堂教学模式。我个人理解,我们学校之所以大力提倡和不遗余力的推行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原因肯定不是为了完成教育局的要求,而是我们学校领导经过慎重思考、反复比较、交流学习、研究讨论之后得出的最佳选择,推广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为了应付教育局的检查,而是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教学质量,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拓宽我们学校发展的内涵,进而促进我校更好更快的发展。当时在各班里做了形式上的改革:座位的调整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有一点收获,有一点总结,也有一点失败。
一、取得的成效与方法。
1、小组里面进行口算练习,扩大练习面,增加练习量,提高口算的准确性与速度。
2、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等能力。个体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而小组集体的思想意识可能迸出与众不同的火花,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很多,AB水平的学生都能照顾到C水平的学习。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 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给众多孩子上台展示的机会,提高了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6、小组合作学习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让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明显,摆正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之间的关系。
二、存在的问题
当然361教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一些问题。我总结以下几条:
1、分组不合理。其主要表现在:①组与组之间的不平衡;②分组过大,不方便交流,一个小组内4个成员为最好;③对于一个小组,组内的成员只是硬性的按照不同能力相互合作兵教兵的模式组合在一起,教师较少考虑小组内成员的文化背景,致使某些时候学生的合作交流出现问题,最终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影响。
2、同学关系不协调。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有效进行。
3、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很多学生趁小组合作交流之际聊天,脱离课题闲聊,做小动作,尤其是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差。有些学生把小组交流当成简单的对答案,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有些小组就把合作交流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相互不交流,这些都导致小组合作交流不能顺利进行。
4、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在教学实践中,好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参与的更多,有的时候,一个好学生可能一节课发言达十多次,这样使更多的困难生成了仰望者,久而久之他还有自信吗?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而且好学生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致使他们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不再进行思考。
5、在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重视总体,忽略了个体,这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对困难学生,总是分享好学生的结果。
6、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分组活动,大部分是6人一组,分组比不分组占的空间大,人数过多,不好分组也不好管理。另外有很多课不需要小组合作学习。
三、采取措施
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2、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3、建立合理、可行、易于操作的评价机制。
4、多让学困生进行展示交流。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三篇:珠江路小学低年级数学备课组总结
珠江路小学低年级数学备课组总结
珠江路小学
余鸿瑞
为了有效地开展校本研修,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备课组成为学习型、反思型的团队,发挥教学实体作用,我们低年级数学备课组的老师响应学校的号召,认真学习了创建学习型备课组的要求,积极投入到学习型备课组的建设之中。下面将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修
我们组的3位老师每个月都能根据学校的学期工作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每位老师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认真阅读了«优秀是教出来的»和«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概论»,并撰写了读书笔记进行交流。每位老师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我们三位老师都参加并参与了小班化教育的研究,而且确立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在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教学策略的研究,姚梅老师所撰写的小班教育论文,在省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我们积极参加省、市、区的各种教研教研活动,出勤率为100%。
二、备课
开学初,我们三位老师就制定了详细的备课计划,集体备课做到定时、定人、定内容、定地点。每次备课我们都能围绕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进行积极热烈的讨论,老师们不仅备教材,确立重难点,商讨如何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同时还针对每个班级的不同学情,提出相应的策略。在备学生备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学生分层练习的设计,力求在练习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训练和提高,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最优化。我们组的老师在个人备课上,都能够备详案,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写二次备课,每天上完课后,主动认真地进行反思,写好教后记。
三、上课
我们组的3位老师能够自觉、主动地在组内进行互听课的活动。新教师能够积极地向老教师学习、请教,老教师也能够主动关心、帮助年轻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遇到问题,大家都能主动进行探讨、沟通。本学期我们组互听课达到8节,余鸿瑞老师上了区级公开课,姚梅老师上了校级公开课,陈燕老师虽然是新教师,但是在年级组老师的帮助下,上了一节汇报课,也得到了教研员的夸奖。
四、作业
我们组的每位老师能按“玄武区作业常规要求”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并给予及时、准确的反馈和矫正,学生书写工整、漂亮、本子干净、整洁,获得了检查作业的老师的好评。在平时的作业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完成书上的相关的习题外,还能够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分层自编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加深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我们还能够出好其他年级的考试卷。
五、资源
我们能按照学校的要求,每个月按时按量上传资料(教案、课件、文章)不断充实学校的资源库,我们组内的老师都能在日常的教学之中共享这些优质的学科资源。
六、组风
我们低年级数学组是3位年轻的老师,在工作中大家能够互帮互助,团结进取,虚心向组内的老师和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对待学生,我们关爱每一个孩子,关心他们的学习,爱护他们的身体,和家长进行及时沟通,我们用小班教育的理念,让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我们温暖 的阳光中。
第四篇: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本学期我们学校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倡导各学科、各教研组进行本学科不同文体、不同题材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大力动员全员参与,尽快创造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争取使每位教师上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使年轻教师不再盲目,老教师也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大家携手进创造我们汶上第二实验中学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少走弯路,轻抄捷径,事半功倍,确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根据当前教育越来越倡导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教改主流,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我们研究出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模式。下面我就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加以阐述。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揭题激趣(板书课题)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导入可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习新课架桥铺路。教师要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一种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激活学生灵动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情境创设要与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紧紧靠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学情,能真正地激励学生。识字教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我们在生活中或是身边的常见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
2.提出要求,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1)学生反复自由练读课文,画出生字及组词,标画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借助拼音反复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课文,互相评价、指正。3.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名不同程度的学生读课文。(提示:老师可以先让优秀学生读课文,以起到榜样作用,然后再让程度稍差的学生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或范读课文。这样照顾两头,既能解决问题,也节约了一定的时间,实现课堂的实效性。)
4.自由练习读书,做到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这一环节,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可能有不好理解的词语和生字,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学习个别生字、词语,并对课文精当地点拨、讲解。课文中的大部分内容学生是可以一读就懂的,用不着教师泛泛地讲个不停。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带着情感去美读,读出味道来。
三、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生词卡个读,小组读,齐读。
2.把生字带到课文中再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四、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1.自由认读生字。指名读并口头组词,纠错、鼓励。也可以出示本课词语,让学生用红笔标出要必须掌握的生字。
2.如果本课有新笔画或新偏旁,首先教学新笔画或新偏旁读写,然后再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含有这些笔画或偏旁的字。
3.识记字形,交流识字方法。4.自学笔顺图,边读笔顺名称边书空,然后指名说说笔顺。5.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七分看三分写。有必要时老师要范写生字,并讲清书写要求。
6.在书上描红,临写,在练习本上抄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帮学生解决,并随时随地对写的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7.写完后,展评优秀的习字。先同桌之间比一比,评一评,然后再师生共赏共评,表扬优秀,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五、达标检测
1.针对本课时所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主要是生字的学习,设置一到两道练习题。
2.要求题型多样,难易适中,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加深记忆。
第二课时
六、复习导入 复习识字(我会读)
可采用:生字卡片识字;开火车识字;摘苹果识字游戏,找好朋友,把认识的字读给对方听。
七、丰富认识,引导诵读 1.品读入情
让学生自由读、同桌读、男女生对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入情。通过反复的朗读,向学生渗透字音字形。
2.感悟入境
带着已有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切实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提示:这时候的读书方式可以多样化,要鼓励学生敢于放开,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和动作。)3.欣赏运用
教师可创设情境教学课文:利用音乐欣赏课文、研讨配画再现课文、激发兴趣书写课文、感情朗读课文。
八、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巩固、背诵
(分角色读、合作读、表演读、开火车读、“摘苹果”读、分小组读、男女对读、引读等)
九、积累运用
在教学中,课堂上,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并练习用这些词语或句子说话、写话,也可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资料或信息。
十、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时,教师要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对学生进行相应地思想教育,升华文本的思想内涵,实现真正的教书育人。
2.拓展延伸时,要注意与本节课的文本紧密结合,还要难易适度,切实可行,使学生的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真正得到发展。比如,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相关的书籍,可以围绕课文的语言文字描述画一幅画或续写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进行行动实践等。
3.课文学习完,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的课外延伸作业,或写或读,或抄或画,内容多样,形式活泼,以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语文学习能力。
十一、达标检测
1.针对本课时所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设置一到两道练习题。
2.要求题型多样,难易适中,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加深记忆。
3.可设置有难度的拓展题,拓展学生的视野。
十二、学生畅谈本节课收获,结束教学内容。
第五篇: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可以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这就告诉我们,教学模式的内涵较为丰富,它可以集中多种适应模式要求的教法与学法。在理论上,教学模式是从宏观上揭示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的内部联系;在实践上,是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形成的教学程序。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强调教学模式的研究,目的就是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是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基于此,笔者近年来把“小语阅读教学模式”作为一项科研课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模式:①初读课文:在语境中识字;②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③读懂读好课文:指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读好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此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课文为载体,通过抓住小学生语感形成的心理机制和规律,进行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之目的。整个过程的安排符合教育学“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学理论,体现语文学科特点,这是该模式合乎科学、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准。
下面就此模式的具体操作做如下说明:
一、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任务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还要读出感情;指导学生识字写字学词、积累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学生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二、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做法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结合对少量词句的理解来体现由读正确到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练习读书的过程,还要重视识字写字的指导和语言的积累,如果有时间有条件,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性阅读。
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一般需要两个课时。第一课时
主要任务: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教学路子:三分钟说话,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指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读文→标出生字,生字正音→标出词语,认读词语→读句→读段篇,最后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主要任务:复习巩固字词,读懂课文,读好课文,说话训练,发展思维,积累语言,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路子:先复习字词,再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由读懂课文到读好课文,进行适当的拓展,最后进行写字指导。
三、需要说明的几点
1、关于第一课时
①检查预习三项内容:标自然段,标生字,标词语。(逐项落实到“语境识字”的具体环节中。)
②要突出“语境识字”:教师出示生字并注音,集体正音(教师第一次出示生字要注音,目的有二:正音与复习汉语拼音),学生自由拼读、认读,指名拼读、认读、全员跟读(在识字过程中可安排一些游戏活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这里特别说明的是,二类字只要求整体认读,不要求分析字形,不要求写会,不要求组词说话);标出新词(带有生字的词语),教师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指名认读、全员跟读;出示难读的句子: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句子(认字、读词、读句子,教师要进行相机指导:范读或教读,全员练读,指名读)。
③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要求学生做到“六不”要求:不错读、不加字、不丢字、不重复、不断读、不唱读。)
教师查读,逐段进行,进行信息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读书的指导,要体现由段到篇的指导与读文的过程。分段读文,发现问题,面向全员,具体指导,范读教读,重在学生练读。要重视让学生读整篇课文。这样,读书的方式多,有层次,指导细,效果好。(此时,学生学习时间已长,读课文的遍数已多,可能会精神疲惫,产生厌读情绪,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④写字的指导要具体,要细致,要求要严格。(汉字知识虽然不作为考试内容,但教师绝对不能忽视之。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笔画笔顺,起笔落笔占格等,指导要具体,要细致,要求要严格。)
教师指导学生记忆书写一类字(学会的字)要注意两个层面: A、写正确:出示一类字认读→记忆(让学生编字谜、顺口溜、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相互交流)→组词说话。
B、写好看:先观察字的写法(尤其注意发现关键笔画的占格、写法),然后教师在“田”字格内规范板书并指导,最后学生书空、描红、书写。
低年级的每个课时都要安排“写字”活动。
2、关于第二课时
①在继续学习课文内容之前要安排复习巩固字词这一环节,这一点十分重要。②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要淡化“读懂”,注重“读好”。
就“读懂”而言,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第一种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这种方法适应那些内容比较浅显的课文。如,一年级下册中《荷叶圆圆》一课,让学生自由读文,找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学生读文后会读懂小水珠把荷叶当摇篮,小蜻蜓把荷叶当停机坪,小青蛙把荷叶当歌台,小鱼儿把荷叶当凉伞这些意思的;又如,二年级下册中《画家和牧童》一课,学习1-4段,“你能读懂什么?”学生读文后会读懂“戴嵩是有名的画家”,“看戴嵩的画的人很多”,“人们出大价钱买戴嵩的画”,“人们纷纷夸赞戴嵩的画”,等等。
第二种方法:设问引导。有一些课文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去读懂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什么,每段或某几段讲了什么。如一年级下册中《称象》一课,曹冲称象的办法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提出“曹冲称象的办法是什么?他的办法分几步完成?”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降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难度;又如二年级下册中《画家和牧童》一课,学习第5、6段,让学生读文,标出牧童和戴嵩的话,教师可提出“读了牧童的话,牧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读了戴嵩的话,戴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体会到牧童人小胆大、戴嵩虚心和蔼的人物特点。这样,既使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又发展了语言,训练了思维。
就“读好”而言,教师指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逐段地抓住“提示性的语言”,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加动作表演读,教师范读,等等)练习读文,使学生逐渐地读出人物的感情。具体操作如下:
在学生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并谈一谈自己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相互补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让学生逐渐地读熟,读出感情,甚至做到熟读成诵。要体现由段到篇的朗读。
指名朗读。有两种情况,一是如果“被指名的学生”能够把这一段读好,读出了效果,让他生评读,接着全员练读;二是如果“被指名的学生”没有把这一段读好,没读出效果,教师应该范读,让学生评读,接着全员练读,教师查读。
背诵积累。如果“课后练习”要求背诵这一段或小节,教师要在学生读好的基础上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背诵这一段或小节。教师一定要实实在在给学生背诵的时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进行背诵积累。
“有感情地朗读”不是朗读技巧的展示,“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对文本感悟后发出的真实呼唤(于永正说:朗读就是生活中的说话),也是教师了解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一种手段。
③拓展活动。这里需要强调三点:一是拓展延伸要在学好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二是拓展延伸内容的设计要注意把人文教育与语文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三是要注意难易适度,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