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节外生“姿”

时间:2019-05-14 21:5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数学课堂节外生“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数学课堂节外生“姿”》。

第一篇:让数学课堂节外生“姿”

江苏如东县丰利镇丰利小学(226408)钱小冬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非常强调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以学定教”的基本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经常会出现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节外生枝现象。这一些偏离教师教学预设的“节外生枝”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干扰,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课堂教学的失效。对于这一些数学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教师要善于利用巧妙的艺术化处理方式,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化“节外生枝”为“节外生姿”,促成数学课堂的精彩。

一、引导意外生成——活化数学思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教师预设以外的事件。这一些意外的事件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想法进行巧妙引导,从而拓展学生数学思考的空间。例如,笔者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这一教学内容时,在自主探究阶段,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36-8=”。学生在反馈的过程中,前面三位学生分别采取了借助小棒的方法、借助计数器的方法和破十的方法。正当我准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破十法时,一位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先算8-6=2,再算30-2=2。”此时其他的学生纷纷感到疑惑,有的还嘀咕着:“怎么还倒过来用8减去6呀?肯定是错的。”此时,我并未直接判定对与错,而是引导学生观察该生计算方法的顺序,然后启发学生:“这样的算法结果也正确,是巧合吗?合理吗?”教室里又开始响起学生稚嫩的声音,期间我在各小组间走动,倾听学生的想法。最后,再一次组织学生对这一算法进行讨论,随后大家都用自己的方法证明了刚才那一位同学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以上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并未限制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出现了教师预设以外的生成时,教师对其进行了及时捕捉,并以此为进一步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数学学习。

二、巧化意外错误——促进数学理解由于小学生知识储备及能力有限等诸方面原因,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意外”情况。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对于教师预设以外的学生数学学习错误,教师要善于对其进行巧妙转化,并以此为切入点促进“犯错”学生及其他学生的数学理解。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的练习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计算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的面积。计算完毕,学生反馈这一个圆的面积是3.14×2×2=12.56(平方米),正当教师准备让学生进行其他练习时,一位学生发言:“老师,刚才我还算了这个圆的周长,也是12.56米,说明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是相等的。”显然,这一位学生把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混淆了,这是他的一种错误的数学理解。此时,教师以这一位学生的发言为切入点先引导学生进行正反两方的辩论,通过辩论学生明白了半径为2米的圆的周长是12.56米,面积是12.56平方米,两者之间虽然计算的结果都是12.56,但两者的意义却是完全不同的,12.56米表示的是这个圆一周的长度,而12.56平方米表示的则是这个圆表面积的大小,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区别。以上案例中,当学生错误地认为“半径是2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时,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辩论,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周长与面积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深化了对圆的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数学概念的理解。

三、调动意外分歧——组织数学讨论“十指有长短”,同样班级的学生也会存在个体差异,一个相同的数学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或思路。此时需要我们教师做一个耐心的听众,让学生不同的思想得以表达,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地辩论、探讨交流,这样的课堂才会更高效、更充实。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内容时,我在练习环节让学生计算一个长5分米、宽5分米、高10分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在反馈时,学生列出了(5×5+5×10+5×10)×2和5×10×4+5×5×2这两种解法,正当我要鸣金收兵时,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个方法,列式是5×5×10。”他话音刚落,就有好几个学生迅速作出判断,否定了这种解法。这个学生也马上争辩:“没错的,我求的就是表面积。”这时,我就请这位学生跟大家讲讲他的想法。只见他在黑板上画了个长方体,边指边说:“长方体的一个侧面积是5×10,四个侧面积就是4个5×10。上下底面面积是2个5×5,合起来可以看成1个5×10。这样,长方体表面积一共有5个5×10,所以列式是5×10×5。” “还有其他方法吗?”我充满期待地问。学生一个个激情高昂,跃跃欲试:“老师,等一下,让我们想想。”不一会儿,又有学生提出:“老师,我想出了另一种方法:5×5×10。”这个学生站起来接着解释:“我是把侧面积转化成底面积来算的。”顿时,教室里又是一片掌声。教师也大为感叹,学生的创新潜能真是不可小视啊!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充满着智慧的光芒和创新的火花。总之,教学过程是随机生成的,“节外生枝”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枝”(非预设)虽然生于“节”(预设)外,但它却是如此具有生长性,如此富有生机。当课堂教学出现意外生成、意外错误、意外分歧时,教师利用巧妙的艺术化处理方式能够化“节外生枝”为“节外生姿”,从而让小学数字课堂教学更精彩。(责编

罗 艳)

第二篇:课堂的“节外生枝”与“节外生‘姿’”的反思

课堂的“节外生枝”与“节外生‘姿’”的反思

语文组杨振才

教学中的精彩往往源于课堂的“节外生枝”,它往往让学生充满快乐的思考,伴随着喜悦的感悟,彰显着多姿多彩的个性;“节外生枝”也考量教师的教育智慧和知识水平。“节外生枝”是课堂预设之外的“生成”,这样的“生成”带有突发性、意外性、矛盾性、艰巨性等特点。“生成”得不好,可能是“节外生‘疵’”,“生成”得好可能是“节外生‘姿’”。

怎样才能“节外生‘姿’”呢?我以为有三个关键:

1.贵在发现。

在教学片断中,老师冷静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善于发现可贵的教学资源,抓住突发事件做文章,合作探究,精彩生成,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变“节外生枝”为“节外生彩”。

优秀的教学资源经常流淌于不经意之间,而发现它需要教师一双智慧的眼睛。

2.巧在引导。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上老师要遵循学生的理解方式,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步骤,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必要的点拨和引导,这样才不至于让“节外生枝”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变成“节外生疵”。

巧妙的引导有效避免了教学中的“硬拉死拽”现象,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课堂还是学生的课堂,虽然节外生枝却依然精彩。

3.智在互动。

老师机智地将“难题”抛给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也给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间。因为生生互动会有精彩的“生成”,学生的思考也会给老师灵感或启发,师生互动会让“节外生枝”变成“节外生姿”。

互动,能彰显“生成”张力,使之成为精彩。

“节外生枝”很多老师都会遇到,怎么办呢?这是考验老师的时刻:你的心理素质是否能够“处变不惊”?你的知识积累是否足够“解惑释疑”?你的应变能力是否能够“游刃有余”?

如果教师能拥有高度的敏感和警觉,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而机智地调整教学进程,及时抓住这些“节外生枝”的可贵资源,进行价值判断,突破预设的“形案”的束缚,根据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的“心案”,开发和利用这些“生长点”,随时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就会变“难点”为有价值的“亮点”,使课堂熠熠生辉。

向课堂预约精彩是一线教师的教学追求,这不仅是为了精彩一堂语文课,更是为了自我的完善和提升,是一条需要上下求索的探究之路。

教师不能再凭老经验,只关注预设的教学环节和已设定好的课堂提问,要在课堂的动态生成中寻找新的突破点,利用好课堂中的“节外生枝”,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自己真正成为精彩的老师。

第三篇: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文山州丘北县民族中学幸奎

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以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由此可见,我们应该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活”起来,让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现就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战线上耕耘了数载,静思细想,回忆身边其他教师的教学,发现课讲得最好的教师,数学成绩并不一定最好,但数学成绩最好的班级,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定十分和谐融洽,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也”。曾有一位学生写给我的心里活:“在上每节数学课时,老师您向我提出的问题,您所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从来没有思考过,由于数学成绩不理想,也就使我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我听别的同学说,您是一位很好的老师。我希望在您的教导下,能使我慢慢对数学产生兴趣,我也希望与老师您能成为朋友。”学生有时就靠着与老师的一份感情来学习的,所以老师与学生要多沟通,热爱他们,让他们有一份亲热感,“爱也是学习的动力”这的确有道理,学生喜欢一个老师,爱屋及乌,也就喜欢这个教师所有教学课程,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关心及关爱的情感,能拉近师生双方心理上的距离,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种炽热的情感,定会激起对教师的信任和感激,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 让学生充满信心

信心能激发人的智慧和潜力,信心能使人增强毅力,不思困难,并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说过:“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就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努力,某些学生由于基础不扎实,便错误地认为自已“傻”,于是学习上畏难乏劲,自暴自弃,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对此,教师要善于观察,深入了解,一旦发现他们某一方面的“闪光点”就要抓主契机,及时表扬。后进生尤其渴望能够得到赞赏和承认,当他们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时,会获得精神上的愉快,从而促使自信心的建立。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后进生

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一个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当他们有了点滴进步,就及时予以肯定表扬,让其产生“成功感”,培养自信心。我班有位叫王恒的学生,身体长得结实,但经常迟到甚至旷课,学习成绩较差,不爱完成作业。对这样的学生,我给予他特别的关注,用心地寻找和捕足他身上的闪光点。我发现他关心集体,劳动积极, 于是就选他当劳动委员,以作为班干部来树立他对自己的信心,他担任劳动委员后劲头可大了,工作认真负责,每天的清洁扫除,都主动留下来管理,并帮助别人打扫。在他的带动下,班上的清洁评分在学校总是位居前列。我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开小灶,耐心地辅导,鼓励他在学习上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从而满足了他品尝成功喜悦的欲望,激活他旺盛的求知欲,对学习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

三 让学生兴趣盎然

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告诉我,在数学课堂上如果激发不起学生学习兴趣,就调动不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教师无论有多大的能力和多深的学问,最终的教学效果还是失败的。爱因斯坦曾经把兴趣比喻成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1、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培养。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头,事倍功半。其实,数学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不仅在于它的对称性的美(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美,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像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健康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以促成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彼此交替,相互转化使学生真正喜爱数学学科。

2、密切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充分把握教材、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课程标准中“力求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作的表述更是为我们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信用社去参观,并以自己零花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呢?”“怎样计算利息啊?”等。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四 让评价饱含魅力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每一位学生。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追求的,不断的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目标,把个人竞争变成小组间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所表现的各种素质,他是否积极参与,是否互助合作等,评出“模范小组”、“友谊小组”等,这些以小组评价为目标的机制,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五、运用多媒体的手段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而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反之学生很难马上进入角色,学习不会积极主动,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

中,一定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而各种教具、学具能给学生直接的视觉感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幻灯、挂图可扩大学生视野;运用教学软件可变静为动,超越时空,化抽象为具体,以形象、活生、直观的图象,激发浓厚的兴趣,引起学生探索欲。运用多媒体,不仅能优化数学课的导入、节省板面,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不再是单纯的知识递延,而是如何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学习活起来,使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让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这难道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课堂魅力吗?

第四篇: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和美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

吉家庄镇中心学校 曹秀莲

3月17日,我在我校张校长和高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在保师附校小学举行的“和美课堂”第九届全国小学数学大型观摩研讨会,在听课期间我有幸看到并听到了吴正宪老师、唐彩斌老师、强震球老师等七名名师的讲课和评课,真的是受益匪浅。

首先我先说说我对谈谈我对“和美课堂”的理解。和美课堂是指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尊重个体自身的独立性,让学生个性得以优化,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和美发展的课堂。他的价值追求是营造和谐氛围,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乐学,会学,能学。和美课堂更是以学生为立场,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前提下融合新知,发展思维,迸发创新,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而在这次的观摩研讨会上的七位名师的教学课堂无一不体现着和美课堂的主旨。

听了这几位名师的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课堂全部都活起来啦!这些课从开始到结束,都焕发着生命的活力,课上老师是和蔼的,学生是欢乐的,老师全身心的投入使得每一节课都是一场精彩的演出,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在欢乐的讨论,游戏中主动的接受新的知识。每一堂课都充满了笑声和掌声,每一堂课的结束,学生们都是那么的依依不舍。这样的课堂学生如何能不喜欢呢?

那么到底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呢?

对比几位大师德课堂,我想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放下自己的身段,与学生多沟通,与他们交朋友。这次做课的几位老师都堪称全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楷模,他们有的是著名特级教师,比如吴正宪老师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督学,唐彩斌是杭州市时代小学校长,浙教版新思维小学数学教材副主编,柏继明是北京市特级教师,昌平区城关小学校长,俞正强是著名特级教师,金华师范附属小学校长,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每一位老师的头上都是好多的头衔,但是我们从他们的身上很难看出那种严肃刻板的感觉,尤其是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随和亲切,机智幽默,语言极富感染力,让我们感觉,大师不“大”。学生们也不会觉的他们很严肃,也许在他们的眼里这些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因为他们的语言,亲和自然。强震球老师开场的“年龄调查”罗明亮老师的问候语“同学们乖”还有柏继明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分享的“减肥经历”,唐彩斌老师的电影讨论等等,都让学生们得到了放松,这些贴近于生活中的话题无形之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本节课的期待。吴正宪老师的语言“你想问什么?你问他呀!”“是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你回答他呀!”这些问题,貌似吴老师在“起哄”,故意为难,其实,整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在学生相互质疑、相互解答的过程中,层层突破。回过头来看,平时我们的课也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我们课堂上也会经常引导学生提问,怎么吴老师“问”的问题,感觉就不一样了呢?怎么就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受呢?显然,吴老师在里面加入了很多细节,比如说活动前给学生们的“安抚”,跟学生们交朋友,无形当中就已经走进学生的心里,取得学生的信任。最重要的是吴老师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所给学生与众不同的激励与赞赏,新课标中师生关系强调尊重、赞赏,吴老师没有吝啬自己的赞赏,赞赏每一位积极举手发问的学生,赞赏了学生所付出的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认真,赞赏了对同学的质疑和超越;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标强调帮助、引导,当学生紧张,思路混乱时,吴老师总能作为学生的朋友,给予适时提醒帮助,把问题解决。

由此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课堂,为了教授知识而教,为了完成工作而上课,甚至于有时候还带着情绪走进教室,作为班主任的我,有时候在上课之前还要因为卫生安全纪律等等而对学生进行批评,那么批评之后,学生如何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继续上课呢?

要想让课堂活起来,其次,教师要适时表扬和鼓励。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积极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解答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吴正宪老师就会对学生评价“你真了不起,你的发型与古代早期数学家的想法一样,希望你以后也能成为我们的数学家”这样肯定的,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更有助于让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促进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柏继明老师对学生的商榷式评语“这次的作业做得不够认真,再写一次好吗?”这样让学生感觉非常的亲切。

最后,要让课堂活起来,更重要的是更新教育理论:上课并不是为了知识而教,而是为了能力而教。几位大师对的课堂都是以课本知识为依据,用“以学为主”为杠杆,教会孩子学习的正确方法,教会他们养成认真倾听和自信回应的习惯,培养学生不断质疑和探索的品质,而这些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什么价深度课堂,高效课堂,在课堂上他们还渗透了如何做人,如何认识世界的哲学思考萌芽,他们尊重学生,他们了解孩子,他们把课堂,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比如吴老师课堂的特点是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显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吴老师说,情境创设在数学课堂的重要性,要让问题串贯穿整节课,而且这些问题要让孩子自己提出来,也就是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串。她说只有当问题发生时,学习才能真正开始。在这堂课上,吴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到数学本质,从具体到抽象,教学面积的概念时,吴老师开始在黑板上画出两块不规则的土地,让学生涂颜色,初步感知“面积”,然后让学生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课桌面黑板的面建立面积的表象,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学生同桌说、小组说,上台说,学生回答诸如“面积是长方形的”、“面积是圆的”、“物体的表面”等,大量的说、交流、操作、感知,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这时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这就是创新性思维。吴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给予引导,但吴老师整节课下来都没有出现“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这句结语。吴老师在出示了一张6格纸,一张24格纸(格子大小不一)后问:谁的面积大?在学生多人回答不到位情况下,吴老师没有因为担心课堂的时间、进度而急于揭晓答案,而是让学生静下来思考“停下30秒再回答,更精彩”。是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看看学生们的表现吧:学生通过探究、讨论、交流,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有了真实的体验;学生的每个回答代表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很多想法可以说天马行空、异想天开,有思维才有创新,学生们这些真实的体验是不是比老师的直接灌输强百倍、千倍?

还有一堂课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罗鸣亮老师执教的《小数的意义》。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罗老师风趣的语言和精心的课堂环节及课件,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有趣,朴实而接地气,即使是第一次接触,师生之间也没有丝毫的陌生感,这是生动和谐课堂的最真实写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这堂课的又一亮点,从1张长方形纸片引入猜数游戏,朴实却不失新意,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罗老师顺势而入渗透并解说了小数的意义,新知在游戏活动中悄然而至。罗老师总是不停的故作糊涂,适时把对的忽悠成错对,借学生的嘴说出了老师想说的话,让学生经历了猜想、辨析、推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深度挖掘,极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杭州时代小学特级教师 唐彩斌老师带来的《数学欣赏 螺旋的美妙》,这节课的内容源于唐老师在英国访学期间听到的一节数学欣赏课,一位英国小学数学老师给学生介绍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螺旋线。唐老师深受启发,于是精心设计了这堂数学欣赏课,从斐多那契数列的认识延伸到螺旋线的认识,增强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本节课从电影《达芬奇密码》引入,卢浮宫馆长遇害后凶手留下了一串难以捉摸的密码,这串密码经过重新排列后,是斐多那契数列。斐多那契数列藏在哪里?原来它藏在了除法竖式里,还可以变成一个非常美丽的图案,通过观看1分钟的视频,美丽的螺旋线让学生和与会的老师感到震撼,原来数学可以如此之美。接着,唐老师出示的动手创造螺旋的任务,虽然这一任务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兴趣非常浓厚,唐老师也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很多同学成功画出了螺旋线。螺旋线为什么这么美?唐老师继续出示任务,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前一个数除以后一个数所得的商,发现越往后算,原来这些商或者说比值越接近黄金比0.618,让学生再一次感到惊叹!而此时,探究的任务并没有停止,唐老师继续让学生探索黄金螺旋线的长度,从猜测到计算,调动了学生运用计算周长弧长等知识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并对黄金螺旋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最后在一组漂亮的运用黄金螺旋线原理的照片中结束了本次课。这节课素材丰富,内在逻辑清晰,唐老师的智慧和妙语一次次引发学生的精彩回答。

通过此次课堂观摩与讲座学习活动,我认识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和独特的内部自然规律。教学方法上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学习来达到学习的内化。这次活动对自己来说,更是一个新起点!我会把所学所得运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小学数学这片广阔天地里,尽心尽力用智慧与激情唤醒孩子们对知识的热爱;用灵感与创新打造自己的课堂!真正的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力!

第五篇: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定稿)

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就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动力,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驱力,而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在于构建趣味十足的数学课堂。

一、探究新知:以疑诱趣

学贵有疑,疑则有思,疑是思维的起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针对疑点探疑。

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们做了一个“考老师”的小游戏——让学生说数,老师作答。当学生说735时,老师很快给出了正确答案;学生又说2576,老师马上说出了准确答案;学生不服气,说出更大的数(如85763、1098752……),老师仍然对答如流,正确无误。学生感到惊奇,疑问自然产生,“能被2、3、5整除的数有什么诀窍”,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并想知道这个“诀窍”是什么,又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经过老师的点拨,很快掌握了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知识再现:以动引趣

高度的抽象性是数学的特点之一,而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解决这对矛盾的方法是: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具、学具的操作等各种“动”的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鲜明的感性材料,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引发学生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如教学圆周率,教师事先布置学生先去测量鼓面、圆盘、自行车轮等的直径与周长,并求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再把其结果让学生在课堂上作一次“交流”,发现得到的商相同或相近: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最后老师点明商是一个常数3.1415926……用“π”表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对圆周率概念的记忆就更加深刻。

三、难点突破:以思激趣

知识难点如何突破?一味地讲解,绝对不是好办法,关键在于以思激趣。教学不仅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并能通过学生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如在教学“质数与合数”时,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们把全班学生编上号,引导学生将自己学号的所有约数说出来,用约数个数的不同来区别“质数和合数”这两个概念,学生对于自己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很感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去思考。

只有富有趣味的数学课堂,才能让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也才会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会学”向“善学”发展。

下载让数学课堂节外生“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数学课堂节外生“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故事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数学故事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教育应当是学生乐于接受需求的知识。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在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去学习知......

    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

    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 斯宾赛主张“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从数学本身来看,它具有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也有情感性。要让学生喜欢数学,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上下工......

    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

    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一谈及阅读,人们联想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每一位教师都应把教学植根于这种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只有如此,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大胆探索。一、联系生活实际,激活学生......

    让猜想走进数学课堂

    让猜想走进数学课堂 (摘要):猜想是数学思维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手段。运用猜想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与验证相结合,对学生的猜想鼓励引导,从而使学生通过猜想积极......

    数学课堂让学生做主

    从初一起"数学课堂让学生做主" 学校教育应多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推行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新世纪的合格人才的当代教学工作的核心理念,这......

    让数学故事走进课堂

    让数学故事走进课堂 在教学“0的认识”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对学生说:“小猴子的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又遵守纪律,所以奖励给它两个桃子......

    让数学课堂突显“活力”

    让数学课堂突显“活力” 张瑞杰 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差异的,师生发一个闪烁、一个举动、一个误会、一个忘形,都可能会增加教学中的非预期因素,这些“即兴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