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猜想走进数学课堂
让猜想走进数学课堂
(摘要):猜想是数学思维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手段。运用猜想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与验证相结合,对学生的猜想鼓励引导,从而使学生通过猜想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模式,为解决实际问题寻找最优化策略。
(关键词):猜想验证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措施。而衡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推断能力的高低。猜想正是发展学生推断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催化剂”。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质疑,不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猜想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它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在数学学习中,猜想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学生在这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再将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比较和分类系统化和具体化”等一系列新的、高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中,经常闪烁着猜想的火花。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适时大胆鼓励学生的这种猜想,引导学生在猜想中探索,发展
创新思维。如何让学生学会猜想,掌握猜想的方法,我们学校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一、创造条件,感受猜想。
所谓民主学习气氛,就是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教育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敢于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回答。创新性的见解往往就是在学生的各抒己见之中,学生的热烈讨论之时,往往是学生发散思维最为活跃之际,学生思维的火花才会开始绽放,各种猜想才会产生,进一步才有创新的见解,如爱因斯坦不少发明和理论都是由一定的猜想而产生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能够设计出让学生自由讨论的题目,能够设计出可以有多种答案,并能澄清学生模糊、错误认识的题目,能够设计出学生可能产生创造性见解(即猜想)的题目,这也是数学创新教学的艺术。
二、创设平台,大胆猜想。
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我们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的特点常常用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不可能说出绝对正确的答案,因此我们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即使学生说得不着边际,也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接纳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面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形成个人猜想记录,有的也可以改变由我们教师自己把学生的想法记下
来,形成集体猜想记。如《怎样滚的远》一课,学生认识角的大小及分类后,提问:如何能使球滚的远?这时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斜坡越陡球滚的越远。教师让学生把这些猜想和假设记录下来,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实验验证。这样,学生就会带着自己的目的去探究。
但是如果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截。这时最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我们没有急于在学生动手做之前就把答案告诉他们,也没有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左右学生的思想,暗示实验的结果,而是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做,鼓励学生把看到的都记(画)下来。我们教师只是随机地指导,通过提问、参与、建议等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迈向概念的原理,并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记录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使用的材料、方法,语言表述以及观点和发现,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概括和小结。如《怎样滚的远》一课,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后,尝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设计实验过程,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并真实地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当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有了发现之后,无论他们探究的结果与设想是否一致,我们都尽可能地为学生间的交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面前汇报自己的实验过程,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可大胆提出质疑,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我们教师再结合学生们的观点,把一些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科学概念进行简单的概括和小结,并将学生们提出的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
要启发学生进行猜想,作为教师,首先要点燃学生主动探索之火,我们决不能急于把自己全部的秘密都吐露出来,而要“引在前”,“引”学生观察分析,“引”学生大胆设问;“引”学生各抒己见;“引”学生充分活动。让学生去猜,去想,猜想问题的结论,猜想解题的方向,猜想由特殊到一般的可能,猜想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都讲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推动其思维的主动性。为了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我们还可以创设使学生积极思维,引发猜想的意境,可以提出“怎样发现这一规律的?”“解这题的方法是如何想到的?”诸如此类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猜想、探索,还可以编制一些交换结论,缺少条件的“藏头露尾”的题目,引发学生猜想的愿望,激发学生猜想的积极性。
三、鼓励猜想,形成模式。
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表现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地思考问题,善于常识、善于猜想、探索,能够有效地应用原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地猜想尝试探索和创新。在授课中应启发学生多提问,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分析,并进行自我判定。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猜想、尝试、探索的喜悦,并能够形成一定的模式为学习新知服务。
弗赖登塔尔认为:关于数学每个数学家都知道,除了现成的数学以外,还存在一种活动的数学,同时他也认为数学是被应用的,那就
应该教与学应用的数学,而数学的每次应用都是重新创造,这不可能通过学习现成的数学来培养。因此,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这也是一种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说这种方法有效,是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真正被掌握和可以灵活应用。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这种本领,就要我们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尝试、探索,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从活动中来理解、应用、创造数学。
四.活跃思维,拓展延伸
当学生学会了课本的知识后,思维活动并不应结束,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向学生再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延伸对所学知识的学习应用,从而由课堂的学习引导到课后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如;学完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后,质疑:在生活中怎样合理的选择方法才能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呢?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延伸的探索活动。学生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经历的这个探究知识的过程。上下课的铃声不应该是学习的起终点,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他们进行再学习的基础,教师要重视通过再质疑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自主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到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数学,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发现、去猜想、去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竭尽所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或预测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启动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使之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学习的活动中去。在此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以及和他人合作共同探究,增长探究的能力,获取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解疑的科学态度。通过再质疑活跃学生的思维,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科学的探究,做到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从发现问题,到猜想,到尝试,到寻求方法的过程中,最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潜能。《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阳光雨露禾苗壮,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我们课改的最终目的。通过知识之间的渗透与联系,不断地寻求和探索更好、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大胆放手,使课堂教学生活化、自主化、活动化,从而让学生“乐学、会学、活学。”
第二篇: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实际问题抽象带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基于以上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学完“用字母表示数”后,随意取出一本书,问它有多少页?学生们起先一愣,有的摇头,有的茫然,过了一会儿恍然大悟:“这本书有X页。”“有a页。”“有b页。”„„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再如:红梅公园的门票每张10元,50张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8元,我们班一共有45人,该如何购票?学生们通过思考、计算,得出了多种解法:45×10=450(元),50×8=400(元),50×8-5×8=360(元),50×8-5×10=350(元),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
二、联系生活,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阶段。因此,教学中应联系学生日常生活,选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件,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实例联系起来,逐步形成新概念。
如教学“减法的运算性质”,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如下教学:首先,创设一个让学生当售货员卖文具的情境,让学生根据下面题目的要求进行“买卖”活动。小明到学校小卖部买一支铅笔和一把尺子。一支铅笔的价钱是1角2分,一把直尺的价钱是2角8分。小明付出1元钱,售货员应找给小明多少钱?其次,让学生说出在“买卖”过程中是如何“找退”的?(1)从1元钱中减去铅笔的钱数,再减去直尺的钱数,即是应“找退”(剩下)的钱数。列式为:100-12-28=60(分)(2)从1元钱中减去铅笔与直尺的总钱数,即是应“找退”(剩下)的钱数。列式为:100-(12+28)=60(分)。再次,组织学生讨论:(1)“100-12-28”求的是什么?“100-(12+28)”又求的是什么?(2)两种不同算法结果怎样?(3)说明两道式子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到:100-12-28=100-(12+28)。由于?W生已有钱币在实际计算中运用减法运算性质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不难概括出减法的运算性质。这样教学,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十分充分,形成的表象也就更加鲜明,从而促进概念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法则的推导过程
在进行计算法则教学时,应当避免将“法则”或“方法”作为一种“静态的结果”直接进行灌输,让学生机械的记忆、反复练习,而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己去发现合理的算法,从而逐步归纳、推导出计算法则。
如:教学“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时,若能联系生活实际,把例题改编成学生熟悉的内容――元、角、分的知识进行教学,学生就感到自然,不陌生。可以从钢笔与圆珠笔的价钱引入,求两种笔一共多少钱,就把几元和几元相加,几角和几角相加,几分和几分相加。这就是笔算小数加减法的第一步: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当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就向前一位进一,学生就能理解到:分和分相加满十后,就是1角,则在角的这一位上加1,就多了1角;当角和角相加满十后,就是1元,就在元的这一位上加1,就多了1元,依此类推。这样,学生对小数的退位减法也能轻松的掌握,不感到茫然,也不感到困难。因为他们在计算时想到了买东西付钱的情景。这样,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不但推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而且也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算的过程。
四、作业生活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处处要用到数学。为此,我把作业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作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数学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与延伸,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如学习《利息》前,可安排学生到银行或信用社了解储蓄的意义、方式和利息、利率的计算方法;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制作洗衣机、彩电、电冰箱等家电的包装箱模型,并让学生说说自已的感受,从中领悟创新设计的魅力和数学美;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百分数材料,并把这些材料进行归类、展览;学习《比例》后,让学生测量、绘制学校平面图,家庭所在村子的示意图,以及如何测量旗杆的高度。„„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不仅巩固了课堂里所学的知识,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
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善于把教学内容放在真实有趣的情境里,联系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再创造”的过程,把实际生活带进数学课堂中,才能发展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责任编辑李少杰
第三篇: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大靖初级中学朱成宏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采撷生活数学实例,创设生活情境,为课堂教学服务。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以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为他们创设情境,因为学生学习的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
二、联系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
数学是抽象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注意严密的逻辑性,还要善于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实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和感性化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红领巾、剪刀、等实物图形,指出这些物品上哪里有角,这样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三、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学生获取知识不仅仅靠课堂学习,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在教学中善于把学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学习材料,有效开发了课程资源。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指南针辨认实际的方向后,教师问学生还知道哪些辨认方向的办法,学生说出了利用北斗星、树叶、树的年轮和沟边的积雪等多种从课外书上了解到的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丰富了课程资源。总之,生活是数学课堂的源头活水,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特别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潜能,使数学成为开启学生智慧的一把钥匙。
第四篇:让故事走进数学课堂
让故事走进数学课堂
山西省寿阳县宗艾镇中心小学
郝凯丽
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往往很多,不爱听故事的学生却很少遇到,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感情,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背景故事,创设情境,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寓教于乐,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教师也能更好地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关心儿童的健康发展。
课堂上讲故事,其目的在于引入教学,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而不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故事导入宜短忌长,故事本身要能说明问题,教师有时还需要启发引导,才不会使学生的注意局限于故事本身。有时引导孩子们自己编故事,可以很好的启发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使得这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说说故事在数学课上的运用。
一、利用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故事导入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好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联想,变好奇心为兴趣,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构思相关的故事。
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就利用这样一个故事引入:“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啊!阳光灿烂,兔妈妈领着两只可爱的兔宝宝去拔萝卜,有红又大的萝卜,兔宝宝们看见高兴坏了,小兔白白拔了23根萝卜,小兔灰灰拔了36根萝卜,这下可难坏了兔妈妈,他们一共拔了多少根萝卜呢?哪位好心的小朋友愿意帮帮兔妈妈?”每一位同学都愿意做好心人,所以他们就会积极思考这个问题,进行计算,从而得出结果。把看似枯燥无味的算式,变成有趣的故事比直接说“请同学们计算以下算式”效果好多了。
二、利用故事突破教学难点,促进探索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把难点利用故事化简,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例如:教学《7的乘法口决》可以设计一个片断: 屏幕动画先后出示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
师:请看屏幕——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谁呢?她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 生:七个小矮人。
师:数一数,七个小矮人都来了吗?
随着学生数数,屏幕出示1至7,再在七个小矮人手拿气球中出现7、14、21三个数。
师:七个小矮人他们每人手拿一只气球,你能看出气球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吗?
生:后一个比前一个多7。
生:第一个数是7,第二个数是7+7,两个7相加是14,第三个数是21,3个7相加是21。
师:接着往下写,是哪些数呢?
学生回答28、35、42、49,屏幕中出示各数,我就追问是怎样想的。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学生读7、14、21、28、35、42、49。师: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 生:7。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一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
师:今天这节课如果我们学习乘法口诀,将学习—— 随着学生回答完成课题板书:7的乘法口诀,在精练的故事情节中,没有过多的渲染,有的是一个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拥有快乐的学习心态。
三、利用故事进行练习,调动情绪
学生学数学是参与一项活动,经历一个过程,获得一种体验,是为了学以致用,练习是数学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如果教师只是机械的让学生做题目,那么练习就失去其本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将练习融入数学故事中,结合生活实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是以三角形王国竞选新国王的情境中展开的,并把这个故事贯穿课堂全过程。由于三角形王国中的老国王去世了,各种三角形来竞选国王,竞选国王的标准是谁的内角和大谁当国王。同学们参与到这个童话故事中,帮助他们选国王,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让他们理解不同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练习还是以这个童话故事为载体进一步辨析不同三角形两个内角和与90度的关系。本节课巧妙的设计,让学生感到数学很有趣。
四、利用故事,进行思想教育
利用故事不仅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练习时讲一个故事: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一只青娃爬过来安慰道:“这井壁太高了,随遇而安吧。我在这里生活了多年,慢慢也就习惯了。”蜗牛心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青娃那样生活在这又黑又冷的井底里!”于是问青娃道:“青娃大叔,请问这口井有多深?” 青娃说:“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纪,又背负着这么沉重的壳,怎么爬上去呢?”蜗牛沉默不语,心想我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它顺着井壁往上爬。到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上去了。”然而,它太累了,便决定睡上一觉。早上醒来,蜗牛惊奇地发现自己睡着后从井壁上滑下了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到了晚上蜗牛睡觉时又滑下了4米。爬呀爬,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蜗牛爬上井台用了几天时间呢?同学们能算出来吗?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显得很激动,很想知道答案。在这里利用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设置悬念,把学生分散的心集中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变被动为主动,并且还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让学生学习蜗牛那种契而不舍、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学习上就应该一天一天去积累新的知识,忘记了就应该及时的去复习。
当然,背景故事应当合理利用,应当找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而不是表面的一种热闹,要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不能为教学服务,一切花俏都是多余的。有人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新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支乐谱,教学则是乐谱的演奏。同样的乐谱,每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不同的效果。其差别,不在于乐谱本身,而在于对乐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我相信在座的同仁们都能够深刻理解“新课程”这支乐谱,把我们的教学变成学生喜欢的“乐曲”,使自己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演奏家。
第五篇: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
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一谈及阅读,人们联想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们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由此可见,加强数学阅读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疑”导读
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例如 “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强调的是“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粗读第一遍时我先设疑:这段话中哪几句话比较重要?怎么理解?学生提出:“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句话要重点理解。再细读第二遍,让学生在再读再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书上要讲是“一个最简分数”?我让学生换个角度再问:换成是“一个分数”结论还成立吗?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最后精读第三遍,我让学生边读边想举3个典型的例子,学生举出了:。通过以“疑” 导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二、以“动”带读
以“动”带读就是边读边让学生做一做、画一面、写 一写。在各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以“动”带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像低年级可以把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或数字。在中高年级要让学生学会边看题边画线段图、几何图或简单列出条件、问题以帮助解题。例如“画平行线”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看一遍书上的画图的步骤,以求学生对平行线的画法能初步感知。再让学生按书上的步骤,边看边依葫芦画瓢,试画一组平行线,比一比自己画的和书上画的有什么不同,对在试画时出现的问题还可以提出来大家解决。最后教师再简明扼要地抓住重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平行线”,也学会了如何看书学画法。
三、以“议”促读
以“议”促读就是读读议议,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相互协作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积极创新的一种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读读议议,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角度开展思考、讨论,可以内化知识、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例如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教学时学生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得出规律后,再让学生仔细看看书,交流一下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看法。有的学生提出:“乘法分配律”一定要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吗?抓住这个思维灵感的闪现,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结果大家发现:不仅三个、四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适合“乘法分配律”,而且几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也适合。后来还有学生提出:是不是也可以发明一个“除法分配律”。
四、以“比”引读
以“比”引读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来掌握课本知识,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比可以在知识形成的初始阶段,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可以防止概念之间、规律之间、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交叉、泛化、滥用,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分数与除法”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受分数意义的影响,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每个孩子分得是块而不是块。于是我让学生比一比“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的几分之几?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求的是什么?它们在意义和叙述上有什么区别?通过比较,学生对“分数和除法”的意义、区别、联系就进一步理解了,以后如果再遇到这类题,学生就能正确区分,灵活运用。
总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学会认真看书、用心思考,养成讲讲议议、动手动笔、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的好习惯,真正学会读“数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