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低重心教学走进数学课堂
让低重心教学走进数学课堂
摘要:进入新课改后,发展低重心课堂教学已成为共识.教师必须在数学课堂上谋求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布置作业和达标检测等方面加以区别对待,进行低重心教学,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中、低层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智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把每一位学生都引向成功之路.关键词:低重心教学;数学课堂;分层次教学
进入新课改以后,聚焦课堂,深化课堂改革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低重心课堂已成为热点.本人对研究低重心教学也非常感兴趣.作为从事数学教学的工作者,不光要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还必须在数学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发展低重心教学.低重心教学是针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差异,在一定范围内运用因材施教理论实行区别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保底”、“促中”、“培优”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按中等程度授课的常规,有效地解决了“吃不了”、“消化不良”或“吃不饱”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了素质教育,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低重心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在教授同一教学内容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布置作业和达标检测等方面加以区别对待,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中低层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智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以下谈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展低重心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供专家、同行批评指正.一、低重心教学目标
数学课堂低重心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低重心教学目标,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个性差异,分为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做到心中有人,从而因材施教.要以“立足全体,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以教学大纲、新课标和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精心设计教案,立足教有所别,学有所得,合理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学困生达到①――③;中等生达到①――④;优等生达到①――⑤.例如,在教“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应要求学困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中等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二、低重心教学内容
每一堂课,要利用知识迁移规律,恰到好处地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与其密切联系的新知识,这是课堂低重心教学的第一环节.因此,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精神、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置悬念,对不同的知识内容、类型采取不同的复习引入.当新知识引出后,应及时出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对目标做适当说明或解释,以引起学生注意.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必须以中等生为基准,同时兼顾学困生、优等生两层,要注意调动各层次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尽量使学困生不作陪客.如在讲授“函数概念”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复习相应的旧知识后,可设计如下问题:①什么叫函数?映射?②为什么说自变量x有一定取值范围?③为什么说函数y有确定的范围与之对应?④x、y的取值范围可分别构成集合吗?它们有何特点与关系?⑤你能从映射的角度重新定义函数吗?⑥函数记号如何?新定义与原定义相同吗?然后让学困生回答①②题,中等生回答③④?},优等生回答⑤⑥题.通过提问解答,既复习了旧知识,让学生见证概念的形成过程,又基本上弄懂函数的概念.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明确主攻方向,把主要精力放在适合自己层次的那部分知识的学习上.同时,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的变换等,每个层次内容的设计都要兼顾各层次学生思维能力的现状.三、低重心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既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提问要筛选不同的内容,做到分层次提问.对学困生,在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回答较为基本或较浅的问题,不论回答得对或错,都应鼓励他们思维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对优等生,让他们回答较难、较深的问题,有时对他们故意刁难,训练其能力.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即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识记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分析三个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达到个体的发展,整体的优化.四、低重心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巩固、发展、深化知识的作用.课堂练习时,教师要精选内容,设置分层练习题,考虑好分层指导的时间.题目应具有弹性、可攀性,即“跳一跳,够得着”,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学困生,设计基本练习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些基本的、与课堂例题相近的题目,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促使知识的内化.对中等生,设计发展性练习,让其练习一些稍有变化的、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检查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综合性练习,检查其对新知识掌握的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低重心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低重心布置的作业,可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等几种,必做题和选做题结合.必做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选作题只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布置作业切勿一刀切,否则会使学困生吃不消,导致抄袭作业;优等生吃不饱,挫伤积极性.为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的放矢地布置不同的作业,作业量与难易程度要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相适应.例如,优等生是基础性题目和具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中等生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学困生是基础性作业.在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中等生两类学生的作业要特别仔细些,有时进行面批.六、低重心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对于师生双方都起着反馈信息的作用.教完每一单元后,均须安排一次达标检测.检测题以课本习题为主,注重考查基础概念和基本技能,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检测题.一是采用同一试题统一要求,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及时分层反馈、矫正,对不达标者允许再一次机会重考;二是采用同一试题不同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三是同卷不同题.即对部分题直接注明只要求学困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优等生完成(可采用附加题形式).总之,检测的内容、深度与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应一致,以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落到实处.教师对检测情况要及时反馈,并注意信息反馈的层次性.除了由教师讲评分析答题情况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试卷,找出错误,反思错因,及时纠正.同时,培养学生判断、分析等多方面能力,避免为检测而检测.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低重心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重要突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坚持不懈,又要探索创新,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可急于求成.要面向全体学生,达到“差学生变好,中等生转优,优生更优”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树立低重心教学观念,把学生之间的差异当做一种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一种促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机制,把每一位同学都引向成功之路.
第二篇: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
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一谈及阅读,人们联想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们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由此可见,加强数学阅读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疑”导读
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例如 “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强调的是“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粗读第一遍时我先设疑:这段话中哪几句话比较重要?怎么理解?学生提出:“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句话要重点理解。再细读第二遍,让学生在再读再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书上要讲是“一个最简分数”?我让学生换个角度再问:换成是“一个分数”结论还成立吗?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最后精读第三遍,我让学生边读边想举3个典型的例子,学生举出了:。通过以“疑” 导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二、以“动”带读
以“动”带读就是边读边让学生做一做、画一面、写 一写。在各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以“动”带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像低年级可以把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或数字。在中高年级要让学生学会边看题边画线段图、几何图或简单列出条件、问题以帮助解题。例如“画平行线”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看一遍书上的画图的步骤,以求学生对平行线的画法能初步感知。再让学生按书上的步骤,边看边依葫芦画瓢,试画一组平行线,比一比自己画的和书上画的有什么不同,对在试画时出现的问题还可以提出来大家解决。最后教师再简明扼要地抓住重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平行线”,也学会了如何看书学画法。
三、以“议”促读
以“议”促读就是读读议议,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相互协作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积极创新的一种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读读议议,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角度开展思考、讨论,可以内化知识、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例如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教学时学生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得出规律后,再让学生仔细看看书,交流一下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看法。有的学生提出:“乘法分配律”一定要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吗?抓住这个思维灵感的闪现,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结果大家发现:不仅三个、四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适合“乘法分配律”,而且几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也适合。后来还有学生提出:是不是也可以发明一个“除法分配律”。
四、以“比”引读
以“比”引读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来掌握课本知识,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比可以在知识形成的初始阶段,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可以防止概念之间、规律之间、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交叉、泛化、滥用,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分数与除法”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受分数意义的影响,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每个孩子分得是块而不是块。于是我让学生比一比“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的几分之几?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求的是什么?它们在意义和叙述上有什么区别?通过比较,学生对“分数和除法”的意义、区别、联系就进一步理解了,以后如果再遇到这类题,学生就能正确区分,灵活运用。
总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学会认真看书、用心思考,养成讲讲议议、动手动笔、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的好习惯,真正学会读“数学书”。
第三篇: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每一位教师都应把教学植根于这种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只有如此,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大胆探索。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活学生思维。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8、80、800”,问学生:“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思维十分活跃。有的说加上元、角、分,有的说加上分米、厘米、毫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此时,数学学习已变成学生的一种自我需要,学习兴趣大大增加。
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例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课时,我创设了“某班要去当地三个景点游览,时间为8:00-16:00,请你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费用、路线等”。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要了解景点之间的路线图,各景点的门标及乘车所需的时间、车型与租车费用,同学喜爱的食品和游览时需要的物品,最后还要计算出每个同学需要交纳的费用等。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目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争论,激发创新情感。
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抓住小学生喜欢争论的心理特点,通过争论有效地刺激兴奋点,一步步地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进入角色”,这样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比的意义》时,我故意提出:“你认为比的后项可以是零吗?为什么?”学生好胜心马上被激发,展开争论。一学生说:“比的后项不能是零,因为根据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既然除数不能是零,那么比的后项也不能是零。”另一个学生马上反驳说:“比的后项可以是零,我是体育迷,在电视上看到记分牌上有2:0的。”课堂上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
孩子是纯真的,要使课堂上的学生也像生活中一样充满活力,就要用爱心去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因素,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第四篇:让猜想走进数学课堂
让猜想走进数学课堂
(摘要):猜想是数学思维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手段。运用猜想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与验证相结合,对学生的猜想鼓励引导,从而使学生通过猜想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模式,为解决实际问题寻找最优化策略。
(关键词):猜想验证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措施。而衡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推断能力的高低。猜想正是发展学生推断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催化剂”。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质疑,不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猜想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它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在数学学习中,猜想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学生在这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再将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比较和分类系统化和具体化”等一系列新的、高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中,经常闪烁着猜想的火花。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适时大胆鼓励学生的这种猜想,引导学生在猜想中探索,发展
创新思维。如何让学生学会猜想,掌握猜想的方法,我们学校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一、创造条件,感受猜想。
所谓民主学习气氛,就是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教育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敢于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回答。创新性的见解往往就是在学生的各抒己见之中,学生的热烈讨论之时,往往是学生发散思维最为活跃之际,学生思维的火花才会开始绽放,各种猜想才会产生,进一步才有创新的见解,如爱因斯坦不少发明和理论都是由一定的猜想而产生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能够设计出让学生自由讨论的题目,能够设计出可以有多种答案,并能澄清学生模糊、错误认识的题目,能够设计出学生可能产生创造性见解(即猜想)的题目,这也是数学创新教学的艺术。
二、创设平台,大胆猜想。
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我们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的特点常常用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不可能说出绝对正确的答案,因此我们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即使学生说得不着边际,也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接纳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面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形成个人猜想记录,有的也可以改变由我们教师自己把学生的想法记下
来,形成集体猜想记。如《怎样滚的远》一课,学生认识角的大小及分类后,提问:如何能使球滚的远?这时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斜坡越陡球滚的越远。教师让学生把这些猜想和假设记录下来,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实验验证。这样,学生就会带着自己的目的去探究。
但是如果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截。这时最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我们没有急于在学生动手做之前就把答案告诉他们,也没有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左右学生的思想,暗示实验的结果,而是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做,鼓励学生把看到的都记(画)下来。我们教师只是随机地指导,通过提问、参与、建议等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迈向概念的原理,并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记录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使用的材料、方法,语言表述以及观点和发现,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概括和小结。如《怎样滚的远》一课,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后,尝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设计实验过程,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并真实地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当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有了发现之后,无论他们探究的结果与设想是否一致,我们都尽可能地为学生间的交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面前汇报自己的实验过程,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可大胆提出质疑,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我们教师再结合学生们的观点,把一些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科学概念进行简单的概括和小结,并将学生们提出的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
要启发学生进行猜想,作为教师,首先要点燃学生主动探索之火,我们决不能急于把自己全部的秘密都吐露出来,而要“引在前”,“引”学生观察分析,“引”学生大胆设问;“引”学生各抒己见;“引”学生充分活动。让学生去猜,去想,猜想问题的结论,猜想解题的方向,猜想由特殊到一般的可能,猜想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都讲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推动其思维的主动性。为了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我们还可以创设使学生积极思维,引发猜想的意境,可以提出“怎样发现这一规律的?”“解这题的方法是如何想到的?”诸如此类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猜想、探索,还可以编制一些交换结论,缺少条件的“藏头露尾”的题目,引发学生猜想的愿望,激发学生猜想的积极性。
三、鼓励猜想,形成模式。
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表现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地思考问题,善于常识、善于猜想、探索,能够有效地应用原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为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地猜想尝试探索和创新。在授课中应启发学生多提问,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分析,并进行自我判定。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猜想、尝试、探索的喜悦,并能够形成一定的模式为学习新知服务。
弗赖登塔尔认为:关于数学每个数学家都知道,除了现成的数学以外,还存在一种活动的数学,同时他也认为数学是被应用的,那就
应该教与学应用的数学,而数学的每次应用都是重新创造,这不可能通过学习现成的数学来培养。因此,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这也是一种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说这种方法有效,是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而获得的知识才真正被掌握和可以灵活应用。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这种本领,就要我们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尝试、探索,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从活动中来理解、应用、创造数学。
四.活跃思维,拓展延伸
当学生学会了课本的知识后,思维活动并不应结束,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向学生再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延伸对所学知识的学习应用,从而由课堂的学习引导到课后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如;学完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后,质疑:在生活中怎样合理的选择方法才能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呢?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延伸的探索活动。学生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经历的这个探究知识的过程。上下课的铃声不应该是学习的起终点,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他们进行再学习的基础,教师要重视通过再质疑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自主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到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数学,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发现、去猜想、去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竭尽所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或预测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启动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使之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学习的活动中去。在此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以及和他人合作共同探究,增长探究的能力,获取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解疑的科学态度。通过再质疑活跃学生的思维,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科学的探究,做到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从发现问题,到猜想,到尝试,到寻求方法的过程中,最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潜能。《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阳光雨露禾苗壮,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我们课改的最终目的。通过知识之间的渗透与联系,不断地寻求和探索更好、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大胆放手,使课堂教学生活化、自主化、活动化,从而让学生“乐学、会学、活学。”
第五篇:让数学故事走进课堂
让数学故事走进课堂
在教学“0的认识”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对学生说:“小猴子的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又遵守纪律,所以奖励给它两个桃子。”说的同时,在小猴子下面贴了一个盘子和两个大桃子。“小朋友看,小猴子多很开心呀!”接着小猴子就开始吃桃了。我先从盘子里取下一个桃子,这时让学生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盘子里只剩下一个桃子了。我接着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学生答:“可以用1来表示。”然后我又拿走一个桃子,并说:“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这回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小猴子不知道了,那就让我们来帮助小猴子解决这个问题,好吗?”这样学生很自然的就说出了“0”。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同时就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后反思 :学生是在童话故事中慢慢长大的,他们喜欢听童话故事,也非常喜欢讲童话故事。因此,有趣的数学故事就经常走进我的课堂。数学故事不仅深深吸引了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知识,而且在讲数学故事的过程中,还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深受故事的感动和启发。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之前,几乎天天都接触童话故事,在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他们非常喜欢听故事。在课堂上故事的魅力依然不减,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大法宝。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而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甚至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新教材的内容设计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以儿童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想方法,学习内容和练习的设计非常注重童趣,如果我们上一年级课的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