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重点
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郭大成 《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3/14期
“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校的期待,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求。在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中,“学”和“研”为企业的产品创新提供技术支撑,而“用”则是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不能在市场应用,技术创新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把“用”引入产学研,是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科技、经济相脱节的一个关键举措。产学研用的结合,进一步强化了技术创新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的重要作用。作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知识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高校必须主动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将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主动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高校参与产学研用结合的典型实现形式
根据产学研合作各方关联程度,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大致可分为松散型、半紧密型和紧密型三个层次。松散型合作是当前产学研合作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合作类型;半紧密型合作是在松散型合作基础
上,进一步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形成优势互补的产学研联合体;紧密型合作是半紧密型合作的延伸和发展,使合作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
松散型合作主要是通过项目合作,即用具体的项目将高校和企业结合在一起。项目的提出者既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高校。合作通常以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和服务等多种形式展开。企业是科研投入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高校是技术研发的主体。这种合作方式通常是随项目合同关系的建立而产生,随项目合同关系的解除而解除,是一种有限时段的、动态的合作。
半紧密型合作主要是通过高校与企业或地方政府共建科研机构,开展持续稳定的合作。企业在高校建立工程研究中心、专业实验室等技术集成与扩散中心,开发高新技术产品;高校在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以企业生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为目标,直接促进技术进步。在共建科研开发机构中,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间试验、批量生产和销售服务紧密相联,技术创新成果适用性强,应用于生产的周期短、收效快。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高校与企业或地方政府之间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将技术优势不断发展为规模经济优势。
紧密型合作主要是在前两种合作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结合,以开发出的产品作为支柱产品,创办生产、经营、技工贸一体化的经济实体,从而形成利益共同体联合创新。在合作中,双方责、权、利明确,合作积极性高,企业随着高校新技术的注入,不断推出新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合作双方往往在各自的领域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这种合作最密切,实际上是一种强强联合。
高校投身产学研用合作以来,为了促进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的进一步结合,不断提高成果的转化和产出效率,尝试了多种实现形式,典型的有五种:
依托大学科技园。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它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用结合提供支撑平台和服务机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通道,对于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育高层次的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高校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研究机构,通过共建研究机构,企业对高校专业领域技术创新进行持续投入,有效缩短产品化周期,储备技术和人才;高校利用企业提供的充足资金,实现某一专业领域的攻关,保证科研的连续性,快速占领该领域的制高点。
在中心城市建研究院。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热点对学校的技术成果开展中试、孵化工作,针对地方主导产业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
技术开展研究,解决产业和行业的共性技术问题,从而推动产业升级。组建学科性公司。由大学科研人员为主体依法设立的集科研、生产、创新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企业法人,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知识创造”能力,主要任务是尽快将科研成果孵化为成熟的技术并形成产品,投入应用或生产,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快速转化,实现科研人员科技知识、科研成果的保值和增值。
与企业共建经济实体。高校与企业在多年项目合作或信息交流的基础上,建立产学研用长效合作机制,将双方优势有机结合,利用经济杠杆把双方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在具体实践中,可成立股份制企业(集团),学校以所开发的产品或技术(个别投入一定的资金)占有股份,以董事会的形式参与管理;也可以是高校与企业联合承担工程研制任务,以协议的方式明确联合体领导成员、办事机构及合作内容,具体合作以合同方式约定。
二、高校投身产学研用结合面临的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新中国就强调大学教育要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鼓励教师和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学习、从事研究,高等学校开始创建校办工厂。改革开放初期,政府提出高校要面向经济发展,开展技术转化工作,高校纷纷设立校办科技型企业。1992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开始实施国家“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国家逐步
制定关于产学研正式合作的文件。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把产学研合作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部署《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对高校投身产学研合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和社会地位日益凸显,高校承担了越来越多的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科研项目,在为产业技术升级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自身发展。高校积极投身产学研用合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它既是主要参与者,也是
受益者。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
虽然近年来高校在产学研用合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层次还比较低,合作动力不足,合作效率和效益不高,仍面临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产学研用各方的定位和应发挥的作用不明确。在产学研用密切结合的过程中,用户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过去产学研结合侧重于鼓励卖方主导的创新;而产学研用新形式的提出,让买方参与进来,更有利于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在产学研用各方中,政府应起引导、支持和推动作用,但也存在领导和指导作用发挥过多的问题,有“越位”的情况,应该从发挥领导、指导作用向引导作用过渡;企业是核心,起主体作用,但不少大企业在与高校合作中更多地想发挥“主宰”的作用,忽视了高校的应有地位和利益需求;高校是创新的源泉,但一些高校热衷于产品生产过程,想要从项目“设计、研制、生产”一竿子插到底,不仅忽视了高校本应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发挥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企业的利益。
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还未建立。大学与企业合作的目标之一就是各个参与主体以及相关各方在合作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满足和扩大化。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大学,各方合作的目标之一在于利益的获得。在实际运行中虽然强调了“共同投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原则,但由于大学和企业为了自身获取更多的利益,难免出现难以协调的矛盾,特别是在合作研究和开发当中,各方的贡献往往也难以准确衡量,往往到了有可能获得成果、申报奖项的时候,就开始出现问题,影响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严重时甚至由于矛盾不能化解而导致大学与企业合作的失败。
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从高校的角度来看,虽然政府和教育部门大力推动产学研用合作,但在对高校的评价指标上却缺少这一项,往往强调论文和原始创新
多于产学研用合作,这在国家重点学科评审的指标体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产学研用合作成果为“零指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也相应有欠
缺,缺乏鼓励教师和研究人员从事应用研究为生产服务、为企业服务的机制,加重了应用研究成果脱离实际生产应用这一现象。从企业的角度看,由于国家的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导致部分企业的创新意识薄弱,眼光短浅,不愿意投资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而希望依赖高校直接产出能够马上商业化的技术甚至是产品,这样的要求对于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言是不现实的。
有关政策仍严重制约着科技成果转化。现有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政策,将技术类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实行同一标准,其实它们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规定,将技术成果投资所获股权应以不低于20%的比例奖励给技术完成人,且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奖励比例可高于50%。但现有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政策与该政策不统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该政策不予执行。在实践中,科技成果投资所获股权必须以较高比例奖励技术完成人,才能有利于技术类无形资产价值的实现、才能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活力。此外,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与备案制度不适合技术类无形资产,因为科技成果并没有确定的价值,在实际操作中,科技成果的价值是由合作各方谈判而定,一般是先确定注册资本及科技成果所占的比例,再推算出科技成果的作价。如科技成果转化失败,其所形成的股权资产就会变成零资产,对其股权资产的核销,目前没有可操作的办法。
有市场应用价值的创新研究成果不足。虽然高校近年来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增加很快,经鉴定的科技成果不断增多,专利的申请量也逐年增加,但是高校大量的科技成果未用于生产,即使是应用型研究成果也基本上不具备开发应用的前景,研究成果与工业生产应用的差距太大。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转化率的差距甚远。总体来看,技术导向的科技成果比较多,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比较少;模仿、跟踪的成果比较多,原始性创新的成果比较少;“短、平、快”的成果比较多,但是反映长期科学积累的成果比较少。
三、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建议
在大学和企业合作中,应各司其职,企业是核心,发挥主体作用;大学是主力,发挥创新源泉作用;政府进行指导和引导,发挥其协调、支持和推动作用。对于高校而言,一方面,要充分重视企业的技术需求,并将其与自身的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及时掌握企业发展中的新问题及行业发展新方向,使高校科研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生产服务,决不能简单地将发表论文作为研发工作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要发挥多学科综合的优势,积极投身于“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的研究中,致力于原始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占领科学制高点,努力为企业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产品升级换代提供技术支撑,而不能为了既得利益把精力投向某些产品的生产过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好高校的作用,使高校和企业建立稳定 的合作关系。对于企业而言,应发挥其“技术需求主体、科技投入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的作用,但“主体”不等于“主宰”,企业要尊重高校的应有地位和利益需求,特别要在学术成果方面给予高校应有的支持。对于政府而言,要深入研究并制定推动大学与企业合作的政策、重大计划和配套措施,以充分调动企业、大学双方的积极性。
充分保证大学与企业合作各方合理的利益分配。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来规范合作中的企业、大学、中介机构和金融(风险)投资机构等各方利益关系,制定专门法律,使之能涵盖合作的各个方面,形成全面的、便于操作的政策体系,确保合作成效。大学应支持企业通过合作研发,提高创新及人才培养的能力,其经济利益应体现为新产品、新技术进入市场或实际应用时取得的利益。大学的利益主要是学术成果和经济利益,学术成果主要是获取创新知识的增量。企业要保证大学应该获取的利益。在保证获得技术创新成果的目标或前提下,高校也应注意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不要稍有成果就急于发表论文,这也往往会带来成果分配上的争议。
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建立对高校的科学评价制度,把服务和贡献作为评价高校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质量工程建设、重点学科和学位点申报、人才计划、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调整和完善,形成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激
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高校内部,改革教师工作的评价机制,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绩、科
研的质量和产学研用合作的成效,在鼓励教师把高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同时,也要鼓励他们把新鲜、有用的知识带回课堂。建立对企业的科学评价制度,扭转“唯经济增长”的倾向,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投入资金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规范无形资产管理与处置。根据技术类无形资产的特性,制订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的相关管理政策。提高高校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的自主权,将技术类无形资产的处置权交予高校,取消繁杂的行政审批程序。在科学研究中要允许失败,对于科技成果转化失败的情况,其所形成的股权资产不能按照实物和现金资产的处置方式,要探索更为合理的核销方式。
进一步激发高校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技人员是产学研用合作中的最核心因素,要坚持“以人为本”,合理确定技术持有单位和技术成果完成人之间的权益分配,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目前有关部门规定的奖励比例相对较低,对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不利,比如2010年2月财政部、科技部印发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中规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经批准以科技成果向企业作价入股,可以按科技成果评估作价金额的20%以上但不高于30%的比例折算为股权奖励给有关技术人员。”建议以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投资人股企业时,视在技术形成过程中国家投入的情况,应适当
提高奖励比例,从而在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同时,有效保证高校 占主要股权。
第二篇:改革办学模式 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任务
(七)----改革办学模式 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通过多种方式,探索为社会直接服务、与企业共同实现技术创新、培养优秀人才的新途径。与此同时,建立大学科技园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国家高新区的重要基础。
但是也要看到,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软肋,例如行业企业参与高等教育动力不足,高校应用学科结构体系仍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存在差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扎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这是高校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使高等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要进一步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还要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高校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高校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要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积极参与决策咨询。
推进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构建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是这个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重要课题。作为知识经济“发动机”,高校要进一步改革办学模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第三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企业技术
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浙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形成了一批产业和区域明显的化纤及面料、皮革及制品、五金制品、品牌服装、化学原料药、高低压电器、电子材料、氟化工、汽摩零部件等特色产业,构成了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基础,但这些产业大都是传统产业,产业层次和附加值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同时,我省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急需开展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提升我省产业水平。
(二)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浙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的局面,我省低、小、散的产业结构面临重大挑战。与此同时,我省人多地少,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要素缺口对经济影响日益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已构成硬约束。这些矛盾和现实严重阻碍了企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依靠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繁荣。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坚持企业主体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相结合,重点突破和一般提升相结合,以完善创新投入、运行和激励机制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由企业、政府、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工作者和技术中介机构等构成,以促进产业升级、产品结
构调整和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目标是,以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并实现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开放式系统。其主要载体是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或区域技术中心和产学研联合创新服务平台。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
(五)建立和完善适应我省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大大增加,部分企业技术和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体系完善、机制健全、自主创新能力强、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
----技术中心建设。到2010年,培育20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0家行业或区域技术中心。600家省级技术中心。形成一批接近国际水平或国内一流水平的企业、行业或区域研发基地。重点企业普遍建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到2010年,每年组织攻关关键或共性技术10项,实施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技术创新项目100项,省级新产品1000项。使战略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在自主创新上取得实效。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主导产品。
----技术进步贡献水平。全省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年增长达15%以上,到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例达到40%以上。专职研发人员占职工比例达10%以上。
----自主品牌培育。推进企业每年参与制订一批国家或行业标准,重点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或国际同类水平的其他标准比例不低于50%。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专利的品牌产品。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
(六)企业技术中心。重点是在现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指导和提高上下功夫,加大扶持力度,实现动态管理,重视质量提高和产出水平,突出技术中心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七)行业或区域技术中心。重点是进一步增强功能建设,着力培育其信息集聚与扩散的功能;共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功能;技术服务与咨询的功能;人才交流与培训的功能。
(八)产学研的联合创新服务平台。开展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合作交流活动。针对行业特点,提出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组织联合攻关。重点是抓好一批产学研示范企业的培育和成果转化项目,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真正促进其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
(九)技术创新机制建设。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发挥市场机制对科技资源配置作用,加大政府的引导力度,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
四、加快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十)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创新环境。将企业技术创新条例纳入省立法规划并适时出台。通过立法,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确定指导思想、战略目标,规范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等各方行为和责任,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法律支持。
(十一)转变政府职能,充分运用政策手段,引导全社会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要按照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要求,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务。应用现代信息手段,定期发布产业政策、技术创新指南。充分调动产学研各方面的创新活力。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创新能力项目建设、产学研联合以及创新成果转化等。各地也应制定相应政策,加大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引导、扶持力度。
(十二)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重点支持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其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立专业研发机构,或通过联营、投资、参股、控股、兼并等方式实现与院校的联合。每年扶持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并促进其成果转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共建技术中心,进行技术创新合作和交流。
(十三)加强重点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每年选取30家左右省级优秀企业技术中心,优先享受政府专项资金。定期公布企业创新项目投资指南,吸引研究单位、外资、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等参与我省企业技术创新建设。通过实施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促进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能力建设和提高。
(十四)推动行业或区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应用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真正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按照“十一五”技术创新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选择一批关键和共性技术项目,公开招标攻关。鼓励建立以咨询、检测、培训和研究开发等各种形式的行业或区域技术中心,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发挥集成优势,鼓励中心跟踪和参与国家在科技和产业领域的重大攻关项目,使其成为承担国家和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的主体。鼓励大企业技术中心拓展为行业服务的职能,并积极引导其向行业技术中心发展。
(十五)推进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引导企业将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及检测方法纳入国家和国际标准,掌握技术和经济竞争的主动权。从专利、技术标准等角度出发,支持一批在战略或关键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把自主研发形成的专利技术,实施对外专利许可或专利权转让,使专利技术产业化。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对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发起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予以重点支持。与有关部门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推动我省专利、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等建设。
(十六)完善考核监督激励机制。完善企业技术中心绩效评价体系。把研发投入、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研发预算机制、科技人员培养使用和创新成效等作为评价主要内容。系统科学地设计评价指标、统计口径、评价程序、评价方法,对技术中心企业实行动态的管理,使之更符合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要求,更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政府引导型资金的绩效评估,确实把有限的资金用足用好。每年对省级优秀新产品、优秀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优秀企业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使之带动全社会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第四篇:积极组建企业院士工作站 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模版]
积极组建企业院士工作站 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陆兴培王宝成肖艳君
一、积极筹建企业院士工作站,建立、健全院士工作站制度建设
2009年1月1日,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通用院)与北京化工大学高金吉院士、清华大学王玉明院士、浙江大学谭建荣院士分别签订了聘用协议,聘请三位院士为合肥通用院院士工作站院士。随后,根据安徽省科技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科人[2009]55号)文件精神,经过安徽省批准,合肥通用院组建了安徽省首批四个之
一、进站院士也是最多的企业院士工作站,并制定了“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用以指导合肥通用院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培养造就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促进合肥通用院做大、做强、做久。
与此同时,请进站的院士们在院内担任实职,使进站的院士们有职有权有责任,如聘请高金吉院士但任合肥通用院学术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玉明院士但任合肥通用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谭建荣院士但任依托在合肥通用院的国家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合肥通用院院士工作站工作开展之初,针对合肥通用院的主要研究领域,经过多次磋商,确定了院士工作站拟开展的三个研究方向:“石化装置工程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高参数机械密封技术”、“重要承压设备失效与事故演化与溯源数字仿真技术”等领域。院士工作站建立以来,合肥通用院在科研项目预演和立项、课题研究、阶段评估、成果鉴定等具体科研活动中,请院士们提供咨询和决策。
为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论文发表,设立了“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论文和专利专项奖励基金”,院士工作站内取得的两项发明专利分别获了2万元专利奖励基金,数十篇高质量的论文也分获了每篇2000元到500元的论文奖励基金。为鼓励自主创新,合肥通用院设立了新产品与核心技术奖,重奖在新产品开发与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组和个人,院士工作站内的三个项目组获此殊荣,其中:“15MnNiNbDR钢制2000m3低温乙烯球罐成套技术”获得一等奖,奖金30万元;“新型余热回收式成套装置关键技术研究”和“CPD-600LB型两位三通粉体换向阀研制”分获三等奖,奖金各10万元。
200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来合肥通用院视察工作,对合肥通用院科技创新及行业带动作用给予了肯定。
二、全面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工作,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步伐
合肥通用院院士工作站获批建站以来,通过引进院士智力资源,对合肥通用院攻克产业核心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创新人才队伍、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提升了合肥通用院在 “石化装置工程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高参数机械密封技术” 和“重要承压设备失效与事故演化与溯源数字仿真技术”三个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保障石化装置等重大工业设施长周期运行安全和核电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与装备支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研发和研究成果
合肥通用院院士工作站建站初期就承担了在研科研项目63项,其中: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9项、863计划4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院所基金项目5项,安徽省重大科技攻关、国际合作、自然科学基金等13项,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发展基金7项,中石化科技开发项目16项,国防科工委、海军装备部等军工科研项目7项。2009年1月以来,为加快合肥通用院院士工作站建设步伐,鼓励新产品和核心技术研发,加大研发投入,紧密结合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市场急需,密切跟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特别是国家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的重大装备研制专项项目、“十一五”支撑计划、“863”专项等,精心组织申报。2009内,新增各类科研项目35项,国拨经费近6000万元,创合肥通用院建院以来获得国拨经费的新高。其中:国家“863”计划3项,“十一五”支撑计划1项,科技部院所基金2项,国家发改委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1项,中石化科技开发项目3项,安徽省重大科技攻关、国际科技合作、人才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安全生产等项目10项,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发展基金2项,合肥市科研和成果转化项目12项。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以寿命为基准的承压设备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型高参数高危险性成套装置长周期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安徽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特种材料设备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以及 “承压设备高温损伤行为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 和“CPD-600LB型两位三通粉体换向阀研制”等重要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分别通过了科技主管部门的成果鉴定或验收。获安徽
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4项,2009年安徽省自主创新产品2项,国家和安徽省重点新产品各1项。
为提高成果的拥有量,2009内,组织申报了“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中石化协会科学技术奖”等科技奖励,合肥通用院的院士工作站内的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已获专利授权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申报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发表论文93篇;通过鉴定或验收6项。
为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为院士工作站搭建国内一流的创新平台,为院士工作站的科学发展作支撑,申报的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均已获得批准,申报的国家压缩机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保障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也已通过评审,等待批复。
2. 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
2009年内,通过院士工作站的纽带作用,合肥通用院在“石化装置工程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高参数机械密封技术”和“重要承压设备失效与事故演化与溯源数字仿真技术”等院士工作站的研究领域,签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院士科研团队15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6名、博士后等3名。引进了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的2名博士,在院士工作站内开展相关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同时,新进了23名高校大学生,其中研究生15名。并从院士工作站内选派1名优秀的博士后,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做访问学者1年。
2009年 9月,合肥通用院的“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团队”荣获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的第四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团队带头人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的亲切接见。
三、经验体会和工作规划
1. 经验和体会
从合肥通用院院士工作站半年多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企业院士工作站是院、企合作的一项创举,为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辟了有效途径,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凭借院士团队这支学科和行业的云梯,企业必定能登上科研和经济发
展的新高地。
(1)谋求科学发展,请院士“掌舵”。在合肥通用院谋求的科学发展的发展战略上,请院士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
(2)突破关键技术,请院士“把关”。从合肥通用院的实际出发,以需求为导向,围绕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流体机械节能与可靠性等重点发展方向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与企业研发人员开展联合攻关。
(3)培养创新人才,请院士“授业”。借助院士工作站的高端人才聚集和团队的科研带动工作,为企业培养高端技术创新人才,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支持和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4)带动产学研合作,请院士“出招”。院士工作站促进了“产学研”相结合,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组织形式和合作氛围,为企业的科研和经济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
2. 今后的工作打算和规划
(1)以企业院士工作站为依托,借助院士及其团队的技术优势,围绕石化装置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重要承压设备失效与事故演化与溯源数字仿真技术、高参数机械密封技术等相关领域的重大课题,由院士实施技术指导,开展联合攻关,从而实现自主创新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2)针对合肥通用院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实际工程问题,邀请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开展咨询和学术报告会、交流会、讨论会等技术服务活动,及时解决问题。
(3)在合肥通用院项目申报、研发过程中请院士把关定向,借助院士技术优势,开展项目引进和研发工作。在合肥通用院承担的一系列科研课题实施过程中,对所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制定解决方案时及时咨询院士意见,不定期召开课题工作会议,请院士进行技术指导
(4)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技术成果,在院内实现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5)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的平台优势,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并通过邀请院士举办学术交流和讲座了解国内外本专业领域最新技术发展情况及趋势,依靠院士全方位的资源优势,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2009.12.1
5陆兴培,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为《安徽科技发展六十年辉煌》编纂委员会编委、安徽省八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组成员,多年从事科研管理和规划制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联系人:陆兴培 电话:5335731 传真:5312185e_mail:luxingpei@hgmri.com 地址:合肥长江西路888号邮编:230031
第五篇: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工作,促进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均等化,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载体,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十一五”期间,特别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按照保基层、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我国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水平化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效果明显。
一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省、地方、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共同构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目前,100%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8%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87%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各级疾控机构对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监测能力和应对爆发疫情、中毒以及生物生化恐怖等突
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不断提升。艾滋病防治体系逐步完善,加强了血吸虫病专业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防治水平。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网络基本形成,广泛开展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初步建立了精神疾病防治网络,建立;饿精神专科学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及对基层技术指导的机制。
二是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地三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决策指挥系统,组建了卫生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委员会和四大类27支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建立了卫生应急组织协调、决策评估、信息报告、监测预警等工作机制,制定了流感、鼠疫、自然灾害、核与辐射事故等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网络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目前,我国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率100%。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率98%,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网络报告率87%。
三是卫生监督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有力保障。基本建立了合适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我国现有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国家标准近1900项,地方标准1200余项,行业标准3100余项。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国
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构建了以31个省级和312个县级监测点为基础的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基本形成了从中央到省、市、县(区),并延伸至农村地区的卫生监督网络通信构架。职业病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市级职业病诊断机构覆盖率到83%,加强了国家引用水卫生监测网络建设,在31个省(区、市)及兵团建立城市饮用水水质监测点近两万个,保障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强化。
四是妇幼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截止2010年,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3025个,2005-2010年,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由18.8万人增长至24.5万人,妇产科和儿科职业医师由22.4万人增长至36万人。2011年,投入43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配置基本设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均有赚兼职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基层妇幼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基本妇幼保健服务功能逐步加强。加强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培训,推进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可以说,随着公共卫生服务建设体系不传断加强,我国传染病疫情总体稳定,慢性病防治不断加强,城
乡居民享受到了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得到了更好的维护,国家健康指标继续改善。
参考文献
〔1〕 管仲军,黄恒学.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与原因分析
〔J〕.中国行政管理,2010,25(6):56-60.〔2〕 高峻璞.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及其管理对策探讨〔J〕.中国
公共卫生,2006,22(7):815
〔3〕 王延中.我国公共卫生制度的问题和出路〔J〕.中国卫生
经济,2004,23(11):35-39
〔4〕 吕筠,李立明.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基本职能及其内涵
〔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8):1022-1024
〔5〕 陈蓓蓓.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差距与均等化探析
〔J〕.西安社会科学,2009,27(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