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济南教育改革方案出台 2018中考大全
济南教育改革方案出台 2018中考“分数+等级”录取
13日,山东省济南市教育局召开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意见新闻发布会,“济南版”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正式出台,其中涉及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等内容。2018年,济南中考将采用“分数+等级”评价录取,只有语文、数学、英语3科采用分数评价,总分为450分,其余科目均改为等级评价。
去年12月30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要求对涉及中考招生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37项内容进行全面综合改革。今年5月,山东省教育厅陆续发布了相关配套文件,各市也结合实际情况陆续出台改革政策。济南市教育局今年5月启动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评价文件起草工作,先后组织教育行政部门、高初中校长、基层老师班主任等多批次调研,随后又进行了数据推演和风险评估,最终制定了“济南版”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方案。
济南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王紘介绍,在招生录取方式上,考虑到济南市每年中考人数在7万人左右,且有逐年增加趋势,若全部使用等级表达会造成同等级组合人数过多,高中招生无法进行,因此,济南市采取“分数+等级”的方式,同时采用分数的语文、数学、英语科目分值从120分提高到150分,目的是增加区分度,减少同分数线上的人数。“新的招生办法从今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学生开始实施,2018年中考招生时正式实行。具体等级科目的等级划分细节将陆续细化、公布。”王紘说。
变化仅语数外三科计分其余均为等级评价
今年初中新入学的学生,2018年参加中考时,将采用“分数+等级”方式评价。语文(含传统文化)、数学、英语(含听力测试)实行分数考核评价,语文(含传统文化)、数学、英语(含听力测试)各150分,总分为450分。如今中考语数外3科各120分,物理化学共150分,体育60分,中考总成绩为570分,而新版中考方案总成绩下降了120分。
同时,物理、化学、体育由分数变成等级评价,新版使用等级评价的科目分别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综合实验操作,这些科目将采取等级呈现的方式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可根据考生数量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相应细化。考查科目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
变化物化生实验操作合考音美综合实践列入考查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其中语文(含传统文化)、数学、英语(含听力测试)、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作为考试科目;物理、化学、生物科目的实验操作技能合并为综合实验操作,列入考试科目;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作为考查科目。
语文(含传统文化)、数学、英语(含听力测试)、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思想品德等科目实行闭卷纸笔考试,其中物理与化学、生物与地理、历史与政治采取同场考试的方式进行;综合实验操作采取现场实验操作的方式进行考试;体育按照过程性与结论性测试相结合方式,采取现场测试的方法进行考试,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所占比例不低于总成绩的50%;信息技术学科采取上机操作的方法进行考试;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科目由初中学校根据课程要求,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论性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查。
变化生物地理信息技术考两次取最好成绩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坚持“学完即考”的原则,生物、地理学科首次考试安排在学生初二年级学年末进行;语文(含传统文化)、数学、英语(含听力测试)、物理、化学、历史、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科目的考试、考查安排在初三年级下学期进行。
综合实验操作中的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初二年级下学期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初三年级下学期进行。生物、地理、信息技术三个科目安排两次考试机会,取最高等级记录成绩。
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含补考)或参加推荐生招录被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学生,由初中学校发放《义务教育合格证书》。
详解2018年中考改革
济南市2018年中考发生很大变化,作为今年秋季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小明在未来3年的初中学习将有哪些改变? 3年后中考变化
首先,语数英语三科计分,其余均为等级评价其次,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合并考试。第三,生物地理信息技术考两次取最好成绩
面对新的学业水平改革,小明不仅要平时学好语数外、物理化、历地思、信息技术等科目,还要注重自己的综合实践、美术、音乐等内容的学习运用。同时,还须培养自己乐于助人、勤俭节约、感恩父母等好的品质,便于综合素质评价。“学完即考”
初二年级学末小明将参加生物、地理学科首次考试,生物实验操作考试。
初三年级下学期小明将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操作考试。生物、地理、信息技术考试可以考两次,取最高等级记录成绩。
考试分等级
考试科目:计分表达+等级表达 考查科目:分合格、不合格
在学习中死记硬背不灵了,小明要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多下功夫。相关新闻 考生综合评价:
与指标生录取挂钩一般不评为不合格
“济南版”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中,对于具体评价方式、评价原则与评价结果都做了具体规定。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评价过程也会保证多元化,未来将本着“谁熟悉、谁评价”的原则,根据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了解程度,科学、合理地设计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
学生本人、同学、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等作为评价主体,对学生日常表现进行总结,最终将以A、B、C、D四个等级的方式进行呈现,对应评价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除非触及底线,一般不评定为D等级。
考生不要小看了这个综合素质评价,该评价将成为在指标生录取时,为弱势科目弥补“增分”的一项因素。考生报考指标生时,未达到所报考学校指定科目等级的考生,但其综合素质评价总评等级达到B级及以上,经招生学校同意,可在学校要求的等级基础上降低一个等级录取,但所降科目的等级不得低于C级。
缩小等级中的分数差距增加成绩区分度 济南明年将出台等级细化方案
3年后,中考只有语文、数学、英语算分,包括物理、化学等9个学科全部分为A、B、C、D四个等级,那么,其他9个科目仅靠四个等级能否保证区分度? “为增加区分度,现行的A、B、C、D四个评价等级也将进一步细化,未来可能通过把„A‟分成„A++‟、„A+‟、„A‟和„A-‟的方式,将每个等级中分数差距减少,来增加考生成绩的区分度。”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不考虑D等级的话,9门学科将有27种组合,如果将等级再进行细分,等级的组合将更多。据悉,具体的细化方案将于明年出台,家长可以放心的是,经过等级区分之后,同分上的人数将缩小至两位数或两位数以下,能有效避免考生出现成绩大“撞车”,避免普通高中学校产生新的大班额现象。
第二篇:北京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北京机构改革的重头戏“三定”(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方案出台,52个部门共增加、取消、下放、转移、加强职责150项;解决和理顺交叉职责28项;首次明确应承担责任417项。
昨日,北京市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定”方案将为推行行政问责制提供依据,并将有利于解决权责脱节和缺乏监督等问题。所有“三定”方案近日经市政府正式批准印发。
职能转变150项
保健食品评审职责“转移”
作为“三定”的核心,46个工作部门、6个部门管理机构,职能转变事项150项,并着力取消、下放了政府不该管的事项。例如,原由市药监局负责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技术审评,将“转交”事业单位。
“三定”明确、加强了41个部门的服务职责,并着力强化为中央在京单位服务的职责。
职责理顺28项
两部门明确大学生就业分工 为解决部门间职责交叉、推诿扯皮问题,“三定”共解决了28项此类问题。如劳教系统强制隔离戒毒,原由市公安局、市劳教局共同负责,今后将归口为市劳教局一个部门,“出发点”是“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
对于确实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三定”先明确牵头部门,再分清主次责任。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就业政策将由市人力社保局牵头,会同市教委等部门拟订;就业指导、服务,离校前归市教委,离校后归市人力社保局。
明确责任417项
百姓安居明确由住建委负责
为防范权责脱节、重权轻责、缺乏监督等问题,更为行政问责制提供依据,“三定”首次明确了52个部门的417项责任。例如,明确百姓安居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须加快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房地产业新格局。
此外,人随事走、编随人转,“三定”方案市政府行政编制的“总盘子”,没有突破。并按照规定、标准,核定了各部门和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各部门内设机构的总数,减少了3个。
亮点解读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从全国来看,北京这次机构改革力度不是最大的,但充分考虑了北京的实际情况。总体来看,这是一个稳妥的方案,既考虑了北京未来的发展,也有为中央服务的定位。
亮点1环保等部门职责减负
方案:市环保局取消了管理本市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认证的职责,并将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职责,交给区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市药监局将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技术审评工作交给了事业单位承担。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商务委则取消了直接办理与企业和产品有关的名牌评选活动和评比活动的职能。
解读:这是一个趋势,削减政府的职能,将它交还给市场或者社会。一般来说,市场能做的事情政府就尽量不要去做,取消的这些职能都是市场、社会或者中介组织能做的。
政府管了太多自己管不了、不该管的事,就会导致机构和人员膨胀。不少政府部门要从外面借调人员,原因就是该放出去的没有放出去。要真正减员增效,就要把政府手中的“事”减少,这样才能避免机构和人员膨胀的反复。
亮点2信息公开写入“三定”
方案:此次“三定”,明确由市政府办公厅统筹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政府信息公开职责作为统一要求明确写入各部门“三定”中。比如,明确市审计局“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明确市统计局“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全市性基本统计资料,定期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信息”等。
解读:这是北京市的强项,北京对信息公开高度重视,目前也走在全国前面,这与北京的城市特点和定位分不开,北京市民整体素质较高,对信息公开的需求也很强烈,将信息公开写入三定方案是符合北京城市特点的。
亮点3基教管理增设一个处
方案:此次“三定”进一步优化了市教委的内设机构,加强了基础教育管理的力量。在调整整合的基础上,市教委负责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的内设机构由一个处增加为两个处。
解读:北京基础教育择校问题严重,加上教育不均衡的问题突出,北京也集中了很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因为在基础教育这一块加强力量是应该的,以解决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包括基础教育的城乡一体化,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亮点4网络视听节目设管理处 方案:明确了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和市新闻出版局在动漫和网络游戏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市广电局调整设置了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处,负责网络视听节目的服务和监管工作。同时,明确由公安、通信和文化执法等部门共同参与,查处各类违法传播视听节目的网站,强化了市广电局对本市互联网出版和手机出版进行监管的职责。
解读:北京的信息化水平高,网络发达,利用网络的人数众多,上网人数和各项指标在全国应该都是最高的,所以,网络和新媒体的监管也是重点。从国家层面看,因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都是多个部门交叉管理,所以大体的格局是技术支撑这一块由工信部门来做,而内容监管则由宣传和广电部门来做,这种方式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但目前基本都是按这个思路操作。
第三篇:河北省年底出台高考改革方案
河北省年底出台高考改革方案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本报讯(记者马利)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大致时间节点是:今年上半年研究出台实施方案,年底前出台实施办法;2015年秋季开学正式实施;2018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将体验全新的高考。2月26日,我省教育工作会召开,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在会上首次公布高考改革步骤。
据了解,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重要思路是,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外语实行一年多考;高职院校实行分类招考。
今年,教育部将出台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要求各省根据教育部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于今年上半年出台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改革试点省份要在上半年出台试点实施办法。“我省是生源大省,推进改革既要积极更要稳妥。”刘教民称,因此设想进行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时间节点是:今年上半年研究出台实施方案,年底前出台实施办法,2015年秋季开学正式实施。实施前,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提前公布高考改革方案,让社会公众对考试制度改革有一个清晰、明确的预期,也就是我省2018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将体验全新的高考。
与之配套的是,我省将进一步改革与完善高中学业成绩评价,要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查学生高中学业完成情况,分别采用合格和等级方式来呈现考试成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以及将来所报考高校的要求,选择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同时教育部门将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一门课程可以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计最好成绩。
刘教民要求,为了适应高考改革,高中课程改革与教学必须提速。“因为我们现在的高中按课程改革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实验室不够,实验仪器不够,个别高中学校连一个通用技术实验室都没有。就是有的,课程开设也达不到理想。这些短板,我们必须在一两年补上,不能耽误改革,不能耽误教学。”
第四篇: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方案出台(本站推荐)
《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出台。中央军委日前发出通知,从今年5月起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开始实施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长期以来,我军实行军人免费医疗、随军家属包干医疗和军队职工公费医疗制度。为适应国家医疗改革和军队建设的新形势,解决现行军队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先行试点和扩大试点的基础上,全军将进行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通过改革,将建立起“军人免费医疗、随军家属优惠医疗、军队职工保险医疗”的新型医疗保障制度。
此次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原则是:实施分类保障,按照人员身份区分医疗待遇;实施合理医疗,医疗保障水平与技术条件和经费承受能力相适应;建立统定结合的费用管理制度,完善就医和费用管理机制;实行持卡就医,简化就医程序和加强就医管理。
《方案》还特别规定,对距离军队医疗机构较远、就医不便的边远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和边防哨所的军人及其享受优惠医疗的随军家属,门诊和急诊住院可以到附近地方医疗机构就诊,实行医疗社会化保障。
据悉,为保证改革政策出台,军费增加了医疗投入,提高了各类人员经费供应标准,新设了若干与改革新政策相适应的供应标准。
摘自《北京劳动就业报》
第五篇:高考改革方案上半年出台
高考改革方案上半年出台“1+5”
据新华社电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15日在此间举行的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部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
至此,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所进行的高考改革方案的轮廓已大致清晰。研究统一语、数、外高考内容
袁贵仁说,各省要根据教育部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于今年上半年出台改革“实施方案”。在有意愿、有条件的省份和高校开展改革试点。改革试点包括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相关省份和高校要于上半年出台试点“实施办法”。
“高考改革事关重大,我们强调有意愿、有条件这两个前提缺一不可。”他说。
根据此前一些专家的描摹,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或只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袁贵仁表示,教育部将抓紧研究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考试内容,完善国家考试题库。高等职业教育则要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方式。
学生作弊就职单位将会了解
针对考试公平公正的问题,袁贵仁说,今后要建立校长作为法人代表签发(或授权签发)录取通知书制度,公布各校录取通知书签发人名单。
对学生作弊、作假、经查实除按规定处罚外,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就学、就职单位了解。他还强调,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加强高考改革的风险评估。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提前公布高考改革方案。
另据袁贵仁对2014年教育工作的规划部署,今后学生在学期间参加志愿服务将“以纪实方式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逐步使之成为评优升学的硬性要求”。
(原标题:“1+5”高考改革方案上半年出台)
据新华社电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15日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部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袁贵仁说,各省要根据教育部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于今年上半年出台改革“实施方案”。在有意愿、有条件的省份和高校开展改革试点。改革试点包括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相关省份和高校要于上半年出台试点“实施办法”。
根据此前一些专家的描摹,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或只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袁贵仁表示,教育部将抓紧研究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考试内容,完善国家考试题库。高等职业教育则要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