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民族精神解析(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21:4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与民族精神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与民族精神解析》。

第一篇:《论语》与民族精神解析

《论语》与民族精神

作者:郭继承

论文摘要:如何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如何实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创造性转化,在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论语》为解读的范本,在研究方法和视角上不是拘泥于传统文化的典籍的具体的话语和结论,而是着眼于分析文化典籍背后所反映和体现的精神内核,及其对民族精神的贡献;在具体的结论上,本文认为《论语》一书所体现的强烈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反思的精神、兼容兼蓄、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精神、高尚的操守精神、对社会的责任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进步和发展中有着长久的价值。

关键词:论语

文化

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当前很多朋友们讨论的问题,尽管其中争议的问题很多,有一点是有共识的:那就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精神的支撑力和原动力。民族精神更多的是从人的精神层面而言的,在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关系中,一方面先进的优秀文民族文化滋养培育了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民族精神激励、促就了优秀民族文化的创造、学习和传播;二者是互动的关系。结合到中国的文化发展的实际,探讨民族精神的问题尤其具有现实意义。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分析,毋庸置疑的结论是: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几个文明悠久的民族,只有中华民族在华夏大地上繁衍生息,历经风雨磨难而更坚强。这其中的究竟固然十分复杂,但有一点是可确证的:那就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创造和培育的动力与源泉,在中华民族的维系、整合与进步中起着独特而无法替代的作用。这使得我们有必要也十分有意义的从民族精神层面解读中华民族生命力和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密码,以期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中华文化的体系与内容庞杂,在许多方面都有熠熠生辉的成就与贡献。在整个中华文化体系中,儒家文化占据特别重要的位置,而《论语》更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与源头,本文拟就把《论语》作为解读民族精神的一个范本,从《论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的角度,解析《论语》的现代意义,以及对我们民族精神家园的滋养和贡献。

事实上,任何一个民族的优秀典籍,提供给人类的绝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知识或话语,不仅仅是一个带有历史痕迹的死的东西,因为具体的知识或话语受环境、时间等诸多条件的制约很大,往往会因为历史的变动而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优秀典籍更重要的价值是他所包涵体现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浇灌、滋养一个民族的精神,使社会的进步不仅有了面对困难的智慧,还有一种永不枯竭的厚重的精神的原动力与支撑力。这可谓写此文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鉴于文化的民族性,中国的文化形态与特质是同于西方的文化的,研究中国文化应该有适合自己特色方法和视角。比如:就古希腊的文化而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亚里士多德就开辟了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的先河;而中国的文化一直到近代以前,还是处于多学科杂糅的状态之中。这种不同就使得我们在思考中国文化的若干问题时不好就西方一些模式和学术习惯对中国进行研究。在学术的思考与研究中,也有一个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问题,用当前时髦的术语也就是有个语境的问题。《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二章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方 法论的角度,抛开《论语》具体的言语与复杂的内容,即抛开形而下层面的拘泥,直接抽象、概括、总结、升华出《论语》中体现的民族的精神,从形而上的角度解读体现在《论语》一书中的灵魂,并尽可能的把握这种精神对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内驱力的重大贡献。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复杂性是事物存在状态的一种事实状态。人也是一样,许多时候,都会处在不断变化与复杂交错的情况中,文中所分析的《论语》的精神,是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角度来进行的,分析的是《论语》中的优秀的人文精神,不是指《论语》的全部内容,此外,孔子本人也是复杂的,不是孔子的任何言行都吻合本文所提出的几种精神。这如同毛泽东在晚年的时候,毛泽东本人背离了毛泽东思想。现实是很复杂的,每一个人都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种精华与糟粕的交融的情况,更要求我们有一种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理性、自觉与责任。

第一种精神,是强烈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不独在《论语》中有所体现,应该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在《易经·象辞上传》中《乾卦》第一句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非常刚建且勃发生机的民族精神的宣言。庄子有一句话:哀大莫过于心死。一个人,大至一个民族,只有在她的血脉与灵魂里有一种强烈的自强不息的发展的愿望,她才可以有百折不扰的执著与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自强不息的精神之中自然含有主体强烈的责任感与自我认同,实际上,孔、孟等都一直在倡导主体在发展的责任的承担面前,是责无旁贷的。换一句话说,主体意识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很自然统一的,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需要主体来承载和弘扬。

在《论语》中体现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之处非常之多,本文试就几处做一例证:

其一:“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第三十五)

其二:“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为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第十二)

其三:“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第十三)

其四: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第十九)

其五:“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第二十)

其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第二十二)当然,这句话不仅体现的是孔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还有他海纳百川的向 别人学习的胸襟。

其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第二十一)

其八:“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第二十九)

其九: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第三十)

其十: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第三十七)

其十一: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第二十八)

其十二: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第八)

上面只是择《论语》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要证明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读者已不难看出一个非常有主体意识(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等),且在主体上闪现着极强的自强不息精神(如: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等)的孔子。这两种精神是和谐统一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主体自身的品格,要“不怨天,不尤人”,因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从孔子一生成长经历看,也很能说明孔子是怎样从一个“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第六)的落寞的士大夫的后裔,经过自强不息,不断学习,而成长为一个广受人尊敬的且博学的大师的。在孔子年轻的时候,季孙氏有一次宴请鲁国的士阶层,孔子当时也去参加,但被守门的阳虎拦住了,孔子问:你为什么拦我?阳虎回答:这里是飨士的,不是请你的。言外之意,孔子没有资格参加。这不仅仅是对孔子的侮辱,也从侧面证实了孔子的处境。但孔子不气馁,发奋学习。据史料记载:孔子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到东周的洛邑观光学礼,曾向神秘的老子请教有关周礼的问题。在鲁昭公十七年,郯国的国君郯子来晋见鲁昭公的时候,因为郯子对郯国的始祖少昊氏和古代的黄帝、炎帝、共工氏等部落的传说知道很多,孔子很珍惜机会,前往请教。孔子在诗、书、礼、乐、易、射、数等六艺诸多方面都孜孜不倦。当他读到《周易》时,竟然“韦编三绝”,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第十七),可见其刻苦的程度。有这样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孔子的成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孔子在晚年曾对自己的成长经历有一个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一种极高的智慧与境界,也是孔子努力取得的结果。将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广开来,不仅予一个人的成长,且与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人不断进步的精神原动力,无论怎么样的推崇、弘扬都不为过。历史上无数个人或民族发展的事实都告诉我们,唯有自强不息,有发展自己的强烈愿望,有百折不挠的执著与勇气,这个人或民族才有可能兴旺发达。相 反不思进取,萎靡不振,糜烂成风,自甘堕落,只有是死路一条。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国学院讲演时,建议将《易传·上》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清华的校训。在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中,清华学子之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有诸多因素,但校训所体现的一种精神及这种精神对清华学子的成长所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了相当作用,这是一种精神的激励,是陪伴和支撑人一生的动力。

第二种精神,是反思的精神。反思的精神是一种时时对自我的体察与觉悟的真诚,是一种时时质疑和审视自己得失的勇气。反思的精神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在清醒的反思、检点自己得失、优长与缺憾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在认识不足,改正不足的基础上不断地进步,才能真正做到自强不息。这种反思精神要是自觉的内化成人的一种修养;反思要是真诚的,真正做到深入到灵魂深处;反思要是有勇气的,真正做到敢于坦诚、直面、改正任何困难与缺点。

《论语》中体现反思精神的话语很多,现择几例:

其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第四)

其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第十七)

其三:“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诉者也。(”《论语·公治长》第二十七)

其四: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第二)

其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第三)

其六: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第三十三)

其七: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第三十四)

其八: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强调君子对自身的错误要有真诚地反省态度)”(《论语·子张》第八)

其九: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第六)

其十: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吾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第八)

其十一: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第二十八)

从上面语句,不难看出一个有着清醒自我认识的孔子,有勇气真诚进行自我反省的孔子。在这一点上,孔子还说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第三十)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着理想和抱负的君子,应该具备反思的精神或品格。“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过;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第二十一)反思精神最重要的不是执政者在社会面前所起的良好的引导作用,更重要的在于,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只有具有了真诚的反思精神,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真正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进步。考虑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中的某些缺憾和不足,这种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正如在本文开头所说的,《论语》中不仅有清醒反思的一面,也有比较保守的一面,比如孔子对周礼的推崇等等(因为篇幅,故省去例证)。这种复杂交错的情况也反映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里。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极其复杂的内容,是各种文化品格的交织。在看到我们文化传统中有清醒反省的一面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民族文化的反思精神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在研究传统文化时引起高度的注意,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剔其糟粕。中国的近代史,可谓是我们缺乏这种反思精神的生动例证。早在满清的统治者还沉醉在所谓的康乾盛世辉煌时代的迷梦的时候,西方国家如英美等国已经驶上了历史发展的快车道。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把西方社会带到了一个崭新的现代文明,相比之下,中国的统治者却说什么“天朝物丰盈,无所不有,厚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奥海关志》,卷二三,第八页)。“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宣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藉此些微远物也。”(《清高宗实录》卷六九四)后来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在这样铁的事实面前,并没有真正促使中国的统治者反省,就连在当时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的人如林则徐、魏源等人,也只能肤浅的看到中外的差距在于“船坚炮利不如人”,并提出所谓的药方:师夷长技以制夷。事实上,整个近代史,乃至直到今天,我们在西方近现代文明的面前,如何真诚的反省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有勇气正视自身的问题,坚定地推进本民族 的现代化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在真实的历史面前,回避问题,掩饰矛盾,而只是喜欢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这没有什么好处,结果只能是自欺欺人。与此相反,我们的近邻日本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差不多与中国同时代,日本也同样面临着列强的侵略,但日本人反应相当灵敏,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推行“明治维新”的改革,对日本进行全方位改革。结果,十几年之后,日本国力大增,成为国际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强国,且在中国近代史上,相当多的耻辱是日本人加给中国人的,从情感上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爱憎,但从理性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角度,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要培养我们的民族之中已有的但远远不够的反思的品格。

第三种精神:兼容兼蓄、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精神。

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不断地在主客体关系的互动中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在事实上,人类作为社会的主体,由于区域、民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又带有许多个性化因素,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特色,有不同主体的优点与不足,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解决人类进步所需要的所有智慧。一个民族只有具有海纳百川、兼并兼蓄、和而不同的包容的品格与学习的精神,才能不断提升本民族进步的速度与质量。论语中就明显的体现了这种精神,且这种精神与上面所论述的两种精神,也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主体进步的原动力,而主体进步的真正体现,恰恰是在清醒地认识自我——反思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包容中实现的。这三种精神可谓是逻辑的统一在一起,在相互作用中实现主体的进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侧重体现的是向学习别人的精神,和而不同则体现的是在不背离基本的原则的前提下,对异己的尊重与理解和宽容。

在论语中表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精神的地方亦很多:

其一: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子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第三十一)

其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墨仁》第十七)

其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第二十二)

其四: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一)

其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第十四)

其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二十三)其七: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粟,曰:使民战粟。”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第二十一)

其八:子绝四:毋意,毋女,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第四)

其九: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毋惮改。”(《论语·子罕》第二十五)

其十: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论语·子路》第二十八)

其十一:子路曰:“恒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恒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功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第十六)

其十二: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第三十六)

其十三: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辱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第八)

从上面列举中我们不难得出,孔子主张对优秀的人或在不同的方面有优长的人,在态度与情感上要有尊敬,在行动上要勇于学习,这实际上体现的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精神;对志不同、道不和的人或意见,在不背离“仁”的情况下,要给与理解与宽容,这里体现的就是和而不同的精神,用今天的词就是多元包容的态度。上述精神一样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好好继承、发扬这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文化史上,既有在上述精神的浸润下的中国文化如何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发展,也有与上述精神相悖的固步自封、拘泥不化的狭隘与保守,从而十分消极影响中国文化的质量的提升与民族的进步。佛教文化中国化的历史,不仅是异质文化相融合的范例,也较好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吸纳与包容精神,这已是得到学者的普遍认可。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佛教从公元元年左右传入中国,到唐代禅宗(有的学者认为是南宋时期)的完全中国化,实际上经历了六百多年的历史,这个过程是相当缓慢的,在这缓慢的中国化的进程中,是否有包容精神的反例呢?换一句话说,这漫长的融合的过程本身,是否就说明我们的文化在吸纳外民族文化时,就有保守性的东西作崇呢?这十分值得研究。即便是到了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我们仍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文化及心理的狭隘、保守的负面影响。直到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才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一定程度上驱散了在文化及人们心理中的保守与狭隘的阴云。针对当时现状,邓小平敏锐地指出:不要抽象的讨论什么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政策 和措施,都要勇敢的坚持;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独有的,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要敢于学习借鉴人类文明史上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等等,这些声音可谓振聋发聩,不亚于沉闷空气上空的一声惊雷。在今天的现实中,我们对社会中若干的保守心态须有清醒的态度。我们的现代化,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这一方面说明文化的复杂性,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如何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任务,还相当的艰巨。

第四种精神:高尚的操守精神。这种精神一方面表现为个体的,属于个人修养与品格的范畴;另一方面也是群体的,表现为民族的精神与气质。操守的精神在逻辑上应有两种含义:一是操守行为本身作为人的一种要求,必须时时遵守,她表现为一种行为,一种品格,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二是操守的内容是什么,及为什么而进行的操守;针对第二种含义,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时代内容相契合并促进时代发展的、需要人们去坚持操守的内容存着与时俱进的问题,但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操守内容的时代性,并不影响操守品格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一种操守的品格、行为与敢于坚持的神圣与高尚,是不可以丢弃的。只有这样才凸现代人类的进步的程度,才体现人类的理性与文明。

论语中的内容有很多是关于人的操守的问题。大致来说,有丰富含义的“仁”是论语指出的操守的内容,当然这个“仁”有较多的历史痕迹,在今天,当时孔子的“仁”的含义也多失去了现实的意义,我们在这里姑且不去评说。笔者要表达的是论语中体现的、在操守行为和操守行为背后所闪现的操守的品格和操守精神的论述。

其一: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第二十二)指对诚信的操守。

其二: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厅,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第一)对周礼的操守。

其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公冶长》第七)对仁的操守。

其四: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第七)对理想的操守。

其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与·公治长》第二十五)对做人的操守。

其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第十一)

其七:子曰:“富而不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第十二)

其八: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第十六)

其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第十九)

其十: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第九)人的生命是很宝贵的,但孔子把对“仁”的理想的坚守看得比生命还宝贵,多么高尚且值得人敬佩啊!

其十一: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做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己矣。”(《论语·子路》第二十二)

其十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第十六)

其十三: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第三十二)其十四: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第二)

其十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第十八)

其十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论语·子罕》第二十六)其十七: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第二十八)

其十八: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义也。(”《论语·里仁》第九)

论语中讲述操守精神的话语非常之多。孔子在这一方面是率先垂范,做到了言行一致,以至他在某些时候对操守的坚持近乎迂腐。鲁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季氏的家臣阳虎和公山不狃互相勾结,拘禁了在鲁国实际执政的季恒子。在此之前,阳虎曾出面拉拢孔子,劝他做官,并送蒸熟的小猪与孔子作为礼物。在他们发动叛变时,公山不狃又派人来请孔子参加,孔子一直采取回避和拒绝的态度,因为在孔子看来,他们这种行为,严重背离了孔子所认同的周王朝的礼制的要求,是孔子所不赞成的,这是孔子对自己政治理想的坚守。孔子一生中,曾经有一段为官的经历。在他五十一岁的时候(公元前501年),被任命为中都宰,一年后升“司空”再升“司寇”。外交上,孔子成功的处理了齐鲁的“夹谷”之会,内政上也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史记》上有记载:孔子“与闻国政三月”,平定了市场价格,在市民中推行礼治,社会秩序得到改善。《韩非子》中也说:“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的记载。面对鲁国的强大,齐景公是不愿见到的,于是用“色”引诱鲁定公,鲁定公及当时执政的季恒子果然中计,沉湎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孔子一贯主张乱邦不入,危邦不居,对这种背离君王之道的行为自然十分气愤,不因为个人的利益放弃理想,于是决定向鲁定公辞去职务,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的十四年。可以说,在孔子一生中,他用自己的行为实践着操守的精神,尽可能的言行一致。让我们看到了孔子的不仅是操守,还有他的执著、勇敢、高尚和可爱。以至在孔子病情严重时还发生了这件事:“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吾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论语·子罕》第十二)。多么有操守的孔子呀!即使在病情危在旦夕的时候,仍不忘对礼制的操守。

在我们的文化史中,高尚的操守的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耀眼的亮点。从柳下惠的“坐怀不乱”到孟子的“浩然之气”,从“廉者不饮盗泉之水”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学者朱自清的“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到革命者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等等,展现的都是中华人文精神中的风骨与神气。在今天,这种精神仍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正是这种精神铸就了我们民族的雄浑大气与高贵。操守精神的世俗化则可转化为对规则、法律的遵守,而这种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民族现代素养的重要标志。

第五种精神:对社会的责任精神。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人作为主客体关系互动中的主体一方,在其存在状态中之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在某种程度上,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的历史本身就是整个自然界历史中的一部分,人不可能脱离自然的制约,在人的属性中必然打上自然性的烙印。二是在本质属性上,人是社会性的存在物。人的社会性是人之所以是人的特质,正是这个特质使人明显区别于其他生命,同样人也必然受到社会性的制约和规定。三是精神性(文化性或思想性)的存在也是人的一种独特的特性。法国的思想家帕斯卡尔在其《思想录》中这样说:人不过是一颗会思想的芦苇。就人生命脆弱而言,人和芦苇是多么相似,许多偶然的情况就可以让人失去生命。但人的高贵就在于有思想、有文化、有理性。正是人可以不断地创造出丰富灿烂的文化、思想,才赋予了人这种生命最闪亮的灵魂。从另外一个角度,人类在其生存发展的历史中,要不 断的处理基于上述三种存在方式之上的四大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这里需要的不仅是科学知识,还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与引导。二是人与社会整体的关系。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这个独特的组织形态,个体在关注自己利益的时候,不可能不受制于社会对个体的制约,不可能不顾及到社会整体利益与发展。人在依靠社会组织才可以生存的时候,也负着对社会不可回避的责任。三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同样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回避不得的问题。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潮也明确指出:一个人的自由要以不损及其他人的自由为前提。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人在追逐自己利益时,有一个在其中发挥作用的潜规则,即:一个人越是最大的追求自己的利益,越需要满足其他人的需要,否则自己的行为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最终根本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利益。好像个人和社会之间也有一个价值规律的问题,你对社会和他人创造的越多,你得到的回报就越大。总之,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人类永恒面对的一个问题。四是人与自身心灵的关系问题。所谓文化的创造、对宗教的信仰和敬畏等都与人自身心灵的关系有关,或者说是人在处理与自身心灵关系问题上的反映。上面的论述是为辅设一个前提,即《论语》中所体现的社会的责任精神,一方面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在文化创造中的反应(人本就有社会的属性,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是这种属性在主体意识中的反映),另一方面也为如何处理人类这一永恒的问题提供了中国式的智慧的问答。文化的生命力在某种程度上要看其在何种问题上做出了怎样的思考或回答及这种思考和回答的质量与深度。请看论语有关这方面的论述:

其一: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第七)

其二: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至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恤。禹,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第二十一)

其三: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第五)

其四: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之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第十三)

其五: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第九)

其六: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恒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恒公,霸 11 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其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第十七)

其七:子露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第三十八)

其八: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第二十)

其九:仁者先发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第二十二)

其十:子曰:“天生德于予,恒隗其如予何!”(《论语·述而》第二十三)

其十一: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月有成”(《论语·子路》第十)

其十二: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其十三: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何将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第七)

《论语》中所体现的这种对社会的责任精神,是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共命运的,在为民族的生存发展方面,起到了独特作用。早在中华民族形成的初期,就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其中有“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中国文化的对社会责任精神的一种表现。展开中华民族的历史的画卷,“周公吐脯,天下归心”是这种精神,“舍我其谁”也是这种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这种精神,“击楫中流”也是这种精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这种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是这种精神,“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这种精神,“天下为公”是这种精神,“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是这种精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这种精神,现任总理温家宝总理在“非典”面前,挺身而出,率先士卒,体现的也是这种精神。值得提出的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不仅是重要的,更应该成为每一个公民起码的素养,一个对自己生活的社会没有责任的人是极其危险的,在重要的历史关头,极容易跌进无耻与罪恶的泥潭。但同时又应看到,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社会个体成员的幸福与发展,这是对所有人类活动的价值判定,切不可以用未加论证的所谓的虚幻的共同体的利益,来成为剥夺民众利益的借口。如何在社会责任与公民的个体利益之间保持和谐统一,对于执政者而言,是一项极其重要、且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而且社会责任本身也急需理性科学的指导,避免出现“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的残局。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精神不过是《论语》一书的抽象、概括、总结、升华的结果,这 五种精神也不是孤立的,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可谓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而民族发展的实现,离不开主体真诚的反思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大气,离不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社会责任精神,而高尚的操守精神,则构成了我们民族的骨气与风格。鉴于《论语》一书的内容的丰富与复杂,一方面上述精神不能涵盖《论语》所体现精神的全部,且《论语》中也并非对上述精神做到了完全的一以贯之,这是笔者的交待。比如,我们在看到孔子在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精神时,也要看到一个喜欢明月清风,与风月共舞的孔子。在《论语·先进》第二十中记述了一个“曾点气象”的典故,很可以说明孔子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的精神不一样的另一种人生。有一天,“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说:不要因为我的年龄比你们大,就不好意思和我说真话。我问你们,你们平常抱怨没有人赏识你们,但如果有人要用你们,你们会怎么办呢?子路急于回答说:在一个千乘的大国,有内忧外患,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我让百姓人人有道义,个个有勇气。孔子对他笑了笑。冉有回答说:方圆不过百里的小国,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可以做到让百姓丰衣足食。孔子又对公西华说:你会怎么样呢?公西华很谦虚,说: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很有本事了,但很愿意学习礼仪,做一个成功的司仪。到了曾晳说话了,当时他正弹着琴,这时正好琴声接近尾声,站起来说自己的理想与他们有所不同。孔子宽慰他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曾晳便说:我喜欢在暮春的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在身上,约上五六个成人,还有六七个小孩,可以在沂水边赏春,可以在河边的舞雩的台上吹风,然后唱者歌回来。孔子听了很感慨,很有感触地说:“吾与点也。”这里的孔子就颇有道家风气,与我们知道的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孔子是不一样的。举证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一个人的思想是很复杂的,这也在情理之中,本文选取的角度,不过是一种研究的视角而已。不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抛开具体的语言、结论或内容,而从精神层面去抽象把握,总结、概括、升华出有长久价值的精神内核,不失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的一种值得借鉴的做法。且这种精神是一种活的东西,在不同的时代,体现这种精神的具体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从而避免了具体时代的限制,使这种精神具有了长久的生命力,使我们民族的与时俱进的理想就有了生生不息的源泉。现代的新儒家学者们,一直在思考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问题,试图找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之路。其实,历史上的哲人们,囿于特定时代的限制,不可能在具体的结论上解决我们今天的问题,只要我们有了勃勃生机的民族精神,及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支撑下的大胆的改革、创造、学习,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我们在每一个时代都能做到引领风骚,傲然于世界民族之林。那种抱残守缺、因循守旧、迷障于种种狭隘之中不能自拔的做法本身,就是缺少生机的体现。

本文的目的,不仅是在上述思路的指导下总结、概括出论语的几种精神,以期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及如何滋养我们的民族精神的重大历史课题上有所裨益。且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的课题上顺便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具体的内容上固然已有相当多的东西失去了实际的价值,但传统文化中所闪现的一种民族的精神,或许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好好的继承和发扬。一个没有精神、没有理想的民族,是不会有希望的。当然,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爱护的态度,并不影响我们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胸襟与大气,勇敢的借鉴、学习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切文明成果,以是否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作为我们文化建设的价值尺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实用和精神两个层面,实现中 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目的。只要我们可以真正做到这些,中华民族的明天是可以预期的,我们对未来完全有理由充满信心!

第二篇:论语经典名句解析

《论语》名句解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只有对父母孝敬有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无人照顾,还要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 1 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

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真正考验人。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他就是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这也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公冶长》

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垒起的墙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养他。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一诺千金,敢作敢为,受人尊重;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遭人鄙弃。

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对自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第三篇:《论语》十则(精练含解析)

语文中考一轮复习——文言文

七上—《论语》十则

一、文学常识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二、重点字词 【重点词语】

时习:时常复习说:同“悦”,愉快。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 日:每天 三省:多次反省 谋:办事 忠:尽心竭力 交:交往 信: 诚实,真诚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一词多义】 1.而:

故,旧的知识 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以:可以凭借 罔:迷惑。殆:有害 诲:教导 女:同“汝”,你 是:这

知:同“智”,聪明。思:想,想要 齐:看齐 省:反省

士:读书人 弘毅:刚强,勇毅 仁:实现仁 已:停止 然:这 凋:凋谢 可以:能够 行:奉行 其:大概,也许 恕:恕道 欲:想要的 勿:不要 施:施加

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表顺承

②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但是,却

③ 任重而道远。——表 并列: ④ 拔山倒树而来。——表 修饰 2.焉:

① 见贤思齐焉,——语气助词

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于之”,在其中。3.其:

① 其恕乎。——大概,也许,表猜测。

② 择其善者而从之。—— 代词,他们的、其中的、自己的。4.之:

①知之为知之。——代词:它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代词:它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代词:它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

③心之所向,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5.为: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 ②可以为师矣。——动词:做,当。③仁以为己任。——动作:当作

三、内容要点 【文意概括】

《论语》十则分别选自《论语》中的《学而》、《为政》、《公治长》、《述而》、《雍也》、《子罕》、《卫灵公》几篇,讲的是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修养。

【重点问题】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喜迎来客,《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这句话说明一个人要经得起环境考验。

8.《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重”表现在“仁以为己任”,“远”表现在“死而后已”。

9.《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中的哪句话作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0.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12.写出本课出现的至今还用的成语。

①温故知新 ②任重道远 ③死而后已 ④见贤思齐 ⑤不亦乐乎 ⑥三人行,必有我师 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阅读题典

【题源】2015届四川宜宾中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论语》八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 * * *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

8.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学而不思则罔(罔:有害)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这)C.切问而近思(切问:急切地追问)D.我独亡(亡:死亡)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学而.时习之

B.仁在其中矣

.C.与人恭而有礼 .D.如日月之食焉 .10.翻译(3分)

学而不思则罔 .其恕乎 .

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儒家学派提倡的待人接物之道,请结合所学知识或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3分)

【答案】 8.B 9.D 10.孔子说:“不怕(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患”、“己知”各1分,句意畅达1分)

11.示例: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所讨厌(不喜欢)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这是对儒家“恕”的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行为准则。(1分)这句话说明了在生活中,我们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而应推己及人,宽容待人。(2分)(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举出事例加以说明也可,但不能偏离这句话的主旨)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试题分析:解题思路同上,根据所学所记,了解内容,弄清各个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判断字义,注意文言虚语多义性的特点。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前表承接,后表转折;B前代词,后语气词;C前介词“对”,后动词“参与”,答案为D。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的意思,即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要求别人去做,结合生活实际从“自律”或“宽容”等方面谈感想。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五、牛刀小试

【题源】2014中考湖北襄阳卷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二章》

【乙】《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君臣和则国家平,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是以圣人守和,以存以亡也。吾,楚国之小子也,而早丧所天,为二兄所诱养,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今但贫耳;贫非人患,惟和为贵,汝其勉之!——录自《三国志·蜀书·向朗传注引<襄阳记>》

【注释】①传:《左传》。②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③天:指所依存或依靠,这里指父母。④诱:教导。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以天下之所顺 以: .(2)《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 克: .【答案】(1)以:凭价。(2)克:战胜.取胜。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湖北省襄阳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以”就凭着之意,注意在课下总结“以”字的用法和意义。经常考到。.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天时不如地利 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吾,楚国之小子也 ..C.环而攻之而不胜 而早丧所天 ..D.生,亦我所欲也 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 ..【答案】 B 【解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答案】译文:管理百姓(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边界)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湖北省襄阳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翻译和理解。方法: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把“域”、“以”、“固”、“威”翻译出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从内容看,甲乙两文都强调了“ ”的重要性。甲文以战争为例,强调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乙文则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用原文中的词语填空)(2分)

【答案】和 天地 君臣 九族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从写作目的看甲文希望统治者 ;乙文则是告诫子孙。(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案】 施行仁政 不要担忧和害怕贫困,而应努力做到“和”。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湖北省襄阳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方法: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两文都围绕“人和”。把“今但贫耳;贫非人患,惟和为贵”翻译出来既可作为答案。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题源】(2015届福建福州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5.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清流见底

见往事耳

B.实是欲界之仙都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于我如浮云 皆以美于徐公 D.自康乐以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 ....6.解释加点词。(3分)

(1)古来共谈

共: .(2)夕日欲颓 颓: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8.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4分)【答案】 B(1)共:都(2)颓:落下(3)与:共同

(1)早晨云雾将要散去,到处响起猿声鸟鸣。(2)枕着弯曲的胳膊睡觉,能在其中享受快乐。甲文:赏景之乐。乙文:生活淡泊无忧之乐。【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颓”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同,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8.试题分析:仔细阅读两文,了解作者所写的内容。甲文写的是“山川之美”,根据作者最后所说“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可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是“赏景之乐”。乙文孔子表达是对平淡简朴生活的向往,所表达享受平淡自由生活的快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第四篇: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

《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抗日战争与民主精神》这本书。这本书以弘扬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主。

第一部分写了民族危难,主要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第二部分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为重,在领导和组织全民抗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写了全民抗战,主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对外敌入侵进行全民抗战中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第四部分写了爱我中华,继承传统,为振兴中环而努力奋斗。

这本书让我们不忘历史、牢记革命传统、珍惜美好生活,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伟大的事业催生伟大的精神,同时它也需要伟大的精神作为支撑和推动源。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刻,尤其需要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而爱国主义正是一个民族的魂,民族的根,是民族凝聚力量之所在,创新力量之源泉,是民族繁衍、生息、发展的命脉。

60年前,毛泽东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自此,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这种爱国热情,激励着中华儿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回顾这60年的光辉历程,可以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态度。它包含了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的自豪感;对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的强烈愿望;对祖国其他同胞的强烈认同感。在我国现阶段,它包含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人民政府、维护祖国统一等内容。

爱国主义之所以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民族精神是一种非常深刻的民族认同意识和心理归宿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有很多的事例可以说明这点。在古代,有苏武牧羊、张謇出使西域,虽然他们历经坎坷,但是心始终归属于中华民族,这实际上就是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在现代,很多的海外华侨、华人,特别是老年人,都希望回到祖国,叶落归根,就是因为对民族的认同。有了民族认同意识,必然形成民族精神,它也是一种护卫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的持久的激情,特别是当民族利益和尊严受到威胁、侵害的时候,这种激情往往会非常强烈。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不惜牺牲性命、付出自己的一切,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非常深沉的爱国激情,比如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中,也有无数为捍卫民族利益而付出生命代价的英雄。

(二)民族精神是民族内部能够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一种价值取向

由于民族存在认同意识,所以在民族内部,大家都是同胞,都是兄弟姐妹。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所组成的大家庭,尽管如此,在遇到各种困难,特别是危难的时候,各民族在民族内部都可以形成一种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意识,比如2008年的四川抗震救灾。当一个地方遇到灾难的时候,各地会自动、自发地产生一种冲动、一种激情,会自觉自愿地伸出援手。这种援助是无私的,也是非常令人感动的。2008年的抗震救灾,全国各族激发出来的全民爱国热情,激发出来的民族内部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激情,令世界为之感动。这就是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需要在实践中去弘扬。在实践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首先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涵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培育者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忠实的继承者。作为一个政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组织,在党几十年的发展实践中,用自己的行动弘扬和继承了民族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也培育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比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当然,每一种精神都包含着非常深刻、非常丰富的内涵。

井冈山精神体现的是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乐观奋发的民族精神。延安精神的含义也非常丰富,很重要的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长征精神就是不怕困难、吃苦耐劳、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大庆精神,就是艰苦创业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所培育起来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体现的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新的表现形式。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行动,赋予了民族精神新的内涵,丰富了民族精神。

第二节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弘扬民族精神,要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实际工作中体现民族精神。建设小康社会是全民期望能够实现的目标。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代仁人志士希望能够达成的目标。今天,我国处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阶段,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当前正处于第三步的第一小步。现在,我国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但前面还有更加艰巨的任务,还有很多的困难和考验,比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要汇集十几亿人口的全面,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全面。从这个角度来讲,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发扬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特征。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继承优良传统。民族精神本身就是在传统中形成的,要克服现实中的民族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就是对民族传统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把民族传统说的一无是处。民族虚无主义是很不利于继承民族精神的。另外,弘扬民族精神,还要体现时代精神,不要一味固执、傲慢自大,要根据时代进步的要求,大胆地吸收、借鉴别人的优秀成果。弘扬民族精神,要注意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从日常工作做起。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思想根基。千百年来,中华大地深情传诵岳飞“精忠报国”的动人故事,讴歌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子情怀,感慨于谦“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的壮志豪情„„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毛泽东就曾自信地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深刻指出:“我们国家的每个人包括娃娃都要有爱国主义精神,有民族自尊心,这与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密切相联的!”正因为拥有这种民族精神,走出“十年**”阴影的中华民族很快凝聚了伟大的力量,海内外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一致,致力国家建设,反对民族分裂,拥护祖国统一,书写了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历程。

下载《论语》与民族精神解析(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与民族精神解析(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冲刺专题18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

    专题18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本卷说明:本专题包括 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

    《老子》与《论语》

    读《老子》与《论语》 ——与先贤探讨人生存在的意义 生命科学学院 陈峻松 1600012172 《老子》与《论语》分别是中国两大传统学派道家与儒家的经典,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

    成语与《论语》

    成语与《论语》 学习语文,成语和熟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在高考中也是必考内容。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现代汉语词典......

    《论语》与做人

    《论语》与做人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纵观《论语》,其对人品德的要求可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努......

    论语全文注释及解析Microsoft Word 文档(五篇模版)

    学而第一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

    2011年高考真题解析:文化生活专题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分项解析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说明:本套资料的独特价值在于:第一次搜集全2011高考全国各地全部政治试题15套,并......

    专题九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

    专题九 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 一、选择题 1.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将在上海滨江地区开幕。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其设计灵感取自中国远古的甲骨文的笔画字形,这从一......

    抗震救灾与中华民族精神

    论文题目:抗震救灾与中华民族精神 班级:测控091 姓名:朱彦荣学号:200906040130 抗震救灾与中华民族精神 摘要: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当每一次灾难降临时我们都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