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冲刺专题18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

时间:2019-05-15 09:2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冲刺专题18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冲刺专题18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

第一篇: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冲刺专题18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

专题18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本卷说明:本专题包括 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等考点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年9月,以“传承国学经典,重塑文化大国”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名家国际高峰论坛在北大举行。论坛纵论中国古典文化与历史典籍,以期将将历史上先贤思想与当今时代相组合,重构国家思想、国家精神。这些古典文化与历史典籍 ①魅力无穷,被列为中国正史之首 ②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③内容丰富,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为传承中华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考点:史书典籍 【题型】单选题 【难度】较难

2.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的中原地区,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汉字和姓氏以及启迪中华民族的元典文化均起源并繁盛于此。可以说,中原地区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这告诉我们,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 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坚持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③是对一定时期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见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史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C 【解析】“中原地区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③。由材料可知,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先后经历了20多个朝代,见证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史,④符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排除①。材料没有揭示中原地区文化的时代性,②与题意无关。考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一般

3.我国古代贤哲对“天人关系”“人地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提出过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如主张“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思想对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由此可知

①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生命力和无穷魅力 ②中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③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④古代优秀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考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一般

4.2016年10月,贵州京剧院在墨西哥“第44届塞万提斯艺术节”上献演了京剧版《魔侠吉诃德》。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共性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极具传统特色”“ 历史演变”分别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①③符合题意。实践基础上的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力量和源泉,排除②。这些中国元素揭示的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性而不是共性,排除④。考点: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一般

5.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具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数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材料说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①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②能独树一帜得益于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③对于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④在世界文学宝库中长期占有重要的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考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一般

6.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这四颗璀璨的明珠 ①折射出中华文艺的内容极为丰富 ②展现了中华民族美好的精神向往 ③囊括了中华民族创造的科技成果

④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答案】C 【考点】文学艺术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一般

7.2016年10月19日,应习主席邀请,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飞赴北京,就双方所关心的问题展开交流与对话。习近平主席在谈及中菲问题时曾表示:中菲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睦邻友好是两国关系上千年的历史传承,也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坚持这一正确方向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政治外交上的体现 ②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③说明中华民族素来以爱好和平著称于世 ④折射出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生存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C 【解析】题干反映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①③符合题意。②体现的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④体现的是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均不符合题意。【考点】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题型】单选题 【难度】较难

8.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以“先辈的旗帜”为主题,邀请多位亲历长征、平均年龄逾百岁的老红军参与节目,讲述长征股市以弘扬长征精神。由此可见,长征精神 ①能使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②需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④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其力量只体现在长征过程中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考点: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 【题型】单选题 【难度】较难

9.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这一精神如今早已超越体育层面,成为点燃亿万国人奋斗激情的动力引擎,成为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弘扬“女排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 ①培育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养 ②丰富民族精神,不断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③发挥文化作用,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④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物质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③④夸大了弘扬“女排精神”的时代价值,观点错误。①②正确阐释了弘扬“女排精神”的时代价值,符合题意。考点:弘扬民族精神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一般

10.为让市民更好地了解历史,在互动中培育爱国情怀,南京艺术学院的画家与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广场举办的“紫金草手绘行动”活动。这是基于 ①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 ②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是积极主动的过程 ③人的实践活动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C 考点:爱国主义 【题型】单选题 【难度】较难

11.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由此可见,载人航天精神

①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②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 ③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④为载人航天工程的进步提供了直接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载人航天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①③符合题意,排除②。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是一种间接的力量,④观点错误。【考点】载人航天精神 【难度】一般

12.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精神,是学习雷锋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动体现。广大青年志愿者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这场生动的道德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青年英模。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结晶

③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是雷锋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考点】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一般

二、非选择题。

13.中国瓷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工艺,但20世纪前半叶,中国瓷器艺术进入了衰微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瓷器艺术采取“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瓷器艺术工作者不断深入生活,探索创新,研制了大量时代气息浓郁的艺术瓷及经济适用瓷。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瓷器艺术更是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1)20世纪前半叶中国瓷器艺术为什么会进入衰微的历史时期?

(2)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瓷器艺术的蓬勃发展对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有什么启示?

【答案】13.(1)20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使中国瓷器艺术进入了衰微的历史时期。

13.(2)启示: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是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保证。②文化工作者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文化创新。③既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④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

【解析】(1)本题实际是要求回答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2)本题可结合材料及教材相关知识,从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根本保证、文化创新的途径等方面组织答案。

考点: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百年潮·中国梦》回顾中华民族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采取纪实的手法讲述各族同胞共筑中国梦的感人事迹;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这些强大的精神信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澎湃动力;有待人友善、恪守信用的,有艰苦朴素、勤劳节约的„„这些深厚的价值观念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奋进力量。材料二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梦,要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现代化的表现方式,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深入人民大众的心灵;要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之间的有效融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中国梦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请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结合材料二,分析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融通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3)某学校拟举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拟出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每条20个字以内。

【答案】14.(1)①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丰富的价值资源。

14.(2)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②传统与现代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传统文化需要依托现代化的表达方式才能融入现代社会之中。③传统与现代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努力创造条件,使传统文化在兼容并蓄、融会贯通、推陈出新之中实现创造性转换。

14.(3)【示例】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回答第(1)问的关键是要明确设问中的“营养”指的是什么,通过材料信息,可以获知这里的“营养”指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就可以分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角度进行论证和探讨。第(2)问设问的知识限定很明确,要求考生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问题。解答此问,首先要将相关的知识点调取出来。矛盾的同一性原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考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第二篇:2014年高考政治真题解析分类:K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Word版含解析

10. [2014·天津卷]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和中华文化的知识。材料强调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不断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否认了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排除。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立足实践,④错误。

42.[2014·山东卷] 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华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

(2)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答案] 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和中华文化的知识。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的两条基本途径及中华文化的三大特点分析。

37.[2014·广东卷]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粤港澳经济合作中,广东具有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及制造业发达等有利条件,而港澳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资金、国际市场等方面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粤港澳合作从前店后厂式的产业分工,到CEPA(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系列协议的签署和贯彻执行,再到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新区的破茧而出,一步步从渐进协作走向多边融合。近期,三地创新合作机制,推动申报设立“粤港澳自贸区”。

材料三 粤港澳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地文化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当前,三地交往更加深入密切,加强文化合作意义重大。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答案] ①坚持文化平等原则,相互尊重和包容文化上的差异和个性;②积极开辟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的相互借鉴、创新和融合;③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共同弘扬中华文化;④树立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

[解析] 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文化自信等知识。本题设问指向明确,根据材料主要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原则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等几个方面回答,注意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第三篇:2013年高考政治试卷专题1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范文

2013年高考政治试卷专题汇编1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民族精神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中华民族精神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①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中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

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辽宁省本溪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012·嘉兴一中月考)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尽管很多人在外打工,离家千里之外,但 “千万里,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人们忙碌了一年,总是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这说明

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012年4月8~23日,“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展”在重庆隆重登台。它全方位、高水平地向重庆市民展示了台湾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台湾各少数民族文化()

A.特色鲜明,与中华文化没有共性内容 B.独具特色,与中华文化难以相融

C.相互交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D.五彩缤纷,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012年央视龙年春晚上,民族歌舞大联欢《幸福大家庭》展现了一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民族画卷。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稳定性 ②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012年5月4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学生必须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伟大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维护国家尊严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拥护祖国统一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在成功连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看来,做好这份“地球上最困难的工作”,内在力量远比身体力量重要。至于“内在力量”从何而来,他的回答是:中国古典文化有着重要的滋养作用。潘基文的回答表明()

A.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比现代文化更大 B.文化多样性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获得发展 D.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届高三联合竞赛试题】有人说:“中华文化是在台湾人的骨子里,流在血液里,喝在水里,是DNA。能改变吗?不能。”这说明

A.台湾文化通过中华文化表现出来 B.台湾文化存在于中华文化之中 C.中华文化存在于台湾文化之中 D.中华文化可以分为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届高三联合竞赛试题】在我国,以下的典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广为传颂。其中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A.愚公移山 B.屈原投江

C.苏武牧羊

D.岳母刺字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届高三联合竞赛试题】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热爱中国共产党,增强民族凝聚力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届高三联合竞赛试题】胡锦涛曾就统战工作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统一战线必须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是因为 A.爱国主义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B.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

C.爱国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爱国主义能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月考】2011年2月20日晚,一部以反映福建土楼风情、展现客家文化内涵为主题,由福建省永定县自行创作的大型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该剧把客家先民南迁创业的发展历程表现的淋漓尽致,把迎春牛、客家婚嫁、谜语山歌等客家民俗风情表现的活灵活现,震撼人心。《土楼神韵》的成功体现了

A.区域文化富有特色,异彩纷呈 B.大众文化时尚流行,风格多样 C.传统文化自然朴实,积极向上 D.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月考】2011年4月5日,孔子、屈原、邓稼先、梅兰芳等春秋时期至近现代的40位中华文化名人的青铜雕像在中华世纪坛正式落成展出,中华文化名人的后代和亲属与两百多名学生参加了在此举行的“纪念文化先贤”主题活动,以庄重的礼仪表达了对文化先贤的追思。这些文化名人涉及文化、艺术、哲学、教育、医学、建筑、科技等多个领域,时间跨越了从春秋时期直至近现代3000多年历史。纪念中华文化先贤能使我们

①增强尊重本民族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自觉性 ②在潜移默化中自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9月月考】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3届高三期初考试试题】中国龙年春节的庆祝活动已超越华人的范围,成为吸引不同族群的大事。除中国邮政发行了龙年邮票外,美国、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的邮政部门也发行了各自国家的龙年邮票来欢庆春节。十二生肖,尤其是神秘的“龙”已很难被世界拒绝。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应该保护和弘扬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月考】2011年10月,北大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论坛”指出,“民族的和世界的,并不对立。不要因为全球化,就要消除我们的民族文化特性;恰恰相反,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特性,才能使之具有世界意义”。这一表述主要是强调

A.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B.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尊重文化多样性才能繁荣世界文化 D.尊重、培育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顺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该画曾在台北合璧展出,历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荡起两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怀。这表明

①两岸同胞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 ②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③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学校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文字,其中许多词汇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如“胡同”来自于蒙古族,“悖悖”、“萨其马”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音的谐音。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然进程 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③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④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调研考试】“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首千百年来为无数海内外游子所传唱、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心的《游子吟》,牵出了中华游子文化结。游子文化体现了

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B.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 C.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D.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调研考试】“中华文化像一个很大的圆心,圆的半径就是中文,半径有多长,文化就能够走多远。”在著名作家余光中看来,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至今,“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教这些东西,不能让它缺席。”这说明

①中文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 ②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

③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调研考试】我国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歌舞极具特色„„这一切说明了

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我们的中华文化异彩纷呈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调研考试】2011年7月21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光学家王大珩在北京逝世。

(1)20世纪中叶,在王大珩领导下,我国研制出第一炉光学玻璃,建立起全套规模生产技术和设备;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激光器,成为我国激光科技事业的开端;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红外夜视光学设备。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国防尖端科技作出了巨大贡献。这说明

①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②拥有爱国主义精神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③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社会实践中

④自强不息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永恒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王大珩作为中国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在研制原子弹、氢弹和导弹的过程中,发扬了崇高的“两弹一星”精神,为研制中国自己的原子弹(氢弹和导弹)作出了突出贡献。下列对“两弹一星”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②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 ④它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D(2)D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调研考试】2011年7月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两岸万名青年大交流主题联欢活动,堪称今年最高规格、也最具青春活力的两岸民间交流活动。成千上万的两岸青年身穿印有“两岸同心我们同行”的T恤衫,共同欣赏中华传统文化,共同高唱《龙的传人》,共同为两岸的艺术家鼓掌欢呼,现场气氛十分融洽和热烈。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两岸同心我们同行”两岸万名青年交流活动的举办

①有利于两岸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加强两岸同胞的精神交流 ②有利于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活力 ③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④有利于增强两岸青年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浙江省温州四中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下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②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体现了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浙江省温州四中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香港人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每年国庆前,各个民间社团热心策划,缜密安排,自行组织庆祝活动;日常生活中,升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仪式成为不少机关学校的重要仪式。上述事例表明

①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②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吉林省长春二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2012年1月20日,中国外交部官员称,“国强必霸”有违中华传统文化,背离世界发展潮流,绝不是中国的选择。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是机遇而不是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这体现出

①中华民族坚持爱好和平的民族 ②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 ③中华民族注重友好合作,是礼仪之邦 ④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得到普遍认同 A.①③ B.③④

C.④④

D.②③

【北京市101中学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老子》说“自胜者强”;《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商君书·画策》说“自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先自得也。”由上可知,是支持着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A.团结统一 B.自强不息

C.勤劳勇敢

D.爱好和平

【北京市101中学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 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段文字所强调的 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A.源远流长 C.异彩纷呈

B.博大精深 D.丰富多彩

【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下列不能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B.“天道酬勤”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因为()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 11 机和活力③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

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B.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全新面貌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D.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其中,“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源远流长 B.惟我独尊

C.博大精深

D.独树一帜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凸现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自然灾害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①文化的力量是一种物质力量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而且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有的衰落了,有的被同化了。这反映出

A.文化的繁衍发展并无规律可循 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C.中国古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高D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13亿大陆人民与2300万台湾同胞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纽带。这说明

A.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

B.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C.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 D.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

【安徽省宿松县复兴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实况胡锦涛总书记在贺电中勉励全体参研参试人员,进一步发扬载人航天精神,13 再接再厉,精益求精,顽强拼搏,团结合作,努力夺取交会对接任务全面胜利,为开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局面做出更大贡献。(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3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何要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届高三联合竞赛试题】2011年2月16日以来,利比亚爆发骚乱及流血事件。在利比亚局势出现动荡时,有3万多名中国公民滞留在该国。我国启动冷战后最大规模的国家救援行动,从2月22日至3月5日,中国政府协调派出91架次民航包机、12架次军机,5艘货轮、1艘护卫舰,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11艘次外籍邮轮和100余班次客车,海、陆、空联动,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在利中国公民35860人全部撤出利比亚。人在海外,身处逆境时,对‘祖国’二字的感受愈发深刻,愈发亲切。”中国水电集团二局驻利比亚项目经理杨学良感叹说。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材料所体现的道理。(12分)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10分)材料四: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来愈凸显。文化软实力对内要解决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问题;对外要解决阐释力参与力问题。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因身份证”。一个社会如何才能有活力?从最基础来看,物质利益是一个社会往前走的动力,但是当物质利益满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起作用的就不是物质利益,而是价值追求了,只能靠文化来产生。对外要解决阐释力。要对国际社会解释中国社会发展的正当性,靠什么解释?意识形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文化的全部功能属性发挥出来,多层面、全方位去“风雨化人”。其次是解决参与力问题。现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仅要成为世界文化百花齐放中争奇斗艳的一枝奇葩,更要成为世界文化演进中大有作为的参与者,为世界文化注入“中国元素”,提供“中国理念”。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出建议。

第四篇:XX届高考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教案(范文)

XX届高考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

教案

第11课时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弘扬徽文化精髓,彰显徽文化独特魅力

国家旅游局将XX年确定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安徽省结合实际,提出了“徽文化、让旅游更精彩”的口号,借助主题年的契机,进一步弘扬徽文化,推动安徽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安徽省山川秀美,风光旖旎,更因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而灵动而闪光。黄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是中华民族山水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灵感的源泉。唐代诗仙李白游历安徽十余次,写下140多篇诗作。宋代文豪欧阳修在滁州琅琊山写下的《醉翁亭记》,成为中国散文的典范和士大夫们的楷模。国人耳熟能详的许多成语典故也都出自这里,如十面埋伏、望梅止渴、卷土重来、打草惊蛇、班门弄斧等。

江淮大地,传统戏剧、民间音乐、传统手工艺、民间舞蹈和民间美术灿若星河,许多艺术门类和成果享誉海内外。戏剧中的黄梅戏、徽剧、泗州戏、庐剧;传统美术中的新安画派、阜阳剪纸、徽州四雕、徽派篆刻;传统手工技艺中的文房四宝、芜湖铁画、万安罗盘;传统舞蹈中的花鼓灯、傩舞等,无不特色鲜明,别具韵味。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安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鲜明的文化特色是旅游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为旅游强省建设构筑起重要的资源支撑。

.说明安徽丰富的文化资源蕴涵的中华文化特征。

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许多成语典故的出现、悠久的传统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独特的徽派文化,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各种文化精彩纷呈,成果享誉国内外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说明如何弘扬徽文化精髓,彰显徽文化独特魅力。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实现共同繁荣。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文化资源,利用商业贸易、教育等方式传播安徽文化。

对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徽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推陈出新,使徽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1.黄梅戏是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清道光前后,由产生和流传于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戏曲青阳腔、徽调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又在吸收“罗汉桩”、青阳腔、徽调的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发展。黄梅戏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解析:选c。黄梅戏是在吸收和借鉴民间艺术、一些地方曲调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即包容性。A、B两项没有体现,D项说法太绝对。

2.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充分利用徽文化优势,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有安徽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徽文化走向世界。如果你参与“实施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讨会,需要拟定一份发言提纲,你认为最恰当的一组是

A.抓住机遇,加速融合,全面占领国外文化市场

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全面改造提升徽文化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全面满足国际市场需要

D.立足特色,相互尊重,全面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解析:选D。文化走出去既不是占领国外文化市场,也不是全面满足国际市场需要,而是借鉴交流、融合,促进文化发展,排除A、c两项。对徽文化要继承发展和创新,不是全面改造,故不选B项。D项符合题意。

例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①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特征,符合题意;②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力量,符合题意;③表述错误;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例2: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区域性的认识。②反映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③反映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符合题意;①④表述错误。故选c。

例3: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解析】本题以树立海洋意识为背景,考查关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属于分析型主观题。首先要掌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相关知识;然后依据此问所赋分值分两个方面作答,一是求同存异,二是兼收并蓄;最后结合材料与教材原理分析论述。若学生没有掌握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不会从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两个方面分点作答,从而导致失分。

答案: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第五篇:【政治大一轮复习】2014高考政治一轮大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答案,解题指南,解析)

2014高考政治考前押题: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选择题

1.《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辩证的思维能力。

【解析】选A。《台湾风物图卷》画作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①②正确。两幅画各有不同的欣赏价值,③说法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走向同一”的说法是错误的,④不能入选。

2.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为背景,考查中华民族精神。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中有关中华民族精神的阐述。

【解析】选D。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①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的是中华文化而不是中华民族精神,②错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砥砺我们奋力前行,由此可以看出,③④符合题意。

3.(2013·山东文综·T21)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要把握材料中反映的现象。材料列举了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状况,从使用互联网的比例来看,超过90%,但是也存在着令人忧虑的现象,文化建设应该针对上述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解析】选A。针对材料中反映的事实,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必须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文化环境,同时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提高其抵御不良文化影响的能力,①②符合题意。③与材料不符;材料中出现的现象正是市场商业化发展的不良影响,应该加强市场管理,④与材料不符。故选A项。

4.(2013·山东文综·T22)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题指南】本题描绘的16世纪意大利的青花瓷壶,具有明显的中国特点,又兼具欧洲风味。根据专家评价可以看出,意大利青花瓷壶是以商业贸易实现文化传播的结果。回答本题要注意把握以上信息。

【解析】选C。本题考查文化传播及创新的途径。意大利生产的青花瓷壶吸收了中国青花瓷的长处,同时又具有欧洲纹饰的特点,体现了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符合题意。商业贸易使青花瓷艺术传到欧洲,促进了文化的交流,③符合题意。①与材料无关;④说法错误,文化交流并没有消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选C项。

5.(2013·安徽文综·T9)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以安徽不同区域的文化为载体,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本题解题的核心在于读懂题意,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

【解析】选A。安徽不同区域条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是文化地域性的表现,①正确;文化的地域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安徽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②正确;经济、政治决定文化,③观点错误;文化融合统一否定了文化的多样性,④错误。因此选A。

6.(2013•江苏单科•T3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①②

C.②④B.①④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以“中国梦”为背景,考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等知识。抓住题干中的“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进行分析。

【解析】选B。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①应选;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④应选。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②错误。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既相互借鉴,也存在冲突,③不准确,且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T39(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10分)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解答本题可赞成,也可反对。如赞成,应从文化的包容性、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文化的民族性等角度说明理由;如反对,应从汉字汉语对保持中华文化民族性的作用角度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从反对的角度说明理由,也可从支持的角度说明理由。答案:(1)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西文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2)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西文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西文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词典收录的西文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西文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2.(2013·山东文综·T3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

(1)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8分)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首先分析设问,设问中“文化传承的知识”涉及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设问中的“使我们成为我们”强调要保持民族文化特征,侧重于文化的继承;而“让

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强调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要迷失方向。

【解析】结合材料,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及作用角度,分析“使我们成为我们”,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角度,分析“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

3.(2013·北京文综·T41)黄河、长江流域孕育的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

【解题指南】本题以中华文化的特点为切入点,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

【解析】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包容性作用则主要阐述对民族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与理解的作用。

答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下载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冲刺专题18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冲刺专题18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高考真题解析:文化生活专题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分项解析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说明:本套资料的独特价值在于:第一次搜集全2011高考全国各地全部政治试题15套,并......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非选择题: 11、2010年9月7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我国福建籍渔船“闽晋渔5179号”渔船发生碰撞。随后,日方巡逻船对中......

    人教版初三政治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人教版初三政治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课 件www.xiexiebang.com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引言 【赢得XX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的因素】 ——中华文化与民族......

    ★三年高考(2016-2018)政治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十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018年高考题 1(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20)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

    高考政治 冲刺秘籍 专题九 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 新人教版

    (5月黄金档)2013高考政治 冲刺秘籍 专题九 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 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为了维护汉语的规范性和纯洁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教学设计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

    5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教案设计

    课题: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材分析:本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通过前面学习已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国情;爱我中华,从何唤起学生这种爱国之情?本课从灿烂的中华文化入手。......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活动课(范文)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活动主题: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二、活动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提升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