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与应对

时间:2019-05-14 21:5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与应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与应对》。

第一篇: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与应对

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与应对

【摘 要】 文章首先对儿科护理中风险问题的发生几率进行探讨,从常见的引发原因方面来进行。总结为社会因素与护理人员自身因素两方面。其次重点探讨在所开展的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问题的有效措施,从制度完善与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提升两方面来进行,帮助更好的解决儿科护理中的风险问题。

【关键词】 儿科护理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儿科护理风险引发原因

儿科护理与常规护理不同,所面对的群体年龄偏小,很难将自身情况准确的复述出来,护理人员需要投入更多的经历与患者家属沟通,使家长能够掌握正确的方法来照顾患儿,护理工作开展所面对的问题大部分是与家属沟通不恰当造成的。护理风险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调控,会对患儿的身体恢复程度造成影响。下面将对儿科护理中的风险问题进行总结。

1.1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不断地发展促使家庭结构发生平很大变化,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的教育形式也比较溺爱,一旦孩子生病,家长会表现出慌张,心情也比较焦躁,护理人员在与其进行沟通时,很容易受到不好的态度,并且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也会造成干扰。这种现象是由社会普遍因素导致的,增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一旦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纠纷问题。

1.2 护士自身因素

1.2.1 护理理论知识低下

护理人员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导致在工作任务开展期间,很难将理论与护理操作相互结合。这样在实际操作工作期间并不能处理好患儿所出现的状况。理论知识水平偏低也是影响护理工作完成质量的主要原因,在此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专业用语掌握不牢固,对患儿康复阶段所出现的状况也不能及时的记录,往往造成护理目标不能实现的现象。虽然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丰富,但如果理论知识不达标,仍然不能达到工作规定标准,甚至对患儿身体康复造成严重的影响。

1.2.2 护理业务水平不高

儿科护理人员大部分是年轻的护士,上岗时间比较短,缺乏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下也很难通过互相学习来提升个人能力。例如在采血环节中,患儿会出现哭闹甚至挣扎,这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操作熟练同时还要对患儿进行心理辅导,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护理人员只是掌握了操作规则,在开展期间并没有对患儿进行心理安抚,开展效果自然也十分的不理想。

1.2.3 护士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差

患儿哭闹加上家属的责备,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承受的压力比较大,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强大,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完成工作任务。护理风险中因护理人员沟通能力不足导致的问题也十分常见,甚至造成了工作任务开展阶段将个人情绪带入到其中,这样护理水平自然也得不到提升。演练阶段的护理任务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护理人员如果不能运用解决风险问题的能力,自然会造成严重的医疗纠纷问题,对医疗服务开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1.3 护理管理因素

对护理工作尚未形成规范体系,很多管理制度仅仅是口头上达成的,对于护理中的细节更是缺少规定。由于缺乏约束,儿科护理工作开展形式也比较混乱,一些违规操作的现象不能及时得到处理,久而久之导致儿科护理整体水平偏低的现象。护理期间的资料管理安全性不足,一些重要的信息甚至在工作中丢失,这样对护理流程的严谨性是十分不利的。护理风险管理

2.1 建立风险管理组织

要对儿科护理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结合护理所面对群体的特征制定管理方案,这样才能确保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一致,并且不会影响到工作任务的完成质量。在管理体系中还要对护理期间的沟通标准进行规定,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确保在工作期间能够与患儿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帮助小患者更快的恢复身体健康。入院以及出院手续更要严格管理,这样才能够起到医疗纠纷的规避作用。

2.2 提高儿科护理专业知识及技能

风险管理需要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观察在工作期间所遇到的问题,以此为依据来进行工作制度的完善。在医院内部更要进行严格的考核,控制好儿科护理人员的上岗管理,并定期进行专业知识考核,使护理人员了解自身专业知识中欠缺的部分,在日后的护理服务中作为重要的强化部分来深入学习。更要对医疗器械的使用与管理方法进行讲解,护理时遇到突发情况也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保障患儿在院期间的康复程度。

2.3 实施护理风险监控

护理阶段所能遇到的突发风险问题要做好前期预防,这样当问题出现后才能第一时间解决,避免发生医疗纠纷。管理制度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的完善更新,定期对患儿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将风险问题发生的几率将至最低。体会

通过将风险管理引入到日常医务管理中,提高了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和护士抗风险技能,增强了护士依法施护的意识,使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郭书丽.风险防范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及效果分析[1].中国医药指南,2015(12).[2]富起英.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防范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07).

第二篇:新生儿科护理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新生儿科护理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摘要: 从感染、损伤、胃食管反流、护理记录不周、交接班不完善等方面分析新生儿科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 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新生儿;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新生儿科是一个高风险学科, 且无家属陪护, 患儿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所有操作均由护理人员进行, 但在护理工作每个环节都潜伏风险。现分析新生儿科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 提出相应防范措施。护理风险

1.1 感染 新生儿科危重病人多, 加上新生儿自身免疫力低下, 早产儿气管插管、反复吸痰、建立静脉通道等增加了皮肤黏膜损伤的机会。病房结构和设置不合理、通风不良、消毒不到位、床位之间距离较小、不同疾病患儿混住造成易感人群的高度密集。另外医务人员的手在传播病原体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医疗用品消毒不严, 各种医疗器械, 如暖箱、光疗箱、喉镜、奶具、衣物消毒不严, 造成获得性感染的发生。

1.2 损伤 由于早产儿皮肤薄嫩, 易发生皮肤压伤性红臀。输液时高浓度液体对血管及周围组织有一定的刺激以及外渗致使局部皮肤坏死。洗胃、洗肠、洗澡时水温过高引起烫伤、使用热水袋烫伤、坠床等各类损伤及意外。足月儿指甲过长自行抓伤,蓝光照射时眼罩脱落。吸氧不当造成的失明、氧中毒、肺不张呼吸抑制, 因称重、沐浴、摄片、吸痰等使患儿脱离氧环境导致难以逆转的低氧, 严重可引起脑损害。辐射床应用不规范引起烫伤或复温效果不佳。

1.3 胃食管反流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主要症状是呕吐 , 但是大部分患儿(特别是早产儿)可无临床呕吐症状, 表现为反射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 甚至猝死, 临床上对这种/ 寂静型0 的潜在危险性应给予高度重视。

1.4 护理记录不周 护理记录不及时、漏记、记错、用词不严谨。1.5 交接班不完善 交接内容不全, 重点不明确。

1.6 其他 调换床位、输错液体、新生儿被偷窃。新生儿肢体小、外貌特征非常相似、手条及脚条及易脱落, 在晨起沐浴、外出检查、入出院时调错婴儿, 入院时写错手条, 出院时抱错婴儿等。防范对策

2.1 增强患儿的抵抗力, 实行保护性隔离 做好病区的清洁卫生工作, 做好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与监测, 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确保各项生物学指标符合要求。工作人员必做好新生儿室的物品管理, 床单布类天天更换, 奶具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洗、高压消毒, 患儿的用物要求一人一用并要求经过消毒后使用, 尤其应留意对暖箱、蓝光箱、呼吸气囊、呼吸机管路等的消毒, 每周更换暖箱 1 次, 使用后终末消毒。各种穿刺、置管、吸痰应遵守无菌原则。医务人员应自觉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凡是进入新生儿室的人员一律要洗手、更衣、换鞋、戴口罩和帽子, 工作人员应定期健康体检, 必须无传染、感染性疾病。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配备足够的手消毒设施,以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2.2 新生儿意外损伤的防范 静脉外渗: 输液时加强巡视,静脉注射部位尽量选择在四肢 , 尽量选择使用留置较长的导管,避免反复穿刺造成损伤或感染, 要求护士严格无菌操作。若外渗应停止输液, 拔掉留置针, 局部用 50% 硫酸镁纱布湿敷。各种仪器探头应定时更换部位, 避免局部受压过久。新生儿置远红外线抢救台, 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避免烫伤。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特别留意耳后、皮肤皱褶处及臀部的清洁卫生。勤换尿布, 对已发生尿布性皮炎的患儿, 应暴露出臀部, 保持干燥, 局部可涂红臀软膏。在照蓝光前套好小手套, 以防婴儿指甲抓破皮肤, 眼睛用黑眼罩遮挡, 并妥善固定。确保眼罩不会脱落, 完全遮住眼睛, 又不会堵住鼻孔。睾丸受损尽可能选用小号一次性尿裤遮盖会阴部防止睾丸受损 , 但也要注意充分暴露皮肤, 以免影响光疗效果。

2.3 勤巡视, 勤观察 胃食管反流出现以喂奶后 1 h 居多, 也可发生于睡眠仰卧位及空腹。体位疗法: 可用 30b倾斜的床上俯卧位或 50 b仰卧。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心率变化, 及早发现呼吸暂停, 必要时予心电、氧饱和度监护, 床旁备好吸引器、氧源和复苏囊。一旦发生呼吸暂停, 立即取头低侧卧、拍背刺激后在大流量氧气冲吸口鼻下, 迅速用吸引器吸净呕吐物和分泌物, 同时予持续氧饱和度监测, 吸引后无好转则予复苏囊加压呼吸, 必要时配合胸外心脏按压或行气管插管。吸引时动作要轻快, 以免刺激迷走神经再次诱发恶心呕吐。胃食管反流早期暂时禁食外, 根据病情及早采取合适的喂养方法, 进行耐心细致的喂养。不适宜奶瓶喂养的早产儿和重症患儿可采用经口胃管或经口十二指肠管喂养。

2.4 护理记录要真实及时完整 护理书写应实事求是地反映新生儿情况, 防止忙于各种常规治疗,使关键内容漏记。还有为了病历记录完整,将没有观察到的内容做了记录,记录的不完整、护理记录缺乏完整性、部分记录缺失, 尤其是关键的护理行为未做记录,很可能被认为护理过失。记录要有连续性。护理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患儿病情、护理措施和效果,但是护理记录中常发生有病情变化的记录而没有处理措施的记录。护士必须遵守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 与医疗记录同步性为原则, 遵照医嘱、护理常规认真及时、客观正确地在规定时间内做好各项记录, 禁止错记、漏记、涂改及主观臆造、随意更改等。

2.5 交接班程序标准化规范化 明确各班的责任, 避免工作中的遗漏, 可有效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从而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新生儿没有表达能力, 护士既是患儿的监护人, 又是其治疗护理的实施者, 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护理缺陷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新生儿床旁交接尤为重要, 每天晨晚交接班时逐步对每个新生儿开包进行全身检查,有无脱落, 信息是否准确, 交班的内容全面, 包括病情、治疗、特殊检查及特殊药物的治疗等及仪器的使用情况。

2.6 其他 给新生儿护理、洗澡、换衣服时严格查对手表带、以防抱错新生儿。患儿入院时检查手条并与家属认真核对姓名与性别, 办理入院手续后, 主班护士根据电脑制作手条及脚条, 系手条时与患儿再核对。住院期间保证新生儿手条完整。外出检查前后核对床头卡及手条是否一致, 浴前检查手条有无丢失, 沐浴应有秩序进行, 沐浴后认真核对手条, 确认无误后方可放回床位。沐浴结束后, 由第二人再次核对手条及床头卡。出院由 2名护士一起检查全身并再次核对后交家属检查。严格探视制度, 严禁外人人内, 防止新生儿丢失。护理风险识别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连续系统地识别归类, 并分析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和过程。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及认真的工作态度、敏锐的观察力、熟练的专科技能, 将护理职业的责任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新生儿科护理纠纷分析

新生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 探讨新生儿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与11起护理纠纷患儿的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确认其需要,找出对新生儿科工作不满意的地方。加强与新生儿家属的交流与沟通是防止护理纠纷的基础;加强新生儿科护士的“慎独”修养是减少纠纷的关键。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纠纷;护理对策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一个相对独立无人陪伴的治疗新生儿的环境。我院是一所区级二级优秀医院,面对的新生儿家属多为农村人群,文化层次较低。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加。近几年医院的管理更注重人性化。我院新生儿科的探视时间更改为每天探视一次。无疑,这在增加新生儿的感染机会,加重护理人员消毒工作的同时,更注重了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监督程度。因此也易引起一些护理纠纷。现将我科11起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护理纠纷的新生儿共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10 min~15天。平均住院7天,均临床好转出院。护理纠纷发生在家属探视或出院时,11例护理纠纷分别表现在:3例不遵守探视时间和探视规定,要多人一起探视或一天探视多次;3例诉输液刮头发太多影响新生儿形象;2例诉输液部位发红或有渗漏现象;2例出院时家属怀疑抱错新生儿,要有识别标记;1例诉患儿脸上有抓痕。

原因分析

2.1 家长方面 在我科住院新生儿多为独生子女或农村第二胎生育望儿者。家属对其过分溺爱。当孩子送入新生儿科与大人隔离后,家属常常会存在恐惧和缺乏安全感,怀疑和不信任等情绪,易激动。同时家属对消毒隔离制度认识不够,因此不能很好地配合执行探视规定。又因其文化层次较低,爱子心切,对护理期望值高,不能忍受患儿受到一丁点不必要的伤害,如抓痕、输液渗漏、刮头发太多等。

2.2 护士方面(1)服务态度和工作欠缺,缺少与家属的交流。若护理人员言行不谨慎,说话不注意技巧,工作不讲究方法,都可以导致纠纷发生。如家属不服从探视规定时护士不让进而又不说明其原因;患儿出院时护士不向家属展示和讲解我科标识新生儿的方法,让家属有“抱错婴儿”的疑虑。(2)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慎独”精神。在新生儿科这样一个患儿不会说又无人监督的工作环境中,护士的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如明知输液部位发红、渗漏也不拔针,反而调慢速度,等到下班人员再来处理;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未给新生儿剪指甲的同时工作不主动,不按规定巡视新生儿是导致患儿脸上抓痕的两大原因。(3)护理观念陈旧。整体护理提倡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树立患者至上的服务意识[1]。但有极少数护士仍觉得患者来看病是有求于我,把自己摆在较高的位置,不尊重家属和新生儿,认为护士只负责治疗和护理的落实,只要患儿病好就行,不管其外观形象。如输液时图简单输头皮而不愿在手或脚部输液,导致头发刮得太多改变了患儿出生时的形象,让患儿在家属心中的形象打折扣或家属认为这不是他(她)的孩子。

对策

3.1 加强与新生儿家属的交流与沟通 在每个新生儿刚入院时,要求接诊护士详细地为家属讲解探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科护理流程、管床医生、每日费用等并让其签字。让家属对新生儿科工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新生儿科护士要保持服饰整洁、大方、举止文雅、态度温和,给家属以信任感、易接近感。对个别素质差的家属,应态度和蔼,不卑不亢地冷静处理问题,先让家属陈述完毕,弄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后再表态,用实际行动感化患儿家属,理解、尊重他们的心情。站在他们的角度,耐心解释他们提出的疑问,避免造成家属疑虑、误解而引起纠纷。

3.2 加强新生儿科护士的“慎独”修养 “慎独”是指人在独处时,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遵循道德准则[2]。护理工作直接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护士的道德水准直接支配和影响护理行为,并对患儿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因此,除了护理部挑选爱岗敬业、有爱心的护士到新生儿科上岗外,护士必须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升华思想境界。以强烈的责任感、深厚的同情心、高度的自觉性、良好的自制力主动、热情地工作。同时,护士长在科室不断加强“慎独”观念教育,正确引导和督促护士按护理流程工作。要求值班护士落实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在新生儿入院时剪指甲,避免患儿抓伤自己;静脉输液时尽可能选用手足静脉,避免刮头发影响患儿外观。同时值班期间每15~30 min巡视患儿一次,检查输液部位,发现静脉发红或渗漏现象及时处理。护士长不定期检查,发现违反以上规定者每人每次给予一定的经济惩罚。

第四篇:儿科护理中的人文

儿科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性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病人不仅需要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而且更需要优质 的服务一一人文关怀。方法:通过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注重传播技巧与心理沟通。结果:人

文关怀让病人感受到护士的关心与照顾,使护患关系更融洽,通过问卷调查病人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俄提高到98%。结论:高超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是提高整体护理的重要体现。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存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生理一心理一社会”医学 模式已经不再是人类追求的最完美的模式,整体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体系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可

和关注。本文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论述如何为患者提供优质、优量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整体护

理质量。

1护理与人文关怀

整体护理的人文内涵核心是护理工作者首先要尊重人,关爱人,以人为本。如果抽掉这个现代

人文关怀的核心,再完善的整体护理程序可能在实践中也只是流于形式,而无法达到优质护理效果,进而阻碍整体护理的发展。我们应认识到病人是整体的“社会人”【1〕,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行为方式,扩大护理服务范围,满足病人需要。

关怀(caring.又称为关心、关爱、关怀照顾等)是护理的核心概念与中心任务,有效的关怀能 增强病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病人的康复【2]。病人在整体护理中感受的关怀越深,对护理的满

意度就越高。在整体护理中,要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护士必须注重对病

人的人文关怀。主要表现在护士善于从不同病人的眼神、表情言语、体态中读懂他们的需要、痛苦

和渴望,并能不遗余力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小事,例如我科曾收住一名重症感染

伴败血症的患儿,患儿家属心理非常恐惧,我们不论做心理辅导,询问病情,健康教育及各项治疗

护理等见面的时候总是面带真诚的微笑,支持她,关心她,使她对孩子早日康复充满信心,出院后,家属对我们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2人文关怀应用于儿科护理的必要性

2.1人文关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说:“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得疾病的病情轻重也不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和健康

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3〕”

随着“生理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的不断推进,护理服务的内涵发生了 深刻的变化。人既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在护理工作中既要重视疾病又要重视心理,视局部又要重视整体,也就是说既要重视“科学精神”又要重视“人文精神”,要达到“人文精神”

和“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扩展,“人文精神”会

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4〕。

2.2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特定意义

儿科存在着特殊性,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宝贝,当其生病住院时,父母

格外紧张焦虑,往往会对医护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护士既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考

虑小儿心理需求,又要顾及多个家属的情感需求,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心理特点和患病小儿

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护理。因此,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护理更复杂,医疗纠纷也相对较多,这就需要儿科护士更要注重人文学知识的学习,在关注疾病的同时,关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奉献社会”的服务观念,这不仅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恢

复健康,也有助于减少或防止纠纷的发生,化解相关矛盾。

2.3人文关怀对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

护士的职业形象是护士良好职业素质的具体体现〔5〕。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体现

护理工作信誉、特长、精神风貌、人员素质、整体实力的良好的护理形象,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亲合护患关系,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为了更好地塑造护士形象,我们注重仪表、审美等综

合能力的培养,在全院护理人员中开展礼仪培训,进行日常礼仪、电话礼仪、上岗礼仪等训练,美

化护士的言行、举止,树立护士的良好职业形象。

护理形象不只是外在形象,更使人感到其严密的管理、严谨的作风和可依赖的技术【6〕,因此

我们还开展了“星级护士”评比活动。通过护理质量、服务质量、护士形象等多方位考核评比出技

术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工作中精心周到的护理患者,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满足患者各种需

求,提供全程优质服务,深受患者好评的护士为“明星护士”。激发全体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护

理人员把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作为共同的目标取向,自觉地将日常表现护理形象的工作,转

化为有意识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塑造良好护理形象的行动。

3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实施

3.1营造人文氛围

从人文关怀的要求上说,儿科病房应根据儿童生理与心理特点设置独特环境,如使用防滑地

墙上悬挂各种壁画,以自然景色和可爱的卡通人物为主,画面色彩温和宁静,使人心情愉悦、欢快。

被褥以温馨的天蓝色为主,消除儿童恐惧心理,此外,还要设置便捷的传呼系统,随时使患儿及家

属得到护士的帮助。营造一种充满人性化、人情味,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利益和需要为中

心的人文环境。

3.2倡导人文服务

对于患儿来讲护士扮演着多种角色,母亲、姐姐、老师、朋友等。护士与患儿接触最多,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患儿及家长以深刻的心理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努力做到:热情接、耐心讲、认真做、细心观、真实记、主动帮、亲切送、热情访。

3.2.1热情接

实行“首迎负责制”。患者、家属、来访及探视人员到护士办公室,护士应面带微笑、主动询 问,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当新患者人院时,值班护士面带微笑起立迎接,引导患者至床前,向患者

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首接护士在10min之内至床前主动自我介绍,并介绍主管医师、护士长、同

病室的病友,示范床头呼叫器的使用方法等。

3.2.2耐心讲

实行“首问责任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详细的解答,如患者有不理解的地方,耐心 解释至患者满意为止,实现患者满意率达到100%,护理服务零投诉。讲解内容包括:住院须知、探视、陪伴制度及科室相关规章制度、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注意事项、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药物

作用及主要不良反应、各项检查的配合及注意事项、术后注意事项、出院指导等。主动与患者及家

属交谈,消除其不良情绪,建立患者及家属积极的就医心态。

儿科护理中的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细节,讲求方式。一是要制定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计划表,在介

绍疾病防治、饮食要求、用药指导、体育锻炼等知识时,要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选择恰

当方式,如将健康教育内容制成卡片,采用一对一方式进行、多示教、编写讲述小故事等,寓教于

乐;二是可进行集体沟通,对某一季节发病率高的疾病对患儿家长进行集体沟通、宣教和检查指导;

三是办好儿童健康教育的宣传栏、橱窗,形式上要图文并茂,版面上生动活泼,最好以儿童所喜闻

乐见的卡通、漫画为主。

3.2.3认真做

护理人员认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努力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尤其静脉穿刺技术。对婴幼儿多抚

触、楼抱,善于用玩具逗其开心;对比较懂事的患儿可通过讲故事、玩游戏、询问一些学习、生活

方面的需求,调节医患关系及患儿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尽快消除陌生感和“怕打针”的恐惧心理,减轻患儿痛苦。基础、专科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护理部每月抽查。

3.2.4细心观

护理人员主动巡视病房,细心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解决出现的护理问题,确保患者安全、舒适。把服务做到患者开口之前,避免患者呼叫,细心观察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变化,对患者的病情

变化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通知大夫,及时做出处理。

3.2.5真实记

及时、客观、真实的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字迹清晰、文字工整。

3.2.6主动帮

对危重及特殊患者做检查时,科室至少派一名人员护送。为患儿及家属提供各种生活的便利并

协助其解决困难。

3.2.7亲切送

协助患儿家属办理出院手续,由护士长或主管护士护送至电梯口或病房门口,目送患者康复出

院。

3.2.8热线访

护士长或分管护士在患者出院时主动提供健康咨询热线,出院后半月内由护士长或分管护士主

动询问患者的康复情况,做患者的健康向导。

4效果

4.1全面满足病人的需求

高超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是完善的结合,也是整体护理提高的重要体现,人文关怀让病人感受

到护士的关心、照顾,真正满足了病人的需求,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病人对护理工作更放心。实

施后通过问卷,当面征求意见等方式调查病人满意度由原来的90%提高到98%。

3.2减少疾病复发,患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实施出院健教卡5年多来,普遍提高了出院病人自我维护健康意识,自觉复查,遵医合理用药,减轻了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经济负担,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效益。

减少了护理纠纷投诉的发生

由于开展人文关怀及整体护理,使护理行为更加规范、更加优良,善于运用传播技巧与病人沟

通交流,使病人和家属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关怀、爱护,促进了护患间的理解,使病人对医院的医

疗护理、各项检查和收费项目等放心,使我科护理纠纷和病人投诉消灭在萌芽状态。参考文献

第五篇:护理风险与护理

护理风险与护理不良事件

泸州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李玉连

概念:

风险 《现代汉语字典》 –风险 即“可能发生的危险” 美国《韦伯字典》-“遭受伤害或损失的可能性” 共同意思:可能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事件

护理风险:医疗领域中因护理行为而引起的遭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

护理工作室一种职业风险,具有一定发生频率并由该职业者承受的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人生风险。护理风险特点:与护理行为的伴随性

难以预测性

难以防范性 后果的严重性

当今“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工作人员自身健康因素,医院环境、设备、卫生学因素,组织管理因素等都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

挑战: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直接或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同时医院和医务人员将承担经济、法律、人身的风险。

护理风险识别

护理风险识别就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地连续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护理风险事故原因的过程,是护理风险管理基本程序的第一步。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 刚擦拭的地板造成病人摔倒、匆忙的交班造成治疗错误 护理行为的特殊性所致的风险

护理行为侵袭性及系统因素所致的风险

护理行为的局限性所致的风险

护理行为具有试行错误的性质所致的风险

护理行为的道德要求所致的风险

病人的就医行为所致的风险 :老年病人及婴幼儿因视、听、触觉等感知能力差也会产生不安全因素,使护理过程中风险加大。

如何降低护理风险

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做好护理风险管理的前提,而认真落实各项制度是患者安全、医务人员安全的根本保证。1.护理管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2.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3.修订护理管理制度:

4按计划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护理教育,加强护士基础护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

4统一护理记录表格,对记录的形式、格式等进行规范,培训护士从法律的角度真实、客观地书写各种护理文书。5提高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护理风险的发生不仅与护理人员有关,还与患者缺少防范意识有关,如患者的跌倒与患者穿鞋、体位改变迅速等有一定的关系

6细化并规范护理环节管理:将护理的各个环节和过程重新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并规范环节管理,及时加以化解。7 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监控系统: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监控系统,多方位、多途径、多视角收集信息,可以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发现安全隐患。改变过去一出现护理差错就追究当事人责任的做法,使护士及护士长逐步转变观念,从不敢上报到主动上报。体会

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想减少护理风险,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加强护理风险识别,通过加强护理风险识别,预见护理风险,识别护理风险,才能避免护理风险,减少护理差错及事故的发生。护理工作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严格贯彻规章制度,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做好护理风险管理的前提,而认真落实各项制度,能从根本上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

风险管理的重点是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由于风险管理是把发生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不安全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使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3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是有效落实风险管理的保证由于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操作、处臵、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

概念: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

造成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 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的,对病人直接或间

接产生了影响。

护理不良事件主要表现: 1.查对制度不严: 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

2.不严格执行医嘱 :表现在盲目的执行错误的医嘱,违反口头医嘱的规定,错抄漏抄医嘱,有时凭借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病人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病人造成影响。

3.对药品管理混乱: 表现在几种药品混放,毒麻药与一般药品混放,注射药与口服药混放,内用药与外用药混放,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不符,药品过期,需冷藏药品未放冰箱保存等管理失误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4.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违反手术安全查对制度,造成器械、纱布遗忘在手术切口中;违反护理操作规程,如护士让家属给病人鼻饲造成窒息;输液时忘松止血带造成挤压综合症;静脉注射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划伤多处而影响手术及检查者;洗胃操作不当造成胃穿孔;给病人热敷造成烫伤或冷敷造成冻伤等。

5.护士不严于职守,责任心不强,年轻护士缺乏护理经验 表现在值夜班睡觉,离岗,不及时巡视病房,对病人不负责,工作时思想不集中,而造成严重后果;另外,护士由于年轻经验不足,对有些药物在不同途径的治疗目的和效果不了解,对发生的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判断和反应,出现一些不应发生的错误。

6.护士消极倦怠心理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由于护理工作平凡琐碎,技术与服务要求高,精神高度紧张,思想压力大,易引起护士的消极倦怠心理,表现出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热情,对待病人冷漠,与医生和病人缺乏交流而造成不良事件发生。预防护理差错事故措施: 1.严格执行护理三查七对制度。

2.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老、幼、昏迷病人按需要加防护栏,躁动病人应用安全约束带防止坠床,精神异常和有自杀倾向病人应密切观察动态,防止因护理人员疏忽大意而发生以外。

3.加强各种药品管理,注射药与口服药,内用药与外用药分开放臵,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相符,药品定时检查,使用时做好时间标记,远期先用,及时调整确保无过期,毒剧麻药专柜上锁,专用账册,严格交接班,做到帐物相符。4.定时检查各种急救药品、物品,急救设备,严格交接,保证功能良好齐全,使抢救顺利进行。

5.各项护理措施实施到位,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防止烫伤、冻伤和褥疮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因护理操作造成医源性感染。7.定期检查科室的用电、用氧情况,做好防火、防盗宣传,氧气应有“烟火勿近”字样,保证病人安全。

8.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士在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应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并逐级上报,讨论后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9.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包括医德、专业、技术、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素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保证。

10.学习相关护理法规,了解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如自我护理的指导失误、疏忽大意、侵权行为、渎职护理文件等。

10.护理人员积极调整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轻紧张和焦虑,提高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护理工作。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 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不良事件的预案,预防其发生。3.各护理单元应建立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并积极采取挽救和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报告时间: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护士长和护理部。由病区护士长当日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报表。

7.各科室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由本人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以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护士长应负责组织对缺陷、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对发生缺陷进行调查,分析整个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案。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 一周内连报表送护理部。不论是院外带入压疮或院内发生压疮,一旦发现,均需填写“压疮报告单”。

8.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9.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长对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做认真的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并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时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

10.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理。

11.护理事故的管理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

下载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与应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与应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儿科护理

    婴儿每日需要水量:150ml∕kg,每三岁约减少25ml∕kg,成年人每日需要40到45ml∕kg 母乳喂养的优点:1.满足营养需求;2.增进身体健康,通过母乳,婴儿可以获得免疫因子,增加自身的抗感染能......

    儿科护理(定稿)

    儿科护理 1.儿年龄分几期,是什么? 分为7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青春期 2.长发育高峰期? 婴儿期,青春期 3.外伤害高峰期? 幼儿期 4.发生免疫性疾病的时期?......

    电子商务风险分析及其应对措施

    电子商务风险分析及其应对措施学生:邹伟指导老师:纪希禹专业:电子商务 一、序论 电子商务作为21世纪的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但电子商务中的风险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促......

    儿科护理病案与解析

    儿科护理病案与解析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 病案一: 张小毛,女,1.5天,发现皮肤黄染20小时入院,系第一胎,足月平产,于生后12小时发现患儿皮肤黄染,无发热,无呕吐及抽搐,吃奶尚可,解胎便1次,......

    网上购物的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网上购物的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绪论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日趋改善,网上购物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网上......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杨霞电话:***; 地址:四川省资阳市建设南路一段165号;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护理对策 杨霞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医院 儿科641300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儿科护理不......

    儿科护理中应重视心理护理

    儿科护理中应重视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占据护理工作的重要地位,越来越被重视。在儿科治疗护理工作中,笔者深深的体会到,心理护理与生理功能......

    护理差错事故相关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低年资护士出现护理缺陷护理差错事故 相关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护理缺陷是指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差错及事故。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可能发生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针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