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涉震舆情事件分析[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22:5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涉震舆情事件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涉震舆情事件分析》。

第一篇:从涉震舆情事件分析

从涉震舆情事件分析:舆情监测的意义和应对具体措施 虽说,地震属于自然灾害,但网络上也有非理性或者虚假声音,甚至对政府部门地震预测失职以及地震部门处理不到位等负面舆情。基于现在舆情高发性,各相关机关单位和政府部门应当需加强涉地震舆情监测,提升舆情应对水平。涉震舆情事件分析:

近年来,一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总有谣言流传,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相关部门要面对的是两个“战场”:抗震救灾“主战场”和应对谣言“软战场”,而在互联网和信息发达的新媒体时代,谣言传播速度快,危害大,因此“软战场”更是需要关注,例如: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地震发生两小时后,各地关于地震的七大谣言便纷纷在自媒体上发酵,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引发社会恐慌;再如,2018年8月13日云南通海5级地震后不久,便有网络流传称,“通海局部地区发生6.1级,同时预计凌晨04时至06时还有更大的震感”,这种传闻在群众中形成严重的恐震心里,造成不是地震甚似地震的损失。

而针对地震谣言、地震发生之后民众对地震部门处理行为的相关评论、质量反馈监测等涉震舆情监测与应对的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网络舆情预测评估机制

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对于社会关注度高的事件,政府部门应当及时建立舆情预警评估,做好舆论应对准备。传统的舆情监测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应对突发舆情,鹰击早发现系统对全网涉及地震部门的相关舆情实时监测,舆情预警,重要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相关负责人,能大大提高舆情监测效率。2.舆情监测收集机制

在当前日趋复杂的舆论环境下,传统的人工舆情监测已经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拥有好口碑的现代科学的舆情管理体系,例如鹰击早发现系统、鹰眼速读网系统等。这些监测系统可以对互联网上所有与地震部门相关的舆情实时定向监测,及时、全面、精准掌控互联网的舆情信息,可以解放人工,大大的提高舆情监测效率。3.舆情分析与研判预警机制

涉震舆情专门机构按职责分工落实专人对系统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跟踪,实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讨论热点和媒体关注焦点,并根据涉震舆情的性质、危险程度、涉及范围等分析研判突发重大舆情的级别和程度,依照相应的应急预警机制,及早通知各有关部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4.注重地震舆情引导,理性救灾

现如今社交媒体高度发展,谣言不仅会让远离灾区的人们陷入恐慌,也会导致救援力量不能精准开展救援心动。政府部门要加强地震舆情引导,针对地震谣言进行科学研判,稳定民心,纾解舆论恐慌。5.强化舆情管理,及时发布信息

对网络舆论置若罔闻的消极态度,最终损害的是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因此,一旦发生震情相关的负面舆情,政府部门应当加强舆情管理能力,进行舆情监测,了解舆情发展,争取第一时间给予角度澄清负面言论,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第二篇:麦当劳事件舆情分析

麦当劳事件舆情分析

事件描述:央视“3·15”晚会曝光麦当劳三里屯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如牛肉饼掉在地上不经任何处理接着二次销售,鸡翅、吉士片、甜品派等存在超时存放问题。曝光之后,网上舆论迅速分化为多级,更有网友力挺支持。

事件进程: 1、2012年3月15日晚,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麦当劳三里屯店有违规操作。2、3月15日晚21点50分,麦当劳官方微博发出回应,称这是个别事件,道歉。

3、北京市卫生局已于3月15日当晚展开调查。3月16日上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司主要负责人对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要求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对“3·15”晚会媒体曝光的问题高度重视,认真汲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立即进行整改,强化诚信教育,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4、3月16日,麦当劳三里屯店停业整顿。

5、微博上一项名为“央视3·15晚会,麦当劳被曝光了,你还吃吗”的调查显示,在参与投票的1331名消费者中,有48.2%的消费者表示会继续消费麦当劳。

6、麦当劳官方网站3月21日出现一份声明,称对于央视“3·15”晚会所报道的北京麦当劳三里屯餐厅不遵循麦当劳运营标准违规操作的情况,麦当劳中国向消费者表示最诚挚的歉意。“这是一起个别事件,但这样有悖麦当劳运营标准的情况是

完全不能被接受的,我们将即刻对该店进行调查,并严肃处理”。

事件点评:

1、分类:食品安全类、诚信缺失类

2、影响程度:本次央视“3·15”晚会后,三家被曝光的大企业中舆情发展最出人意料的就是麦当劳的舆情发展,居然发展成了一次对麦当劳品质的正面宣传。是央视的“板子”打歪了?还是麦当劳的“身体”太好了?怎么坏事就变好事了?

3、背后原因:很多人都说这是归功于麦当劳的危机公关,但是其实这次麦当劳做的与以往没有区别,就是多了一次官网的声明,还都是在强调“个别”二字,请问麦当劳在节目播出后一小时内自查了全国所有餐厅的操作了吗?如果没有,何来的“个别”?

麦当劳的这次舆论逆转实在令人心痛,因为它是基于人们对食品安全过于低的底线。而这近乎于受虐狂的底线来自于近几年来令人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已经把可食用的标准由“卫生”降低到“无毒”甚至“轻毒”。如果按照某部长说的致癌物超标的牛奶吃几吨才会致病的原则,那麦当劳掉在地上的肉饼和过期几小时的食品真的太无所谓,太大惊小怪了。

所以,不要把畸形的舆论胜利归功于麦当劳的危机公关,这种逆转应该跟麦当劳的危机公关没有关系,如果有,也是把舆论导向向更恶劣的地方引导,而让人们忽略自身的错误,在技术上也可以说成功,但是在道德上却输了。而且如果麦当劳真的这么做了,就等于埋下了一个隐患,有一天曝光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相关建议:企业应负起更多责任,对员工利益给予更多关注。央视的视频中,涉及违规操作的人员说出了其违规的动机,那就

是个人的收入。当严格执行规程要危害到自身利益时,很多人会选择规避,而这对于收入较低的一线员工来说,有时候也是情有可原。更加完善各种管理制度,使生产与销售更吻合,让员工的利益更有保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然的话,这样的事情还会层出不穷,再好的公关技术也无济于事。

舆情应对点评:

1、应对得失:

成功方面:(1)应对迅速,措施得当。3月15日当晚就进行了微博回应,并且置顶;第二天对三里屯店进行停业整顿,此后及时回应网友支持麦当劳的微博活动。在发生负面舆情后,企业要做到两个主动,一是主动承担责任,二是主动与消费者沟通。在这点上,麦当劳做得比较成功。

(2)在两次回应中都强调“个别”,把事件控制在了一个小范围内,没有殃及整个品牌。

欠缺方面:(1)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这次舆情的逆向发展,尽快出台质量控制办法,进一步加强品牌影响力。

2、应对原因及建议:

原因:本来是一起负面事件,最后竟起到了宣传麦当劳的作用。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麦当劳在整个舆情的应对过程中,把握住了控制舆情发展态势的几个关键点,反映出了应对舆情危机的实力。

首先,是时间,在曝光当晚第一时间作出回应,说明其自身是有相应的应急方案的,能够及时捕捉到不利于自身的事件。

其次,是态度行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微博道歉,称这是个别事件。如同之前麦当劳在“粉红

肉渣”事件中所采取的静观事态发展的态度,此次所称的“个别事件”仍给人底气很足的感觉。尽管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只是个别,但敢于这样说,说明其背后拥有一套完善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运营标准体系,否则的话,再有相关事件发生,岂不是自抽嘴巴吗?

二是对于微博活动的回应。根据微博活动的结果,此次事件并未对它产生太大负面影响,而麦当劳的回应也很适时的与消费者做了沟通。消费者对于麦当劳的认可是不断建立起来的,二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基础并未受到此次事件的冲击,所以麦当劳并没有受到抵制。

建议:首先,如果在微博活动基础上可以更加真诚地面对顾客,更多地与顾客交流,听取来自顾客的声音可能会更加有利于二者关系的加强。

其次,如果麦当劳借此次事件的东风,采取一些活动,尽快出台新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利用目前的有利舆情形式,树立自身品质至上的形象,向消费者传达出其严格的质量、运营管理,将会给自己赢来更大的声誉。

第三篇:2010年涉法信访舆情分析

2010年涉法信访舆情分析

一、概况

2010年3月初至12月底,我市法律援助中心涉法信访窗口共接待咨询125人次。咨询事项中,以征地拆迁和企业改制最多,其次是劳动争议、人身损害和家庭纠纷。咨询人群类别中,其他人群48人次,农民工38人次,老年人25人次,低保户1人次,其中妇女共计34人次。参加长沙市信访局内部协调会议,市联席会议办公室支持的联席会议,以及市信访事项复查复核领导小组办公室主持召开的对话会议共计58次。

二、情况分析

从2010年涉法信访统计数据来看,本涉法信访事项有以下突出特点和原因:

㈠征地拆迁和企业改制的问题尤为突出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政府大举进行征地拆迁和企业改制,涉及征地拆迁和企业改制的涉法信访问题越来越多,咨询人次为39人,占35%。这类问题往往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很大,常常出现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群体上访事件,造成了恶劣影响。其矛盾的根源,一是由于我国征地拆迁和企业改制的法律不合理不健全,政府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服从公共利益;二是补偿标准标准低,补偿难以到位,导致失地农民和下岗工人生活质量下降,对政府产生不满情绪;三是当失地农民和下岗工人权益被侵害时,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目前我国征地拆迁和企业改制问题,法院均不予受理,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㈡劳动争议和人身侵权案件有增无减

今年,劳动争议咨询人次27人,占24 %,人身侵权咨询人次 21人,占19 %,比往年有所增多。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增多,所引发的劳动合同纠纷、工伤事故等劳动争议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管理不规范,无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随意侵害劳动者的权益,再加上劳动者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正确的维权途径,导致超过劳动仲裁时效而维权无望。

人身侵权纠纷中的交通事故、医疗事故最多,并且有多起致人死亡的恶性事故。交通事故发生后,许多肇事司机不积极支付医疗费,甚至逃逸,导致经济困难的被害人无钱就医,延误病情。医疗事故中,院方和患者地位严重不平等,由于患者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和维权意识,患者往往调查取证难,维权难。

㈢农民工咨询人数明显增多

今年,农民工咨询人数位居第二位,占34%。我市是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省会城市,由此带来一系列有关农民工的法律问题急剧增多,例如雇佣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工伤、人身损害、婚姻家庭等。随着我市普法工作的推进和维权渠道的畅通,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大大加强。除了少数农民工因怠于行使权力而超过诉讼时效外,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合法权益被侵害之后,愿意通过信访、司法调解等途径解决,由政府提供法律咨询或主持调解,若调解不成,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农民工,引导其申请法律援助进行诉讼,较好地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对策和建议

㈠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各种法律知识。

很多人民群众在合法权益被侵害后,因不懂法、不知晓维权途径,一味地坚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信访,本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可却因超过了诉讼时效而丧失了胜诉权,导致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救济。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们都很惋惜、很无奈。如果政府能够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广泛普及,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地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人民群众做到“人人懂法、人人守法、人人维权”,才能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法律援助是弱势群体维护合法权益十分重要的途径,普及法律援助制度的知晓率,让法律援助制度深入人心,才能成为弱势群体维权的有力武器。

㈡高效便民,建立信访与法律援助无缝对接机制

自2005年10月长沙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市信访局设立涉法信访窗口以来,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来访群众,只是口头告知并引导群众到就近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并不能当场受理法律援助申请,特别是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来说十分不便,增加了弱势群体的维权成本。为了方便群众维权,畅通维权渠道,可以建立信访与法律援助的无缝对接机制,即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信访群众,在涉法信访窗口当即给予受理,由涉法信访工作人员将该案卷内部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律援助机构办理,不仅提高了法律援助的工作效率,也方便了人民群众。

㈢横向延伸法律援助工作领域,由事后维权向事前预防转变。法律援助工作是一种事后救济途径,是在侵权案件发生后,由法律援助机构帮助弱势群体维权,主要涉及司法领域,通过调解和诉讼的途径来挽回被害人经济损失,这种事后维权的方式,维权的效果是有限的,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侵权案件的发生,不是最好的维权途径。针对涉法信访工作主要涉及政府行为,若将法律援助工作横向延伸至立法和行政领域,建立法律援助律师参与政府立法决策、监督政府行政执法制度,对目前政府征地拆迁和企业改制等社会矛盾比较激烈的问题,从立法、执法层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办法,参与行政立法和行政监督,以完善这些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对行政执法机构和人员进行有效监督,从法律制度上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才能从根本上预防侵权行为的发生,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长沙市法律援助中心:胡娟

2010年12月26日

第四篇: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

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应对处置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处置工作,正确引导、妥善处置重大涉校事件舆情,最大程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第一时间原则。

突发事件发生后,做到第一时间监测、收集、研判舆情发展走向,及时上报舆情动态,为应急处置提供第一手资料;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准确信息并慎报原因,情况较为复杂的舆情信息,在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公众评议猜测或随意解读时,根据具体调查情况,再作后续详细发布,牢牢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事件处理的舆论主导权。

(二)全局利益原则。

在处置突发重大涉校事件负面舆情信息时,坚持以维护党委政府形象和社会大局稳定为目标,把群众利益、大局利益始终放在优先位置。

(三)口径一致原则。

在对外信息发布中,做到步调统一、口径一致、权威发布,避免说法不一、自相矛盾,造成于己不利的后果。

(四)疏堵结合原则。

注意把握对外信息发布的分寸和节奏,尊重事实,循序渐进,充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正确引导和利用网络传媒,在公开透明发布信息的同时,及时删除各类可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谣传信息。

(五)协作协调原则。

充分发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团队协作、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

成立

xx

XX

XX

小学突发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指挥全校突发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长:

xxx

长:

xxx

成员:

各班班主任

责:

(1)领导和指挥全校各类突发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处置工作;

(2)根据突发重大涉校事件舆情发生、发展、衍变情况,适时启动本应急预案,召集各相关成员协同开展处置工作;

(3)组织收集、跟踪舆情信息,及时向镇突发重大涉校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4)通过正规权威媒体适时适度发布真实消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5)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并协调教育办公室、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共同做好突发重大涉校事件的舆情处置工作。

第五篇:负面涉警舆情

首先得说,媒体和民众要给警察公平的舆论,不要遇到任何事,就把所有罪责都归结到警察身上,总是处在警察的对立面思考问题。舆论有时候会误导公众的视线,让大家一边倒地对警察口诛笔伐。

警察是什么,警察先是人后才是警察,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警察不是机器也有七情六欲也喜乐忧愁。“有困难,找警察”,这句话把人民群众对警察的期望值推向了一个极高点,群众是不是认为警察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是可以解决人民群众的一切困难的。所以一旦警察稍微有点逆群众之意,不管做法是对是错,都将引来如潮的批判。

所以,警察一直都是舆论的弱势群体,身为弱势群体,要怎样应对这些负面情绪?

一是思想上要重视。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网络时代。网络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了广大网民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的主要空间。而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维稳处突、调处纠纷等各类执法执勤行为,处于直接面对各类社会矛盾的第一线。伴随着各类社会矛盾的日益突出,公安机关的社会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一举一动逐渐成为了网络议论的焦点。在这些舆论中,反面舆论又居多,警察成了不少网民发泄不平情绪的主要对象之一。民警在执法执勤过程中稍有不慎,甚至言语不够严谨,都有可能被网络舆论所曝光,受到无情地抨击,并且由于网络的便利性、快捷性及受众性,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就极易造成事件扩大化,一发不可收拾,造成极大的不良社会影响。

二是行动上要做到分秒必争。网络舆论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关注人群多,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任何一个网民,只要手上有手机,手机有信号,就可以在事发现场通过微博第一时间内进行。公安机关通过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从而最大限度地挤压了造谣惑众、流言蜚语的空间,将影响降到了最低。

三是理念上要做到转变提升。虽然网络舆论常常过于偏激,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意。民意不可违,可疏不可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公安机关的执法理念也要随之发生转变。我们做好公安工作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的目标和努力方向。我们要正确理解“民生”不是“驭民”、“治民”,而是“为民”、“利民”,要把网络作为加强警民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让网络成为一个反映民意和民情的空间,把网络舆论作为一种监督的力量,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加以整改,着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用诚心争取群众的信任,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正直、诚实、勤勉、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和良好形象,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以实际行动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对于一些善意的批评和真诚的表扬也要认真回应,积极加以引导,将网络快捷方便、服务面广的特点为我所用,不断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四是作风上要做到公道正派。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执法执纪水平和为民服务本领,始终做到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一些造谣生事的言论就会止于事实真相面前,一些恶意中伤的言语自有明白事理的群众出来回应。因此,把握网络舆论基本点仍然靠的是公安队伍优良的作风、精湛的业务、严明的纪律、严格的执法、热情的服务。

下载从涉震舆情事件分析[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涉震舆情事件分析[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涉税网络舆情

    关于国税部门网络舆情应对的思考 李晓鹏 彭洲 [内容摘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

    江苏昆山工厂爆炸舆情事件分析

    江苏昆山工厂爆炸舆情事件分析 一、事件概述 8月2日7时37分,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荣)汽车轮毂拋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截至当日21时45......

    联想5G投票事件舆情分析报告

    联想5G投票事件舆情分析报告 一、媒体关注点 1、为联想辟谣,否定网络谣传的联想不支持Polar方案等议论。财经新闻网发布的文章《5G标准投票联想没投给中国企业主导方案?谣言!》......

    柯震东事件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文秘教育1201班肖佳玲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分析题 柯震东事件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背景: 2014年8月18日,京华时报的一则关于证实有网友日前所曝,台湾演员柯......

    纪检(涉腐舆情监控)

    涉腐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控制 摘 要:2012年,国内发生了多起涉腐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一方面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另一方面也为腐败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经验。从涉腐网络舆情的现状......

    舆情分析

    “红黄蓝”事件舆情分析 11月22日,有网民爆料称,有十余名北京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入园儿童的家长到朝阳区管庄派出所报案,称怀疑幼儿园园长和老师涉嫌猥亵和虐待儿童。爆料......

    舆情分析

    舆情分析 ——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对云南事件的 微博 一、 事件概要3月1日晚9时20分,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截至2日......

    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分析群体性事件

    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分析群体性事件 摘要: 中国社会现阶段正处于矛盾多发期,近年来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是我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