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课堂体会

时间:2019-05-14 22:0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和谐课堂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和谐课堂体会》。

第一篇:和谐课堂体会

学习即墨二十八中“和谐互助”课堂教学体会

水冶镇一中

戚姣姣

即墨二十八中“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就是学生同桌间结成师友,课堂上通过师友互助,实现双赢。通过对《二次函数》光盘的学习,让我看到了即墨二十八中教师们只用简单地引领,就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热烈地交流、积极地展示、精彩地陈述。在赞叹学生超常发挥的时候,也在质疑:怎样的训练才会拥有这样的课堂?对这个问题有了以下粗浅的认识,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和谐互助”促进了学生全员参与课堂。由于全班基本上都纳入了这种“师友结对”(他们称小老师为“师傅”,称小徒弟为“学友”)中,而且在课堂中,师友两人是“捆绑式”的合作,回答问题时往往需要两个的合作才能完成,所以每一对师友都有可能在课堂上登台亮相,所以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率极高。

其次,“和谐互助”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特色。师友互助要求师傅必须认真“教”,学友必须主动学,从而使自主合作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明显。课堂上,当老师让同学们师友合作时,我们听到的是满堂的互问互答,学生合作热情很高。

此外,“和谐互助”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让同学们学会分享与互助。由于在日常的学习中,师友实行的是捆绑式管理,也就是师友两人的合作效果直接关系到他们每个人在班内的考评,所以促使他们必须真正地团结合作,在分享中不断进步。

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其精髓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最大的特点是“先学后导,以学定导,学导和谐,互助共赢。”但是,我们的课堂相对二十八中的课堂来说,缺少了师友之间的和谐互助,这也是我们课堂中重点借鉴的地方。以下的这些活动方式可以应用到我们的课堂中: 1.针对一个问题,师傅提问,学友回答,达到检查的目的。2.先学友汇报,再由师傅补充,给学困生更多展示的机会 3.学友看图解说,师傅归纳总结。分解任务,各负其责。

4.对困难的问题,师傅讲解,学友听讲,学会后学友讲给师傅听。

5.捆绑式评价,重视评价师友的合作状态,鼓励师友间的正面评价,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对方,促进和谐发展。

教师彻底摆脱那种生浇硬灌的教学模式,突出让学生“自主求索”,体现 “教在学后,学在教前”,师生交流中教师真正做到“三不讲”,即学生通过预习能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弄懂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独立思考能明白的不讲。“以讲为主”的课堂被“以学为主”的课堂所取代。课堂不再是教师讲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互助在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先生的“讲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学堂”,有力的促进学生自主和谐的发展。

我们相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校长和上级领导的正确引导下我们水冶镇一中“1223” 课堂模式改革之路一定会一路欢歌,越走越宽,越走越美!(一)新授课 自主学习---互助释疑---互动巩固---互助提高---共同归纳 具体内容为:

1、自主学习

(1)师友根据教师出示的复习内容和预习提纲相互检查旧知识和相互交流预习情况,教师巡查。

(2)教师展示导学提纲,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找出有疑问的知识点或提出其他问题。

2、互助释疑

(1)师友交流自学情况。(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3、互动巩固

(1)师友总结本节的知识点、知识结构、实验过程及结论、重点、方法或规律等。教师点拨规范。

(2)师友巩固本节的内容,教师巡查。

4、互助提高

(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课前精心设计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2)师友交流练习情况,全班交流正确答案,最后教师点拨。

5、共同归纳

(1)师友总结知识体系,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规范、点评。教师评价师友互助表现。

“1223”课堂流程如下:

1.学案导学,问题引领。(设疑,约5分钟)教师提前给出学生具体的预习目标、自学内容和预习思考题。在自学要求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如各种学习记号,注意重点知识的讲解等。

2.师生质疑,合作探究。(质疑,约10分钟)教师针对预习目标的要求,对学生预习效果提出问题进行质疑,从而引发学生更多的质疑,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求知兴趣。在质疑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式交流探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明确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个环节,教师要突出重难点,初步达成教学目标。

3.交流展示,点拨解惑。(答疑,约10分钟)这个环节教师可选择典型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典型例题可以直击中招考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本知识,明白课堂教学是中招的根基。练习完成之后小组之间共同探讨,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交流本课学习体会与收获,引导学生自己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小结,进一步深化知识化为己有。教师对小组讨论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给予帮助并适时做课堂小结,强化所学知识。

4.反馈巩固,拓展升华(约15分钟)学案测验题当堂检测。检测题帮助学生吃透课本,钻研该知识点在中招真题中的考查方式,拓展其基本用法,做到深入发掘,举一反三。老师可以直接给出答案,学生进行自我批改,教师得到反馈情况集中对练习中出现的共性的问题仔细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减少失误。

预习环节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思考题生成问题,促使其将学习变被动为自主;质疑环节使学生明确重难点;交流展示人人参与动起来;巩固环节延伸知识点,提高解题技巧。

(二)复习课

知识梳理---知识运用---拓展提高---总结提高---课堂巩固

1、知识梳理(1)教师有选择地展示师傅或学友总结的知识点或知识结构,全班交流,教师补充强调。

(2)师友互助检查提问,教师巡查。

2、知识运用

(1)教师将曾经做过的典型题目进行归纳,使题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将题目及页数板书在板书在黑板上或投影在大屏幕上。师友按照老师的出示的题目结合自己的情况互讲互学。(2)师傅或学友针对某些问题做典型发言。

3、拓展提高

(1)教师根据复习内容设计综合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2)师傅针对学友的做题情况进行强调。

4、总结归纳

(1)师友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2)师生共同梳理该阶段所学知识体系,并强调重点、难点、解题方法和技巧,并适当评价师友表现。

5、课堂巩固

(1)教师当堂布置巩固性作业,师友互助完成。(2)教师布置预习作业,师友互助完成。

(三)、讲评课

互助纠错---交流评价---总结提高---互助释疑---课堂巩固

1、互助纠错

(1)学生自改。学生对试卷中存在的错误进行再认识并力争能够改正其中的错误试题。不能自己改正的,标出难以理解的地方和疑点,作为师友互改的重点。

(2)师友互改。对于在自改过程中解决不了或比较模糊的问题,就可以在师友互改中解决。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好师友合作。

2、交流评价

(1)师友代表轮流发言,指出自己的失误,分析出题目要考察的知识点,自己忽略的知识点,让全班同学对题目进一步加深和认识。

(2)教师针对学生试卷反映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剖析,围绕知识点、学生错误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促进学生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总结提高

(1)师友两人进行互评,师傅通过讲评,了解自己和学友存在的疑惑,对知识点进一步梳理,学友在师傅的帮助下对知识归纳总结,巩固所学,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2)教师把所学内容的类型、解题规律、注意事项等组织整理,融会贯通,把所用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进行全面的总结,

第二篇: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臧家庄中学衣永琴马有洪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课堂教学的改革风起云涌。2007年烟台市开始的“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可谓抓住了教育教学的主动脉,我们也踊跃投身到这一改革的浪潮中来,围绕构建“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型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把课堂还给学生:一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感悟学习,自练自改;二是把个性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特感悟,自由联想,自由表达;三是把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质疑问难阐述个人见解,保留自己的意见。通过创设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和体验生活的情境,设计有思维含量和思维价值、能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问题,采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课堂学习活动,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我们的做法是:

一、创设情境,设置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创设情境、感悟生活是实现思品教学思维对话的前提,学生情境是与学习相关的背景,或者说是一种优化的、特定的学习环境。利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或者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现象为素材创设学习情境,既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又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也利于活化课堂的学习气氛。

无论何种授课类型,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状况,恰当的运用各种手段和相关资源,创设开放性的、有内涵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感悟,进而引发认知冲突、思维碰撞,产生共鸣,最终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的目的。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这一环节需要教师提供适合的案例,可以是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再现,可以是社会热点、焦点事件的整合反思,也可以是学生情感生活的体现。例如:在讲授“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视频材料,播放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情景,学生一看就会兴趣大增,热情高涨。这时再切换镜头,播放监狱内少年犯的生活场景,最后画面定格在少年犯的图片及简介上。一下子将学生由视觉冲击到心灵震撼。使学生在好奇中体验,在动脑中引发深层次的思考,而且直观形象,使课程内容

更加生动鲜活,符合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发展变化过程。

当然,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创设适合的情景,可以采用生活案例、真实事件、漫画、歌曲、诗歌欣赏等形式,也可以播放小品、影视剧中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精彩片段,或制作flash等。无论哪种形式,都要注重内涵、关注效率。要充分激发和触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主进入一个探寻问题的氛围,主动参与体验。

二、小组合作,思维探究,要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是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高效课堂的现实着眼点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提供充分条件,改变那种“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局面,努力实现“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着欢乐”的理想状态,新的课程理念强调学生要愉快学习,教师和学生都要减轻负担,但这并不意味着降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更不是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相反它要求教师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课堂这个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高效的、全面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要在课堂上有更多更好的收获。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是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能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在合作过程中,使学生思维活跃,从而更快地解决问题。合作探究是新课改背景下思品课堂教学模式的典型特征,是新课程理念的突出体现,是“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以活动为载体,将内容呈现与活动开展融为一体,真正实现“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这一环节可以采用交流、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情境创设等开放性的教学形式,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体验生活的试验场和探究知识的实验室。

可以将不同学习发展类型的学生参差组合形成异质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应是全班的缩影,以小组内部学生之间的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每个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组织和讨论,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的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努力训练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技能,训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能够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这是一种以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为指向,以综合性、实践性、主体性为过程特征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运用、和再生产、再

运用的过程。在各个异质小组中,由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展开讨论,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融入其中,可以巡视各小组的表现情况,也可以深入到一个小组参与讨论,要鼓励每一个同学都发言,要允许有些同学的看法有所偏差,需要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予以矫正,不要让有的小组在非关键问题上纠缠,对讨论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小组长在全班交流本组的成果,对于各小组的观点、认识,教师不要立即给予评价,先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辩论,指直到学生不能确定的,教师才给予指导帮助。对于交流中表现突出的小组,要及时公正、客观的给予评价,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型课堂下的小组讨论,以充分展示个人思考,学会分享集体智慧为重点,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为基点,促进所有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每个学生拥有充足的发言、补充、更正和辩论的时间和空间,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真切地体验到合作的快乐与成功的愉悦,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拓展思维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引领自己的行为

思品教学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和实践性,对于学生当前乃至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学生只有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去,才能体会到课堂教学的意义。高效的课堂不应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应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这是思品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将已有的基本知识运用与原先学习情境相似或完全不同的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也就是说要把知识获得与智能训练结合起来,把知识理解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掌握基本知识,锻炼思维能力,形成方法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如,教学《遵守公共秩序》一课后,可开展“争做文明好少年”的活动,要求学生自找差距,自订措施,改掉身上不文明的行为,不管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应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用文字形式写出来,张贴在教室板报里,同学互相监督。这一设计,既能使学生内化知识,明白道理,又能指导行为,初步践行。

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优化思品课堂教学,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社会因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依托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将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都当作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切实提高思品教育的实效。

组织学生从社区中通过参观、采访、观察、调查,促使学生大量地捕捉社会生活,使学生从活动中巩固教育,进一步激发情感,使教师对学生行为上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一种行为需要。如在上初四第五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组织开展了“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所在村的居民用水情况,观察并分析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等。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很严重。活动后学生纷纷表示要增强节约水资源的责任意识,并自觉落实到行动中,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主动关紧水龙头,水的循环利用等。同时他们在学校的宣传栏里写了这样的标语:如果我们不从现在节约用水,那么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可见,既提升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使学生的责任意识得到了提高。

新课程呼唤新理念,新课改呼唤教学模式的创新。就课堂教学而言,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呈现出何种状态,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就课堂教学改革而言,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呈现出何种状态,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可以说,高效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和谐是实现这一目标应具备的课堂状态,思维对话则是实现课堂和谐高效的主要途径,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并在今后的教学中用于探索,大胆创新,就一定能体会其真谛,并尝到成功的喜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篇: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高中政治课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山东省莘县第二中学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情况下,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更好地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和谐,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设计好每一个课堂,组织好每一个课堂。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有很多抽象的原理,由于学生知识面窄,认知能力不高,理解这些原理很吃力,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实现课堂和谐呢?我在处理主次矛盾及其关系原理时是这样组织课堂的:【合作探究】写出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矛盾,要求结合板书内容详述主次矛盾及其关系原理。在课堂上学生兴致很高,小组内学生讨论热烈,很快就在黑板上板书讨论的结果。从1937年到1945年我国的矛盾有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等;从1945年到1949年我国的矛盾有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国民党与国统区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等。哪些矛盾是主要矛盾,哪些矛盾是次要矛盾,主次矛盾的关系怎样,学生结合原理展示起来比较轻松。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了难以理解的知识,也学会了突破难点的方法,达到了多赢的目的。显然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达到的课堂效果要比完全由教师讲解要好得多。这样既实现了师生课堂和谐,又实现了学生与知识的和谐。

高中政治课和谐课堂的构建,必须把握好知识的转化,即要把知识事例化,把事例常识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必须把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结合起来,把课堂时间较多地还给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必须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把知识展示出来,让学生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备好课,及时解决课堂上出现的突发问题,突发事件;教师要做好评价工作,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并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做好课堂的引导工作,不能只做旁观者,采取放羊式教学。只有通过构建和谐课堂,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和谐课堂

和谐课堂——培养学生对语境敏锐的感悟能力

《四个太阳》朗读指导案例

阜南五小

吴 萍

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提升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语文教师应该重点培养的一种语文综合能力。而感悟能力是从理解语义开始的,对语义的理解需要一个时间与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整体联系和由表及里的理解方法。整体联系就是对句段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和全文进行把握,感知其语言意义及其与全文的联系;由表及里就是要求不能单单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面上,而要感受其内涵和本质。

阅读是对语境的敏锐感受。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语言文字描述意境的感受,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实际上就是较好的感悟能力。对语境的感悟是一种丰富的内心活动,有着广阔的心理空间。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不断锻炼这种感受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境,要重视引导学生吧语言文字所描写的人物、场景,通过想象或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加以联系,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特定场景或生活画面。

例如《四个太阳》一课,语言文字优美、生动,文本内容情景交融,字里行间充满童真童趣,从训练角度看,本文是训练学生朗读、积累的好材料。

这节课,我力求体现与学生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注意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充分发展的空间。教学时,我试图从学生的生活 实际入手,唤起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从而更好地感悟文本内涵。

随着课堂教学的一步步深入,我把整块黑板画成了一副美丽的“太阳乐园”,在依托多媒体的辅助,把学生直观地带入美丽的情景当中,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

情景教学倡导者李吉林老师曾说过:“教学若要成功,需以情感为纽带。”这是我注意渲染一种与教材相一致的氛围,小心拨动孩子们心灵的琴弦,有意识地让教材蕴含的情感与学生情感相联接、相沟通。我提问:“你们喜欢哪个季节的太阳?为什么?”他们的学习动机在不知不觉中被激起,促使他们伴随着内心的情感区读文,这就是所谓的“披文入情”。然后让同学们自主选择阅读,根据自己的爱好,抓住重点词句,朗读感悟。

一、冬天——抓住重点词朗读感悟。冬天是寒冷的季节(出示寒风、冬雪的画面)说感觉——手脚都冻僵了,谁能读读“冻僵”的感觉。(一个孩子一边读还一边做起了机器人一样僵硬的动作)。可我想出去玩玩又怕冷,怎么办呀?(就有小朋友说:“我送你一个红红的太阳吧。”)趁机指导读出“温暖”一词,(他神气的读了一遍,我说:“谢谢,真温暖!”)

二、夏天——联系生活经验朗读感悟。请同学们说一说,夏天的天气怎样呢?嗯,很热!热到什么程度呢?(有同学发言,有同学表演热的样子,还有同学学小狗热的吐舌头,惹得大家发笑。)这么热的天,大家最希望怎样呢?(大家各自说出解暑的办法)谁的朗读能让大家都清凉一下呢?(学生读后,我又播放画面:翠绿的阳光照到 高山上,树木花草舒展开了枝叶,在阳光下自由舞蹈;照到树林里,鸟儿放开歌喉,尽情欢唱;照到街道上,人们不用再遮遮掩掩,大摇大摆地自由行走。)让我们一起把这清凉的感觉送给大家吧!同学们读得非常惬意。

三、秋天——通过想象朗读感悟。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有很多香甜的水果,你喜欢吃哪种水果?想不想送给老师尝呢?(有个同学说想送我个大西瓜,我请她把大西瓜的甜美读出来,她读的声音太低,同学说:“哎呀,你的西瓜太小了!我来送个大个的!”他读的虽然大声,却没感情,又有一个同学说:“你的西瓜还没熟呢!我来送给老师一个又大又甜的西瓜吧!”他读的声音洪亮、感情丰富,读完还问我:“老师,好吃吗?”我故意舔舔嘴唇,连连点头:“嗯,真是又大又甜!谢谢你!”)

四、春天——通过口语练习朗读感悟。春天是什么样的呢?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谁想跟我去春游,一起奔向大自然的怀抱呢?这么多人呀,那你们得先说服我,说说春天到底有多美,我才能带你们去。(学生们一个个激动万分,带着饱满的情绪跟着动听的音乐美读这一段)我也被他们感染,情不自禁地跟着读起来。

通过孩子们的朗读,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形象起来,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四个太阳给人间带来的时时美丽、处处美好。我们的语言文字经过朗读与想象,又在想象中默默感受,在交流中达到共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字中的意境,对文本有了更深的感悟。

第五篇: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王志锋

张渚高级中学

摘要:课堂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和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谐课堂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它有几个要素构成:一个共同的为着提高教学效率而奋斗的目标,教师和学生两个互为中心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引导与被引导和同学间的监督与协作的两者和谐关系,听说读写看五种齐备的功能以及一个所追求的师生间心领神会的境界。为了和谐课堂的顺利构建,教师和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需要做出努力。

关键词: 教学教师学生和谐课堂

教学由教与学两部分组成。课堂四十五分钟是“教”与“学”的桥梁,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因此,一节课的课堂氛围如何从小处着眼是影响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从长远考虑,则是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成败的大事,它与学校的升学率以及学生的整个人生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使教与学变成轻松愉快的活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使教学质量达到最优化,这是符合素质教育或是快乐教育的构建宗旨的。那么,何为和谐课堂呢?笔者认为,所谓的和谐课堂,就是在四十五分钟内有所教,有所学,教师尽心,学生尽力,谆谆善诱,心领神会,能够达到教与学的同步、统一的课堂。

一、和谐课堂的构成要素

如何判断一个课堂是否为和谐课堂呢,那就需要一些比较具体的判断标准:在和谐课堂里,师生应同心协力,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两者互为中心;教师和学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都应该是和谐融洽的,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协作共进;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听说读写看这五种功能,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和谐课堂追求一个理想境界,就是师生间能够心领神会、心心相通。下面将对这些构成要素做具体阐述。

1.一个目标

目前在我国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所有的中国人民都万众一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同理,一个和谐课堂不论学生的数量有多大,整个课堂的共同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全体师生应该为着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而努力。如果一个课堂中存在多种想法:教师为讲课而讲课,讲完即课,没有尽心;学生呢,带个耳朵听听,听懂就懂,不懂也就算了,没有尽力。这样的课堂是肯定不会和谐的,教学效果也令人堪忧。只有师生同心协力,才能“断金”,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两个主体

课堂由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组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学界争论都比较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教师中心说和学生中心说。教师中心论者认为老师是课堂的中心,完全主导着课程的内容、进展和授课方式,学生应该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和节奏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步调,学生若是节拍错位或者违反整个曲调都是不被允许的。课堂是一个一对多的场所,为了使整个授课过程按计划有序进行下去,教师中心说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问题,一味地按照教条、以统一的标准、模式来授课,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僵化,课堂沉闷,一个个棱角在日积月累中逐渐被磨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动脑能力。那么学生中心说呢,课堂上由学生来做主导,教师只是起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让各种思维和想法活跃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仅仅是一个供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解决疑问的场所。西方发达国家的课堂大多都是这样的。学生中心说依赖于学生的自我教育程度,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越强,则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的教学效果就越好;若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很弱,甚至于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话,那么学生中心说将会使整个课堂呈现出秩序混乱、效率低下的情形。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都是采用的灌输式教学,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完全认同和习惯了这样的模式,他们的自主性已经变得较差,依靠学生自我教育的学生中心说课堂在目前实现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笔者认为,和谐课堂应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并重,两者都是开展正常教学所不可或缺的因素。学生和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去,两者互为中心。对于学生来说,应以教师为中心,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切不可停滞思维、走马观花、过耳既忘,也不可充耳不

闻,自我研究探求;对于教师来说,应以学生为中心,“教”仅仅是一种手段,让学生学会才是真正的目的,教师不能抱着把课程授完即可的心态,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接受效果和学习情况来安排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授课速度,拓宽学生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渔鱼”。

3.两种关系

课堂由学生和老师两个主体组成,和谐课堂中存在着两种关系:教师和学生间的引导与被引导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监督与协作关系。这两者关系都应该是和谐融洽的,这要求全体师生的关系良好,有较强的默契度。教师是引路人,为学生的学习思考指明方向,学生不光要从老师的言语中获取信息,也要从老师的眼神、动作中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需要做到什么程度。老师不可能时刻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和谐课堂上还要求同学之间有一种监督与协作关系。当发现周边的学生有走神或其他举动时,可以用一个动作或眼神表示提醒,有讨论或自习时间里,有一些问题通过相互的讨论就能得到解决,且印象深刻。同学间的协作是很重要的,在班级团队中,不论是处于强势还是弱势地位的人,都能从中获益。为别人释疑的同学对问题会有更深的理解与记忆,从讨论中可能会纠正自己原先错误的想法或是发现新的思路,以前有疑问的同学则可以获取知识,消除疑问。

4.五种要素

在和谐课堂上,需要灵活运用多种器官,做到听说读写看齐备。对于学生来说,听课也是一门艺术,同一个四十五分钟同样的授课内容,不同的学生听到的效果是有差异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学生们也不可能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善听的学生能够根据老师的语音语调分辨出重点、难点,仔细倾听加强记忆。学生在课堂上“说”的作用是多重的:一是锻炼了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是被说过一遍的知识其记忆的效果比仅仅是听要好得多,这想必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笔者今天就还能记得一些课堂上回答过的提问;三是学生说的内容反馈给老师,老师能够基本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状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步伐。读读课文,做做练习,当然是课堂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看”也是很重要的,不能被忽视,听课缺少了“看”的辅助,就变成盲人摸象了,边听边看,能够加快理解和记忆的速度,漏听或是听不懂的地方通过看书看讲义看板书也能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

听说读写看并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教师在课堂上也需要做到这五种要素齐备。说课是老师的主要任务,适当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听和看对于老师来说同样很重要,面对众多的学生,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有“千里眼”、“顺风耳”,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动作,听学生的发言和动向,督促溜号的学生,调整自己的教学步伐。

5.一个境界

和谐课堂追求一种理想境界,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能够超出语言的限制,能够做到心领神会。一个教师需要面对多个学生,在课堂短暂的时间内,是没有办法逐个进行言语交流的,为了增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就需要借助于肢体语言。教师能够从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中知悉学生的需求,学生也能够读懂老师眼神中的深意。这种心灵间的默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产生的,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经过长期间的培养。如何课堂能够达到这种境界,课堂气氛将更加和谐,教与学都将变得更加轻松。

二、和谐课堂的构建

一个普通的课堂怎么样才会成为和谐课堂呢,和谐课堂应该如何来构建呢?构建一个和谐课堂,所要做的努力绝不仅仅在于这四十五分钟,课前课后的许多工作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并且需要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的共同努力。

1.教师的努力方向

在构建和谐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在讲台上游刃有余,课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要做好备课笔记,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要仔细挑选针对性强的例题,拓展思路,多考虑几种解题方法,课堂练习要准备好。切不可照搬多年的老教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及知识的变化及时更新教案,要确保学生学到的是最新的、权威的知识。

备课还仅仅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课堂便是化理论为实践的地方。在授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观察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反映了解到,若完全按照备课笔记的节奏、顺序进行下去会影响学生的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接受

使,应及时调整上课步伐。备课笔记不是教条,备课是为了更好地上课的,当理论与实践发生矛盾时,应该顺应实践的需要,切不可硬搬教条。

课后,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提问和习题测验结果中总结反馈信息,重新审视课堂的教学效果,反省并想办法改正现有授课方法中的缺陷,总结出新的理论来指导以后的课堂教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若教师们能够节节课后自省,更新教学方案,那么,教学理论和教学效果也将呈螺旋式上升。

最后,教师要适时给学生一些表扬,加强正面激励效果。批评与表扬学生是教师的权利,同时也是一种义务,很多教师只习惯用批评,从负面刺激中迫使学生改正错误。然而,过多的批评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即负面激励过当,学生和教师间的和谐关系将被打破,这样学生不仅不会改正错误,反而会变本加厉,产生恶性循环。与批评相比,表扬是一个更好的工具,适时给学生一些表扬,加强正面激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在课堂上的些许表扬就好像是为学生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注入了一丝新鲜的血液,使他们获得了继续奋斗的动力,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为和谐课堂的构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2.学生的努力方向

在构建和谐课堂的过程中,学生所要做的努力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课前一定要预习,而且是要带有认真思考的预习。预习过后,对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已经了解,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这样在课堂上听就更加有针对性。对于课前自学过的学生来说,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则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复习的过程,事半功倍。倘若不预习的话,在课堂上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着重点,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节拍,事倍功半。如此对比,同一个四十五分钟下来差距就很明显了,如果再乘以日积月累的系数,这个差距则可被放大N倍,再想要追赶就很困难了。滴水可以穿石,千万不能小看预习的十几二十几分钟,和谐课堂要求学生课课预习,不要让自己有拉下的机会。

其次,在课堂上,要做到人到心到,跟着老师的节奏,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在有不理解处重点听,如果听老师讲解过后还是有疑问,就要灵活处理了。此时,观察一下其他同学的表情神态,觉得自己的疑问是比较共性的问题时,可以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疑问,这也是和谐课堂上对老师的最直接的一种反馈,老师可

以根据问题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使学习效果最好。若仅仅是个别问题,则可课后单独和老师沟通,不要打断老师的正常教学。课堂上的教师资源是有限的,和谐课堂要求学生学会合理、最优化地使用教师资源。

课堂的时间有限,学生和教师单独沟通的时间很少,学生要充分主观能动性,课后多找老师沟通,解决自己课堂上遗留的问题,也可博得老师的认同感,增加师生关系,为以后的课堂和谐埋下伏笔。

三、小结

和谐课堂能够使教与学的过程在较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帮助教师和学生减轻现有教育模式下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谐课堂要求教师和学生间以及学生相互之间都有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这需要经过大家的努力在长时间的培养中才能产生。可见,构建一个和谐课堂,所要花费的努力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教学是个一对多的活动,相对来说,教师资源是比较有限的。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想要成功构建和谐课堂需要学生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利用课后时间多和老师沟通,用好用足教师资源。这样,既可以使教师得到反馈信息,也拉近了双方的关系。正因为教师资源的有限性,同学之间也应该相互帮助,同学间相处的时间很长,如果能够在一个融洽的氛围中相互监督、协作共进的话,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载和谐课堂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和谐课堂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和谐课堂心得体会

    [和谐课堂心得体会]一、扮好教师角色,构建和谐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和谐课堂心得体会。教师如......

    和谐互助课堂

    “和谐互助课堂”课改方案 东海县和平路小学和谐互助课堂课改课题组 一、背景分析 (一)问题提出 新一轮的课改实施以来,经过几年来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尤其是近年来我市“六......

    构建和谐课堂

    构建和谐课堂,实现多维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种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 一.和谐的课堂氛围......

    有效课堂体会

    有效课堂体会 学习无外乎将所学的知识牢牢记忆,至于如何灵活运用,乃至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这非得靠人的阅历,更得靠个人的“悟性”不可。感性的、细腻的人会经常性的将知识迁移......

    高效课堂体会(本站推荐)

    关于“高效课堂”的一点心得体会 大家好!现在我来谈一谈关于“高效课堂”的一点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其中最重......

    动感课堂体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效实施"动感课堂"教学改革有感有悟 宁武镇中心学校物理教研组 陈 周 至上而下掀起的轰轰烈烈的“动感课堂”教学理念改变改革的浪潮未等大家做......

    乒乓球课堂体会

    乒乓球课感想 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我对乒乓球的起源、发展及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深深喜爱上了这项运动。我之前从未打过乒乓球,但觉得乒乓球很具有技巧性。自从参加了乒乓球......

    幸福课堂体会

    学习信息化幸福课堂手册体会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使世界步入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当人类步入信息化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重大的挑战。作为一名高中教师,信息化教学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