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2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族。但从秦汉以后.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分封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 C.选官用官权力已收归到中央 D.宗法血缘制度的逐渐瓦解
25.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C.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26.一首描述嘉陵江水磨作坊的宋诗写道:“激水为皑嘉陵民,构高穴深良苦辛,十里之间凡共此,麦入面出虚无人。彼氓居险所产薄,世世食此江之滨。朝廷遣使兴水利,嗟尔平轮与侧轮。”宋词这一描述表明此时
A.生产中人力的作用渐弱 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C.纺织业分布于江河附近D.手工业已使用自动化技术
27.胡惟庸案后,明太祖加强给事中以监察六部和百官,同时赋于其封驳之权,此后给事中的人员不断增加,位阶有所提升,但其品秩降低,然给事中仍可以七品之卑,退上封事,指斥大臣,明代君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扩大给事中的监察职能 B.提高中央政有行政效率 C.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 D.以小驭大强化君主权力
28.法国学者韦尔南曾指出:“只有当公共领域出现时,城邦才能存在。这里的公共领域„„一是指涉及公共利益的、与私人事务相对的部门。二是指在公众面前进行的、与秘教仪式相对的公开活动。”这里的‘公共领域”最有可能是指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公民陪审法庭 29.英国内阁由英闭枢密院外交委员会发展而来。到都铎王朝后期,君主在枢密院辅佐下处理政务、治理国家已成为惯例。此时,内阁只是一个服务于君主的御用咨询和决策机构,并没有与议会建立起任何关联。1689~1714年间,英国内阁完成了从私密的御用机构向公开的、合法的政治机构的过渡,这标志着内阁制在英国的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 A.内阁与议会权力的消长与演变 B.政体演变促使内阁制由萌芽走向成熟 C.内阁制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D.英国内阁逐渐公开化,独立化、制度化 30.下表为美国《邦联条例》1787年宪法部分内容摘录,其在宪政内容上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联邦制代替邦联制是历史的必然 B.民主共和与州权平等的原则
C.邦联制部分地奠定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础 D.邦联制联避免了绝对权力在美国的出现
31.巴黎公社规定:选民对公社所有的公职人员包括公社委员都有充分的罢免权和监督权,及时清除混入公社领导机构的坏人,可以罢免和撤换失职的公职人员,及时纠正公职人员的错误和失误。这些规定体现出巴黎公社 A.赢得广泛支持 B.实行直接民主 C.是社会主义政权 D.人民主权的特点
32.在俄国历史上因一次革命造成政府同反对派的非对抗性模式,两个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俄罗斯帝国的传统观念:让人民讲话,让沙皇让权。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它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的转型 C.此次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D.体现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这一历史潮流 33.美国学者沃勒斯坦在论述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时认为:“l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作者认为当时经济全球化 A.扩大了世界经济发展差距 B.以欧洲为中心开始出现 C.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 D.加速了各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34.它们是对经典物理理论的突破,对传统的错误或狭隘观念的否定。扩大了人类所认识的自然界的领域,并极大丰富了人类的思想宝库„„带来了物理学及其他学科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导致一系列新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出现。材料中的“它们” A.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 B.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C.使近代科技出现质的飞跃 D.导致学科日益综合化
35.在近代欧洲的某个时代,乐观的情绪渐成主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成为座右铭,君主们普遍以“开明”自居。这个时代可能出现于 A.智者运动影响下的希腊 B.文艺复兴陶染下的英国 C.宗教改革劝化下的德国 D.启蒙运动洗礼下的法国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唐代的监举制度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走御史台制度,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代表皇帝,监察百官,是皇帝自上而下的监督、统治百官的一种工具;凡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不法之事,无所不察、无所不纠。另一种监察制度是谏官制度,谏官的监察则是自下而上的。以皇帝为监察对象。皇帝的个人生活直至王国大政都在谏议之列;还封立帝失宜的诏命,驳正臣下有违误的奏章。这样就形成了以上察下,以下督上的双向监察机制。
——摘编自吴胜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仍然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不少昏庸无能之辈在国王的庇护下仍然在政府中身居要职,政治丑闻屡见不鲜。由于英国实行政党轮流执政制,无论哪个政党在竟选中获胜上台,都把官职作为奖品在自己的支持者中进行分配„„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个廉洁而有效率的政府保护他们的利益和经济发展,近代公务员制度逐渐产生了。19世纪,英国政府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迄今为止它通过的最重要的反腐败立法包括:l889年的《公共机构构政行为法》、1906年通过的《防 止腐败法》等,二战后通过的多部法令中均有针对政府官员腐败行为的法律条文。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其具体权力包括质询权、调查权、例阁权和弹劾权等。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在英国,舆论和新闻媒体素有对政府进行监督和批评的传统。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因而在实际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
——摘编自李靖《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监察机构的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讥分析其积极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现化英国建立反腐败制的背景及其成功推行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完善我国监察制度建设的看法。(15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1量64.7%。而唯一的对手美国仅占23.3 % 到1913年时,虽然美国已向前发展,达到了35.8%,但这一年欧洲工厂的产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47.7%。到1914年时,欧洲除了在全球陆地上架设了庞大的电报和电话线路网外,还在海底铺设了516 000多公里的电缆,已有总吨位为5000万吨的3万多艘船只装载货物往返于世界各地„„欧洲已史成世界的银行家,为建造横穿大陆的铁路、开凿沟通海洋的运河、开发矿山、建立种植园提供所言的资金,诸大陆这一经济上的一体化导致了全球生产率的惊人增长。这一期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贸易额增加了12倍,欧洲在这一经济腾飞中得益最多。1800年,欧洲宗主国的人均收入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收入的差距约是3:l,而到1914 年时这一差距则增加到约7:1。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欧洲与世界径济发展关系的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44.【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北洋政府在法律上最终废除了中国古代官吏任用中的恩荫制与捐纳制及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制,将除议员与军官之外所有官员统称为文官。对文官的任用采取留任旧任官吏与通过新式考试任用相结合的办法。1913年l月,北洋政府公布了《文官任用法草案》,确定官员任用资格主要有两项,第一是考试,第二是经历,“考试者所以决其将来,经历者所以重其既往,二者皆不可偏废”。同时又公布了《文 官考试法草案》《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对考试作具体规定,北洋政府文官考试法规开始制定于1913年,其后经过1915年和l919年两次补充和修改,对考试机构、种类,资格、程序、录用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由于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并不具备统一实施近代文官制度的政治条件。因而上述文官制度的实际施行范围主要限于中央政府,有实力的军阀往往自行委任官吏,并且,遗憾的是北洋政府一直没有公布关于文官晋升的法律法规。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和确定代表了中国人事制度和官吏近代化的趋势和发展方向,是中国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其成败得失对我国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仍有借鉴意义。
——摘偏自赵海梅《二十世纪初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7分)45.【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苏联自1937年9月至1941年6月,援助中国飞机1235架,大饱1600门,机枪1.4万挺,步枪5万支,子弹1.8亿发。同期。苏联向中国提供贷款1.73亿美元。苏联志愿空军进入中国领空作战,连同苏联军事顾问、专家、技术人员共达5000人左右。上述援助,对于弥补中日两国在经济力、战斗力方面的巨大差距,走持中国抗战显然是必需的、不可缺少的。由于中国战场困住了日军主力,才阻碍了日军的北进计划,使苏联得以加强欧洲战场,避免两面作战,专心致志对付希特勒的部队。同样,由于中国战场的存在,对于延缓日军南进,为英美赢得时间,为美国空军轰炸日本提供基地,阻挠德、日两军在印度洋会师等方面,也有不容抹煞的功绩。所以斯大林曾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中国)捆住的时侯,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摘编自杨天石《抗战时期中国与美、苏、英三大国的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积极援助中国抗战的主要原因。(8分)(2)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积极援助中国抗战产生的积极作用。(7分)
46.【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刘鹗(l857~1909年),清末小说家,传世之作是他的《老残游记》。光绪二年(1876年),刘鹗正当弱冠之年,便决心放弃“学干禄”(即通过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和官职)的人生道路,转而矢志于圣贤。光绪十三年(1887年), 黄河先后在河南开封、郑州决口,形成重大黄灾。刘鹗说服吴大澂采用了自己的治河方法,又亲身与民工一道参加劳作,结果治河取得巨大成功吴大澂则保举刘鹗以道员任用,但刘鹗把这头街送给了自己的哥哥刘梦熊„„依刘鹗的看法。要得变贫弱而为”民富国强”。就得兴办工业。庚子赈难后.刘鹗继续住在北京,希图实现兴办实业的心愿。他与亲友程恩培等人合组豫丰公司,向英国福公司借款开采河南煤矿与修筑铁路,但仅筑成从道口到清化一段。他又与友人合办宝昌公司借外资开采浙江煤矿,因浙江乡绅和渐江留日学生的反对而失败。借外资开矿筑铁路的失败,使他转而与亲友集资合股兴办民营工商业,但也归于失败。
——摘编自王学钧《刘鹗与老残游记》
(1)根据材料,概括刘鹗的生平事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刘鹗的人生轨迹。(7分)
24-25:DA 26-30:DDABC 31-35:DABBD 40.(1)职责:御史台监察百官;谏官有对皇帝的谏议和封驳权。(4分)意义:监察百官的违法行为,有利于促进吏治清明;有利于约束皇帝的极端专制,减少决策失误;形成了双向监察机制,表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完善和成熟。(6分)
(2)背景:“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社会制度仍然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政党分脏制”的弊端日益朝鲜。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廉洁高效的政治机制。(6分)原因:民主、平等思想的长期影响;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的保障;建立权力的制约和平衡机制;社会舆论、媒体的监督。(任答3点即可,6分)看法: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为落实监察制度提供相应的社会环境;反腐措施要切实可行,并在实践中落实完善;要注意学习借鉴古今中外监察制度建设的有益经验。(3分)41.示例:
观点:近代欧洲作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起到了核心和引领作用(2分)。论述:新航路的开辟,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市场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贸易不断上升;随着欧洲的对外殖民扩张,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开拓了广大的海外市场,吸收了优秀的文明成果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欧洲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工业技术中心。欧洲在不断的殖民扩张中,为了便于自己获取更大的利益,在世界建立了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殖民网络,从而引领着世界经济向着广度和深度发展。(10分)
44.(1)特点:是对封建选官制度的否定.以立法、制定条例的形式实施;选拔形式多样,考试和资历并重;多次改革,逐步完善。(8分)
(2)评价: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基本废除了中国封建职官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了中国近代文官法律制度的雏形,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近代化的进程,对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但是,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仍存在施行范围小和缺少文官晋升的法律法规等弊端。(7分)
45.(1)原因:日本法西斯疯狂对外侵略扩张;中国抗战事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前景;援助中国符合当时苏联的国家战略利益;中国积贫积弱,急需世界反法西斯各国的支援。(8分)
7(2)作用: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增强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物质力量;从战略上支援了世界其他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7分)46.(1)事迹:著有讽刺小说《老残游记》;早年醉心科举,后放弃;治理黄河取得巨大成就;兴办实业,屡遭失败。(8分)
(2)评析:从醉心科举到果断放弃,并著有讽刺小说《老残游记》,说明其对封建制度及其本质有了清醒的认识,从而促使其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转变;其后在治理黄河、兴办实业方面的杰出才能,勇于任事的实干精神,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都值得后人称道;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其实业救国的道路注定走不通。(7分)
第二篇:贵州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黔东南州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家”一词,较早见于《孟子》:“仲子,齐子世家也。”(《滕文公》下)赵岐注“世家”为“世儿卿大夫之家”。司马迁著《史记》,有“世家”一体,主要叙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后世言“世家”或“世族”者,大多据《孟子》和《史记》引申,泛指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在中国封建社会,虽然世家大族的形成有多种途径,如或因军功封侯拜相、子孙袭其封爵禄位而成,或以经商致富跻身官僚而成为一方望门,但是最普遍的还是由读书进入仕途而遗泽后代以成者。在封建社会,广为流传的这两句话:“满朝赤紫贵,尽是读书人。”极扼要地道出了文化在封建世家形成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封建世家在形成之后,为保持长久不衰,一方面是兼并土地,广积田产。但是,仅有田产,并不足以保住富贵与名望。如果政治上衰落,财产随时都有被势家夺去的危险,所以,比财产更重要的是要使后代子孙具有跻身官场、谋取显官要职的能力。为此,他们的主要做法就是督子读书,尤其是那些由科场起家的世家大族,对文化尤为看重。
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里家庭是社会文化传播的媒介之一,那么,世家大族在这方面显然施展着比一般家庭更大的作用,即在相当程度上发挥着传递文化的职能,并形成这样的运行轨迹:文化——仕宦——世家(官僚兼文化)——文化。这就是封建世家与文化之间的因果联系和相互作用
中国封建时代的家族制极其强固。历代统治者为鼓励孝悌友爱等人伦道德,对世代同居之家常有褒奖,使聚族而居的封建家族制度得到强化。那种三世同堂、九代同居、珍重门弟与世系的特点,使家族由居住地域的稳定性形成一种超稳定形态。一个家族,就是一个稳定的人际团体,从而导致文化也像家族的延续一样,在一个稳定的群体内传递与延伸。
这样,在前面所说的文化运行轨迹中的后一个“文化”,也就具有了某种“家学”的特点。譬如:东汉时期统治者力倡经学,不少世家大族靠经学起家,竞相以经学传授后辈,于是,某一门经学便成了某个世家大族的“家学”。当时著名的世家有汝南袁氏、弘农杨氏。宋代,理学称盛。金溪陆象山(九渊),其八世祖陆希声是唐昭宗时的宰相,至陆象山辈历二百年,家道已衰。但陆象山一辈兄弟六人中,象山、梭山(陆九韵)、复斋(陆九龄)三人皆精研理学,演为一代家学之盛,家世也赖此得以复兴。
封建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在《四书》《五经》和诗赋方面,农医百工之学很少问津。所以,世家大族器重和传播的文化,主要是一种以经学和文学为主的人文文化。
经学,在敲开仕途之门后往往被束之高阁,而文学由于具有交谊、记事、言志、抒情、咏 1 物、唱和等多种功能,自然就成了士大夫及其眷属、子弟们日常文化活动的主体,因此,士大夫之流大多也是文学天地里的骄子。代有才人的现象更是屡见诸史籍。三曹、三苏自不必说金庸引以为自豪的“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家族史,更是近代以来世家文化兴盛的美谈。
(《选自《世家•文化•文化世家》,作者:李真瑜,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家是指世代做官第高贵的人家,世家的官爵有通过军功、经商、世袭、读书入仕获得。
B.重视教育,督子读书,使他们路身官场,是世家保持长兴不衰的唯一途径。C.世家是文化传递的媒介,文化是世家产生的根源,同时又是世家发展的目标。D.家学兴盛与统治者的倡导密不可分,统治阶级又利用世家的影响力加强自己对百姓的统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世家说到文化,再说到文化世家,逐层深入,引经据典,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讲得十分透彻。
B.第一段引用司马迁《史记》中关于“世家”的内容的目睥是为了介绍世家的来源。C.文章第二三两段作者阐述了世家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读书出仕都是一条普遍途径。D.第五段从统治者对恪守人伦道德的世家大族的褒奖,指出了这些世家兴盛的外部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家子弟要跻身官场,谋取禄位,因此世家文化往往依附皇权,具有一定的功利性。B.由于世家子弟科举应考内容,很少涉及农医百工之学,因而导致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落后。
C.东汉时期统治者力倡经学,不少世家大族竞相以经学传授后辈,因而出现了“农学”。D.世家子弟经学是为了应考,学诗赋则可以言志交友,后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更为广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善良的苹果 李桂芳
1981年的暑假,我12岁。
那些日子,我的脑子里总是盘桓着美丽的苹果。它们绯红的脸蛋,清香的气息,光滑的皮肤,像魅力十足的妖怪。确切地说,它们已经在我的脑子里盘踞了很久,一直在努力地诱惑着我。
苹果长在邻居三婶家屋后的树上,又大又红,低低地垂挂在我家田地边沿。那是一棵稚 嫩的苹果树,果子很少,屈指可数。那时,果树稀少,苹果稀缺,珍贵如宝贝。
那个早晨,母亲分派我去割草。我来到稻田边,和苹果对望。它们近在咫尺,让我心跳加速,魂不守舍。我警惕地张望,四野阒然,天赐良机。
我颤颤探手,正准备采摘。忽然,有歌声传来,原来是黑牛叔,那个老光棍,正哼着歌儿走向自家稻田。
“狗娃,割草呢?”黑牛叔笑着问。“就是。”我懒懒答应着,心里却满是火气:谁让你坏我的好事?
黑牛叔一边哼歌,一边埋头弯腰给稻田除草。我偷眼一瞥,茂盛如丛林的秧苗严严遮住了他的身影。
不多时,黑牛叔的歌声愈加缥缈。我翘首一看,原来他走进了稻田深处。我的心咚咚直跳,胸腔像要爆裂。于是深吸一口气,踮起脚尖,探出手去,轻轻一摘,一个,又一个,两个苹果乖乖躺进了我的衣兜。
我摸摸衣兜,紧张万分,像摸着两枚炸弹。甜蜜的渴望满足后,取代的是浓浓的恐惧。我清楚,一旦败露,我就是小偷,将会身败名裂。
趁着黑牛叔浑然不觉,我迅速逃离现场,一溜烟跑回家,躲进猪圈里。在小黑猪贪婪的注视和叫唤声里,狼吞虎咽地啃完两个苹果。由于紧张,吃得太快,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般,我甚至还没品出苹果诱人的香甜。
傍晚,我听到了三婶声嘶力竭的骂声。三婶是村里的媒婆,她的嘴才是十里八乡赫赫有名的。说媒技术是村里一流,她的骂人水平更是空前绝后的。我多么希望能够躲避那些如刀枪,似剑戟的恶毒骂言。我的幼小心灵,承受不住那些凶恶如毒蛇猛兽般的咒骂。
三婶却坚持不懈,骂言不绝。她两手叉腰,站在自家院子里。她家门前就是一条大路,人来人往,穿梭不停。那些骂言句句刻进了行人的脑子,更是烙进了我的心里。
那夜,我第一次失眠了。不仅害怕那些骂言,我更担心黑牛叔最终要告发我。因为听父亲说,三婶正在给他做媒,准备把自己的远房表妹,一个寡妇介绍给他。他怎么会不去讨好,不去奉承?我惊恐万分,夜里,几次从噩梦中惊醒。
第二天早上,和黑牛叔一道上山放牛时,他笑着对我说:“那个三婶,太过分了,也就丢了两个苹果嘛,她就那么诅咒人家八辈祖宗!那些话,谁听了受得了?太可恶了!”
我的泪噙满眼眶,委屈和恐惧铺天盖地,滚滚而来。我想乞求黑牛叔不要告发我,又害怕说出来,会遭到耻笑,甚至拒绝。我赶紧扭转头,假装看远方。
黑牛叔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什么,虫子进了眼睛!”我狠命地揉揉眼睛,将泪活生生吞咽回去。
那天傍晚,三婶又开始了咒骂,骂言却变了。她骂道:“连老婆都找不到,还做损人利己的事!我看就是缺德的事情做多了,做绝了,活该找不到老婆,活该打一辈子光棍!”
明显骂的是黑牛叔,村里就他一个光棍!母亲愤愤地说:“听说人家黑牛主动向她承认偷吃了两个苹果。都赔礼道歉了,她还不依不饶,真是个泼妇!”
听了母亲的话,我僵在那里,惊呆了!十年后,我重回故乡,专程看望黑牛叔。他老了,还是孤身一人。我说:“黑牛叔,谢谢你!”
“谢什么?我一个老光棍哪值得你来感谢呢?”黑牛叔说。
“别那样说,黑牛叔,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那件事,苹果的事。”
说到苹果,黑牛叔大概是记起来了。他笑着拉着我的手,说:“那时候,我就知道你准有大出息,所以出面帮你顶了那罪。小孩子嘛,哪有不犯点错误的?现在看来,她的诅咒无效,你不是挺好的吗?只是,对我的诅咒倒挺灵验,真打了一辈子光棍呢!”
看黑牛大叔笑呵呵的样子,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偷偷地摘三婶家的苹果,是因为那时候果树稀少,苹果稀缺,珍贵如宝贝。B.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形式,表现了“我”在成年后,对自己儿时的过错充满内疚的情感。
C.黑牛叔顶替“我”承认偷苹果,一是担心“我”被骂声伯恩害,二是认定“我”将来有大出息。
D.这篇小说以时间为顺序,记述了想苹果——骂苹果——恨苹果,情节完整,思路清晰。5小说中写“我”在偷摘苹果之前,发现了黑牛叔在割草的一幕,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5分)
6.小说的结尾提起当年顶替挨骂的事,黑牛叔说“值得”,他仍然是“光棍”的生活。而“看黑牛叔笑呵呵呵的样子,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安排这样的结局,有何效果?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最近,公安部门打掉了一个以“解冻民族资产”为幌子、专门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这一事件再次将诈骗问题放到了舆论聚光灯之下。
事实上,老年人屡屡成为各种骗局的受害者,并不是一句“容易上当”就能解释的,而是有着 复杂的社会心理原因。某保健品传销组织的员工培训手册,对这个问题的分析颇有启发意义: 一是老年人对死亡有恐惧,二是老年人爱贪小便宜,三是老年人缺乏倾诉对象,四是老年人大多 有老年病。种种心理诉求驱使之下,让老人更容易被那些空头许诺的骗局 所迷惑。
“最好的孝顺,是让父母赶上这个时代。”父母一辈,大多成长于物质不够丰富的时代,有些 根深蒂固的观念可能很难扭转。而时代又变化太快,各种信息鱼龙混杂,仅靠父辈过去的人生 经验已很难做到游刃有余。面对那些对谣言和骗局的免疫能力相对较低的父母,为人子女者,不仅应该帮他们正本清源,更应该帮助他们保持不断学习新知识的状态。
一个空巢老人感慨,推销保健品的人竞能做到每天8小时陪伴,逢年过节都嘘窠问暖的,我说比亲儿子还亲,儿子就跟我生气,我觉得儿子不理解我,就一定要买。这个反面去例说明,有时候上当受骗不仅是一个知识判断的问题,更是一个情感交流的问题。身为子女不仅需要进行知识的普及、理性的说服,更需要给予父母更多温情的陪伴、亲情的依偎,才能防止老人在“情感营销“面前束手就擒。别等到父母的养老钱都被骗光,才后悔自己平时与父母的交流太少,对老人的关爱不够,让骗子们有了可乘之机。
要应对银发社会的“精准诈骗”问题,政府角色也不能缺位。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已达10.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那些为老人设置的精准骗局,正是瞅准了银发市场这块“唐僧肉”。政府部门如果能一手严厉惩处各种诈骗团伙、不良企业,一手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质量,就能引导企业以正确的方式打开银发市场的商机,既能让老人安享晚年,也能挖掘老龄化冲击下的发展新机遇。材料二:
“作为中国五大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放假三天到七天不等,不什么偏偏重阳节不放假呢?”在2016年重阳节到来之际,湖南岳阳籍作家张一一呼吁将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设为国家法定假日并放假三天。其实早在1989年,中国政府就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但是这一节日并没有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张一一的呼吁,引发网络热议。得到不少年轻网友支点赞。有人说:“国庆节刚放假七天,如果重阳节接着放假三天,那就有十天假期,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外求学和务工的游子而言,又多了一次回家陪伴父母家人的机会。”不过中年网友对此持不同意见:“尽孝也并不一定非得在重阳节放假方能体现。只要大家心中有孝,每天都是孝亲节;而如果心中无爱,即使每天放假,老人也不会感受到丝毫孝心。“
(摘自《新华网》2016年10月8日,有删改)
7.下列关于银发诈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类针对老年人的诈骗行为在当前社会不断发生,屡试不爽,已经成为诈骗分子谋取不义之财的主要手段之一。
B.银发诈骗的盛行反映了老年人关注健康、畏惧死亡等心理,也和他们 缺乏子女有效的陪护关爱、精神空虚的生活状况有关。
C.银发诈骗是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老年人多数思维僵化,跟不上,加上对新 知识缺乏学习意识,因此很容易受骗。
D.一方面老年人缺乏防范意识,另一方面政府对企业合理开发银发市场缺乏足够引导,是银发诈骗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 一从诈骗分子、子女、政府和老年人自己四方面分析了银发诈骗产生的原因,规劝子女要多帮助老人提高警惕,远离银发市场,避免上当受骗。
B.银发诈骗的盛行从一个侧面折射了空巢老人的精神寄托严重匮乏的实际状况,老人明知诈骗陷阱,却依然上当,说明老人对子女的不满。
C.两则材料都提到老人需要子女陪护关爱的问题。材料一中子女是忽略了父母的精神博大需求,材料二则表现子女因没有假期无法陪伴的无奈。
D.材料二针对重阳节是否应该放假的问题,年轻人与中年人意见不一,说明对对待老人的态度上,年轻的子女更强调表象,中年人更注重实际。
E.子女对父母不仅需要理性的说服,更需要感情的温暖和生活上的陪伴,这是金钱所无法代替的。
9结合两则材料,政府在保障老年人权益方面怎样做到“角色不缺位”?请简要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顾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人也。父亘,信威临贺王记室, 兼本郡五官掾,以儒学知名。七岁读五经,略知大旨。九岁能属文。长而遍观经史,精记嘿识,天文地理、著龟占候,无所不通。梁大同四年,除太学博士。迁中领军临贺王府记室参军。宣城王为扬州刺史野王及琅琊王褒并为宾客王甚爱其才野王又好丹青善图写王于东府起斋乃令野王画古贤命王褒书赞时人称为二绝。
及侯景之乱,野王丁父忧,归本郡,乃召募乡党,随义军援都。野王体素清羸,又居丧过毁,殆不胜哀。及杖戈被甲,见者莫不壮之。京城陷,野王逃归会稽。寻往东阳,与刘归义合军据城拒贼。侯景平,太尉王僧辩深嘉之,使监海盐县。
高祖作宰,为金成将军、安东临川王府记室参军,寻转府谘议参军。天嘉元年,敕补撰史学士.寻加招远将军。光大元年,除镇东鄱阳王谘议参军。太建二年,迁国子博士。后主在东宫,野王兼 东宫管记,本官如故。六年,除太子率更令,寻领大著作,掌国史,知梁史事,兼东宫通事舍人。时 宫僚有济阳江总,吴国陆琼,北地傅缚,吴兴姚察,并以才学显著,论者推重焉。迁黄门侍郎.光禄卿,知五礼事,余官并如故。十三年卒,时年六十三。诏赠秘书监。至德二年,又赠右卫将军。
野王少以笃学至性知名,在物无过辞失色,貎似不能言,及其励精力行,皆人所莫基。第三弟充国早卒,野王抚养孤幼,恩义甚厚。其所撰著《舆地志》三十卷,《符瑞图》十卷,《顾氏谱传》 十卷,《玄象表》一卷,并行于世。又撰《通史要略》一百卷,《国史纪传》二百卷,未就而卒。
(选自《南史•本纪卷六十九》,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城王为扬州刺史野王及琅琊王褒并为宾客王甚爱其才野王又好丹青善图写王于东府起斋乃令野王画古贤命王褒书赞时人称为二绝 B.宣城王为扬州刺史野王及琅琊王褒并为宾客王甚爱其才野王又好丹青善图写王于东府起斋乃令野王画古贤命王褒书赞时人称为二绝 C.宣城王为扬州刺史野王及琅琊王褒并为宾客王甚爱其才野王又好丹青善图写王于东府起斋乃令野王画古贤命王褒书赞时人称为二绝 D.宣城王为扬州刺史野王及琅琊王褒并为宾客王甚爱其才野王又好丹青善图写王于东府起斋乃令野王画古贤命王褒书赞时人称为二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又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经,指烯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从汉代起成为国家科举考的科目。
B.丁父忧,丁忧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徳礼仪制度,指拥有官吏身份之人在父母去世之 后须辞职,回家守制27个月,丁父忧就是父亲去世,回家守制。
C.乡党,按周制,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五百家为一党。因此乡党泛称家乡。后来也指乡人、同乡。
D.蓍龟,古人以蓍草和龟甲占卜凶吉,因以此指占卜;也指德髙望重的人。文中是前者意思。
12.下列对原文行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野王出身望族,少有才气。他的父亲精通儒术,野王从小就读《五经》,年长一点又遍观 经史。这些主客观条件都为顾野王的治学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B.顾野王组建义军,忠于报国。侯景之乱时,野王恰好在家为父亲守丧,但他不忘国难,招募乡党,组建义军,毁家纾难,虽然京城还是陷落,但依然得到士大夫的肯定。C.顾野王履历丰富,才学卓伦。他经常兼任文武数个官职,辅佐太子,尤其擅长国史,才学卓著.很受当时人们的推崇。
D顾野王为人,著述颇丰。弟弟早逝后,他抚养弟弟的遗孤。在学问上也颇有建树,且
关涉历史、地理、占卜、家谱等多个领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野王体素清嬴,又居丧过毁,殆不胜衣,及杖戈被甲,见者莫不壮之。(5分)(2)野王少以笃学知名,在物无过辞失色,貌似不能言,及其励精力行,皆人所莫及。(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赋得残菊
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14.下列对这菏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作用凝结了晨霜的“阶兰”作陪衬,引出了晨光中的“岸菊”。B.诗作运用比拟手法,再现了残菊笑立于晨光夕阳中的美好形象。C.“风劲”“残奔”构成一组对比,意在抒发诗人对残菊的怜悯之情。D.以“凋轻翠”“飞碎黄”从叶子和花的颜色变化写“岸菊”之“残”。E.末两句在前六句描写的基础上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15.托物言志是咏物诗的常见手法,本诗借“残菊”表现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畎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白《行路难》中“,”两句,写自己的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
(2)韩愈在《师说》明确地指出了老师的职责是“师者,”,同时又提出了对老师与学生关系的看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这次贪汚腐化分子反省忏悔会上,他将自己从农村奋斗来到城市到走上领导岗位,从小贪到大贪的过程说得声情并茂,泪如雨下,令人动容。
②这场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叙利亚政府与伊斯兰武装分子在每一条街巷进行的争夺呈犬牙交错之势,目前形势还不明朗。
③这个季节是当地气候最怡人、物产最丰富的时候,很多老年人都选择在这个季节进入当地风景租住一段时间,一方面看看风景,一方面韬光养晦,养足一年的精神。
④自从这个上生命降临人间,小张的家里整天闹得兔起鹘落,一片狼藉,但小张依然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因为他太喜欢这个孩子了。
⑤最近中国足协出台的中超联赛U23球员出场规定让业内人士颇感失望,他们一致认为,想用这样的硬性规定釜底抽薪式地解决中国足球的问题几乎不可能。⑥日本政府处心积虑地将G7峰会会址安排在带有浓厚日本民族主义色彩的伊势神官,希望以此让西方社会认同日本神道文化,甚至接受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日由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新华字典》APP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原因是40元的价格成为公众吐槽的焦点,开发商的解释是40元中还包括一些后续的服务项目。B.一场经典的昆曲剧目就如同品尝一桌丰盛的中式大餐,不仅需要我们餐前做足功课,养好肠胃,更需要我们用餐时耐心咀嚼,才能充分吸收消化。
C.在美国特使的调解下,经过几天来的外交磋商,紧张的关系依然没有得到缓和,目前沙特、巴林、阿联酋等国已经与卡塔尔断绝了外交关系。
D.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该学生平时在学校的言行举止、学习态度和为人处事,这也是高等院校招生的一项重要指标,其重要性不次于考试成绩。
19.下列对联在各自场景中运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朋友新建住宅,某人贺以对联一副:杰构地乃幽水如碧玉山如黛,诗人居不谷凤有高梧鹤有松。
B.某人祝福父亲过生日时献上一副对联:岭上梅花初绽,堂前萱草长荣。
C.某人妹妹去世,留下的孩子年幼孤苦,他作一挽联:汝性最聪明,曾伴职阿兄吟柳絮;甥行皆幼弱,忍看辈著芦花。
D.潘、何二姓结婚,潘为男家,何为女家。有人贺以对联云:有水有田方有米,添人添口便添丁。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走进一座城市,经常以现一些仿古建筑。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①,那么,我们该如保缩小这个距离,让传统文化走进当代人的生活?其实,复兴传统文化,绝不是 ② ;它应该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生活美学、生命态度与生活方式构筑而成的有机整体。因此,③,其复兴才有意义。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德国全国有6000多家大小公私不等的图书馆,无论白天夜晚,你都会在大街小巷看到安静读书的德国人。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民族会诞生康德、黑格尔、贝多芬。因此,要让我县的大街小巷与遍布图书馆,这样我们的市民会更有条件读书,就会更爱读书,就一定能诞生像康德一们的哲学家。
①大量图书馆与诞生康德、黑格尔、贝多芬之间没有必然联系。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国亚利桑那州北部,那里有许多五彩缤纷的奇石,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一样,因而得名。怎样做才能使波浪谷既不受到破坏,又能让旅游爱好者们欣赏到它的美呢?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商讨,一个近乎孤本的简单规定在人们的期待下颁布了:波浪谷每天只发放20张门票,全球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信仰、不分贫富,人们可以采取网上申请和现 场申请两种方式索票,机会均等,价格不变。有人为了这张票等了整整两年。可正因为这样,游客十分珍惜这次机会,都是带着虔诚和呵护的心态进入谷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少于800字。
不
答案
1.A(B“唯一途径“错误,原文有“一方面是兼并土地、广积田产”。C 说文化是“世家发展的目标”说法不合原文,根据上文,世家做官的目的是为了保住富贵名望,文化是获得这些的途径。D“统治阶级又利用世家的影响加强自己对百姓的统治”在文中没有依据。)2.B(B项“目的是为了介绍世家的来源”错误,原文第一段只是介绍了“世家”一词的来源,目的是让读者清楚“世家”概念的内涵。
3.B“很少涉及农医百工之学,因而导致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落后”推断不当,文中只是强调世家大族器重的是以经学和文学为主的文化“,没有涉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问题。)4.D(D项,无“恨苹果”的情节,可以改为“悔苹果”。)
5.①人物塑造上,这样官吏表明黑牛叔在知道是“我”偷摘了三婶的苹果后,主动并为之承担责任,突出黑牛叔善良的品格。②结构上,.为后文黑牛叔为我顶罪,“我”担心黑牛叔告发以及后来黑牛叔向“我”解释的原因等情节做了铺垫。③艺术上,增强了艺术张力,在三姉大声咒骂时,他会不会告密呢,吸引读者的好奇心,留下了悬念。(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6.①这样安排,突出黑突出黑牛叔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本来三婶是要给他说媒的,他完全可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正是因为他为“我”顶罪,才有了这样不幸的生活,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性。②以“我”的笑不出来,反衬黑牛叔 的笑.表现了黑牛叔的善良乐观和“我”的内疚,引发读者思考。③以“我”的内疚衬托黑牛叔的善良,凸显了 小说主题。(每点2分.共6分)
7.C(“必然产物”过于绝对,且文中也无体现。)
8.CE(A项,“远离银发市场”错误,材料一中有“政府部门如果能保障消费质量,就能引导企业以正确的方式打开银发市场”,说银发市场没有错,错的是借银发市场进行诈骗;B项“老人明知诈骗陷阱.却依然上当”材料中没有依据。文中说骗子嘘寒问暖,让老人觉得比儿子亲;项,“年轻的子女更强调表象中年人更注重实际”分析有误广年轻人希望有假期回家陪父母”并不是表象上的,中年人所谓“心中孝顺,什么时候都可以行孝”也不是注重实际。)
9.①立法上:将重阳节定为法定节假日,将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上升到法律层面:②执法上:严厉打击诈骗团伙 和不良企业.保证老年人的养老钱不流人不法分子腰包。(每点2分〉 10.D[本题考査文言断句。应结合前后文,读懂、理顺句子,在此基础上结合某些重点词语〈如标志性虚词〉'主 谓关系、对称句式等进行判断。“并为宾客”的是“野王及琅琊王褒”.可排除8项;“好丹青”“善图写”对称句 式.中间应停顿.可排除V时人称为‘二绝,”主谓宾完整.故“时人”前应停顿,可排除八。答案是0。〕
11.A(“从汉代起成为国家科举考试的科目”错误,汉代没有科举‘科举是从隋朝开始的。)12.8〔“组建义军丨毁家纤难”错误,原文说他是“随义军援京邑”并非他组建义军,更没有“毁家纾难”。〕
13.(1)顾野王一向清瘦体弱’加之守孝期间哀痛过度.身体瘦到几乎不能承受衣服的程度,“但)等到他手持兵,器.身披盔甲(上阵见到的人都觉得他十分气壮。(“羸””戈”“壮”各1分,句意2分)
(2)顾野王少年时凭勤奋好学闻名,待人接物从没有辞色失当之处,他貌似不善言辞,等到奋发精神身体力 行时.其他人都不如他。(“笃”“在物”“励粮力行”各1分,句意2分。)
14CE(C项,“怜悯之情”错,全诗抒发的是对残菊的爯爱和赞美:2项,“直抒胸腺”错,应为“托物言志”。)
15.①寄托了诗人乐观积极的精神风貌。“露浓晞晚笑”,一个“笑”字,形象地描绘出“岸菊”笑对夕阳的姿态.突 出广其乐观主义的格神。(3分)②寄托了诗人闹对挫折.保持本色,坚守人生理想的美好志趣。虽然香残、翠凋.花碎,但到后年仍要保持“今岁色”.灿然开放。(3分)
16.(1)长风破浪会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每空1分,错一宇即不得分)
17.B[①声情并茂: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怡都很动人。职文形容贪腐分子忏悔自己的行为,用“声情 并茂”不符语境.②犬牙交错:比喻交界处错杂曲折。还比喻多种因素造成力址对比互有短长。符合战斗中双方争夺激烈的语境。③韬光养晦:韬,隐蛾;晦,隐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谣。原文指保养身体,该 词使用不合语境。④兔起鹘落: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与后文“一片狼藉”语境不符。⑤釜底抽薪:从锅底将柴火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符合语境。⑥处心积虑:长时间的考虑,指图谋已久,费尽心机。多含贬义。
18.D(A项,句式杂糅,“原因是40元的价格成为公众吐槽的焦点”;B项,成分残缺,“一场”前应加动词“欣赏”才能与后文对应。C项,主语不明确,应将“卡塔尔和其他海湾国家的”放在“紧张的关系”前面。)
19.B(B项“萱草长荣”应该用于母亲寿辰。此处不得体。A项“杰构”,指高大华美的房屋,幽,僻静优雅;鹤,为高雅之鸟,松则为节操的象征。可以用在友人乔迁贺联。C项要注意辈份称谓,妹妹的儿子是外甥,芦花表示儿女对逝去先人的孝心,用于此处适合。D项以拆字法撰写对联,上联将潘拆成水、田、米、;下联将何拆成人、口、丁,用在婚礼贺联适合。)
20.传口文化与当代人的距离在拉大②盖几座仿古建筑就能解决问题③传统文化只有与口常生活相融合(每点2分)
21不是有图书馆的市民就一定喜爱读书③也不一定喜爱读书,就一定会诞生康德这样的哲 学家(一处2分,两处5分)
22.【写作提示】本材料核心有两个:一是如何做到保护美和欣赏两不误,这是针对自然的态度;其次是不分国家、贫富,彰显平等理念,这是针对游览者的态度。两者都指向对人性与自然性的思考。
从保护与发展的角度可以立意为:人要拒绝内心的贪欲。在当今日益浮躁的社会中,人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都那么急功近利。要发展,首先需要保护。其次需分析做到这一点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能克制自己内心的贪欲。因为发展必然会带来利益纷争,就必然会助长人类的贪念。因此需要克制才会有持久的发展。
从机会均等的角度可以立意为:在稀有自然资源前要树立平等意识。当社会各类资源都充斥着特权意识和铜臭气息时,波浪谷采取了最单纯的标准一先来后到’现在的社会恰恰做不到用波浪谷这样最单纯最朴素的标准来决定.因此总会将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从珍惜与尊重的角度可以立意为在自然之美面前,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尊重。很多时候,我们的理念还停留在美的欣赏者甚至美的拥有者去对待自然的美,而没有以谦卑的姿态去仰望自然,尊重自然。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文言文参考译文: ^ 顾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人。父亲顾亘,做过信成临贺王记室,兼本郡五官掾,以儒术闻名。顾野王幼年好学。七岁读《五经》能略知大意。九岁就能撰写文章。年龄稍大后遍览经史之之书,能够精于记忆,默念于心,理、料占卜都无所不通。梁朝大同四年,封太学博士。改任中领临贺王府记室参军。宣城王为扬州刺史,顾野王和琅琊的王褒都作为他的宾客,宣城王十分爱惜他们的才能。顾野王又喜好丹青,擅长绘画。宣城王在东府建造书斋,于是命令野王画古代贤人的画像.有又命令王褒在画上写赞,当时人们称赞他们为“绝”。
到侯景作乱的时候.顾野王父亲去世,他返回本郡守孝,便招募乡人数百.随义军援助卞城。
瘇体弱,加之守孝期间哀痛过虑,身体瘦到几手不能承受衣服的程度,(但)等到他手持兵器’身披盔甲(上阵)见到的人都觉得他十分气壮。京城陷落,顾野王逃往会稽,不久前往东阳,与刘归义联合据守城池杬拒敌军。侯景之乱被平定后,大尉王僧辨十分赞赏野王,派他监管海盐县。^、高祖做宰相时,顾野王为金成将军'安东临川王府记室参军,接着转任府谘议参军。天嘉元年,一皇帝下诏,令他增补为撰史学士,不久加封他为招远将军-光大元年’他被授予镇东鄱阳王谘议参军。太建二年:改任国 子博士,后主还是大子时,顾野王兼束宫管记,原來的官职照旧担任。大建六年,被封为大子率更令,接着兼任大著作掌国史,掌管梁朝的史事,兼任东宫通事舍人。当时宫中僚属有济阳的江总,吴国的陆琼,北地的傅纬,吴兴的姚察,都凭才学著称,被议论的人所推重。改任黄门侍郎,光禄卿,掌管五礼方面的事,其余官职照旧。太建十三年死,时年六十三岁6皇帝下令追赠他为秘书监。至德二年,又追赠他为右卫将军。
顾野王少年时凭勤奋好牵闻名,待人接物从没有辞色失当之处,他貌似不善言辞,等到奋发精神身体力行时,其他人都不如他。他的三弟顾充国早亡,顾野王抚养年幼的孤儿,对孤儿的恩义极其优厚。他撰写的著作《舆地志》三十卷,《符瑞图》十卷,《顾氏谱传》十卷,《玄象表,一卷,都刊行于世。又撰写《通之要略》一百卷,《国史纪传》二百卷,没能完成便死了。
第三篇: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
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2017年5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报价6.8695,较上日中间价上涨63个基点。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化将
A.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 B.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缩水 C.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 D.有利于吸引外资
13.东南沿海高铁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列车票价2017年4月21日起上调,一等座涨幅接近70%,二等座涨幅接近30%。不考虑其他因素,准确反映这一调整对飞机乘客数量影响的图示是
A.B.C.D.1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初印发的《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提出,根据资源配置组织和监管的不同要求,建立公共资源目录清单,健全公共资源统一交易平台,进一步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服务机制。上述措施 ①发挥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有利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③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施调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在中国海南发布促进经济全球化宣言,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和全球企业界,坚持推进市场开放、包容性增长和经济合作,确保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增长。这一宣言
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 ②说明我国开始主导世界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各国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④促进了我国“走出去”战略的确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小龙虾实为小虫虾”“无核葡萄抹了避孕药”“吃大盘鸡能感染禽流感”……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容易使谣言不胫而走。网上食品安全谣言扰乱社会信任,影响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威胁。对此,公民应
17.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于2018年3月任期届满,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于2018年1月选出。对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认识,正确的是 A.通过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选出 B.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C.代表公民行使国家权力 D.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
18.2017年4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局势展开辩论。中国代表表示,应该坚持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大方向,坚持“叙人所有,叙人主导”的原则,支持联合国斡旋主渠道作用,推动叙利亚各方,通过日内瓦和谈,尽快达成各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由此可见 ①中国尊重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中国主张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决定作用 ③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推动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 ④中国坚持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安理会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9.2017年3月1日至5月31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大英展”从大英博物馆800多万件藏品中精选出100件(组)展品,从奥杜威峡谷出土的石质砍砸器,到当代人工制品,纵横200万年,横跨五大洲,向世界观众讲述人类文明的历程,让观众更加真切的感知文明间的互补、互助。由此可以看出 A.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B.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C.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我国欢迎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 20.2017年4月13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卡西尼”探测器在“土卫二”喷出的羽流中探测到氢气,这意味着“土卫二”具备生命存在的几乎所有已知要素。“土卫二”由英国天文学家Wil—liam Herschel于1789年发现。早在2009年,Cassini探测器就曾发现“土卫二”南半球的冰层下存在海洋,并且发现含有冰粒和盐分的蒸汽从冰层裂缝喷出。材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下图漫画《你把我的翅膀剪断了,还说我不会飞》讽刺了一些人不懂得
①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2017年4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代表中国已经具备向空间一次性运输大量物资以及太空加油的能力,未来建立的空间不会面临“断炊”的困境,更不用担心会受制于人。这不仅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更是中国伟大复兴之路的关键一步。这体现 ①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新事物是在旧事物基础上形成的 ④科技创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4月1日起施行。民法总则有很多创新和特色,比如,强化对民事权利的保护,提升人身权的地位与保护水平,特别是注重信息时代个人信息权利和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等。充分彰显了民法总则的时代特征,回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由此可见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 ④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2017年4月11日,全国群众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材料一
会议目的是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努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动群众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完全有条件和潜力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体育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将不断增强。建设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为体育发展提供新机遇,将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更高层次的需求,进一步营造崇尚运动、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推动体育融入生活,培育健康绿色生活方式,有效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材料二
共160分)(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推动群众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意义。(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各级政府如何把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落到实处。(12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2017年5月23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专题协商会。有政协委员提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是加快走向“制造强国”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制造”质量取得了长足进步,部分产品质量已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质量形势依旧严峻,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数量,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领域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品牌建设严重滞后,这些问题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2017年,中国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系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制造”质量的情况。(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为什么要弘扬工匠精神。(10分)
(3)班级召开“创新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核心”主题班会,请围绕这一主题,就如何建设制造强国列出发言要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4分)
政治参考答案
12—16BCCBC 17—21BCAAB 22—23CD 38.(1)我国推动群众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人们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观念。
(2)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着力补齐群众体育发展的短板。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新激励机制,引导市场主体在服务全民健身中发展壮大。坚持依法行政,在激励机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的制定上,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强化过程监督与绩效评估,自觉接受监督。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动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2)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工匠精神,作为一种先进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工匠精神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经济发展。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推动劳动者树立精益求精的意识,提升产品质量水平。(若从“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角度作答,可酌情给分)
(3)①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②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③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第四篇:高三第一次联考总结
高三(5)第一次市联考分析材料
蔺习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你们好!
转眼间2个月过去了,学生进入新校园的兴奋与喜悦感,种种不适应已经消失,学生完全进入高三的状态。调皮的学生不再调皮,犯错的学生不再出错。在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下,我们高三的局面是值得肯定的,我作为大家庭中得一员,感到欣喜与自豪。
这次市联考,是对高三2个月学情的检测,也是高中2年的检测。
我们班第一次市联考能在这新旧交替中考出这样的成绩,让我们看到了高考的希望。
但由于高三(5)部分学生没有足够重视本次考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引起这部分学生对以后考试重视程度,我在班级中用市联考的数据,来分析给学生看,论证给学生听,引起学生对本次考试的重视,以及对以后每一次考试的重视。
一、考试之后发现的问题
1、本班学生基础薄弱,知识建构不足,知识迁移能力差等问题,2、有20几个学生学习压力大,经常焦虑,特别是部分复读生,个别同学还存在心理问题。
3、很多学生太注重结果,不太注重考试的过程和细节问题。
4、发现学生答卷时间不够,有些习题未能及时完成。
二、解决措施
本次月考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指明了方向,1、我需要做的1)要认真研究考纲,分析题型变化;巩固学生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答题技巧;讲求课堂效率,用好手中的资料,做好教学笔记。
2)要教育学生“考前看分重如山,考后看分淡如水”。
3)协调好各科老师的关系,让班集体各科教师形成合力,多与学生交心,多为学生考虑。
4)研究学生,耐心教育学生,多给学生信心、关爱。
5)鼓励学生,老师不怕你听不懂,就怕你不问;不怕你基础差,就怕你懒,不行动;更怕你失去斗志,自暴自弃。
6)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唤醒他们不服输的精神,参与竞争的精神。
2、学生需要做自我总结
1)通过考试来反思和总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劣势又是什么?平时学习和做题时存在的问题及不良习惯。调整学习方法和思路。
2)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下一阶段的目标是什么?分解目标为若干个小目标,每个小目标和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并注重效率。全身心完成每个小目标,并进行阶段性思考和总结。
3)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对周围的事物太敏感,要把压力变为动力。放下包袱,心态归零,从头开始。直面高三生活。
作为班主任,我体会到班级管理不能只凭一腔热血,还要一套完善的班级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好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大家成才。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利用好班会,开好实实在在的班会,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到家校合一,使管理统一化,更有效化。
总之,我会不断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向周围的老教师、业务精的班主任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班主任的工作艺术,为把班主任的工作做得更好而努力。
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第五篇:高三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高三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高三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1
高三的下学期复习任务十分的繁重,所以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习:高三近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习。
2、历史大专题复习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习。
二、学生分析
1、(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考试,使学生适应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高三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习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平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习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习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习目标,复习策略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习和实践,课堂中仍习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习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还习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习,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习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习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近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习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习。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习,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x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习题练习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习。在每一轮复习中都要有适当练习,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习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
五、时间安排
1、第一轮单元复习(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
20xx年2月-3月中旬选修一、选修三
2、二轮专题复习(20xx年3月下旬-4月底)
3、三轮:回归书本、查漏补缺、综合训练、考前指导(20xx年5月-6月)
高三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3
一、学生基本情况情况
所任教的高三(3)、(4)班是我校文科本科普通班,本届学生是从高二时候带起,又经高三第一个学期的磨合,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等,还是比较熟悉的。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能够适应,主动配合。但从大部分学生第一轮的复习检测成绩看,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历史的学习方法还不能比较好地掌握,第二卷答题不规范,理解运用能力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训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第二轮复习中的一大挑战和任务。
二、教学任务:
1.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再次强化基础知识,巩固考纲要求的每一个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加强记忆。
2.加强综合训练,讲练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思维能力。
三、备考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课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时间定在周一上午。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备课组要搞好集体备课,进行教学研究,每次活动要有记载,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资源共系享,努力提高整体成绩。此外,备课组将开展扎实的听课评课活动。老师之间要互相多听课多评课,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2.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着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1)严格依照考试大纲,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本着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调教学效果。
(2)力争在扎实的第一轮教学中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双基”,在第二轮复习中有突破、提高。开创“导学—发现”教学模式,用选择题训练和提问的方法坚持学生课前基础知识的回顾,用“导读思考”逐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架,夯实基础知识,用“导析”逐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3)通过对考点精析精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概念,专有名词,历史结论,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4)采取分层教学,采取扶优培差促中间策略,使学生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3.以考试和试卷讲评为手段,逐步形成解题规范和技巧。
(1)在本学期,坚持一个星期一份练习卷,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讲究答题规范。
(2)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
(3)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考纲内容,巩固基础知识。通过考试题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高考能力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提高考试能力。
(4)认真做好每次考试质量分析,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基本对策,以试卷分析为依托,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助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方法中的不足,加强对优生的鼓励,激励其继续进步。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各地的高考题,特别是注意近年来广东高考试题的分析,探索高考发展的趋势,指导后阶段的备考方向。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认真记录每次模拟考的分析会,加大备课组教研组老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师之优点。
5.通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临界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习。
四、教学进度(略)
高三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具体的教学(复习)计划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服务于新课程下的高考。我所带的高三208班、213班、215班,其中208、213班为特长班,215班为文化班。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而且一直不够稳定,其中有学生的原因,比如在是识记基础知识方面不够下功夫,钻研学习的劲头不足,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比较严重;学生的习题训练量不足,学生见的少,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真实水平不能正确认识;许多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再加之老师对检查力度不强,督促不及时,对很多知识总是似是而非。
二、高考动向分析
20xx年我省首次开始新课程的新高考。从20xx年新高考历史试卷来看有以下特点:(1)侧重考核学生对历史史实的掌握,强调对历史事件过程的学习,回到学习历史最基本的层面。(2)侧重考核学生对历史史料的阅读、表述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剖析问题的能力,这是对历史学习更本质的要求。(3)重视考核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
总之,对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题出现了对历史事件细节的考察,尽力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非选择题的的设计集中体现了“论从史出”的观点,题的阅读量很大,要求学生从中根据要求提取相关历史信息,难度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题直接来自人民教育版的教材内容,而其他版根本就未提及过,因此,参考别的版本的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复习措施
(1)首先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对历史学科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习不会遇到绝对听不懂的内容,因此只要大家用心学,人人都会有收获,让学生从心理上树立我能学好和要学好历史的信心。再者用往届学生的成绩鼓励他们,考好成绩不是设想,而是完全有这种可能。
(2)课堂教学中实施好讲和练的关系。在讲的环节上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讲,给学生讲清知识框架,讲透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讲的内容注意结合其他版本,尽力弥补知识的疏漏点。
练,之前做好学生记忆的巩固,指导记忆方法。坚持学生的做在前,教师的指导在后。针对选择题指导学生运用排除法,用已知推导出未知,审题时注意表示时间限制、范围限制的词,按题目要求答题。对于非选择题指导学生先读题,然后带着疑问阅读史料,从材料中层层分析其表述的内在含义,并训练准确表达的能力。
此外,指导学生用好手中的复习资料《备战新课程高考?历史通史复习新思维》,引导学生在听讲的基础上,看课本看资料,坚持自学钻研,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在辅导方法上采取大同小异的方法,大同,大多数学生紧跟老师的辅导步伐,能把讲的内容、习题弄懂弄透。小异,对于还有可能拔高的学生,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在现有资料之外,练更多的题,多钻研,长见识,不断提高历史学习水平。
高三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习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平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习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习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习目标,复习策略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习和实践,课堂中仍习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习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还习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习,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习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习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近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习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习。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习,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x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习题练习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习。在每一轮复习中都要有适当练习,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习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
五、时间安排
1、第一轮单元复习(20xx年2月-20xx年3月中旬)
20xx年2月-3月中旬选修一、选修三
2、二轮专题复习(20xx年3月下旬-4月底)
3、三轮:回归书本、查漏补缺、综合训练、考前指导(20xx年5月-6月)
高三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二、复习依据
1、内容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湖北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题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xx年是湖北省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特别是宁夏、海南等地),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三、复习方法
1、时间安排: 20xx年暑期—20xx年2月底(一轮复习)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四、具体要求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这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二)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分层教学。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业检查。每天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知识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通过周考、月考去强化。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内容。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学生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其次,不管练习、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必须讲评。只有讲评,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
5、自习辅导。晚自习读历史是历史学习巩固一个重要的时间保证,但要学生读历史,就必需历史老师能下班辅导。历史老师晚自习下班辅导,有利于学生释疑解难和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还会对学生学习历史产生感情压力和督促作用,这自然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
五、复习内容与进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