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剧进课堂的有效性探索

时间:2019-05-14 22:1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音乐剧进课堂的有效性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音乐剧进课堂的有效性探索》。

第一篇:小学音乐剧进课堂的有效性探索

小学音乐剧进课堂的有效性探索

摘要:音乐剧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对于启发学生审美能力、鉴赏水平和音乐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将音乐剧引入到小学课堂,不仅仅能够开启学生的音乐思维,同时还能促进他们身体发育,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升小学音乐剧教学的有效性十分关键,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准确地把握这种艺术形式的内涵和艺术特色,增强教学效果。本文将重点来探讨如何提升小学音乐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剧;艺术;有效性;剧本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6-0275-02

音乐剧(简称Musicals),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戏剧、杂要、特技和综艺结合的一种音乐表演。它以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等情感引发剧情,再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

在新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教材中,把音乐剧这种艺术引进课堂。小学教材的音乐剧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在教学中,老师们困惑,在短短的一个单元时间,四至五课时的时间里,如何完成教学内容?如何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表演而不是流于形式?正是由于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复杂性和教学时间的短暂性,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出现。经过两个学年的实践,认为在小学阶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音乐剧进课堂的效性应。

一、让学生了解音乐剧的艺术形式

要表演课堂音乐剧首先要观摩儿童音乐剧。我国有优秀的传统儿童音乐剧,也有优秀的现代音乐剧。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喜欢模仿、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有模仿的对象。在学生排练前,先让学生欣赏音乐剧,知道音乐剧的基本形式,对音乐剧艺术表现有初步的感受。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排练,学生就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知如何表演。我在排练前,先让学生欣赏儿童音乐剧,引导总结出音乐剧表演要注意舞台的站位,把自己正在当作剧中的人物投入感情,不能笑场。动作表情要符合人物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才能够准确地把握这种艺术形式的本质特色和文化内涵,进而掌握音乐剧表演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为日后的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了解音乐剧的艺术形式,是小学音乐剧教学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步骤,作为教师必须要对此进行足够的重视。

二、剧本编写可排可演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童话故事,表演欲强。特别是对于音乐剧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来说,他们对之产生了很强的好奇心理,渴望能够亲身去表演,从而满足他们的表演欲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来编写音乐剧的剧本,力求能够满足学生的表演需要,使得剧本被学生喜闻乐见地接受。在剧本编写方面吴增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到“剧本”是这样说的:“情景剧或短剧,即教师准备好情景剧或短剧的剧本,让学生进行表演,以活跃心理辅导的气氛,或者提供学生共同探讨的话题和案例,增加学生的投入和参与程度,以达到班级心理辅导的目的。”无论什么题材的剧本,剧本要预先编写好的。在进行剧本的编排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剧本内容、剧本的难易程度等要素――剧本内容学生否是喜欢,剧本主题对优化学生艺术修养是否有导向作用,剧本对学生来说是否好排好演,决定了儿童音乐剧活动的质量与成效。因此,儿童音乐剧的剧本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在剧本的编写上,我是这样做的。

1.选择学生学过的歌曲生成故事。学生学习过的歌曲能够在无形中拉近学生与音乐剧的距离,降低音乐剧的难度,同时还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低年段的歌曲中,歌曲有较强的故事性。所有能用歌曲中的人物引导学生编简短的小故事。然后教师再加以加工,整合学生编的故事,完成剧本编写。故事的对白要学生易于表达,唱段的旋律是学生学过的歌曲旋律,配上自编的符合剧情的歌词,学生喜欢而且容易排练演出。如:一年级我就选择《小蜻蜓》这首歌为剧本素材,剧中人物的唱段都是一年级上册学过的歌曲的旋律,学生很快就学会,排练简单,表演容易。

2.实践表演,修订剧本。剧本完成后,在课堂中实践后,不断改进剧本。如:在排练《小蜻蜓》中,伴唱组的学生纪律不够好,是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而伴唱组只负责剧中的五个唱段,等待时间有点长,所以安静部下来。在后来的演出中加入了一些人声来渲染剧情,由伴唱组完成,纪律就好多了。剧中人物苍蝇和蚊子的对白比较烦琐,一年级的学生表达起来有困难,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人物的对白,学生表达起来就容易得多了。总之,音乐剧的编写是一个反复修改、反复斟酌的过程,要通过对比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氛围效果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实现,从而促进音乐剧的正常排练,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堂排练的有效性

1.排练面对全体学生。在课堂排练过程中,我向全班学生出示剧本,全班学生一起熟悉剧本,知道这个剧情内容,会唱所有唱段。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如何表现。如:在《小蜻蜓》排练中,我让学生分析了剧中蜻蜓、蚊子、苍蝇的性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小蜻蜓是益虫,勤劳、可爱。苍蝇是害虫,肥胖懒惰。蚊子是害虫狡猾、胆小。有了这些认识后,学生对表情的把握就好多了。在排练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剧中人物的对白,并表演动作表情。练习后,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然后再小组汇报,真正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表演的机会。

2.注重个别指导。在学生分组表演时,教师要认真巡视,适时进行指导。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仔细观察每个小组学生的活动情况,看到比较调皮的学生不配合表演,就要去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在一年级中会有学生争演一个角色的情况出现,会有角色选择的矛盾,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轮流或其他方法解决,让每个学生真正投入表演。在分组表演阶段,要放得开,真正让学生表演。实践证明,在第一课时学生还不会配合表演,教师要展示剧本内容,让学生能看到剧本,走到学生中间,分组指导小组成员的配合。

3.在展示中组织学生评价,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在分组排练后,组织学生展示。这一阶段学生还在分组表演的兴奋中。表演活动要收放自如,放下去,要收得回来。小学低段的学生喜欢带式头饰表演,在展示中,教师出示头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参加展示的机会,也能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角色。教师引导观看展示的学生认真观看表演,并且能从对白、唱段、表演方面简单地评价同伴,进一步巩固表演音乐剧应该注意的细节。

四、全员参与完整表演,激发学生活动热情

小学课堂音乐剧在完成课堂排练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全班参与一次完整的演出,真正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只有增加完整表演环节,才能够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将他们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从而不断地提升音乐剧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进行完整表演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学生特长、注重场景的布置、实现学生全员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1.注重学生的特长,扬长避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长,知道每个学生的优点,在参加音乐剧的台前幕后发挥他们的作用,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如有的学生美工好,可以让他们制作道具,表演好的学生表演角色,歌唱得好的学生到伴唱组负责各个唱段的演唱,舞蹈好的学生负责伴舞,大家分工合作既发挥的自己的优势,也享受到了集体活动的乐趣,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引导学生将他们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在保证音乐剧完美度的同时,还强化了学生的自信,对于学生日后的音乐剧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学生参与布置场景,烘托剧情。根据剧情布置场景,是课堂音乐剧表演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剧情布置的表演场景,可以使表演者主动进入角色,把观众带入剧情。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直观形象、色彩鲜艳的场景。组织学生参与布置场景,把学生自制的道具布置在场景中,也要符合学生的审美,激发学生表演兴趣。邀请学生来亲自参与场景的设置,能够大大调动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引发他们思考能力的提升。根据学生自己对于音乐剧的理解,来实现场景的布置,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认知程度,以此来从根本上保证学生主动性的提升。

3.全员参与,展现自我。每个学生都有表演的欲望,有展现自我的积极性。作为老师,应该充分地把握学生的性格和兴趣特点,给他们展示自我提供广阔的平台。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参与完整表演。在表演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预设,每个表演组在台上的位置,每个参与表演的学生的位置都要预设好,道具组在什么时候布置场景学生也要实现熟练,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才能保证表演的顺利进行,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另外,在音乐剧表演结束之后,还要对表演效果进行综合的评价。在评价的时候,应该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对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进行表扬,同时还要委婉地提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让他们学会合理地认清自我、争取最大的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性,这对于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两学年的实践只是小学音乐剧进课堂这个课题的开始,还有许多问题存在,如到中高年级学生如何自己创编剧本,在场景中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制乐器创造音效效果烘托剧情,学生的表演能力如何有效提高,这都是在以后的实践中探索的课题。只有在老师们不断的努力探索下,音乐剧才能真正进入小学课堂,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剧的魅力,体验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郑锋.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儿童音乐剧[J].新课程学习(上),2014,(08):186-187.[2]石珊珊.音乐剧走进小学的可行性及初步构想[J].音乐大观,2011,(11):23-24.[3]郭青.略论小学音乐课与音乐剧的有效结合与实施策略[J].音乐时空,2015,(17):180-181.[4]张玲玲.儿童音乐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7):125+143.

第二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摘 要:美术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其自身的职能。小学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当前的小学美术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和目标,同时,也是小学美术的教学任务,而要很好地完成这一目标,达到这一要求就需要积极地研究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思想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的变化,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的理念。美术是一门艺术课程,如果过分地专注于技能的训练,那么,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和审美的能力就得不到培养和提升。而且,老师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小学美术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地帮助学生进行技能的训练,毕竟,能成为大艺术家的人寥寥可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坚持开设美术课程,是因为在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慢慢地形成对人生的正确的认识,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未来社会和未来世界的需求。在这一目标下,小学美术老师在教学中的理念和思想就应该是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的培养上。所以,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和启发学生去自主探索和思考。

二、增加教学资源

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拓展和增加教学资源。例如,老师在讲述小学美术的过程当中,所使用到的内容不只是现有教材上所提供的内容,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就近寻找和发现可用的素材,可以是教室外面的花朵和小草,可以是教学楼的设计等,老师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又如,学校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源的共享,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老师就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寻找课堂教学的素材,这样就将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浓厚兴趣

首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利用想象激发兴趣。想象是学生感兴趣的启发式教学,学生善于遐想,在想象中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想象有时是奇特的,想象出来的事物有点离谱,但却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教师要很好的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利用想象力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时,在师生问好后笔者叹了一口气,有一个学生问我说:“老师您怎么了?”我说:“今天我在上班的路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在过路口的时候堵车了,老师差点上班迟到,你们能想个办法帮帮我吗?”学生纷纷举手要说,其中有一个学生说:“可以设计一辆能飞起来的自行车就能过去了。“这样一来学生一下就被设计多功能型的自行车的想法所吸引,通过想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巧妙应用美术教学技巧

(1)使美术知识具体化。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渗透了一定量的美术基础知识,相对于理解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主次分明的构图》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使用画图或拼贴的方法来说明构图时要把主要的物体放在主要的位置。使用动画课件可以使构图知识具体化:打开动画课件,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导入一些蔬菜、水果、陶罐的图片,接着用移动和自由变换的功能来说明构图的要求,通过不同的演示来说明什么样的构图是合理的,实现了使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化成了具体直观的可视现象,达到了教学的有效性。

(2)使美术知识趣味化。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每一册都有一些欣赏的内容,如水墨、油画、水彩、铅笔、色粉笔、浮雕……对于画种、材料、表现方法教师只能泛泛而谈,或者给学生一张图片说明:这就是浮雕,这就是油画。有了动画课件,教师就可以当场演示、当场制作出不同的效果,并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理解和感受。例如在欣赏浮雕作品时,先用数码相机拍摄一些学生的头像,然后根据需要点击浮雕或油画以及另外的效果,这样学生就可以直接欣赏同一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了,效果很好。

五、勤学多练、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要想低年级学生积极开展美术活动需调动他们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其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最为忌讳就是雷同。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上大胆放手,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

六、让学生在玩中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色感

对于学生色感的培养,我认为在小学生眼里,做游戏永远是快乐而有趣的,在热烈欢快的游戏中,学生亲身体验到主题活动,并有意无意地观察到主题画面,头脑中印下生动的人物动态形象。当学生的活动感受、形象感受、记忆感受最鲜明时,只需稍加选择,就可确定自己的画面。游戏导入,巧设情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一个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网上的世界真精彩。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新课程最主要的突破点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这些理念,要求我们美术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积极而努力地开发相关的美术课程资源。

总之,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任务,我们美术教师,承担着引领学生发掘美,探索美,创造美的任务,不能忽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眼下的新一代,是一朵朵花蕾,遇阳光而娇艳,遇雨露而明丽,遇和风而怒放,培养美术学习的兴趣,也是在培养我们的继承者,我们事业的接班人。

第三篇:民族乐器进小学课堂

中华民族音乐进入小学课堂

摘要: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鲜明的民族性,学习民族音乐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越性和独立性。通过对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分析,指出民族音乐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关键词:民族音乐;重要性;方法;意义 论文发表

一、概述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中,艺术教育是一直被忽视的教学内容,而民族音乐在教学中更是难以有一席之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学生接触到的音乐都是一些流行音乐和西洋乐器,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知晓度基本是空白,一大部分学生开始认为中国的民族音乐比不上西方的流行音乐。轻视本国家的音乐文化,不仅减少了自身的知识含量,还会使祖国的优秀文化得不到很好的发扬,作为一个中国人,都有义务阻止这类问题发生。

我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当今世界音乐中的一支独秀。我们应该从教学开始,引导我们的下一代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并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者和发扬者。因此,国家教育部决定加强对学生的美育培养,在小学生音乐课堂中引进民族音乐,深化学校的教育改革。与此同时,很多小学都将其办学思路和艺术教学、弘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结合在一起,将民族音乐教学看成是一种爱国教育,也看做对学生的艺术熏陶。让学生通过艺民族音乐教学,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以民族音乐教学为契机,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乐趣,使他们能够掌握基础的民族乐器弹奏,并最终实现素质教育。

二、小学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一)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环境等并且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正确的学习民族音乐,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还能真切的感受到祖国民族音乐之美,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但是,随着新时代各种新鲜事物的出现,很多学生都将民族音乐视为落后与时代的产物,加上老师还没有把民族音音乐教育看成艺术教育的重点。

(二)引导学生端正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态度 音乐艺术论文将民族音乐具体的划分出来会发现,中国的民间歌舞种类繁多,民族器乐也十分齐全,还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曲艺音乐和戏曲,它们都是通过中国上千年的文化积淀而来的,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我国现有的民族音乐教材有限,且内容单一,加上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很难对这种一层不变的东西产生兴趣。

因此,丰富教学内容,扩展民族音乐教材的内容,特别是要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图片和资料,才是吸引学生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民族音乐的趣味性,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近距离的欣赏民族音乐,播放民族音乐中的各种地方戏曲及民间舞蹈,同时配上老师详细的解说,更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一般学生在看完民族舞蹈片之后,都会对里面所使用的道具和配乐进行提问,这时正式加深民族音乐在学生脑海里的印象的关键一步,比如蒙族的筷子、藏族的哈达、秧歌的手巾等,教师都应该一一解答,同时,老师还可以付诸实践,与学生一起跳舞。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往往会涉及到戏曲欣赏,由于戏曲大多是用方言

来演绎的,老师就应该实现讲解戏曲的特点和又来,于此同时,还可以教授学生学习方言。正确的教育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了解民族乐器

了解民族乐器也是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内容,只有通过对器乐学习,并进行实践演奏,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民族音乐,老师也能将民族音乐教学放在艺术教学的重点上。

针对乐器的讲解,老师首先要对乐器的发展做一个大概的介绍,并比较东方和西方乐器的不同,加强学生的认知感,比如,根据乐器的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大小,不同的材料来分析它的用途和发音效果等。

教学中,应当将乐器实物和教师讲解结合起来,让每位学生走集中精力听讲,加深乐器的认识。比如:二胡的介绍,老师提供真正的二胡做讲解道具,学生们都会用好奇的眼光去观察二胡,并且会基于兴趣,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们就会爱不知不觉中熟悉二胡,最后,老师只需要总结课堂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就可以了。

以此方法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清楚的掌握乐器的发音特点,还可以了解它的演奏效果,使学习与实践二合为一,与此同时,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也会日益高涨。.三、丰富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小学生是我国启蒙教育的接受者,一切优秀的文化都是从这一代开始培养的,他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无可否认,应当加强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我国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他们都是用智慧的头脑和对音乐的热爱,制造出一件件精美的乐器,谱写出一首首传送不衰的乐曲,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民族音乐。在《课标》中指出:“在音乐教学中,应创设多种情景,提供各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民族音乐的教学也应这样。

民族音乐教学课堂应该是一个活跃的课堂课堂,应多让学生进行听、唱、奏、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仅能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还能在这种气氛中培养出学习民族音乐的乐趣,与民族音乐近距离接触,感受到使民族音乐中蕴涵的民族感情,国家尊严以及和谐共处的情感,这些优秀的精神文化时刻感染着学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例如,在讲授民歌《茉莉花》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演奏或演唱《茉莉花》,然后再欣赏不同地区的《茉莉花》。通过这类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原来我国的民族音乐可以有这么多种变化,增强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传承感。

在欣赏教学中,老师应多选择一些古今名曲,如利用《怀古》、《流水》、《苏武牧羊》、《二泉映月》等名曲来教学。在欣赏《二泉映月》时,老师首先要介绍阿炳的身世命运,这样才能再次分析出,这首曲名的由来和创作背景,同时还能了解二泉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欣赏完二泉映月后,可以让学生用手写或口语表达对这首歌的听后感,将文学知识和音乐素养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到这首歌的内涵,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时代特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力,还能增强民族荣誉感。

在欣赏《春江花月夜》这首民乐曲时,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用心融入到音乐中,想象一下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的情景画面,用真实的感情去感受我国的大好和山。欣赏时,可以适当贯穿讲解一些当时的时代背景,介绍一些大音乐家的生平事迹

以及作家在创作时的思想感情。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意义

民族音乐教学主要是研究作品的内涵和那中民族气息,以及作家的创作思想和时代背景,追求从艺术中得到情感,将伦理道德和社会环境结合在一起,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民族气息和民族感情。学生可以从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增加对艺术的理性认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育论文发表例如在欣赏《苏武牧羊》这首歌曲时,歌中表现苏武“留胡节不辱”、“大节定大亏”的精神品质,对学生而言又是一种精神教育和陶冶。使学生从心灵上受到感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小学课堂上引进民族音乐教学,不仅补充了学生的精神知识,还让学生对祖国的民族文化产生特殊的感情,最后,这种情感将把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参考文献:

[1] 孙挺.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继承与创新[J].儿童音乐, 2003,(07)

[2] 李慧琴.艺术执教与科学导学[J].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03)

[3] 董如玉.好教师的标准[J].教书育人, 2009,(02)

[4] 张玲娇.精彩课堂来自教师的有效理答[J].小学教学参考, 2009,(04)

[5] 陈铁.创造能力在尝试中提高[J].家教博览, 2003,(09)

第四篇:课堂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高效性

摘要: 如何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怎样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这是当前教育改革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我们作为一线的体育老师们一直以来探索以及在思索着的问题。什么是高效课堂?顾名思义,高效性课堂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效率的最大化,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然后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小学体育课堂的高效是通过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教师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在运动能力、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是否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发展。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我作为一名体育老师,也就谈谈我对体育课堂的高效性谈的一些看法。下面是我对如何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效率 效益 最大化 最优化 教学 有效性

小学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属于重要的教育范畴,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即评价教学是否高效主要是看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学生有没有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所以教学高效要求教师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采用适合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教学操作范式和较为全面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充分得到发展,提高工作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低效教学甚至无效教学。所以高效课堂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而体现的。

一、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让教学“活起来”,让教学“生动起来”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本质。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不能都局限在讲解---示范---练习的程度上。在实际教学中选择教材内容时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兴趣爱好,把运动技能生活化,并用创设生活场景、游戏活动、教具活动、竞赛表演等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

1.游戏法:引导学生完成各项教学目标。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采用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游戏法组织教学,有利于完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课刚开始集中时,这时学生注意力分散,通过趣味游戏练习,可使学生的注意力在很短时间内集中过来,在准备部分,通过安排各种小游戏练习,不仅可以改变单调的定位徒手操,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使身体的各个部位逐渐进入工作状态。

2.情景法:运用兴趣情景教学法,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施教,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教学效果。比如,通过在体育教学“前滚翻中”,将体育课堂教学与情景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体育的真谛。在动物界刺猬面临危险会紧紧把身体团成团,来保护自己。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掌握团身前滚动作较难。在教学中利用小手绢,人手一块,夹杂胸腿之间,头向下埋,把身体紧紧团在一起,像一个球。使身体滚动圆滑,方向正确。使枯燥的体育问题变为活生生的体育现实,使抽象的动作知识变得具体有趣,从而拓展和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体育内容的亲切感,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3.设计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教学策略,提高各种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引起兴趣,一旦对体育产生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掌握和应用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利用实物,图片、教材插图、模型、标本等教具;有条件的应尽可能地运用幻灯、投影仪、录像及多媒体(利用网络,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等电化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

二、教师的业务能力

为加快我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创建高效和谐课堂。每节课都该有有效课堂反思,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实践练习,认真遵循学习新课标的思想,体育专业知识是构建体育高效课堂的基本因素,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知识是构建体育高效课堂的基本因素。构建高效课堂首先需要教师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理念增强自身业务水平,我们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培养敏锐的课堂观察力,纵观课堂发展的全过程,关注课堂上学生行为的表现,有效地进行细节处理。针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解决。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在实践中不断吸取经验,遵循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才能真正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创新教学理念推进高效课堂

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学校体育改革中最深层次的,也是最根本的改革。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大家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更加融入了实践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等新理念,坚持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方向,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合理选择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等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努力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所以教师必须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理念,及时有效的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大胆探究创新,努力构建和谐高效课

四、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发展学生的能力,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所应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根据儿童爱模仿的特点,进行模仿练习,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模仿和想象力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增加些器具进行分类比赛,培养孩子的记忆、思维、识别能力。采用教师先示范,接着让学生自己进行模仿练习,并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完成动作的最后方法,然后,再通过问答启发,让学生根据自己完成动作的体会,说出动作要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同时使课堂内容生动活泼。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不要让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要走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高度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空间。体育教师既要有健康的体魄,又要有过人的才智。既要表现对所教学科的热爱,若教师教法有方、示范优美、能说会道、能歌善舞,同时又要表现对学生的热爱。当然,生动的体育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同时也是是铸造一个高效课堂关键.总之,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体育教师必须牢固树立高效教学的理念,确立高效教学的学生观;体育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体育课程的核心理念,并把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知识有梯度的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去;让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精神都得到有效地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教学的美感,切身感受到体育教学的快乐,这样的体育课堂才是高效的。

第五篇:课堂有效性

课堂有效性

【摘要】

本文主要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一些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改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和谐的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促进智力的发展。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建和谐课堂;协调良好的生生关系,发展和谐课堂;关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和谐课堂,让语文课堂变得更活泼、更自主、更和谐、更有效。

语文教学是小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学科,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极大的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发展。语文教学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经常听到不少同行抱怨语文课堂教学的无奈,总感觉自己很花大力气去上课,结果总是收效甚微,甚至吃力不讨好,这点不少同行都深有同感。教师无奈,学生厌学,形成恶性循环。下面我就如何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如何提高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浅谈自己的拙见:

一、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建和谐课堂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峙的态度。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关系如何,构成了课堂这个“小社会”能否和谐的主体,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 础,而要创设和谐的课堂首先就要求教师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从事教师职业,最起码要求就是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师没有爱,就像池塘没有水;在国外,夸美纽斯主张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众多教育家都提到师爱的重要性。因此,充满师爱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师爱是“严爱”,而不是“溺爱”,教师的爱应“严慈相济”,这就要求教师态度上和蔼严肃,行动上细心关怀。师爱是“泛爱”,而不是“偏爱”,这种爱是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无论学生的成绩优劣、素质的高低、也不论学生家庭的贫富,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传统的课堂教学单纯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权威以及呆板的课堂纪律,严重忽视学生的个性、自我探索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符合学生身心的发展。现代的课堂教学则要求一改这些做法,它更需要教师放下架子,平等的看待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尊重和信任,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民主、合作的伙伴关系。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有自我观念、自尊心、有自己的要求、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等主观意识。因而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起点,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在在课堂教学中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习前进方向的引导者。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可能自发形成,甚至可能迷失方向。但是,如果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随便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而自己却袖手旁观,不做任何的参与、点拨这也体现不出师生的合作性,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片面强调语文课的工具性,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老师的教替代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知识的单向灌输,脱离职校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教育,应充满民主精神,教师要重审师生关系,并确立民主师生关系”。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在教学中,师生是一种交往过程,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局外人。作为主动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教学中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应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

如授《桥》这篇课文时,课堂一开始,我就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读剧本,想想剧本中讲的是什么事?(2)说说你最欣赏谁的语言。(3)在保护藏有秘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中,你举得伯诺德夫人一家谁的贡献最大?

课堂上,我让学生结合这些问题,并阅读文章后,让他们畅所欲言。对于学生的不同想法,我并没有说“好”或“不好”,而是引导他们结合 文本有根据、有条理的阐述。

二、创造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见,要改变这种学习语文的氛围,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因此,我这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精心设计导语,创设阅读悬念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中,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学”“好学”的欲望。如教《再见了,亲人》一文时,上课伊始,我先在黑板上大大方方地写上“亲人”两个字,并叫学生有感情齐读,接着我问“什么是亲人?哪些人可以成为亲人?”“课文中的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并没有血缘关系,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 一连串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回答和极大的兴趣,并制造了他们阅读的悬念,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

2、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引人入胜

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 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可以激发学生澎湃的情感。而这单凭教师一张嘴两支粉笔是难以做到的,要结合多媒体教学中的声音、图像。

《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充满浓浓离别味的文章。如何让学生体味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呢呢?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抗美援朝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中朝两国军民的共同浴血奋战深情厚谊,让课堂充满了一种浓郁的课堂气氛。

3、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如教《包公审驴》一课时,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课本剧表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三、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

过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过分重视知识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动手动口能力的培养。以素质教育为课堂教学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的基本属性是社交工具性,语文课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利用语言和文字作为工具去获取和传递信息,从而发展自己,贡献社会。因此,语文课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必须以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为核心。如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的口语训练、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写作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这一点在高年级要求较突出。如何构建和谐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努力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参考书目】

1、《叶圣陶论语文教育》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86年

2、《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 》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

3、《语文教学技能训练》 韩雪屏 王松泉 王相文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 社 1999年 7月

5、《教育学新编 》 徐学莹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小学音乐剧进课堂的有效性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音乐剧进课堂的有效性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有效性

    有效教学的定义 张璐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 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

    课堂有效性

    课堂管理中的师生交往技巧(八) (2009-10-31 19:53:02) 转载▼ 标签: 分类: 师生交往 课堂管理 师生交往 技巧 杂谈 2.肢体语言 通过头部和肢体动作所表示的语言,包括首语和手势语......

    课堂有效性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

    将音乐剧引入课堂

    将音乐剧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内容摘要】: 让学生了解音乐剧,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贯彻新课程标准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在教学上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课堂,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凝眸反思,我们......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的有效 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 姬贺奎 【 摘 要】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信息技术学科在学生的整个学习成长过程中也......

    提高小学课堂有效性[推荐五篇]

    提高小学课堂有效性 一、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需要,研究教材与学生使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例如: 数字、颜色、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

    让儿童音乐剧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让儿童音乐剧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一、“儿童音乐剧” 综合艺术实践课的崭新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从社会生活、学习经验中构建智慧、技能,是遵从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