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形考作业3-2018年货币政策的思路

时间:2019-05-14 22:5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融学形考作业3-2018年货币政策的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融学形考作业3-2018年货币政策的思路》。

第一篇:金融学形考作业3-2018年货币政策的思路

展望2018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复苏态势仍可能延续,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趋向正常化,美联储的进一步加息动作为各界所关注,全球利率中枢可能会有所上行。美国减税措施和外贸政策仍会给全球经济格局带来一定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有可能多发频发,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不容忽视。在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外需回暖,对国内经济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来自外部的不确定变化也可能向国内经济金融领域传导,全球经济复苏和大宗商品价格回暖还可能给国内物价形成一些压力。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取向变化也会对我们的政策空间形成一定挤压,增大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

从国内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和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深化实施,中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质量效益提高。当前消费和外需总体平稳,制造业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和企业利润改善较为明显,已经能够看到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结构优化的趋势,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但也要看到,经济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强化,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债务和杠杆水平还处在高位,资产泡沫“堰塞湖”的警报尚不能完全解除,金融乱象仍然存在,金融监管构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我们既要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险阻,也要心存风险意识、时刻保持警惕。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人民银行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紧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守住风险底线,积极推动金融改革,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继续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一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当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应当更注重经济的发展质量,而非一味地追求增长速度,已不再适宜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不能依靠货币信贷的“大水漫灌”来拉动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创造条件。人民银行将按照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要求做好总量调控,根据调控需要和流动性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增强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二是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要求,这是对宏观调控框架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反思国际金融危机教训并结合我国国情的重要举措。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主流央行政策框架以货币政策为核心,但货币政策作为总需求管理工具,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宏观审慎政策则直接作用于金融体系本身,侧重于抑制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和风险跨市场传染,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宏观审慎政策是对货币政策的有益补充,二者的协同互补能够有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把保持币值稳定和维护金融稳定更好地结合起来。人民银行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探索将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等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同业存单、绿色信贷业绩考核纳入MPA考核,优化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对资本流动进行逆周期调节。

三是适当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受制于投资收益率和回报周期等因素,社会资本在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参与热情相对较低。在控制好总量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可以在这些领域适当使用结构性工具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人民银行将落实好对普惠金融领域贷款达到一定标准的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的相关工作。继续运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PSL等工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再贷款支持力度。向全国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和央行内部(企业)评级试点,将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款纳入货币政策操作的合格担保品范围。

四是继续稳妥推进各项金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有利于提高金融业竞争力、增强金融体系韧性,为推动金融机构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为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大意义,是以市场化方式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一环。人民银行将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进一步督促金融机构健全内控制度,增强自主合理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从提高金融市场深度入手继续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和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不断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探索和完善利率走廊机制,增强利率调控能力,进一步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的传导。当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人民币汇率有条件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当然国内外市场还存在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汇率能够发挥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和汇率弹性的增强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经济金融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

第二篇:金融学形考二作业

武清电大

2010秋会计本

1012001254705

路冰

结合我国信用发展状况,讨论利率如何改革才能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随着外币贷款利率的放开,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将呈加速之势。很多学者认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将我国利率进一步改革的进程安排得十分紧凑,大有利率不日就有完全市场化之势。从微观讲,利率市场化后,可以提高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使资金流动合理化、效益化,从总体上消除利率的所有制、部门、行业歧视,使利率充分反应资金的供求,使利率的水平与结构与信用风险紧密联系。宏观方面,市场化的利率在动员储蓄和储蓄转化投资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间接调控机制的形成,对完善金融体制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利率市场化问题必须要认清我国利率改革的现状及其与利率完全市场化的差距,以及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的难点,只有认清这些问题,才能科学地把握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的重点应放在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方面。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目前我国的这种低利率管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金融商品的价格,也使得利率这一重要的经济杠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很多人主张通过利率市场化来理顺金融商品的价格体系,提高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恢复利率杠杆应有的作用。我们认为,利率市场化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一个必然进程,谁也没有理由反对利率市场化,但目前我国宏微观经济环境都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的过快推进。

1、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

2、利率运作主体行为不规范。(1)中央银行的独立自主性不强。中央银行并未真正拥有利率的制订权和调整权。(2)国有商业银行行为非市场化。国有商业银行由于产权制度建设落后,银行的产权界定模糊,加上管理层和一般员工没有利益驱动机制,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难以实现利益的激励兼容,经营者非市场化选择的倾向很强,这是引致银行效率低下的根源所在。(3)企业的行为不规范。

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并未达到预定目标,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大多数企业只负盈不负亏,在国家的保护伞下安稳过日子,利率高低对其来讲并不很重要。

3、企业对利息的承受能力低下。

4、金融监管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因不能摆脱行政干预而缺乏超脱性和真实性。另外,监管标准、手段和技术也不能确保监管的信息质量和使金融机构采取稳健和审慎的经营原则。

二、为利率市场化积极创造条件

在我国这样一个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要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期。就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点而言,不是去设计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时间表,而应是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如前所述,利率市场化同一国的市场经济完善程度、金融交易主体的市场化倾向以及金融监管等外围制度环境紧密相关,所以我们应从这些方面着手,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

1、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从西方的经验来看,很多国家都是在市场经济相当成熟的条件下放开利率的。应该说相对有效的市场机制有利于熨平利率放开后金融领域乃至经济的波动。

2、培育利率运作主体的市场化行为。(1)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目标并未摆脱对国家计划和经济增长目标的依附,中央银行甚至还承担着大量的财政职能。在这种央行与政府关系难以理顺的条件下放开利率,很难保证中央银行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来调节利率。(2)构建真正的商业银行。在市场化利率制度中,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充当央行货币政策中介,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货币政策的意图调控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商业银行的这一中介地位,要求它必须是自负盈亏和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实体,否则无法起到中介传导作用。(3)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提高居民的金融意识。

3、把握好利率改革的着力点。(1)增强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利率敏感性和弹性较低是我国七次利率下调效果不显著的根源。(3)重构利率结构,理顺利率关系。要对现行利率划分方法进行改革,根据企业和金融机构会计制度和业务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期限、数量、风险等因素设置利率档次,划分利率种类;

要逐步清理优惠贷款利率,明确贴息来源,减轻商业银行的负担。

4、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利率放开后,要保持资金市场秩序,不能像过去一样靠行政命令来实现,而必须依赖于灵活有效的金融监管。首先,金融监管要摆脱行政干预,独立自主地进行;其次,要落实金融监管责任制,实现层层负责;最后,要尽早制定科学的监管标准,引入先进的监管技术和监管手段。

第三篇:金融学形考作业4答案

顺义电大 10秋会计本 1011001256010 张晓宇

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材料一】尚福林指出,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之初,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政策、制度过于注重市场的筹资功能,而忽视完善和全面发挥资本市场本应有的功能,这也是近年来市场上投资者信心下降,市场长期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完善市场功能实质上是恢复市场应有的作用,这是十一五期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资本市场基本功能的发挥,可以使国家宏观调控更为灵活有效,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水平和增强竞争力,并且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增加财富的机会。完善资本市场基本功能,要通过基础性制度建设和不断深化改革,强化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上市公司重融资、轻改制和重投资、轻回报的现象,提高资本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要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形成包括股票、债券、金融衍生产品和其他固定收益类产品在内的基本产品系列,满足投资者对多元化的投资产品、多样化的交易体系、交易方式的要求,满足投资者对投资避险工具和各种投资组合工具的需求,使资本市场真正成为一个对融资者和投资者都具有吸引力的功能完善的市场。——摘引自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05中国论坛上的演讲

【材料二】不论是中国还是印度,都没有发展起一个有效的公司债券市场。在中国,企业债市场仅仅占整个金融资产存量的5%,而印度的这一比例只有1%。但是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公司债券存量正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而印度几乎是零增长。——转引自戴安娜·法利 阿尼塔·马切法·基发表在《经济》杂志“中国金融资产规模远大于印度 效率却远比印度差”一文(作者均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研究人员)考核目的:这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结合学科主要知识点对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深化对学习重点的理解和认识。要求: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资本市场除了筹资功能,还有哪些主要功能?你是怎么理解这些功能的?(2)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3)你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有什么具体建议? 解题思路:

(1)在复习金融市场各章的学习要点的基础上回答问题;(2)全面认识资本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3)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结构问题入手分析。

一、资本市场除了筹资功能,还有哪些主要功能?你是怎么理解这些功能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还有来自国外厂商的威胁。为了在这种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我国企业必须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然而,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资金。而且伴随着复杂的技术和大量的资本投入,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程度更高、范围更广。因此,投资者对这种项目往往采取非常保守的态度。为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技术、资本密集型项目,资本市场的“风险分散和共担” 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组合来分散其投资风险,高效的资本市场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它首先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投资者在踊跃购买证券的同时,向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巨额长期资金。(2)资本市场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资本社会化成为现代大工业的发展核心,资本市场为资本所有者自由选择投资方向和投资对象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活动舞台,而资金需求者也冲破了自有资金的束缚和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依赖,有可能在社会范围内广泛筹集资金。(3)资本市场有利于企业重组,从我国来看,我国企业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企业改制和产权约束的变化。例如国企改制,由于投资人不同形成了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从而形成了对企业多层次的约束,这样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和发展能力。(4)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资本市场是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筹资者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关系,中有那些发展前途且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才能在资本市场上立足。

二、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在规模、功能、结构、规则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而高效的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的作用,资本市场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表明,我国迫切需要培育和建立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以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 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与不足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成长,中国的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成长和发展膨胀时期,但是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形成的是高度集中的以沪、深交易所并存发展的模式。且从证券市场的发行主体来看,上市公司为获得证券发行资格,虚报会计报表,信息披露不规范,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部分持股大户常常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操纵资本市场,造成严重侵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现象发生。

2我国资本市场有其不足之处:

(1)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已初具规模,但资本市场的现状不能满足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各种类型企业的资金需求。第一,债券市场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发行和交易市场割裂,尤其是公司债券,相对于国债和金融债,更是发展缓慢。第二,股票市场也存在着不平衡发展问题。

(一)是虽然2007年沪深总市值已经超过我国内地GDP总量,与发达国家的比例相当,但因流通市值无论绝对量还是占比都相对较小,沪深股市总流通市值约9万亿元,仅占两市总市值的30%左右,股市结构亟待完善;

(二)是股市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发展不平衡,削弱了证券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2)我国单一层次的证券市场规定了严格的上市条件,阻碍了中小企业通过证券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和债券进入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须受到严格的上市条件限制(包括公司规模、盈利性等),大多数企业不能满足这些条件。沪、深市场的大一统、高门槛,致使高成长性的科技创业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由于风险太大和公司的盈利性等原因得不到资本市场的支持。这一切造成中小企业和科技创业型企业在我国融资困难,阻碍了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3)我国证券资本市场关于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存在着不足之处,我国只有单一层次的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尚未建立,沪、深主板市场门槛太高,企业往往由于一时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就有可能被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

(4)过多的行政干预不能体现证券市场的高度市场化的特征。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前10年主要是用行政手段管理,公司上市需要由自上而下的指标下达与自下而上的推荐相结合。这种管理方法与证券市场高度市场化的特点非常不适应,因此,今后公司的上市制度应该有所改革,凡符合条件的,可由企业自己申请上市,能否成功由市场决定,这样能通过资本市场的激烈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三、你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有什么具体建议?

完善资本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由于资本市场对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推动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规范法律框架,完善交易规则,整合现有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促进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市场良性互动;不断扩大股市和债市的市场规模,丰富金融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2)必须积极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实现股市的“经济晴雨表”功能。(3)要重视直接融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推进公司债市场的发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必须依托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提高市场深度的基础还在于全方位开展中国资本市场以效率为导向的创新改革,包括建立合理的多层次的市场结构,中小型高科技

企业的发行上市以及股指期货等具有不同功能的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推出,继续提高市场投资者中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不断深化发行制度改革,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进一步加强市场约束,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等等。

(4)顺应国际化趋势,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对于一国资本市场的价值形成、流动性的提高、制度的完善等多个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要努力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努力深化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融资方式向市场化方向迈进;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信息披露,增进投资者信心;逐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来说,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总之,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我们的资本市场在起发展中也有着很多不如意之处,在以后的运作中需要不断的更新、不断地改进。让这片肥沃土壤为我给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更加大的光和热。

我国近几年的货币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2005年7月21日晚,人民银行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事宜发出公告:一是从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二是2005年7月21日19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三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波动幅度不超过千分之三。本次汇率制度改革对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今后货币政策工作实施的方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而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要实现的宏观经济目标,主要有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就业充分、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可能直接作用于最终目标,而必须借助于中介指标。中介指标的选取要符合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和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等五个标准。一般选择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金融变量,也有的把汇率包括在内。货币政策工具借助于中介指标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还存在一个传导机制,时滞长短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效应。

2000年以来的货币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外币管理体制。为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的对外开放,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9月21日起实施新的外币利率管理体制。具体内容是:(1)外币贷款利率,单笔300万(含300万)美元或等值其他6种主要外币的大额外币定期存款利率,7 种主要外币以外的外币存款利率(不分金额)、以及金融机构间的所有外币利率,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2)7种主要外币的小额存款利率由银行业协会统一制定,各金融机构统一执行。

2、积极推进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实施储蓄实名制。为了规范储蓄行为,推进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4月1日起实施储蓄存款实名制。

3、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业务品种创新。2月14日,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文,公布《证券公司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对证券公司以股票质押取得贷款。

4、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引导资金流向。4月,人民银行发文,允许除邮政储汇局以外的金融机构开办“教育储蓄存款”,免交利息所得税;8月,公布《助学贷款实施办法》;6月,与国家经贸委联合发文,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扶优限劣,对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业、产品和重复建设项目限制或禁止贷款,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9月,针对封闭贷款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出《关于坚持封闭贷款贷款条件、从严控制封闭贷款发放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封闭贷款的发放条件,防范风险。

5、积极推进货币市场建设。批准第二批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融资业务。6月,为发展货币市场,拓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融资渠道,允许财务公司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11月9日,允许全国首家专业化票据经营机构———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开业,这有利于促进票据业务发展,形成全国性的统一的票据市场,也为央行再贴现操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6、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引导规范民间信用。7月,决定将县及县以下的邮政储蓄资金以再贷款形式反还农村信用社使用,集中用于支持农村信用社对农民、农村、农业生产的信贷投入,并重点用于发放农户贷款、及时满足农民从事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以及农村消费信贷等合理资金需求。12月,发布《关于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取缔民间高利借贷的意见》,提出一方面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体系、经营机制、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加强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增加对农村的信贷投入,另一方面对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制定者所期望达到的货币政策最终实施的效果,一般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 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之一,也是货币政策经常要突出的最终目标之一。它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使物价水平保持在基本稳定的水平上。

(2)充分就业。所谓充分就业,是指失业率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即凡是有能力和愿意参加工作的人随时能找到合适工作的水平。

(3)经济增长。保持经济增长是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西方目家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周期性经济危机带来的不景气,往往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保持较高的投资率,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一国能够保持良好的外汇储备,以保证对外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

第四篇:金融学形考作业5)

我国近几年的货币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2005年7月21日晚,人民银行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事宜发出公告:一是从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二是2005年7月2日19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三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波动幅度不超过千分之三。本次汇率制度改革对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今后货币政策工作实施的方向都具有重要意义。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而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要实现的宏观经济目标,主要有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就业充分、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可能直接作用于最终目标,而必须借助于中介指标。中介指标的选取要符合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和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等五个标准。一般选择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金融变量,也有的把汇率包括在内。货币政策工具借助于中介指标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还存在一个传导机制,时滞长短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效应。

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制定者所期望达到的货币政策最终实施的效果,一般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之一,也是货币政策经常要突出的最终目标之一。它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使物价水平保持在基本稳定的水平上。

(2)充分就业。所谓充分就业,是指失业率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即凡是有能力和愿意参加工作的人随时能找到合适工作的水平。

(3)经济增长。保持经济增长是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西方目家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周期性经济危机带来的不景气,往往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保持较高的投资率,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一国能够保持良好的外汇储备,以保证对外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

2000年以来的货币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外币管理体制。为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的对外开放,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9月21日起实施新的外币利率管理体制。具体内容是:(1)外币贷款利率,单笔300万)美元或等值其他6种主要外币的大额外币定期存款利率,7 种主要外币以外的外币存款利率(不分金额)、以及金融机构间的所有外币利率,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2)7种主要外币的小额存款利率由银行业协会统一制定,各金融机构统一执行。

2、积极推进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实施储蓄实名制。为了规范储蓄行为,推进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4月1日起实施储蓄存款实名制。

3、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业务品种创新。2月14日,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文,公布《证券公司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对证券公司以股票质押取得贷款。

4、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引导资金流向。4月,人民银行发文,允许除邮政储汇局以外的金融机构开办教育储蓄存款,免交利息所得税;8月,公布《助学贷款实施办法》;6月,与国家经贸委联合发文,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扶优限劣,对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业、产品和重复建设项目限制或禁止贷款,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9月,针对封闭贷款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出《关于坚持封闭贷款贷款条件、从严控制封闭贷款发放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封闭贷款的发放条件,防范风险。

5、积极推进货币市场建设。批准第二批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融资业务。6月,为发展货币市场,拓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融资渠道,允许财务公司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11月9日,允许全国首家专业化票据经营机构———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开业,这有利于促进票据业务发展,形成全国性的统一的票据市场,也为央行再贴现操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6、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引导规范民间信用。7月,决定将县及县以下的邮政储蓄资金以再贷款形式反还农村信用社使用,集中用于支持农村信用社对农民、农村、农业生产的信贷投入,并重点用于发放农户贷款、及时满足农民从事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以及农村消费信贷等合理资金需求。12月,发布《关于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取缔民间高利借贷的意见》,提出一方面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体系、经营机制、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加强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增加对农村的信贷 投入;另一方面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制定者所期望达到的货币政策最终实施的效果,一般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近期货币政策效果的评价

一、自1984年到1995年,我国一直奉行的是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这种做法符合中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别是在把银行信货作为资源进行直接分配的情况下,货币总量控制与信贷投向分配都由计划安排,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这两个目标比较容易协调。但是改革开入以后1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倾向政策的双重目标并没有能够同时实现。1953年3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对双重目标进行了修正,确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个目标体现了两个要求:第一,不能把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放在等同的位置上。从主次看,稳定币值始终是主要的。从顺序来看,稳定货币为先。中央银行应该以保持币值稳定来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即使在短期内兼顾经济增长的要求,仍必须坚持稳定货币的基本立足点。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20世纪80年代,我国货币政策在中介目标的选择上,沿用了改革开放前的做法,即以贷款规模与现金发行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把贷款规模作为中介指标的理论依据是:货币都是通过贷款渠道供应的,贷款=存款+现金,只要控制住贷款,就能控制住货币供应。随着市场化金融运行体制的确立,货币政策实施的基

础和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贷款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逐渐失去了两个赖以生存的条件:一是资金配置由计划转向市场;二是国家银行的存款在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趋于下降,而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特别是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比重迅速提高。因此,中央银行指令性的贷款规模不宜再作为中介指标,而应作为一种指导性的变量。中国人民银行按月对其进行统计监测,以利于调控货币供应量。1994年《国务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主要有四个: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超额储备金率。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是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储备金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中介指标主要是货币供应量和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

三、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逐步由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间接调控为主转化。过渡时期共存的货币政策工具有贷款规模、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等数种,其中间接调控工具的作用逐步强化,直接调控工具的影响日趋淡化,如1998年我国已经放弃了贷款规模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手段的运用也更加市场化。自1998年我国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存款准备金率不断调整,已经成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中运用频繁的政策工具之一。

四、在宏观经济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和较大滑坡风险情况下,国家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合理扩大银行信贷规模。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加大对重点工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自主创新、三农、中小企业、基础设施及服务业等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第二,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平台。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第三,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为防止经济出现倒退,央行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而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最为有力的

货币政策工具,前者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后者可以为银行提供更多的信贷资金,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大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合理需求。

第四,实施差别化货币政策,促进经济转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对所有行业和企业一视同仁,而是会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以此来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经济结构向政策预期方向转变。货币政策将通过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利率、窗口指导、信贷政策指引等手段引导资金流向,通过政策引导或者直接干预,以较市场金融更为优惠的条件将资金投向战略领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等,同时严格对“两高一资”等政策限制行业和企业的信贷投放。

综上所述,只有采用适用我国的货币政策,才能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以此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五篇:形考作业

形考作业一

(针对教材1~6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社会保障历史上第一个正式法律制度是(),它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A、美国的《社会保险法》

B、德国的《工伤社会保险法》

C、英国的《济贫法》

D、德国的《疾病社会保险法》

2、丹麦学者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在《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中以福利分配的“非商品化”(decommodification)程度为标准,将西欧和北美国家的福利体制划分为三种类型,不包括()。

A、“社会民主主义”

B、“凯恩斯主义”

C、“合作主义”

D、“自由主义”

3、“非商品化”是指不把()作为商品,让福利分配与劳动贡献脱钩。

A、社会保障

B、社会保险

C、劳动成果

D、劳动力

4、新加坡采用的社会保障模式是()。

A、个人储蓄型

B、社会保险型

C、国家保险型

D、福利国家型

5、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保障原则?()

A、社会保障分配应该达到最大的平等,最大限度的缩小收入差距

B、社会保障应该由政府全面责任,尽量免除个人责任

C、通过高额累进税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是不必要的和不合理的

D、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

6、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原则的是()。

A、自给自足与政府负责

B、保障方式多层次

C、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D、资金来源多渠道

7、与完全积累制相比,现收现付制的特点在于()。

A、抵御人口老龄化风险的能力较强

B、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相对较小

C、追求的是长期的纵向平衡

D、未来收益和投保期的缴费高度正相关,因而具有较强的激励机制

8、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相比,下列不属于养老保险特点的是()。

A、收入支出庞大

B、实际享受人数最多的险种之一

C、受益与缴费无关

D、承诺与兑现之间的时间最长

9、“养老金工资替代率”是指()。

A、养老保险缴费占养老金的百分比

B、养老保险缴费占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

C、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

D、养老金占养老保险缴费的百分比

10、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相比,下列不属于医疗保险特点的是(A、第三方支付

B、享受保险的时间短

C、利益关系比较复杂

D、支付频率高且与缴费多少无关

11、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缴费比例是()。

A、单位20%,个人8%

B、单位20%,个人6%

C、单位6%,个人2%

D、单位6%,个人1%

12、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相比,下列不属于失业保险特点的是(A、有支付期限

B、完全由政府承办

C、完全由企业承办

D、兼有保护失业者劳动能力的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包括()。

A、社会保险

B、社会优抚

C、社会福利

D、社会救助

2、社会保障模式的分类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A、国家保险型

B、社会保险型

C、福利国家型

D、个人储蓄型

3、社会保障的一般原则包括()。

A、正向分配原则

B、普遍性和选择性原则

C、生存保障原则

D、社会保障制度与国情相适应原则

4、由于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模式和社会公共政策不同,世界不同国家对获得养老金的资格条件有不同的规定。所考虑的因素除了居住年限(居龄)外,还有()。

A、法定退休年龄

B、工龄

C、缴费年限

D、婚姻状况

5、从世界范围来看,养老金的类型有()。

A、“普惠”养老金

B、“缴费关联”养老金

C、“收入关联”养老金

D、“就业关联”养老金

6、医疗救助的方式包括()。

A、医前救助

B、医后救助

C、即时救助

D、人道主义救助

7、医疗保险中所谓“两定点三目录”中的“三目录”是指()。

A、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目录

B、门诊特定病种目录

C、诊疗项目目录

D、药品目录

8、失业期间有以下哪些情况,就不能继续领取失业金?()

A、重新就业

B、参军入伍

C、办理退休

D、移居境外

三、填空题

1、关于社会保障基金,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收支方式:

、完全积累制和。

2、社会保障费按征收方式可以分为

保费制和

保费制。

3、中国城镇养老保险按福利来源分,主要有“三根支柱”,即

、和个人储蓄(如商业寿险等)。

4、缴费工资是参保人缴纳社会保险金的缴费基数,通常规定为参保人上一年的。如果按月缴纳社会保险金,缴费基数就是参保人上。

5、我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资格条件是到达法定退休年龄,连续工龄满

年。

6、按照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的缴费办法是,企业按本企业工资总额的____%计入“统筹账户”;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____%计入“个人账户”。

7、基本养老金 =

养老金 +

养老金。

8、目前我国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力求覆盖全体人民。主要包括以下三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 ;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政府补贴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

9、医疗保险中的待遇水平由三方面所体现,即

、和报销比例。

10、医疗保险中,所谓“两定点”是指定点

和定点。

11、中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对于城镇职工,失业保险支付期限长短与缴费时间长短挂钩,最长支付期限为

个月。

四、简答题

1、自由主义的社会保障原则有哪些?

2、失业保险的意义是什么?

3、为什么失业保险要规定“支付期限”?

五、论述题

1、医疗保险制度中先付制和后付制两种付费方式各自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并比较分析这三种筹资模式的优缺点。(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600字)

形考作业二

(针对教材7~13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工伤保险的实际缴费主体是()。

A、用工单位和职工个人

B、职工个人

C、用工单位

D、政府

2、我国生育保险的资金筹集方式是()。

A、政府全额负担

B、政府与企业按比例分担

C、企业按不超过工资总额1%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职工个人不缴费

D、企业按不超过工资总额1%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职工个人要缴费

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由政府为其提供物质和服务帮助,从而帮助他们摆脱()的一种生活保障制度。

A、贫困

B、生存危机

C、精神状况不良

D、疾病困扰

4、对于社会救助缓解贫困的作用,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社会救助可以让贫困人口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准

B、能够对失业人员进行再雇用训练与辅导,帮助失业人员创业或再就业

C、社会救助能够帮助那些因遭遇灾害、急难等突发事件而难以维持生活的群体

D、随着国家财力和社会救助水平的提高,社会救助能够促进受益群体的全面发展,享受与其他群体同等的教育、政治和社会权利,从而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威胁。

5、下列哪项不属于住房福利的主要内容?()

A、无障碍设施建设

B、住房财政补贴

C、住房金融政策

D、公共房屋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老年人福利内容的是()。

A、老年人收入保障

B、老年人生活照料

C、长期健康护理

D、老年人社会服务

7、下列哪项不属于教育福利?()

A、企业职业培训

B、免费或低费教育体系

C、国家助学贷款

D、奖学金

8、社会优抚是国家专门为伤亡的军人、人民警察和()提供抚恤,为军人和人民警察及其家庭提供优待,为退出现役的军人予以生活安置和就业安排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A、公务员

B、社会人员

C、事业单位人员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9、“军官退出现役后,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在退役军官到达住地之日起,应不迟于一个月为其安排好工作”。这属于优抚安置中的()。

A、抚恤

B、优待

C、安置

D、奖励

10、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历程的集体保障阶段,主要的保障项目包括农村救灾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

A、农村扶贫开发

B、农村“五保”制度

C、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D、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1、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是下列哪个阶段?()

A、社会保障阶段

B、家庭保障阶段

C、集体保障阶段

D、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阶段

12、社会保障管理的主体是()。

A、政府机关

B、社会保障受益人群

C、社会保障事业

D、社会保障责任机构和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

1、工伤康复的内容主要包括()。

A、医疗康复

B、职业康复

C、社会康复

D、心理康复

2、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

A、丧葬补助金

B、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C、供养亲属抚恤金

D、医疗赔偿金

3、生育保险制度是在女性生育期间对生育责任承担者给予()的社会保险制度。

A、医疗服务

B、收入补偿

C、社会救助

D、生育休假

4、生育保险(保障)待遇一般包括()。

A、生育休假

B、医疗费用

C、生育补助

D、产假津贴

5、社会救助标准的计算方法除了收入比例法、马丁法,还包括(A、生活形态法

B、基尼系数法

C、恩格尔系数法

D、市场菜篮子法

6、在社会救助中,家计调查的内容包括()。

A、财产

B、工作

C、收入

D、婚姻状况

7、儿童福利的主要内容包括()。

A、儿童的医疗保健设施和服务

B、孤残儿童福利事业

C、儿童的活动场所和条件

D、普及义务教育

8、从整体上看,以下属于社会保障管理内容的是()。

A、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B、社会保障政治管理

C、社会保障文化管理

D、社会保障业务管理

三、填空题)。

1、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 活动中或者在法定的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而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得到必要的 的制度。

2、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它是确定职工工伤待遇标准的基本依据。

3、与其他险种相比,工伤保险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它的 原则,指在劳动者负伤后,不管过失在雇主还是劳动者一方,工伤职工均可获得收入补偿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二是工伤保险费率实行

,是指根据不同行业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基准费率,风险程度较高的行业适用较高的基准费率,风险程度较低的行业适用较低的基准费率。

4、中国现行生育保险制度的支付标准是产假

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

5、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责任来看,我国最低生活保障事务属于

职责范畴。

6、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津贴、和

,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制度安排。

7、社会优抚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具体包括

、抚恤和

三类项目。

8、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由

组成,支付终身。

9、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由个人缴费、、组成。

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

、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11、是指扶贫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益劳动而获得赈济的一种扶贫方式。

12、社会保障管理的手段包括规划

、、人事和控制等。

四、简答题

1、工伤保险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2、残疾人福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社会优抚的功能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试论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和特征。

2、试述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本原则以及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下载金融学形考作业3-2018年货币政策的思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融学形考作业3-2018年货币政策的思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电大《金融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金融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金融学》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1至任务5是主观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

    教育学形考作业

    教育学作业1 一、论述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轨迹与里程碑。2、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有哪些?3、杜威认为,教育不是奢侈品,是婴孩时期到成人时期的摆渡船。通过这只摆......

    形考六作业

    一、感受方言(40分) 1.介绍你所处的方言区分布的基本情况任选下列地名中的两个,上网查阅资料,说说它们的来历。(30分) 奉节成都仙桃长寿武汉思茅西宁 重庆开封厦门烟台江苏潜江潜......

    第三次形考作业

    《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形成性考核作业(三)对某一个年龄段的群体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进入某幼儿园,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特征,讨论幼儿游戏的意义等内容。同理,可以选......

    形考作业3

    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中国搞现代化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因为:第一,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第二,只有坚持......

    形考任务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

    心理学形考作业4

    一、名词解释 1、人格 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通俗地说,人格就是让个人在不同情境中和不同......

    形考作业三讲评

    2017春学期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作业及讲评 作业三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4分) 1、 国家开放大学门户网站网址是()。 a. www.xiexiebang.com d. www.xiexiebang.com 正确答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