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构建中国特色和谐社会应以“三个代表”为着力点
浅析构建中国特色和谐社会应以“三个代表”为着力点
呼中党校
刘长华
[摘要] 建设中国特色和谐社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它需要以“三个代表”为着力点,达到经济和谐、政务和谐和阶层和谐。[关键词] 和谐社会;三个代表;先进政务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源于党的十六大。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与十六大的思想一脉相承,又根据实践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赋予新的内涵。
所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所谓“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结构均衡、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就是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以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达到经济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断得到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基本适应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不断调整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行机制,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两对基本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生产力是最活跃、最积极、最革命的因素,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且出现了新的、先进的生产力的时候,原有的生产资料、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就变成了先进生产力存在和发展的桎梏,就会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表现为阶级斗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主要表现为根本利益一致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和政党,通过革命或改革,建立适合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从而使生产力获得解放,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的和谐发展。因此,“和谐”是有条件的,它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需要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谐”也是相对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地打破旧的和谐,再解决不和谐,建立新的和谐,永无止境。社会就是在“和谐——不和谐——新的和谐”的动态过程中发展的。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适应——不适应——再适应”的循环往复,就是社会基本矛盾不断运动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局部显现。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虽然基本上是相适应的,但还存在着矛盾。从深层次看,现代社会出现的种种“不和谐”,实质上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某些方面、环节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造成的。所以,构建真正意义的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地调整、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建立和完善适合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体制。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底蕴和最高境界。
在实践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我们面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严峻挑战,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突破。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以人为本和全面的发展倾向。在战略意义上,“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谐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体现了国家的“软实力”。
二、以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来达到 政务和谐。政务和谐,是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发展先进政务文化,关系到政府形象、行政效率、社会稳定等大问题。从总体来讲,我国的政务和谐有一定基础,但是,有许多问题还很突出,政务不和谐而影响政权有效运作的地方还很多。例如,如何解决党政不分的问题仍是一个难题,有些部门行政效率低下;部门之间互相扯皮,以邻为壑,互相封锁,形不成合力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有少数干部官僚主义严重,不了解下情,工作作风飘浮,造成决策失误;有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政务活动失去了群众基础和公信力。对上述这些政务不和谐现象,应从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高度,去改进我们的工作,发展先进政务文化,努力构建一个政通人和的局面。
在当前,政府的主导作用尤其要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方面。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思想,从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再到和谐社会,这一系列思想都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体现。但是我们今天执行的大多数政策,是在新思想提出之前就制定了的,更何况在制定某些政策的时候,没有能够摆脱以前发展模式的干扰。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政府首先应该对所有的社会政策进行重新审视。
另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建立和谐社会则需要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要考虑政府如何进一步地转型。有专家认为,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企分开,政府从一些只有市场主体才能进入的领域中退出,虽然做起来也有一定难度,但在理论上还是明确的。而政府和社会的关系,特别从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到底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到底应该解决哪些问题,还不是很清楚。而且,现在首要的问题还不是政府应该干什么,而是政府首先应该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现在社会上出现的问题,与政府该负的责任没有负有一定关系。像义务教育的问题、看病难问题,是不能简单地推给市场的,该政府管的必须管起来。
三是以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达到阶层和谐。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所代表的利益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根本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无论社会分工多么复杂,人民的内涵如何丰富,不同社会成员、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始终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无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是公务员、公司职员、民营企业家或者农民工,只要他们通过各自的努力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合法权益就都应当得到国家的尊重和保障。在大家共同管理国家、共同建设国家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局部的利益冲突,这些冲突不仅包括经济利益的矛盾,还包括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生存空间利益等各方面的矛盾。国家作为全体利益的均衡者、调剂者,必须充分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来实现不同社会成员、社会阶层之间的融洽相处、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
中国新的阶层分化已渐成轮廓。领导干部、一般职员、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蓝领工人、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农户生产经营者、劳工阶层、自由职业者、军人集团等。这众多的社会阶层,其各自组成成员的职业、身份、利益、偏好、文化背景、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很不相同。他们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各有各的活动领地,各有各的生存方式,各有各的谋生手段。这种阶层划分,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客观必然性。从利益关系方面来讲,各阶层成员之间有相容互补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矛盾性的一面。这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加以协调和化解,任其尖锐和激化,阶层利益摩擦就有可能演化为阶层利益对抗,最后导致阶层冲突的严重后果。就全国而言,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动迁户中的困难群体、落后地区的低收入人群等,政府的公共政策在利益分配上应向他们做进一步倾斜。
社会各阶层以及所有社会成员在人格上、法律地位上、竞争环境上应当是平等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各阶层以及所有社会成员在信息占有、资源占有、力量占有等方面是不平衡的,也即富有阶层、上流社会总是占有更多的发言权、处置权和影响权,因此贫困阶层、底层民众总是以弱势群体的面目出现。为此,国家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就必须掌握这样两条最基本的原则:一是在战略上要保持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平等,既不歧视弱势群体,也不憎恨强势群体,要在根本上确立和维护“国家是全民国家”、“公民具有平等政治地位”的理念;二是在制定具体政策时,务必考虑到社会阶层信息、资源、力量不均衡的事实,刻意去调节这样的不均衡,更多地考虑到弱势群体的利益,以实现政策上的均衡。当然,这样的“战术上的倾斜”决不可改变或根本影响“全民国家”的治国理念,以免出现“物极必反”的新的不平衡。
任何社会都存在社会分工的差别,都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存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如果国家政权是为某一阶层或者某些利益集团服务的,那么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上升为尖锐对立的阶级矛盾;如果国家是全民的国家,国家政权代表全体民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阶层或者利益集团的利益,那么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就属于并且能够控制在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之内。此时,国家有义务而且也有能力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调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使利益的获得更加正当、利益的分配更加均衡、社会矛盾更加缓和。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确定社会成员的平等地位以及社会成员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确立“为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国家定位、“提供和维护共存、共同发展秩序”的国家职能定位,以及“求和谐,不斗争,长期稳定发展”的现代立国理念。国家的性质依然是人民民主专政,但民主是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全民的民主,专政只是针对极少数破坏和谐、破坏安定的违法犯罪分子的专政;所有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守法公民都属于人民的范畴,永远不在被“专政”之列。这样的社会理想,宣告了“对立”的彻底结束,开创了“共存”的美好时代,将把中国真正带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使五千年古国发生脱胎换骨的根本改变。
可见,理想的社会形态,不是要消灭社会差别,而是要在承认社会差别存在并将永远存在这一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和谐、流畅、合理、有序的社会运行机制,使每一位社会成员、每一个社会阶层和每一种社会资源都尽可能各尽所能、各居其位、流畅运行,从而推动社会自身走向更文明、更进步、更富裕的发展阶段。这就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第二篇: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为着力点(模版)
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为着力点构建和谐文化
摘要:本文从建设企业和谐文化的角度来论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阐述了企业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涵义及构建途径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企业和谐文化思想政治工作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不仅要率先奏响“和谐之音”,而且必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更多的使命和责任,积极参与,尽心尽力,争做构建和谐社会的表率。
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着力点,通过打牢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构建企业和谐文化,从而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证、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
一、深刻认识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积极促进企业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增强企业凝聚力、创造力。一个企业能否和谐、健康运行,能否成为品牌企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要看这个企业的员工是否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否以公司为家,与企业荣辱与共。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维系企业和谐的精神纽带。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多样化,假如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思想和文化上的和谐,企业的和谐发展就失去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人心,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共识,才能形成齐心协力、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
构建企业和谐文化,能为企业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支撑。
企业通过灵活、多样、切实的载体把构建和谐文化的价值观根植到员工的内心中,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员工精神世界、提升员工精神境界、增强员工精神力量、激励员工共创和谐的活力,能够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共同奋进的氛围和人际关系,为企业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支撑。
构建企业和谐文化,有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企”字无人则止,员工既是和谐企业的主体,又是“和谐”的创造者,员工的和谐使企业构建其他方面的和谐有了根基和依托。企业和谐文化,能引导员工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社会,培养员工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处理问题,避免思想片面化和极端化,有助于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优化环境,在企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氛围,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总之,企业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浸润,需要和谐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和谐文化秩序的维系。和谐文化是发展的润滑剂、是登攀的助推器、是前进的原动力,助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深刻把握构建企业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
“和谐”是一个古已有之、东西横贯的理念。
据我国现有的文献来看,和谐思想最早出现在《国语》中。《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八年,郑恒公与太史伯谈论兴衰之故和死生之道时,就首次提出“和”的思想。史伯言:“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万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者也。”意思是,虞、夏、商、周各朝代之所以能够成就赫赫功业,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统治者能够在天地和人事之间创造和合关系。“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孔子所言“和为贵”与“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张载的“天人合一”等思想都充分表明,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和谐思想深深滋润在中化民族的民族精神及生命智慧的源头活水里。
在西方,早在古希腊,就有人把和谐作为美的重要特征。如哲学家柯玛赫在其《数学》中提出:“美是和谐的比例”。之后,柏拉图、黑格尔、傅立叶、魏特林等都有关于和谐的详尽论述。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定义为“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恩格斯也把共产主义称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解”,其中都含有和谐的意蕴。另外,西方早期的和谐思想,很早就被运用在社会管理、企业管理之中,并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可见,构建和谐既有深刻的思想史根源,也符合人类发展的共同旨趣。
从中西方有关和谐理念来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所谓“和”就是“中和”,即不多也不少、恰到好处;“谐”即“谐调”,指事物间相宜相生、相辅相成、和衷共济的状态或者关系。所谓“和谐“,就是在“中和”的前提下,事物的状态或者关系达到了相宜相生、相辅相成、和衷共济的美妙境界。
企业和谐文化,是一种以和谐思想为内核,融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形态。企业和谐文化的本质就在于引导企业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改进自己,追求一种内外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境界。和谐理念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人际关系,它是从处理各种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系入手,强调摆正和理顺企业内外占主导地位的各种关系,统一协调各种利益和价值,强调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更深层次上解决企业经营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构建企业和谐文化应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推进和服务和谐企业为目标,涵盖企业内、外两方面。在实践中要注意把握其特征,探索其规律,不断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企业和谐文化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作为工作的首
选和创新的切入点,从企业改革、发展的具体实际出发,推动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工作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就是要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促进企业内部和外部整体和谐发展。
(一)促进企业内部和谐
企业内部和谐发展,就是在公司内部经营管理中,以人为中心创造一种整体与个体高度和谐的公司内部环境,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竞争力的重要前提。轨道公司促进企业内部和谐发展主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二是增进员工之间的和谐。
做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意倾听员工的心声,尊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例如,公司通过搭建企业与员工的沟通平台,定期听取员工对公司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仅改进了工作,提高了效率,而且也营造出关心尊重员工、满足员工需求的民主宽松氛围和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第二,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创建“学习型组织”和争做“知识型员工”等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积极营造员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工作环境。第三,要建立起良好的人才评价与激励体系,让会干的人有舞台,干得好的人有奖台,努力将轨道公司建设成为一个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培育人才的基地。公司把实施人才战略作为公司发展的第一战略,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建立健全了人才培养、使用、分配的科学机制,机制涵盖目标明确的人才培养机制;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人才使用机制;绩效优先、体现价值的人才分配机制。同时,尊重和保障员工权益,积极稳妥地推进薪酬、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通过科学、合理的人事与激励制度,不断激发员工潜能,达到员工知识与能力比翼齐飞的目的。第四,要切实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为和谐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轨道公司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培训机制,着力提高人才素质,通过努力,使全体员工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的专业能力,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沟通、公关、协调能力,超前谋事、干事成事的能力,走向社会、自强自立的能力。通过切实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构建合理的人才结构,实现人才的多层次协调发展。
为达到员工间关系和谐,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员工互相尊重,相互理解支持,和睦相处。轨道公司刚成立不久,员工来自五湖四海,都有自己的个性、专业,在工作生活中间难免会有不同看法、不同认识,有磕磕碰碰。所以公司倡导员工要有像大海一样的胸怀,海纳百川;要有像高山一样的气魄,敢于承担重担、承担责任;要有母亲一样的品质,仁爱关怀;
要有黄牛一样的精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通过在企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促进企业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进
1、企业与社会的和谐
企业与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企业的和谐有赖于和谐的社会环境。不能只着眼于企业自身和谐建设,而要把自己看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放到更突出的位置,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进。
(1)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打造“精品工程、阳光工程、示范工程” 公司站在讲政治、促和谐的高度,制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基本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工程建设为核心,用营运的标准审视规划设计、指导工程建设;以工程建设锤炼队伍、打造品牌;以公司自身建设为根本,以一流的队伍创造一流的业绩。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民主决策、科学管理、运转高效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坚定不移地实施以科技创新、以高端人才引领和支撑公司发展的基本战略;坚定不移地践行公司的基本宗旨;坚定不移地完成和实现公司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
在这个基本思路的指导下,公司确定的工作目标是:“一年打基础、两年大起步、三年出精品、五年投营运”。所谓“一年打基础”,就是2008年是公司的基本建设年,重点打好各方面基础;“两年大起步”,就是在2009年要实现一号线全面开工以及二号线的局部开工;“三年出精品”,就是2009年、2010年、2011年这三年,公司要基本完成一号线土建工程和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等工作;“五年投营运”,就是在2012年一号线要正式启动,全面运营。
工程建设是公司现阶段工作的核心。在工程建设中,公司严格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的原则,以开展“抓管理、促文明、保安全、出精品”活动和“五一杯”劳动竞赛活动为手段,以五项工程管理制度(承包企业法人代表巡视制度,社会共同监督制度,专家质量咨询制度,“阳光工程”制度,预防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突发事件制度)为载体,倒排工期,科学组织,努力建设精品工程、阳光工程、示范工程。
(2)树立群众就是“上帝”的理念,实现与服务对象的和谐共赢
以人为本的角度考虑问题、谋划发展,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才能真正成为“服务业的一面旗帜”。因此,我们努力以“仆人”的身份做好“主人”的工作,把“服务公众”的意识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变成扎扎实实建设惠民工程的举动,在整个建设和运营阶段,要始终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等等。
(3)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营造安全和谐的良好氛围
牢固树立“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的安全理念,“铁面”对安全,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把“珍爱生命,安全无小事”的安全文化根植到每位员工各项工作中去,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铁手腕”抓安全,规范管理制度。结合工程建设的管理要求,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规程、工作标准、管理标准、预防纠正措施、应急预案等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保证安全生产管理的协调顺畅。“铁心肠”保安全,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安全管理不留死角、岗位责任无缝连接、全员共同参与的安全生产管理格局,扎扎实实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并做到防微杜渐,狠抓源头管理,狠抓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不折不扣地把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
(4)倾听相关意见,汇集众智,合力打造“民心工程”
公司在工程规划、设计及建设过程中,不仅注重相关部门及专家的意见,同时也多方听取人民群众对有关站点建设、线路规划方面的建议,为群众参与工程规划和建设提供渠道和平台,使我们的工作能够真正体现百姓意愿、满足百姓需求。这既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也可以群策群力,汲取民间智慧,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力争汇集众智,合力打造成“民心工程”。
2、企业与自然的和谐
在构建企业和谐文化时,公司确立了绿色建设与管理的理念,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好环境,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通过加大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投入,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实现节能、降耗、增效,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公司还通过创建节约型企业的活动,使广大员工更加自觉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时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努力实现企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构建企业和谐文化,促进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整体和谐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与时俱进的。和谐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一段时间的和谐产生了,一个局部的和谐产生了,会有新的失衡和不和谐出现,这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解决了旧的矛盾后,肯定会产生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一段时间的和谐,不代表永远的和谐,一个局部的和谐,不能说明整体完全和谐。所以,不断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的过程,就是不断改进的过程。只有不断改进,不断阶梯型的上升,才能从一个和谐走向一个新的和谐,即:和谐—不和谐—更高一层新的和谐。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递进过程,这样,企业就能不断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
第三篇:以构建区域化党建为着力点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范文模版)
以构建区域化党建为着力点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
——对桐庐经济开发区区域化党建的调查和思考
【内容提要】基层党建是党建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原有的党建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区域化党建就是桐庐经济开发区正在探索与实践的新的基层党建模式。本文对开发区区域化党建实施背景、具体实践、取得成效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对区域化党建工作创新管理方式、促进协调发展、强化支撑保障、探索数字化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字】基层党建 区域化 桐庐经济开发区实践
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如何适时转变基层党建工作方式,优化结构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桐庐经济开发区企业集中,资源密集,是我县“工业强县”战略实施的主战场。通过十几年跨越式的发展,经济开发区不仅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党建工作也面临新的境遇。近年来,开发区结合实际对区域化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实践,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积累了一定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一、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施背景
区域化党建是近年来党建工作提出的新理念,它从区域角度去思考和谋划党建工作,形成区域化、全覆盖、多途径的党建工作体系。随着“两新”组织的不断涌现,社会管理和党建重心逐渐移向基层,“两新”组织独立性、变动性、复杂性和逐利性等特点对过去单一的单位党建模式构成了挑战,基层党建工作呼唤空间更广阔、资源更丰富、途经更多样的新模式。
桐庐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4年,辖区涉及城南街道、凤川街道、江南镇等地10余个行政村,面积超过140平方公里。经过10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已入驻企业230余家,从业人数超过20000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12000余人,党员人数268人。从调查走访的情况看,开发区党员群体结构中,年龄30周岁以下占28%,30周岁到45周岁占38%,45周岁以上占34%;党龄在五年以下的党员占49%,5至10年占20%,10年以上占31%。总体上,开发区党员队伍以中青年党员为主体,他们视野较为开阔,思想比较活跃,自主意识、开放意识和关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意识比较强。同时,这一群体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大专以上学历占43%,初中及以下只占4%,对党建活动多样性和实效性要求较高。
在推行区域化党建之前,开发区按照行业相近的原则,组建了针织、机械等4个产业联合党支部。但与蓬勃发展的非公经济相比,党建工作与开发区实际情况还存在几方面的不适应。一是党组织结构设置与党建工作不相适应。在推行区域化党建之前,开发区设立了4个产业联合党支部,区域内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少,企业党建几乎空白。由于产业联合党支部覆盖面小、辐射力低,一些党员人数少、产业零散的企业未纳入组织管理,不少党员成为了流动党员或“口袋”党员,造成党组织结构散、党员日常管理难等不利局面。二是党建活动平台与区域党建工作不相适应。推行区域化党建之前,开发区党员活动主要依托企业自身场所和资源开展,党建活动缺少统一规划和平台,各联合党支部资源不平均,党员活动互动不足、效果不明显。三是企业党建积极性与经济蓬勃发展态势不相适应。由于企业主对企业党组织认识不一,有些企业认为员工流动性大,担心建立党组织后活动多影响生产,个别党员党性意识不强,不愿亮出身份,不能正常履行党员义务,加上传统的党建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客观上限制了企业党建做大做强。
二、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成效
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在系统分析和总结以往基层党建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区适时提出了区域化党建的工作思路。2010年6月,桐庐经济开发区成立了区域党建工委,按照地域相邻的原则将辖区234家企业分为四个区块,成立4个区块党总支,下辖54个党支部。在层级上,对基层党建工作实行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管理,克服了开发区宏观管理的不便和党支部微观管理的缺失,较好实现党建工作一条线对接;在范围上,打破行业限制,变条状推进为区块规划,做到党员管理不遗漏;在功能上,整合区块内党建资源,变单个企业内循环为区域企业共建、共享;在机制上,以组织设置创新推进党建形式、内容和机制创新,强调互动共建,倡导自主管理。一年多来,开发区通过对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党组织对非公企业的全覆盖,形成了“关系在企业、活动在区域、奉献双岗位”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优化组织设置,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组织模式
按照区域化党建和优化企业党组织设置的要求,开发区在全面摸清党员分布情况基础上,以地域相邻的原则重新组建党组织,将开发区234家企业划分为4个区块,以1到2个核心企业为龙头,成立4个区块党总支,党总支以下再设立若干企业党支部和1个联合党支部,部分建立党支部条件不成熟的企业中的党员统一由联合党支部接纳和管理。经过对区域内党组织的优化设置,构筑起了以区块党总支为核心、企业党支部为基础、区域内党员为主体、群团组织共同参与的动态党建工作体系。
(二)整合区域党建资源,构筑共建、共享的党建平台
按照“区域统筹、集中配备、集约共享”的方式,开发区逐步整合和完善各级党建资源,目前已建成区域性党员服务中心2个,各区块党总支和规模较大的企业党支部通过自筹资金等方式逐步筹备和充实党建活动室、图书室、放映厅等党建资源,同时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资源作为党建扩展平台,提高了党建资源利用率,形成基层党建合力。开发区党组织还积极开展“三带三促”活动,以加强党建工作来带动团建、工建、妇建,以抓好团建、工建、妇建来促进党建,形成了党群联动、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来访接待、首问责任、服务承诺等党建工作制度,确保了党员服务中心等党建资源有效运转,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向服务型转变。
(三)畅通日常管理,优化上下互通、左右互动的管理方式 通过实行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管理,非公企业党组织与属地镇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开发区党建工作较好得实现一条线对接、一张网铺开。纵向上,开发区党委主要做好区域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督查指导,各区块党总支负责该区块党建工作的传达、布置和协调,各企业党支部重点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横向上,设立开发区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涉及的城南街道、凤川街道、江南镇等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负责人吸纳进来兼任开发区区域党建工委委员,定期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协调开展区域党建工作和谐共建活动。同时,区域内的非公企业党组织之间结成互帮互助对子,通过“创先争优”演讲比赛、红色电影进企业、党员志愿者活动等载体,实现活动共搞、资源共享,为广大党员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展示平台,形成网格联络、互促互进、全面提升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四)增强示范效应,创建发展好、党建强的企业“双品牌” 充分发挥区域内优秀企业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坚持以大带小,以强带弱,通过企业家协会、业主沙龙等载体发挥优秀企业党支部的示范效应。一是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把业主对党的感情、对党建工作的态度作为评先评优、授予荣誉称号、安排社会职务的必备条件,对党建工作开展的好的业主和党员授予“十佳心系党建企业主”、“十佳党员创新创业标兵”等荣誉。二是按照“党建带动企业发展”的思路,使党员培训管理延伸到企业人才队伍创建中,党员素质提高渗透到企业文化培育中,党组织的作用拓展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党员示范岗”、“党员风采栏”等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企业发展,打响企业发展好、党建好的“双品牌”,让更多企业真心实意地欢迎、关心和支持企业党建工作。
从一年多的实践来看,区域化党建工作较好地解决了新形势下党组织组建难、流动党员管理难、党的作用发挥难等一系列问题,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一是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更广。通过建立开放动态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党建工作逐个企业挨个推进的方式,使区域内的党员及时纳入党组织的管理,对条件成熟的区块和企业逐步建立党组织,从而使基层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二是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更细。区域化党建通过区域内党建资源的整合共享,克服了企业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对业主的相对依赖,一方面有效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避免了开发区党员因流动性较大对日常管理带来的影响,形成动态党员管理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统一的党建平台,有利于制定长期翔实的党员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开展更广层面的教育活动,使区域内党员教育管理效果大为提高。三是党组织作用发挥更好。区域化党建克服了以往的农村、社区和单位党建的局限,充分整合了区域内各类资源,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合力,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宽、空间更大。据统计,今年来,开发区已建成区域性党员服务中心2个,各类企业党支部活动阵地10余个,有120余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推荐入党积极分子51名,已有21名企业骨干发展为中共党员,营造了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项目不断拓展、企业认同度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当前,桐庐经济开发区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区域化党建工作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活动开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解决。
一是党员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尽管经过近几年的培养和发展,党员人数已经达到260余人,但相对于开发区2万余人的职工队伍,党员数量还明显不足,辐射力度较低,还需进一步发挥党员队伍示范带动效应。目前,党员队伍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尚不足一半,高层次高学历的党员人数不足,总体知识结构、水平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迫切需要培养更多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加入党员队伍,在开发区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中坚力量和示范效应。
二是党建工作方式还有待完善。走访过程中,一些企业反映不少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积极性很高,但党建工作方式尚显单一,党员活动缺少统一规划,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成效不明显。同时,如何协调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之间的矛盾、各党组织活动难统一的矛盾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解决。
三是共建共享机制有待拓展。由于各党组织成立时间有先后,组织基础、硬件设施、资金支持等方面参差不齐,导致了各区块党总支和党支部工作开展有差距,各区块内的联合党支部由于没有依靠企业出现缺乏管理的情况。实践中,通过开展“互帮互建”、“村企共建”等活动,互助平台已基本搭建完成,但多数工作仍然依靠开发区党委的政治推动,缺乏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参与的动力机制,城乡一体发展的共建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胡锦涛同志2004年7月视察上海时曾指出,要着眼于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要抓好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回顾一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桐庐经济开发区区域化党建工作已经从“建起来”发展到“活起来”的阶段,下一步需要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认真地探索和研究,对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支持保障等方面进行发展和完善,更好的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一)强化区域协同理念,完善区域化党建机制建设
一是完善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开发区区域党建工委的协调和组织管理职能,强化各区块党总支职能和承上启下的作用,理顺以开发区党委为龙头、党总支为纽带、企业党支部为基点的管理体系,构筑区域内以老带新、以大带小、全体党组织和党员共建共享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机制。二是完善运行体制,发挥区域化党建工作“蓄水池”、“孵化器”的作用,同步推进党、团、工、妇等资源平台建设、使用和完善,结合开发区发展新特点,适时探索研究“楼宇党组织”等党建形式,建立覆盖广泛、功能互补的党组织体系,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活动。
(二)扩大协同效应,构建灵活高效的教育管理方式
当前,开发区党组织规模普遍较小,党员岗位较分散,流动性比较大,加之企业以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特性,党员教育管理活动较难安排。针对这一实际,依照“为企业所需要,为党员所欢迎,为员工所拥护,为业主所理解”的原则,各区块党组织开展活动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彰显开发区特点和行业特色,体现先进性、时代性。针对党员活动难统一的情况,各区块党组织应将活动计划早规划,活动项目早设计,活动方式早分类,活动信息早发送,探索实施党员活动项目“菜单化”选择和党员积分化管理模式,将党员理论学习、参与活动、志愿服务等情况以积分形式进行记录,党员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党建活动时间、内容和形式,形成工作规范有序、活动丰富多彩、内容不断创新、考核日趋严密的良性运行机制。
(三)强化对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支撑和保障
确保区域党组织正常开展工作,必须解决好党组织所需的人员哪里来、经费哪里出、场地谁提供等实际问题。结合经济开发区实际,一是实施联系企业制度,选派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担任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培养职业化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同时借鉴党员志愿者的力量来弥补党建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二是整合资源,建立健全与区域党组织分布相配套的党员服务中心,丰富党员服务中心的设施、形式和内容,依托企业和当地镇村,将党建资源与团建、工建、妇建等相结合,提高资源整合度和利用率。三是加强党建文化阵地建设,充实远程教育系统,拓展网上党建文化阵地,同时对各企业内部交流的党建刊物进行整合,定期编撰开发区党建简报。四是拓宽党建工作经费渠道,采取区域所在党委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出一点、党费补一点、区域内企业筹一点等办法解决。
(四)探索建立区域党建数字化机制
积极引导、鼓励区域内的企业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筹建区域党建工作信息网,在网站上建立内容丰富的区域党建信息、网上党校、党员电教点播、党员风采等栏目,区域内党组织可以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在线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收看党建新闻展播片、党课教学片、优秀党员事迹片,在线查阅党建工作的有关文件资料,增强党员学习培训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实效性。并可通过开辟党建论坛、经验交流、你问我答等专栏,尝试网上互动,构建反馈渠道,使数字化平台融入到区域化党建各个环节,提高工作效能,开辟党建工作的另一片天地。
(五)加强区域化党建人才培养和交流
要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更加突出党建人才队伍的培养、交流和合作,建立党建工作人才的科学管理机制。一是健全党务人才的选拔机制,建立区域党务人才库和党员骨干信息库,通过内选、下派、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形式,拓宽党务人才的选任渠道,选派一批素质高、能力强、年轻化的党员充实到基层党务干部队伍中。二是完善党务工作人员配备机制。立足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所在党组织的知识结构、工作风格、性格特点等因素,着力配强基层党务工作者,探索搭建科学的考评体系,形成优势互补的整体合力。三是健全党务人员培训机制。依托党校、远程教育系统和正在筹建的杭州商学院、浙江树人大学等资源,加大培训力度,盘活用人机制,通过结对共建、互培互教、挂职交流等方法,提高其知识水平、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
(六)研究区域化党建向其他领域拓展和应用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在城市社区和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也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和非公有制企业。这些地区的社会结构、管理方式和党员、群众的生活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借鉴和总结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相关经验,在城市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加以拓展和应用,将区域化党建与农村、社区、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有效融合,形成互为补充、共同提高的整体合力,这些工作还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第四篇:以调查研究为着力点 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
以调查研究为着力点 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
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最根本的任务和职能。而调查研究是政协开展参政议政的最基础性工作。齐齐哈尔市十届政协组成以来,以搞好调研作为提高参政议政实效的着力点,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探索,精心组织以“百名政协常委调研视察”为品牌的专题调研活动,在促进政协调研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实
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每年都形成7到10篇专题调研报告,有2到3篇被市委或政府主要领导签发,在市委《工作交流》上发表,取得了参政议政的良好成效。
一、发挥政协优势,在调研的“专”字上儆文章
我们充分发挥政协组织联系广泛、人才聚集的优势,通过精心组织、深入基层、搞好专题调研的做法,在为党委政府破解发展难题,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上,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一是建立选题机制,选择好专题调研题目。选题是专题调研的基础,也是参政议政的基础。我们主要坚持了四条原则: 第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事关全局的突出问题、党委政府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进行选题。第二,坚持着眼长远、体现前瞻性的原则。重点围绕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来选择调研课题。第三,坚持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原则。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选择调研课题。第四,坚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精选调研课题,不贪多求全。为了精选好专题调研课题,我们注重建立了选题机制。即根据党委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选题、征求委员和政协组成单位的意见选题、召开专委会委员会议选题、开通网上专栏根据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选题。由办公厅根据各单位的选题建议进行综合,经与各民主党派协商,政协主席会议协商,由政协常委会通过后实施。
二是明确职责任务,发挥好专委会的基础作用。政协专门委员会在政协组织的专题调研视察活动中,起着牵头引领作用、综合协调作用、组织联络作用、参谋助手作用。我们通过出台《关于进一步发挥专门委员会作用的意见》,每年将常委会工作要点任务分解到专门委员会,明确专题调研的任务和要求,提前谋划和准备。并出台了《关于办公厅和专门委员会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建立了专门委员会联系界别、联系委员、联系党政对口部门制度,较好地发挥了政协 专门委员会的作用,为搞好专题调研奠定了基础。
三是使用好专家队伍,整合社会力量。政协委员中“专家多、大家多、名家多”,集中了各个行业的精英。以政协委员中的专家队伍为主力,组织好专题调研视察活动,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是决定政协专题调研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组织百名政协常委进行调研视察活动时,对全体委员提前预告视察内容,让委员根据个人特长、专业优势和对课题的关注度,采取自愿报名和专委会综合平衡的方法确定参与调研视察人员,注重邀请有关专家参与视察和座谈,较好地保证了专题调研的质量。如2008年市政协在组织百名常委视察活动时,特意邀请有关建筑方面的专家和民主党派一同参加全市的棚户区改造工程的视察,在专题议政的常委会上,所提意见和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和重视。
二、体现政协特点,在调研的“深”字上下功夫
深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是政协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保证参政议政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我们在工作中,注重在深人基层、深人群众、深入一线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参政议政实效。一是深入调研,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政协专题调研的关键是要深入下去,真实掌握基层情况。新形势下,人民政协调研视察的目的和要求均发生了变化,由过去主要以委员知情知政为目的的一般性调研,转变为现在主要以解决某个问题为目的的专题型调研为主;由过去以在视察现场口头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主,转变为现在以调研视察报告、建议案等更为规范的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主。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政协专题调研工作的新要求,近几年来,我市政协在组织委员专题调研活动中,主要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人户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并注重坚持“六个结合”:第一,把调研视察活动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农户,宣传党和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宣传党委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深入企业,宣传国家的产业政策、节能减排规定和市委、市政府推进大项目建设的战略部署。第二,把调研视察活动与关注民生、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近两年,我市政协结合专题调研活动,组织委员广泛开展送“卫生、文化、科技”三下乡、政协委员进社区等活动。既让委员了解真实情况,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第三,把调研视察活动与办理提案相结合。在专题调研视察中,注重选择提出相关提案的委员参加,了解提案办理和落实情况,对视察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委员撰写新的提案。仅2009年的三次“百名常委调研 视察”活动,我市政协就办理、反馈提案58件,征集新提案22件。第四,把调研视察活动与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相结合。在组织涉及社情民意专题调研视察活动时,我们都要求参加调研视察的每个委员反映一条社情民意,并通过《政协信息》等载体,直接反馈给市委、市政府,仅2010年,被市委书记签批的《政协信息》就有3篇,所提建议得到了很好的落实。第五,把调研视察活动与搞好舆论宣传相结合。我们注重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根据专题调研视察内容制定宣传报道方案,组织媒体深度报道。第六,把调研视察活动与发挥县区政协组织的作用相结合。去年以来,我市政协先后与克东县政协联合组织了新农村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与建华区联合组织了加快园区经济发展的专题调研,较好地实现了市、县区政协委员优势互补,共享视察成果。“六个结合”是政协深入开展专题调研视察活动的新方法,也是我们积累的新经验。
二是深入座谈,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我们在组织百名常委调研视察活动中,坚持在调研视察前召开有关人员座谈会,确定专题调研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调研视察中,召开基层群众参加的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全面了解基层情况;调研视察后召开政协常委、重点视察单位有关人员、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的座谈会,找准存在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特别是在去年农村医疗卫生“三网四化”建设经验推广、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等百名常委调研视察中,共召开各种座谈会10多次,针对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反复调研核实,为政府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今年市政府启动了“保护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的保护工程,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三是深入总结,形成调研视察报告。政协专题调研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专题调研视察报告上。因此,认真搞好专题调研视察活动的总结,是保证政协参政议政取得成效的重要环节。政协专题调研视察活动结束后,参加视察的各小组及时将调研视察情况以书面形式进行汇总,条件允许时,召集参加调研视察的委员进行讨论,对小组调研视察总结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修改。牵头组织专题调研视察的专委会及时收集各视察小组的情况,形成专题调研视察报告初稿,在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反复修改的基础上,由政协主席会议、常委会议按程序进行协商,根据协商意见进行完善后,以政协文件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形成至少10篇以上的专题调研报告,有多篇被市委或政府采用或主要领导签发,在市委《工作交流》上发表,取得了参政议政的良好成效。
三、反映政协水平,在调研的“准”字上谋良策
我们注重站在全局的角度,用创新的思想和观念分析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献计献策。
一是准确把握调研视察的时机。政协的专题调研视察活动,很多课题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行的,有一定的时限要求,否则,提出的意见和对策再好,也成了“马后炮”,参政议政的成果转化就会大打折扣。近几年来.我市政协先后配合市委、市政府“全民搞招商”活动,组织政协委员进行了创优发展环境的专题调研;配合市政府综合整治政务环境的专项行动,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了我市综合整治招商引资环境情况的专题视察;配合市委、市政府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组织政协委员对七区九县的招商引资情况进行视察,并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进行了“回头看”。由于政协的每次调研视察活动都安排在这些工作的启动或实施阶段,时机把握得较好,因此,政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大部分意见建议都得到及时采纳,实现了参政议政成果的转化。
二是准确提出意见建议。意见、建议是政协参政议政的重要 形式。意见、建议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参政议政的实效。政协的专题调研视察报告在概括党委政府成绩、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意见建议等方面都要力求做到客观准确,特别是调研视察报告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党委政府的战略决策和目标要求,符合本地区的实际,从而为实现调研视察成果的转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是准确运用报送形式。政协的专题调研视察报告报送的方式不同,其办理的效果也大不一样。目前。我市政协主要运用三种形式报送,效果都比较好。一种是以政协委员会的正式文件报送市委、市政府。第二种是以政协办公厅的正式文件报送市委、市政府。还有一种是以政协《情况通报》形式直接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具体运用中,视专题调研报告的重要程度和时限要求来定。对政协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形成的建议案一般以政协办公厅文件形式报送,对政协常委会审议通过的重要专题调研视察报告,一般以政协委员会的文件报送,对有时限要求的重要专题调研视察报告,一般以政协《情况通报》的形式,由政协主席签署意见后直接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近几年来,我市政协报送的重要专题调研视察报告,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批示,有的专题调研报告还被市委以《工作交流》的形式,印发全市。
四、创新工作方法,在“转”字上地成效
根据我市政协的工作实践,在政协调研成果的转化上,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实现。一是现场办案、直接转化。针对我市部分道路改造影响出行的问题,李亮等20名委员联名提出了《关于开通中、高考绿色通道的建议》,市政协及时召开现场办案会,市教育、文化、卫生、公安、市政等部门根据政协建议,出台了35条具体措施,确保了全市中、高考学子顺利参加考试。二是开好例会、协商转化。重点组织好全委会大会发言、常委会专题协商议政、主席会高层重点协商议政。几年以来,我市政协已召开各种专题协商会议30多次,主要协商意见和建议都被市委、市政府采纳。三是形成报告、督促转化。通过视察调研报告、建议案、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报送领导阅批或作为决策参考。四是参与决策、吸收转化。利用政协领导出席市委、市政府有关重要会议的时机,将政协专题调研视察的意见和建议适时提出,让其在出台的文件和地方性法规中吸纳体现。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修编的协商中,采纳了政协关于齐齐哈尔市城市定位的意见。五是媒体配合、促进转化。将调研视察中发现的好的典型和存在的共性问题提供给有关新闻单位,通过广泛宣传或舆论监督,动员社会力量,形成科学发 展、和谐发展的共识,营造浓厚氛围,促进成果转化。
几年来,虽然我们在深入搞好调查研究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努力,在提高参政议政实效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兄弟市、县相比,与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还需继续努力,不断开拓创新政协工作,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实现党的执政任务,让人民群众满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去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创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