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奖名单
附件:
2015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胡
燕 付媛媛 吴
春 董
佳 陶吕婷 王冬青 冯
越 葛灵怡 张
萍 缪小平张静雯 马
境 熊方玲 李
培 盛蓓蓓 韦
静
获 奖 名 单
学前教育
一等奖(20人)
淮安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南京市百家湖幼儿园
常州市钟楼区西林街道中心幼儿园 连云港市连云区幼教中心 苏州高新区新升幼儿园 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 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苏州昆山市实验幼儿园 南通海安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南通海安县大公镇中心幼儿园 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幼儿园 连云港市机关幼儿园 连云港市东海县幼儿园 南京市第一幼儿园 淮安市实验小学幼儿园 淮安市新星幼儿园 钱聚倩 汪宝叶 王
娟 秦小妹
陈
洁 朱
红 褚
娟 庞
柽 汪
妍 钱东梅 顾宇佳 张菲菲 陆小红 殷志燕 彭盈盈 陆
蓉 蒋
赟 马
莉 魏
娜 仇晶晶 昝
梦
常州市鸣珂巷幼教集团
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中心幼儿园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 南通海安县第一实验幼儿园
二等奖(20人)
常州市红溪实验幼儿园 无锡市机关幼儿园
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幼儿园 无锡市育红实验幼儿园 淮安市生态新城实验幼儿园 泰州靖江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无锡江阴市实验幼儿园 淮安市新星幼儿园 苏州昆山市西湾幼儿园 常州市武进区滆湖科技幼儿园 泰州市幼儿园
镇江扬中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 苏州工业园区星慧幼儿园 镇江市润州区金山水城幼儿园 南京市第一幼儿园 扬州市江都区育才幼儿园 徐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徐
静 夏
娟 张
洁
严
安 刘
宁 孔
佩 王媛媛 王
芳 孙冰珂 朱国谊 毛雨晨 邵
云 万
瑞 孙
红 杨丹黎 蔡立秀 束云霞 房
明 王小波 惠
珺 季
成
宿迁市实验小学幼儿园 盐城大丰市幼儿园 无锡市实验幼儿园
三等奖(25人)
泰州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宿迁市实验小学幼儿园 泰州泰兴市育红幼儿园 徐州市八一中心幼儿园 盐城市潘黄中心园 徐州市风化街中心幼儿园 无锡市侨谊幼儿园 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幼儿园 宿迁市宿城区机关幼儿园 连云港市机关第二幼儿园 盐城滨海县幼儿园 镇江丹阳市新区幼儿园 盐城市幼儿园 镇江丹阳市云阳幼儿园 徐州市八一中心幼儿园 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幼儿园 扬州仪征市实验幼儿园 扬州市邗江区直属机关幼儿园3
周娟 尤佳吉 沙璐璐 李迪迪 朱莉霞 孙小珺 姜川玉
欧园明 芦
鹏 张
卫 陆
乐 陈
瑜 纪先浦 赵冬青 郑金坤
陈
诚 姜
秀 陈
文
宿迁市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幼儿园 扬州市机关第三幼儿园 盐城市开发区中舍园 徐州市云龙区翠屏教育幼儿园 镇江丹阳市正则幼儿园 宿迁市府苑幼儿园 扬州市京华城幼儿园
小学体育
一等奖(8人)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常州市实验小学 盐城市第二小学 南京市银城小学 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镇江市丁卯中心小学 镇江市恒顺实验小学
二等奖(8人)
南京市考棚小学
徐州市铜山区柳新实验小学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小学
孙连国 陈
雷 史丽杰 王美兰 张
建
范芳明 王
炜 顾玉祥 徐
超 汤
军 陈
诚 刘宏成 朱
彬 孙元昊 陈
凯
杨明波 郭
雷 侍卫红
盐城市崇礼路小学 徐州市泉山区星光双语小学 连云港市建宁小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
三等奖(10人)
扬州市邗江区汊河小学 如皋市长江镇长新小学 泰兴市襟江小学 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 无锡市北塘区刘潭实验学校 宿迁市泗阳县育才双语学校
扬州市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 靖江市东兴中心学校 淮安市天津路小学 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
一等奖(8人)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连云港市苍梧小学 连云港市灌云县实验小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徐君平曹雪松 李
莉 钱
彦 李小玲
杨玲丽 孙明新 许
颖 黄
璐 郭
舟 吴
江 李
霞 杨
云
朱俊华 曹炳兰 谢
飞 吴慧俊 马海燕 钱
璐 李
华
宿迁市泗阳县双语实验学校 海安县海师附小 扬中市实验小学 无锡市滨湖中心小学 泰州实验学校凤凰校区
二等奖(8人)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 盐城市滨海县实验小学 宿迁市实验小学 徐州市鼓楼小学 扬州市汶河小学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如东县长沙小学
三等奖(10人)
淮安市天津路小学 江都实验小学 徐州云龙区教研室 常州市金坛区社头小学 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 姜堰区实验小学 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 徐丽莉 祁正来 高任炎
管小冬 孙
友 谢红芳 杨
晔 吴维芸 郜晓定 徐
斐 吴德娟 王广阔 王
瑾 王
翠 周素娟
包春进 许冰彬 柏业总
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盐城市实验小学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小学数学
一等奖(12人)
南通市崇川学校 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 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常州市金坛区直溪中心小学 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 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扬州市广陵小学
徐州市铜山区新区实验小学 常州市金坛区西旸小学 南京市力学小学
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盐渎校区二等奖(12人)
泰州市苏陈实验小学 连云港师专一附小 连云港市苍梧小学
刘梅兰 陆立海 赵兆兵 范
娟 林
慧 杨红干 黄春华 邵子晴 游小云
冷忠燕 吉
祥 马洪生 任国伟 俞家骊 朱慧群 钱
丽 张亚坤 高乃国 王锁方 陈志凤 马丽丽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滨海县实验小学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泰兴市襟江小学 淮安市清河实验小学 盐城市迎宾路小学 无锡市侨谊实验小学 连云港市建宁小学 苏州外国语学校
三等奖(15人)
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宝应县实验小学 溧阳市实验小学 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 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 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 徐州市大马路小学 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南京市同仁小学
姚
蕊 沈国良 江
云
李明辉 周晓勇 郭永真 王
淼 赵海涛 黄宏刚 蒋振兴 吴佩莲
崔希静 徐
玲 孙兰洁 陆志英 王
刚 侯
亮 邹婷婷
徐州市民主路小学 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 泗洪县实验小学
小学美术
一等奖(8人)
徐州市风化街小学
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石屏小学徐州市风化街小学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连云港市东海县和平路小学 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 东台市实验小学
二等奖(8人)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连云港市赣榆县实验小学 宿迁市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盐城市敬贤路实验小学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 淮安市淮阴区实验小学
曹雪花 孙方霞 曹
洁 王佳佳 马键俊 姚
波 冒海云 陶金华 李
慧 谢庆洁 费
娜
袁春阳 秦月梅 房丽丽 陈卫俊 贺 静 宗金龙 王奇峰
宜兴市徐舍小学
三等奖(10人)
宿迁市实验小学 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扬中市实验小学 溧阳市外国语学校 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泰州市口岸中心小学 仪征市胥浦中心小学 扬州市江都区真武中心小学 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
初中劳动技术
一等奖(8人)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泰州海陵学校
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三中学 淮安市开明中学 宿城区洋北中学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无锡市江南中学
王艳青 范 顶 李 训 徐 艳 潘阎峰 邓 怡 邓成军 刘 书 沈红建
季 晖 赵俊杰 曹敏雁 陈 敏 丁澄艺 郑 超 王小琪 张 蕊 徐文哲 张民艳
泗阳县致远中学西校区
二等奖(8人)
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 南京十三中红山校区
南通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南通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南京市九龙中学 阜宁县明达初级中学 镇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
三等奖(10人)
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常州外国语学校 无锡市长安中学 苏州市吴江区同里中学 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 常州溧阳市光华初中 仪征市实验中学东区校 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中心中学 丰县师寨初级中学 镇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初中信息技术
一等奖(8人)
张志钢 王 婷 刘 浩 胡勇华 吴茂连 张 辉 任 静 陈仕洪
张 慧 王 龙 魏 永 陆雪娟 孙丹君 陈 燃 郭 佳 张洪伟
李 新 无锡市泰伯实验学校 东台市实验中学
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黄山路分校太仓市浮桥中学 连云港市赣榆外国语学校 泰州市永安中学 盐城市第三中学 淮安市清浦开明中学
二等奖(8人)
连云港市东港中学 常熟市第一中学 徐州市树人中学 淮安市清河开明中学 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海安县海陵中学 江苏大学附属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
三等奖(10人)
宜兴市洑东中学
董 娟 谢金贤 蔡中琴 曹 刚 刘志刚 朱 云 石 燕 刘 莉 沈 尧
陈俐璇 吴国庆 马金钱 商建波 王
睿 徐新峰 李乃姣 蒋
琦
徐丹丹 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 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 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 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 仪征市实验中学 徐州市第十三中学 常州市丽华中学
初中化学
一等奖(8人)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徐州市第十三中学 江苏省淮阴中学 盐城市明达中学 无锡江南中学 南通市如东县马塘中学 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 兴化市戴泽初中
二等奖(8人)
徐州市科技中学
刘春玲 李静媛 王邹娟 夏
琴 蔡云娟 袁军先 金
怡
张
荣 郭金花 曹美玲 张冠云 袁菲菲 孙秋华 朱延敏 奚红健 陆晓云 曹
康
徐秀峰 连云港市东海县驼峰中学 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 东台实验中学教育集团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仪征市金升外国语实验学校 镇江实验学校 南京巿钟英中学
三等奖(10人)
泰州中学附属初中 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 南京巿汤山中学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扬州市梅苑双语学校 无锡石塘湾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江苏省扬中市外国语中学 溧阳市第六中学 太仓市实验中学
初中数学
一等奖(12人)
兴化市戴泽初级中学
姜
洋 王
俊 王小琪 何丽华 顾
琰 徐
俊 马云飞 孙
峰 王
梅 张
琼 朱小燕
焦建林 蔡春艳 张杭嫣 张
洁 杨雪华 郑小娇 丁建峰 王春梅 罗
尉 杨绍平
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延安校区 江都区丁伙中学 仪征市实验学校东区校 常州市金坛区白塔中学 如皋市实验初中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淮安市北京路中学 盐城市初级中学 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 东海县房山初级中学 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
二等奖(12人)
泰兴市济川初级中学 如东县实验中学 无锡市水秀中学
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 启东市开发区中学 常州外国语学校 南菁中学实验学校 沭阳如东实验学校 淮安市清河开明中学 溧水区明觉初级中学 蒋丽亚 张海涛
郭华敏 王
琦 杨石波 刘晓君 颜
飞 曾
艳 葛平平孙家光 陈
侣 房
华 黄军云 周艳 张
滨 姚
璐 汤
杰
黄海丹 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中国矿业大学附属中
三等奖(15人)
南京市第五十中学 徐州市科技中学 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 昆山市汉浦中学 句容市春城中学 镇江市第三中学 淮安市启明外国语学校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 大丰区实验初中 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苏州高新区通安中学 盐城景山中学 常熟市周行学校 睢宁县新世纪中学
初中音乐
一等奖(8人)
连云港市东海县青湖中学
赵佳丽 王
涛 吴薇薇 卢明静 丁
蕾 宋锦芸 成陆萍
陈明洁 孙晓青 陆伟波 贺潇未 董
蕾 陈莎莎 徐
珊 柳红静
王
培 朱梦蕾 周念祖 韩
笑 胡雯芮
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连云港市海州区海宁中学 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童店初级中学 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 兴化市昭阳湖初中 无锡市江南中学
二等奖(8人)
南京外国语学校 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 东台市新曹农场学校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盐城市阜宁县板湖初级中学 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
三等奖(10人)
镇江实验学校 苏州吴中区碧波中学 常州市花园中学 泰州市渔行实验学校 南师附中宿迁分校 束佳蓓 刘昱妍 余晶晶 马
莉 周艳
孙丽燕 尹
艳 王秋菊 陶
敏 钱小洪 花
韡 李杏杏 孙
力
胡娉婷 李
敏 蒋礼金 朱长娥 倪青红
丹阳市第八中学 徐州市开发区中学 江苏省清江中学 扬州市仪征第三中学 淮阴师院附属中学
初中思想品德
一等奖(8人)
南通市启秀中学 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 扬州高邮市赞化学校 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 泰州市海军中学 南通海门市能仁中学 徐州市东苑中学 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
二等奖(8人)
镇江丹阳后巷实验学校 扬州市梅岭中学 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 盐城市亭湖新区实验学校18
朱
洁 严
洁 陈
雯
谢
婷 朱学群 吴爱萍 邹晓娟 施
嫚 吴晓东 贾文娟 钱嘉芸 黄
燕 仲晓婷
张
燕 张若姮 吴志兰 焦
悦 孙
伟
镇江市金山实验学校 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淮安市清河实验中学
三等奖(10人)
常州外国语学校 泰州兴化市李中中心校 盐城东台市梁垛镇中学 南京中华中学上新河初中 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 无锡江阴市暨阳中学 徐州睢宁县新世纪中学 苏州昆山市张浦中学 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 淮安市江苏省淮州中学
初中生物
一等奖(8人)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分校苏州外国语学校 泰兴市洋思中学 连云港新海实验中学
高
云 刘
佳 张
璇
朱晓健 陶
媛 陶朱花 戴
莹 李晓静 王小娟 孙晶晶 王园园
殷
隽 赵王红 季德霞 杨昭君 姚丽娟 潘
玮 靳慧娴 朱青青 姚
春
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 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 南京市钟英中学
二等奖(8人)
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 连云港市东海县初级中学 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句容市后白中学 徐州市树人中学 泰兴市洋思中学 淮安市北京路中学 南通市如东实验中学
三等奖(10人)
镇江市江南学校 东台市实验中学
建湖县城南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城南校区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 无锡市西漳中学 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 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 扬州市竹西中学 宿迁市青华中学
宋
微 洪冠芳 顾
琦 徐小林 王
进 牛有明 王聿奎 郭本刚 章
强
殷正徐 李
理 王永胜 石
超 孙建中 展
玥 王志刚 关华丽 刘冬成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高中物理
一等奖(8人)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江苏省无锡一中 如东高级中学 西亭高级中学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江苏省震泽中学 江苏省南菁高中
二等奖(9人)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江苏省淮阴中学 南师大附属扬子中学 江苏省邗江中学 句容市第三中学 江苏省江都中学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江苏省盐城中学
三等奖(9人)丁
震 周立波 杨存军 刘淑华 桑建冬 袁小冬 何新超 陆玲燕 邹 峰
冯
军 陆
峰 李志中 丁良栋 徐红兵 杨
波 高
娇 宋
涛 孙桂梅 葛
婷
江苏省泰兴中学 淮安市淮海中学 中国矿业大学附属中学 南京市第九中学 苏州星海实验中学 江苏省东台中学 江苏省宿迁中学 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邳州市铁富高级中学
高中数学
一等奖(12人)
如皋中学 姜堰中学 宿迁中学 南师二附中 宿迁中学 奔牛高级中学 灌南高中 如皋市第一中学 无锡一中 马陵中学
李维维 陆王华
许俊君 徐
华 尹伟伟 付有亮 杨喜霞 范
进 霍小伟 余
飞 胡桂东 李
刚 孔亚锋 宋秀云
郭骏聪 刘
恺 蔡
青 陈小璐 刘书霞 周剑云
天一中学 西亭高级中学
二等奖(12人)
华罗庚中学 射阳中学 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南师附中 靖江高级中学 盐城中学 新海高中 句容市第三中学 淮阴中学 木渎高中天华学校 六合高中 新海高中
三等奖(15人)
宜兴中学
昆山市震川高级中学盐城中学 扬大附中 徐州三中 丹阳六中
郭
琪 张红玉 韩立云 王文婷 邢敦菊 李
翔 王高明 张慧玲 张
云
屠勤琴 冯艳华 刘玉欣 王
勇 吴燕平危安琪 王
华 陈廷光 申
翠 杨晓平
徐州三中 扬中高级中学 淮阴师院附中 南京实验学校 郑集中学城区分校 兴化中学 清河中学 扬州中学 溧阳市埭头中学
高中英语
一等奖(12人)
江苏省苏州西交大苏州附中苏州外国语学校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南通大学附属中学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南京市燕子矶中学 南京市金陵中学 江苏省徐州三中 徐州郑集中学
潘
璠 张
琰
张
霞 丁红州 陈
平许沐宇 戴明丽 柏佳瑜 陈福金 杜
磊 蒋婵婵 孙
璟 张培弘 卢
霞
吴蕙君 陈
巍 窦青杨 李君繁 魏
平张
芸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 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二等奖(12人)
江苏省黄桥中学 江苏省宿迁中学 江苏省泰兴中学 江苏省洪泽中学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 江苏省苏州中学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 江苏省宿迁中学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江苏省盐城中学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江苏省南通如皋第二中学
三等奖(15人)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江苏省盐城中学 江苏省扬州中学 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 江苏省淮阴中学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贾梅萍 张
艳 黄
珊 瞿
雯 江苏省大港中学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江苏省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 陈志强 薛婷婷 左
滢 孔
艳 朱海英
冯
婷 贾
铁 张苗苗 周静 唐
敏 朱雪琴 陈
箭 祝
伟
吴
芸 江苏省盱眙中学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江苏省仪征中学 江苏省射阳中学
高中地理
一等奖(8人)
无锡市第一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江苏省淮阴中学 徐州市第三中学 江阴市青阳中学 南通市小海中学 盐城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8人)
江苏省泰兴中学 唐婉容 戴恩宇 陈时伟 李富荣 南京市田家炳高中 溧阳市南渡高中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冯
璐 叶
慧 刘名科
潘苏苏 杨二俊 白
璐 张雪冬 陆才稳 陶承娜 范
骏 陈
琳 赵丹平庞
前
镇江市实验高中 江苏省邗江中学 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
三等奖(10人)
江苏省启东中学 江苏省清浦中学 徐州市第二中学 吴江区盛泽中学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 沭阳如东中学 靖江第一中学 常州市第一中学 盐城市明达中学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第二篇:2011年全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奖名单
附件:
2011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査育辉 高艳婷 赵伟璐 王
娟 杨秀华
李玉琪 吕思芸 黄
可 汪胜盛 冯
丹 耿丹俊 李
菲 史
艳 张志红
(小学音乐)获 奖 名 单
5人)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 南通市海门市实验小学 无锡市新区硕放实验小学
9人)
苏州市沧浪区平直实验小学 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南京市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 徐州市解放路小学 镇江市丹阳市华南实验小学 无锡市东林小学 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 连云港连云区东港小学
7人)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徐月红 周静 沈志伟 李
颖 张
婧 赵丽萍 陈宽红
张甜甜 赵敬东 殷
烨 李
曼 徐业刚
镇江市扬中外国语小学 淮安市淮安小学 扬州市江都实验小学 泰州市襟江小学 连云港赣榆县实验小学 扬州市育才小学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
优秀奖(5人)
盐城市田家炳小学
淮安市涟水县圣特外国语学校苏州市第一中心小学 徐州市太山小学 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
2011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小学信息技术)丁兆岩 单企一 王美霞 张二虎 陈晓祥
顾 烨 唐天池 刘富金 陆振岭 许瑞建 黄
旭 贾
陈 刘俊芳 张晓东
曹海涛
获 奖 名 单
5人)
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龙河校区 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 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宿迁分校 盐城市实验小学
9人)
靖江市东兴中心小学 淮安小学
扬州市邗江区头桥小学 赣榆县罗阳小学 如东县掘港小学 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 镇江市索普实验学校 江都市仙女镇中心小学 常州市解放路小学
7人)
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孙
丹 沈文彬 曹
娟 孟
欣 朱敏华 虞彩琴
周云飞 朱爱华 周旭 陆
熠 陈
功
镇江实验学校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 丰县实验小学 江阴市第三实验小学 南京市力学小学
优秀奖(5人)
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 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 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附小常熟市谢桥小学 洪泽县实验小学
2011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邵沪杰 陆毅天 马明辉 尹弘敏 徐
曙
蒋燕衔 朱凌茹 封翠萍 沈红霞 郇克会 芦赟玥 高
波 杨广祥
裴丽华
(小学品德)获 奖 名 单
5人)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丹阳市正则小学 昆山国际学校 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8人)
苏州东山实验小学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南京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 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东海县张湾小学 无锡师范附属小学 徐州市鼓楼小学 仪征市实验小学
8人)
无锡塔影小学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张
莹 周健 刘玉芳 于晓莹 魏海军 董婉艺 李大明
吴吉波 樊玉叶 张晓红 王慧娟 刘如燕
宿迁市张家港实验小学 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泗洪育才实验小学 扬州市育才小学 如皋吴窑凤毛小学 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 徐州铜山利国镇吴庄小学
优秀奖(5人)
靖江市莲沁小学 赣榆县沙河第二小学 淮安小学 泰兴市鼓楼小学 洪泽县朱坝镇中心小学
2011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初中信息技术)颜
茜 胡益兵 段
波 颜
韡 徐
莉
曹 韡 陈
慧 包桂霞 刘亚莉 杨
芳 张
慧 汤
静 张
程
陈 忠
获 奖 名 单
5人)
南京树人国际学校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徐州市王杰中学 连云港市中云中学 江阴市要塞中学
8人)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盐城市初级中学文峰校区 南京市科利华中学 徐州市开发区中学 常州市正衡中学 连云港市东港中学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 无锡市南湖中学
8人)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薛惠元 袁 敏 徐卫军 朱志刚 高飞云 丁
盼 许海兵
蒋蓓蓓 李
坚 于生兰 张书永 郭成凤
东台市实验初中 扬州邗江实验学校 宿城区耿车初级中学 如皋市下原中学 泗洪县洪翔中学 丹徒实验学校 海安县西场初级中学
优秀奖(5人)
江苏省清江中学 泰兴市洋思中学 江都市小纪镇吴堡中学淮安市徐溜镇初级中学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
2011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赵志德 江晨宇 李
洁 万
明 解华志 任
敏 李紫燕 曹兆霞 胡倩秋
王志春 张震义 汤春权 李
屹 陈春娟 朱佳伟 谢
玮 陈
曦
(初中语文)获 奖 名 单
一等奖(9人)
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 苏州市草桥中学 扬州中学树人学校 连云港市西苑中学 常州市外国语学校 连云港市海宁中学 南京市十三中锁金分校 射阳县外国语学校 扬州世明双语学校
二等奖(13人)
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江都市洋浦中学 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江苏省海门实验中学初中部 南京市西善桥中学 苏州市立达中学 南京宁海中学分校
阮婷婷 杨
露 苗新坤 李月菊 贡智昊
谈智慧 孙丽春 武
君 丁
丽 孙
燕 周丽 龚仲熙 于
珏 朱
顺 宗慧敏 吕春艳 杨
博
杨年红 赵晶晶 谈晓芳
丹阳市麦溪初级中学 淮安市北京路中学 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丹阳市第八中学
12人)
溧阳市实验中学 连云港东海县温泉中学 徐州铜山区铜山镇中心中学 姜堰市励才实验学校 宜兴市陶都中学 盐城市初级中学 昆山市葛江中学 镇江六中
淮安市郑梁梅实验学校 如皋市实验初中 无锡市外国语学校 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
优秀奖(5人)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宿豫实验初中 盱眙县第三中学
三等奖(陈海波 张
丽
新沂市钟吾中学 宿迁市钟吾初中
2011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许忠华 严
波 骆增翼 曹周杨 王明文
耿雯雯 韩正光 朱光龙 孙
旻 李
志 赵
霞 俞静红 宋从兵
向春艳
(初中历史)获 奖 名 单
5人)
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初中 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 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 扬州市仪征精诚中学 盐城市滨海县獐沟中学
8人)
树人国际宿迁分校 徐州沛县第五中学 南京第九初级中学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 镇江外国语学校 常州市北郊中学 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盐城毓龙路实验学校
8人)
淮安市涟水郑梁梅中学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许丽丹 吴
剑 杨冬晴 陈
明 张
超 郭洁芬 江红霞
黄
争 朱
萍 钱噙香 黄 杰 肖金梅
常州武进湖塘实验中学 无锡市东林中学 淮安市开明中学 扬州市高邮赞化学校 徐州市新沂实验中学 南通如皋市实验初中 连云港灌南外国语学校
优秀奖(5人)
泰州市泰兴洋思中学 苏州市草桥中学 常熟市实验初中 南通市东方中学 镇江丹阳市第三中学
2011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初中体育与健康)
姜庆军 吴玉莲 张
静 刘
强 倪晓骏
郑晓容 朱方雨 杨亚芹 蒋文辉 张子云 保红梅 杨美林 杨
敏
吴志明
获 奖 名 单
一等奖(5人)
常州市外国语学校 常州市北郊中学 徐州市大庙中学 无锡外国语学校 吴江市实验初级中学
二等奖(8人)
镇江新区大港中学(南校区)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 盐城市南洋中学 丹阳市第九中学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 南京市天景山中学 无锡市大桥实验中学
三等奖(8人)
苏州市吴中区藏书中学
顾
欣 庄宇峰 孙大伟 唐
茜 曹新波 姚慧娟 孙
娟
苏明华 陆红燕 许国芳 王志康 陆小明
连云港新海实验中学 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 江苏省运河中学 江苏省邗江中学 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 淮安金湖外国语学校 连云港市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优秀奖(5人)
如东县双甸镇初级中学 靖江市外国语学校 江都市杨庄中学 东台市实验中学 泰兴市洋思中学
2011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张玉娟 江丽芬 庄
浩 刘学明 王曙华
杨向红 王乃恒 林纪强 徐晓颖 宗
汉 吴春峰 陆大勇 仇国政
高
峰
(高中化学)获 奖 名 单
一等奖(5人)
南京外国语学校 镇江丹阳高级中学 苏州第十中学 连云港新海高级中学 南通西亭高级中学
二等奖(8人)
镇江丹阳六中 宿迁泗阳中学 淮安中学 盐城中学
泰州兴化市楚水学校 宿迁中学 南京建邺高级中学 无锡天一中学
10人)
扬州江都中学
三等奖(储开桂 金剑锋 王
明 叶
虹 王
澄 佘海红 薛
琴 王海龙 孟
彦
马东华 雎
婷 王庆园
无锡一中 常州北郊中学 苏州太仓高级中学 连云港新海高级中学 常州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 南通如皋中学 淮阴中学 泰州民兴实验学校 徐州一中
优秀奖(3人)
盐城东台中学 扬州仪征二中 徐州七中
2011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董彦君 张志强 张红霞 李雅琴 袁
圆 周宁宁 吴信勇 张轶磊 庞
冉
胡
云 朱晓莉 张
蕾 林
琳 刘
臻 吴
瑶 邹道进 孙巧莲
(高中语文)获 奖 名 单
一等奖(9人)
连云港高级中学 江苏省扬州中学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 金坛市第四中学 江都市大桥中学 江苏省东台中学 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二等奖(12人)
江苏省南通中学 海门实验学校 江苏省宿迁高级中学 丹阳市第六中学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 江苏省昆山中学 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孙
蕾 葛
娴 代晓影 马
静
崔
淼 熊
辉 叶
俊 崔
鑫 张
丹 柏
松 仲
恒 周玉 刘文文 周永华 黄邵震 滕丽霞
张
翼 郑玉娣 沈向阳
徐州市第一中学 苏州市第一中学 淮安市清河中学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12人)
南京市第五中学 江苏省兴化中学 江苏省溧阳中学 南京市栖霞中学 江苏省淮阴中学 徐州市第三中学 江苏新海高级中学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江苏省射阳中学 江苏省姜堰中学 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江苏省邗江中学
优秀奖(6人)
徐州市第七中学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 江苏省宿迁高级中学
三等奖(孙
旺 高诗翔 皇甫正青
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
2011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高中体育与健康)
王建伟 蔡琪茹 沈春妹 周明 郭晓明
王媛媛 王雨丰 顾
超 徐雪涛 周闩银 刘
闯 代艳艳 穆
岩
赵红松
获 奖 名 单
一等奖(5人)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扬州市宝应中学 启东市汇龙中学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 无锡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8人)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江苏省盐城中学 常州市第一中学
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 江苏省泗阳中学 徐州市铜山区棠张中学 江苏省宿迁中学
江苏省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三等奖(8人)
江苏省镇江中学
黄嘉富 尤
峰 高
霞 车
丽 李祥祥 黎
虎 刘成兵
徐
岩 司法占 刘
文 翟金华 徐卫涛
苏州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 南通市小海中学 江苏省仪征中学
连云港市赣榆县历庄高级中学 徐州市第一中学 江苏省金湖中学 常州市高级中学
优秀奖(5人)
江苏省淮阴中学
连云港市赣榆县外国语学校 江苏省黄桥中学 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盐城市龙冈中学
第三篇: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规 程
(试行·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大赛组织
1.“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根据江苏省教育厅苏教基〔2011〕34号文件精神组织。自2011年起,各学段、学科(含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每3年举办一轮。
2.大赛主办单位为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成立大赛组委会(如组委会成员有工作变动,将适当调整),负责领导、协调、仲裁、奖励与处罚等事务。3.大赛承办单位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第二条 选手资格
本省公办、民办中小学及幼儿园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具备教师资格的在职青年教师,均有资格参加相应学段、学科的比赛。
第三条 选手的产生
1.大赛选手在校(园)、县(市、区)、市层层选拔的基础上产生。2.各市推荐参加省级大赛的选手应是本市教学基本功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3.各市在报送省级大赛选手时,须同时上报的材料包括:①参赛选手推荐表;②本市组织市级比赛的相关文件(包括公布比赛结果的文件);③推荐选手在参加市级比赛时的录像光盘(视频尺寸为720×576像素,文件格式为wmv)。4.各市参加省级大赛的选手名额按学段、学科分配。
①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选手名额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各3名;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品德、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劳技(通用技术)等学科各2名。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选手名额另行确定。
第四条比赛内容
1.普通中小学各学科大赛的比赛内容包括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两类。
①通用技能比赛包括粉笔字、即兴演讲、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等四项。②专业技能比赛项目由承办单位研究确定。2.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的比赛内容另行确定。
第五条比赛办法
1.各学段、学科在组织大赛时,首先由承办单位为每一个选手确定一个选手编号。选手编号对所有评委保密。在所有项目的比赛过程中,选手均不得填写或呈现自己的真实姓名、地区、学校等信息。
2.粉笔字项目的比赛集中组织。同一学段、学科的选手同时参加,比赛时间10-15分钟。所有选手书写内容相同,字体不限。
3.即兴演讲项目的比赛集中组织。同一学段、学科的选手作为一组参加比赛。每个选手的演讲时间3-5分钟。大赛评委提前准备好难度相当的3-5个演讲题目。赛前用抽签的方法决定选手比赛顺序。所有选手在指定封闭区域候赛。比赛选手进入赛场后,随机抽取演讲题目,准备1-2分钟后完成比赛。完成比赛的选手不得返回候赛区域。
4.“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与“课堂教学”项目的比赛可以不分组进行,也可以分成2组或3组完成。每一组选手在赛前抽签确定比赛顺序。选手在课堂教学比赛前3-5小时获得比赛课题,完成教学设计,利用提供的素材库完成课件制作,并进行课堂教学比赛。每一个选手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与课堂教学等三个环节的内容必须一致。完成比赛的选手不得返回候赛区。
同一天比赛的课题应相同,不在同一天比赛的课题不得重复。
5.“课堂教学”项目的比赛可以按常态教学的方式组织,也可以按模拟教学的方式组织;比赛时间可以是整堂课,也可以是教学片段。
6.专业技能项目的比赛办法由承办单位在各学段、学科的比赛方案中确定。
第六条评委组成
1.各学段、学科大赛的评委应由教研人员、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师、高校教授等类别的学科专家组成。担任评委的专家原则上应具备特级教师或正高级以上资格。
2.每一组评委应由5-9人组成。3.大赛承办单位为每一组评委确定1-2名工作秘书。
第七条评分规则
1.各学段、学科各比赛项目的权重由承办单位确定,并提前向参赛选手公布。各项目权重确定、公布后,不得随意更改。
2.承办单位在确定各学段、学科比赛方案时,应保证通用技能所有项目占总分50%-70%的权重,专业技能项目占50%-30%。
3.各学段、学科各比赛项目的评分标准由承办单位确定,并提前向参赛选手公布。
4.每一个项目的比赛均按百分制评分。
5.评委在评分时给出的选手得分,最高不得高于95分,最低不得低于(95-参赛选手总数)分。评委在评分时,应适当保证本组每一个选手之间的得分差距基本均匀。
6.选手在一个项目中的原始得分为本组所有评委给出的分数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最终得分为平均分与该项目权重的积。7.选手的大赛总得分为所有比赛项目最终得分的累加。
第八条奖励办法
1.大赛分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四个奖次。参赛选手的奖次根据选手大赛总得分由高到低确定,其中,一等奖占各学段、学科参赛选手总数的20%,二等奖占30%,三等奖占30%,优秀奖占20%。相同得分的选手奖次相同。2.选手的获奖证书由省教育厅统一颁发。
第九条其他
1.比赛期间,承办单位有权对所有选手的比赛过程进行录音、录像。2.对在比赛中有弄虚作假等不当行为的选手或评委,组委会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3.自2011年起,每各学段、学科大赛结束后,组委会将组织部分获奖选手,通过电视、网络等形式,进行教学基本功集中展示。
4.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完成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以及比赛过程的录音、录像等资料,将由承办单位以网络等形式有选择地供广大教师免费共享。5.选手参加比赛即表示已自动同意并接受本规程及承办单位制定的比赛方案、评分标准、赛程安排的全部规定。
6.本规程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组织委员会。
附件1
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参赛选手、评委守则
一、参赛选手守则
1.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积极发展自身素养,在青年教师中发挥带头作用。2.保证向大赛提供的个人资料均真实有效。
3.遵守大赛规程、比赛方案及具体活动日程的安排。
4.积极完成比赛。由于身体状况或其他重大原因不能参加比赛或不能完成全部比赛项目的选手,须以书面形式向组委会提出申请,在获得批准后才能放弃全部或部分比赛项目。
5.对比赛组织、评判结果有异议的选手,须以书面形式向组委会反映,不得私下议论或以其他方式炒作。
6.积极配合评委的工作,尊重评委,尊重其他选手。
二、评委守则
1.热爱基础教育事业,关心青年教师成长。
2.维护大赛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遵守评委工作的职业道德。3.遵守大赛规程、比赛方案及具体活动日程的安排。
4.坚持公平公正,准确掌握评判标准。不打关系分,不打感情分,避免个人见解对评判的负面影响。5.比赛期间,坚持评委集体活动,团结协作。评委间不相互举荐和照顾选手,不单独活动,不接受选手的造访。不向选手透露自己或其他评委的评判情况。6.对于有争议的问题,须以书面形式向组委会反映,由组委会组织所有评委在协商研究的基础上解决。
7.坚持完成全部评判工作。由于身体状况或其他重大原因不能完成全部或部分项目评判的评委,须以书面形式向组委会提出申请,在获得批准后才能缺席全部或部分项目的评判工作。
8.自觉接受组委会、承办单位、参赛选手、观摩教师和新闻媒体的监督。
附件2
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通用技能项目评分标准
一、粉笔字项目评分标准
1.笔法:有轻重、粗细,讲究笔法,富有变化,起笔、落笔动作明显。2.字法:结构平正、均匀无错别字、漏字、多字,使用简化汉字,书写规范,笔画清楚到位,无繁体字、异体字等。
3.章法:版面整体布局整洁美观,字距、行距合理,无涂改,能充分利用板书区域。
4.特色:构思合理,富有美感。
二、即兴演讲项目评分标准
1.表达: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速适当,语言流畅,富有激情。讲究演讲技巧,动作配合恰当。
2.内容:演讲主题鲜明、深刻,格调积极向上,内容紧扣主题,富有真情实感。3.形象: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有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4.效果:有感染力,能打动听众。
三、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项目评分标准
(一)教学设计
1.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思想与创造思维等方面的发展要求。
2.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把握准确,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水平表述、学习习惯和能力分析准确、切合实际。行为动词使用准确。
3.教学过程完整,表述准确、术语规范。在各个教学过程之间有设计意图的表述,能反映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4.教学流程合理,教学过程设计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选择教学方法, 注重理论实际,注重教学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明确的学生活动设计。问题或任务设计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情境营造和教学活动组织。
6.教学方法描述清晰,选用适当,符合教学对象的要求,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完成,有利于教学难点的解决,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7.注重形成性评价,注重生成性问题的解决和利用。
8.教学设计提供电子文档。文档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格式美观整齐;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文字简洁、明了,字体和图表等运用恰当。
(二)课件制作
1.课件的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
2.课件的设计新颖,使用恰当,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操作简便、快捷,交互方便,适用于教学。4.画面设计美观,有一定的艺术性。
四、课堂教学项目评分标准
1.坚持面向全体,教学符合学生认知和思维实际,要求适度。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联系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实际,注重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探究及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注重三维目标的体现。3.课堂结构严谨,密度适中,过渡自然,表述准确;对教学内容把握准确,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科学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设计有梯度和思维深度。5.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互动有效。6.适时反馈检测,教学内容落实到位。7.富有教学机智,应变能力强。
8.恰当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课件,教学方法灵活有效。
9.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生动、简洁;板书工整规范,主次分明;实验操作规范、熟练,现象明显。10.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四篇: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2013年徐州市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高中思想政治比赛方案
根据苏教基[2011]34 号文件精神,按照《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规程》要求和市教研室有关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本方案。
一.比赛项目及办法
(一)第一轮
从40位选手中选出20人进入第二轮,未进入第二轮的选手不获大市级奖。
1.专业知识与能力测试
测试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题型有客观题和主观题。测试内容包括:①《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践行;②《思想政治》教学专业知识;③典型学业水平测试(“小高考”)试题评析;④高考试题命制。测试时间为120分钟。
2.粉笔字
选手分批次进行比赛,时间5分钟。选手在黑板上书写规定的内容,字体不限。
3.时间安排:
6月14日 下午14:00前到达徐州市37中。
14:00—16:00 笔试
16:15—17:15 粉笔字比赛
(二)第二轮
进入第二轮的选手第一轮成绩带入第二轮,按照2:3:3:2的比例确定市级基本功大赛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从20位选手中选出4人进入集训,最终选出2人参加省基本功大赛。
1.即兴演讲
全体选手赛前抽签决定比赛顺序,到指定封闭区域候赛。选手依次进入赛场后,随机抽取演讲题目,准备3分钟,演讲时间3分钟。完成比赛的选手不得返回候赛区域。演讲内容以社会热点问题和时政评析为主。
2.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
按指定的课题备课。课题选自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教材,在进入备课室后获取。全体选手同时进入封闭无网络的电脑房,用统一提供的教材、教参资料及电子素材包独立备课。完成1课时(45分钟)教学设计,制作好课件,放入以选手代号命名的文件夹,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留下所有备课材料,只身离开备课室。由工作秘书负责打印一份教学设计课前发教师上课用,拷贝选手文件夹到上课用电脑。备课时间为210分钟。
3.课堂教学
全体选手赛前抽签决定上课顺序。未上课的选手在候赛室安静休息,不得讨论交谈和随意外出;上完课的选手不得返回候赛室,并离开赛区。上课采用模拟课堂现场教学形式进行。选手面对评委上课,但不与评委互动;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中,体现教学设计,展示教学课件。选手课堂教学的课题需与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的课题一致。模拟课教学时间为每节课15分钟。选手在模拟课教学时应突出教学重点,有详有略。
4.时间安排:6月20日:
上午:9:00前到达37中,演讲、模拟上课抽签。
9:30—11:15 演讲比赛
下午:14:00-17:30 备课
6月21日:
上午:8:00-11:45
模拟上课
11人 下午:14:00-17:05 模拟上课
9人
二.评价标准与评分规则
1.评价标准:通用技能的评分标准参照《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规程》所附的评分标准。专业技能评分标准另行确定。
2.项目权重:通用技能项目权重为70%。其中,①粉笔字:权重10%;②即兴演讲:权重10%;③教学设计:权重20%;④课堂教学(含课件制作5%):共权重30%。专业技能项目⑤笔试:权重为30%。
3.评分规则:本学科上述4个通用技能比赛项目,均按百分制给分,最高分不得超过95分,最低分不得低于(95-参赛选手总数)分,并保证选手之间得分差距均匀;选手在一个项目中的原始得分为全体评委给出的分数的平均分,最终得分为平均分与该项目权重的积。专业技能项目(笔试)先按百分制给出卷面分,再按百分制评出排序原始分,选手的排序原始分乘以该项目的权重,即为该选手专业技能项目(笔试)最终得分。选手的大赛总得分为所有比赛项目最终得分的累加。(参赛选手因故未能参加全部比赛,即视为自动放弃)
(注:徐州第37中(原矿一中)位于徐州市煤建路,大福源超市南约200米,矿总医院北约200米。57、59、64、68、70、73、76、601、610路公交可到大福源超市,57、75、607路公交可到矿总医院。徐州站、汽车总站打车约15元,汽车南站打车约20元。)
附件:
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通用技能项目评分标准
一、粉笔字项目评分标准
1.笔法:笔画清楚到位。有轻重、粗细,富有变化。2.字法:书写规范,结构平正、均匀。使用简化汉字,无繁体字、异体字等,无错别字。
3.章法:能充分利用板书区域,版面整体布局整洁美观,字距、行距合理,无涂改。
4.特色:构思精巧,富有创意。
二、即兴演讲项目评分标准
1.表达: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速适当,语言流畅,富有激情。讲究演讲技巧,动作配合恰当。
2.内容:演讲主题鲜明、深刻,格调积极向上,内容紧扣主题,富有真情实感。
3.形象: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有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4.效果:有感染力,能打动听众。
三、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项目评分标准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与思维等方面的发展要求。行为动词使用准确。
2.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把握准确,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水平表述、学习习惯和能力分析准确、切合实际。
3.教学过程设计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各个教学流程之间有设计意图的表述,能反映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4.教学方法选用适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教学难点的解决,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
5.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提供较丰富的学习资源,并有效地组织和呈现,实现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有效获取。能够优化组合使用各种媒体工具,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6.注重形成性评价,能够合理地设计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
7.文档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格式美观整齐;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文字叙述简洁、明了,字体和图表等运用恰当。
(二)课件制作
1.课件的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
2.课件的设计新颖,使用恰当,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操作简便、快捷,交互方便,适用于教学。4.画面设计美观,有一定的艺术性。
四、课堂教学项目评分标准
1.坚持面向全体,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要求适度。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联系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实际,注重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探究及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
3.课堂结构严谨,密度适中,过渡自然,表述清楚;对教学内容把握准确,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科学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设计有梯度和思维深度。5.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互动有效。6.适时反馈检测,教学内容落实到位。7.富有教学机智,有应变能力。
8.恰当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课件,教学方法灵活有效。9.教学中使用普通话,语言生动、简洁;板书工整规范,主次分明;实验操作规范、熟练,现象明显。
1O.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五篇: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暂定
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小学美术比赛方案
(征求意见稿)
本方案根据苏教基〔2011〕34号和苏教研〔2011〕39号文件精神,按照《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规程》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制订本方案。
一、比赛内容及办法
(一)通用技能
1.粉笔字
所有选手同时进行比赛,时间10分钟。书写当场宣布的内容,字体为楷体。
2.即兴演讲
选手抽签决定演讲顺序。当场命题,准备2分钟,演讲3—5分钟。讲演内容将围绕当前小学美术教学观念变革或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展开。
3.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
各大市选派的的两位参赛教师进入封闭无网络的电脑房,按照抽签决定自己是(1—3年级)低年级组、还是(4—6年级)高年级组,并按照当场宣布的课题,用统一提供的教材和电子素材包独立完成1课时(40分钟)的教学设计,并制作课件。时间为三小时,结束时,须交教学设计文稿和教学课件电子稿。
4.课堂教学
采取面对评委,模拟现场课的教学形式进行,但不与评委互动,其中应体现教学设计、展示教学课件,课堂教学的课题与教学设计的课题一致。模拟课教学的时间为15分钟。
(二)专业技能
1.卷面笔试
采用闭卷方式进行,内容包括(1)国家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2)美术基本常识;(3)对现代小学美术教学观念和方法的理解。限时90分钟。
2.手工创作
用卡纸按照当场的命题进行立体纸工创作。限时160分钟。
3.色彩创作
用水粉或水彩颜料和工具按照当场的命题进行主题创作,限时160分钟。
二、评分标准与评分规则
通用技能的评分标准参照《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规程》所附的评分标准。专业技能评分标准另行确定。
1.通用技能项目权重50%。其中,粉笔字权重5%;即兴演讲权重5%;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权重20%(10%+10%);课堂教学权重20%。
2.专业技能项目权重50%。其中,卷面笔试权重10%;手工创作权重20%;色彩创作权重20%;
本学科上述七个比赛项目,均按百分制评出原始分,选手的每项原始分乘以该项目的权重,累加后即为该选手所得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