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伏羲文化的内涵及其时代意义的提升
伏羲文化的内涵及其时代意义的提升
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头的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本源和母体,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和民俗文化的宝库。因此,研究和弘扬伏羲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深远意义。
一、伏羲及伏羲文化的形成
伏羲是中国原始氏族社会的一位氏族首领。伏羲又称庖牺、包羲、孢羲、宓羲、庖?薜取N鹘?史学家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载:“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是神农、黄帝、炎帝等之前的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有关伏羲氏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世本?帝系篇》,传说是雷神之子。《山海经》记载:“雷泽(山东菏泽地)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左传》昭公十七年杜预注:“陈(今河南淮阳),太昊之墟也。”其世系位序的排列在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已逐步确立。在正史中,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肯定了伏羲的历史地位。
太昊伏羲氏,其伟大之处在于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发明了示意文字,并以刻画的图与形,取代了实物记事,引导先民进入文明的新时代。伏羲与他所建立的伏羲氏部落的历代先贤们,在继承实物记事的基础上,创造了以“先天八卦”为核心的伏羲文化。后来,伏羲带领他的部落族人,从成纪(今甘肃天水)出发沿黄河艰辛跋涉到达黄淮平原,把已成熟的农业文明与先进的文化传播到中原大地,以文化的魅力与天下的大多数部落相融合。大约在6500年前后,伏羲氏族在古宛丘(今河南淮阳)建起城邦,从此,散布于华夏大地上的多元文明渐次归于伏羲文化,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和“多元一体”格局就此形成。
二、伏羲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伏羲与他所建立的伏羲部落的历代先哲们,创造的亘古弥新的伏羲文化,其内涵博大精深,在古代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渗透于中华优秀文化的许多层面和不同领域。
在社会经济方面,伏羲“结网罟、养牺牲”,使原始先民由自然采集生活转变到农耕和狩猎时代。伏羲从蜘蛛结网捕飞虫得到启发,用绳子结成网来捕鱼。罗网的发明,使渔猎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一次革命性的飞跃,使渔猎业空前繁荣,于是将消费不完的渔猎品加以驯养,开始了畜牧业,从此社会进入农牧并举的时代。
在政治制度方面,太昊伏羲氏赋予了中华民族“龙”的徽号。《左传》记载:“伏羲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闻一多在《伏羲考》一文中指出,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综合体,因部落兼并而产生的混合图腾”。龙图腾的形成,象征着中华民族主体血脉的汇聚和文化的奠基。伏羲立九部,设六佐,以龙记官,开始了网捕式渔业、原始锄耕农业、畜牧业、建筑业、交通业、文化业和原始社会生产分工,实现了人类社会最初的社会管理方法改革。
在日常生活方面,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使人类由原始群婚杂居向夫妻家庭制度转移,对中华民族种群的发展和进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人类婚姻制度变革的里程碑。伏羲“制嫁娶,正姓氏”被后世统治者继承并加以完善,形成了中国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中华民族从伏羲正姓氏之始,近亲不婚渐成共识,从此姓氏开始产生。姓氏作为“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成为了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的重要标示。为“变茹腥之食”而“钻木作火”,开始了人类饮食卫生健康的新纪元;“作历度,定节气”,总结人们对自然的最初认识,形成了四季八节的中国历法基石;“制琴瑟,作乐曲”,使中国礼乐之邦文明初露;“尝百药,制九针”,中华医药研究和针灸之先河从此开创。
在文化领域方面,伏羲氏“一画开天,始画八卦”,中华民族文化之源从此开启。《周易》《史记》等典籍都记载着伏羲“作八卦”的重要贡献。《礼记?礼运篇》注引《中侯握河纪》谈到与伏羲关系密切的“河图洛书”以及八卦:“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画八卦。”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我们民族思想方式的基础。
在哲学思想方面,伏羲画八卦,立占卜筮术,形成了中华哲学发展衍变的一条文化主脉。由八卦而《周易》,并由此形成的易学思想与体系,是中华民族解释世界、认识自然、规范社会人伦的钥匙与百科全书。八卦与易学体系在哲学层面上是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解释系统。
在思想层面上,八卦与易学体系,是长期占据正统思想的儒家学说、与儒学并立而存的道家文化、在民间社会有广泛基础的巫术占筮等神秘思想文化的活水源头。《周易》历来被奉为六经之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支柱,众多哲人学者推演说解就形成了易学。易学作为中国人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基本模式,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和灵魂。
三、伏羲文化时代意义的提升
伏羲作为“有大智”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具有广泛的民族代表性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从物质到精神,从上层文化到民俗习尚,伏羲及伏羲文化已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心灵。因此,提升伏羲文化的时代意义对凝聚中华各族、孕育民族精神推进民族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从历史层面看。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完成和夏商周年表的公布,相传“三皇”文化的研究将日益突出,中华文明史的的年表将会从公元前2070年推向更早的年代。而20世纪50年代末在天水境内发现的大地湾文化遗址,与有关相传伏羲氏族的传说故事及史料记载有着种种吻合,成为最终揭开中华文明本源之谜的有利条件。通过对伏羲及伏羲文化的深入研究,将把中华文明史推向更早的年代,中华文明史可能是8000年至一万年。
从科学层面看。伏羲画八卦创立了符号系统思维,开启了人类文明之源,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天文之学,是中国方法论体系的基础性成果,其蕴含的“圣人之道”是对天地人物相互作用的系统法则的认识、掌握和运用,是一种“极深研几”的科学智慧。如果说伏羲“画八卦”代表认识论和认识论体系,那么伏羲“盛德大业”则是实践论与人生价值的统一。因此,弘扬伏羲文化对于今天我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对于破除迷信、揭露邪教异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政治文明层面看。伏羲文化的民族本源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对于提高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海内外华人,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促进祖国统一,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天人合一”的朴素思维是伏羲始创“先天易学”的核心,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因而,弘扬伏羲文化对于构建和谐世界、加快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影响深远。
从旅游经济层面看。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文化涵盖着社会创造。文化以经济为载体,经济以文化为精神。因此,经济时代,弘扬中华民族智慧的伏羲文化意义深远,价值不言而喻。对黄河流域河南淮阳、甘肃天水等伏羲文化浓厚的城市而言,伏羲文化是极其珍贵的文化旅游财富,是发展旅游产业的灵魂,是“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名片,发掘伏羲文化中的旅游资源,加大伏羲文化资源开发是经济发展的亮点。
从文化软实力层面看。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当代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和表现。“文化是一个民族产生内聚力并赖以延续的DNA。”“文化是历史的灵魂,历史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伏羲文化、姓氏文化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在目前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大力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民心所向。
从生态文明层面看。伏羲文化包含善待自然、爱惜万物的价值取向,伏羲思想的道家学说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这些深具生态学意蕴的观念在今天这样一个生态危机严重的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着高度自觉的伦理知识,应有爱惜一切生命的大生命良知。有了这种良知,人类才会将大自然融入自己的关爱之中,才会将人类生命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在天人和谐的状态中,与自然和平共处。只有具备这样的生存观念,我们才能生活在有青山绿水的国家,人类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从社会道德的层面看。随着社会的转型和西方文化的输入,我们的社会和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甚至出现了家庭、人际关系及道德上的危机。因此,弘扬伏羲文化和姓氏文化,有利于我们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从传统文化中发掘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强化社会道德意识。弘扬伏羲文化教人敬祖重孝,讲爱心,报本返始,饮水思源,不忘祖先。这不仅是家庭、社会、天下安定和平的基石,中国本源文化的终极价值,也是伏羲“正姓氏”的终极目的所在。
伏羲和伏羲时代虽然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但作为宝贵财富和悠远品牌的伏羲文化和伏羲精神仍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涌动。总书记在主持政治局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黄河流域是伏羲文化资源的拥有地,要在学术研究、活动组织等方面携起手来,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让伏羲文化辉煌永驻,让伏羲精神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篇:伏羲文化及其精神实质
伏羲文化及其精神实质
刘雁翔
追寻我们民族的根,有几个伟大的名字是无法回避的,他们就是“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伏羲位居“三皇”之首,中华文明史上一些重大的发明创造如画八卦、结网罟、兴嫁娶、创乐器等都附着在伏羲身上,因此伏羲也就成了文化的化身,古往今来被尊称为“人文始祖”,民间称“人宗爷”或“人祖爷”。当然,现代意义上的伏羲文化内涵更加广泛,凡和伏羲事迹相关的事或物,诸如祠庙遗迹、民情风俗、轶闻传说、史籍记录等都属于伏羲文化范畴。关于伏羲的传说至迟在春秋战国之时即口传心授,长久流传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秦汉以降,伏羲开天辟地第一帝的地位确立,其事迹及相应的文化通过三个层面传播:其一,典籍传承层面,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代不绝书;其二,图像传承层面,伏羲女娲交尾像被广泛采用,频频出现在墓室雕刻、建筑物彩绘、工艺品加工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其三,祭祀传承层面,从官方到民间都是设祠祭祀,绵延不绝。由此,形成了内容博大的伏羲文化,而对伏羲的钦崇自然而然成了几千年来信仰民俗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伏羲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关于伏羲及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多种史籍都指向同一地方,那便是地处陇右的古成纪,其具体的地点就在今渭水本源上游的甘肃省天水市境。天水市有规模宏大的伏羲庙古建筑群和相传伏羲画卦的古画卦台。1993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欣然题词“羲皇故里”。伏羲的故事和著名的大地湾(天水市秦安县境)等古文化遗址相对照,可证陇右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就大的地域而言,伏羲的故事及相关遗址遗物遍布祖国各地,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最好的见证。
尽管伏羲的形象或事迹被传说和神话缠绕,尽管学术界对伏羲是人、是神以及功业等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有共识的,那就是伏羲的身上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基因。《汉书·古今人表》称之为“上上圣人”,的确实至名归:伏羲的发明创造是人文之根,如后世颂扬词所言:“开物成务,万古文明”;以伏羲八卦为基础的《周易》是思维之根,作为六经之首,构建了我国古代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基本模式;伏羲人面蛇(龙)身所代表的龙图腾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维系之根,也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团结奋进的标识。
伏羲和伏羲时代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而伏羲的精神仍涌动在中国人的血脉中。历朝历代对伏羲的崇拜,其实就是对文明和进步的礼赞,对劳动和创造的肯定,对无私奉献者的感恩,这与我们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富强和谐国家的时代精神是相一致的,也无疑会对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怀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篇:合规文化内涵及意义浅谈
培育合规文化,就是通过定期的教育、约束、实践,使合规的观念、意识渗透到每个员工的思想、行动之中,员工能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能够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合规,合规在系统内形成一种习惯、风气、信念、精神,最终成为农村信用社健康长远发展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武器。
深入分析合规文化的内涵,它包含有以下几个层次。
合规文化
首先应该指的是农村信用社建立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监管规定等,有助于推进信用社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且各项制度之间能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成为一个协调、完整、有力的体系。
第二层意思是农村信用社的一切活动都要依章办事、合规操作,确保自身的经营行为与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内控制度等相一致。员工要在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环节、每时每刻按照自己的职责要求、岗位规范和工作流程来执行,绝不可放松思想,违章违规。
第三层意思是合规操作、合规经营在农村信用社形成一种风气、一种习惯,成为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这种合规意识贯穿于每位员工的思想之中,形成牢固的经营理念、坚定的精神信仰、无形的鞭策力量,使整个团队形成强烈的合规操作和合规管理理念,形成一种合规经营光荣、违规操作可耻的浓厚的合规工作氛围。
培育合规文化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它包含以下三点:
一、合规文化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企业要有良好的发展、要
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而合规文化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合规文化包含职业道德、价值观念、企业制度、企业环境、企业形象等内容,它对信用社企业文化系统的建设,对信用社整体价值趋向的构建,对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合规文化是防范案件、降低经营风险的根本手段。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发生了一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就是员工职业道德缺失、合规意识淡漠、规操作不到位。在合规文化建设中,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操作、培育合规理念,使员工自觉地、习惯地遵规守纪,这样案件的发生、经营风险的产生就从可以根本上得到控制。
三、合规文化是农村信用社稳健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合规文化不仅能推进信用社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降低风险控制成本,促进业务发展,而且能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加强信用社员工队伍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合规文化就像信合大地上的两根铁轨,农村信用社这趟列车只要步入了这条正确的轨道,就能安全快速地驶向更远的地方。
第四篇: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及时代意义
“阳光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
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为了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体质,提高青少年的健康状况的一个重大举措。通过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来增强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倡导全员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广大青少年对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水平。
一,对“阳光体育运动”产生的背景分析广大青少年洋溢着最旺盛的生命力,不仅担负着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针对目前我国学生体质连续20年下降的情况,在全国启动“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明确指出全国学校要真正贯彻落实国家对学校工作的各项要求,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广大青少年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保障学生拥有充足的睡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探析“阳光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让广大青少年在大自然中,在操场上,享受阳光,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满足身心健康的需要。从这个层面上说,它就与休闲体育的内涵有着不约而同的契合。
2.1“阳光体育运动”其文化本质突出了“休闲”二字。阳光体育运动”要求的是广大青少年充满热情的去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方式中去,他们的身心完全是放松的状态,是一种体验与游戏的状态,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了广大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2.2“阳光体育运动”,突出休闲体育的主体意识阳光体育运动,它是依托了休闲体育的特性,通过全面、有效、强劲的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自身主体的活动能力,使学生感到体育活动是由自己自主支配的,是自己兴趣及需要的真实表达,是自己体能潜力的外在张扬,是能够淋漓尽致的表现自我的过程。
2.3“阳光体育运动”,其突出了人文精神的同归阳光体育运动与休闲体育,都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消遣、娱乐的需求,人们从中可以得到美的感受,体验到张扬个性酣畅。阳光体育运动倡导了把学生的体育活动建立在学生感兴趣运动项目上,满足学生个性化,生活化的需求,这些都充满着人性的关怀,满足人的需要,满足生命的需求,是人文精神的回归。三,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实意义
3.1进行户外阳光运动,有效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崇尚健康生活方式“阳光体育运动”要求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活动时间,以此来达到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健康的目的。同时,通过运动技能的知识,健康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从内心感知健康的重要性,并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个人兴趣,选择科学的锻炼项目,形成终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终身受益。
3.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能及时疏导学生心理疾病,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由于受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和生存竞争加剧,青少年心理疾病也越来越多。阳光体育运动让青少年走到户外,走到阳光下,让心情放松,让不良情绪宣泄,大脑神经系统才能得以及时调整。体育运动本身也是让人愉快的事,青少年尤其 容易从中获得快乐,精神上得到了放松与释放,从而减少了心理疾病。
3.3优化地域环境,农村学生同样享受“阳光体育”。“阳光体育运动”不是为了孩子们去应付考试,应付升学,而是为了让体育运动能真正成为广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健康理念。广大农村学校应该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社会家庭共参与,提高教师素质,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利用空间大,活动范围充足的优势,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学生喜爱的乡土体育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们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从心底里真正喜
欢上体育锻炼,并能够自觉的锻炼,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
3.4“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为了营造浓郁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营建健康和谐校园环境,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进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实需要。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的实施,依赖于体育课程的进一步完善。通过抓好体育课,选择广大青少年喜欢的且与与普及开展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并进一步加强健康知识,健康教育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知识指导实践,形成科学的体育观念。结合教学,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形成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及健康水平,建立起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
3.5阳光体育运动蕴涵“生命课堂”的内在含义。在课堂理念上阳光体育倡导的“生命课堂”反映出了体育的本真价值。“阳光体育”倡导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要修炼自己的行为,让它规范专业;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旷达;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以此提升自我,打造具有高尚的教育品质和风格,有丰富的教育智慧和情感,有精美的教育技艺和境界,努力锻造民主、平等、自由、开放、互动、和谐的阳光教师,这是“生命课堂”的不懈追求,也是阳光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
第五篇: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
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
每个人都有梦想、有信仰、有追求,而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汇集起来就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推动实现全世界人民梦想的长久动力。
解读“中国梦”
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大会号召全党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时隔15天,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时代特征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
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 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