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
根河市中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
一、如何理解中医药文化的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中医药文化在中医医院的执行方式,是保障中医医院及其职工的行为遵循和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主要手段。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是中医医院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二、中医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的目的、要求
目的:在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有利于坚持中医为主的医院发展方向,有利于在服务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提高医院全体员工的综合素养。
要求:在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应充分体现医院宗旨,体现中医药的行业要求,兼顾基本道德与道德理想的统一、协调性与进取性的统一。
三、中医医院行为规范体系的内涵
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内涵丰富,涉及方方面面,其中诊疗行为、言语仪表、教学传承、同道相处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以及特定礼仪,最能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诊疗行为规范:是开展诊察疾病、处方用药等技术服务的行为准则;言语仪表规范:是医院员工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言语、举止、衣着服饰、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同道相处规范:是处理同道关系中所持态度、沟通方式、交往方法等方面的行为准则;教学传承规范:是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特定礼仪,是医院员工在重大活动或特定场合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四、我院的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的诊疗行为规范
对患者:应: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勿: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诊疗中:应:整体审查、四诊合参,辨证求本、病症兼顾,运用中医学基本思维方式与诊疗方法。勿: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五、我院的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的言语仪表规范
言语温和、待患若亲,动须礼节、举乃和柔,勿自妄尊、不可矫饰,诚信笃实、普同一等。
六、我院的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的同道相处规范:
一体同道、互资相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逊礼让、顾全大局。
七、我院的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的教学传承规范:
老师:为人师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乐育英才,乐教敬业、口传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
学生:应尊师重道、谦逊恭敬,持之以恒、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贵专
一、思贵沉潜,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根河市中医院在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的特定礼仪
医院管理方面:中医药内涵指标(中医药治疗率、参与率等)纳入考核
尊重病人方面: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
职代会、庆典活动、员工大会:齐诵医院精神、齐唱院歌、张挂院徽
师承教育:“师带徒”结对:签约拜师仪式、跟师抄方、定期考核、出师鉴定。低年资中医师未完成“青苗培养”工程,不得晋升职称。
新职工岗前培训:学唱院歌;背诵医院精神及其注解;认识院徽并牢记其理念;学习院史;上岗前宣誓。
第二篇:中医院医师诊疗行为规范(2012)(写写帮整理)
三门峡市中医院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为加强医师临床医疗行为的管理,保证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根据国家卫生部医师行为规范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对医院各级医师的诊疗行为规范如下:
一、通用规范
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各级医师认真履行规定的职责,尽职尽责为病人服务,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方便病人就医。
2、关心、爱护、尊重病人,不泄露病人的隐私,自觉维护病人的合法权利。
3、严格依法执业,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积极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
4、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及时抢救急、危重病人。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各负其责,把好医疗服务质量关,做到及时准确地记录病历等医疗文件。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5、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6、临床诊治过程中,认真落实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
施治,辩证使用中药饮片,合理应用中成药,积极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
7、在避免对病人产生不利后果的前提下,如实向病人及其 家属介绍病情。未经医院批准并征得病人或者家属同意,不对病人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
8、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病人涉嫌伤害以及非正常死亡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实事求是地出具医学证明文件。
9、遵守医师职业道德,不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病人财物或者牟取其它不正当利益。
二、门诊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和会诊制度。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望闻问切全面,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辩证用药,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8、第二次就诊诊断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
①建议专科就诊;
②请上级医师诊治;
③收住院。
9、第三次就诊诊断仍未明确者,接诊医师应:
①收住院;
②患者拒绝住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10、按专科收治病人。
11、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三、病房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㈠住院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8小时内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完善的诊疗计划,辨病辩证准确,理法方药合理。
7、对所管病人,每天必须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抢救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记录、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记录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 院感染病例发生。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11、病人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
㈡主治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1、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24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房内容要求有:
①诊断及诊断依据;
②必要的鉴别诊断;
③治疗原则;
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⑤对主病、主证、主方、主药施治情况进行讲解,体现指导内容
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
4、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并在病历首页签名。
5、入院3天未能确诊或有跨专业病种的病例时应及时举行科内或科间会诊。
6、待诊病人在入院1周内仍诊断不明时,向主任请示病例讨
论或院内会诊。
7、按规定正确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和专科用药。
8、手术治疗前亲自检查病人,做好术前准备,按手术分级管理标准拟订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实施。术后即刻完成术后记录,24小时完成手术记录。
9、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术后工作。
10、负责治愈患者出院的审批手续,并向上级医师汇报。㈢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诊疗行为规范:
1、组织或参与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和操作常规。
2、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医疗工作,督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各项制度和诊疗常规。
3、对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求48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病人病情变化应随时查房;每周组织全科查房2次。
4、查房内容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普通病人应有:
① 诊断及其诊断依据;
② 鉴别诊断;
③ 治疗原则;
④ 有关方面的新进展;
⑤ 讲解主病、主证、主方、主药的施治情况;
⑥ 中医辨病辨证及中医治疗;
未确诊病人应有:
① 鉴别诊断;
② 明确的诊断思路和方法;
③ 拟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危重病人应有:
① 当前的主要问题;
②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
5、疑难病例及入院1周未确诊病例,组织科内讨论或院内会诊,必要时向医务科申请院外会诊。
6、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正确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和专科用药。
7、组织术前和重要治疗前病例讨论,指导下级医师做好术中、术后医疗工作。重大手术和重要治疗要亲自参加。
8、审批未愈患者出院,并指导病人出院后的继续治疗。
9、审签主治医师审查的转科、出院病历。
第三篇:体系建设
预防为主 防惩并举
构建交通防腐预防系统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由于项目多,资金大,多年来一直是腐败案件的频发、高发领域。为了防微杜渐,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我结合公路交通建设实际,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积极推进制度改革创新,注重基层管理,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逐步建立起具有交通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我县交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
一、创新教育防腐机构。针对领导干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针对路政执法人员,深入开展职业道德、依法行政和文明执法教育;针对从事财物管理等重点岗位人员,深入开展遵纪守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大力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环境和社会环境。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注重通过廉政教育的全体工作人员人格得到提升精神得到升华,在局机关建立廉政警句走廊,将25条警句格言悬挂在走廊,让工作人员时刻受到勤政廉政的警醒和熏陶。体现出了机关干部的勤政廉政风貌,还能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路政人员还针对性地写出承诺得证书,并在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教育,使全体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上了一个新台阶,廉洁从政的道德理念得到全面夯实。
二、齐抓共管,落实惩防体系建设责任。一岗双责抓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明确领导班子成员抓惩防体系建设所应承担责任,并将相关责任与惩防体系具体任务相关联。层层落实抓分级。将惩防体系纳入责任制进行管理,每年都要按照“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要求,形成分级负责、下管一级和层层有任务、层层抓落实责任机制,将惩防体系具体任务,逐一分解、细化到岗位、具体到人员,做到惩防体系建设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形成条块结合、整体推进、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良好格局。分析评估交通系统惩防体系建设中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狠抓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落实。一是风险责任细查,清权查险,将交通工作可能产生的道德、制度、岗位、业务风险的几率、范围、成因等查出来,印成《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手册》发给工作人员,随时翻阅警示自己。二是鉴定责任权限确定三类风险等级,从查找的风险点确保一、二、三类风险等级,划清责任鉴限,鉴定责任后果。
三、抓制度建设,保证《惩防体系工作规划》的落实。根据交通实际,制定了一整套《交通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规章制度的检查落实,严格实行责任追究,真正做到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管理人。加强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
性、民主性和正确性。凡是涉及财务管理、计划、资金拨付和干部人事任免方面的重大问题,能够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接受监督,不搞个人说了算。
四、以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强交通建设市场监管,预防腐败。严格程序、规范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交通建设《工程合同》、《廉政合同》、《安全合同》“三合同”管理制度,确保工程优良、干部优秀。强化招投标管理,实现全程监管。重大项目工程均严格执行国家《招投标法》和交通运输有关招投标工作的各项规定,实行公开招标制,招标结果公示制,招投标工作过程接受交通主管部门、纪检部门和同级各有关部门的行政监督,防止暗箱操作,确保了公路建设市场公开、公正、公平有序进行。加强质量监管,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工程实施开始即将质量、安全任务指标落实到各级管理人员,做到责任分解、措施到位,各负其责,对项目投资、从业单位管理行为有效控制,使得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充分体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监督有力、投资经济、质量安全”的管理宗旨。严格项目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格遵循国家《交通基本建设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等基建财会法规,加强对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第四篇:中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
不断深化信息化应用 实现医院网络化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对各位领导在百忙中来我院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为适应医改要求,方便群众就医,近年来,我院在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医院始建于五十年代,建有门诊大楼、内科病房大楼、外科病房大楼、医技楼、急诊楼、肝病楼、仓储楼,占地面积1.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现有在岗职工600余人,其中卫技人员434人,注册护士213人,执业医师156人,省市级名中医4人。设置床位500张,实际开设800张。拥有20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1个重症监护室(ICU),1个血液透析室。开设专科专病门诊15个,年门诊量达32余万人次。医院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项目1个(康复科),“十二五”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脑病科),徐州市中医重点专科3个(肿瘤外科、脑病科、肝病科)。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二级甲等中医院。
二、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
—1—
我院从2000年开始实施全院收费系统建设,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开始,在2001年建立药品消耗管理系统,2004年6月与县卫生局新农合系统联网,先后增加了财务管理、药房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信息联网。2013年新系统上线,模块涵盖了HIS、LIS、PACS/RIS、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综合查询、物资管理等多方面。在运行中,不断完善、优化、改进,使系统更加适合医院工作需要和患者需求。
在硬件应用上,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购置了2台惠普(580G7)服务器,2台存储器,4台PACS/RIS服务器,1台容灾备份服务器(HP580),1台核心交换机(思科),1台备用核心交换机,2台光纤交换机,1部10kv备用电源。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指导下,打破传统的“信息孤岛”模式,实现了全院信息网络全覆盖,提高了病历书写质量。为患者就诊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使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三、信息化建设取得成绩
通过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病人所有医疗信息全部在线,满足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查询要求;二是病人就诊时间缩短,一站式服务实现了不需排长队交费、取药、等检查报告,满意度大大提高;三是设置触摸屏查询系统和检验报告自助打印系统,改善了就诊环境,在患者心中树立了现代化医院形象;四是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各类信息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五是建立了完备的基础数据库,不但实时在线为临床医疗服务,同时可进行
—2—
统计分析,为医院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六是节约了资源。通过信息化建设,医院实现了无纸化办公,避免了各种资源浪费(如各种纸质表格的印刷等),有效节约了各项资源。突出的一点就是HIS、PACS/RIS、LIS、电子病历、临床路径均由东软公司提供和实施,减少软件系统的冲突,实现数据与功能的兼容,并能保障后期维护与升级。在接口开放和其他后续开发时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节约资金。
四、主要做法
自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以来,非常重视医院信息化的建设,成立了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为确保资金投入,我院设立了专项资金,在软件与硬件方面先后投入400余万元,用于医院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房屋紧张的情况下,利用楼间缝隙建成2间机房,目前信息设备机房已到达30平方米。二是加强全员培训,提高应用能力。在新系统测试、试运行和运行中,组织职工进行了多次集中培训,要求人人过关。经过培训,医院职工都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系统开展工作。三是以临床应用为目标,不断完善功能。为保障医院以往工作流程和医生的工作习惯,信息科与临床科室建立沟通制度,根据科室需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改进模块功能,使系统更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四是强化责任意识,不断完善管理措施。为保障系统安全,设置了防火墙,严禁各种外来存储介质连接系统,针对不同操作人员设立了不同权限,对各项权限的开通或增加实行严格的审
—3—
批,使医院信息安全不断完善和改进。
五、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虽然我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医改要求、数字化医院建设还有较大距离,与其它先进地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由于医院基础薄弱,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目前信息化水平仅能满足统计、查询等基本功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功能模块不全。处方点评、抗生素分级管理、三色预警机制、统一数据平台建设、分诊叫号、移动输液、移动查房等模块尚未建立。二是硬件条件不足。主HIS服务器应用逐渐不能满足大数据运行需求,双活系统还需大量资金投入,PACS/RIS备份等模块受各种因素制约还未实施。三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现有工作人员少,日常维护工作量大,未接受专业化培训,无法做到24小时值守。四是缺少资金。医院正在筹划新医院建设,资金压力。医改后,整体收入减少,政府征收的各种规费较多,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得不到保障。五是辅助设施得不到保障。由于医院空间狭小,没有改扩建的地方,机房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专用精密空调无力购置,目前仍在使用传统空调。六是网络布局不健全。目前正在使用的是两层交换的网络布局,楼层间尚未实施光交换,安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得不到保障。
六、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医院将利用5年的时间实现信息最大限度应用,打造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医院,我们将逐步建立健全以三层架构为主
—4—
的全开放的网络布局、以财务为中心的全院收费自动化系统、以临床为中心的医疗全过程自动化处理系统;以行政管理为中心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决策为中心的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以科研教学为中心的数据挖掘系统;以放射为中心的PACS管理系统;以检验为中心的LIS管理系统;开展远程医疗、远程会诊、中医适宜技术平台、远程教学等新技术。希望调研组各位领导根据我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远景规划,在信息技术和功能应用上给我们以指导,在资金支持上予以帮助,使我院在信息化建设中能够到达上级要求,能够满足医院发展需要。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院将以“遵循标准、管理驱动、适用为先、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为原则,坚持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目标,增加对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加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在信息化基础项目建设中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持续改进优化业务流程,注重各业务系统数据流的共享、数据交换和资源整合,建立适合医院发展的信息系统,逐步完成数字化医院基本构架建设,最终实现医院数字化运作,为沛县人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5—
第五篇:中医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永和县中医院承诺书
一、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为了进一步做好医疗各项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达到群众满意,我们将继续以全国道德模范、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王学诗同志为榜样,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院的精神,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与患者换位思考,多为患者着想的理念,做事先做人而且做品质高尚的人。立足本职、无私奉献、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真心和患者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接受社会监督。
二、强化便民利民服务
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坚持做好卫生支农工作,以满足群众患者健康需求为目的,提高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实行“五项”便民措施,完善“一日清单制”。优化门诊就医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患者当天完成初诊,检查,化验,诊断处理,配药等一整套程序,让患者不受奔波之苦,切实方便患者。医院实行出院病人随访制度,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满意程度,征询对医院好的意见或建议。确保护理技术零缺陷,医疗服务零投诉,实行“二十四”字服务方针:热情接、耐心讲、认真做、细心观、真实记、主动帮、亲切送、热线访,认真做好各项日常医疗服务工作。力争患者满意率达到100%。
三、实行院务公开,诚信服务,杜绝不合理收费
我院本着“以病人为中心”坚决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尊重患者的选择。实行院务公开,让病人在诊疗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公开透明”。门诊、住院按规定合理收费,不私
收费、乱收费、不吃请、不刁难。
四、落实医德医风责任制,实行医德医风考评制度。
执行医院医、技、护人员医德规范、卫生行业“十不准”规定,实行医德医风“一人一档”考评制度,并将考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示,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考核、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挂钩,使医德医风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硬指标。
五、加强宣传、注重实效,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抓党风、促院风,结合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改进工作作风,按照医德医风建设的工作目标及要求,探索医德医风建设的新方法新举措,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把医德医风考评工作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投诉信箱,通过明查明察暗访,来信来访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听证对话会,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接受社会监督。以文明的语言、精湛的技术、温馨的服务为广大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以上承诺,我们将认真执行,衷心希望社会各界监督医院的工作,决不能让违反职业道德的个别行为玷污医院荣誉,竭尽全力为广大患者提供一个便捷、高效、安全、优美的医疗环境。
监督电话:75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