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春行政管理(专)《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1234 -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1)
一:判断题
1: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内与外,指的是所处的位置的不同。内服指王 :外服是王 外由各类地方势力所管辖的区域。这两个部分,商王控制的力度是相同的。
答:错误。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商王控制的力度是很不相同的。中央是属于商王直接行使管辖权的区域,地方是商王授权的诸侯自治区域,商王对此拥有主权和部分管辖权,但一般不直接掌握行政和司法等权利。
2:“三通”是指唐代杜佑的《通典》、宋代郑樵的《文献通考》、元代马端临的。这是制度史研究的巨著。
答:错误。“三通”是指唐代杜佑的《通典》、宋代郑樵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这是制度史研究的巨著。二:材料分析题
1:《国语。楚语》记载: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是谓重、黎绝地天通。这段史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绝地天通”这句话,是经书中讲到的,“绝地天通”是一次历史事件,发生在黄帝时期,这应该是一场类似发生在20世纪的文化大革命一样的事件,它是一次历史运动,这次运动杜绝了人民原来人人能够作到的与天地交通的自由。黄帝是一个独裁者,政治上的,统治上的,军事上的。也正是因为这样,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凝聚、统一做出了贡献,做出了比只顾创造易的伏羲、只顾山上采药的神农在政治统治与民族凝聚方面的贡献。从“绝地天通”这一历史中透漏的信息是:黄帝之前,伏羲、神农时期,人人可以与天地交通,人人享有与天地交通的自由。
2:商代对神灵十分迷信,商王几乎任何事情都要卜问,商纣王说:我生不有命在天。形象反映了商代的迷信程度。首先,从都称的选择来看,商人灭夏后不久就在夏人控制的中心建都,主要理由就是古人认为的天下之中,先人就具有神圣的意味;第二,商王通过对青铜器的独占实现对巫术的垄断,并以此为王权赢得普遍认可的合法效力;第三,以对巫术的独占实现对政治权利的垄断这一传统,在商代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和完善。商王以最高政治领袖身份兼巫术大教主,集政治与宗教权利于一体,使商代社会呈现出政教一体化的结构特征。从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商代社会的典型特征。答: 商代社会的典型特征是:以神权支撑政权。
商代是一个王权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社会,其制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以巫术化的合法性观念为主要支撑;二是有比较系统的宗法制度确保其王位继承的规范化。
商代社会普遍信仰的是巫教,商代王权合法性观念完全是巫术思想的产物。
商王以最高政治领袖身份兼领巫教“大教主”,这一集政治与宗教权利于一体的特征使商代社会呈现出“政教一体化”结构特征。商代宗法制的存在,为商代社会的稳定提供了重要的合法性资源。三:简答题
1.简述颛顼的“绝地天通”的含义。
答:反映了黄帝之后,联合体首领的权威足以将原来的部落巫术整合 为统一的联合体巫教,并有意识地利用巫术为自己的权力服务。颛顼是以政治权力拥有者的身份,垄断了沟通神、人的巫术权力。2.简述黄帝以来最高政治权力的基本特点。
答:黄帝以来最高政治权力的基本特点:为联合体内少数具有血统优势的氏族所把持;最高权力呈现出个 人化的专制倾向;最高权力的“政教一体化”。3.简述夏王朝的建立的时代意义。
答: 夏代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夏以后,世袭制成为王权固定的继承 模式,并得到了传统合法性观念的有力支持,从而构成了中国政 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夏王朝的建立 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四:论述题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在政治层面的主要表现(政治制度的创新)。
答以层层分封为主要特征的分权体制逐渐为中央集权所替代。传统的分封制退居到次要的地位郡县制成为主要的制度形态世卿世禄让位于流动性很强的选官制度。政治制度的许多细节也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它奠定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制度和文化样式中央集权制代替分封制为君主个人权力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未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即仍以君主制为基本体制形式使君主个人权力集中使专制主义的内涵在各个层面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五.拓展讨论题(可选择)
1.青铜器在历史上的作用
答: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2,宗法制在民间的影响
答:宗法制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2.积极表现——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表现——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法制的意识多少有些背离。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2)
一、判断题
1:我们说,作为皇帝制度和后宫制度的派生物,宦官制度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相始终。历朝政府对宦官参与朝政可能带来的危害都有明确的意识,也在制度上座了种种努力,所以,可以避免宦官乱政的现象。答:错误
因为(1)外朝官一般有家族和师友背景,势大权重的朝臣也有可能夺取皇帝权位,他们很难赢皇帝的信任;(2)宦官与皇帝朝夕相处,极易与皇帝产生情感上得联系;(3)随着历史的演变,外朝官的权利逐步趋向于分散,直到废除宰相,就失去了能够与宦官相抗衡的体制力量。所以说,对宦官参与朝政,虽在制度上做了种种努力,但仍无法避免宦官乱政的现象。
2:清雍正年间成立了军机处,职官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其任用完全出于皇帝的意志,无制度可循,军机大臣只是秉承意志办事,它的设立,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极点。答:错误
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以下设军机章京,军机大臣的设立,是皇权极端化发展的产物,标志着中央集权的专制皇权至此发展到了顶峰。
二、材料分析题
1:唐代制度规定,凡属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决议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后方可颁布施行,凡卫加盖此印,未经政事堂决议副署,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被认为是违制的。唐代有皇帝违反这一制度时,只得将其发布的诏赦改用斜封,所书赦字不能用朱笔,改用墨笔,当时称“斜封墨赦”,表示此项命令虽未经政事堂研究,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也请下面遵旨执行。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唐朝宰相制度的特点。
答:唐朝宰相制度的特点:中枢机构为三省,三省长官都是各有一定实权的处于同等地位的宰相,除三省长官外,也常以他官兼任,或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其名不一,但皆为宰相。由三省长官联合组成政事堂行使宰相权利,相权已从由个人掌握转变为由特定机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相权行使的个人化色彩。
2:(此题应为判断题)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下诏命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要求扩大举荐范围,没有官职的平民也在举荐之列。标志着汉朝察举制度正式确立。除此之外,汉朝还实行征辟制度。表明汉朝已经建立了相适应的职官录用机制。答:错误
(1)察举和征辟只是将国家职官的推荐权及部分录用权交给了各部门主管,这说明两汉时各部门及地方还保留着相当大的权力,中央集权的政府体制在其草创时期,还未能建立起与这一体制相适应的职官录用机制。
(2)不论是察举还是征辟,考察标准都是面察和行为道德的考察,文学考试居于次要位置,这反映两汉的官员选任尚带有相当的随意性,对中央集权的大帝国而言,建立相适应的职官录用机制,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以及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4.、简答题
1.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含义。
答:九品中正制“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知,足以为劝励,尤有乡论遗风。”这一制度设置的初衷,主要是为
“论人才优劣,非为士族高卑” ; 这一制度的严重缺陷,是品评人才的标准,是家世,德、才两个标准难以量化。因此,这一选官制度最终必然被豪族控制,流变成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2.两汉察举、征辟制度的含义及其区别。
答:察举:汉武帝下诏命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举荐 “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要求扩大举荐范围,没有官职的平民也在举荐之列。标志着汉朝察举制度正式确立。征辟制度:分征召和辟除两种。征召是指皇帝采取特征和聘召的 方式,选拔某些社会上有名望或品学兼优的人士以备顾问,或委 以政事。辟除,是一种官府任用属员的制度。3.简述中国皇帝制度的特点。
答: 皇权是典型的全能型权力: 皇权可以干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事务; 皇帝作为政治性权威,有权对思想文化活动进行干预;皇帝是国 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有者;皇权是一种专制,具有明显的个人性质。5:论述题
试论内阁与唐代宰相制度的区别。
答:汉唐宰相对一般性政务有独立处分权,掌握部分国家最高决定权,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对政务并无处分权;汉唐宰相“百官之 长”的地位是法律规定的,法律和制度本身及赋予其领导、协调 整个国家官僚系统的职责和权力,但明代内阁却没有法定的干预 其他各个执行部门的权力,其主持政务、领导或协调各部、院、寺工作的行为没有足够的合法性。6.拓展讨论题
1.宰相制度的设置与政治治乱的关系
答:宰相设置的合理与否,当然与国家政治运转状况有直接的关联。秦汉时的独相制,权力集中于个人,若宰相是外戚或世家大族成员,便更容易出现相权,严重时会危及皇权。两汉时外戚干政严重,于独相制容易造就“权相”有一定关系。从东汉时相权出现的变化,到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三省制,到隋唐时三省制形成了完善的运行机制,相权由个人占有转变为由政事堂会议集体行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宰相权力个人化倾向,也有利于分散相权。北宋时期,相权被一分为三,到明代甚至干脆废除宰相,这些当然都有有利于抑制权臣的产生。从北宋到明清,虽然也偶或出现权臣弄权的现象,但始终没出现象两汉那样的权臣。但相权的分割或废除,却不利于政府体制的正常运转。明代的内阁制不足以解决这一难题,不得不通过扩大宦官权力来弥补体制上的缺陷。清代除提高内阁地位外,其军机处的设置也有利于填补宰相废除后留下的体制缺陷。但清代的体制运转比明代有了相当的改善,到底是因体制的改善,还是因清代皇帝大多比明代皇帝精明、勤政,或者两者都有,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答:自古皇权和相权都是相互扶持相互竞争,从先秦至清朝,相权由强变弱为整体趋势,其中又是以秦始皇为转折,他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帝国,帝王皇权从此彻底超越相权,随时间推移,国家权力也被历代统治者逐渐牢牢抓在手中,至清朝时期,“相”已演变为一种象征性的官职,几乎没有实权了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3)
一:判断题
1:(此题应为简答题)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制,将县作为国家地方政权的基层组织。秦以后郡县制成为地方的基本建制。这一制度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答:这一制度设置的目的是保持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权,维护中央集权的体制格局,确保帝国体系的存续和运转。2: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言谏与监察往往纠结在一起,因此,从制度设置功能来看,言谏与监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答:错误
监察主要指由皇帝委派对整个官僚系统实施监察的机构或人员,针对的是整个官僚系统;言谏对象主要是皇帝而非百官,是指臣民对国家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具有咨议与立法监督的双重性质,其中咨议性质的成分更为主要。所以言谏与监察是有区别的。二:材料分析题
1: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制,将县作为国家地方政权的基层组织。秦以后郡县制成为地方的基本建制。这一制度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答:这一制度设置的目的是保持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权,维护中央集权的体制格局,确保帝国体系的存续和运转。2:洪武十年,明朝设立通政使司;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开始设六科给事中,以后逐渐定型。明代六科官员品质虽低,权
力却大,同样有封驳诏书,献纳谏言、纠劾不法等权限。明中期,万历皇帝为强化权力,一度鼓励言管议政,言路一时大开。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明代的言谏制度及其影响。
答:明代的言谏制度:洪武十年,设置了通政使司,主要职责有: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受理所奏文书、参与要政,到明中期渐为宦官所掌握。洪武六年,始设六科给事中,到洪武二十四年,逐渐定型。六科官员品秩虽低,权利却大,有封驳诏书、献纳谏言、纠劾不法等权限。六科的言谏主要针对百官而非皇帝,实是代表皇帝监督行政和司法系统地运转。
影响:言路的一时大开,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内阁首辅执政权的衰落,内阁的举措大多为言官所左右,文科的“科参”已转化成为弹劾权,国家的政策事实上为言路官员所控制,随着明末社会危机的加重,朝臣分歧逐渐扩大,演化成尖锐的朋党派系之争,致使政府的活动事实上处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三:简答题
1.汉武帝时期监察机构的设置变化。
答:开始重用内朝官,监察权力逐渐转移到内朝尚书令手中;设置丞 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分散监察权。地方上设置刺史。2.简述宋朝检察权的扩大以及影响。
答:检察权的扩大:御史被明确赋予了“言责”;整个政府皆在其监督之下;监察系统官员的“言责”,开始受到国家的鼓励和保护。
影响:带来了两宋言路的开放、士大夫“清议”的活跃,并深刻地影响了两宋的政府行为过程。3.简述宋朝的军事制度。
答:1:宋朝军事权由枢密院、三衙、兵部等三方分掌;
2:宋地方军事组织只设在州以上单位; 3:宋军队有禁军、厢军、蕃兵、乡兵之分。四:论述题
试述中央集权体制形式存在和正常运转的基础是什么? 答:中央集权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维持其存在和运转的:(1):中央通过掌握地方官吏的任免权来达到控制地方的目的;(2):在体制设计上,压缩地方行政单元,并尽量分散其事权;(3):通过全权控制和支配地方财政,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4):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监督,以及种种任官制度的设置(如回避、轮换等)来避免地方势力的形成。五:拓展讨论题目 1.明太祖是如何中央集权的?、中央:(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大权统归中央)
1、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
(1)原因:明朝建立以后我国封建社会进入晚期,地方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稳定和巩固统治,朱元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2)过程: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3)作用:地方权力集中到了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2.内阁的创立:
(1)原因:丞相废除后,皇帝政务太过繁重。
(2)经过: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明宣宗时授予票拟权,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当权“部权尽归内阁”,(3)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是皇帝加强皇权的工具。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4)
一:判断题
1: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为此,清政府设置了五口通关大臣,名义上是管理通商事物,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是清政府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
答:正确。鸦片战争后,随着与西方的接触变得越来越难以避免,清政府不得不在制度上做出局部的调整,于是通商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总税务司署等相继设立,而通商大臣是最先设立的,所以说通商大臣的设置是清政府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2.: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机关是临时参议院,从制度上讲,它具有临时国会的性质,是国会的前身,虽然它没有获得最总统的监督权,对临时大总统处于一种事实上的软弱地位,但是,意义非常重大。★★★(答案未知)二:材料分析题
1:洋务派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以引进先进军事设备、创建军工企业和改革军制为重心,规模较大的军事工业有: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洋务运动的重心转移到求富上面,创建了一些民用工业和近代服务性行业。集中在采煤业、金属矿开采业、冶金业、纺织业、电报业及航运和铁路等部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它的出现和持续发展,使得中国社会离开了既定轨道,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缓慢转型。结合洋务运动的两个阶段,分析其局限性。
答:洋务派学习西方仅限于物质层面的东西,却没有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社会的差距乃是整体性的,是传统与现代的差距,这不仅表现在工业和技术水平上,还表现在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上,更表现在全社会的思维模式上。因此,对中国社会来说,洋务运动只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系统地幕布上撕开了第一道裂隙,现代化的车轮不过刚刚启动。
2:临时政府的体制,基本上是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主要是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两部分。临时政府是革命派、立宪派与具有自由倾向的地方官僚参加的联合政权,主要领导权控制在革命派手中。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南京临时政府体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答: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形成,否定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次由专权走向分权,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和国家体制的根本变革。十一:简答题
1、清末新政进行了哪些重要的制度调整?
答:1:政治体制上得改革。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裁汰冗官冗衙,精简机构;
2:军事方面的改革。进行了军制改革;
3: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命题、废除八股文、改为策论;
4:法律方面。修订法律、设立“修订法律馆”、颁布民法、刑法等法典。2.简述新军的特点
答:仿效近代军制编练 采用西方先进武器及训练办法 实质仍然是为清政府服务 3.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
答:国民政府的根本法由国民党制定;国民政府的权力源于国民党; 国民政府的施政纲领及政策,由国民党制定;国民政府的施政方针及其治国政绩须受党的监督。
四:论述题、1.清政府的新政,涉及政治体制,军事,文化教育以及法律方面的改革。预备立宪时期又进行了中央官制和地方制度的改革,颁布了《宪法大纲》,组建了“责任内阁”为什么说,它已经错过了通过改革寻找新的合法支撑点的好时机? ★★★(答案未知)
2.为什么说清政府的改革失去了最好的时机 ★★★(答案未知)
第二篇: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整理
一、填空题
1、中国古代前国家时期和一些少数民族政治组织的最普遍的形式是(酋邦)。
2、早期国家起源的模式有(氏族模式)和(酋邦模式)两种。
3、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后),商代称(王)。
4、中国早期政治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巫术)和(政权)的结合。
5、夏代在王之下有少量的高级贵族组成的执行机构,有(三正)和(左右六人)。
6、商代王位继承的两个原则是(“以母为贵)和(长子原则”)。
7、西周中央政府文职系统因职事不同可以分为(政务性)和(宗教性)两类。
8、西周时期诸侯国对周王承担的义务基本上是(政治性)和(军事性)的,而在(经济方面)的义务是象征性的。
9、(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10、职官制度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形成较为完备的(职务设计),在制度层面则发展出(上计制度)。
11、在唐朝,皇帝的名号制度更加完备,除了名号之外,生前要加(尊号),死后要加(谥号)。
12、宦官在唐以后称(太监),宦官制度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
13、明代宦官的组织系统是(二十四衙门),而(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脑。
14、西周时期存在两个职官系统,一是负责处理国家事务的(外朝官系统),二是负责王室事务的(宫廷系统)。
15、作为正式机构,宰相制度出现于(春秋),当时被人们称为“(执政)”或“相”。
16、西汉自武帝时起,开始出现“内朝官”与“外朝官”之分;前者最重要的是(尚书),而后者则以(宰相)为首。
17、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权不断转移,东汉政归(尚书),魏晋政归中书省,南北朝政归(门下)。
18、为解决三省运行的不协调,唐高祖设(政事堂会议)作为议政决策机构,并逐渐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
19、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枢密院)主军政(三司)主财政,彼此不相统属。
20、南宋时,宰相兼领(枢密使),则民政、军政(财政)等诸权始并于宰相。
21、中国古代的正途选任制度,西周是(“世卿世禄”制),战国是“(客卿制度)”。
22、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分(常举)和(制举)。
23、唐代对官员品德方面的考核,以(“四善”)为标准,在才能方面的考核以(“二十七最”)为标准。
24、监察机构取得独立地位是从(隋朝)开始,其机构为(御史台)。
25、明朝设置的监察专项事务的(巡抚)、(总督)后逐渐转变成为地方军政长官。
26、秦中央由(太尉)主理全国军政。秦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凡17岁至(60岁)岁都要服兵役。
27、在军事制度上,南朝和北魏、北齐实行(世兵制),而西魏、北周实行(府兵制)。
28、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刑部),它和(大理寺)、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29、秦以后的地方基本建制为(郡县制)。但西汉因分封形成了(郡国并行制)。
30、清朝的一省主管为(巡抚),地方最高级别的官员是(总督)。31、19世纪初,中国精英界出现了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为代表的(经世派),他们提出的(“向西方学习”)的课题,预示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任务。
32、洋务运动的核心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33、1895年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它是一场将矛头指向的政治体制的改良运动,而1898年的(百日维新)是这场运动的高潮阶段。
34、清政府政治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是1844年设置的(通商大臣),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
35、1859年清政府设置了(总税务司),但最重要职务一直以来为英国人所垄断,尤其是(赫德),在位45年,成为西方列强特别是英国在华的代理人。
36、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的开始的是(同文馆)等学校的设立;标志着我国近代陆军诞生的是(新军)的组建。
37、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组织(谋略处),暂时作为军政府的决策机构,并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8、辛亥革命后颁布的第一个带有宪法性质的文献是《鄂州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根本大法是(《临时约法》)《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39、1912年1月1日,孙中山由上海抵达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至此,(中华民国)正式诞生。
40、袁世凯上台后,对国家机构进行了的改组,以(政事堂)为国家最高行政枢要机构,从而使内阁制改为变相(总统制)。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1第 1页(共 5页)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社会两个初级的政治组织是群队、部落。
2、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一般是指燧人、伏羲、神农。
3、徐旭生将传说时期中国境内的存在的部落集团划分为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 等三大集团。
4、商代的“诸侯”对王室承担朝觐、纳贡、兵役等义务。
5、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是宗法制、分封制。
6、西周的政治机构大体可以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内廷宗教与文职机构、宫廷机构。
7、西周国家的执行机构主要是“三有司”即司土、司马、司工。
8、战国时,有些国家实行五官制,五官即大谏、大田、大司马、大理和大行。
9、战国时,司法职官地位上升,各国的司法职官主要有大理、司寇、廷尉。
10、战国时的任官符信制度有玺、印、符、节。
11、皇帝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 皇位继承制度、后宫制度、皇位世袭制度
12、汉代有女御长、宫长、宫中学事史、等女官以管理后宫,形成女官制度。
13、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干政最为严重的是西汉、东汉、唐 等朝代。
14、从中国历史上看,宦官乱政,以 东汉、唐、明朝为最。
15、明朝的司礼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席衙门,它具有批阅奏本、传宣旨意 的权力。
16、明代的宦官领导一个全国性的特务机构,其系统有锦衣卫、东厂、西厂。
17、东汉成帝时的“三公”为大司空、大司马、丞相。
18、三国时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
19、隋唐时掌握国家重要权力的机构,即所谓的“三省”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20、隋朝皇帝以下设“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他们并无实权。
21、古代委任官员的形式有(册授、制授、敕授、旨授)等。
22、汉代对官员的惩罚一般有(降薪、贬职、免官)等。
23、古代表示职官等级的名号有(品、阶、勋、爵)。
24、秦朝并称“三公”的是(御史大夫、丞相、太尉)。
25、唐朝遇重大疑难案件,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谓之“三司推事”。
26、宋朝御史台机构由(台院、殿院、察院)构成。
27、宋朝的军事权由(枢密院、三衙、兵部)分掌。
28、隋唐宋的中央司法机构有(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构成。
29、明朝掌一省军政民的是合称“三司”的(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30、清朝的地方行政建制依次为(省、府、道、县)。
31、19世纪初,中国精英界出现了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 为代表的经世派。
32、在洋务派官僚中,属于地方官僚的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33、维新变法的领导人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
34、清朝地方势力的增长表现在 地方军事化的形成、督抚专权。
35、中国近代军队的萌芽是湘军、淮军 的组建。
36、1904年,清政府正式制定新军制,新军分常备军、续备军、后备军。
37、袁世凯当政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经历了内阁制、总统制、洪宪制 几个阶段。
38、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颁布的法律法规有《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9、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 皖、直、奉 等派系。40、国民政府的中央政制分为 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 等时期。
三、辨析题
1、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答:正确。王权虽
然主要是由战争发育起来的,但它在形成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从传统文化中为自身寻找合理的支撑点,酋长借助巫术来统治部落的方式被继承下来,巫术或巫教也就成为王权所发现的第一个“合作伙伴”。王权以政治整合达成了对巫术的整合,又以整合起来的巫术帮助其实现更稳固的政治整合,于是,政教合一的权力结构形态随着中国文明的起源而形成了,这也成为中国早期政治的最主要的特征。
2、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答:正确。周公所开创的封建诸侯以强化周王室对各地控制的政策,在周公以后已经成为西周最根本的各级政权营建形式。各诸侯国也纷纷仿照王室分封的方法在自己的国内实施低一级的分封,并以此作为强化自己对分国各地控制的有效手段,于是分封在西周便呈现出多极化的特征,成为由中央到地方,甚至基层的各级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
3、皇位的世袭制对政治稳定有重要的作用。答:错。世袭制的实
施有助于避免因对皇权的激烈争夺而引发的政治**。但是世袭制对政治稳定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尽管已将皇位合法的继承人局限于皇帝家族内部,但仍无法避免皇族内部的争斗。中国古代各朝各代,皇族内部的与异姓野心家合谋夺嫡争储的各种斗争一直没有停息过,而这正是皇权的专制性质所决定的。
4、魏晋南北朝的三省制对以后官僚体制有重大影响。答:正确。
它标志着宰相权力已为三省分掌,秦汉时期的独相制已为群相制所代替,它的产生是君权与相权之间长期互动的结果。尽管三省制于南北朝时已共掌相权,但彼此之间的责任分工尚不明晰,作为国家主要决策和执行体制,其运行尚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5、九品中正制为科举制所取代,是由它的日益暴露的弊端而造成的。答:正确。西晋时,派到各地的中正已完全为士族所控制,门第成为入仕的首要条件,遂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说法。到东晋时,九品中正制进一步于门阀制度相结合,门第已成为国家选官的唯一标准,国家的选管及任用制度,就失去了社会激励作用。到南北朝后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业已暴露无遗,到隋唐时期逐渐为科举制所替代。
6、唐朝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同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审理,谓
之“三司推事”。答:错误。唐代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同中书省、门下省审讯,谓之“三司受事”。而若有重大疑难案件,则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谓之“三司推事”。
7、19世纪40至60年代,整个中国精英社会已经形成了真正的民族危亡感。答:错。经世派首次提出的向西方学习的课题,预示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任务。但他们的思想和观念还未能在社会上层和高层引起足够的影响,更未能引起在鸦片战争失败后的清政府的重视。就1840年至1860年的整个中国精英社会来说,尚未形成真正的民族危亡感。
8、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典型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错。南
京临时政府是一个突出总统权力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一般三权分立的国家总统行使政权,但临时政府总统的权力实际上兼有司法权,总统的权限超出了行政系统。南京临时政府并没有独立的司法机构。
四、简答题
1、现代西方学者认为国家的特征有哪些?答:(1)出现了一个中
央政治权力的中心。(2)出现保证这一最高权力中心存在的行政、司法、军事组织的,包括诸如官吏、监狱、法庭、军队等。(3)出现为维持这一权力中心及其各种机构存在和运行的税收制度。(4)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阶级分化。(5)形成了有一定针对性的固定领土区域的观念。(6)已经形成了支持最高权力中心存在和运行的国军爱意识形态。
2、传说时代的政治组织的基本特色有哪些?答:传说时代的政治
组织的基本特色是:(1)人群以氏族和部落为单位,构成了孙氏族—子氏族—宗主氏族—联合体的金字塔式的政治组织结构形式;(2)他们分布在广阔的地域范围内,但却已经实现了有效的联合;(3)血缘氏族组织构成了政治性组织的基础,而政治组织由肯定血缘关系和血统优势。血统优势不仅使某些氏族在其所统辖的族群中成为当然领袖,而且还使他们有可能成为联合体的最高领导者。
3、为什么说商代王权合法性观念完全是巫术思想的产物?答:首
先,从都城的选择上来看,商人灭夏不久就在夏人控制中心建都,其主要理由之一就是夏王朝的活动中心地处河南偏西一带,在古人眼中正是“天下之中”,先天就有神圣的意味。其次,商王通过对青铜器的独占实现对巫术的垄断,并以此为王权赢得普遍认可的合法效力。再次,以对巫术的独占实现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这一传统,在商代时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和完善。
4、宋朝统治者是怎样强化中央集权的?答:(1)宋朝统治者鉴于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弊端,将强化中央集权作为基本国策。(2)根据宰相赵普的建议,赵匡胤将地方军权、政权、财权、司法权全部收归中央,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而中央之权又全部集中于皇帝手中。(3)宋将各级文臣武将的事权加以分割,设立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使掌管财政,考课院和审官院等负责对官员的考核与监督,而宰相权力则被分割限制。
5、明朝政治制度的最显著特点有哪些?答:明朝政治制度最显著的特点是:(1)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2)在皇帝与各具体执行部门之间,宰相这一中间机构被撤消,决策机构与职能部门之间直接联系;(3)皇帝之下,行政、军事、监察三个机关分别独立,互不统属,相互制约。
6、汉代察举和征辟制度的特点是什么?答:汉代察举和征辟有两
个共同特点。首先,将国家职官的推荐权及部分录用权交给了各部门主管,特别是交给了地方州郡主管,说明两汉时各部门及地方还保留相当大的权力,中央集权的政府体制在其草创时期,尚未能建立起与这一体制相适应的职官录用机制。其次,不论是征辟还是察举,考察标准都是面察和行为道德的考察,文字考试居于次要的位置,这反映两汉的官员选任尚带有相当的随意性。
7、汉武帝时监察机构的设置出现了哪些变化?答:(1)开始重用
内朝官,监察权力逐渐转移到内朝尚书令手中。(2)于丞相府设置丞相司直,秩位与御史大夫相同,(3)设置司隶校尉,其权势逐渐显赫。
8、我国古代司法制度最根本的特征和基本特点是什么?答:(1)
皇帝作为国家权力的拥有者,既掌握着最高的立法权,又是国家“最高法院”的唯一法官,还是国家“最高检察院”的唯一检察官,这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最根本的特征。(2)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逐渐发展起来了一套专职的审判机构,但都从属于行政机构,各级的行政主官同时承担着地方各级法院的“院长”、检察院的“检察长”。警察局的“局长”或“探长”,以行政权兼领司法权是我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基本特点。
9、简述早期改良主义者的思想主张及其局限性。答:(1)早期改良主义者清楚地发现了引进的西方现代技术和工业与中国传统社会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冲突,也意识到这是洋务运动本身所存在的根本性误区。(2)他们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改变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明确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制的纲领性主张,并极力鼓吹设立议院,且对议院制度实现了由一般性的赞赏到提出具体方案的转变。(3)但是,绝大多数早期改良主义者在主张改革封建专制制度的同时,却对旧制度的思想信仰基础——儒学大肆捍卫,这反映了改良思想对传统的妥协性。
10、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改革措施有哪些特点?答:(1)这些改革的保守色彩相当浓重,很难满足社会各个层次的要求;(2)改革过多地考虑了满族贵族的利益,对减缓日益加剧的满汉矛盾并无直接的作用;(3)这些改革都是在社会各阶层千呼万唤、历尽艰难之后才作出的,很难让国人相信清政府有改革的诚意,对解决清政府日益严重的合法性危机并无多大帮助。
11.南京临时政府体制的特点及其意义是什么?南京临时政府的建制主要是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两部分。其特点有:(1)是革命派、立宪派与具有自由倾向的地方官僚参加的三派联合政权,其主要领导权控制在革命派手中。(2)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突出总统权力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临时总统的权力实际上兼有司法权,总统的权限超出了行政系统。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形式,否定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次由专权走向分权,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和国家体制的根本变革。
五、论述题
1、试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及其后果。答:(1)从分封的布局结构
上看,有明显的战略考虑。(2)从分封的对象来看,受封的主体是周王室贵族。(3)从分封的人口结构形式上来看,大多数的分国都采取了周族连同其盟友、被征服的商人和土著三者结合的人口组合方式,因而分封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大一次移民活动,从而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民族重组与融合。结果:首先是周族的由西向东的大迁徙。其次是原居住于中部的殷人向周边地区的大扩散。最终的结果是促使新的地方性文化的形成——封建制以政治强力迅速打破当时各民族间的壁垒,使其在长江以北的广阔地域内逐渐融合,终于在数百年后形成了不同于周边野蛮民族的华夏族。
2、试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体制转型的局限性及意义。答:春秋战
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制度和文化样式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仅就政治层面来说,转型主要表现在层层分封为主要特征的分权体制逐渐为中央集权所取代,传统的分封制退居到次要的地位,郡县制成为主要的制度形态,凝固不变的“世卿世禄”制让位于流动性很强的选官制,政治制度的许多细节上也都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由于中央集权代替了分封制下的分权体制,为君主个人权力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提供了制度基础。中央集权下的君主专制主义使君主个人的垄断利益不仅完全地凌驾于社会之上,而且还凌驾于君主家族和贵族集体利益之上。上述政治转型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文官制度的成熟等技术角度来看,存在着显著的进展。局限性: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转型是在中国既定传统所允许的范围内的一次重要转变,但它没有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精神发生根本改变,君主制仍然是基本体制形式,不受限制的专制权力仍然是国家权力的基本特征。
3、为什么说皇权时典型的全能型权力?答:要点:首先,皇权可以干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事务,社会各个领域在皇权面前均没有自主性,皇帝一直保持着对社会的超经济强制权力。其次,作为政治性权威,皇帝还被看作是意识形态领袖,有权对思想文化活动进行干预。再次,从现代政治学理念上看,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最后,皇权具有明显的个人性质,且不受法律和任何机构制约,属于专制性权力。
4.怎样分析中国历史上宦官乱政的原因?答:要点:作为皇帝制度和后宫制度的派生物,宦官制度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相始终。尽管历朝政府对宦官参与朝政可能带来的危害都有明确的意识,也在制度上作了种种努力,但仍无法避免宦官乱政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外朝官一般有家族和师友背景,一些势大权重的朝臣也确实有可能夺取皇帝的权位,因而他们很难赢得皇帝的衷心信任。其次,宦官与皇帝朝夕相处,比外朝官更有机会摸透皇帝的禀性,投其所好,易讨得皇帝欢心,也极易与皇帝产生情感上的联系。再次,从制度设置上看,随着历史的演变,外朝官的权力逐渐趋向于分散,直到废除宰相,这就失去了能够于宦官相抗衡的体制力量。
5、试论隋唐创建的科举制的意义。答:首先,科举制意味着职官选任已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下,中央集权体制各系统间的协调进一步加强。其次,统治者为重整儒学意识形态的权威,除对其本身进行修正与创新外,还需要建立起更加稳定有力的社会激励机制。明经等科的设置已有利于儒学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科举制的实施为这一机制的建立准备了制度条件。再次,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任官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响,使得许多出身下层的弟子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最后,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古代职官队伍的成分结构,还进而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
6.试述古代赀选制所反映的本质。答:(1)说明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事实上是十分脆弱的,它尚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财政制度,以应付各种突发的自然或社会灾难,不得不以赀选的方式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一种补充手段;(2)专制性皇权在本质上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将国家公共性权力转变为掠夺社会和垄断稀缺资源的工具,这是它的本质所在。
7.从洋务运动出现的思想背景与意义,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意义。答: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西方在中国影响的扩大,使清政府中的一些官僚意识到中华民族的生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他们要求中国应把握变局的时机,进行某些方面的改革。首先不要惧怕与外国人接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外国,只有了解外国才能因势利导,把握时机。其次,他们主张在理解西方国家长处的同时,尽量学习这些长处为己所有。洋务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意识背景下出现的。意义: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它将鸦片战争后经世派所提出的“师长论”付诸实践,它的出现和持续发展使得中国社会离开了既定轨道,开始了由传统而向现代化的缓慢转型。
8.试述清政府的“新政”的原因及内容?为何“新政”不能也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危亡?答:20世纪初,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政府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日薄西山。一方面,国内外反清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维新派也在海内外为变法而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列强为实现其“以华制华”的目的,也极力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促其“速行变法”以“革新”政治。在内外压力的交互作用下,清政府内部逐渐出现了力图通过改革克服危机的努力。“新政”的内容包括:(1)政权机构方面的改革。(2)军事方面的改革。(3)文化教育方面。(4)法律方面。上述各项改革,无论是其涉及的范围,还是实施的力度,都远远超过了戊戌变法的内容,但这些改革并没有阻止辛亥革命的爆发,当然也没能延长清政府的统治寿命。“新政”事实上根本就缺乏改革所必须凭借的政府权威性,其最终的流产自然是难以避免的。满清政府极不明智地扼杀了维新运动,不仅使中国失去了通过改革解决危机的可能性,也就此宣告了他自身死期的到来。
第三篇: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行政管理专科)
行政专《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1)(导论、第一、二、三章)
一、判断题(判断对错,并加以简要说明)
1.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内与外,指的是所处的位置的不同。内服指王畿;外服是王畿外由各类地
方势力所管辖的区域。这两个部分,商王控制的力度是相同的。
2.“三通”是指唐代杜佑的《通典》、宋代郑樵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这是制度史研究的巨著。
二、材料分析题
1.《国语·楚语》记载: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是谓重、黎绝地天通。这段史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商代对神灵十分迷信,商王几乎任何事情都要卜问,商纣王说:我生不有命在天。形象反映了商代的迷信程度。首先,从都
城的选择来看,商人灭夏后不久就在夏人控制的中心建都,主要理由就是古人认为的天下之中,先天就具有神圣的意味;第二,商王通过对青铜器的独占实现对巫术的垄断,并以此为王权赢得普遍认可的合法效力。第三,以对巫术的独占实现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这一传统,在商代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和完善。商王以最高政治领袖身份兼巫术大教主,集政治与宗教权力于一体,使商代社会呈现出政教一体化的结构特征。从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商代社会的典型特征。
三、简答题:
1.简述颛顼的“绝地天通”的含义。
2.简述黄帝以来最高政治权力的基本特点。
3.简述夏王朝的建立的时代意义。
四、论述题: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在政治层面的主要表现(政治制度的创新)。
1.我们说,作为皇帝制度和后宫制度的派生物,宦官制度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相始终。历朝政府对宦官参与朝政可能带来的危害都有明确的意识,也在制度上做了种种努力,所以,可以避免宦官乱政的现象。
2.清雍正年间成立了军机处,职官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其任用完全出于皇帝的意志,无制度可循,军机大臣只是秉承意志
办事,它的设立,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极点。
六、材料分析题
1.唐代制度规定,凡属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决议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后方可颁布施行,凡未加盖此印,未经政事堂决议副署,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被认为是违制的。唐代有皇帝违反这一制度时,只得将其发布的诏敕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不能用朱笔,改用墨笔,当时称“斜封墨敕”,表示此项命令虽未经政事堂研究,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也请下面尊旨执行。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唐朝宰相制度的特点。
2.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下诏命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要求扩大举荐范围,没有官职的平民也在举荐之列。标志着汉朝察举制度正式确立。除此之外,汉朝还实行征辟制度。表明汉朝已经建立了相适应的职官录用机制。
七、简答题:
1.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含义。
2.两汉察举、征辟制度的含义及其区别。
3.简述中国皇帝制度的特点。
八、论述题:
1.试论内阁与唐代宰相制度的区别。
1.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制,将县作为国家地方政权的基层组织。秦以后郡县制成为地方的基本建制。这一制度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2.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言谏与监察往往纠结在一起,因此,从制度设置功能来看,言谏与监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二、材料分析题
1.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制,将县作为国家地方政权的基层组织。秦以后郡县制成为地方的基本建制。这一制度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2.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开始设六科给事中,以后逐渐定型。明代六科官员品秩虽低,权力却大,同样有封驳诏书、献纳谏言、纠劾不法等权限。明中期,万历皇帝为强化权力,一度鼓励言管议政,言路一时大开。上述材料,简要说明明代的言谏制度及其影响。
三、简答题:
1.汉武帝时期监察机构的设置变化。
2.简述宋朝监察权的扩大以及影响。
3.简述宋朝的军事制度。
四、论述题:
1.中央集权的体制形式正常运转的基础是什么?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4)(第10-12章)
九、判断题(判断对错,并加以简要说明)
1.临时政府的体制,基本上是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主要是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两部分。临时政府是革命派、立宪派与具有
自由倾向的地方官僚参加的联合政权,主要领导权控制在革命派手中。
2.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为此,清政府设置了五口通
商大臣,名义上是管理通商事务,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是清政府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
十、材料分析题
1.洋务派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以引进先进军事设备、创建军工企业和改革军制为重心;规模较大的军事工业有: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洋务运动的重心转移到求富上面,创建了一些民用工业和近代服务性行业。集中在采煤业、金属矿开采业、冶金业、纺织业、电报业及航运和铁路等部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它的出现和持续发展,使得中国社会离开了既定轨道,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缓慢转型。结合洋务运动的两个阶段,分析其局限性。
2.临时政府的体制,基本上是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主要是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两部分。临时政府是革命派、立宪派与具有
自由倾向的地方官僚参加的联合政权,主要领导权控制在革命派手中。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南京临时政府体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十一、简答题
1.清末新政进行了哪些重要的制度调整?
2.简述19世纪初的经世思潮及其影响。
3.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
十二、论述题: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期间的重要制度调整有哪些?
第四篇: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
作业
11.秦朝统一后,以(三公九卿)为中央行政系统的主体。
2.宋代(参知政事)的设臵,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3.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彻底合流,凡“科举者必由学校”是在(明代)。
4.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天子)是实际的最高立法人。
5.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建制的基本结构是(郡县)制度。
6.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7.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臵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8.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社会主义社会)。
10.正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西周)。
11.清代官制中,(内阁)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
12.一般把政体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类。
13.预备立宪时期的咨议局是一个(中央)“民意”机构。
14.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15.明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省)。
16.(启)破坏了禅让制,取被推举出的伯益之位而代之,自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17.明洪武十三年废除宰相制度以后,(六部)成为直属皇帝的全国最高法定政务机构。
18.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9.(春秋战国)时期是士阶层的黄金盛世。
20.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21.科举制度是在(1905)年废止的。
22.我国古代军事制度,大致可以(安史之乱)为前后分界点,前期是以征兵制为主。世兵制和募兵制为辅的时期,后期则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相互参用的时期。
23.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是一个办理(外交)的机构
24.(路)是宋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25.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
26.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是建立在封建(家庭)制度基础上的一种分拣专制君主制
27.中国的奴隶制时代,通常指迄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立国,而止于(春秋)时代的公元前476年的这一长时段的历史
28.封建制则是依据(宗法制)原则实行的中国奴隶制下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原
则
29.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哪一种王伟继承制的基本原则(嫡长子继承制)
30.西周中央政府三公以下最主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司徒,司马和(司空)
31.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
32.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34.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时)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忠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35.汉武帝时开始重用(尚书)为中朝官以牵制外朝
36.宋代在中枢机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之外的最重要的机构是主管全国财政的(三司)
37.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是(省)
38.秦始皇重(法家)治国之术,倡导以吏人为师
39.商朝时(商王)是军队最高统帅,常直接统兵打仗
40.(战国)时期,贵族世兵制被最后取消,各国开始实行普遍的征兵制
41.秦朝统一天下,军事制度整齐划一,(太尉)作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政
42.唐开元时期,节度使势力急剧膨胀成为佣兵一地,兼有行政,财政等权的地方实力人物,其发展结果最终酿至(安史之乱)
43.魏律,晋律和唐律中的八议之条,体现着(儒家)的礼仪学说,法律的道德化成为明显的特点
44.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三国,两晋,南朝,北魏均称廷尉,北齐改称(大理寺)
45.湘军的创始人(曾国藩)
46.北洋大臣依据由(直隶总督)兼任
47.责任内阁是一个具有(皇族)色彩的内阁
作业21、唐后期,监察权力大大削弱,监察制度多有破坏。这是与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割据不相适应的一种必然现象。(×)
2、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3、汉代县以下的乡里基层组织沿秦制,为乡、亭、里三级,设有乡官。(√)
4、唐宋科举考生来源有两种途径,即“生员”和“乡贡”。(√)
5、军制的改革是从改革田制和赋役制度着手,以保证兵员和军赋的来源。(√)
6、“责任内阁”是晚清预备立宪时期的最高行政机构。(√)
7、元朝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书只有《元典章》。(×)
8、唐代的谏官均为规谏皇帝过失的谏官,这实际上是对皇帝个人的一种监察。(√)
9、唐高宗永微以后,都督带使持节,始称为节度使。(√)
10.明代卫所军兵和配臵上采取“外重内轻”原则,京师地区配以重兵。(×)
11、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12、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篡的《唐六典》是我国最早的行政法典。(√)
13、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具有强大内聚力、扩散性和凝固力的外放型社会。(×)
14、汉代属于正式职官系统的称“中朝官”;属于非正式的职官系统的称内朝官。(×)
15、《唐律疏议》是留存至今,最早的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典。(√)
16、夏、商、周实行等级君主专制的国家结构,其王朝实际是一种复合制。(×)
17、“笔帖式”是清代在各主要衙门中设立的,专门负责翻译满汉奏章文书的高级官员。(×)
18、国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管理形式。(×)
19、传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一般走的是传统史学的治学之路,以写“信史”为原则,注重考据和实录。(√)
20、西周的选拔人才注重德与能的结合,而以能为重。(×)
21、《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
22、唐朝在边地军事要地或其他紧要地区又设有都督府,设都督掌若干州所在区域的军队。(√)
23、中国奴隶制时代的世袭贵族,与王侯同姓的称为“公族”,异姓的称为卿族,统称“世族”。(√)
24、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母系大家长制演变而来,至西周是趋于完善。宗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大、小宗的区别与划分。(×)
25、“外服官”指商王和周天子直接管辖的中央地区(王畿地区)的行政官员。(×)
26.公元全221年秦始皇建立大统一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27.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
28.春秋时代周王室哀微,大国争霸,历史上出现了所谓的春秋五霸,奴隶制走向瓦解。(√)
29.春秋这一时代名,因孔子所修鲁国史书《春秋》而得名。(√)
30.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31.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
32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
33.明代掌管学校教育的事国子监。(√)
34.“非进士者不入翰林,非翰林者不入内阁”说明清代翰林院的地位重要。(√)
35.汉代司隶校尉权势很大,包括三公之内,皆可纠弹,与尚书令、御史、丞号称“三独坐”。(×)
36.我国古代监察制度是随着秦统一全国后,适应统一的封建集权政治才形成起来的。(√)
37.御史台下属机构是台院、殿院和察院三个。(√)
38.清朝检查制度袭明制,都察院是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与明都察院没有不同。(×)
39.明代司法制度总体特点是最大限度的保证皇帝的最高司法权。(√)
40.责任内阁是晚清预备立宪时期的最高行政机构。(√)
作业3
一、宋代知府、知州与通判的工作对应关系?
路以上的地方机构为州(府、军、监),直属朝廷。长官为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因属差遮官,按例带京朝官衔。知州(全称“权知某州军州事”),知府均用文人担任。一般地区设州;都城、要地或皇帝即位前居住过或任过职的州称府,地位略高于一般的州;军多设在军事要地或偏远之地;监多设在矿区。知州之外另设通判(全称“通判州军事”)1到2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官职,既非副知州,也不是知州的下属,有权和知州共同处理一州事物,各州公文只有经过知州和通判共同签署才生效。通判还有监察知州以下各官的权利,西北称“监州”。
二、清代的“道”与唐代的“道”有什么不同?
唐代道(2)成为州(府)之上的实际最高地方行政机构,“道”在唐前期已经存在,唐太宗曾分全国为十道(玄宗时增至十五道),这种道是监察区而非行政区,中央政府定期派京城官充任各道的按察使(后改称采访处臵使,观察处臵使)巡视监察地方州县,安史乱后成为地方最高建制的“道”则是从唐前期都督府发展而来的,专指节度使所领的道。唐前期在边郡臵(大)都督府,这些都是督府所领地区也称“道”。清代为处理一省事物之便,沿袭明制,一省份几道,由布政使派出的称分守道,由按察使派出的称分巡道。乾隆以后成为地方实官,事实上道成了省和府之间的行政机构。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宰相制度萌生情况概述?
春秋时期,各国中央一级的主要官职仍是西周制度,没有太多变化,但宰相制度出现端倪。各国都相继出现君主之下执掌朝政的官职。地位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各国的最高执政这时也有直接称“相”的。战国时期,宰相制度初步形成,名称虽不一样,但执掌是一样的,协助国王处理全国政务,由国王任免,这一时期的宰相多为客卿,由布衣而臵相位者为数不少。
四、简述西汉政府解决王国问题的举措及其效果?
汉景帝时实行“削藩”,随后发生“七国之乱”,评定七国之乱后,景帝采取剥夺王国实权之法,令诸侯王不得亲自治理国政,改丞相为“相”,裁去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等官,王国的主要官员均由中央任免。武帝时,采纳父亲偃的建议,继续推行消弱王国势力的“推恩法”,王国土地日以缩小,又作“左官律”,汉朝官制尊右卑左,官吏降职谓之左迁,左官律定王国之官为左官,意在抑制士人到王国为官,经过这一系列措施,武帝后的王国虽名义尚存,但实际建制与郡县相差不多了。
五、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和具体领域是什么?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历史国体和政体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和规律。提举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性质,组织和结构形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六、简述周商时期的宗教史职系统及其职能?
奴隶制时代,中国神权政治在组织机构上的表现就是各种宗教神职官的设臵及其在国家政权中的重要地位,如商代的“多卜”(贞人)和西周中央职官系统中的太史、太卜和太祝等都是执掌宗教祭祀各方面事务并且地位显赫的官员,同时,王或天子即是上天或上帝的代言人,掌握对神和祖先的主祭祀权并通过所谓的神的意志来行使和稳固现实的统治。
七、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王位继承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
商中期以前,王位继承并没有“父死子继”制的明确规定。可以是子继,也可以是兄弟。到了商后期才确立父死子继制度,随着宗法制度的全面推行,西周以降又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并为封建社会的主体王朝所承袭。这种嫡长子继承的基本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即王位继承制度有一个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
八、唐代科举制度?
唐代常科,门类众多,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谓之“唐六科”,其中又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重要,大抵唐初以秀才科等最高,其“特难其选”,后秀才科逐渐衰微,而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时所重。
作业4
一、谓“清末新政”?如何评价清末新政?
从1901到1905年间,清政府先后施行包括军制改革,行政机构改革,教育制度改革与废止科举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这就是所谓的“清末新政”。其中官职改革一是裁撤冗官冗衙,调整部院。如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裁詹事府、通政使司、国子监等中央闲散机构;裁河东河道总督,其事务改归河南巡抚兼办。裁云南、湖北两省巡抚,由云贵总督、湖广总督监管。二是增设与新形势相吻合的商部、学部、巡警部等新的中央部级机构,三部加外交部,与传统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一共合为十部建制,各部长官和副长官不在以尚书和侍郎相称,改称大臣和副大臣,其下设左右丞,参议和参政。三是停止捐纳制度,停止报捐实官和捐纳武职。“清末新政”虽然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政体,但其官制改革,裁并冗官冗衙,有精简机构之效。打破了中国自隋唐沿袭下来的传统六部建制,提高了行政管理的近现代化水平;其军制改革为现代军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教育制度改革与废止科举制度,开创了现代教育和现代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也为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一种客观上的推进作用。
二、论宰相制度的演变?
春秋时期,各国中央一级的主要官职仍承袭西周制度,尚无太多变化,但宰
相制度确已显端倪,各国都出现君主之下执掌朝政的职官,战国时期,宰相制度初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中,宰相为百官之首,“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位高权重”。秦朝丞相(也称相国)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掌丞天子、助理万机”,随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深,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利开始消弱。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至南朝梁时,正式出现了尚书省的名称,尚书省为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尚书令也成为事实上的宰相。隋代的三省长官尚书令、左右仆射、内史令、纳言均为宰相。以他官加“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衔执行宰相事务者,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唐高宗时,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参政朝政”等名衔行使宰相职权,成为实际上的宰相。高宗时期,又以品味较低的官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衔行宰相之事,加此称号者即为宰相。宋代的实际宰相机构称“中书门下”。宰相名称则多有变化,元代宰相较宋代权重。其宰相制度表现了一定的贵族色彩和民族歧视政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三、清代管制的主要特点?
1、内阁虽然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但实际权力却掌握在属于内朝官系统的军机处手中。
2、各部,院,寺,监等机构主要官员实行满汉复职制。
3、官职紊乱,权限不明。
4、幕僚制度盛行,朝臣和地方督抚往往自辟幕僚,以备顾问。
5、书吏势力很大,清朝各部中有一批属于雇员性质的,专门负责处理文书事务的书吏,称为“部办”或“承差”,因多为父子师徒相承,又熟悉具体文书事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部中事务。因为他们无薪俸保障而公开收贿,名之“部费”。各省官衙中也有一批这种操纵事务的书吏。
四、元代行省的建立及其意义?
行省(全称行中书省),为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除由中央中书省直接管辖的“腹里”(包括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北部及内蒙中部东部)和宜正院统辖的吐蕃外,全国共分为十一个行省。以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为长官,与中书省设臵大致相同,权利极大,一省军政,民政无所不统。行省制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对明清影响很大。
第五篇: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4
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
1、清代“秘密建储”是一种新的储君方式,始于(B)。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嘉庆
2、清朝哪位皇帝在位时,南书房成为发布政令之所(A)。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顺治
3、清朝实施的金瓶挚签制在哪个地区实施(A)。
A.西藏 B.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C.新疆 D.满洲
4、于1615年正式创立八旗制度的是(A)。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多尔衮 D.豪格
5、清朝掌管内外蒙古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是(C)。
A.大理寺 B.都察院
C.理藩院 D.军机处
6、清政府统一天山南北之后,在新疆建立了(A)。
A.军府制 B.伯克制度
C.州县制度 D.盟旗制度
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布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民主共和宪法是(C)。
A.《钦定宪法大纲》 B.《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C.《中华民国鄂州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8、1924年11月24日至1926年4月20日,北洋临时政府的国家元首名称为临时执政。担任这个职位的是(B)。
A.曹锟 B.段祺瑞
C.黎元洪 D.徐世昌
9、中华民国历史上担任虚位国家元首时间最长的是(D)。
A.孙中山 B.袁世凯
C.蒋介石 D.林森
10、“府院之争”是国务总理和大总统之间发生的斗争,是指(D)。
A.段祺瑞 孙中山 B.段祺瑞 黄兴
C.段祺瑞 蒋介石 D.段祺瑞 黎元洪
二、多项选择题
1、清朝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受到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BCDE)。
A.行政名实不符 B.目标定位不明
C.机构分工不清 D.部门职责混乱
E.权力运行分散
2、清朝三大宪,有“三台”之称,是指(CDE)。
A.尚书 B.御史
C.督抚 D.布政使
E.按察使
3、清朝的司法机构,堪称达到传统社会最为完整系统的程度。中央司法机构有(CDE)。
A.布政司 B.提法司
C.刑部 D.大理寺
E.都察院
4、在1898年的戊戌变法运动中,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明确提出了(BCDE)。
A.立宪法 B.开议院
C.倡民权 D.限制封建君主的权利
E.实行君主立宪
5、在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多次出现由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的现象,主要有(ABCDE)。
A.周自齐 B.高凌霨
C.黄郛 D.胡惟德
E.颜惠庆
三、辨析题
1、清朝时君主专制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答:对。正如乾隆帝所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可以说,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发展到清朝,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2、清朝皇太后“垂帘听政”是惯例。
答:错。鉴于历代出现的后妃篡权干政之弊,清初伊始,就形成了太后不预政的祖制。皇太后垂帘听政,违反清朝祖制。
3、清保甲制的主要作用仅在于维持社会基层的治安。
答:错。清朝时的保甲制,它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持社会基层的治安,实际上它也是清朝的户籍管理制度。
4、领事裁判权的确立,不涉及司法主权。
答:错。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领事裁判权的确立是清朝后期法律制度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重要标志。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布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民主共和宪法。答:错。《中华民国鄂州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布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民主共和宪法,它是中华民国宪法的一个蓝本,在中国近代宪政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历史地位。
6、中华民国的国家元首制度在事实上接受了法律制约,选择了法制化管理,对国会负责。答:错。中华民国的国家元首制度在形式上接受了法律制约,选择了法制化管理,对国会负责。但是,中华民国元首的职权,往往规定不一,制度因人而变,政治制度与政治现实严重脱节。
7、在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首次规定了可以弹劾罢免国家元首的程序。
答:对。在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首次规定了可以弹劾罢免国家元首的程序,即参议院认为临时大总统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四、简答题
1、简述清朝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清朝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受到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行政名实不符、目标定位不明、机构分工不清、部门职责混乱、权力运行分散、管理互相牵制等。
2、简述《大清律》的特点。
答:首先,更加突出了法律作为专政工具的作用,体现了阶级压迫的实质。其次,注重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再次,注意到法律在形式上的“公平”原则。
3、北洋政府时期的立法概况及主要特点
答:北洋政府时期制定和颁布了民商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一系列的法律。其立法的特点主要是:第一,大量援引清末法律和移植西法,尚欠自身创新,与实际脱节严重。第二,北洋政府的法律大体分普通法和特别法两类,普通法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的法律,特别法指用于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特定人或事的法律。北洋政府广泛制订了特别法和利用了大量的判例和解释例,而特别法明显强于普通法。第三,在法律编纂上,初步形成了约法、刑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六法体系”框架的基础
五、论述题
试述清朝前后期政治制度呈现哪些性质不同的特点。
答:清朝政治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变化,反映了清朝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清朝前期的特点:第一,清朝前期的政治制度大体上沿袭明朝,在整个封建国家政权体系中,皇帝处于最高统治地位,与明朝相比,君主专制的程度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并且达到顶峰。第二,清朝前期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立起了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基本上奠定了近代中国疆域的规模。第三,清王朝是以满族贵族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清初,政治制度中民族统治的特点尤为突出,由于过分的民族高压和民族歧视不利于全国政权的长治久安,清朝统治者逐步进行了一些程度不同的调整。第四,清王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集民族统治之大成的封建政权,而且也是集封建政治统治经验之大成的封建国家。
(2)清朝后期的特点:清朝政治制度以鸦片战争为界限,呈现出了前后性质不同的大变化特点。清朝前期是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属封建性;清朝后期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封建统治者虽然在形式上照旧维持着清王朝的统治,但实质上已经丧失了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沦为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的地位和性质开始改变,封建的政治制度已经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制度。清朝后期,随着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结构发生的急剧变化,新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先后登上政治舞台,“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外来的近代政治斗争目标开始深刻地冲击原有政治制度,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和革命运动,西方的一些行政、法律、财政、军事、教育、学校等新制度逐步地被引入到中国,使原有古老的封建政
治制度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