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底双薪管理制度草案
年底双薪管理制度草案
一、目的:
公司为感恩各位同事一年来为公司的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对大家努力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来年实现更佳的业绩。经研究决定,实行年底双薪制:即一年发放13个月的工资,第13个月工资与第12个月同发。
二、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三、计算方法:
第13个月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不包括 每月公司支付的各项补助和其它福利(奖励)。
四、发放日期:
在春节放假前发放第12个月工资时发放年底双薪工资。
五、发放比例:
(A)任职时间:
1、本年度入职并连续工作未满5个月的(含第5个月),不计发第13个月工资。
2、本年度入职并连续工作满5个月,未满10个月的,第13个月工资按正常发放数额的50%计发。
3、本年入职并连续工作满10个月以上的,第13个月工资按正常发放数额100%计发。
(B)出勤率:
1、本年度出勤率在85%以上的,即病事假、婚丧假、孕产假、以及所有非法定节假日的休假等全年累计休假不超过50天(含)的,第13个月工资按正常发放数额100%计发。
2、出勤率在60%--85%之间的,即病事假、婚丧假、孕产假、以及所有非法定节假日的休假等全年累计休假在50--104天(含)的,第13个月工资按正常发放数额50%计发。
3、出勤率未满60%的,即病事假、婚丧假、孕产假、以及所有非法定节假日的休假等全年累计休假在105天(含)以上的,不计发 第13个月工资。
(C)其它:
1、凡在职期间有违纪行为的员工(主要是指违反公司制度及组织纪律,公司出过通告,受过处分的员工)不计发第13个月工资。
2、年底发薪当日必须仍在公司工作岗位的,如发薪前离职,包括发薪日前提出辞职或者过失、非过失解除劳动合同的将不计发第13个月工资。
以上制度从
****年**月**日起执行。
第二篇:年底双薪奖金发放办法
年底双薪奖金发放办法
一、制度依据:
本办法依据本公司管理条例订定,年终奖金数额视公司当的业务状况及个人成绩而订
二、适用范围:
全体员工,这是以金三维编制内的在职人员。其中顾问、聘约人员、定期契约人员、临时人员均不适用。
三、计算方法:
按实际工作月数比例计算,在职时间实际必须满1个月以实际工作天数满23个工作日为准。例如,A员工在职时间超过两个月 年底双薪奖金=当月工资+当月工资*0.2。超过十个月为实际双薪
四、发放日期:
每从业人员的年终奖金于翌年3月15日发给。
五、奖惩的加扣标准
1.员工在当曾受奖惩者,年终时依下列标准加减其年终奖金。2.嘉奖1次:加发1日薪额的奖金。3.记小功1次:加发3日薪额的奖金。
4.记大功1次:加发10日薪额的奖金。
5.申诫1次:扣减1日薪额的奖金。
6.记小过1次:扣减3日薪额的奖金。
7.记大过1次:扣减10日薪额的奖金。
六、请假旷职的扣减标准
1.从业人员于中曾经请假或旷职者,其当的年终奖金依下列标准计扣的(以元为单位)。
2.病假1日扣减半日薪额的奖金,病假累计超过15日(含15日)以上的员工不予发放。
3.事假1日扣减1日薪额的奖金,事假累计超过5天(含5天)以上的员工不予发放。
4.婚假1日扣减1/4日薪额的奖金。
5.丧假1日扣减1日薪额的奖金,但因承重祖父母、配偶等丧亡请假在5天以内者,每日扣减1/4日薪的奖金。
6.产假1日扣减半日薪额的奖金。
7.内迟到、早退累计超过5次(含5次)的员工,旷工累计超过3日的不予发放。
8.发放日之前离岗、离职或与公司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员工不予发放
七、其他事项
1.本方案经公司中层以上人员评议,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2.本方案的解释权在人力资源部。
第三篇:员工年终奖(双薪)计发实施办法
员工年终双薪计发实施办法
1、原则
依据各部门及员工在岗时间等因素,以客观、公平、公正为原则发放年终双薪。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3、职责
人事部提供员工核算的相关资料,财务部进行核算并按核算结果进行发放。
4、内容
4.1享受年终双薪的条件:
4.1.1截止2013年12月31日,入职公司满三个月且已转正的员工;
4.1.2全年事假累计不超过12个工作日,无旷工记录和重大记过处分。
4.2年终双薪核算办法:
4.2.1员工工资总额为核算标准/基数。
4.2.2核算公式:
工资总额
年终双薪×本实际入职月份数12个月
如:某员工12月份工资总额为5000元,其本入职月份数为5个月,其奖(双薪)应为:
5000元÷12个月×5个月=2083.3元
4.2.3 以每年连续工作时间计算,满月份的多余实际工作天数超过15天(含15天)以上则按满一个月计算。
(如:某员工入职满5个月零15天(工作天数),则按6个月计算;如果是满5个月零14天(工作天数),则按5个月计算。)
第四篇:税务、劳动、法律专业人士为年底双薪解析
辛辛苦苦打工一年,实际到手的双薪为啥要比原先说好的数额少得多?明明说好发第十三个月工资的,怎么到手后只有这么一点?不少员工非常关心年底双薪到底如何缴税,有时为啥要缴那么多的税。诧异之中不少员工纷纷到劳动部门、税务部门和报社等进行投诉或咨询。
年底双薪到底如何缴个税?为了解答众多读者心存的疑虑,昨天,笔者专程邀请税务、劳动、法律等部门的相关人士解读年底双薪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政策。
第十三个月的薪水须全额缴税
税务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都要依法缴纳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在内的个人所得税。
显然,单位如果在年终发放了第十三个月的薪水,属于个人所得税的缴税范围,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与此同时,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等规定,明确了缴纳个人所得税数额的计算方法。
根据我国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政策规定,上海地区目前允许个人所得税减除的费用是1000元。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以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应纳税所得额在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800元的基础上,还需要增加减除附加费用3200元,这也就是说,这部分人允许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是4000元。
年终奖须特别计算
很多人往往会将第十三个月的薪金与年终奖混为一谈,虽然这在员工的认识上都可视其为年终的奖励,将其划上等号,但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上却是截然不同的。
根据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政策,年终奖是指在平时不发放奖金的情况下,只在年终发放的奖金,年终奖个人所得税数额的计算方法是:
确定税率:
(1)年终奖数额÷当年工作的月份数=平均每月所得的奖金
工资薪金总额
(3)当月工资薪金总额-1000元=应纳税所得额
(4)根据
(3)计算出的数额确定税率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数额=(年终奖数额+当月所发的其它工资薪金-1000元)×确定的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5000元至20000元最划算?
由于不同收入档次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不一样,收入越高,税率也就越高,如果月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那它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要高达45%。
因此,很多人将个人所得税讨论的焦点集中到了赚多少最划算的问题上,有些人士到劳动和税务部门咨询,月赚5000元至20000元最划算有否道理?
与单位合同约定,薪金不因为缴税而减少
对于目前很多公司员工遇到的大笔薪金因为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减少问题,法律部门也献出良策。
有关人士指出,员工可与单位在合同中约定“员工与单位约定的工资薪金是指员工实际到手的收入,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包括第十三个月的薪金或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由单位承担”的条款内容。
这位人士解释说,按照有关劳动法的规定,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工作岗位等内容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但在员工与单位约定劳动报酬过程中,员工可就劳动报酬的具体内容、要求等与单位进行协商。
(2)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当月应缴纳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当月收入-1000元)×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5000元-1000元)×15%-125元=475元,第十三个月薪金个人所得税=5000元×15%-125元=625元,12月份总计缴纳个人所得税=475元+625元=1100上一页
[1]
[2]
[3]
第五篇:未签劳动合同能获赔多长时间双薪
未签劳动合同能获赔多长时间双薪
【案情】
王某自2005年4月24日受聘于某职校任教师。王某在该校工作期间,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校方也未给王某缴纳社会保险。2009年8月29日,王某与校方的法定代表人因工作原因发生矛盾,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于2010年1月28日作出裁决书,认定王某在该校工作期间的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裁决书认为,王某于2005年4月24日至2009年8月29日在某职校工作,工作年限为4年4个月,双方事实劳动关系受法律保护,某职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实施后未与被告签订劳动合同,在此后的期间应当向王某支付2倍的工资,裁决某职校支付未与王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即11个月×2000元=22000元。某职校不服裁决,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分歧】
未签书面劳动合同能否获赔二倍工资?二倍工资计算多长时间?
第一种意见认为,王某应该获得二倍工资,但计算期间应以11个月为上限。
第二种意见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某职校超过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应视为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须再承担支付二倍工资的法律义务。
第三种意见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某职校超过一年仍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当按实际未签合同时间支付二倍工资一直到劳动合同签订之日或劳动关系解除之日。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理由是:
《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部法律明确要求用人单位有用工行为即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签订的,第八十二条规定了两款不同的法律责任:第一款“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第二款“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这表明超过一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11个月的两倍工资;满一年后,视为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两种法律后果同时适用。但支付两倍工资的时间不是一直支付至实际订立合同时止,而是到法律拟定的事实即“视为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止,换句话说即最多支付11个月的二倍工资。因此,某职校未与王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状态自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至2009年8月虽然已经超过一年,但某职校只需支付11个月的二倍工资给王某。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针对的是该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三项情形,即“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有上述三种情形的,如果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第三款也规定了“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设立支付二倍工资的惩罚性法律责任,其立法目的是为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是为了规范劳动关系,从而杜绝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第二种意见将导致用人单位只要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时间超过一年,就可以视为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反而使支付二倍工资的法律义务归于消灭,该种意见不合逻辑,明显不合立法本意。第三种意见是嫁接《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的适用对象,也不符合立法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