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散文二篇练习新人教版(样例5)

时间:2019-05-14 22:2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省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散文二篇练习新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省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散文二篇练习新人教版》。

第一篇:河北省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散文二篇练习新人教版

15* 散文二篇

0

1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将相应的词语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销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zhí着,màn延着,随处喧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1)给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暂时(zàn)

②疲倦(juàn)..③繁zhí(殖)

④màn(蔓)延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①“销”应改为“消”

②“喧”应改为“宣”

3.请从所给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遏制 制止 阻止)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2)我渴望(希望 渴望 愿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4.(唐山路南质检)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1)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修改意见:删掉“的过程”。

(2)“五四”青年节前夕,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青年人的责任意识,幸福社区举行了以“青春与责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修改意见:将“提高”改为“增强”。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时,不妨静下心来,________;当你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心来,________;当你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心来,________。

①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②想想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③想想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6.怎样理解《我为什么而活着》中三种追求的关系?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能看到人类所想象的仙境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7.(保定一模)请为下面这幅名为“携手空巢老人”的宣传漫画拟写一则广告语,并简述理由,100字左右。

携手空巢老人

【示例】广告: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今天你敬老,明天敬你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

理由: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别人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越来越脆弱,此时子女和社会就应给予我们的“空巢老人”更多的关爱与关怀,帮助空巢老人度过一个安逸充实的晚年。

0

2拓展阅读(湘西中考)

生命的选择 雷抒雁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仔细地给花坛松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薇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绿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的。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因为有太阳明亮的照耀,才有了花朵明艳的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阻挡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的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⑪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原文有删改)8.此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2分)意在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2分。意对即可)9.赏析第⑧段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的舒坦。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玉簪花比喻成古代仕女,写出了玉簪花的庄重圣洁之美,(1分)表达了作者对玉簪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1分)10.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花朵选择了太阳”和“太阳选择花朵”分别是什么意思?(4分)“花朵选择了太阳”的意思是积极向上的心态,(1分)使得花朵永远向往太阳,追求太阳,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1分)“太阳选择了花朵”的意思是太阳也喜欢这些明亮的花朵,(1分)这些花朵受到了太阳的青睐。(1分)11.第⑩段中说:“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这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1分)生活的路是宽广的,不管是生活在优越的环境或恶劣的环境,只要我们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能成功,开出灿烂的花朵。(2分)

第二篇:《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文内容 1竺可桢

《大自然的语言》 2谈家桢

《奇妙的克隆》

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 4梅涛

《生物入侵者》 桂文亚

《你一定会听见》

本单元选编的《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等是介绍科学知识的,《你一定会听见的》则是一篇随感式的小品。学习这一组,可以在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同时,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

《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学家谈家桢根据多篇相关改写而成的。它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同时提醒我们要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作者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学习这两则短文,不仅可以了解一些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从中学到作者良好的思维方法。

《生物入侵者》的主题是生态环境问题,这一问题越来越紧迫地提到我们面前。学习这篇,不仅能了解一些生态环境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你一定会听见的》提醒我们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声音世界”,让我们“聆听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和神秘诉说”。学习这篇应引导学生注意“体验”生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的人。

以上五篇文,前四篇都是科普文,也是事理说明文。它们都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写的,说明事理层次分明,步步深入。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在中,适当运用了作阐释、作比较、打比方、列数据等说明方法;简明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的娴熟运用,也大大增强了说明的效果。综合性学习

走上辩论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并获得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心理品质; 3.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良好的交际习惯; 4.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来阐述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 .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设想

1.三项活动,任选一项,分组进行,教师调控,注意分组大体均衡。

2.提前布置,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材料准备,实际上就是搜集、提取依据,形成观点。这一过程不可轻视,因为搜集、筛选资料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也是学习方式和习惯养成的过程。

3.在学生搜集、筛选资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还应倡导资源共享,合作学习。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鸿鹄hú 流杵chǔ 恐吓hè 消遣qiǎn

B、弓缴jiǎo炫耀xuàn 嗜好shì 狡黠xiá

C、辟若pì 潜逃qiǎn 勉强qiǎng 懈怠xiē

D、九轫rèn 庞大páng 余暇xiá尴尬gāngà

3、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4分)

敏而好学 摇尾乞怜 丑态必露 虚怀若谷

不耻下问 三翻五次 略施小计 一丝不苟

物及必反 一笔勾销 正襟危坐 心无旁骛

劳师动众 人赃俱获 当人不让 煞有介事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妥的是()(2分)

A、居之安,则资之深。

资:积累

B、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谋:谋划。商讨,交谈。

C、这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标榜:提出某种好听的名义,加以宣扬。

D、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5、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柏杨——当代作家

B、《黄生借书说——袁枚——清代文学家

C、《论语》——孔子——春秋

D、《窃书记》——林海音——当代女作家

6、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意思,完成对联。(3分)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的提问时说:“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其中“知难不难”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

7、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3分)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今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8、下面这段文字中的画线处有三处毛病,请按要求答题。(6分)

①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向往?因为就目前的观测情况看,②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下200℃。③但从所有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环境是与地球最相像的。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那里还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④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更多。最主要的是,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火星冰冻的极点和地表下有水存在。

A、用词不当的一处是(填序号),修改。

B、意思表达不完整的一处是(填序号),修改为_____。

C、与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不一致的一处是(填序号),修改。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课内文字,完成9-13题。(16分)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9、前三段的中心论点是()(2分)

A、天子读书者有几

B、书非借不能读也

C、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D、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10、为了说明藏书者不读书这种现象,作者举出了哪些例证 ?(4分)

11、“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一句中“借者”是指__________ ;“可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4分)

12、“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读。”句中“知幸与不幸”是希望__________,“归书也必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4分)

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文就黄生允修借书一事发表议论,先晓之以理,后动之以情。

B、与结尾一句“为一说,使与书俱”相照应的一句是开头说的“授以书而告之”。

C、“说”这种文体内容是记叙性的,篇幅一般都很长。

D、本文运用了例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9题。(19分)

忆读书xo

冰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P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也不是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U)D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9jE[Y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6f^D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W<[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鲜明的性格特点。《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E5Z?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Bg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Z[6P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ZD,c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本文选用时有删节)

14、“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3分)]Sv15、第二段中“不是……而是……”一句突出表现了什么?(3分)

16、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4分)WJ++

⑴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F

⑵我决定咬了牙……k17、“……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3分)

18、根据文意进行归纳整理: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读哪些作品?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3分)

19、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3分)fsAw

三、写作(40分)

20、先哲曾把读书喻为“灵魂的壮游”,一卷在手,日月山川、兴衰变迁、悲欢离合便如沿途的风景扑面而来,铸就人类仰望的姿态,从而达到精神的高度。在满目风景中,人们更可以执书对酒,偃仰歌啸,为佳词妙句、昔人情怀而击节称叹。但是,假如有一天,世上的书籍突然消失,我们的生活将走向何方?我们的心灵又将栖居何处?

请以“假如世上没有了书”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大胆想像,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等。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③不少于600字。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hóu)知识。

B.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途的寒冬。

C.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shú)和两栖(qī)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

D.轻轻松松嚼(jiáo)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jué)一下是什么声音?

2、完成词语填空。

销声 迹 风雪 途 周而 始 草木 枯

束手无 五彩斑 无动于 在 难逃

3、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它有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

(2)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

(3)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

A、细密 紧密 熔化 B、致密 严密 溶化

C、致密 紧密 熔化 D、细密 严密 溶化

4、指出下列句中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A、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B、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C、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D、候鸟也来得越晚。

相同的:________ 相近的:________

5、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龙无处不在是因为它们自己迁移的结果。

B、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曾分裂成四部分。

C、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D、斯石英和金刚石在温度升到极高时,可以恢复到原始状态。

6、下列关于说明顺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不同事物的说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 的内容和说明顺序要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说明,由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的顺序要求也可不同。

B、逻辑顺序往往运用在阐释事理的说明文中,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繁到简、由局 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些往往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C、说明文的顺序一般包括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四种。

D、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次序说明就是采用时 间顺序说明。人物生平介绍、动植物生长过程、科学观测记录、生产流程说明、民族历史陈述等等,都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

7、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

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 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②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③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④一些板块 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⑤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排列列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空。

(1)竺可桢,_______家,地理学家。他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介绍_______学的。

(2)谈家桢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里,介绍了“无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系”,这些现在统称____________。

9、结合《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谈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含的物候知识。

二、阅读理解

(一)《沙尘暴十袭京城》

暮春时节,理应莺飞草长,风和日丽,却得知京城再遭风沙袭击。一则来自北京的消息是这样 描述的:(25日)凌晨,一阵小雨夹着泥沙从天而降,泥浆附着在露天停放的车辆、嫩绿的树叶和草坪上,污迹斑斑。泥浆雨过后,大风呼呼,尘沙滚滚,整个北京城漫天昏黄……”这是北京第十次出现浮尘扬汐天气。

短短几个月里,类似的报道一再见诸报端,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十数年首的一则新闻所发出的“风沙紧逼北京城”的警报,那篇报道好像当时也很让大家警觉了一下,议论了一番.但是,渐渐地,这事便不再为公众关注了。

可以想见,北方各地居民在奋力与沙灾搏斗的同时,也一定会痛定思痛。与此同时,我更希望大家把视线南移。北方的“痛”决不只是北方才有的,它理应是大家共同的教训。北方沙灾固然与当地的地质水文特征不无关系,可是,长江水网地区同样难保无虞,因为沙灾在本质上与人对自然的“大不敬”相依相随,而同样的“大不敬”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似乎暂无荒漠化之忧的长江南北。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对水资源的恣意糟蹋和野蛮汲采。

有一个道理,理解它完全不需要高深的知识:缺水会加剧旱情,干旱会使植被受损,而土壤裸露的必然结果就是荒漠化。可以说,对缺水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对水的消耗计划不周,客观上 使北方土地荒漠化加剧。如今,类似问题正在长江南北重演。就在历来被称为“水网”的长江三角洲,人们不爱护奔流不息的江河,污染了地表水,就从地下找水喝。十几 年光景,不少地方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数十米之多,以致地面广泛沉降,建筑物倾斜、开裂,如此等等,正与北方荒漠化的前奏如出一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很多人至今仍对水资源“大不敬”,无非是觉得守着长江,何忧之有?殊不知,黄河两岸也曾有绿阴蔽 日的年代,沧海桑田、人沙进退只在庭步之间。

据悉,水利部初步决定今后几年内将在西部修建微型集雨工程1 700万处,用以解决或改善人畜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这个决定让人看到一种希望——集雨之类的节约水、利用水的办法,不但适用于西部,从某种意义上说 更适用于东都。在雨水充沛之地集雨,产生的效益必定更为可观。去过悉尼奥运村的人一定会注意到,主运动场的顶部,特意安装了集雨设施,所集雨水足以浇灌场内草坪,既节水又省钱,可谓“双赢”。作为一个资源富国,其做法不无借鉴意义。在这方面,我们一向关注不多,研究不够,是该奋起直追了。

通过对沙尘暴与水、与植被之间关系的追踪,我们受到的触动应当是多方面的。比如,渐进的环境污染会带 来人无立锥之地的恶果,计划不周的山水开发会给大地留下永难消失的伤疤,等等。在这些方面,警钟已经一敲再敲,但愿我们不要愚蠢行动在前,苦果难咽随后。事到如今,我们已经交不起如此昂贵的“学费”了!(选自2000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10、文章开篇不直接写沙尘暴,却落笔于“莺飞草长,风和日丽”,这是为什么?

11、北京第十次出现的浮尘扬沙天气是什么样子?

12、文中除了“第十次出现”以外还可以看出沙尘暴不止一次,请从文中找出。

13、那个“不需要高深的知识 ”就可以理解的道理是什么?

14、“类似问题正在长江南北重演”中的“类似问题”指的是什么?“在这方面,我们一向关注不 多”中的“这”指代什么?

15、人类“对水资源‘不大敬’”的原因是什么?

(二)《被压扁的沙子》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 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 ℃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16、下列这个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粹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 为“斯石英”。

17、选段中所说的“普通沙子”和“斯石英”都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18、“斯石英”与“金刚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19、“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速度可以加快,但必须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其原因是什么?

(三)《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

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 万余条基因。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基因研究院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

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该虫共有470条基因。他们把基因一条 条剥离,结 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基因研究院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

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 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但有 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予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

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 加入一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类本身。

20、题目中的“造”字可用新近产生的词来诠释,这个新词是__________。

21、这篇文章的说明内容是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第②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23、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

三、作文

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写出“我”的真情实感。

第五篇: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散文二篇练习新人教版_126

15* 散文二篇

名校课堂 1.文题解读

(1)《永久的生命》:作者用“永久”形容生命,说生命是永垂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2)《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以问句的形式拟题,既交代了本文写作的主要内容,又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同时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主题解说

《永久的生命》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号召我们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一篇哲理性散文,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不可遏制的同情是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

3.考点链接

比 喻

【概念】

用一事物来形容另一事物,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联结词)构成。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表达效果分析法】 首先,结合语境,分清本体和喻体。其次,了解喻体的本义,注意修饰限制喻体的词语,进而把握本体的特点。最后,揣摩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

【答题格式】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8。01 积累与运用 【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洗涤(dí)

牛dú(犊)茸毛(róng)..消shì(逝)濒临(bīn)深yuān(渊).2.文学常识填空。

(1)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作家。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代表作品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2)《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罗素,英国(国籍)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得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西方哲学史》等。

【基础提升】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A.忘却(quâ)

既然(jì)

俯瞰(hàn)...B.炫耀(xuán)蔓延(màn)缩影(suō)...C.折磨(zã)肆意(sì)暂时(zàn)...D.疲倦(juàn)云霄(xiāo)飓风(jù)...(解析:A.“瞰”应读作“kàn”;B.“炫”应读作“xuàn”;C.“折”应读作“zhã”。)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5月10日,50多个市镇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毕节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解析:A.表意不明,“50多个”的修饰对象既可以是“市镇”,也可以是“青年志愿者”;B.句式杂糅,“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和“深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杂糅,任取一种;D.“发扬”与“产业”搭配不当,应改为“发展”。)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B.国家发改委规定:从3月1日起,中国药品的定价必须经过成本调查、专家评价或论证、听取各方面意见、集体讨论、集体审议等5个环节。

C.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D.长篇报告文学《大美昆曲》是一部赞美中国戏曲、讴歌民族优秀文化的作品。(解析:A.考查引号的用法,整体引用,句号应放到引号里面。)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A.妈妈在昨天的家长会上对老师说:“犬子在第三次月考中获得好成绩,全亏老师的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您。”

B.王奶奶昨天路过学校门口时,差一点就被路中间的一个玻璃瓶绊倒了,多亏放学路过的小姑娘眼疾手快把瓶子捡走,惊魂未定的王奶奶连忙对小姑娘说:“谢谢你啊,小姑娘,谢谢你的绵薄之力!”

C.数学老师对课代表陆晓晓说:“你每天收发大家的作业,真是劳苦功高啊!” D.刘大爷对商场经理说:“贵商场待客很热情,服务很贴心,下次我还要惠顾。”(解析:B.“绵薄之力”是谦辞,不能用于感谢别人;C.“劳苦功高”意思是勤劳辛苦,功劳很大,课代表辅助老师工作,用在此处词义太重;D.“惠顾”为敬辞,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此处不合语境。)02 拓展阅读(湘西中考)

生命的选择 雷抒雁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仔细地给花坛松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薇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绿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的。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因为有太阳明亮的照耀,才有了花朵明艳的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阻挡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的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B11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原文有删改)7.此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

意在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8.赏析第⑧段中加横线的句子。

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的舒坦。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玉簪花比喻成古代仕女,写出了玉簪花的庄重圣洁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玉簪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9.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花朵选择了太阳”和“太阳选择花朵”分别是什么意思? “花朵选择了太阳”的意思是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得花朵永远向往太阳,追求太阳,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太阳选择了花朵”的意思是太阳也喜欢这些明亮的花朵,这些花朵受到了太阳的青睐。

10.第⑩段中说:“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

这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生活的路是宽广的,不管是生活在优越的环境或恶劣的环境,只要我们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能成功,开出灿烂的花朵。

03 综合性学习

你们班围绕下面这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1.请你根据这首诗第一节的内容和句式,发挥想象,再来仿写一节诗。【示例】假如朋友欺骗了你,不要哭泣,不要生气!伤心的日子里需要安慰:相信吧!真正的友谊将会到来。

12.张飞宇朗诵后兴奋地说:“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我们要毫不畏惧,愈挫愈勇,做一个生活的强者。”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你会怎么做?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示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我会和朋友并肩战斗,团结合作,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13.朗诵会上,向来胆小的陈玉梅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作为她最要好的朋友,请你写几句话,鼓励她勇敢地把这首诗朗诵出来。

【示例】陈玉梅,你是最棒的,你的声音是最动听的,我会为你加油助威的,不要害怕,勇敢面对!

下载河北省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散文二篇练习新人教版(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省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散文二篇练习新人教版(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白杨礼赞练习

    14 白杨礼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chí,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踪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提升练习

    第四单元提升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géxīnjīngzhǔnlǚxíng(    )(    )(    )bìngqiěyíngláicíqù(    )(    )(    )二、给下列多音字......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卷 班级姓名 一、 填合适的词。 的涟漪的湖面的月光的目光 的表情的教育 的夜晚的回忆 地操纵 地欣赏 地站立地享受 地放地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编写时间:201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1 年 月 日 总 个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理......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安阳市2011年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综合运用,展示你的语文功底。(30分) 1.做人应当堂堂正正,写字也应该端端正正,字如其人哦。请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文后的......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练习卷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练习卷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听些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 归纳课内知识点;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字词掌握;文章内容梳理iu 教学难点: 对学生复习情况的落实与督促。 十六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1.本文......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第四单元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第四单元学案 按住ctrl键 点击查看更多初中八年级资源 第一课时 《小石潭记》 1、 朗读该课文2、自由读课文下注解或翻译书 以熟悉课文 教师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