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金
手把手教你 如何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金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该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实施。这意味着我国多年来的双轨制养老制度被取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企业职工一样实行缴费养老制度。为此,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好此项核算工作,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养老保险金的计提、代扣代缴和缴付等情况,保护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养老资金的安全。
行政单位养老保险金核算
行政单位会计应在应付职工薪酬总账科目下设置社会保险费和职业年金明细科目,用以记录和反映单位部分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计提和缴付情况。在其他应付款总账科目下设置代扣个人养老金和代扣个人职业年金明细科目,用以记录和反映工作人员个人部分养老金、职业年金的代扣和缴付等情况。
行政单位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个人部分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离退休费)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养老金、个人部分职业年金科目。行政单位分配(计提)工作人员工资时,借记经费支出——基本支出——工资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离退休费)科目。行政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养老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养老金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行政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职业年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业年金、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职业年金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1:某行政单位属于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单位。2015年2月采取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工作人员工资。
该单位收到财政部门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工资结算凭证载明:本月应付工资24.6万元,代扣个人养老金1.968万元,代扣个人职业年金0.984万元,实付工资21.648万元;单位为工作人员缴付养老金6.888万元,其中单位部分养老金4.92万元、个人部分养老金1.968万元;单位为工作人员缴付职业年金2.952万元,其中单位部分职业年金1.968万元、个人部分职业年金0.984万元。
要求:编制行政单位相关会计分录(单位:万元,下同)。行政单位根据“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支付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离退休费)21.648
贷:财政拨款收入——基本支出拨款——人员经费21.648 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个人部分养老金和个人部分职业年金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离退休费)2.952
贷: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养老金1.968
——个人部分职业年金0.984
行政单位分配(计提)工作人员工资时: 借:经费支出——基本支出——工资24.6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离退休费)24.6 行政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养老金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4.92
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养老金1.968
贷:财政拨款收入——基本支出拨款——人员经费6.888 行政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职业年金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业年金1.968
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职业年金0.984
贷:财政拨款收入——基本支出拨款——人员经费2.952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核算
事业单位养老金的核算方法和与使用的会计科目与行政单位基本相同,只有支出列支的科目不同。行政单位发生的支出在经费支出科目列支,事业单位发生的支出则在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科目列支。
事业单位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个人部分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离退休费)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养老金、个人部分职业年金科目;事业单位分配(计提)工作人员工资时,借记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工资或经营支出——工资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离退休费)科目。
事业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养老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养老金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事业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职业年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业年金、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职业年金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2:某事业单位属于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单位。2015年3月采取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支付工作人员工资。付款凭证和工资结算凭证表明:本月应付工资50万元(其中,从事经营业务的人员工资20万元),代扣个人养老金4万元,代扣个人职业年金2万元,实发工资44万元(其中,从事经营业务的人员工资17.6万元);单位为工作人员缴付养老金14万元,其中单位部分养老金10万元、个人部分养老金4万元;单位为工作人员缴付职业年金6万元,其中单位部分职业年金4万元、个人部分职业年金2万元。要求:编制该事业单位相关会计分录(单位:万元,下同)。事业单位根据授权支付凭证支付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离退休费)44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44 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个人部分养老金和个人部分职业年金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离退休费)6
贷: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养老金4
——个人部分职业年金2 事业单位分配(计提)工作人员工资时: 借: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工资26.4
经营支出——基本支出——工资17.6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离退休费)44 事业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养老金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10
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养老金4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4 事业单位为工作人员按月向社保机构缴付职业年金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业年金4
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职业年金2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6
第二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精选)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
(1)固定资产确认的价值标准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为: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在800元以上。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需要注意的是,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标准及分类有其特殊性。
(2)固定资产的分类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
(3)应设置的科目为:“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
(4)主要账务处理:
除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之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应当是一致的。
①购置: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支出/专款支出等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②接受捐赠: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③融资租入:
借:固定资产
贷:其他应付款
支付租金时:
借:经营支出
贷:固定基金
同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④固定资产清查: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增加固定资产,同时增加固定基金;盘亏的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原价,冲减固定资产,同时冲减固定基金。
⑤固定资产的处置:在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的同时,对取得的残料变价收入,应计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对于发生的清理费用,应冲减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第三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浅谈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浅谈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路径探析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一、会计集中核算内涵及实践成效1.会计集中核算的内涵学术界关于会计集中核算的内涵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笔者比较倾向以下的定义。所谓会计集中核算就是指在保持市级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主体,综合财政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权限,单位财务开支审批权限不变的前提下,按照“财政收入一个账户,财政支出一个漏斗,资金管理一个渠道”的要求,取消各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各单位的财政性资金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各单位的支出由财政直接支付,并设立会计核算结算中心,由会计核算结算中心统一管理、集中资金结算。①2.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践成效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建立“财政性资金所有权归政府,管理权归财政,使用权归单位”的财政管理体系,使财政资金的使用由“暗箱操作”变为“阳光操作”。
⑴规范了基层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由于基层单位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以及受个别领导主观臆断的影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未能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原始凭证形式性审核不到位、会计处理不规范、内部监控不到位,形成了大量的流水账、断头账。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后,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从而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⑵某些方面加强了会计监督功能。在自设账户、自行核算的情况下,不少单位始终存在“真账假做,假账真做,查出是你的本事,查不出是我的运气”的侥幸心理,这就导致了隐匿收入、乱支滥用、贪污浪费、行贿受贿等不法行为的时有发生。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后,从源头上杜绝了单位违规开户、私设小金库、坐支、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等问题产生,从制度上和运作程序上规范了各单位财务行为。
⑶有效地节约了单位的行政成本。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后,各单位不必在设置专职的、业务熟练的会计核算人员,只需要设置一名具备简单财务知识的报账员(这种报账员可以按照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职位聘任制”的相关规定进行聘任,只需要保障所聘任人员基本的薪酬和社会保险等即可),这样就可以缩减各单位会计人员人力成本支出,有效地节约行政成本。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问题1.缺乏规范的部门预算管理基础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后,核算中心接受支付申请的依据是单位的预算指标,对于不符合预算指标的支付申请,核算中心有权予以拒绝,从而有效地保障了预算的执行。
然而,由于我国目前预算科目基本上是收入按类别、支出按功能设置的,没有体现部门预算的性质,也不能称其为部门预算。即使个别试点②编制了部门预算,预算编制也过粗,没有细化到每个部门及每个项目;预算仅仅勾画出一个大致的框架,着重对预算总额的控制,缺乏实施细节的指导。因此,会计集中核算只局限于预算支出的总体性审查,不涉及到支出的细节性审查。
2.弱化单位财务参与管理的职能
各单位财务部门的职责不仅在于核算和监督,还在于通过对核算结果的财务分析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然而,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后,各单位撤销了财务机构,仅保留一名报账员,但由于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独立于各单位之外,基本上不了解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致使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与经济活动管理系统的其他环节相脱节,不能通过核算结果及时发现和反馈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致使会计集中核算片面强化财务机构核算和形式上的监督职能,而弱化财务核算直接参与经济活动①向毅川:《乐山市机关事业单位全面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四川会计》,2001年第9期。
②从2000财政开始,国务院报全国人大的农业部、教育部、科技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四个试点部门的部门预算是部门的综合预算。管理的职能。
3.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尚不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实现依赖于高效成熟的会计集中核算资金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这一信息保障系统要求所有财务统管单位及其二级法人代表(负责人)、财会人员同时参与,才能解决好资金的全过程控制、财务审查、往来结账、报表汇总、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实时财务监控和数据交流等问题,并使数据系统安全运行。①然而,现实中的会计集中核算却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化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会计核算中心与各单位的网络构建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策略选择1.加快实行部门预算的进度和强度我国要加快进行预算改革,推进部门预算制的执行,配合会计集中核算改革工作。所谓部门预算是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主要包括:收入、基本支出和项目预算等内容。笔者认为,部门预算编制应采用综合预算形式,按照“定员定额、科学预测”的原则统筹安排各单位的资金,一定要早编细编预算。通过提前编制预算,延长预算编制时间,使预算细化到各个部门和各个项目,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预算单位所有的财政支出都要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一经审核批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要严格按预算执行;财政部门要对各部门实行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并追踪问效,切实强化预算管理,为会计核算中心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延伸。②2.强化会计核算中心的财务管理职能首先,明确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定位。会计核算中心行政上隶属于上级财政主管部门,在业务上接受上级财务部门的监督与指导,在为提高各单位会计核算服务,为上级部门、单位和其他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当好决策参谋。其次,加强与各单位和报账人员的沟通。会计核算中心在规范自己工作,注意自身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应与各有关方面、有关单位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双方的信息传递及时到位,以消除误解,加深理解和沟通。再次,逐步将收费管理纳入核算中心的管理职能。会计核算中心在工作规范和成熟的基础上,也应该尽快研究制定收费方面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切实的监控,对收入进行有效的管理。
3.加快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首先,要着力委托具有专业实力的财务软件公司(如用友、金蝶等)开发出一套更为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为会计集中核算的推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财务软件的设计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和可升级性,为日后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做好预期和准备。防止出现一旦财务制度变更就要完全更换财务软件情况的发生,节约行政成本的支出。其次,要尽快在财政统管单位内实现财务数据联网,便于财务统管单位与财务结算中心的远程报账、对账和报表传输。当然,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后,应立刻着手委托专业的培训机构对会计结算中心的专职会计人员和相关各单位的报账员进行业务培训,目的在于帮助他们掌握财务管理软件的操作技巧以及网络安全方面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参考文献1.孟菊香.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索.财会通讯,2006(6):78-79.2.陈剑秋.会计集中支付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理论观察,2007(5):169-170.3.王亚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商业,2009(33):262-263.4.陶娜.浅析我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铜陵学院学报,2006:37-38.5.陈红.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思考.中国总会计师,2009(5):125-126.①罗颢:《对会计集中核算和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考与建议》,《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第7期。
②曹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现状分析及展望》,济南大学图书馆,2005年6月。
第四篇: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国家对于行政单位核算的要求逐渐提高。随着经济市场竞争日益剧烈,会计集中核算作为一种集会计核算、监督和服务于一体的财政管理形式应运而生。本文对会计集中核算制推行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很多行政部门及事业单位都有了来源于财政拨款以外的预算外收入,而且比重还将越来越大,传统的分散设置账户的资金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加强预算监管和治理腐败工作的需要,也不能为国库管理制度的深入改革打下良好基础,必须从根本上予以纠正和解决,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对会计集中核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必要性
(一)会计集中核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趋势
会计集中核算的使用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存在的一些弊端,保证政府的作用从导向型向调整型转变,促进市场经济的协调稳步发展。此外,会计集中核算的应用在政府职能的变换上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使政府从经济竞争的核心中脱离出来,从而有利于在后续国民经济发展中对市场进行有效地引导和调控。
(二)会计集中核算与公共财物管理制度协调配合,实现了事业单位收支的有效管理
随着财政改革的发展,一系列新的财物管理措施被逐渐提出,比如采用综合核算手段对内外财物进行集中统计、国库集中支付以及政府采购等。会计集中核算的出现为这些新措施的实施与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打牢了新措施的实施基础,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收支平衡的控制具有较好的监控效应。
(三)合理调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会计核算中心为财政部门提供了准确的会计信息和基础资料,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保证资金使用的有序性和计划性,使资金调度更加灵活。
(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中心运用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大为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及其效率,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
三、会计集中核算制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算中心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会计核算中心虽然已经问世并开展工作,但是,相应的配套法规却没有及时出台,核算中心在开展工作时没有现成的法律法规可以遵循,导致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在组织形式上没有合法的地位,法律职责也不是非常明确,在这种背景下,设置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往往难以树立其权威,更不利于发其核算中心的作用,没有足够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就导致核算中心无法发挥出就应有的预期职能。
(二)模式上的缺陷
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中心一人负责多个单位账,采取大厅式的工作模式,使会计人员与会计主体分离,从而造成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失去了实地实时监督的优势。
(三)收支两条线管理上的单一性
会计中心监管的重点应是单位的财务收支,而目前会计中心仅仅监管了支出,对各单位的收入监管尚未介入。会计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票款分离,收费收入直接上缴国库,而单位则自己建立台账,与会计中心不发生任何关系,会计中心不作账务处理。这样就形成了收入票据在国库,支出等会计档案在会计中心,资产及明细账在单位的“板块”结构,单位会计资料的完整性被破坏。
(四)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相脱节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会计核算中心只对各单位账目进行统一核算和管理,而对于财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清查和管理,仍然由单位进行。因此部分单位的固定资产账目容易存在登记不实、账目不明或者财务资产流失等问题,最终导致单位固定资产与核算中心账目不符的现象。另外,会计核算部门对单位固定资产后续控制不到位,也会引导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产生。
四、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完善对策
(一)健全预算监督机制
在部门预算方面要加强控制,保证部门所有财政资金均能够统一的反映在预算当中。进行部门预算时,还应该对单位和部门的各项资金进行统筹考虑,运用综合预算的形式进行编制,行政事业单位的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应该包括预算内外的全部资金。一定要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制定出定员、定额标准,使预算管理改革的有效性得以体现。各单位可以提前编制预算,适当延长预算的编制时间,尽量使预算能够细化到各个部门,甚至各个项目。另外,外部环境的好坏对会计集中核算质量影响也较大,所以,财政部门要对单位预算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其中包括预算的编制、预算下达、资金的拨发和资金的使用,甚至到资金的使用效益情况。
(二)制定符合实际的开支标准
?F行行政事业单位的开支标准与实际支出存在着重大的差距,对于核算中心来说,要在现有经费开支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和坚持规定的制度,正确处理好现实开支报销和经费开支标准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经济单位经营的具体形式。企业的经营方式有多种多样,但是企业经营品种越为单一,经营范围越狭窄,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加快会计核算中心职能转变,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
会计核算中心应该改变核算模式,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彻底扭转将会计核算中心视作单纯记账机构的观念,使会计核算中心在支出监督方面做到:监督有标准,管理有依据。真正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加强廉政建设,使服务与监督并存,寓监督于服务中。
五、结论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的推行,不仅规范了会计核算工作,也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集中核算还提高了会计的监督职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克制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违规或违法现象。在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快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对不足进行本质分析,从而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不断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参考文献:
[1]齐永新.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0(4)
[2]郑庆光.刍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对策[J].财经界,2011(12)
[3]邓天林.会计集中核算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2(1)
第五篇:养老保险金
养老保险:
一般要交满15年,到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养老金,所以想拿养老金的人,请务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开始交。如果到退休年龄交养老保险不满15年,那等到你退休时候国家会把你个人帐户上存的8%的养老金全部退给你,那单位给你交的21%到哪里去了?国家把单位给你交的21%的钱全部划到国家的养老统筹基金里了。国家规定,退钱的时候只退给个人自己扣交的钱,单位为他交的钱全部都为国家做贡献。退休的时候养老金是怎么算出来的。养老金的算法很复杂。国家每年都会把缴费基数变一次,如果你现在30岁,你现在的缴费基数是3000元,而退休年龄是55岁的话,那你必须在40风以前就开始交养老保险了,而如果你现在从30岁交到55岁是25年,那首先肯定你能享受养老金了,其次,如果25年后你交的基数变成了6000了,那你55岁后,首先可以拿到6000*2%=1200块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了,这是国家给你的,此外你的个人账户上的钱在25年也积攒了不少,把缴费基数平均,(3000+6000)/2=4500,那么你这25年里个人账户上应该有4500*8%(个人缴交比例)*25年/12个月=108000元,除了之前的1200之外,你还可以拿到,108000/120=900块,这样你55开始每个月起码可以拿到1200+900=2100元的养老保险金。国家基数每年再涨,养老保险金拿到的也会越来越多,交的越多,退休后享受的越多。
但是不管你在哪里交的社保费,等你退休的时候你都只能回你的户口所在地离家当地的退休待遇,所以在基数高的地方交社保的但退休回基数低的地方享受养老金的人就亏大了,一句话,也就是你在富的地方交社保,但在退休的时候回穷的地方享受养老金,那你一辈子交的很多,那享受的很少,交3000块说不定只能享受1000块。这是很恐怖的事情,但是没输入法,国定就这个政策。如果在基数低的地方交钱,退休的时候回基数高的地方享受高福利。那是不可能的,劳动部门不会随便让你享受的,一般政府部门会拒绝让你转入的。在南京允许你在退休前5年转回南京,再在南京继续交5年南京的高基数。之后允许你回南京享受养老保险金,这个政策各个地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