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业务账内核算思考

时间:2019-05-13 12:0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业务账内核算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业务账内核算思考》。

第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业务账内核算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业务账内核算思考

作者:赵宗艳 钱留宽

来源:《财会通讯》2010年第01期

一是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通过财政拨款或自有资金举办基建项目,不在行政事业单位账目内核算(行政事业单位本身无基建类核算科目)。需要单设银行基建账户、另设基建账簿、按照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单独进行会计核算;在通过财政拨款举办基建项目时不经过单位账目而直接进入银行基建账户;在通过自有资金安排基建项目时,必须先将款项从单位账户转到银行基建账户,记入单位的“结转自筹基建”科目,从而在单位账上不能反映工程项目的具体内容。在通过自有资金安排基建项目时,如果不单独设立银行基建账户,在另设账簿核算基建项目时,由于工程发票既要在行政事业单位核算,又要在基建账目核算,不仅业务处理复杂不便于查阅,而且因基建财务另外设立使单位财务完整性受到了削弱。

第二篇: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

摘 要:会计集中核算,可以有效提高核算质量,节约人力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就会计集中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对策予以解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对策

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是对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的有效措施,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决策的审批与执行,是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会计集中核算及其作用

所谓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在保证事业单位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以及财务自主权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取消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与出纳人员,设立报账人员,统一在财政部门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各单位的财政性资金收入直接纳入国库或者财政专户,而支出由财政直接支出[1]。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以后,单位原来在银行的所有账户均被注销,现有收支项目全被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有效避免了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大大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做到专款专用。会计施行集中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原会计和出纳人员被报账人员取代,统一接受核算中心管辖,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得到了切实保障,有助于财政部门作出合理的决策,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职责更加明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2.1 行政事业单位与核算中心之间的矛盾 从会计集中核算的概念可知,会计集中核算的基础是保证原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所有权的独立,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部分主管领导不愿意配合核算中心的监督、检查工作,把财务管理责任推给核算中心,事业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弱化,对自己的服务职责严重缺乏有效认识。施行集中核算以后,核算中心的工作重点都放在账簿上面,同时又得不到事业单位的完全配合,使得会计核算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之间矛盾凸显,资产管理非常薄弱,财政核算中心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集中核算模式无法反映真实经济内容的缺陷 事业单位施行集中核算以后,会计中心往往一个工作人员负责多个单位的账目,核算中心大厅“一对多”的工作模式,使得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责分离,失去了对事业单位行为是否真实的有效监督[2]。事业单位报账时,会计核算中心只能是依据票据本身来判断,会计核算中心忙于日常的报账、结账和记账工作,根本无法对发票内容的真实性加以证明,使得会计监督职能受到严重制约。

2.3 核算中心与财政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 核算中心主要的工作是负责大量的会计资料审核,人少、工作量大,不可能直接参与财政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对财政职能部门的相关业务流程、监督重点、政策变化等无法知晓,信心上面严重不对称,再加上核算中心审核的票据本身都无法对单位经济内容的真实性予以反映,自然就无法完全代替财政部门对企业实行财政监督了。站在财政职能部门的角度,自认为通过集中核算就完全掌控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会计活动,反而形成了新的监管盲点,造成核算中心与财政职能部门在工作对接上存在缺陷。

2.4 会计法方面的矛盾 《会计法》相关条款明文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立会计账簿,保证信息的真实与完整;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而会计集中核算将单位的会计核算与管理相分离,把各单位的账簿和会计凭证交由核算中心管理,使得单位的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彼此独立。最终导致会计集中核算与现行《会计法》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对策

3.1 加强事业单位报账员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要清楚地认识到,实施集中核算,并没有改变单位的会计责任主体,也不减少各部门的财务职责,实行集中核算以后,单位领导人员要更加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对报账人员施行统一持证上岗,据实登记会计账簿,加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定期与核算中心对账,领导签字前就会计事项的真实、合法性予以说明,向核算中心报账时也要就票据和单位经济活动予以汇报。财政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定期组织报账人员接受学习与培训,学习内容要针对性强、培训效果要显著,以便短时间内提高报账人员的会计专业水平。同时加强《会计法》等财政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提高报账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充分发挥报账人员会计监督的纽带作用。

3.2 加强监督制度管理工作 完善单位内部监督制度,防止单位资产流失。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资产保管制度,在单位内部设立固定资产专项管理人员,对资产的验收、领用如实登记,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确保账目和实物一致。对于领用的固定资产进行及时有效地催还,确保资产送还后完好无损,一旦出现资产损毁,追讨使用人的相关责任。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清查制度,积极配合财政职能部门和核算中心对资产的不定期抽查,以便上级部门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

3.3 强化核算中心工作职能转化 核算中心作为财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重要纽带,代表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行使财政监督和管理,所以必须对核算中心的职能进行有效转换,让其从基础的核算职能向财政管理职能转化[3]。核算中心工作人员要不断的转变观念,要充分发挥对预算信息的反馈与控制职能,发挥财政部门施行集中核算的真正意义,达到从核算向管理职能的有效转变。政府部门要制定统一、有效、科学的财政支出标准,使中心核算人员在日常支出票据的审核工作中有标准可依,管理上有依据可言,同时要增加核算大厅工作窗口,有效分解核算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更好地行使管理职能,使核算服务于监督高效统一,提高核算中心的监督管理水平。

结束语

会计集中核算是一把双刃剑,有好有坏,我们要充分认识集中核算的重要性,明确核算中心作为预算执行部门的重要作用,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今为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的总结与完善,才能使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动我国财政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第三篇: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

摘要:会计集中核算,可以有效提高核算质量,节约人力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就会计集中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对策予以解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集中核算;对策;会计

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是对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的有效措施,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决策的审批与执行,是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一、会计集中核算及其作用

所谓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在保证事业单位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以及财务自主权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取消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与出纳人员,设立报账人员,统一在财政部门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各单位的财政性资金收入直接纳入国库或者财政专户,而支出由财政直接支出[1]。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以后,单位原来在银行的所有账户均被注销,现有收支项目全被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有效避免了资金的不合理使用,大大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做到专款专用。会计施行集中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原会计和出纳人员被报账人员取代,统一接受核算中心管辖,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得到了切实保障,有助于财政部门作出合理的决策,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职责更加明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2.1 行政事业单位与核算中心之间的矛盾 从会计集中核算的概念可知,会计集中核算的基础是保证原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所有权的独立,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部分主管领导不愿意配合核算中心的监督、检查工作,把财务管理责任推给核算中心,事业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弱化,对自己的服务职责严重缺乏有效认识。施行集中核算以后,核算中心的工作重点都放在账簿上面,同时又得不到事业单位的完全配合,使得会计核算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之间矛盾凸显,资产管理非常薄弱,财政核算中心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集中核算模式无法反映真实经济内容的缺陷 事业单位施行集中核算以后,会计中心往往一个工作人员负责多个单位的账目,核算中心大厅“一对多”的工作模式,使得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责分离,失去了对事业单位行为是否真实的有效监督[2]。事业单位报账时,会计核算中心只能是依据票据本身来判断,会计核算中心忙于日常的报账、结账和记账工作,根本无法对发票内容的真实性加以证明,使得会计监督职能受到严重制约。

2.3 核算中心与财政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 核算中心主要的工作是负责大量的会计资料审核,人少、工作量大,不可能直接参与财政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对财政职能部门的相关业务流程、监督重点、政策变化等无法知晓,信心上面严重不对称,再加上核算中心审核的票据本身都无法对单位经济内容的真实性予以反映,自然就无法完全代替财政部门对企业实行财政监督了。站在财政职能部门的角度,自认为通过集中核算就完全掌控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会计活动,反而形成了新的监管盲点,造成核算中心与财政职能部门在工作对接上存在缺陷。

2.4 会计法方面的矛盾 《会计法》相关条款明文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立会计账簿,保证信息的真实与完整;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而会计集中核算将单位的会计核算与管理相分离,把各单位的账簿和会计凭证交由核算中心管理,使得单位的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彼此独立。最终导致会计集中核算与现行《会计法》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对策

3.1 加强事业单位报账员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要清楚地认识到,实施集中核算,并没有改变单位的会计责任主体,也不减少各部门的财务职责,实行集中核算以后,单位领导人员要更加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对报账人员施行统一持证上岗,据实登记会计账簿,加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定期与核算中心对账,领导签字前就会计事项的真实、合法性予以说明,向核算中心报账时也要就票据和单位经济活动予以汇报。财政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定期组织报账人员接受学习与培训,学习内容要针对性强、培训效果要显著,以便短时间内提高报账人员的会计专业水平。同时加强《会计法》等财政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提高报账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充分发挥报账人员会计监督的纽带作用。

3.2 加强监督制度管理工作 完善单位内部监督制度,防止单位资产流失。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资产保管制度,在单位内部设立固定资产专项管理人员,对资产的验收、领用如实登记,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确保账目和实物一致。对于领用的固定资产进行及时有效地催还,确保资产送还后完好无损,一旦出现资产损毁,追讨使用人的相关责任。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清查制度,积极配合财政职能部门和核算中心对资产的不定期抽查,以便上级部门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

3.3 强化核算中心工作职能转化 核算中心作为财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重要纽带,代表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行使财政监督和管理,所以必须对核算中心的职能进行有效转换,让其从基础的核算职能向财政管理职能转化[3]。核算中心工作人员要不断的转变观念,要充分发挥对预算信息的反馈与控制职能,发挥财政部门施行集中核算的真正意义,达到从核算向管理职能的有效转变。政府部门要制定统一、有效、科学的财政支出标准,使中心核算人员在日常支出票据的审核工作中有标准可依,管理上有依据可言,同时要增加核算大厅工作窗口,有效分解核算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更好地行使管理职能,使核算服务于监督高效统一,提高核算中心的监督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会计集中核算是一把双刃剑,有好有坏,我们要充分认识集中核算的重要性,明确核算中心作为预算执行部门的重要作用,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今为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的总结与完善,才能使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动我国财政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利群.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具体策略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4):26-27.[2]苏玉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相关思考[J].金融经济,2013(06):181-183.[3]张红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与完善[J].北方经济,2012(08):109.(1)果承租人撤销该租赁,撤销给出租人造成的损失由承租人承担:

(2)值的公允价值波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归于承租人;

(3)承租人能够以大大低于市场租价的租金继续该租赁至第二个期间。

而美国和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关于融资租赁的判断标准中没有这三项规定。

且在租赁开始日,我国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取代了国际租赁会计准则和美国租赁会计准则中普遍使用的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进行比较,来确认该租赁是否为融资租赁。

我国租赁会计准则更多地借鉴了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的做法,对融资租赁的认定考虑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不同之处在于,国际租赁会计准则中特别提出了另外三种情况有可能导致某种租赁认定为融资租赁,而这三种情况因为涉及公允价值或承租人的未来信用担保,在我国目前的租赁业状况下没有相关的监督机制,因此我国租赁会计准则没有将此内容包括在内。所以对融资租赁的界定范围,国际租赁会计准则要比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和美国租赁会计准则考虑得更全面一些。

在认定手段上,美国租赁会计准则以量化的指标为标准,而我国和国际准则更侧重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种做法一方面提高了认定的灵活性,但另一方面在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的情况下,可能形成随意操纵会计信息的隐患。

三、承租人账务处理的比较研究

承租人在确认租入资产的同时,要确认一项长期负债。对于如何计量租入资产和长期负债,存在三种不同作法:(1)直接将应付租金的金额确认为一项资产,并按相同金额确认一项负债。这种作法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但是采用终值来计量现时资产和负债,计价基础不科学;(2)将应付租金的现值确认为一项资产,将应付租金确认为长期负债,二者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这种作法能够反映承租人为租赁资产所付出的代价,但资产按现值计价,负债却按终值计价,计价基础不一致;(3)资产和负债的金额都按照应付租金的现值确认,不记录未确认融资费用。这种作法的优点是计价基础科学、一致,但不能反映承租人为租赁资产所付出的代价。

1、国际租赁会计准则中承租人租入资产和相应负债的确认方式

国际租赁会计准规定承租人采用净额法对融资租入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确认。即在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和租赁负债均以在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出租人应收到的各种补助金、税款减免后的净额入账,或者以等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入账,采用两者孰低的原则。

2、美国租赁会计准则中承租人租入资产和相应负债的确认方式

美国租赁会计准则认为,在融资租赁之下,租赁资产的风险和利益已经转移给了承租人,因此承租人确认的资产和相应的负债金额均应等于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即最低租金付款额与承租人担保余值、不按约定续约时应支付的罚金或租赁期末低价购买租赁资产的价款之和的现值。如果该值大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则资产和负债均按公允价值入账。

3、我国租赁会计准则中承租人租入资产和相应负债的确认方式

我国在租赁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前,承租人按照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前面谈到的三种作法的第一种,后来的租赁会计准则改用了第二种处理方法,即总额法。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通常将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负债,同时将两者的差值记录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同时指出,如果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大,也可以采用第一种作法。这里的“比例不大”,通常是指融资租入资产总额小于承租人资产总额的30%(含30%)。也就是说,承租人既可以采用最低租赁付款额,也可以采用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的较低者记录租入资产。

4、承租人账务处理比较结果分析

美国租赁会计准则、国际租赁会计准则与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对于承租人租入资产的性质认定采用了一致的方法,即在租赁开始日,对租入资产进行资本化处理。但是对于相应的资产及负债入账价值的确定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如果不考虑出租人可能收到的各种补偿金或税款减免以及承租人不续约时应支付的罚金,那么国际租赁会计准则与美国租赁会计准则对承租人融资租赁时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方式是一致的,都采用了净额法且入账金额的计算方法相同。而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对于承租人融资租赁的资产和负债认定采用了总额法。这两种方法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在租赁开始日记录未确认融资费用。

四、出租人账务处理的比较研究

正如同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对于租入资产的确认方式及金额在国际租赁会计准则、美国租赁会计准则和我国租赁会计准则中的规定不尽一致一样,对于出租人租赁债权即应收租赁融资款的确认,三个准则的规定也存在着不同。

1、国际租赁会计准则中出租人租赁债权的确认

国际租赁会计准则中明确提出了租赁投资总额、租赁投资净额、未确认融资收益等概念。其中,租赁投资总额=(出租人角度)最低租赁付款额+未担保余值

未实现融资收益=最低租赁付款额+未担保余值-(二者现值)

租赁投资净额=租赁投资总额一未实现融资收益

并指出,在租赁开始日出租人所确认的租赁债权为租赁投资净额。

2、美国租赁会计准则中出租人租赁债权的确认

美国租赁会计准则从出租人的角度把资本性租赁又迸一步分为直接融资租赁,销售型租赁和杠杆租赁。尽管不同类型的融资租赁方式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上存在着一定差异,但从本质上分析,无论哪种类型的融资租赁,其出租人租赁债权的确认依旧围绕着租赁投资总额、租赁投资净额和未确认融资收益等基本概念。其中,租赁投资总额=最低租赁付款额+未担保余值

租赁投资净额=租赁投资总额-未实现融资收益

未实现融资收益=租赁投资总额-租赁投资总额的现值

根据美国租赁会计准则,无论是销售型租赁还是直接融资租赁,在租赁开始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财务处理

一、单位经费户拨款至基建户时,根据资金的性质进行账务处理。

1、借:拨出经费或结转自筹基建-----××基建

贷:银行存款

二、基建项目竣工结算后,经费户的帐务处理。

1、项目完工后,按基建帐“交付使用资产”结转金额增加经费帐的“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2、将基建户“应交结余”款转回“经费户”,经费户的帐务处理。借:银行存款

贷:结余或事业结余-专项结余

3、对借款购建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根据竣工验收后从基建 账户转入的有关资料进行处理。借:固定资产(反映真实资产金额)贷:固定基金(反映单位用拨款及自筹资金投资的金额)暂存款或借入款项(反映单位通过其它渠道借入的资金)

4、用财政拨款或自有资金归还借款时: 借:经费支出或事业支出、事业基金

贷:固定基金(原记的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的差额部份)同时记 :

借:暂存款或借入款项 贷:银行存款

三、基建账的科目设置。

1、现金;

2、银行存款;

3、库存材料;

4、库存设备;

5、在建工程;

6、待摊投资;

7、交付使用资产;

8、预付工程款;

9、预付备料款;

10、其他应收款;

11、基建借款;

12、应付工程款;

13、应付器材款;

14、其他应付款;

15、应交结余;

16、基建拨款;

17、其他收入;

18、专项资金支出;

19、其他支出。

四、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1、现金:核算基建户的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核算基建户的银行存款。

3、库存材料:核算单位购置库存的,用于基建支出的各项物资 材料。领用时,借记“在建工程”,贷记本科目。

(1)库存材料以购入价格、调拨价格作入帐价格。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杂费等直接列入支出。

(2)库存材料按其类别、品种等有关项目设置明细帐。

(3)库存材料的盘盈、盘亏,经报批后,直接列作当期支出的增加或减少处理。

(4)库存材料如果变价出售,直接冲减“库存材料”科目。售价与购入价的差额,列作“在建工程-其他投资”。

4、库存设备:核算单位购置库存的用于基建项目的各项设备(其入账价格,明细科目设置等同“库存材料”)

5、在建工程:核算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和购置土地等的资金使用情况,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安装工程投资”、“其他投资”三个明细科目。

(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①核算 内容 :(a)自建工程:核算基建(含改建、拆建)、装修等项目支出的资金使用情况。(b)外包工程:核算基建(含改建、拆建)、装修等项目结算资金使用情况。②核算办法:基建、装修项目支出结算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库存材料”,“预付工程款”等科目。基建、装修项目竣工结转时,借记“专项资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③按工程项目设置三级明细帐。

(1)设备安装工程投资:核算单位自行安装设备和外包设备安装工程的资金使用情况。(核算办法,明细帐设置同“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2)其他投资:核算单位购置土地及其他资金支出情况。

(3)改建和拆建的核算办法:A、对在用建筑物或和已峻工并办 理好结算手续的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拆建;①对原建筑物拆除的费用,直接列入“其他支出”,不计入建筑。②工程费用。同时,按拆除建筑物的面积占整体建筑物面积的比例,冲减原“固定资产”。③改建和拆建建筑物,因增加建筑物面积而支出的建筑费用,计入该建筑物的建筑工程费用。B、对在建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拆建,因改建、拆建所增加的建筑费用,计入该建筑物的建筑工程费用。

6、待摊投资:核算建设单位发生的构成基本建设实际支出的、按照规定分摊计入交付使用资产成本的支出。对项目单一的建设单位可不必使用本科目,直接列“在建工程”核算。

7、交付使用资产:本科目核算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和办理结算手续后,结转交付使用资产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专项资金支出”、“其他支出”、“待摊投资”。

8、预付工程款:核算单位向施工 企业 预付的基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款项。

9、预付备料款:核算单位向施工企业预付的工程物资材料款项或自行购买材料时。

10、其他应收款:核算单位“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以外 的其它暂付款项。

11、基建借款:核算单位为完成基建计划按规定借入的各种基建投资借款。如基建完工后尚有余额,就转入“经费户”。

12、应付工程款:核算单位应付未付的基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款。

13、应付备料款:核算单位应付未付的设备、材料款项。

14、其他应付款:核算单位“应付工程款”和“应付备料款”以外的各项应付未付款项。

15、应交结余:工程结转后,核算单位“基建拨款”和“其他收入”与工程实际支出相抵后的结余。同时,将“结余”科目金额转回到单位的经费帐的“结余”科目。如是赤字,本科目应与“基建借款”余额一致。

16、“基建拨款”反映单位收到财政、上级部门等拨入的专门用于单位基建,设备工程的资金。其资金来源一般由单位的“经费户”转入并存于银行的基建户。该科目应按资金来源渠道和时间设置明细科目。项目完工结算后,与“交付使用资产”同时结转入“结余”科目。

17、“其他收入”核算单位基建拨款以外的其他收入。

18、“专项资金支出”核算单位基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和其他基建费用的实际支出款项。明细科目按工程项目、类型设置。

19、“其他支出”核算单位基建支出等以外的其他支出。

以上不违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

第五篇: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精选)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

(1)固定资产确认的价值标准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为: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在800元以上。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需要注意的是,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标准及分类有其特殊性。

(2)固定资产的分类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

(3)应设置的科目为:“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

(4)主要账务处理:

除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之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固定基金的账面余额应当是一致的。

①购置: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支出/专款支出等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②接受捐赠: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③融资租入:

借:固定资产

贷:其他应付款

支付租金时:

借:经营支出

贷:固定基金

同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④固定资产清查: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增加固定资产,同时增加固定基金;盘亏的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原价,冲减固定资产,同时冲减固定基金。

⑤固定资产的处置:在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的同时,对取得的残料变价收入,应计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对于发生的清理费用,应冲减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下载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业务账内核算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事业单位基建业务账内核算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浅谈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浅谈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路径探析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一、会计集中核算内涵及实践成效1.会计集中核算的内涵学术界关于会计集中核算的内涵尚......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国家对于行政单位核算的要求逐渐提高。随着经济市场竞争日益剧烈,......

    如何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金

    手把手教你 如何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金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该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实施。这意味着我国多年来的......

    行政事业单位基建并账原理与方法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基建并账原理与方法思考 发布日期:2014年08月11日王淑霞新修订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均要求基建并账,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基本建设投 资单......

    核算业务制度

    核算业务的相关制度 一、 规范基础性工作 1) 取得的单据 取得的单据包括发票、收据、协议等,经办人及相关负责人要严格复核,不正规的单据坚决不允许报销或抽借条。例如:要审核发......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浅析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浅析 摘 要:本文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现实中实施的成效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

    摘 要:本文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意义,通过对现实中实施的成效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构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摘要: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可以加强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财政管理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