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永远的丰碑——热河抗战英烈永垂不朽
永远的丰碑——热河抗战英烈永垂不朽
永远的丰碑 ——热河抗战英烈永垂不朽
编后——
《热河抗战图志》系列文章,自7月23日至9月17日在《承德晚报》非常记忆版面连续刊发10期,自刊发之日起,就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该系列文章以图为主,配以文字,再现了当年的抗战情况。目前相关内容已编入《图说热河革命史》及《抗日战争篇》等书。
□高思文
县团职以上英烈
据不完全统计,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在热河地域内共牺牲抗日军政干部500余人、战士6000余名。
陈镜湖
陈镜湖(1901~1933)化名李铁然,热河建平人。1919年在天津读书时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初,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初,被中共北京区委任命为中共热河工委负责人。1930年在热河地区党组织遭到破坏时,徒步到苏联通过共产国际找到中共中央组织机构,此后曾任中共内蒙古特别区委临时书记、内蒙特委书记、热河民军司令等职。1933年5月12日,在去张北点验抗日武装时遭反动民团袭击,不幸牺牲。
“民族英雄”孙永勤
孙永勤(1893~1935)又名允庆,热河兴隆黄花川人,早年在家务农、打猎,后被推举为自卫团总。1933年日军侵占兴隆后组建民众军,任军长。1935年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将民众军改组为抗日救国军,仍任军长。救国军高峰时多达5000余人。1935年5月在遵化茅山被日伪军包围,24日在茅山战斗中壮烈殉国。
1935年8月1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中颂扬了他及其他几位“民族英雄”的救亡图存精神。《宣言》中写道:“……罗登贤、徐名鸿、吉鸿昌、邓铁梅、伯阳、童长荣、潘洪生、史灿堂、瞿秋白、孙永勤、方志敏等民族英雄为国捐躯……表现我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精神,证明民族抗日救国的必然胜利。”
八路军挺进军十团团长白乙化
白乙化(1911~1941)字野鹤,满族,辽宁辽阳人,1929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辽西组建抗日救国军,开展抗日斗争,人称“小白龙”。此后历任抗日先锋总队长、华北抗日联军副司令员、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挺进军第十团团长。1941年2月4日,率部与日军激战在密云马云西山上,指挥战斗时被敌冷枪击中,不幸牺牲。战友们在白乙化烈士墓祭奠时于墓碑前留影
第十三(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
包森(1911~1942)原名赵宝森,陕西浦城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到抗日前线工作。1938年夏任八路军宋时轮部36大队总支书记,10月参加冀热边人民武装抗日大暴动,后留在冀东坚持抗战。1940年任十三(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1942年2月27日牺牲。
英烈群体
在热河军民与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抗争中,涌现出许多英雄群体。长城抗战古北口七勇士威震敌胆,曾使敌人敬畏;丰滦密“七烈士”不屈不挠,名垂千古;三区队舒殿友副连长率队集体跳悬崖,续写了狼牙山壮歌……
长城抗战古北口七勇士
1933年3月4日,侵华日军日本关东军西羲一第八师团进攻古北口。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七军一零七师在滦平县青石梁予以截击。3月8日,日军所部又向我古北口大关、炮筒子沟口进攻,第六军团一一二师浴血抗击;3月10日晨,第十七军二十五师急赴古北口城,师指挥部设于北门坡小老爷庙;一四五团占龙王峪口,即与敌展开激战。七十三旅旅长杜聿明命一四五团在指挥部与龙王峪口之间的“帽山”山上派驻由七名战士组成的观察哨,以随时向师指挥部报告战况。3月12日下午2时许,师指挥部被敌机炸毁,前线失去指挥和支援,全线后撤。撤至“帽山”山下,被占领“将军楼”的日军发现。日军即用重炮轰击,并调来飞机反复轰炸、扫射,我伤亡惨重。此时,大批日军从北山涌来。我七名战士即奋勇阻击,掩护部队撤退。“帽山”前后,硝烟滚滚,遮天蔽日。硝烟散尽,日军发现山顶仍有人抵抗,即调重兵围攻数次均被打退;遂以五架飞机助战,再调重炮轰击,终未果,无奈,又用空、炮、步兵联合进攻,致我三名战士阵亡。弹尽,四勇士用石块、刺刀、枪管与敌拼杀,直至壮烈殉国。日军原以为山上至少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到山顶一看,十分惊诧,遂将英雄遗骸背下山安葬,并在墓前立一高约一百八十厘米、宽约十八厘米的木质墓碑,上书:“支那七勇士の墓”,在场日军列队鞠躬致敬。
此役,七勇士共毙敌一百六十余、伤敌二百余,计一个整编营,创抗战史上罕见战例。
七勇士虽未留下姓名,然其体现的“长城精神”和民族气概将万古长存!
七烈士任宗玉、任宗芳、任宗学、任宗山、任永刚、孙长瑞、韩二炮
1942年3月,丰滦密联合县政府组织张家坟村“无人区”群众回乡搞春耕,日军发觉后,将该村任宗玉、任宗芳、任宗学、任宗山、任永刚、孙长瑞、韩二炮7人逮捕,进行严刑拷打,7人英勇不屈,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7天后日伪军将他们残忍地杀害。人民政府为纪念他们,于1944年5月修建了“七烈士纪念碑”。
▲古北口离休教师 白天 撰文
河北承德实验中学长城科考队指导教师李焕强 镌刻
古北口村村民委员会暨长城科考队六名队员 出资敬立
三区队副连长舒殿友率队集体跳悬崖
1944年3月初,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第三地区队(简称“三区队”)队领导军事会议研究决定队伍分成五路开展游击活动,由二连副连长舒殿友和区队干事刘相廷带二排和三排的部分战士,共50余人向宁城东部挺进。3月11日傍晚,舒殿友、刘相廷率部来到宁城东部的朝宝沟西南沟。夜10时许,一支伪讨伐队从朝宝沟马营子方向结队开来。舒殿友、刘相廷立即率部转移、抢上西山。
尾追的敌人发现转移队伍的行踪后,队伍往西突奔四五里,来到李营子前山。队伍被敌重兵包围,舒、刘二人分头率战士向北继续突围,队伍上了四五十米高的悬崖。舒、刘二人迅速交换一下意见,进行简短动员后率先跳下悬崖,30余名战士跟着也毅然跳下去了……
英雄们纵身跳下悬崖后,刘相廷等8人壮烈牺牲;舒殿友被摔成重伤后昏迷不醒;其余人员有的被摔伤,有的被摔昏……轻伤员和摔昏苏醒过来的战士们用石块、乱柴杂草掩埋了牺牲战友的遗体,抬起重伤昏迷的舒殿友,搀扶着继续向北突围,拂晓前来到李营子北沟。在这里,舒殿友停止了呼吸。
典型英烈
在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抗争的热河英烈名谱中,有许多典型的代表人物,抗日小英雄丙丁火,以15岁年龄凛然对敌,英勇不屈;巾帼英雄白玉春,赤手空拳与敌搏斗,英勇就义,气壮山河……
丙丁火(1929~1944)原名巩树安,热河平泉长胜沟隔山营村人。父亲巩治山、二哥巩树元(丙丁雷)都是乡村医生。1943年2月,巩树元参加了游击队,丙丁火从此成了“八路军小战士”,时常与哥哥一道出入平泉街,为部队购买药品、转送情报。同年5月,丙丁火参加游击队。在6月的一场激战中,丙丁火被日伪“讨伐队”抓到了平泉街,押入日本宪兵队。在宪兵队里,面对敌人的百般利诱,他佯装什么也不知道,敌人信以为真,把他留下来给协合会事务长、日本人仁科当“博役”。在仁科那里,丙丁火忍辱负重,假作殷勤,“忠实”服务。7月中旬的一天,他乘夜幕降临,拿走一支“马三八”大盖枪逃离宪兵队,辗转找到赵洪武游击队。
1944年6月的一天,游击队转移到宁城八里罕。不久,游击队被敌重兵包围。几经突击,部分队员突围出去,队长赵洪武、丙丁火等18人在弹尽无援与敌人肉搏中,不幸被捕。
敌人用汽车把被俘的游击队指战员运到八里罕河南,相继杀害了赵洪武和15名战士,妄图以此来威吓丙丁火,使他投降。丙丁火大义凛然、誓死不屈,最终被敌人用刺刀刺杀。
建国初,热河省政府副主席、原三区队政委杨雨民曾在热河省委机关报——《群众日报》上发表专文《马三八及其它》,记述丙丁火的事迹,颂扬他的精神,并以之缅怀他、祭奠他。作为勇于为国捐躯的小英雄,丙丁火的抗日斗争事迹可歌可泣,勇敢精神可钦可鉴。正如杨雨民在其撰文中所说:“丙丁火小同志与其他很多热河人民,为解放人民牺牲奋斗的英雄事迹总是常新的。”
▲苏连存烈士的毛衣(国家二级文物)
▲七烈士纪念碑
第二篇:革命英烈 永垂不朽活动总结
革命英烈 永垂不朽
—2014年水源小学清明节“缅怀英烈”活动总结
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们水源小学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全体队员开展了一次以“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先烈遗志”为主题的活动。号召同学们时刻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同学们通过板报、班队会、读书活动等活动形式了解了革命烈士的崇高精神,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活动,队员们已经深深地懂得了生命的可贵,懂得了如何去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建设好家乡,探索科学的奥秘。
水源小学:少先队大队部
图书室
2014年4月5日
第三篇:《永远的丰碑》读后感
[《永远的丰碑》读后感]
品读红色经典,书写精彩人生
——《永远的丰碑》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永远的丰碑》这一本书,这本书列举了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使我深受感动,《永远的丰碑》读后感。那些曾经在风雨如磐的日子里为了理想、信念,为了民族和国家的美好明天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如一座座丰碑永远展现在我们面前,不论威慑和诱惑,他们都昂着头,为美丽的新中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书中写到了叶挺将军,在遭遇国民党重军包围的严重情况下,叶挺将军指挥部队奋战八昼夜,读后感《《永远的丰碑》读后感》。但在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叶将军被扣押后,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他严词拒绝,坚贞不屈。叶将军牺牲后,毛泽东主席亲笔写了敬献给叶将军“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挽词。我很敬佩叶挺将军,他能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从容自定的拒绝出卖战友,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值得我学习。
还有女共产党员江竹筠,在读书的时候她就有加入共产党的愿望。就这样,江竹筠秘密加入了共产党。但在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老虎凳、皮鞭、竹签刺指甲等残酷的刑罚,江竹筠毫不畏惧。从她口中敌人连一个有用的字也捞不着。气急败坏的敌人把江竹筠打入死牢。而江竹筠依然在监牢中坚持革命活动。但1949年11月14日,敌人把年仅29岁的江竹筠杀害了。江竹筠的精神和胆量值得我佩服。我要向江竹筠学习,做一个坚贞不屈、真正勇敢的人。
通过阅读《永远的丰碑》,我真正体会到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令敌人胆战心惊,同时令我由衷敬佩。他们的革命事迹流传到我们心中,他们革命品质永远存在,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
第四篇:永远的“绿色丰碑”
永远的“绿色丰碑”
——学习谷文昌精神心得体会
“山鸟啼,红花开,阳光照大路,少先队员扫墓来,……”还记得年少时候,清明节前夕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到谷文昌塑像前献上花圈扫墓悼念,村里的老人们也会提着祭品前来拜祭,至今还传承着“先祭谷公,后祭祖宗”的习俗。
从风沙肆虐到绿树成荫,从秃废荒芜到海滨强县,谷文昌同志为东山人民播下绿色,种下了希望,他的精神在东山岛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充分体现了一名中共党员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致力发展的宗旨意识,是一座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永垂不朽的“绿色丰碑”。在近期全县掀起学习谷文昌精神的热潮中,我通过文件读本、新闻报刊、电视电影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加深对谷文昌精神的学习和理解。
一、遥想昔日东山,瞻仰谷公事迹
小时候经常到陵园附近玩耍,树荫的清凉、空气的清晰令人感觉惬意万分。每当站在他的石雕塑像前,看着“绿色丰碑”四字,便心生敬畏,随处可见的一草一木是他的心血,是战胜风沙的有力凭证,他的名字叫做谷文昌。
昔日3.5万亩荒沙滩侵袭村庄田园,是谷文昌同志率领广大东山人民在全县掀起轰烈扎实的造林运动,在194公里的海岸线筑起了“绿色长城”,战胜了风沙,根治了旱涝。“如 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就是他的誓言。他病故后就埋葬在这片洒满汗水的土地上,“先祭谷公,后祭祖宗”不是迷信,而是东山人民对他崇敬、感恩和思念,虽然时隔三十多年,但是他的名字一直铭刻在人民的心中,随着东山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对他的怀念愈发浓厚。
二、坚持政治学习,加强自身修养
谷文昌精神弘扬出一种以人为本的态度,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在带领东山军民改造环境、发展生产的过程中,谷文昌同志虚心求教,坚持先试验再推广的工作方法,要求干部不仅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实践中学。谷文昌精神是东山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与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内容高度契合、一脉相承。我们更应把坚持弘扬学习谷文昌的革命精神,牢记党的宗旨,端正正确的观念取向,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也需要及时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多深入基层听意见,多与群众沟通学经验,以理论学习加强实践能力,以实践经验提高学习水平。同时正视自己的不足,多反省,勤学习,促进步。
三、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办事能力 为群众办事,不在职务高低,能力大小,更重要的是倾心尽力,任劳任怨,无怨无悔。谷文昌在治沙问题上,面临一次又一次挫折,在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他总是不断尝试新方法、新路子,最终成功绿化了东山大大小小的山头和沙滩,筑起了近二百公里长的沿海“绿色长城”。这充分说明,人的潜力无穷大,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端正自身态度,敢于不断地尝试、探索,承得住失败压力,经得住挫折考验。
“坚信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道出了谷文昌同志一生为人民服务永无止境的工作态度。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像谷文昌同志一样,有一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有一种不计个人荣辱得失的境界,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学习谷文昌精神,就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学会换位思考,凡是涉及到群众利益的事,都要全力以赴去做,从解决好群众最需、最盼、最急、最怨的问题入手,可以一次办好的事情绝不让群众跑多趟,坚定决心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四、发挥党员作用,传承优良传统
谷文昌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1958年他曾被调为二把手,但毫无怨言,还是一如既往地工作。他从不以权谋私,对家属子女绝不搞特殊化。谷文昌同志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致力发展的实干精神,清廉无私的优良 品格,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彰显出一名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和崇高品格。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员,要有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受得住利益的诱惑。学习谷文昌精神,就要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自觉加强党性锤炼和人格修养,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想和恶习的影响,勇于扎根基层,主动在条件艰苦的地方磨炼意志,砥砺品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始终不忘做一个党性强、修养高、品德好的人,从而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条件在变,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不能变,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传统不能丢。与谷文昌同志那个时代相比,虽然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条件改善了,但却不能因此而高调消费、铺张浪费。要经常提醒自己,低调实在一点,要在物质利益和个人待遇方面保持普通性,在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方面体现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去服务人民群众。在人的一生中,谁也回避不了“名利”,名利对于每个人来说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像谷文昌同志那样,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把擦亮“共产党员”这个光辉名称作为最大的名,把为人民群众谋得更大、更广泛的利益作为最大的利。
谷文昌同志的事迹非常感人,谷文昌的精神催人奋进。他一生牢记党的宗旨,执政为民、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致 力发展,体现了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高风亮节,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绿色丰碑”。
谷文昌精神没有随时间逝去而褪色,仍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榜样,也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的支撑,更是实现“国际旅游海岛”宏伟目标的驱动力。我们认真弘扬学习谷文昌精神,学习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与时俱进,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魅力东山,幸福家园”,实现我县改革和发展的宏伟目标。
第五篇:《永远的丰碑》读后感
品读红色经典,书写精彩人生
——《永远的丰碑》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永远的丰碑》这一本书,这本书列举了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使我深受感动,《永远的丰碑》读后感。那些曾经在风雨如磐的日子里为了理想、信念,为了民族和国家的美好明天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如一座座丰碑永远展现在我们面前,不论威慑和诱惑,他们都昂着头,为美丽的新中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书中写到了叶挺将军,在遭遇国民党重军包围的严重情况下,叶挺将军指挥部队奋战八昼夜,读后感《《永远的丰碑》读后感》。但在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叶将军被扣押后,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他严词拒绝,坚贞不屈。叶将军牺牲后,毛泽东主席亲笔写了敬献给叶将军“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挽词。我很敬佩叶挺将军,他能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从容自定的拒绝出卖战友,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值得我学习。
还有女共产党员江竹筠,在读书的时候她就有加入共产党的愿望。就这样,江竹筠秘密加入了共产党。但在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老虎凳、皮鞭、竹签刺指甲等残酷的刑罚,江竹筠毫不畏惧。从她口中敌人连一个有用的字也捞不着。气急败坏的敌人把江竹筠打入死牢。而江竹筠依然在监牢中坚持革命活动。但1949年11月14日,敌人把年仅29岁的江竹筠杀害了。江竹筠的精神和胆量值得我佩服。我要向江竹筠学习,做一个坚贞不屈、真正勇敢的人。
通过阅读《永远的丰碑》,我真正体会到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令敌人胆战心惊,同时令我由衷敬佩。他们的革命事迹流传到我们心中,他们革命品质永远存在,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