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环境法制观

时间:2019-05-14 22:5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人为本的环境法制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人为本的环境法制观》。

第一篇:以人为本的环境法制观

以人为本的环境法制观 「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该方针对我国政治经济法律各方面不仅有深远的启迪,还将产生长远的影响,对我国的环境立法和司法实践也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本文 分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并辨析了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以人为本”的区别。同时,本文还力图探究如何在环境法制理念上认识“以人为本”,以及如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领域内贯彻和实现“以人为本”等问题。

一、以人为本的多种含义

以人为本的口号,我国自古有之。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子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①意即:人民是建立和巩固霸王之业的根本。这表现了管子对人的作用和价值的重视与肯定。然而,这种“以人为本”,把人民当作封建君主实现个人独裁的重要工具,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②公元14-16世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也盛行过“人本主义”,即以人为本的主义。它针对中世纪的以神为中心,要把人的地位从上帝的压迫之下解放出来,成为中心。这就是人本。③2002年11月党召开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笔者认为,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人为本”,在价值观上不同于我国古代传统的“以人为本”观,在内容上也区别于西方“人本主义”,有着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它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1.在价值观层面上,以人为本,即是以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人”可以理解为作为个体的人,也可以理解为处在社会金字塔下层为数众多的普通民众,还可以理解为与自然其它物种相对的全体人类。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首要满足和保护的还是社会普通民众的利益。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首先,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还是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只有先把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解决了,才能实现更高的目标更大的发展。其次,近些年来我国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大量的社会财富开始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中,而大部分人民的利益需要并没有得到较充分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关注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更为迫切。

2.在方法论的层面上,以人为本,是指充分的尊重人,把人的能力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放在第一位,通过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来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进步。

3.在认识论的层面上,以人为本,是指以人的生活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马克思曾明确说过,“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他认为,人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相联系的,处在社会中的人。要解决人与经济,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环境等诸多问题,最终还是从具体的人群所处的社会现实和具体生活条件为考察点。[!--empirenews.page--] 4.我国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力图解决的根本问题的就是协调人的生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在工业化大生产高度发达的今天,吸取中国传统和西方文化的精华,从一个新的角度启发了新的环境法制观念,提供了新的环境法制思路。

二、“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之比较

作为环境法价值观的一种,人类中心主义久已存在,并在传统的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相对人类中心主义。鉴于相对人类中心主义仍然处在一个不稳定的变动发展过程中,本文所讨论的人类中心主义,仅仅指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圣经?旧约?创始纪》中写道:“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上帝赐福他们说:”你们要生养许多儿女,使你们的后代遍及全世界,控制大地。我要你们管理鱼类,鸟类和所有动物。“宗教无疑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起源之一。由圣经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分析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信念如下:

第一: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在自然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人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是世界的绝对的“主人”,人有权可以任意支配、统治、处置一切非人类的自然物。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自然处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

第二:人类是一切价值的来源。环境对人类来说只具有工具性的价值。环境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和利益。“,因此,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张者们只关注人类而不关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只知索取而不知回报,完全将自然界视作自己任意宰割的对象。

第三:在伦理观上,人类对动植物和其它环境因素既无需敬畏,也不必尊重,更不用付任何责任。

由于人类中心主义和以人为本在字面意思上十分相似,很容易让公众和国际友人产生认知上的混淆。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二者进行理论上的比较区分,以正视听。这二者虽然都十分重视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但彼此间仍然有很大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在于:

首先,二者生长的历史文化土壤不同。人类中心主义,最初来源于希伯莱文化中的上帝创世纪神话。基督教继承了该观点,认为上帝将自然托管给了人类,人类对自然的肆意处置符合神的旨意。进入中世纪以后,生产力发展,科学进步,人类开始相信科学有绝对地征服世界驾驭世界的力量,从而就更加认为自己是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的中心。④。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发展,是西方唯心主义宗教神话和科学万能论的奇怪融合。

而在中国,“以人为本”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民为重,君为轻”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唐朝时,宰相魏征就提出,人民就像载舟之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以民为本,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这种历史传统,是当今“以人为本”文化土壤之一。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东方中国,人的作用得到肯定,并不是源于神的旨意。这个结论,不是由于宗教神话的规定,而是统治阶级在一次一次和广大人民斗争实践的过程得出的。这样,“以人为本”的滥觞就打上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empirenews.page--] 其次,二者的主体以及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同。人类中心主义主张 人是自然的主人,对自然有绝对的支配权。在这里,人类和自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主体。整个人类和自然环境对立了起来,二者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以人为本则不同。它主张的是,在人类社会内部,有两个主体。一个是社会的管理者-政府,一个是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强调的是,政府应该以人民群众为本。和人类中心主义不同,以人为本对应的双方主体是人类中的两个群体,而非人和自然。因此,以人为本的观念事实上并未主张人类居高临下地征服自然,它未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留下了必要的空间,为缓解机器大工业发展后人和自然之间尖锐的矛盾留下了余地。

最终,二者的价值观不一样。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是一元的,短视的。说一元,是指人类中心主义仅仅肯定人类的价值,除了人类的价值和需要之外,世界上任何物种,任何自然元素都没有独立的价值。说短视,是指,人类中心主义关注强调的,只是当代人的价值,或者是人眼前的,可以看得到并很快实现的价值。⑤。然而,人类不认为自然没有独立的价值,并不意味着自然的独立价值就不存在了。并且,人类目前所看到的自然对人类的价值,也仅仅是自然对人类宝贵贡献的一部分。所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一元性和短视性,使得它在应用于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缺陷。

以人为本的环境法制观,其价值属性是二元的,具有辨证性和长远性。说价值属性是二元的,指的是以人为本,既强调人类的利益,又要求保护环境。我们要注意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的原文,是将“以人为本”和“全面,谐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一个句子里一起提出的。这就意味着,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题中之义。说辨证性,是指以人为本,是对立统一,有主有次,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状况而不断调整和发展的。作为一个物种对自身的维护,以人为本也认为人类的利益在根长远本上是第一位的,环境的利益是第二位的。这就是对立和主次。但是,人类无法离开环境,人类是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活的,损害环境也会损害人类的利益。这样,二者就统一起来。长远性,是指以人为本的环境法制观,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致力于做到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它甚至还为我们在经济和文明充分发展的几十年,几百年后,从伦理的角度重新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留下了必要的理论空间。价值观的不同,是人类中心主义和以人为本的本质不同。

以人为本的科学价值属性和文化背景,决定了它是一种新生的,中国特色的理论。虽然它在产生时也参考过国外优秀的理论成果,但它和人类中心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

三、环境法上的以人为本,要致力于环境正义,保护弱势人群的环境权益。

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和人类社会的膨胀和发展同步的。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们对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急剧增长,自然资源被大肆掠夺性开采,大量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直接向自然排放。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环境恶果,例如:酸雨,臭氧层破坏,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以及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这些恶果严重的危害到人们的生活,健康,生命安全乃至下一代人的生存发展机会。[!--empirenews.page--] 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环境立法和实践上显然要维护人们在环境上的种种利益。我国《环境法》第一条明确体现了该原则 它规定:“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对这一点,笔者并无异议。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环境恶果的承担往往并不公平。一个住在被工业污染的河流的农民和一个住在城市中精致小区里的市民,他们对环境恶果的承担是不一样的。对这个农民来说,由于购买力不高,他不会消费多少工业产品,但污染的河流直接影响他的取水,灌溉,直接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和生计,影响到他的生存。对市民来说,他消费了许多产品,呼吸了些许工厂污染的大气,但他的生活还是可以基本正常的运转的,并且由于清洁空气等环境权的提出,他的生活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不同的人群对环境恶果的承受是不同的。环境问题由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共同造成,环境破坏的恶果却并不平均的散布在所有人的生活领域中,深受恶劣环境影响的往往是处在社会金字塔底层的弱势群体。笔者并不反对基本生活环境已得到较好满足的人们发出自己的呼声,满足自己享受环境的权利。但是,笔者主张,在环境关怀上,要更注意对弱势人群的保护。他们的环境权益,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如果不对他们的环境权益加以保护,他们不但无法享受环境,甚至无法发展和生存

为了在环境法上体现以人为本,我们可以引入“环境正义”这一理念。环境正义是环境社会学上的理念。它力图关注和解决的施少数族群和弱势群体的土地和资源被侵犯,以及他们被迫承受各种废弃物被毒害的问题。在资源逐渐匮乏,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的今天,-环境正义主张少数民族和弱势群体有免于遭受环境迫害的自由,主张社会资源应该公平分配,并应该永续利用以 提升人民的生活素质,主张每个人,每个社会群体对干净的土地、空气、水和其它自然环境有平等享用的权利。

环境正义的理论缘起于美国。美国国家环保局对环境正义下了定义。环境正义,指在环境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遵守和执行等方面,全体人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收入、原始国籍和教育程度,应得到公平对待并卓有成效地参与。公平对待是指,无论何人均不得由于政策或经济困难等原因,被迫承受不合理的负担,包含工业、市政、商业等活动以及联邦、州、地方和部族项目及政策的实施导致的人身健康损害、污染危害和其他环境后果。同时,美国理论界对环境正义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美国学者罗伯特?布勒德将环境正义分为三种:程序正义、地理正义和社会正义。程序正义指的是公平问题,即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评价标准和执法活动以不歧视的方式实施的程度。地理正义指的是在有色人种和穷人社区选择危险废物处置场所的问题。在我国,虽然不存在人种的歧视问题,但在危废物的处置上,理当更加注重对弱势人群的保护。因为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往往十分弱小。社会正义,是关于社会因素,例如种族、民族、阶级、政治权力怎样影响和反映到环境决策上的问题。⑥笔者认为,这样的理念和主张,是值得我们在学[!--empirenews.page--] 术上多加探讨和研究的,也是值得我们在环境立法和司法中考虑和借鉴的。

四、鼓励和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改变我国环境保护单纯由政府行政主导的局面。

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活动中,公民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环境利益相关的决策活动,以使该项决策符合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各国环境保护的实践证明,公众参与制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环保对于公众参与的立法大致见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此外,《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8月3日)中也规定:“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这些单行法规对公众参与只是做出了原则的规定,缺少一套完整成熟的制度使得公众参与落到实处。

1.在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具体规定公众参与的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实施对环境可能有重大影响的活动之前,就该活动发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回避,减轻重大环境影响的重大措施和方案,经过对各项结果的综合考虑以及公开审查后,决定是否实施该活动的一系列程序的总称。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从决策的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公众的参与,首先应该在这个阶段得到保障。因为建设和规划单位在制定建设项目和规划书时,考虑的往往是其能否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而对于建设规划带来的环境成本,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在短期的经济发展过后,长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逐渐凸显出来,直接影响和危害到广大人民的生活和安全。在这个阶段,由于种种不良环境后果都是预先的,所政府审批部门很容易忽略环境问题,批准有害建设规划的实施。社会公众则不然。任何建设项目和规划,都直接作用于社会公众生活的周边环境,和他们的利益休戚相关。因此,公众对环境影响的认识更直观,对周边生活环境的变化更敏感,从而也具有较强的监督作用和参与环境评价的积极性,最适合于参与项目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新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第5条,第11条和第12条规定了公众参与的原则和参与形式。但是,仍然缺少完整具体的制度规定和硬性的要求保证它的落实。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公众参与,很可能会由于制度的缺陷而沦于口号。

环境影响评价法最早始于美国。美国《国家环境政策实施程序条例》有着比较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有一些经验可供我们借鉴。例如,在主管机关制定环境影响报告书(EIS)的活动中,公众参与是必需的,为法律所硬性要求。在制定EIS的项目审查阶段,法律要求主管机构必须向公众公布事宜,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在准备EIS草案的阶段,主管机构要向地方机构,团体和提出申请的个人发送草案,听取他们的意见。该条例规定,只有主管机关向公众发送草案,该行为才符合法律的规定。在EIS最终文本的编制阶段,必须将公众的意见和主管机关的答复设专章在文本中载明,然后再次征求公众意见。30日后如公众没有提出新的意见,始定稿。以上各点保障了公众参与得以切实发挥作用,对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制定公众参与制度也不无启发。[!--empirenews.page--] 2.在诉讼法上直接赋予公众以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资格

环境诉讼是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当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第一道预防性的环保防线被突破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提出诉讼,要求赔偿就成了第二道救济性的环保防线。

环境诉讼由环境侵权引起。环境侵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环境污染直接侵害到私人利益,比如化工厂毒气泄漏致人疾病。对这种侵权,传统的诉讼制度规定受害人可以就自己的受损权利提起民事诉讼。另一种是环境污染或破坏并没有直接侵害私人利益,它侵害的是社会的公共利益,并通过侵害公共利益间接地侵害个人的利益。对这一类的侵权,法律把诉权交给了国家公诉机关和行政机关,公民个人、社会团体不能代表公共利益在公益诉讼中作为原告起诉。比如,向河流排污污染河流,则公民或环境保护团体并不能直接对排污单位提起民事诉讼。如果要通过诉讼途径制止其向河流(公共财富),则只有政府才有权利提起停止损害的民事诉讼⑦。

对第二类环境公益侵权,我国传统的诉讼制度有其不能适应的地方。根据其规定,国家垄断了环境公益诉讼。当国家对于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出于种种原因不起诉或不追究时,社会公众由于没有诉讼的资格而无法起诉和追究,环境公共利益显然不能得到维护。

因此,针对环境公益侵权,有必要赋予公众诉权。在诉讼法上,当环境作为一种公共利益受到直接或间接损害时,应允许公众(包括公民个人、集体)、社会团体等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人,对行为人提起民事或行政的诉讼。以此可以充分发挥公众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力量,弥补政府力量的不足。

3.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NGO)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独立的民间组织。(NGO 定义,发展与政策建议,王名 清华NGO研究所所长)。第九届全国人大环境和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在“1997年中国环境论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指出:“社会团体代表着各自群体的利益,具有组织公众、积极参与、共同行动的能力和积极性。在环境与发展事务中,社会团体的作用是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

但是,目前我国法律的规定很不利于环保民间组织的设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第六条规定:国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或者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这意味着: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成立一个全国性的NGO,得找一个国家部委级的“主管机关”,显然实施的难度较大。该条例第十条规定:成立社会团体,应当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全国性的社会团体要有10万元以上活动资金,地方性的社会团体和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要有3万元以上活动资金。而我国绝大多 数NGO都没有充分的经济来源。该规定限制了NGO正常和合法地发挥作用。对比之下,在加拿大登记成立NGO 非常简单:不需要主管单位,一群人自愿组织起,有一个章程和一个管理机构(board of administration),只需有很少的费用,就能够成立一个NGO.。该条例的第十三条还规定,“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没有必要成立的”,登记管理机关不予批准筹备。这是否意味着:行政机关可能会以已有一家环保组织为由,拒绝批准筹备其它具有相似宗旨的NGO?如“绿家园”志愿者代表汪永晨曾说:“从1996年成立至今,绿家园还没能登记注册。其实不止我们绿家园,很多环保机构都没有一个合法的社团身份,因为北京地区有一家官办的‘中国环境工作者协会’先注册了,所以其他同类的环保组织就不能再注册了。” ⑧[!--empirenews.page--] 经过如上分析,笔者建议对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修改。放松对环保组织要求有政府主管机关的限制。降低对环保社团注册资金的苛刻要求。对于该条例第十三条最好予以修取消。如此方能弘扬以人为本,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普及环保意识,监督评价政府部门民主决策和反映社情民意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的NGO提供宽松的法律环境,助其生长壮大。

注释:

①管子,《管子·霸权》,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②夏甄陶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1-3 论以人为本。

③文聘元 西方艺术的故事 百花文艺出版社。

④王文科 人类中心主义解读。

⑤邱耕田 从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相对的人类中心主义。

⑥文同爱 美国环境正义概念探悉。

⑦金福海 论环境利益公众保护制度。

⑧李咏 中国NGO狭缝求生《财经》2002年第3期。

第二篇:以人为本的环境法制观

「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该方针对我国政治经济法律各方面不仅有深远的启迪,还将产生长远的影响,对我国的环境立法和司法实践也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本文 分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并辨析了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以人为本”的区别。同时,本文还力图探究如何在环境法制理念上认识“以人为本”,以及如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领域内贯彻和实现“以人为本”等问题。

一、以人为本的多种含义

以人为本的口号,我国自古有之。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子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①意即:人民是建立和巩固霸王之业的根本。这表现了管子对人的作用和价值的重视与肯定。然而,这种“以人为本”,把人民当作封建君主实现个人独裁的重要工具,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②公元14-16世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也盛行过“人本主义”,即以人为本的主义。它针对中世纪的以神为中心,要把人的地位从上帝的压迫之下解放出来,成为中心。这就是人本。③2002年11月党召开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笔者认为,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人为本”,在价值观上不同于我国古代传统的“以人为本”观,在内容上也区别于西方“人本主义”,有着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它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1.在价值观层面上,以人为本,即是以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人”可以理解为作为个体的人,也可以理解为处在社会金字塔下层为数众多的普通民众,还可以理解为与自然其它物种相对的全体人类。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首要满足和保护的还是社会普通民众的利益。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首先,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还是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只有先把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解决了,才能实现更高的目标更大的发展。其次,近些年来我国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大量的社会财富开始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中,而大部分人民的利益需要并没有得到较充分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关注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更为迫切。

2.在方法论的层面上,以人为本,是指充分的尊重人,把人的能力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放在第一位,通过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来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进步。

3.在认识论的层面上,以人为本,是指以人的生活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马克思曾明确说过,“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他认为,人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相联系的,处在社会中的人。要解决人与经济,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环境等诸多问题,最终还是从具体的人群所处的社会现实和具体生活条件为考察点。

4.我国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力图解决的根本问题的就是协调人的生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在工业化大生产高度发达的今天,吸取中国传统和西方文化的精华,从一个新的角度启发了新的环境法制观念,提供了新的环境法制思路。

二、“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之比较

作为环境法价值观的一种,人类中心主义久已存在,并在传统的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相对人类中心主义。鉴于相对人类中心主义仍然处在一个不稳定的变动发展过程中,本文所讨论的人类中心主义,仅仅指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圣经?旧约?创始纪》中写道:“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上帝赐福他们说:”你们要生养许多儿女,使你们的后代遍及全世界,控制大地。我要你们管理鱼类,鸟类和所有动物。“宗教无疑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起源之一。由圣经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分析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信念如下:

第一: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在自然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人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是世界的绝对的“主人”,人有权可以任意支配、统治、处置一切非人类的自然物。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自然处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

第二:人类是一切价值的来源。环境对人类来说只具有工具性的价值。环境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和利益。“,因此,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张者们只关注人类而不关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只知索取而不知回报,完全将自然界视作自己任意宰割的对象。

第三:在伦理观上,人类对动植物和其它环境因素既无需敬畏,也不必尊重,更不用付任何责任。

由于人类中心主义和以人为本在字面意思上十分相似,很容易让公众和国际友人产生认知上的混淆。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二者进行理论上的比较区分,以正视听。这二者虽然都十分重视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但彼此间仍然有很大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在于:

首先,二者生长的历史文化土壤不同。人类中心主义,最初来源于希伯莱文化中的上帝创世纪神话。基督教继承了该观点,认为上帝将自然托管给了人类,人类对自然的肆意处置符合神的旨意。进入中世纪以后,生产力发展,科学进步,人类开始相信科学有绝对地征服世界驾驭世界的力量,从而就更加认为自己是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的中心。④。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发展,是西方唯心主义宗教神话和科学万能论的奇怪融合。

而在中国,“以人为本”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民为重,君为轻”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唐朝时,宰相魏征就提出,人民就像载舟之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以民为本,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这种历史传统,是当今“以人为本”文化土壤之一。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东方中国,人的作用得到肯定,并不是源于神的旨意。这个结论,不是由于宗教神话的规定,而是统治阶级在一次一次和广大人民斗争实践的过程得出的。这样,“以人为本”的滥觞就打上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

其次,二者的主体以及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同。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是自然的主人,对自然有绝对的支配权。在这里,人类和自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主体。整个人类和自然环境对立了起来,二者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以人为本则不同。它主张的是,在人类社会内部,有两个主体。一个是社会的管理者-政府,一个是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强调的是,政府应该以人民群众为本。和人类中心主义不同,以人为本对应的双方主体是人类中的两个群体,而非人和自然。因此,以人为本的观念事实上并未主张人类居高临下地征服自然,它未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留下了必要的空间,为缓解机器大工业发展后人和自然之间尖锐的矛盾留下了余地。

最终,二者的价值观不一样。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是一元的,短视的。说一元,是指人类中心主义仅仅肯定人类的价值,除了人类的价值和需要之外,世界上任何物种,任何自然元素都没有独立的价值。说短视,是指,人类中心主义关注强调的,只是当代人的价值,或者是人眼前的,可以看得到并很快实现的价值。⑤。然而,人类不认为自然没有独立的价值,并不意味着自然的独立价值就不存在了。并且,人类目前所看到的自然对人类的价值,也仅仅是自然对人类宝贵贡献的一部分。所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一元性和短视性,使得它在应用于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缺陷。

以人为本的环境法制观,其价值属性是二元的,具有辨证性和长远性。说价值属性是二元的,指的是以人为本,既强调人类的利益,又要求保护环境。我们要注意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的原文,是将“以人为本”和“全面,谐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一个句子里一起提出的。这就意味着,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题中之义。说辨证性,是指以人为本,是对立统一,有主有次,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状况而不断调整和发展的。作为一个物种对自身的维护,以人为本也认为人类的利益在根长远本上是第一位的,环境的利益是第二位的。这就是对立和主次。但是,人类无法离开环境,人类是在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活的,损害环境也会损害人类的利益。这样,二者就统一起来。长远性,是指以人为本的环境法制观,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致力于做到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它甚至还为我们在经济和文明充分发展的几十年,几百年后,从伦理的角度重新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留下了必要的理论空间。价值观的不同,是人类中心主义和以人为本的本质不同。

以人为本的科学价值属性和文化背景,决定了它是一种新生的,中国特色的理论。虽然它在产生时也参考过国外优秀的理论成果,但它和人类中心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

三、环境法上的以人为本,要致力于环境正义,保护弱势人群的环境权益。

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和人类社会的膨胀和发展同步的。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们对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急剧增长,自然资源被大肆掠夺性开采,大量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直接向自然排放。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环境恶果,例如:酸雨,臭氧层破坏,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以及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这些恶果严重的危害到人们的生活,健康,生命安全乃至下一代人的生存发展机会。

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环境立法和实践上显然要维护人们在环境上的种种利益。我国《环境法》第一条明确体现了该原则 它规定:“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对这一点,笔者并无异议。

第三篇:法制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如何树立和培养法制观念 何青林(学号 20114509 电气 11 班)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由此可见规矩的重要性。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规矩不全是落后的,不全是阻碍进步的桎梏,而在很多情况下,规矩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对于国家来说,各种法律法规,也就是法制,就是这规和矩。我们的国家是法治国家,我们的社会是法治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都需要法制!在法 制这个框架下,我们的国家正常高速运行着。可以想象,没有法制,我们的国家是怎样的? 法治的实现需要法制,需要每一位国家公民的参与。我们是大学 生,我们是国家之希望、民族之未来,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 力培养我们,以希望我们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想象,一个没有 法制观念的有才之人是多么可怕,他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的贡献有可能 是负数。所以,树立和培养法制观念对于我们大学生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我们目前的活动范围大部分是在校园。校园 是一个相对宁静祥和的区域。但是并非所有人都会永远呆在学校里,即使留在学校里,也很难保证不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由此可以看出,树立和培养法制观念对于我们大学生是很有必要的!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既然讲到要树立和培养法制观念,我们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法制。在我们思修课本上面,法制的解释是国家各种法律制度的简称,是一 种社会制度。我们的国家的法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社 会主义法律精神贯穿于我国法律的始终。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人人都要懂法,依法办事。这 是我们每一位当代大学生都应该树立的观点。而且只有依法办事,大 家的利益才能够得到最大的保障!首先,我们应该让自己成为一个负责人的。对自己如此,对他人 更是如此!在做事情之前,我们应该思考这些事情的后果。不要想着 恶果出来了再来补救,再来后悔。既然要这样苍白地补救,为什么当 初要这样做呢?可以看到,现在曝光的很多违法事件都是因为当事人 不负责任造成的。可以想象,三鹿公司的高层如果想到了这些事情的 恶果,并对消费者负责,三鹿奶粉事件就不会发生了!做一个负责任 的人,这不仅在我们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所提倡的,即使是在其他社 会制度下也是必要的!一个负责任的人,违法的概率会小一些!然而即使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也不能保证他一定不违法。一个人 能够思考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没有任何漏洞,而这些漏洞就 有可能是违法的。所以,我们还应该学习各种法制与法制相关的东西,这里就是说的是法律以及和法律相关的东西!当然要学习和了解各种法律知识。这是基础,就像数学之于工科,就像语文之于文学。没有这基础,就像一个不懂文字的婴儿欲图创造 优美的文学一样不现实!但是我们国家的法律数目众多,要想全部掌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握绝非易事,实际上全部掌握也不是必需的。但是我们至少要对它们 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如果遇到相关的事情,我们应该知道向哪一部法 律寻求帮助。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以网 络为代表的媒体的发展,使信息的获取变得轻松。虽然我们目前处在 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我们仍然能够通过网络方便地获取法律知识,以充实我们自己的法制修养。学习了解各种法律仅仅是基础,这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绝非 万能钥匙。我们制定法律,最终目的并不是惩罚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是想阻止大家违反这些规定。我们还应该培养法律思维方式。什么 是法律思维方式呢?它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 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于取向。它具有以下特征:将法律,要以法 律为准绳; 讲证据,要以证据为根据; 讲程序,从法律出发; 将法理,要运用法律原理和精神。在现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应该培养社 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我们要多多关注身边的事情。我们自己要树立和培养法制观念,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但 是,并非所有人都有法制观念。违法乱纪的事情时有发生,有时就发 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与它们做斗争。着可以算 是将法制观念付诸实践,这也是培养自己法制观念的形式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树立了法制观念,我们的国家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更 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国家!我们大学生就是应该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参考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第四篇:以人为本树三观

以人为本树“三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总书记提出的“三观”,是全面推进党建伟大工程的根本要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做到个人形象“一面旗”、干事创业“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事业观是人们对事业的根本态度和根本看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重在做到“三个一”:即个人形象“一面旗”、干事创业“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领导干部要做到个人形象“一面旗”,就必须牢记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以报恩之心和无私奉献回报组织和人民,这不仅是党性要求,也是为政准则。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保持优良作风作为立身之本和从政之要,作为日常行为和终生追求。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进取意识、节约意识,坚决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在各种诱惑面前绝不能心理失衡,行为失检,形象失态。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畏艰难、奋力拼搏,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当前,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前所未有。只有勇于创新、积极作为,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开拓发展思路。只有平时敢说“向我看齐”,关键时刻敢喊“跟我上”,处处彰显表率作用和模范作用,才能真正成为推进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头雁”。领导干部要做到干事创业“一团火”,就必须树立事业大如天、责任重如山的责任意识,以进取心对待事业、以平常心对待自己,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始终保持干实事、创大业的激情,对事业、对人民始终有火一样的热情,时刻不忘权为民用、情系百姓、关注民生。领导干部要做到谋事布局“一盘棋”,想问题、办事情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协调联动、稳步推进,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工作观是人们对工作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包括工作态度、作风、方法以及判断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认识。工作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落脚点,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才能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到实处。无庸讳言,有的领导干部还存在一些错误的工作观,表现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自由主义等等。这说明,执政时间越长,越要防止脱离群众;信息渠道越多,越要防止蔑视民生;通讯手段越发达,越要防止听不到真实的声音;交通越便利,越要防止不深入实际。所以,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坚持以人为本是前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领导干部要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从群众的呼声、意愿中把握科学发展的着力点,从群众的智慧、力量中汲取应对困难的好办法,从群众的实践、经验中寻找推动工作的突破口,多出一些亲民之策、为民之举,多办一些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在干部心里有多重分量,干部在群众心里就有多重分量。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做到“三问于民”是关键。“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群众是生活的先知,冷暖甘苦感受最深;群众是智慧的源泉,改革发展的体会最多;群众是施政的基础,政令得失反映最真。问政于民可知施政得失,能更好地体现民愿、消除民怨、维护民利;问需于民可知群众所急,能更多地了解百姓所想所盼,解百姓所急所需;问计于民可凝聚民智,使各项决策更切实际、更合民意。三问于民,贵在真心。真心问才能问出真情、真策,真心听才能听得进、记在心,真心做才能做得好、做到位。三问于民,问是途径、听是方法、做是目的。要把问来听来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逐条落实。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要认真采纳;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和领导干部党性党风

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认真解决;对群众迫切希望办又有条件办的实事好事,要认真办好办实。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政绩是为政的成绩、干事的业绩。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对施政成绩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就是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紧密相联,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政绩,是以人为本的政绩,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政绩。因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方面要用群众观点看待政绩,自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干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不搞主观臆断和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要牢记人民的重托,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把个人追求与党的奋斗目标和人民利益相结合,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切实解决农民增收、企业改制、劳动就业、征地拆迁、土地流转以及教育、医疗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自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要用实践观点看待政绩,做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衡量政绩的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当所有的喧嚣过后,真正能被历史铭记和人民颂扬的,是那些利国家、顺民心、济苍生的人和事。应当看到,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还存在偏差,突出表现为重显绩,轻潜绩;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重官意,轻民意;重形式,轻务实。有的干部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有的干部只抓易出成果的显绩,不啃硬骨头;只关注局部利益,不顾及全局得失。有的人认为经济搞上去了就是最大的政绩,生态环境等无足轻重;有的人觉得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才能增光添彩,于是大搞形象工程;还有的人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包装打扮上,想方设法吹政绩。这样的干部不仅干不好事情,还损害了党的形象;这样的政绩,不仅科学发展无从谈起、社会和谐难以实现,而且劳民伤财甚至贻害子孙。所以,只有敬畏人民、敬畏历史,多干群众急需和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和利长远的事,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政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事业强、工作实、政绩好的满意答卷。

第五篇:我的法制观

我的法制观

——

法在我心中

机电系数控3081 王波

当第一缕晨曦映照在大地上,当第一颗繁星闪烁在夜空中,大自然的法则无时无刻不支配着穹苍。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社会的法则也无处不在地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从原始的氏族规则,到文明社会的法律,“以规矩为方圆则成,以尺寸量长短则得,以法教治民则安”。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大众的法律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建立和谐,不是华章中的时髦,不是媒体的点缀,它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需要,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谐的建立,靠你、靠我、靠我们每一个人。每个人心中有法,行为遵法,自然和谐。“以事遇法则行,不遇法则止”。若反其道而行之,背离法律、法规,就不可能有和谐可言。列车失去轨道,只能导致灾难;河水离开河床,只能造成泛滥。君不见,餐桌上染红染绿的食品,吃得人“花花肠子”,劣质装修害得小儿也惨遭白血病。这些人眼中,哪有什么国家的法,简直无异于谋财害命;君不见,为一点蝇头小利而大打出手,为一些鸡毛蒜皮而大动干戈。这些人眼中,又哪有法的影踪。连几千年前古人都懂得的仁义礼信,当代人是否需要重新温习?

法为大事,它关系到安邦定国;法又是细微如丝,它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细枝末节。只有受到大自然惩罚的时候,才知道《环境保护法》的中肯;只有遭到变质食物危害的时候,才知道《食品卫生法》的真谛。守法从每一个人始,守法 从每一细节始。唯此,个人的守法就变为大众的守法,小和谐就能汇聚成大和谐。

同时,事物总有两面性,执法的公正和执法的艺术也是构建和谐的另一重要环节。如果我们的法规能对弱势群体再多一些的体恤,我们的执法力度再实在一些,而不是敷衍塞责、互相推委,那么,警察、119官兵就不会再为讨回工钱而不惜高空跳楼的民工紧急施救了;如果“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人”的理念在我们的法规中再得到切实的贯彻,黑心老板还敢对劳工恣意欺辱?今年全国“一把手”大接访活动,把多少“千钧一发”化为“千恩万谢”,把多少积怨变成对政府的感激便是明证;如果在执法中多一些人性化,对群众多一些感情,复杂的问题也可能变得简单。有人说:法不容情,其实有些地方法和情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即使是罪犯,从砍头到枪毙到价格不菲的行刑车,正是体现了执法的人性化。人民内部更是如此,在接访的日子里我们的干警主动接近群众,消民怨、帮民困、解民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化解了一些可以避免的矛盾,社会就增加一份和谐。遵法守法是建立和谐的基础,执法为民是构建和谐的保障。二者不可偏废,二者的结合就是社会公正和正义的体现。

哲人康德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祟高的法则。” 是的,让法在我心中,在你心中,在我们的心中。

下载以人为本的环境法制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人为本的环境法制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法制教育片有感

    观法制教育片有感 如东县袁庄小学501班 杨婷婷指导老师:张秀丽 今天中午吃过饭,老师就组织我们进入多媒体教室观看了两部微型电影,都是法制教育片。尽管片子的时间很短,只有二十......

    环境政策法制工作计划

    环境政策法制工作计划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强力推进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创建美丽南阳的起步之年,更是环境政策法制建设的攻坚之年。2013年,我局的......

    观法制微电影 有感

    观看《防电信诈骗》微视频心得体会 电信诈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诈骗不是每个人都遇到过,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电信诈骗的情况。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以......

    生态观与环境

    关于如何概括生态科学所提供的新思想,使它成为人类自然观的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尚无一致的看法和界定。七十年代,苏联东欧和西方学者较多的称为“生态意识”,也有称为“生态智慧......

    转变观 育人环境

    转变观念,共创民主、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 贵州省安龙县普坪中学------王美贵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传授知识、学会做人的文明殿堂,肩负着培养和关心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要承担......

    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改善人居环境

    《物业管理条例》和《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的颁布,预示着物业管理正向法制化、市场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物业管理制度的确立,为维护物业管理市场、规范物业管理活动提供了......

    以人为本 构建图书馆和谐发展环境

    以人为本 构建图书馆和谐发展环境 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的文化传播职能至关重要,图书馆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进行文化传播,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无疑对和谐社......

    以人为本 环境与人 构建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环境与人 构建和谐校园 鸿畅镇二中位于禹州市鸿畅镇朱东文明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校共有学生900人,在职教职员工50人。几年来,我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