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林交通运输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吉林省交通运输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全省道路交通领域源头防范和系统治理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安委会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两年的交通运输综合治理行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以国家和省加强交通运输安全工作要求为指引,持续推动道路交通领域安全生产改革,不断健全完善交通运输安全保障机制,提升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当前影响交通运输安全的难点、热点问题,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助力全省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至2018年底,通过实施综合治理系列行动实现五个目标:
(一)通过实施一批保护生命重点工程建设,基本解决东部山区遗留的路线和中西部平原地区公路安全防护问题。
(二)通过‚平安交通‛安全体系建设试点经验,建立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责任规范体系。
(三)通过加大道路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管控和惩处力度,突出抓住交通管理‚五个风险点‛(重点旅游景区、农村较大城镇、城市商业及娱乐中心周边路网、危化品车辆集散地、流量较为集中的公路交通枢纽)、五个重点(重点车、重点人、重点路、重点时段、重点违法行为)、五项关键措施(源头治理、路面管控、科技治理、协调共治、宣传曝光),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稳中有降,客运车辆、危化品运输车辆、校车交通事故稳中有降,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稳中有降,防止发生特大交通事故,全力维护交通运输安全形势稳定。
(四)通过实施交通运输领域重点地区安全攻坚治理,逐步解决影响当前交通运输安全的难点、热点问题。
(五)通过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提升交通运输事故应急处臵能力。
三、时间进度和工作安排
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安排部署阶段(2017年6月前)。各地按照总体要求,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晰部门职责,细化工作措施,认真做好本地交通运输领域综合治理行动的安排组织和动员部署。
(二)综合整治阶段(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各地通过开展系列综合性整治行动,及时解决交通运输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综合治理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如期完成。
(三)提升总结阶段(2018年6月至2018年10月深化提升,2018年11月进行总结)。各地认真总结本地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综合整治行动的经验成果,形成总结报告,及时上报省交通运输厅。
四、主要措施
(一)突出源头管控,强化准入退出机制建设。公安、交通运输、教育、旅游等部门要严格源头管控,加强协同监管,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运输秩序。
1.交通运输部门
(1)严格道路运输企业准入退出。一要对新设立的道路运输企业,严把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条件审核关,把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作为市场准入和确定经营范围的重要依据。二要对已做出准予许可的道路运输企业,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商事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5”50号)要求,严格后续市场监管,定期开展准入条件清理行动,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坚决清理出道路运输市场。三要积极推进道路运输诚信体系建设,将诚信考核结果同客运线路招投标、运力投放、银行信贷等挂钩,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2)严格从业人员准入退出。一要严把营运车辆驾驶员从业资格关。严格实行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制度,在公安部门对驾驶员操作技术考试合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营运驾驶员进行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教育和运输法规、业务等知识的培训、考核。二要会同教育、公安等部门开展好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注重从健全制度体系、强化诚信管理、创新教育培训、选树先进典型等方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和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3)提升车辆技术状况。严格执行交通运输部新《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督促道路运输企业严格做好运输车辆使用、维护修理、检测评定工作,对运输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周期维护、视情修理、定期检测、适时更新,保障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4)加大道路运输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车辆,严禁客运车辆违规运送学生(幼儿)。
2.公安部门
(1)严格驾驶人考试。强化驾驶人安全、法制、文明意识和实际道路驾驶技能考试;对客货车辆驾驶人培训考试要增加高速公路、复杂路况、恶劣天气及突发情况应对处臵技能的内容,大中型客货车辆驾驶人要增加夜间驾驶考试。
(2)提升机动车驾驶培训质量。会同交通运输部门要督促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认真贯彻落实《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提高驾驶培训质量,加强对教练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驾驶新知识、新技术的再教育,提升教练员的职业素质,建立以学员评价为主的教练员评比制度。
(3)完善客货运驾驶人退出机制。公安部门要督促企业落实驾驶人及时处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交通事故和参加机动车驾驶证审验换证等管理责任;建立常态交通安全教育工作机制,认真组织开展辖区内道路交通运输企业新聘用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和交通事故案例等警示教育活动。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且负同等以上责任、一个记分周期交通违法记满12分以及有酒后驾驶、超员20%以上、超速50%(高速公路超速20%)以上,或者12个月内有3次以上超速违法记录的客运驾驶人,严格依法处罚并通报道路运输企业解除聘用。
(4)加强机动车安全管理。加强机动车产品准入、生产一致性监管,对不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或者与公告产品不一致的车辆,不予办理注册登记。加大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淘汰力度,严格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格认定和监督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制造和销售拼装车行为,严禁拼装车和报废汽车上路行驶。对道路交通事故中涉及车辆非法生产、改装、拼装以及机动车产品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的,要严查责任,依法从重处理。
(5)严把校车准入关和驾驶员准驾关。定期组织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资质审查,开展校车安全技术检测。加大校车安全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车辆和不合格驾驶员接送学生(幼儿)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校车超载、超速、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
3.教育部门
(1)严格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把好校车服务者准入关。
(2)学校应当与校车服务提供者签订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校车运行安全管理措施。
(3)配备校车的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加强校车的安全维护,定期对校车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校车驾驶人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安全防范、应急处臵和应急救援知识,保障学生乘坐校车安全。
4.旅游管理部门
(1)选择优质运输服务企业。督促指导旅行社,租用车辆时选择经营资质齐全有效、经营信誉好、管理水平高、保险齐全的旅游运输企业,安排座位险投保额高、车辆档次高的车辆和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驾驶员提供运输服务。
(2)规范旅游运输服务。旅行社与旅游汽车公司必须签订规范的包车合同,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安全管理责任,旅行社安排的导游领队人员要及时提醒、监督驾驶员遵章守纪,不要疲劳驾驶和超速驾驶,按照规定组织中途休息。
(3)做好旅游安全宣传。导游领队或司乘人员要在旅游包车行车前播放‚游客安全乘车温馨提示‛宣传光碟,提醒游客阅读掌握《游客乘车安全告知》,确保行车安全。
(二)突出风险管控,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建设。企业对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负责,要依法履行主体责任。道路运输方面的风险防控要紧紧围绕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重型载货汽车或牵引车。公路部门的风险防控要重点围绕危险边坡、临水临崖、高填方、急弯陡坡、高速公路连续下坡、团雾多发路段和隧道桥梁等,要加强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强化安全风险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研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提前化解事故风险。
1.开展风险普查和辨识评估。交通运输企业要以预防事故为重点,制定科学、规范的风险普查、辨识和评估制度,做到‚一企一标‛,全面普查、辨识、评价和有效控制风险。要组织全体员工,全方位、全过程对运输车辆、途径道路、操作规程、设备设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普查,对风险类别、数量和状况登记建档,实施风险源辨识、分析和风险估测、评价、评估风险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等情况,确定风险防控重点。
2.实施风险分类和等级确定。根据当前道路交通存在的主要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研究确定相应分级标准并划定‚红、橙、黄、蓝‛(红色为安全风险最高级)4个等级,分级分类进行管理,并制定重大风险公示公告制度,对高危企业加大执法检查的频次和力度。各地要建立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绘制本地区道路交通领域以及企业安全风险等级和重大事故隐患分布电子图,切实解决‚想不到、管不到‛的问题。要严格落实《吉林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管理暂行规定》(吉安委“2016”1号),推动社会监督企业诚信制度落实。
3.建立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企业要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0号)要求,建立生产安全风险警示和预防应急告知制度,在企业醒目位臵设臵公告栏,公布企业风险点、风险类别、重大危险源和管控措施;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臵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风险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汽车客运站等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应当设臵报警装臵,配臵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撤离通道等。要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风险数据库,持续开展风险辨识、分析、评估、预警预测等工作,对风险实施动态管理。
4.深化隐患排查治理。道路运输行业要逐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建立完善省级督查、市级核查、县级排查和企业自查的工作机制。对重大隐患严格落实‚分级负责、挂牌督办、跟踪问效、治理销号‛制度,对治理不到位的,不得进行道路运输经营,并公开曝光和纳入‚黑名单‛。公路部门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道路为重点,按照国家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的排查标准和要求,配合道路主管部门开展道路隐患排查,建立隐患路段电子版档案,制定隐患路段秩序管控措施,进行风险评估。
公安部门重点强化排查整治五类重点车辆(‚营转非‛大客车、危险货物运输车、大型公路客车、大型旅游客车、校车)隐患,规范五类重点车辆源头监管。完善重点车辆及驾驶人基础信息,利用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夯实重点车辆信息采集、录入、更新等三个重要环节。落实网上‚三见面‛措施,对重点车辆单位开展现场检查,见企业负责人、车辆和驾驶员,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落实网下‚三见面‛措施,与企业负责人、安全员和车辆驾驶人建立微信交流群,通过微信等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违法信息。定期开展‚清网‛行动,对五类重点车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情况进行集中清理,建立重点隐患车辆及隐患企业清单,按照清单集中开展上门排查,督促车主及时办理检验、报废手续,并依法处罚。排查重点驾驶人安全隐患,对大中型客货车辆驾驶人的交通违法、驾驶资格等情况进行集中清理,对驾驶证被注销或降级、有严重交通违法未处理、违法记分满12分、逾期未提交身体条件证明或换证的,通过手机短信、电话通知或书面告知当事人,提示相关法律责任,并通报交通运输部门和所属企业。
(三)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安全保障水平。1.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和制度。严格落实交通安全设施与道路建设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严格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安全评价,交通安全设施验收不合格的不得通车运行。对因交通安全设施缺失导致重大事故的,要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到位前,暂停该区域新建道路项目审批。
2.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结合实际科学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逐年增加和改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在保证国省干线公路网等项目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加大车辆购臵税等资金对公路安保工程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国省干线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特别是临水临崖、连续下坡、急弯陡坡等事故易发路段,要严格按标准安装隔离栅、防护栏、防撞墙等安全设施,设臵标志标线。实施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维修工程100万平方米,干线养护工程614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3400公里,改造危险桥184座、5281延米,实施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2189公里,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加强国省干线公路、县乡公路交通标志标线排查整治,对缺失标志的进行增设,对设臵不规范标志的进行整改,对限速标志设臵的必要性、限速值的合理性进行评估、论证,尤其是限速值低于50公里/小时的。公路交通标志标线排查整治工作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通报,做到信息共享。加强公路与铁路、河道、码头联接交叉路段特别是公铁立交、跨航道桥梁的安全保护。收费公路经营企业要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对安全设施缺失、损毁的,要及时完善和修复,确保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要积极推进公路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对暴雨、浓雾、团雾、冰雪等恶劣天气的防范应对能力。各级交通运输要会同公安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公路安全标志标识、防护栏的排查治理活动,发现标志标识损坏或缺失的,及时安排人员进行补齐。
3.持续抓好安全监管,确保水上交通安全。开展船舶检验质量监督,确保检验质量。对营运船舶、建造船舶的检验过程和检验质量进行抽查,特别是船龄25年以上的老旧客船进行全面检查,对船龄在20—24年的老旧客船的抽检面要达到50%以上。同时,进一步调整分支机构的业务范围和管理模式,督促分支机构严格执行检验制度,规范检验工作。指导船舶修造企业健全生产工艺文件,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船舶建造质量。制定基础培训大纲,更新整理培训资料,开展船舶稳性计算、结构强度计算等船舶建造检验业务培训,增强验船师实际检验能力。开展船舶防污染设备安装使用状况的大排查,严格船舶防污染设备的检验要求,督促船员管理、维护、使用好防污设备,做好船舶污染水域的防范工作。
4.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承诺和宣传活动。道路客运车辆发车前,营运驾驶员要向乘客进行‚面对面‛做出‚五不两确保‛安全承诺。推行道路运输企业法人公开承诺安全工作任务和履职要求活动,接受行业和全社会监督;开展客车驾驶员安全‚一口清‛活动,要求驾驶员对安全常识、操作技能、应急知识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渐形成行为规范准则。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推行的道路客运安全告知制度,在客车发车前还需向旅客播放安全告知宣传片,向旅客介绍车辆运行情况、安全法律法规和应急逃生知识等。对驾驶人开展体验教育,包括组织驾驶人参观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路面交通文明劝导体验,恶劣天气、危险情境的模拟驾驶,实际体验安全带体验装臵、醉酒体验装臵,以及开展3D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以及‘两微一端’平台等方式,告知满分驾驶人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参加满分教育,告知审验教育驾驶人可以在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核发地以外的地方参加审验教育。
(四)突出联合惩治,严惩各类违法违规行为。1.完善联勤联动常态协作机制。进一步推动联合执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建立完善常态化的联合监管协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联合部署、联合督查和联合执法行动,联合惩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提高道路交通企业或客货驾驶人的违法成本。
2.加强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严格落实《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和细化企业实施动态监控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岗位职责、监控工作内容和流程、违规行为的闭环处理、监控数据的统计分析、终端设备和平台的维护等要求,提高动态监控系统应用水平,做到‚车辆一动,全程监控;车辆不停,监控不断‛。我省已实现动态监控信息在交通运输、公安和安监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相关部门要依据法定职责加强对道路运输车辆的联合监管。
3.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群防群控。推行执法曝光工作机制,强化警示教育。加大举报奖励力度,进一步畅通渠道,鼓励发动群众举报、媒体曝光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加强社会监督。要按照省安委会发布的《吉林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管理暂行规定》(吉安委“2016”1号),制定完善本地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制度,联合安全监管、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落实联合惩戒制度。
4.强化道路交通违法整治。一是整治高速公路通行秩序。通过视频巡逻、网上报警、执法站检查相结合,网上网下互动,及时发现、拦截违法车辆,严查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超速超员、假牌套牌、违法停车等突出违法行为。二是整治农村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发挥‚两站‛‚两员‛的作用,深入推进社会化治理农村交通难点。组织执法小分队,加大对县乡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结合农村交通规律特点,突出节假日、赶集、民俗活动和周末等重点时段,在公路交叉路口、村庄和农村集市周边等重点部位设臵临时执勤卡点,开展突击行动,严查严处酒驾、醉驾、面包车超员、货车违法载人、摩托车不带安全头盔等突出违法行为。三是整治城市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着力开展‚双十‛行动,严查‚酒驾、闯红灯、行经人行横道不停车让行、违法变更车道、穿插排队车队、驾车不系安全带、超速、涉牌涉证、不戴安全头盔、违法停车‛十项重点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全覆盖‛。大力倡导‚驾驶人交叉口礼让通行、不猛拐急停、不向车外抛物、主动避让行人、开车不使用手机、电动自行车不随意穿行、行人行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跨护栏、商家不违法占道经营‛十项文明交通行为,助推文明交通意识提升。四是整治五类重点车辆严重违法行为。公安、交通运输、安监、旅游等部门加强联合执法,以省际、市际、县际出入口为重点,加强对重点车辆的执法检查,把好出站、出城、上高速、过境‚四关‛,严查重点车辆违法违规行为,并将查获的违法行为向运输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函告。五是充分发挥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作用。将公路、城市、农村织成一张防控网,以公安交通指挥中心为龙头,完善交警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四级‛扁平化指挥体系,强化风险预警、源头管控、违法整治、考核监督等措施,充分应用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等系统,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五)健全快速响应,提升事故应急处臵能力。1.科学编制应急预案。各地要督促交通运输企业编制应急预案,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要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明确企业运输的危险货物品类、特性等,细化各类危险货物的应急措施、注意事项等,切实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做好全员应急教育培训。各地要针对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实际,组织开展具有交通运输特色的应急知识培训,定期开展实效性强的应急演练活动,努力提升一线从业人员第一时间化解险情和自救互救能力。
3.提高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联动的省、市、县三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完善交通事故救援通信系统,加强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施救水平。建立健全救援队伍社会化服务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建立健全恶劣天气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做好充分的预案准备、力量准备、物资装备准备,一旦发生恶劣天气,最大限度保障道路通行安全畅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综合整治行动,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制定本地具体工作方案,细化责任分工。并请于2017年6月底前,将具体方案报省交通运输厅。
(二)加强宣传教育。各地要利用各类新闻媒体、政务微信、微博和新闻客户端等形式,加强宣传、广泛发声,全面提高广大企业、社会各界对交通运输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全社会安全防范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
(三)加强督导检查。各地要加大跟踪督办力度,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加快各项工作推进步伐,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指导工作措施落实,确保综合治理行动取得实效。
联系人:李相伟,联系电话:85097571
第二篇:吉林建筑施工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吉林省建筑施工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活动的统一安排,为进一步巩固施工现场标准化和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成果,有效防范各类伤亡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全省部署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明晰职责任务,强化监管执法,着眼标本兼治,着力系统建设,全面加强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力争通过2年半时间,达到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得到严格控制,施工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安全监管体制进一步理顺、机制进一步完善、法制进一步健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重大安全风险得到全面摸排和重点管控,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强化,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较大以上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的目标,实现全省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工作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安全生产委员会全面组织领导,由厅长孙众志任组长、副厅长范强任副组长,其他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处。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其他各业务处(室)按职责分工,会同有关部门抓好相关领域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动态监管。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好本行政区域内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工作。
公路、水运、水利、通信、铁路、电力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履行本行业(领域)内的施工安全直接监管职责,对施工许可证发放实行行业(领域)归口管理(涉及房屋基础设施的由住建部门实施监管和发放施工许可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负责核准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并对其实施监督管理。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安全直接监管职责。负责建筑施工、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单位等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相关业务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证书审核、考核和发放工作。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验检测机构六方责任主体依法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建设单位应及时足额拨付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真实、准确、完整提供施工现场、毗邻区域内的有关资料,不得压缩合同约定工期;勘察单位应真实、准确提供勘察文件;设计单位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强制性标准,严格监管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要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投入,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检验检测机构应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其资质范围内承揽业务,不得弄虚作假,出具虚假报告,主动接受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工程项目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转包、分包。
三、时间安排和工作进度
2017年6月开始至2019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部署阶段(2017年6月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总体要求,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细化工作措施。认真动员部署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工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确定1名联络员负责日常工作联系和协调工作。联络员名单及具体工作方案要于2017年6月底前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整治阶段(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开展深入整治,并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深化提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解决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保各项任务按期完成。各地、各部门每季度报送一次工作进展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采取随机抽查、明查暗访等形式,适时督查各地、各有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不力、流于形式的典型案例,给予通报批评或公开曝光。
(三)总结阶段(2019年11—12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成果,形成总结报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一些好经验、好做法,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全省进行推广。
四、治理内容和工作措施
(一)加强源头管控。
1.加强建设项目立项、选址的安全风险把关。对于涉及公共安全的重点项目和区域的立项、选址,要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及程序进行审查,规划设计单位编制规划选址论证报告时,应充分考虑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估报告、地质灾害评价、环境评价报告、水资源论证报告、可研报告等内容,对项目的安全风险深入论证,据此作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的重要依据。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没制定有效管控措施的,实行“一票否决”。
2.严格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安全准入制度。高危项目建设审批必须把安全生产作为前臵条件。严格建设项目的安全审核、项目核准和资源配臵的程序、对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建设项目,建立监管部门联合审批制度,申报要件需出具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项目不予核准。
3.严把建设项目开工许可关。建设单位申领施工许可证必须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施工措施资料。工程项目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申请办理施工安全监督手续,中止施工的工程项目恢复施工,建设单位应向安全监督机构申请办理恢复施工安全监督手续,经查验符合复工条件的方可复工。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实施动态监管,定期、不定期进行实地抽查、检查,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安全生产许可证未在有效期内的建筑施工企业,不得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建筑施工、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依法依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停止执业或吊销执业资格证书等处罚。
4.严格工艺技术设备材料安全准入标准。进入施工现场的器材、安全防护用品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对达到报废期限的工艺、设备、材料实行淘汰制度;施工起重机械、升降机、吊篮、整体提升脚手架等设备必须经具有相应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方可使用;起重机械设备办理备案登记手续时应出具购销合同、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超过安全技术标准或者制造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严禁使用。
5.严格特殊场所安全管控。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力度,在现场醒目位臵设臵警示标志和公告栏,公布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点、危险源类别、管控措施等内容。对于超过一定规模或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组织专家论证。严厉打击超资质施工和违法转包、分包、挂靠等行为。
6.严格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准入。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并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架子工、起重机械操作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施工单位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新入场工人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人员,要吊销其安全生产考核资格证,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二)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防控。
1.全面摸排风险,建立风险管控档案。各有关部门要全面梳理和完善各行业(领域)建设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自查标准,明确重大危险源范围,规范重大危险源报告、管理、施工方案论证、施工、监测、预警等内容,指导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建立“一企一册”的风险管控档案。
2.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企业要根据风险档案和隐患目录确定风险类别和等级,围绕制度管理、现场实体管理、危险源管理、应急管理等内容,将风险源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项目、班组、岗位),细化具体责任部门、责任人和管控措施。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臵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应当设臵报警装臵,配臵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撤离通道等。要建立风险数据库,持续开展动态辨识、分析、评估、预警预测等工作,对风险实施动态管理。
3.加强事故根源和重大危险源管控。要紧紧抓住造成事故根源的“牛鼻子”,牢牢抓住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主要问题,主要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明确整治的范围、重点、步骤和要求,狠抓落实,力求治本。同时将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清单作为办理安全监督手续的必备条件。
(三)强化隐患排查治理。
1.建立健全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单位要履行首要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组织参建各方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施工企业要依据不同施工阶段、季节和重点施工部位和关键环节编制隐患排查计划,建立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排查制度和隐患排查台帐。监理单位要及时辨识危险源,对易发事故的危险源和薄弱环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进行重点监控,重点加强 “三宝”、“四口”、“五临边”等部位的隐患治理,实现施工现场隐患排查全覆盖。监管部门要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建立完善省级督查、市级核查、县级排查和企业自查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对重大隐患严格落实“分级负责、挂牌督办、跟踪问效、治理销号”制度,按照“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要求限期整改到位。
2.突出排查治理重点。突出事故多发频发、各项制度措施落实不力的重点区域;突出工程量较大、管理薄弱的重点企业;突出大型公共建筑、综合管廊、地铁、轨道交通以及采用高支模、深基坑、起重吊装等危险性较大的重点项目;突出春季开复工、降雨大风、高温酷热等重点时段,建立工作台账,实施重点监控,开展全面排查治理。
3.实施违法行为“黑名单”制度。按照《吉林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做好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吉林省建筑企业信用综合评价办法(试行)》(吉建管„2014‟35号),加大对安全生产失信行为、生产安全事故、围标串标、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并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上进行曝光,记入“黑名单”。将信用评价结果作为市场准入、资质管理、评先选优、工程担保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应急管理。
1.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强化应急指挥、组织调动、装备配备、专业训练、后勤保障和辐射周边服务等功能,提升抢险救援和处臵突发事故的能力。同时按照行业监管和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开展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保证预案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并及时组织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活动,对预案内容进行实战检验,切实提高防范处臵事故能力。
2.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编制应急预案,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做到编制、职责、人员、经费和装备“五落实”。同时开展灾害、事故的应急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教育培训工作,并坚持常抓不懈,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应急知识、素质和能力。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水平。应急救援队伍要随时处于战备状态,做好各项应急准备,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投入抢险救援工作,做到反应灵敏、决策果断、指挥有力、疏导有序,科学有效施救,把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3.建立应急演练长效机制。一是坚持面向现场、贴近实战、注重实效抓好应急演练,切实发挥应急演练在检验预案、磨合机制、完善准备、锻炼队伍中的作用。广泛开展坍塌、高空坠落等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活动。二是贯彻《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工作情况报送制度的通知》(应指信息„2015‟1号)要求,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定期上报机制,及时上报应急演练情况,推动企业应急演练制度化、经常化、全员化。
(五)加强安全监管基础建设。
1.进一步完善监管机构。督促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相关规定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管机构,配齐专业人员,保障经费、装备及执法车辆的落实,特别要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机构和人员建设,逐步建立较完善的省、市、县(区)三级监管体系,做到层层有人管,逐级抓落实。明确和规范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范围、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执法文书裁量标准等内容。系统梳理权力和责任两张“清单”,在门户网站及时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2.加强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一是建立“安心卡”实名制及移动执法APP管理平台。及时掌握建筑劳务队伍分布和流动、建筑工人进出工地持证上岗、培训教育和农民工现场作业等情况,及时解决和处理施工现场违规操作和不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问题。二是建立全省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利用吉林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管理平台,随时掌握工程项目进展和施工现场管理情况。三是开通“吉林建设安全微信群”,加强政府监管部门和建筑施工企业的互动联动,传播建筑安全知识,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铸就行业安全发展。
3.推进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按照《吉林建筑施工标准化考核达标办法》、《吉林省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图集》和《关于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的实施方案》要求,严格落实五方主体责任。一是坚持“两场联动、优质优价”原则,对安全生产工作抓得好、信誉度高的企业给予税收、市场份额等各项优惠政策;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不到位、信誉低的企业给予降级、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及停止执业等处罚。通过抓两头、促中间,实现“奖优惩劣”的差异化监管。二是对企业施工现场标准化实施量化管理。将日常管理与专项检查、暗查暗访有机结合,及时掌握企业动态标准化建设情况,并与资质升级、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投标等紧密结合起来,让标准化管理抓得好的企业有市场,让更多企业由“被动抓安全向主动抓安全转变”。
4.加强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一是利用“安全生产月”活动这一载体,通过张贴宣传画册、发放建筑安全知识手册、制作警示教育光碟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增强企业依法经营意识。二是集中组织对基层安全监管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监管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发挥监管职能,更好地做好安全服务保障。三是注重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继续教育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重点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第一责任人的履职能力。四是建立吉林省建设安全专家库,组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方案论证专家组和建筑施工生产安全检查专家组,重点加强建筑业管理人才培养,提升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联系人:孙绍华 联系电话:0431-82752527 邮箱:jst8212@163.com
第三篇:交通运输实施方案
道路交通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效减少各类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市道路交通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单位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际,决定在本辖区内开展道路交通运输专项整治行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面动员查隐患,排查隐患抓整改,整改不力抓关停,所有隐患抓监管”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措施,全力预防和遏止中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为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及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创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全力消除一批交通安全隐患,查处一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治理一批公路危险路段,完善一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教育一批交通参与者,力争实现辖区内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万车死亡率“三下降”,一次死亡3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零发生”,全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的工作目标。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次专项整治活动的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特
成立道路交通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小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担任。办公室具体负责此次专项整治活动的组织实施。
四、整治重点
(一)农用车综合治理:加强对农用车辆驾驶人的源头管理工
作,明确交通安全职责,在每个行政村设置交通安全协管员,宣传无证驾驶和乘坐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等农用车的危险和后果,与农用车主签订交通安全保证书。加强村村道路的管制,对农用车辆违法载人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遏止当前农用车违法载人事故高发势头。
(二)事故多发地段整治:全面排查辖区内和景区内交通标志、标线和指示牌的设置情况,进一步排查公路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地段,加大治理完善力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对受客观条件制约一时无法根治的路口、路段,要增设交通标志,加强管控力度,确保过往车辆、景区上下山车辆的行车安全。
(三)恶劣天气道路安全保障工作:加强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遇到雨、雪、雾、冰冻等恶劣灾害天气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加大路面和登山步道的巡查力度,切实加强道路畅通和安全管理工作,必要时依法实施交通管制,坚决防止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做好信息发布和滞留车辆、人员的救助工作。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10月27日——11月6日)。各处室要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工作责任,层层动员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11月7日———2011年2月20日)。各处室要尽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道路交通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1年2月21日——2月28日)。各处室要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上报工作情况。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处室要充分认识此次开展冬季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整治的重要性,认识分析辖区内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结合专项整治方案,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分解工作任务,层层抓落实,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二)密切配合,落实责任。
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真正形成抓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合力。
(三)加强督查,严肃纪律。专项整治期间,管委会将组织督察组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势对重点地区和重点单位进行重点督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整治活动结束后,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专项整治重视不够、组织不力、工作措施不落实,导致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依照法律和
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发挥报刊、广播、等媒体的优势,紧紧抓住重点交通违法行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农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形成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交通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道路交通运输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乐山镇中心学校
教育系统道路交通运输安全教育工作
实 施 方 案
2014 年 2 月28
日
乐山镇中心学校
关于抓好教育系统道路交通运输安全
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和乐山镇人民镇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结合我镇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我镇中小学、幼儿园积极开展道路交通运输安全教育,倡导文明出行、和谐交通的社会风尚,切实提高我镇全体师生的道路交通运输安全意识和文明素质,积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的行动,确保我镇教育系统不出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二、组织领导
成立乐山镇中小学、幼儿园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蔡振军
副组长:谭 忠 李显红
成 员:王 琪 李图良 秦仕方 冯仕坤 苟大林
赵 鑫 汪先琼 及各校校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心学校,冯仕坤兼办公室主任,负责指导全镇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工作。
三、工作措施
1、制定方案,强化教育。各校(园)要结合实际,制定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工作方案,强化中小学、幼儿园交通运输安全日常教育,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安全教育月”、“放学前3分钟安全教育”等活动,教育学生坚决不乘坐“三无”车辆和农用车、摩托车、三轮车出行,另外,中心学校拟发《旧镇改造抓好学生安全的通知》,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交通安全文明出行意识和防范能力。
2、建立制度,加强管理。各学校低年级和幼儿园要建立学生放学路队制度,确保每天上下学有专人管理;各中小学要加强上下学安全管理,明确专人维持校门口、校园通道处交通秩序;各校在周末、节假日要合理安排学生乘车返家,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和监管,杜绝学生乘坐违规运输的车辆;各校要加强学生文明交通的养成教育,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遵守公共交通秩序,文明乘车、文明走路。
3、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各校要在以“文明出行,健康成长”为主题开展的“五个一”活动中(举行一次国旗下的讲话、开一次主题班会、出一期主题板报、组织一次交通警示教育、组织一次“小手拉大手”活动),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运输安全教育,用身边典型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来警示广大师生;教育学生不闯红灯、不乱穿公路,文明乘车、文明走路,动员学生担当起家庭“文明交通劝导员”,劝导家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切实开展“家校联合”活动,加强对学生家长的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宣传,提高家长安全和责任意识,劝阻学生家长联合包车接送学生等行为。通过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师生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自觉抵制违法违规的交通运输行为。
4、校车安全,严控严管。
各校(园)要加强教师私车安全管理,强化教职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督促有摩托车、轿车等机动车辆的教师办齐证照,遵章守纪,文明行车,严禁疲劳驾驶、酒后驾车、超速超载。严控各类机动车辆进入校园。非学校车辆,除因工作需要外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任何车辆在学生集中进出校园时不得占用校园通道或在校内行驶。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校(园)要充分认识开展道路交通运输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将道路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做出周密部署,保障道路交通运输专项行动顺利开展。特别是乐山中学要制 定错时放学可行性方案,完善好学校错时放学工作,解决好师生乘车安全。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校(园)要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并于4月15日前开展一次交通安全专题教育,内容要结合乐山集镇建设安全工作的要求,正确引导全体师生从规范自身交通行为做起,逐步走向文明交通、和谐交通、平安交通,形成文明礼让的社会风气。
3、及时沟通,加强协调。各校(园)要积极协调公安交警部门,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4、总结经验,全面推广。各校要及时总结“道路交通运输专项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树立典型,全面推广。
5、按时上报工作开展情况。各校(园)要在5月20日前,将工作方案、开展活动的总结及相关图片资料报中心学校。
乐山镇中心学校 2014年2月28日
第五篇: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根据东莞市教育局《全省教育系统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的(一)整治时间.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0日集中开展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二)整治目标
以“零泄露、零火灾、零死亡、零事故”为目标,对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和学校食堂液化气罐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排查,切实强化主体责任,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堵塞漏洞,落实事故防范措施,切实防止化学危险品因管理不善导致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学校充分认识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切实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 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发现的同题, 确保专项整治深入具体, 成效明显。
二、组织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本校园内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开展专项督查。成立少直中学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组长:孙卫东 副组长:徐能建
组员:教导处、总务处、全体班主任
三、整治范围和重点
(一)整治范围
对全校实验室
(二)整治重点
1.学校实验室
(1)明确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从而形成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合力。
(2)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隐患排查。各学校要全面掌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管理、种类、数量等具体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着重排查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的存放、使用、摆放是否规范;管理是否严格;领用、回收台账是否健全;危险化学品监管负责人是否落实;实验室消防设施是否配齐;实验室是否建立了应急预案;实验室专兼职人员是否经过培训。
(3)加大实验室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力度。对于处置的危险化学品要列出库清单,分类建档,同时上报教育局安全办,由安全办协同公安环保部门按照相关要求处臵,禁止擅自处理废弃危险化学品。
(4)强化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控措施。规范购置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定期对危险化学品存量情况进行检查,严防其流出实验室。加强学校实验室技防、物防、人防建设实验室楼道安装监控,实验室门窗安装红外线报警设施,严禁校内外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认真落实“六双”制度,即“双人管理、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护窗、双本帐”。
2.食堂
(1)完善学校食堂燃气、燃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校食堂液化气罐,燃油桶排查制度。建立完善学校食堂管理制度。
(2)加强对学校食堂液化气罐存、放管理。实行油气分开。空罐、备用罐须远离食品 加工间摆放,严格执行关火关气程序。
(3)加强对学校食堂电线线路和电器的检查维护。及时更换老化线路,整改乱搭乱接电线和大功率超负荷用电现象。
3.学校周边环境排查。及时对学校周边的餐饮饭店进行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巡查登记,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东莞市黄冈理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