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桐食安委办„2008‟2号
关于印发桐乡市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
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
《桐乡市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桐乡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二○○八年三月六日
主题词:食品安全 示范县 创建 实施方案 抄送:嘉兴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桐乡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08年3月6日印发
1 桐乡市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不断强化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活动,为确保创建目标顺利实现,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活动的通知》(国食药监协„2007‟291号)创建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目标,紧紧抓住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的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大力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秩序,落实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责任,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争取在食品安全组织体系、责任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信用信息体系建设、机制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创造更多的食品安全监管特色和亮点,为打造“平安桐乡”、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食品安全保障。
二、创建目标
(一)组织协调机构及“三网”建设
1、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市及镇(街道)均成立食品安全组织协调机构,市、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覆盖面达到100%。食品安全工作有组织领导,有计划部署,有检查考核,有经费保障。
2、继续抓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在实
2 现各镇街道、行政村全覆盖的同时开展扩面、提质工作,连锁超市向较大行政村和学校延伸,放心店向企业、社区和较大自然村扩展;农村放心店各种形式的食品统一配送面达到90%以上,统一配送率达到80%。
3、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构建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市政府与各镇(街道)及相关监管部门、镇(街道)与各行政村(社区)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食品相关生产经营者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市政府对部门和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考核率达到100%。
4、加强社会监督和群防群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络,各镇(街道)设立消费维权监督站。行政村、社区有食品安全群众监督员。整合农村公共安全员队伍,健全食品安全统一举报和奖励办法。
(二)综合基础工作
1、信息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信息的管理和综合利用,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定期发布,强化信息员培训与管理工作,编好《桐乡食品安全信息》,建设好与各部门互通的“桐乡市食品安全信息网”,抓好信息的汇总、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编制2008年度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强化企业诚信意识,扎实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继续做好全市酱腌菜生产加工行业、生猪养殖、生猪屠宰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2、应急体系建设。制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 和《操作手册》,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理保障机制,组织应急演练活动。及时有效地应对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率和处理率达100%。确保不发生Ⅲ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网络覆盖各镇(街道)、重点企业(单位)和重点行业,覆盖面达100%。
3、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按照统一分配抽检任务、统一检测项目标准、统一核拨检验检测经费、统一汇总和利用检验检测结果“四统一”的要求,推进桐乡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检测队伍建设,提高检测人员整体素质;逐步形成以各专业食品安全检测机构为主、食品安全快检为补充的全方位实时检测网络体系。
4、宣传教育工作。成立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协调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五进”活动。将校园食品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学校公共安全和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千家社区、入万户家庭”宣传活动,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覆盖面达100%。利用网站、报纸、广播、电视台等宣传阵地,建立宣传栏目或宣传版块。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率达到70%以上。
(三)种植养殖环节
1、加强农业投入品规范管理工作。加大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力度,杜绝损农事件或因使用违禁药物引起食用农产品中毒事件。鲜活农(畜、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进货记录齐全,可追溯率达100%。
2、广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推进活动。辖区内主要农产品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制定标准化
4 生产模式图。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目标任务,并抽检合格。每个镇(街道)都有一个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
3、深入开展“千场无公害万户信得过”工程,对水产养殖生产者开展源头管理培训。组织渔药和饲料监控及初级水产品的残留监控,完善整改措施,落实追溯制度。
4、全面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监测。组织适宜农产品产地区域划定,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生产档案,严格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
5、积极推进“农产品标识计划”。明确示范核心区与示范龙头企业,建立以产地准出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产地标识准出制度。
(四)生产加工环节
1、开展打击违法违规生产加工食品专项行动。加大无证生产加工查处力度,基本消除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食品行为。严厉打击黑窝点和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加强巡查普测和专项抽查,年抽查、普测批次数不少于监管企业数的1.5倍。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进货记录齐全,可追溯率达100%。
2、开展小企业、小作坊综合治理。对28大类无生产许可证食品企业无证查处率100%,城乡结合部以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建档及目录监管率100%,城乡结合部以内已进入无证查处期的28大类食品企业关停取缔率100%,积极探索城乡结合部以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临时准产制度。
5
3、实施“两豆”专项整治工程(列入2008年市政府实事工程),以及“绿色菜篮子工程”。
4、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
5、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全面实施食品添加剂使用申报制度,使用申报率达100%。
6、没有发生因区域性食品质量问题被省级有关部门发布“红色警告”和“黄色警示”通报。
(五)流通环节
1、全面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食品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经销病死禽畜肉制品及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活动,查处打击印制和使用食品的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等违法行为。
2、积极推行食品流通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并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购销台帐制度、销售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市场主办者责任制、不合格食品退市召回等六项制度。各食品流通企业进货记录齐全,可追溯率达100%。
3、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质量安全监管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设立或委托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承担日常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检验工作。
4、有计划开展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测和市场快速定性检测。配备快速检测车,200个摊位以上的农贸市场建立检测室,开展市场流动快速定性检测工作,规范市场快速定性检测的记录、结果汇总(包括设施、设备)及信息公布。
6
5、没有发生因区域性食品质量问题被省级有关部门发布“红色警告”和“黄色警示”通报。
6、严格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加强定点屠宰场畜禽检验检疫和上市肉品检验工作,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全面遏制注水肉和病害肉上市。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100%。上市猪肉“瘦肉精”等β类兴奋剂检测平均检出率控制在0.5%以内。积极推进羊的定点屠宰和禽类集中屠宰工作。
(六)消费环节
1、严格食品卫生许可管理。加强餐饮单位开办前审查工作,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杜绝无健康证人员上岗。旅游景点、农家乐、大排档等集中经营场所的餐饮企业(单位)卫生许可持证率达100%。
2、全面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和“五常法”管理。大、中型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开展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达100 %,积极推行小型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在大中型餐饮业、快餐供应企业和学校食堂开展“五常法”管理模式,餐饮卫生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
3、加强源头管理。各餐饮单位进货记录齐全,可追溯率达100%。
4、全面实施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制度。开展农村厨师登记、卫生知识培训工作。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率达到80%以上,300人以上的农村集体聚餐现场指导率为100%。
5、在完成卫生监督派出机构设置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运行机制。
三、工作步骤
7 创建试点工作包括动员部署、组织实施、迎接检查验收等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8年3月)。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以及简报、宣传材料、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及要求,动员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创建工作,营造人人关心创建工作、个个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8年4月—11月)。对照本《实施方案》,结合《考评标准》,全面疏理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创建任务,并对进展情况定期开展督促检查。
(三)迎接检查验收阶段(2008年12月—2009年2月)。及时完成示范创建工作资料整理、归档,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特点和主要成效,按照要求开展自评,同时积极开展模拟检查,使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标准。2009年3月迎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示范县审评工作,接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综合评价,并对阶段考核与综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予以整改,进一步促进创建工作。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创建工作,提高全市食品安全水平,建立桐乡市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各镇(街道)要进一步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示范镇(街道)创建活动,对各行政村、社区签订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加强督查考评,狠抓工作落实。各食品安
8 全监管部门要按照“一个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落实《桐乡市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制定本部门创建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
2、加强综合协调。食品安全示范县的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等各个环节。市创建办要经常召开会议,加强对各部门的协调,及时研究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向上反映;要加强对创建工作指导,定期对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推进各项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3、加大经费投入。围绕创建工作需要,加强食品安全“三网”建设、信用信息、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检验检测等体系建设,市财政对创建工作给予经费保障,今年新增投入350万元实施“绿色菜篮子工程”和“两豆”专项整治工程。各镇(街道)也要加大对创建工作的财政投入,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全面达到创建目标。
4、加强宣传教育。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等社会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各镇(街道)、各监管部门,以及宣传、教育、新闻单位要明确责任,落实力量,加强联系,紧密协作。各镇(街道)负责辖区范围内的宣传教育工作,各食品监管职能部门负责本监管职责范围内相对人和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大力宣传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的重要意义,及时报道创建工作动态和食品安全信息,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和社会氛围。
9
第二篇:6183+ 2020年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6183+
2020年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x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农村食品安全为突破口,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落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上下统一、责任明晰、运行高效、保障有力、无缝衔接、全程监管、符合实情、科学合理”的监管格局,推动全市食品安全整体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力争年内基本完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目标,实现食品安全工作组织领导有力,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监测体系健全,应急处置及时,宣传工作深入,基本品种安全,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总体目标。具体达到如下三项目标:
(一)食品安全状况良好。全市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尤其是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蛋、水产品、乳制品、保健食品等主要食品和专供婴幼儿及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安全状况稳定在较高水平。创建期间,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
(二)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在省及哈市食安办对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考评中名列前茅,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监管所需要的人、财、物投入,建立食品安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监管执法实现全覆盖,有效整治食品安全问题;食品行业依法诚信经营,产业健康发展;构建起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三)群众认可,社会满意。群众及社会各界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措施认可度高,对食品安全现状满意度在xx%以上。
三、基本原则
(一)统一部署,分级创建。各乡镇政府按照辖区、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组织实施示范创建工作,并结合本单位、本辖区实际开展创建活动。
(二)重建机制,突出实效。各乡镇、各部门要以开展示范创建工作为契机,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建
立健全无缝隙、全覆盖的监管机制,突出工作实效,着力抓好工作落实,切实提升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三)抓住重点,积极创新。各乡镇、各部门要紧紧抓住本辖区食品安全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突破难点、突出亮点,探索形成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提高监管效能,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四)全民动员,多方协作。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发挥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多措并举,社会共治,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五)科学评价,群众满意。将社会认可、群众满意作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水平的最终衡量标尺,通过创建活动,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全社会切实感受到食品安全状况的好转。
四、工作任务
(一)组织管理体系完善
x.要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政府主管市长牵头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明确监管责任主体和要求,全面堵塞监管漏洞和盲区、消除监管空白,层层建立政府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并严格落实。
x.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体系。按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要求,在乡镇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派出机构。配齐配强监管人员,监管队伍人员编制数量要满足监管实际需要。监管人员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掌握必备的食品安全监管知识。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特别是基层执法人员,每人每年参加食品安全相关内容的培训时间不少于xx小时。监管队伍的办公业务用房、执法车辆、快速检测、执法取证、应急处置、通信交通等执法装备、设施按标准化要求配备。
x.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投入。将各项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建立食品安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食品安全工作经费满足我市实际需要,其中检验经费至少支持x份/千人的检测样本量(不含快速检测)。
x.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升检验检测能力,适应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需求。全市食品安全检验机构仪器设施、人员配置到位,具备对我市主要食品种类、重要食品安全项目的实验室检验及快检能力。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室(站)建设,补助检验检测费用。在市级设置x-x所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
x.加大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力度,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地方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食品安全工作所占权重不低于x%,并对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
x.加强食品安全地方规章和制度建设,完善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手段,健全全程监管机制,促进食品安全依法监管、科学监管和有效监管。
x.落实国家食品产业发展政策,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支持食品生产企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提高食品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大力培育食品品牌,发挥其质量管理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引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逐步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提高流通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的可控性,发展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加盟连锁、统一配送等现代经营模式,促进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流通和餐饮服务经营业态多元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推动各类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健康协调发展。
(二)监督执法坚决有力
x.坚持重点治乱,保持高压态势,使严惩重处成为食品安全治理常态。监管部门要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立案查办,依法从严从重给予行政处罚。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及时依法移送、侦查、判决行政区域内食品安全涉刑案件,未出现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等情况。把行政立案处罚情况和刑事立案处罚情况作为衡量全市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的主要指标。
x.加强过程监管,严格食品安全检查、巡查和抽查,做到依法监管全覆盖、科学监管有痕迹。全面摸清监管对象底数,按照风险分类等级进行现场检查,做到巡查全覆盖(每户每年全面巡查次数以及风险高、信用等级低的食品生产经营者每年巡查次数按照省食药监局“五重”标准执行)。
x.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隐患排查,建立高效的风险监测信息通报、食品安全问题隐患报告和处置机制。以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超标、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食品广告虚假宣传、伪造生产日期等为重点问题,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中型商场及连锁超市、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等为重点区域,以乳制品、食用油、肉及肉制品、保健食品等为重点品种,深入持久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建立落实跨部门、跨区域的案件协查、产销衔接等协调联动机制,强化信息通报工作,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及时全面查处,违法信息向上、下游环节通报到位,其他地区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协查协办工作配合到位。
x.建立并严格执行问题食品后处理机制,对问题一查到底,确保发现的问题食品得到及时依法处置,行政处罚、责任追究到位。
x.加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力度,扩大抽检范围,增加抽检频次,严把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关口。通过日常监督抽检,及时有效发现行政区域内问题食品。
x.建立食品及食品原料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机制,严格食用农产品入市监管,严把食用农产品入市质量安全关口,行政区域内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集散中心和超市建立并实施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x.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加强动态管理,及时发布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黑名单”,失信行为予以惩戒,督促生产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
x.坚持“疏堵结合,规范发展”,综合治理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饮、小摊贩。乡镇政府要出台管理办法和引导规划,鼓励支持其不断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引导其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
x.建立餐厨废弃物集中收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餐饮服务单位餐厨废弃物得到规范处置。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地沟油”行为,严防“地沟油”回流餐桌。有效整治私屠滥宰行为,严防病死畜禽进入屠宰、加工或消费环节。
xx.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促进规范执法、科学执法、文明执法,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政府部门政风行风评议中排名中上,不出现吃拿卡要等不文明执法行为。
(三)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x.本市范围内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持有有效许可证或纳入备案管理,并持续符合发证或备案相关条件。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以法定代表人负首要责任、食品安全主管人员负直接责任、从业人员负岗位责任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度,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x.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保证食品安全投入,强化过程控制,确保场地环境、设施设备、卫生条件、流程布局、从业人员等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责任管理、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生产经营记录、出厂检验、产品追溯召回、员工健康、培训教育等制度,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和保障水平。严格落实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因未履行相应义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连带责任。
x.建立食品安全追溯机制,用可追溯制度倒逼和引导生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现有效追溯,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经营者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
x.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及时发现问题食品,及时召回问题食品,应召回食品召回率达到xxx%。
x.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等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集中培训不少于xx小时。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分管负责人。
x.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参加量化分级管理的餐饮服务单位不低于持证单位数的xx%,参加量化分级评定单位的公示率达xxx%。
x.全市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普遍推行良好生产规范。
(四)应急管理有序高效
x.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操作手册。
x.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演练,每年至少培训一次,每两年至少开展一次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完善应急装备物资,严格事故信息报送,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x.有效处置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事故及事件应急处置率达xxx%。无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的行为。未发生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
x.规范信息管理,建立信息平台,促进部门间、区域间的食品安全信息互通共享。建立新闻发言人、宣传联络员制度和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处置机制,强化舆情监测监控,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妥善处置食品安全社会舆论事件。
(五)实现社会共建共治
x.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科普宣教,积极开展“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食品安全工作有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增强社会公众认知能力,科学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x.将食品安全纳入公民法制普及、科普常识、职业技能和学生课堂教育,提高社会公众食品安全素养和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公众对食品安全支付意愿强,食品安全消费行为健康理性。政府部门每月举办面向广大基层群众的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不少于x场;在全市主流新闻媒体开设食品安全知识科普专栏;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社区覆盖率xx%以上;市电视台播放食品安全公益广告平均每周不少于x次;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课程培训每年不少于xx小时。
x.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通过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多种媒介方式,使公众获知时效性强、内容丰富全面的食品安全信息,充分了解政府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和监管的成效,食品安全消费行为得到有效指导和引导。
x.大力推行网格化监管,将食品安全监管服务融入社会网格化管理,建立集中受理、分配办理、高效处置、全程监督的快速联动监管机制。
x.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机制,全面推行有奖举报,统一投诉举报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xx小时不间断受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投诉举报核查回复率达xxx%。
x.支持媒体监督,鼓励群众参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行业协会代表等各方力量,加强对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营造社会共治良好氛围。
创建工作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各乡镇、各有关职能部门根据本实施方案,负责落实职责范围内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达到创建活动要求的相关指标。
五、实施步骤
创建工作从xxxx年x月开始,到xxxx年底基本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准备阶段。制定印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并明确职责,细化分解创建工作任务。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动员全市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创建活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各乡镇、各职能部门围绕自身职能、对照创建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在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的同时,着力打造创建工作亮点和示范点,有力推动创建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三)自查整改阶段。各乡镇、各职能部门对照创建工作目标和任务,逐项进行认真自查;市创建领导小组对各单位创建工作进行验收,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完善提高。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创建工作,提高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效能。各乡镇政府、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将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目标,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部署,要成立工作小组,切实加强领导,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制定措施、精心组织,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涉及到农产品种养、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各乡镇和各监管部门要在强化日常监管、开展专项整治,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隐患,全面落实工作目标任务的同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制订计划,分解任务,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把握关键目标和节点,扎扎实实开展创建工作。
(三)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我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创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各成员单位要相互支持、相互沟通、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创建工作合力。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充分支持。财政部门要及时解决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等经费,为创建工作提供必备财力保障。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工作动态,曝光违法行为。各职能部门要根据各自实际,深入开展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五进”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不断提高广大群众食品安全知晓率和满意度。要充分发挥新闻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作用,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创建工作,营造人人关心、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强化督查,取得实效。创建办公室成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督导检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乡镇、各部门创建工作进展及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不力、影响创建整体工作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市委、市政府将严肃责任追究。各成员单位要注意工作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创建办要加强与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沟通,加强对创建活动的具体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各成员单位的亮点工作和先进经验,促进食品安全工作深入开展,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第三篇:五常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工作实施方案
五常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为提升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2017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四个最严”总要求,按照国家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和省、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实现依法治理、守住安全底线、促进行业自律、推动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实施全程监管、问题导向、风险防控、共建共治为主要途径,以强化“四有两责”为抓手,加快建立信息化监管机制,着力提升食品安全问题治理能力,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大力扶持诚信企业,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引导食品行业向守法自律诚信转变,为社会和公众创造安全放心的食品安全环境,推动我市食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工作目标
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落实到位,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和监管机制,监管人、财、物有效保障,检验检测、信息化建设等技术支撑能力切实提升。“四有两责”有效落实,实现网格化监管全覆盖,及时防控风险隐患。强化食品安全源头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食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食品行业守法诚信,食品产业良性发展,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底线。三年内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显示我市生产的食品安全状况较好,食品安全状况得到人民群众认可,总体满意度达到70%。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政同责,部门联动。坚持党委政府负总责,把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强化推进和督办,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问题导向,务实创新。围绕食品安全监管全链条,以发现和整改突出问题为导向,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管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举措,跟踪督办问题的整改和目标任务的落实,确保创建取得实效。
(三)坚持共建共享,创建惠民。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创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把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验创建成效的根本依据,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共治共建共享,切实让人民群众受益。
四、主要任务
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主要任务是: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着力夯实一个基础、打造二个平台、提升三项能力、实现四个强化,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食品安全风险,促进我市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一)夯实食品安全工作基础。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发改局),纳入党委政府综合目标考核(所占权重不低于3%)、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市委组织部)。加大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力度,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市政府食安办)。党委政府定期专题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市政府食安委)。将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且根据工作需要逐步增长,其中,食品安全检验经费至少能够支持4份/千人口·年的检测样本量(不含快速检测),检测费用由市级财政承担(市财政局)。食品安全监管事权划分明确,无交叉重复或漏洞盲区。认真落
批名优食品品牌,加大对兼具我市地方特色食品和旅游食品特征的五常大米的规范和保护,提升竞争力(市市场局、市旅游局、市工信局、市商贸企业总公司)。
五、组织机构
为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成立五常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张英波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各分管负责同志担任,成员由市政府食安委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耿军兼任,副主任由市政府食安委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分管负责同志担任。
六、工作步骤
(一)启动部署阶段:2017年2月-2017年6月
制定《五常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报哈市备案。成立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创建办)。召开动员大会,启动全市创建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6月-2018年12月
各成员单位全面推进落实创建工作。市创建办制定督查、暗访、通报、考评、验收、满意度调查等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定期对各成员单位创建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并委托第三方机构测评群众对当地食品安全现状的满意度。总结创建经验、公布相关信息,及时向哈市政府食安办和市政府报告。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9年1月-2019年6月
针对工作重点和难点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回头看”,巩固创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各成员单位对照创建标准开展自查自纠,于2019年7月底前向市创建办报送工作总结、自评报告以及对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评报告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及主流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接受哈市市创建办组成考核验收组,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和省政府食安办验收细则,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明察暗访等形式进行考评验收。对在考评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成员单位限期整改,做好迎接考评验收的准备工作。
(四)考核验收阶段:2019年7月
按照哈市创建办统一安排,向省食安委报送工作总结和自评报告,申请对我市创建工作考核验收。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市政府食安办组织协调,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市创建办定期督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要坚持党政一把手抓创建工作,负总责,成立组织机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衔接和督办落实。将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专项方案,强化考核,对照国家创建标准,逐条逐项细化推进措施和工作责任,认真组织实施。
(二)协作联动机制。各成员单位要坚持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相结合,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党委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创建目标任务中属于项目实施的,责任单位要尽快制定具体方案和进度安排,尽早启动实施。属于部门衔接的,要加快厘清职责,杜绝监管断档脱节。属于行政执法的,要逐项制定具体工作步骤,细化、量化各项指标,确保落实到位。坚持牵头部门与责任单位相协调,坚持重点工作与日常监管相促进,坚持专项整治与长效机制相结合。市创建办要统筹协调,督促各成员单位落实创建任务,确保创建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三)督查考评机制。将创建工作纳入市政府目标考核、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市创建办定期编发工作简报,加强对创建工作指导,各成员单位要及时反馈创建工作信息,认真总结创建经验和做法,按时上报各阶段工作资料和进展情况。市创建办要根据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单位并签订责任状,每季度组织成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总结阶段性工作,分析和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督办落实整改措施。
(四)投入保障机制。对创建工作所需人、财、物给予充分保障。配齐配强创建工作专(兼)职工作人员,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创建组织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创建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五)宣传引导机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引导。培育创建特色和典型,形成可以推广的创建经验和监管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报道。强化科普宣传。针对不同受众群体,普及听得懂、用得上的食品安全常识,提升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和维权意识,通过科普做好正面引导和网络辟谣,提振食品安全信心。同时,要通过宣传,使群众正确认识所处的食品安全环境,了解创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增进社会了解、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创建良好氛围。
(六)责任追究机制。对不履行创建责任,弄虚作假,或因推诿拖延,导致创建指标未按期完成,以及监管不力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责任倒查,并严肃问责相关单位和人员。对在创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人员给予表彰奖励。
五常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一、五常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英波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第四篇:2015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2015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第1篇: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落实尧都区教育局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方案精神,把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将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加大对幼儿园食堂的监管力度,确保幼儿园全体师生就餐安全,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幼儿园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建立组织机构
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 组长:张文青 成员:张文萍 吴 夏 沈文霞
幼儿园食品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张文青 成员:张文萍 吴 夏 沈文霞
二、建立幼儿园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一)幼儿园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1、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人员上岗前必须到尧都区疾病防控中心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并取得健康证方可上岗,工作时佩戴健康证。
2、本制度执行责任人每年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掌握结果。
3、本制度执行责任人定期检查从业人员持证情况,发现未持证,追究本制度执行人及责任人。,(二)幼儿园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1、建立健全的食堂卫生清扫工作,坚持环境卫生清洁“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制度。
2、主管领导定期检查(每周二到三次)
3、食堂负责人自查(每天)
4、卫生领导组成员抽查(不定期)
5、按标准要求,不留死角。
6、查出问题,立即解决,并追究责任人。
(三)幼儿园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
1、食堂管理员根据每日食谱要求,通知库管员准备每餐食品所用原料。
2、肉、禽类食品专用清洗池清洗,专用菜板,专用刀进行切割,装入容器备用。
3、蔬菜类根据不同品种进行粗加工程序:
(1)叶菜类摘除不可食部分,用洗菜池清洗后,用专用切菜板、专用菜刀,根据食谱要求切割装入装用容器备用。
(2)根茎类:在洗菜池中清洗干净外皮,需打皮处理的,打皮后再次清洗,然后用专用菜板,根据食谱要求切割装入容器备用。
4、粗加工人员必须穿戴整齐,持有健康证上岗。
5、负责人随时监督检查各岗位工作人员操作情况。
(四)幼儿园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制度:
1、原料采购必须有专人负责并掌握食品卫生知识和采购常识。
2、定点采购食品及原料,采购定期包装食品时索要卫生许可证、食品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采购肉类禽食品要索取检疫证明,采购非定期包装食品时,要检查食品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
3、每次采货向货主索取收据,并保存收据至食品进行后无异常。
4、食品采购员必须有安全证。
(四)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1、幼儿园食堂卫生管理人员应该经常参加食品卫生知识及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掌握与食品卫生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卫生识,并对本幼儿园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卫生培训和教育。
2、卫生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本单位的从行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做到按要求操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
1、烹饪食品时不得使用亚硝酸盐,幼儿园不得储存亚硝酸盐。
2、加工烹调食品必须使用食品添加剂时要在使用前看清其食品使用标签和说明书,标签模糊或来源不明的添加剂不得使用。
3、调料罐必须有用量标示,标明罐内调料品名、购入调料。
(六)餐具用餐清洗消毒制度:
1、使用后的餐具必须在指定清洗槽内将食物残渣和油污洗涤干净。
2、确认餐具已洗净后,将餐具放于消毒消毒柜内消毒。
(七)幼儿园食品安全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及时处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保障在校生的身体健康,特制定以下幼儿园食品中毒方案。
1、幼儿园食品中毒:
组长:张文萍 总指挥负责向上级报告 组员:许巧巧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 沈文霞 后勤保障 封存可疑食品待查 曹艳华 联系并安抚家长
2、食品安全紧急预案启动
当共同就餐幼儿就餐后一段时间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学校食品安全领导小组长报告,并通知领导小组成员到岗,安全事故紧急预案马上启动。第2篇: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工作机制,提高广大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倡导科学合理的饮食卫生习惯,严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一、成立食品安全监督小组
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具体分工,明确职责,层层抓落实。组长:黎吉法
副组长:李启宏、林志夫、蔡文策、吉承惠
小组成员:关万平、张进、唐其、施致锋、张勇灿、李美洁、李馥丽
二、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1、利用学校博客网站、黑板报、走字屏出示安全通告,宣传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2、利用星期一升旗仪式进行有关食品安全的国旗下讲话。
3、邀请有关食品安全专业人员开展一次及以上的食品安全讲座。
4、各班级出一期有关食品安全知识的墙报,开展一次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或班队活动。
5、各班主任根据计划上好每学期5次的食品安全专题课,并组织学生观看食品安全影片及阅读《食品安全教育读本》。
三、消除校内外食品安全隐患
1、加强学校食堂安全监管
学校食堂监管从源头抓起,要求食堂负责人严把进货渠道关,每天做好采购记录,并预留样本做到采购有据可查,严禁购进农药残留及腐烂变质的瓜菜;积极配合卫生监督部门落实卫生防病和食品卫生管理措施,要求食堂必须取得卫生部门核发的《食品卫生经营许可证》;所有餐具、用具每天洗刷干净后要进行充分消毒,存放食品、餐具的箱柜要经常进行消毒处理;食堂内外要定期清洗、消毒,以免蟑螂、苍蝇等害虫滋生;要求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身体健康证,上班时要穿着清洁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口罩,同时要规范食品烹饪方法选择的科学性;加强食品卫生日常管理,每天由学校食品安全小组安排专人对食堂食品及卫生进行检查;严禁向学生出售变质食品和“三无”产品;依法强化学校食品卫生后勤管理,让学生吃上放心的饭菜,坚决杜绝学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2、加强校内小卖部的监管
校内取得营业执照小卖部应办理食品卫生安全许可证,明确进货渠道,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对发现经营“三无”食品及对学生出售烟、酒等行为,立即向相关部门举报,给予责令整改及处罚;对校内无照经营销售食品的小卖部,暂扣了“三无”食品,并对其要求停业。
3、加强校外摊点治理
与有关执法部门联系,紧密配合工作,借助执法部门的力量取缔和整治校外无证经营的摊点。同时学校少先队大队部通过检查,约束和教育学生不得到无证经营的摊点购买零食。
四、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工作做到万无一失,学校对校园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做了各种应急预案,并专门成立应急预案机构,力争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按应急预案做到从容应对。第3篇: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精神,扎实推进我市“食品放心工程”建设,努力构建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体系,提高我市食品安全水平,确保人 民群众饮食安全,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科学监管”的理念,以改革、发展、稳定为主线,建立并运行“全市统一领导,部门分工监管,各方联合行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监管职能部门的关系,形成监管合力,大力整顿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着力构建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形成“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大力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水平,有效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目标任务
1、种植养殖环节。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的经营和使用。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达到97%(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5%以内、水果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2%以内、大米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1%以内);瘦肉精污染检测合格率达到100%,配合饲料抽检合格率达到97%。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种分别要有增加;无公害畜禽水产品产地认定要有增加。
2、生产加工环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
产许可证,100%建立质量安全档案;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提高1—2个百分点;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100%以上,城区进定点屠宰率达到100%,定点屠宰检疫率维持100%,病死畜禽和病害肉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区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3、市场流通环节。城区市场、超市100%建立索证索票制度,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村(居委会)便民超市(食杂店)100%建立进货台账制度;城区、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农村市场食品 抽检合格率分别提高5个和2—3个百分点。
4、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城区餐饮单位无卫生许可证经营行为查处率达100%,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率达100%以上,食堂和餐饮单位100% 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农村地区餐饮单位、农家乐旅游餐饮单位的经营行为得到基本规范。
5、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建设。大力推进食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办事处)和示范企业创建活动。
三、保障措施
1、加强农畜禽水产品源头治理,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开展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深入开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专项整治,推广使用低残高效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强化现场监督和技术指导,规范种植养殖行为。健全农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切实提高监管能力。
2、实施市场准入,推行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健全并严
格落实对获证企业的后续监管措施,持续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获证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制度,严格落实巡查、回访、年审、添加物质备案、委托加工备案、监督抽查、强制检验等各项日常监管制度,切实提高监管效能。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严厉打击黑窝点,全面查处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对存在严重违法行为、连续两次监督抽查不合格的,坚决吊销生产许可证。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强食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溯源体系和缺陷食品召回制度建设。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加工注水肉等违法行为,认真落实肉品品质强制检验制度,开展畜禽屠宰加工企业资质等级认定工作,逐步推行屠宰加工企业分级管理。
3、加强流通监管,完善食品安全溯源制度。健全食品市场行政监管、经营者自律和社会监督等长效监管机制,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强化市场主体行为监管和食品商标、包装标识管理,提高索证索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推行食品经营者信用等级公示制度。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加强对农村食品进货渠道和集市的管理,落实区域监管责任。深入实施 “三绿”(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工程,提高农村市场食品安全水平。集中开展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市场和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的专项执法检查,特别是对城区中心市场、卤制品、熏制品的专项执法检查,加大整治力度。突出抓好食品批发市场、小食杂店的整治。开展酒类市场专项整 治,实施酒类经营者备案登记和酒类流通随附单溯源制度。
4、加强餐饮消费监管,推行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卫生许可,依法取缔无合法经营资质的餐饮企业。已取得卫生许可证但不再符合法定条件要求的,要依法吊销卫生许可证。继续完善食品原料索证制度,推进餐饮业卫生监督情况公示制度试点工作,完善餐饮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校、社区、建筑工地食堂、旅游点餐饮、小餐馆和农村聚餐的整治和监管。加强食品卫生和餐具消毒抽检,提高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加强食品卫生监测和危险性评估工作,科学发布预警信息,减少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对消费者的危害。
5、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对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小企业、小作坊、小餐馆和各类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食品安全整治和监管,强化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公告退市,并查清其生产源头、进货渠道和销售去向,追根溯源,一查到底。构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监督和供应网络,严厉打击利用连锁配送、送货下乡等名义向农村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防止假冒伪劣食品向农村转移。
6、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完善食品安全评估机制。开展市食品安全工作水平评估,促进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监管部门加强食品安全软硬件建设和落实监管责任;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建立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和预警体系;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开展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和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创建活动。
7、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素质。
继续推进食品安全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使广大群众、学生接受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加大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力度,有效引导和促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继续推进食品安全宣传报道工作,大力宣传保障食品安全采取的有力措施、取得的显著成效、建立的有效机制,适时曝光一些食品违法典型案件,震慑违法犯罪行为。
四、工作要求
(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1、建立食品安全组织领导和责任体系。加强市、乡镇(街道办事处)两级食品安全委员会、乡镇食品协管站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建立市人民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协管为基础,市、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三级联动监管的食品组织领导和责任体系。
2、各监管部门要按照职能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要切实发挥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作用,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配合,推进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形成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3、引导企业真正成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督促其承担社会责任,坚决杜绝不合格原料进厂进店、不合格产品出厂出店。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将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企业列入“黑名单”,引导企业诚信经营。
(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经费保障机制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把食品安全投入列入公共财政开支的重要内容,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执法装备,保障检验监测、监督抽检、信用建设、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等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建立健全保障食品安全的整治和监管机制
1、建立健全重大食品违法案件逐级报告制度和案件协查协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对涉嫌犯罪的案件,行政执法机关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加大对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监督、监察力度,加强对行政执法的制约和监督,防止越权乱作为、失职不作为。
2、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针对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当前时期,在巩固去年专项整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食堂、食品添加剂、食用油专项整治,着力规范学生食堂、民工食堂、农村大型集体聚餐管理问题;解决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标准添加问题;消除散装油销售隐患,打击“地沟油”回流餐桌的违法行为。要做好我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加大打击力度,增加对节假日案发的整治活动,使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3、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高度重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
(四)建立健全保障食品安全的推进机制
1、建立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和项目数据库。要结合实际,安排制定工作目标推进流程,研究建立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建立重点项目数据库,设立工作台账,倒排时间表,强化评估考核。
2、建立定期督查和定期报告制度。组织力量对本辖区、本系统工作进展情况、主要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督导检查,每月向上级政府、上级部门报送一次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确定1名业务部门负责人,专门负责信息收集报告工作。
3、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调度制度。定期召开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调度会议,通报进展情况,讲评工作绩效,研究部署下步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五)强化宣传,大力营造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舆论监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政府及各部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大举措与取得的成效,进一步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公众积极参加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形成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第4篇: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全镇食品安全工作,根据省、市、县《20XX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主动出击,继续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加大严惩重处力度,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坚决遏制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多发态势;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努力消除监管盲区、死角,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努力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促进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二、重点工作
(一)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
1、继续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集中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在畜食水产品养殖环节滥用抗生素及禁用药物、在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在火锅底料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行为,加大对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的治理力度。要全面排查和严厉整治带有行业共性的隐患和“潜规则”问题,坚决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
2、深化重点品种综合治理。继续深化乳制品、食用油、肉 类、水产品、酒类、食醋、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综合治理。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行业清理,整顿不符合规定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一步督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履行自检义务,提高企业食品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加快重点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
3、开展重点场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针对食用农产品和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工地、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等重点场所,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清理、取缔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黑窝点”,依法查处从非正规渠道进货的食品经营单位;全面排查并严厉惩处“地沟油”、“瘦肉精”、利用病死畜禽加工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监管,深入排查治理中小学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隐患。通过重点场所专项治理,进一步整顿规范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单位等薄弱部位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4、开展农药兽药残留专项整治。强化检打联动,查处违法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等行为,坚决打击假劣农资制售源头,重点打击无证无照生产、销售的“黑窝点”。强化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全过程管理。加强食用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监测,将全镇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部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加大农药生产经营监管力度,加强兽药GMP(良好生产规范)后续监管,积极推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度,实施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开展产地环境监测评价工作。
5、开展畜禽屠宰专项整治。强化活禽、生猪(牛、羊)产地和屠宰检疫,严惩出售和屠宰病死畜禽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私屠滥宰和屠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行为的打击力度。查处加工、出售未经肉品品质捡验或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肉品等行为。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对屠宰场所的监督捡查,督促屠宰企业落实进厂(场)查验、来源和产品流向登记、肉品品质检验、问题产品召回、病害畜禽及产品无害化处理等制度。进一步完善牛、羊、禽类屠宰的管理规定。
6、开展调味品专项整治。严格实施调味品生产许可制度和生产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加强调味品标识标注管理。进一步完善调味品检测方法,实施重点调味品专项监测。依法查处调味品虚假标注问题,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醋、酱油、料酒等调味品行为;依法查处和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单位。
7、开展餐具、食品包装材料专项整治。加强对餐具集中消毒单位消毒工艺流程、使用消毒产品以及消毒餐具包装和标签内容等的监督检查,依法打击无证无照从事餐具集中消毒经营服务行为。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查处使用不合格餐具、自行消毒不符合规范等问题。针对食品用纸、塑料等食品包装材料、容器,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检测方法、标准。依法取缔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包装材料的“黑窝点”。
(二)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
1、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执法捡查,对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要依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直至停产整改、吊销证照。对隐瞒食品安全隐患、故意逃避监管等行为,要依法从重处罚。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进一步完善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程序,实现执法、司法信息互联互通,坚决防止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要互相支持、积极配合,确保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责任追究到位。
2、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扩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市场巡查、执法抽检的频次、范围,深入排查食用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流通、餐饮服务、食品进出口等环节的食品安全隐患,强化收购粮食质量监测和库存粮油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流通环节抽样检验和快速检测制度。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认定工作。
第五篇:创建级食品安全先进工作自查报告
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工作自查报告
肥城市食品安全委员会
2016年以来,肥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创建工作,把创建作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的有效载体,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机制,持续加大治理整顿力度,社会各界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参与监督,全市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显著提高,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持续向好,公众满意度稳步提升,圆满实现了创建目标。近日,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成立检查组,对照《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市、县(市、区)验收细则(2017)》,对全市创建工作进行了自查自评,自评得分96.8分。各项指标自查情况如下:
一、食品安全状况持续良好
1、近三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无隐瞒、谎报、缓报食品安全事故的行为。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食品安全工作力度,健全完善监管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全市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2、群众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达70%。我市于今年八月组织开展了全市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向社会公众发放问卷300份,经 1
统计分析,群众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为82%。
二、落实党政同责
3、党委政府重视。市委、市政府坚持食品安全党政同责,把食品安全和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常绪扩书记、殷锡瑞市长多次对创建工作进行现场调研指导,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上下沟通,确保成功创建。2016年3月,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7位副市长任副组长,45位市食安委成员部门主要负责人及镇街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兼顾,研究制定了任务明确、职责清晰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八次专题工作会议,强力推进各项创建任务。高点定位,将创建工作作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纳入对镇街政府及监管部门的科学发展考核体系,科学确定考核指标,提高分值占比,做到责任可量化、可操作、可检验,形成了常态化的评议与考核机制。以食品安全委员会为平台,推进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创新,严格落实食品监管‚三定‛方案,明确属地目标管理责任,完善协调联动和协同决策机制,基本形成了职责明确、内容全面、功能耦合、结构严密的食品安全综合保障体系。
本项分值:5.5分,自评得分:5.5分。
4、加强队伍建设。落实食品安全监管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的要求,织密、织实、织牢监管网络,保障了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出台《肥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
人员编制规定》,在全市14个镇街分别设立14个食品药品监管所,安排人员编制70个。公安部门设立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安排5个人员编制,配备大队长、教导员各1名、民警3名。14个镇街分别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与农技站合署办公,配备3-5名专职人员,各行政村、专业合作组织选配了农产品质量监督员605名。建立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采用分层分类、动态管理模式,实行‚基本补贴+考核奖惩‛的激励办法,根据监管工作量、工作完成情况等,对620名协管员发放补贴,充分调动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为进一步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综合业务素质,更好的全面履行监管职能,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市财政增加教育培训预算,持续、广泛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实现基层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统一性和专业性,不断夯实食品监管的能力基础。镇街监管队伍、食药环侦大队、行政执法大队和协管员队伍多方通力合作,形成了权责明确、协调一致、高效运转的监管体系,构筑起保卫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
本项分值:9.5分,自评得分:9.5分。
5、设施装备达标。认真落实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执法基本装备指导标准的通知》(食药监财〔2014〕204号)及《食品药品监管乡镇(街道)派出机构办公业务用房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食药监财〔2014〕218号)有关规定,加大基本装备、取证工具、快速检测及应急
处置等4类装备的投入力度,充分达到了办公用房、业务用房和辅助用房的需求,为监管执法尤其是一线执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工作保障。去年以来,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66万元,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装备设备,14个基层监管所装备配备‚十个一‛达标率100%。采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划转或镇街政府提供的方式,统筹解决基层监管所用房问题,14个监管所的办公、业务及辅助用房面积均超过320平方米,满足了监管执法的需要,全面提升了基层监管机构建设水平。
本项分值:5分,自评得分:5分。
6、加强经费保障。时刻绷紧‚食品安全无小事‛这根弦,紧扣全市食品安全工作重点,健全监管经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2016年-2017年,我市深挖自身潜力,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渠道、多举措落实食品安全保障资金,这两年食品监管经费分别投入832万元和904万元,增长幅度持续攀升。明确经费使用方向和范围,特别是在食品监督检测、食品快检设施设备、农产品快速筛查和举报奖励等方面,增加经费安排,加大食品抽检工作力度,确保足额保障3份/千人检验检测经费需求。
本项分值:4分,自评得分:4分。
7、加强能力建设。突出食品监管的技术支撑能力建设,科学规划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不断提升肥城市检验检测中心工作能力和水平。目前,中心共有职工18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及同等能力人员8人,占比44%;拥有
1200平方米的办公及综合实验区,配备气相和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热电全自动酶标仪等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73台(套),价值560余万元,主要从事食品、农产品、药品、化工专业领域检验检测工作,具备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及毒理分析等项目的检测能力。中心于去年通过了省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组的现场评审,顺利取得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同时,我市持续加强一线监管的能力建设,为基层所配备了包括ATP测量仪、兽药残留检测仪和农药残留检测仪等在内的14套、322种食品安全检测室检测设备,在14个镇街全部建立起标准化快检室;为食品监管人员配备电脑和移动执法终端,坚实提升移动监管执法水平。实现辖区监管对象电子档案动态管理,将日常检查记录及时录入食品药品‚智慧监管‛系统,逐步完善食品经营许可、食品监督抽检等系统的数据管理工作;自主开发‚肥城食药‛APP,内置通用执法、日常考勤、车辆管理等功能,实现了日常管理更加精细、业务流程更加规范、监督执法更加高效快捷,‚智慧监管‛、‚数字管理‛成为我市食品监管的新亮点。
本项分值:2(加2)分,自评得分:3.5分。
8、积极开展创新工作。2016年11月24日至25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在省政府秘书长王华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下,到肥城市调研指导工作,对肥城市‚食安山东‛创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脱贫攻坚等方面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肥城市巩固经济持续向好势头,抓好保障和改善
民生的各项工作,促进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4月11日-12日,省农业厅召开全省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现场观摩会,与会人员观摩了我市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现场。在今年10月20日全省推进韭菜产品‚双证制‛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上,省农业厅领导特别表彰了我市的推进工作,指出肥城市鼓励社会各界对韭菜‚双证制‛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学习。
本项分值:2(加2)分,自评得分:4分。
三、食品安全源头治理有效
9、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结合辖区特点,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严防严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全面规范农药经营行为,加强农药经营许可管理,深入推进农药销售产品备案公示制度,每年年初组织全市农药批发单位集中进行产品登记备案,16家剧毒、高毒农药经营单位推行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12家省级标准化农资示范店推广使用‚农业投入品准入备案管理系统‛,实现了农药经营的追溯管理。全面推行兽药经营入市登记、使用记录、购销台账、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健全了兽药使用追溯体系。落实农药兽药经营告知制度,科学推荐药品,正确说明农药兽药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组织农药、兽药经营及使用单位负责人,定期不定期开展培训,提高了依法规范经营及安全合理用药水平。强化对种植、养殖单位的日常监管,引导落实农业投入品
使用记录档案管理,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规定及安全间隔期规定,以雷霆手段开展农药、兽药质量安全集中整治行动,对硬件、软件及规范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农产品、畜产品质量显著提升,规范达标率100%。在16个蔬菜生产基地追溯点和15个大中型超市,建立速测室,配备检测仪器和追溯标签打印机,由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自主检测,将生产信息录入追溯信息系统,生成质量安全追溯标签,并将标签加贴在产品包装上,实现一个包装标签对应一个批次的产品,通过扫描标签二维码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的信息追溯。
本项分值:7.5分,自评得分:6.1分。
10、加强畜禽屠宰管理。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单位资质管理,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动物防疫、环保条件提质达标。强化规范提升工作,全面落实生猪屠宰单位十一项内部管理制度,牢牢夯实屠宰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畜禽屠宰现场管理,科学规划厂区布局,健全待宰间、屠宰间以及确保肉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设施设备,精进屠宰操作工艺流程,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区达492个,泰安市级以上标准化规模饲养示范场159个,规模饲养比重87%。持续加强屠宰技术人员食品安全培训管理,全力打造规范化屠宰场,实现畜禽屠宰监管率、屠宰检验检疫率、产品持证率全部100%。投资3000万元,建成占地17亩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购置6辆无害化专业运输车,在全市建立17个收集暂存点,设置21名收集员,无害化处理中心与规模饲养场签订处理协议,采用‚用户申报、一站受理、乡镇街道集中、中心统一收集‛的程序,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财政补助,确保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本项分值:7.5分,自评得分: 5.2分。
11、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明确餐厨废弃物监管经费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为收集运输与处置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2016年与济南市中科环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委托处理全市餐厨垃圾。今年,全市拨付60余万元,购置8吨餐厨垃圾运输车1台,委托肥城市洁城清运保洁有公司对城区餐厨垃圾进行收集、运输。截至目前,已与6家大型餐饮单位、200余家中型餐馆签订《餐厨废弃物回收协议》引导餐饮服务单位使用《餐厨垃圾收运联单》,餐厨废弃物处理工作日益规范。建立餐厨废弃物监督执法长效保障机制,定期不定期检查日常台账资料,采用现场监督和视频设备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对餐厨废弃物的收运、处置等进行全方位监管。
本项分值:4分,自评得分:3.2分。
12、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管。开展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专项整治,将辖区4家集中消毒单位全部纳入监管,加强餐饮具抽样检测,监督检查和抽检覆盖率均达到了100%。引导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升级硬件,规范操作流程,完善出厂检验、人员健康培训及出入库台账管理等制度,全市餐饮具集中消毒保障能力
明显增强。
本项分值:5.5分,自评得分:4.6分。
四、监管执法全覆盖
13、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监管。科学制定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推行网格化、痕迹化、规范化“三化”监管模式,依托现场检查笔录、各业态检查表、‚票档一体化‛账册等载体,固定监管痕迹,达到了100%监管留痕、100%程序规范和100%的监管覆盖面。结合落实‚红黑名单‛制度,创新实施《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全面归集监管对象基本信息、监督检查信息、违法违规信息、产品安全信息及承担社会义务、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信息,建立信用档案,确定信用等级,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监管对象,实行有差别的监管措施,激发了广大生产经营者尚德守法、落实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弥补了监管力量不足的‚短板‛。结合辖区实际,制定《肥城市食品流通环节星级评定管理办法》,设计制作信息公示牌,率先推行信用分级管理,得到省、市食药监局充分肯定。在餐饮行业扎实开展‚寻找笑脸就餐‛行动,全市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率达96%,学校食堂量化等级B级以上单位达到100%。抓好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对网上销售、网络订餐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判,切实抓好社会舆论环境、网络订餐经营环境和市民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需求现状这三个关键点,注重线上线下协调联动,夯实了入网经营者主体责任和网络平台审核责任。
本项分值:5.5分,自评得分:4分。
14、管理提档升级。在健全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完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鼓励和帮助企业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ISO22000等质量管理体系,用国际先进标准来指导操作,精准确定关键控制点,科学进行危害分析,建立健全监控程序,切实加强互动沟通、系统管理与危害控制,及时预测和防止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出现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防患于未然,降低产品损耗。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持证生产企业63家,其中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5家,3家取得HACCP认证,2家取得ISO22000证书。
本项分值:1分,自评得分:1分。
15、“三小”管理规范。严格落实《山东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坚持面向社会宣传与监管人员培训同步的原则,强化对条例实施的深入宣传和正面引导,促进‚三小‛从业者对食品安全义务与法律责任的知晓率达到100%。将调查摸底作为基础性工作扎实开展,摸清‚三小‛的数量、经营地址、发展状况等,建立‚三小‛ 管理台账,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不遗漏。全面启动‚三小‛登记备案工作,目前我市共发放小作坊登记证215张,小餐饮登记证161张,备案食品摊点232家。制定‚三小‛监督检查计划,推行‚六项规范‛、‚ 正面、负面两张‘清单’‛,合理确定检查频次,采取动态监管、错时检查、明查暗访等方式,加大监管力度,对原料采购查验、从业人员健
康管理、场所卫生条件等进行全面提升。不断创新监管举措,实施‚在一线助规范‛工作法,全市所有镇街监管所人员每人确定一个‚三小‛业户作为帮扶对象,进行‚一对一‛帮扶;在城区和镇街驻地科学合理设置食品摊点疏导点,实现了摊贩集中经营、集约管理;集中规划小作坊经营场所,建立桃都农贸城小作坊加工示范区,形成了集群发展的‚比较优势‛。
本项分值:4分,自评得分:3分。
16、开展综合治理。把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更实。建立教育、公安、食药监管、城管、市场监管等多部门为成员的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出台《肥城市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制定部门间联查联动、信息通报等协作制度,形成了协同监管合力。拧紧学校主体责任螺丝,把食品安全课程列入教学计划,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不折不扣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四查‛制度,学校月度自查率和食药监局季度检查率均达到了100%。
本项分值:1分,自评得分:0.8分。
17、监管执法信息公开。扎实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公示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实现行政执法行为公开透明运行。通过肥城政务网、肥城市机构编制网等渠道,公开食品监管执法信息、权力和责任清单以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工作,并健全公开工作机制,每月定期公布食品生产经营‚黑
名单‛。强化动态调整和长效管理,及时更新维护行政执法事项清单、行政执法主体及人员资格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等。完善公开信息的审核、纠错和监督机制,主动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监管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本项分值:1分,自评得分:1分。
18、监督抽检。深入贯彻落实国抽、省抽、市抽等各级食品抽检及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抽样检测要求,科学拟制食品抽检计划,围绕上级要求、百姓关注、风险较大的领域、品种,精心组织抽样检验,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风险。2016年全市抽检食品、食用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3075批次。2017年安排检验检测经费达220万元,截至11月全市已完成抽检4476批次,按照3份/千人标准,超额1500余批次。对抽样的每一批不合格产品及问题样品登记入账,严格开展后处理,并通过肥城政务网,向社会公示核查处置情况。两年来,抽检公示率、不合格处置率、处置公示率达到100%。
本项分值:3.5分,自评得分:3.5分。
19、重典治乱。坚持问题导向和依法治理原则,将治理整顿和打击违法犯罪作为重要手段,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去年以来,在全市范围组织‚守护舌尖安全‛专项整治、打击食品犯罪‚利剑‛行动、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30多项整治活动。以建立食安、公安、农安‚三安联动‛机制为抓手,计划将食药
监部门的移动执法终端和公安部门的警务通以及农业部门的追溯监管平台有效对接,打造信息共享平台,深化联合执法合作,合力治理突出问题。今年,城管局、公安局、食药监局和电视台等多个部门,集中力量开展早餐点、沿街商亭和烧烤等集中清理整顿行动,坚决取缔无证经营业户,重拳打击屡教不改的单位,曝光厨房脏、乱、差的单位。自创建以来,各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12条,公安机关破获食品刑事案件4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人,刑事拘留12人,取保候审15人,逮捕7人。
本项分值:2分,自评得分:2分。
20、产业发展。针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不规范、农贸市场脏乱差、食品安全隐患较多的问题,采取市场开办者投资、政府以奖代补等方式,全面推进市场改造升级。去年以来,桃都农贸城批发市场斥资2.6亿元,扩建新场区20000平方米,购进检测设备,加强农产品检测室建设。累计投入建设改造资金900万元,加大投建全市农贸市场的力度,精心规划,积极引导路边摊贩退路进场经营;加快改造老旧市场尤其是露天市场,对规模小、档次低的农贸市场,在改造中有步骤地予以合并、取缔。截至目前,已完成文化南路便民市场、供电公司市场、陈刘市场等11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结合城区改造、农村社区建设,制定肥城市食品小作坊集中连片经营实施方案,积极引导食品加工小作坊集群发展,桃都农贸城小作坊加工示范区已完成周边小作坊迁入工作。实施‚订单农业‛‚农超对接、厂超挂钩‛、‚超市+基地+农 13
户‛等采购模式,推动大中型超市建立来源信息可溯、质量安全可靠、民众放心消费的现代‚肉、菜‛流通与消费格局。山东泰山新合作商贸连锁有限公司作为首批放心肉菜示范超市,采取直营、连锁等方式,统一经营模式、统一店面布置、统一采购配送,现有大型商场2家、镇街商贸中心17家、社区店12家、超市便利店8家,所有门店严格落实肉类、蔬菜、蛋类、水产品、水果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真正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安心。深入开展‚明厨亮灶‛、‚清洁厨房‛建设工程,全面提升餐饮质量安全水平。山东富世康餐饮连锁、肥城宝盛大酒店等单位始终走在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的前列,严抓食品安全关,不断规范操作程序,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成为全市餐饮行业的排头兵;今年,我市精心打造了信业商厦、江南水街、台湾城市广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展现了餐饮服务领域‚点上出彩、面上开花‛的良好局面。
本项分值:6(加
2、倒扣3)分,自评得分:7分。
21、应急管理规范到位。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制订《肥城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操作手册,加强应急队伍教育培训,提升了政府和食安委成员部门快速反应、科学调查和有效控制能力。规范信息管理,建立信息平台,促进部门间、区域间的食品安全信息互通共享。建立新闻发言人、宣传联络员制度和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处置机制,强化舆情监测监控。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及卫生防疫部门 14
在政府指挥和相关部门配合下,立即进行调查处理,有效控制事态,妥善处理有关事宜的能力。
本项分值:1.5分,自评得分:1.5分。
五、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22、管理制度健全。切实加强企业内部建设,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从业人员培训,确保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有制度、有机构、有人员、有能力‛,形成科学完整的责任运转链条和责任追究机制。为不断强化生产经营单位诚信观念和食品安全意识,研究制定了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计划,负责人及管理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集中培训超过40小时。全面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要求全部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健康制度,建立人员管理动态台账,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以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和生产经营操作规范培训为抓手,推动尚德守法真正成为食品行业的基本信条,成为食品从业人员内化于心的职业操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本项分值:2.5分,自评得分:1.6分。
23、企业规范管理。严把准入关口,严格审核生产经营者资质证明,积极引导和督促生产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企业自查制度,重点对企业自查报告真实性、符合性进行督导检查,成效显著。在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把关键环节控制点风险防控及重点问题作为重点检查项,实施逐项全面的监督检查。引
导企业熟悉法律法规对生产经营的各项要求,自觉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保证质量安全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产品溯源、召回等制度,强化制度落实,有效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和食品安全水平。
本项分值:3分,自评得分:2.1分。
24、市场开办者责任落实。认真实施《山东省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特别是《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引导督促市场开办者、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上市食品、农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在全市所有集中交易市场张贴《市场开办者责任义务告知书》、《入场经营者责任义务告知书》,明确双方责任。目前,桃都农贸城批发市场等13家农贸市场和9家大中超市严格履行入场经营者资质查验义务,建立了完整、动态的经营管理台账,签订了质量安全协议。随着食用农产品监督检查力度的增强,市场开办者不断巩固检验能力建设,采取自行设立、购买服务等方式,发挥快检室功能或委托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承担食品质量检验任务,准入机制得到高效落实。泰山新合作人防超市、信业商厦等单位投资建设高标准快速检测室,配备农残、兽残、多功能检测仪及食品安全快检箱,基本满足了常见食品和农产品的快速筛查需要。消费者可以在市场电子屏、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及时看到抽检结果和不合格处置结果,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本项分值:2.5(加2)分,自评得分:3.3分。
25、追溯机制。重点推进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的追溯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建立健全生产加工档案。农业、畜牧等部门与食药监局,围绕加强食用农产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深入开展联合调研,协同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通过质量购货凭证、合格证明、销售票据、村居出具产地证明等方式,实现了准入准出有效衔接。今年11月1日,我市全面推行韭菜产品‚双证制‛管理,既能通过‚农产品合格证‛来获取韭菜的‚身份‛信息,又能通过‚市场销售凭证‛清楚韭菜的来去,严禁不具有‚双证‛的韭菜产品进入市场。11月3日省食药监局王蕊处长来我市调研韭菜产品‚双证制‛管理工作,对我市韭菜‚双证制‛和农产品准入管理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认真执行食品召回管理办法,把问题食品召回作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召回制度,依法、科学处置问题食品,为最大限度消除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提供了制度设计和解决路径。
本项分值:2分,自评得分:1.4分。
26、品牌建设。认真落实《肥城市关于深入开展‚食安山东‛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食安山东‛、‚食安泰安‛品牌引领行动,以‚安全‛‚放心‛为创建核心,突出抓好‚十个一批‛创建,打造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食品安全放心品牌和示范单位。全市4家食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26家食
品流通示范店、6家示范食堂、30家餐饮示范店、2家示范农产品批发市场被认定为‚食安山东‛示范单位。不断提升农产品产供销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升级,强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目前,全市蔬菜播种面积63.5万亩,产量234.5万吨,建成现代农业园区42个,9万亩马铃薯、大白菜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形成了有机蔬菜、设施蔬菜、‚两菜一粮‛三大特色蔬菜产业带,已注册‚鲁岳‛、‚桃城‛、‚益农‛等十几个蔬菜品牌。王庄、桃园两镇‚两菜一粮‛种植面积达到11.7万亩,分别被认定为省级、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肥城桃规模扩大、品质提升,发展到10万亩,品种60多个,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鼓励开展‚三品‛认证及商标注册,先后建成潮泉樱桃、河岔口鸭蛋、王庄粉皮等品牌农产品及420余个特色经济专业村,‚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到97.7万亩,注册农产品商标600余件,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4件、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7件、名牌产品5件,形成了具有桃乡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品牌方阵。
本项分值:4分,自评得分:4分。
六、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27、诚信体系。紧紧抓住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这个保障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以引导和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为核心,通过相应的制度规范和运行机制,实现了褒奖守信、惩戒失信。出台《肥城市食品药品黑名单管理办法》,监管结果一律公开,违法行为一律曝光,严重失信的一律纳入‚黑名单‛,目前已形成从查实到处置到见光的完整链条。
本项分值:0.5分,自评得分:0.5分。
28、责任保险。在肉制品、白酒等大中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积极推进食品安全责任险,与市金融办联合下发了《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作、市场运作、企业自愿参与的原则,积极推进全市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今年,全市已有5家较大食品生产企业参加了食品安全责任险,为食品安全再添一道保障。不断加强督查指导,认真总结提炼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汇总分析有关数据、案例,完善工作机制,扩大投保范围,切实把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做深做细。
本项分值:加2分,自评得分:加2分。
29、监督举报。畅通12331、0538-3212765投诉举报电话,开通‚肥城食药安‛食品问题反映渠道,由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设置专人负责受理工作,确保24小时内投诉举报畅通。建立食品投诉举报问题台账,每起举报如实登记,及时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查处,第一时间整改到位。去年以来,共受理各类食品投诉举报366件,做到核查处置率100%、及时回复率100%。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定《肥城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切实落实举报奖励制度,由市财政保障奖励资金,鼓励并支持公众投诉举报食品违法行为。市食安办积极加强与各级新闻媒体沟通,多
次举办新闻发布会、互动访谈等活动,及时通报创建工作进展,鼓励媒体跟踪报道食品安全监管整治情况,媒体舆论监督作用持续加强。在《泰安日报》开设《食安肥城》专栏,安排镇街所依次刊发亮点工作。通过肥城电视台《肥城零距离》栏目,播放全市食品监管工作动态,及时曝光食品违法案件。两年来,先后播出了整治保健食品‚会销‛经营、联合清理整顿马家羊肉店无证经营和规范提升早餐点等多项治理行动。市人大、政协多次视察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对农业、畜牧、食药监等食安委成员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代表们深入食品生产经营一线,抓调研,提对策,促升级,有力推进了创建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市消协、个私协、蔬菜流通协会及生猪产销协会等机构的作用,全面吸收从业培训开展、诚信平台搭建、产业优势培育等一系列有益经验,强化行业自律,提高食品安全治理成效。
本项分值:5.5分,自评得分:5.5分。
30、宣传教育。将创建工作纳入公益宣传的重要内容,按照我市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宣传方案要求,精心打造了食品安全宣传街3条,设置便民信息栏28处,公益广告牌124块,公交站牌宣传画136幅,道路导向牌98块,灯杆广告牌328块,全市所有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LED屏滚动播出创建标语。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知识进家庭、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编印了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致市民一封信和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单张近90万份。充分利用市公安局等部门开展‚走千家、访万户、暖民心‛为主题的入户走访活动,将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资料送到市民家中,实现食品科普知识宣传全覆盖。大力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宣讲活动,将每年九月份确定为学校‚食品安全月‛,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食品安全漫画、作文、手抄报大赛,制定生动、学生好奇的食品安全知识课程,每月举办以健康科学饮食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大讲堂‛,巩固校园食品安全宣传阵地建设。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免费为市民提供快检服务,提高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免费发放‚一票通‛档案册5万余本,并在档案册上印制了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宣传标语,增强了生产经营者积极参与创建的责任意识。深化与新闻媒体合作机制,开展创建工作主题宣传,自2016年4月,我市在广播电视台《行风热线》前后时段播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创建宣传标语,在《肥城新闻》后播放创建宣传动漫短片;今年,市食安办与《肥城零距离》栏目、泰安日报社签署合作协议,全面保障我市创建工作的跟踪报道。利用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手机短信平台、电视台、食品安全宣传周和入户走访等各种渠道和方式,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增强了群众参与食品安全共治的意识,营造了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 ‚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浓厚氛围。
本项分值:4分,自评得分:4分。
2017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