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文化的概念、起源及其内涵
二、安全文化的概念、起源及其内涵
安全文化及其模式则是在1988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INSAG)提出的。众所周知,当今全球能源日趋贫乏,核能逐步受到各国的重视。据统计,有些国家和地区的核发电量超过总发电量的70%。但是人们至今不会忘记1979年3月美国三哩岛核电厂事故和1986年4月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安全地利用核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安全文化及其模式在核电厂成功应用,则迅速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对安全文化的极大兴趣。安全文化不断地被应用到城市防灾、减灾和一些企业安全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1991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的INSAG—4报告即“安全文化”出版物中,给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我国大部分专家认为:“安全文化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
安全文化是一种社会的、大众的、开放的文化,在企业中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企业安全文化,即企业要把实现生产的价值与实现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以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为制约机制,以实现生产的社会价值及经济效益动力机制,建立起企业运行机制。
安全文化是一个由表面到本质,由形式到内涵结构严谨的系统。它由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精神智能层次和价值规范层次所构成。
器物层次:包括人类因生产、生活、生存和求知的需要而制造并使用的各种安全及防护、保护人类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工具。
制度层次:包括劳动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减灾安全、环保安全等方面的一切制度化的社会组织形式及人的社会关系网络。
精神智能层次:包括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哲学、安全文学、安全艺术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安全或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理论。
价值规范层次:包括人们对安全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三、安全文化的发展及状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的观念、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对于现代的安全系统工程,企业的事故预防不仅充分依靠安全技术、安全工程设施等安全的硬手段,更需要安全管理、安全法制、安全教育等安全科学的软技术。但是,过去尽管做了很多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工业社会还是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事故痛苦,在经过深刻的反省和系统科学的分析后,人们发现,在安全文化提出之前,我们在事故致因的认识中,对于“人因”的认识还存在着深层次上的欠缺,这就是:在常规认识到的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以外,还应正视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伦理、修养等更为基本和深层的人文因素和人文背景。这些因素的全面归纳,就是人的文化,人类的安全文化,她全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的观念、思维和行为,从而形成客观的物态和环境的安全质量。由此,要保证人的行为、设施和设计等物态和生产环境的安全性,需要从人的基本素质出发,即建立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策略,进行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17世纪前有人类远古的安全文化,其特征是宿命论与被动型;工业革命至本世纪80年代,产生了近代的安全文化,具有系统论与经验型的特点;本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了现代的安全文化,形成了本质论与预防型的安全文化特征。
四、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的关系
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有其内在的联系,但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也不是企业安全管理。企业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全过程中的同步进行子功能系统,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企业安全管理的哲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安全素养、安全管理的伦理道德等这些无形的高尚境界却都用安全来培养、影响和造就。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取代的,那种误认为提倡安全文化,企业安全管理就可以不要了,或认为企业安全管理落后了、过时了等等观点是十分错误的。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绝不能忽视非生产领域的安全,安全文化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范畴,特别是人的安全思维、安全意识、安全心理、安全行为、安全法制观念、安全科技水平等体现了当代大众的安全文化素质,由于经济基础,物质条件、管理方法、科技进步、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局限性,往往造成了对事故和风险分析与判断的失误,因而使事故隐患仍普遍存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应该是预防事故的高效而明智之举,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必然推动安全生产的发展。
预防事故和意外灾害的发生是技术问题,是管理问题、是认识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是人的安全文化素质问题。近20年来,世界军事工业,航天工业,核工业及原子能发电站的快速发展,意外灾害和重大事故带来了巨大损失和意想不到的恶果,人们清醒的看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决非是一种简单命令或强制手段就能凑效。1990年前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安全文化的理论和安全科学方法,1992年我国核工业及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的一些专家也开始探索和研究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把服从管理的“要我安全”转变成自主管理的“我要安全”,从而提升安全工作的境界。传统的安全管理是一种被动型、经验型的作业驱动型管理,而纳入经营战略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种创新的效益型、系统型的项目驱动型管理,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安全文化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因此,安全文化应当受到高度重视。
五、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中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经济发展的规律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存的理念和行为,特别是工业的安全生产,开始有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一种新的价值观念、科学的思维方法、更广的视野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务实而珍惜生命的行动,善待人生而健康、长寿的追求,在国内工业界和居家社区正在形成一种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文化素质的潮流,企业安全文化和大众安全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主要表现如下: 1)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人民的经济基础和生活水平有显著的提高,对物质需求、精神文明以及安全与健康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自己的生活及人生的追求有了全新的内容。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更加需要安全、健康、舒适、长寿。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根本变化,安全生产、大众安全、生活安全、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已成为社会文明和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
2)安全科学技术进步和科普水平的提高
在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已成为一级学科,表明对安全的本质及运动规律有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预测、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安全科技的进步,大量的高新技术及科研成果转化为安全防护的设备和产品,通过科普及商品的质量安全的宣传、教育,增加了公众的安全科技文化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出现了大众对安全生产、生活、生存的安全科技文化新需求。
3)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劳动保护国策的基本内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已深入人心,在国家宪法、劳动法、企业法、刑法、民法及地方政府行政法规或行业安全生产法规中,在近千种相关的标准中都涉及了有关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要求,并已成为强制性规定,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体系在逐步完善。公民都有权利接受初中程度的义务教育,大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因此,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维护安全与健康,已成为公众保护自己的有力武器。
4)优生优育的政策更重视人的安全与健康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已为全国人民普遍接受,与此同时,独生子女的生育、培养、成长和就业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必然成为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在求职就业中,那些不安全,欠卫生的职业或工厂,那些危害性大,事故风险大的地方,将会面临招工难的困境,这就迫使企业和政府对劳动环境进行改造或更新,21世纪的中国人对自己的安全与健康视为生命一样重要。5)建国以来的四次伤亡事故高峰的惨痛教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虽已家喻户晓,而工业生产中的意外伤亡事故却经常发生。近50年内,中国大陆先后出现过四次伤亡事故高峰,均发生在政治改革和经济环境变化的关键时期,即“大跃进”期间(195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1970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时期(1994年)。忽视安全,不讲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既影响正常生产,又危及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事故高峰的惨痛教训证明:人为失误是元凶。据专家、学者的统计表明,(60~70)%是人的“三违”现象所引发的事故,其中由于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差而致成灾祸就占80%。劳动者是一个生理人、社会人、经济人,其生理特性、心理特性、社会特性、人生观、价值观等直接影响着人的安全思维和行为后果,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文化素质才是预防人为失误的金钥匙。
6)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及安全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企业的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技术能力有下降趋势,统计表明: ① 1.4亿职工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约占70%;② 新职工(多半数来自农村)主要靠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投入进行低效的生产;③职工中受过系统专业教育的职工只占(15~20)%;④ 国营企业中,技工、中高级工仅占(2~3)%。很显然,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友涌向工业,成了低素质而廉价的劳动力,这些低技能、低效率的合同工、临时工、季节工、替换工,多半在最脏、最累、最危险、最不卫生的环境中劳动,这样就降低了职工队伍的总体安全素质,也增加了控制人为事故的难度。新职工是发生伤亡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其原因为:① 缺乏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② 缺乏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和对策;③ 不懂事故的应急办法,也不会保护自己;④ 对安全管理上的失误更无辨别能力。在经济建设时期,把安全生产的重点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安全技术、安全知识、安全文化素质)的轨道上来,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亟待提高劳动者,甚至全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这是社会文明的要求,也是政府和企业(雇主)不可推辞的义务。7)全国人民更加重视休闲活动的安全和卫生
全国职工已享受每周40小时工作的权利,改变了过去每天8小时生产,有时还要加班加点,甚至女工、童工也不能保证享有法定的权利的时代。每周5天的8小时工作之余,除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至少还有96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无论是职工或是公民均有充裕的时间从事各自喜爱的活动,由于休闲的方式、范围和领域的不同,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安全与卫生的知识,掌握自我保护和救护的方法,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卫生的休闲活动环境已成为大众的需求,也成了安全休闲文化的新内容。随着人们对休闲活动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实现安全、舒适、健康的活动计划、自然迫切地需要增长安全科技文化知识,需要创造休闲活动的安全文化氛围,大众安全文素质的提高,才能更自觉地去实现大众的身心安全和健康。8)高新技术风险进入家庭,消费者更需要安全文化
高新技术应用型产品进入市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方便、实惠、享受,同时也带来意外的事故和风险,由于缺乏安全科技文化知识,例如:不会正常使用家电用品;看不懂说明书;违反操作程序;不了解产品特性和易出事故的地方等,造成了许多意外伤亡事故。
9)非生产领域的安全与卫生问题需要警钟长鸣
从全国看,每年企业及矿山发生的意外事故,有(2~2.5)万人丧生,而非生产领域的意外事故却有(6~8.5)万人死亡。实际上,人们在生活与生存领域的活动遭遇的事故和灾害(洪水、地震、泥石流、气象等)而危及人民的生命的数字还在增大。根据1998年官方公布的资料,足以说明非生产领域因意外事故而死亡人数触目惊心:① 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7.8万人;② 铁路道口事故死亡人数8402人;③ 火灾事故死亡人数 2380人;④ 自然灾害死亡人数 5511人。还不算每年因烟花、爆竹、喜庆气球、家电产品、休闲、旅游等意外伤害事故,保守的估计至少也有(1~1.5)万人。据最近报道:每年医生用药和自购用药而造成500至100万人的药物伤害,严重的致命死亡,为了安全用药,国家正对医药实行分类管理。因此,大众的生活、生存及社会活动领域的安全与卫生问题,决不容忽视。大众安全文化及社区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非生产领域的安全卫生问题也应警钟长呜。10)安全文化素质教育要从孩童抓起
安全的意识、思维、习俗,安全防护、应急和自救等技能和知识应从幼童、从中小学抓起,通过安全科技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提高下一代的安全文素质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安全科技、安全文化能最深刻的影响孩童的思维和行为,从小就养成珍惜生命、自律安全的行为和品德。安全文化素质教育应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纲,成其重要的基础教育内容。
11)建立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 12)大众需要安全科技文化
本世纪末,中国人民要实现“小康之家”,大众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基础改善,安全与健康意识增强,更需用安全科技文化充实自己,保护自己,以实现身心安全与健康,享渡寿福天伦之乐。一种自觉追求安全文化、善待生命的安全与健康趋势正在形成,具体表现为:
① 一切活动中都以追求安全、舒适、健康、长寿为主要目标; ② 喜爱安全、卫生的文体活动和休闲、健身、旅游等活动; ③ 戒烟、禁酒、健美、礼仪、时装等吃、穿、住、行活动均以安全、健康为时尚;④ 愿意学会使用消防器材、家庭装灭火器,学会几种灭火方法和有关灭火常识;⑤ 积极学习急救、互救及逃生方法,参加野外、实地训练;⑥ 学会打急救(120)、火警(119)、匪警(110)、道路交通事故报警(122)、障碍台(112)、天气预报台(121)、报时台(117)、查号台(114)等的电话,以防遇事不慌,临危不乱; ⑦ 自觉订阅、购买、学习有关安全、健康、灾害方面的书刊、报纸,增加灾害知识和信息;⑧ 用新的价值观指导消费,愿意花钱买安全、卫生、环保型的产品;⑨ 养花、种草、植树、爱鸟、注意公共卫生,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人民安全健康的重要活动内容。
六、常村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1、职工安全意识不强、行为不规范已经成为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矛盾。
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质就是管理者在安全生产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计划、指挥、控制、协调等各项活动。
安全管理思想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臵,思想决定着意识,意识决定着行为,行为决定着安全生产的结果。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人,关键是做好人的思想,建立安全意识。因为再好的设备也需要人去操作、去使用,再好的制度需要人落实、去遵守,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也需要人去创造。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
2、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对生产力水平低而易发生产事故的补充和完善。
3、我们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
国家对安全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已成立了专门机构,进行安全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课题研究。目标定位为2005年初步建立起发展安全文化的模式和体系,2010年安全文化建设初见成效,2020年安全文化建设稳定全面发展;为我们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据。
常村煤矿经过10年的建设与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企业的组织机构、工作机制、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安全装备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搞好安全工作已经变成了广大职工的迫切要求和愿望,不安全生产的行为逐步所广大干部职工所摈弃。
七、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作用
安全文化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由人民创造,传播、优化、发展至今不衰,工业化进程和高技术应用中事故和危险不断引发,促使人们挖掘和细琢安全文化的遗产,同时注入了各个时代文化的特点,不断发挥安全文化博大精深的动力和内功,继续充实,发展和繁荣。不可低估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的功绩,当今至少有两点是其不可磨灭的,极为深刻的时代内涵。
其一,安全文化突出大安全观,大系统观、大协调观和人本思想;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是生产、生活、生存领域内人民从事一切活动的安全与健康问题,是历史性的、划时代的变化。从概念,内涵、领域、学科等方面有历史性的拓展,把灾害与风险看成是由自然的、人为的或两者共同作用的恶果,提出建立和开发安全文化产业的构想以及推动安全科技文化发展的计划。打破了安全(或事故)的时空局限。更加突出了从事一切活动的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珍惜人生,尊重人权,保护人民的思想。
其二、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推崇大众安全文化,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突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安全文化在精神文化、智力开发方面,在安全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技术方面,在安全高技术的转换和应用方面都是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1)安全文化溶涵了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安全文化保护了人,保护了从事一切活动的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预防、减少或控制灾害与事故,极大减少人的伤亡,其结果保护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减少设备、设施的损失,减少原材料的损失,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实质上是保护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不断提高人(劳动者)的安全文化素质和自护应急能力,关爱生命,尊重人权,保护人的安康也是极大的保护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2)安全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安全文化是保护人民活动的安全与健康的大众文化。只要有人存在,人就要从事生产、生存活动,自然就有保护人在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问题,这属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问题,也必然会成为当代先进安全文化的源泉和动力。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安全文化,都是经过传继、优化、融合、发展而成的,既有时代特征,又反映人民最新安全需求的新文化。安全文化的优化、发展、繁荣的科学机制伴随社会文明、科技进步,和安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而永盛不衰。
(3)安全文化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安全文化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加体现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从政府责任,社会支持、工业界的投入和家庭参与,用最广泛的社会组织形式,保护最广大人民最切身的利益——安全与健康——生命,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营造安全文化的氛围,体现了人人参与,八方关爱,珍惜人生,大众受益。
第二篇:浅谈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
浅谈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
常 伟
(河北省邯郸县水利局,056001)
摘 要: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它以保水、保土为中心,径流调控是它的精髓。随着发展水土保持与环境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社会科学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并逐渐向非农领域和平原延伸。
关键词:水土保持 概念 内涵
水土保持是保护我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伟大工程,也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近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领导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水土资源相对匮乏,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土资源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也会越来越严重。但现在社会上人们对水土保持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片面,人为造成水土流失,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水土保持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作为一名水土保持战线上的工作人员,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但也对面临的问题感到忧心,针对社会上人们对水土保持概念和内涵认识还比较模糊、片面的情况,下面我把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向大家阐述一下,供大家点评。
1、水土保持的概念
20世纪2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水土流失问题,40年代初,“水土保持”一词在我国产生,此后的几十年中水土保持的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水土保持的概念也由初期的土壤保持发展为今天的水土保持并举,从单一强调土壤侵蚀引起土地生产力退化到同时强调土壤侵蚀环境与全球生态环境的联系。
1.1“水土保持”的法律定义
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并在第二条中,对“水土保持”这一名词进行了解释,明确了什么是水土保持,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1993年国务院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使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步入了预防为主,依法防治的轨道。
1.2“水土保持”的实践含义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治理性质的建设工程,它以保水保土为中心,综合采取合理利用土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等手段,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它能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证,能促进社会进步。
2、水土保持的科学内涵
近几年水土保持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其内涵也在不断的扩充,不断充实,但也导致社会上人们对水土保持独特的内涵不甚清楚,产生不少误解。
2.1径流调控是水土保持的精髓
水土保持虽然与其它学科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但是它与其它学科的最大区别是能够科学调控和 1 合理利用坡面径流,按照径流调控理论,削弱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动力,在同降雨条件下,有序地聚集和分散坡面径流,达到控制水土流失和保护水土资源的目标,而为达到这个目标不是单一的治理措施和单一的工程所能达到的,只有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使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小流域各项治理措施优化配计,形成符合水土流失规律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才能达到。
2.2水土保持和其它学科的联系
水土保持与其它学科是相互渗透、相互吸取的,它从单纯的土壤学扩大到生物、地学,近年来又与环境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交叉,与社会科学、水环境、全球气候变化联系。如:水土保持在防、治、管等方面引用高新技术,预防、监督执法采用量化的新技术;监测、预报采用遥感技术;治理采用一些新设备、新材料和引进一些适生的高效植物新品种;规划应用水保软件等。水土保持正在逐步演变成一个涉及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气象、水利、农业、林业、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的综合学科。
2.3水土保持领域的扩充
社会上人们一般认为水土保持只涉及山区、丘陵区、风沙区是纯粹和农业打交道的工作,但现在水土保持正逐渐向非农领域和平原延伸。21世纪国家要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城市化进程。但在城市、交通、矿山等领域的开发建设中,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是严重的,这就要求在开发建设上述项目的同时,还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但由于治理范围的限制,所采用的治理方式就会不同,但基本原理和基本措施还是相通的。就是疏导、分流、拦截地表径流和降雨防止造成水土流失。同时还要求对于边坡、矿渣、弃土石场的治理,不仅要考虑雨水的出路问题,还要考虑到风蚀的问题,在治理措施上,不仅要有坚固的水土保持工程,还要注意工程与植物的巧妙搭配,具有美感,使开发建设带来的负面效益,不仅得到治理改观和美观,有的还可以变成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2.4水土保持的作用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有效改善治理区的生态环境,降低土壤侵蚀模数,增加林草覆盖率,提高空气质量,还能有效拦蓄降水,拦截泥沙入河。同时,对于缓解山丘区,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减少洪涝灾害和抵御旱灾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能为治理区域的农、林、牧业创造良好条件,为增加群众收入,使群众尽快走致富道路提供有力的支撑。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水土保持能有效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水、旱、风沙的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统筹规划,求真务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使我国早日呈现出河流清澈、山川秀美的大好景象。
[作者简介]:常伟(1981年2月5日),男(汉),邯郸县,技术员
第三篇:核安全文化概念和起源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通过对事故的分析和讨论,确认事故源于一系列人因失误——有意识违反操作规程:为完成汽轮机试验不顾反应堆将进入不稳定状态,眼看要发生事故还想试着把试验做完,最终酿成了一场人为的核灾难。1986年IAEA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提交的《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后审评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提出了“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概念,随后在1991发表了一篇专著《安全文化》,(INSAG-4)在核工业界引起了广泛重视和认同,安全文化的建设和评审工作成为核安全“纵深防御”的重要手段。
安全文化指的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这种概念超出一切之上,那就是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必须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实现意味着“内在的探索态度、谦虚谨慎、精益求精,以及鼓励核安全事务方面的个人责任心和自我完善。”它强调的既是态度问题,同时又是体制问题,既和单位有关,又和个人有关,同时还牵涉到处理所有核安全问题时所应该具有的正确理解能力和应该采取的正确行动。
就安全文化表现而言,它是由以下两个主要方面组成的,第一是体制,由单位的政策和管理者的活动所确定;第二是每个人的响应,这些人在上述体制中工作,并从中受益。但是,事情的成功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即政策和管理方面以及每个人本身的承诺和能力。
安全文化的特性
各级组织和个人在各类活动中,对安全的重视体现在以下方面:
个人认识,即每个人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知识和能力,通过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以及他们自学而获得;
承诺,要求高级管理阶层用行动体现出把安全置于绝对优先的地位,并要求安全的共同目标被每个人所接受;
积极性,通过引导、建立目标、奖惩制度,以及人们自发的态度而产生;
监督,包括对工作的监察和审查,并对人们的探索态度及时响应;
责任制,通过正式的委派、明确的分工,使每个人对各自的责任清楚了解。
安全文化主要包括单位内部的必要体制、管理部门的逐级责任制和各级人员响应该体制并从中得益所持的态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决策层责任:公布安全政策;建立管理体制;提供人力物力资源;自我完善。
管理层的责 管理层责任:明确责任分工;安全工作的安排管理;人员资格审查和培训;奖励和惩罚;监察、审查和对比。
个人的响应:探索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互相交流的工作习惯。
核安全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
由于不同的核运营单位对安全文化的认识及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评判和提高企业安全文化水平,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认识,这些不同点就是人的行为和态度对安全影响的认识差异的一种反映。
不同点代表创建安全文化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显示在人的行为和态度对安全影响的不同认识和接受程度。这可作为单位自我诊断的基本尺度,用作单位在创建安全文化过程的导向,并据此确定目前的位置与期望值。一个单位在任何时候都可能显示出下列各阶段的特性。
第一阶段:安全建立在规章与法规基础上
在这个阶段,单位将安全看作是外部的要求,而不是看作有助于本单位取得成功的工作之一。外部的要求是指国家政府部门、区域授权部门或监督机构的要求。安全在很大程度上被看作是技术问题,认为只要符合规章和法规的要求就足够了。很少认识到安全性能的行为和态度方面,也不愿考虑这些问题。
第二阶段:好的安全性能开始成为单位的目标
在这个阶段单位将寻求好的安全性能作为管理的重要事情来抓,即使在没有监管单位的压力时也是如此。虽然对行为问题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但由技术和程序组成的安全管理方法上有很大的不足。根据指标或目标,把安全性能与其他事务一同对待。单位开始寻找安全性能停滞不前的原因,并愿意寻求其他单位的建议。
第三阶段:能不断地改进安全性能
处于第三阶段的单位已采用不断改进的概念,并已利用安全绩效的概念,对交流、培训、管理风格以及提高效率等方面非常重视。单位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单位中能看到某些行为使改进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存在阻碍进一步提高的行为。因此,人们能够理解行为问题对安全工作的影响。
对行为和态度问题有较高的认识水平,并正在采取措施以改进人们的行为,逐步取得进步。
核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提高
基于INSAG-4所提供的一系列安全文化的指标,结合各自的实际状况进行必要的修订,对政府和管理部门、运营单位(包括决策层、管理层以及员工的个人响应)、研究单位、设计单位四个部分的状况进行评审,根据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提高,这已成为提高核安全文化的主要手段,主要方式有自我评审和外部同行评审。
自我评审
自我评审是为安全文化的发展提供某种形式上的条理性手段,将现行活动和结果与一套已确定的期望指标(标准的监管要求和现有的最佳实践)进行严格对比,通过定期审议该目标,以确保其不断促进安全业绩的改进。
自我评审的目的在于通过职工直接参与一丝不苟的检查并改进其本质工作来促进业绩的提高,保证管理者在监督上的作用,采取及时的纠正行动改进运行安全业绩。它是运营单位不断取得进展的关键。
外部同行评审
外部同行评审是为避免自我评审对安全问题思考的局限性和扩大“运行经验反馈”的手段,通过外部专家的介入,发现运营单位安全文化的不足。
国际同行评审活动一般由IAEA通过OSART(运行安全审查组)、ASSET(重要安全事件审查组)和ASCOT(组织安全文化评审组)等提供服务,或由世界核运营者组织(WANO)提供。《核安全公约》通过交换和评审详细的国家报告的体制,开展至少在国家一级的核安全计划和实践,为国际同行评审提供机会。
据世界核工业领域统计,人因失误占核电厂运行事故的70%左右,人员行为对核电厂安全的贡献非常重要,安全文化作为企业和人员行为的综合体现,其概念和重要性在核电领域已被广泛接受。国内运行核电厂中,大亚湾核电站和秦山核电公司已经正式启动了十年定期安全评审(PSR)项目。秦山核电厂PSR中包含的“安全文化培训要素”是国内首次完成的核电厂安全文化审查。但由于安全文化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且度量指标相对偏软,如何正确评价企业安全文化水平,并通过一系列的评审和建设活动提高安全文化水平,提升企业安全文化实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管理部门、运营单位管理层、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合作。
第四篇: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
城乡一体化定义和内涵
一、定义
城乡一体化是指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二、内涵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等方面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提出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第一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从国民经 济社会全局的角度提出的城乡共同发展战略,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此后,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都按照这个战略的要求,跳出“农业”解决农业问题,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开始出现松动,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扩大。党的十七大在总结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作为根本要求”,并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同时,从制度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具体的部署。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全面总结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以及对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客观、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化同步”,即“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 略思想,同时从现代农业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对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进行部署规划。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质内容的再一次深化,是一次质的飞跃。第一,由“三化同步”深化到“四化同步”。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将农业农村发展真正融合在国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之中。第二,将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既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新农村建设,同时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第三,从制度建设上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十八大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
第五篇:第一节民生的概念及其内涵
第一节 民生的概念及其内涵
一.民生、民生思想的提出及其发展
“民生”一词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最早被提及,谓之“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所代指的就是百姓。而《辞海》中把“民生”理解为“人民的生计”,民生之词义带有明显的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古人云:“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生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是历史的、发展的、动态的、内容不断丰富的过程,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阶级统治思想,不同的权利观念势必造就不同的民生思想,产生不同的影响。
我们这里所指的“民生”是指现代意义的民生。现代社会,民生与民主、法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单一的物质样态转化为包含精神样态在内的综合样态。立足中国特定的国情和实践需求,并结合民生思想的历史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一)广义民生论
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对民生的定义要综合看待,不同的学科视野对民生概念的界定存在差异。比如有学者认为,从经济学角度看,民生反映在经济发展中人们的收入、就业、消费等方面,体现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看,民生则是关系到社会各阶层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事关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长治久安,以及社会制度是否具有先进性。而在政治学的意义上,民生解决好坏则直接体现为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是否到位和执政地位是否稳固。因此,民生是对党治国理政水平的检验。①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存在明显的不足,即概念范围太大,其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任一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使其不易操作和把握,反倒容易冲①黄家骅:民生问题的研究视角与指向[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6.淡人们对于直接、切身、具体、真正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
由于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太大,所包括的内容过于庞大,所涉及的面过于宽泛,同具体政策层面上的民生问题难以吻合,难以把握,所以,在具体政策和实际生活领域,人们一般不使用广义上的民生概念。
(二)狭义民生论
狭义民生论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即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诸如有的学者所说:“民生即人民生计,指的是人们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实现。在其看来,物质需求是精神需求的根基,没有最起码的物质生活和生产条件,精神需求便无从谈起,但如果人们仅仅为了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而没有更高的追求,人类社会就会发展乏力。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不断解决和改善民生的过程,也是由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化的过程,民生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①狭义上的民生概念相对于广义民生论比较准确,也容易把握,容易同具体层面上的民生政策吻合。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民生概念一般都是狭义的民生概念。
除广义民生论和狭义民生论外,我们还可以从动态民生论与相对民生论去认知民生的概念。
(一)动态民生论
动态民生论主张,民生的状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的,对民生概念的界定需要坚持一种动态观。民生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如在封建社会,人依靠家庭就能够生存和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依赖单位就能够生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人的社会化标①李亚彬:论民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7.志着人的自由度的增加和个人权力的扩张,因此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随之扩展。在其看来,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民生即指最广大人民的福祉,就是人民能够享受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终端成果,是人民对于发展成果的客观享受和主观体验。①
(二)相对民生论
相对民生论可视为对动态民生论的一个补充,其主张民生不仅是历史演进的,而且在同一阶段的不同社会和区域,民生状况也存在差异,因此,从本质上讲,民生概念是相对的。有学者认为,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是理解民生含义的前提,从纵向上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民生含义;从横向上看,不同国家,由于国情有别,民生含义也会有所不同。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基础雄厚,社会建设水平高,其民生保障水平自然更高,而我们有自己的具体国情,十几亿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当前民生问题化解的艰巨任务,因此,我们必须结合自身实际,逐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②
二.民生的内涵
民生问题无论是当前还是将来都有着无限极的意义,它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它是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即生存条件)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即生活质量);它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基于此认识和理解民生的内涵是有必要的且是必须的。今天我们所说的民生问题,不仅是物质生活层面,即当年孙中山概括的衣食住行四要素,还包括了精神生活层面的问题,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这个“文化”,又是涵盖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大文化”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及人民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我们国家的各种民生问题也在不断放大,从物质到①
②何颖:论政府在民生问题上的职责[J],攀登,2008.3.郑功成:民生问题为什么如此重要文汇报[N],文汇报,200.12.6.精神,从原本意义上的“人民的生计”上升为精神文化等生活层面,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民生的涵义日益深远。
立足理论和实际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认知:
(一)民生是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
民生问题以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为主要内容,即国家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人之为人所应该具有的权利和尊严,主要包括社会救济、基础性的和最低程度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
(二)民生是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
人不仅要有尊严地生存下去,还要有能力生存下去。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即一个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从而为民众提供基本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主要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
(三)民生是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
民生问题从这一意义上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即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随着现代制度的全面确立,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使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主要包括民众应当享受到较高层面的社会福利,比如未来公立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得到免费的教育;住房公积金应当普及到每一个劳动者;社会成员的权利应当得到全面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