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概念的历史溯源及内涵

时间:2019-05-12 15:5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性概念的历史溯源及内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性概念的历史溯源及内涵》。

第一篇:党性概念的历史溯源及内涵

创先职称论文发表网

党性概念的历史溯源及内涵

摘要:党性即是,“遵守纪律、服从组织也是测量党员党性的一个主要标志。” “与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经常使我们党的威信在群众面前提高起来,使得广大人民群众信赖我们的党,为我党力量的雄厚和增大而斗争的精神,也是测量党性的一个主要标志。我们必须把端正党风提高到增强党性的高度来认识,抓好党性教育,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再次,党性强弱同党风好坏总是互相成正比的。“在我们共产党内,决没有党性很强而党风很差的党员,也决不会有党风很正而党性很差的党员。”

关 键 词:党性;党性修养;历史反思

党性的概念内涵及外延

一、党性概念的历史溯源及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工人阶级政党时,没有直接、明确地提出党性的概念,最初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列宁。列宁在1894年底—1895年初所著的《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斯图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一书中指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集团的立场上。” 这句话被认为是党性概念的最初界定,后来列宁对党性概念有过多次使用和说明。1906年7月,列宁在《“非党”抵制分子的错误议论》的文章中指出:“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 1905年11月,在《社会主义政党和非党的革命性》一文中又指出“严格的党性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反过来说,为了进行公开而广泛的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因此,觉悟的无产阶级的政党——社会民主党,完全应该随时同非党性做斗争,坚持不懈地为建立一个原则坚定的、紧密团结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而努力。” 由此看出列宁所讲的党性,通常是指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阶级意识。中国共产党结合党的历史任务对党性的概念也进行了阐释。刘少奇继承了列宁的观点,认为党性就是阶级觉悟和阶级意识的最高体现。他在《人的阶级性》一文中指出:“党性,就是人们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所以人们也有各种不同的党性:有封建阶级的党性,资产阶级的党性,无产阶级的党性等。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 “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这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 在这里,他把党性与阶级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着重从党员的品德和思想意识方面阐述了什么是党性。毛泽东从列宁的“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的观点出发,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1941年8月,毛泽东给中央起草的《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说:„粗枝大叶、自以为是的主观主义作风,就是党性不纯的第—个表现;而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则是党性坚强的党员的起码态度。‟” 毛泽东从思想作风和方法方面提出了对党性的独特理解,揭示了党性的精髓,使党性的内涵更加完整。1941年,任弼时在《关于增强党性问题的报告大纲》中对党性的范畴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指出“要与一切非马列主义的思想和观点作坚决的斗争。这个斗争是测量党员的党性的主要标志之一。”“把个人的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把党的利益放得高于一切,为党的统一,为党的团结而斗争,也是测量党员党性的一个主要标志。” “遵守纪律、服从组织也是测量党员党性的一个主要标志。” “与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经常使我们党的威信在群众面前提高起来,使得广大人民群众信赖我们的党,为我党力量的雄厚和增大而斗争的精神,也是测量党性的一个主要标志。” 从以上领袖人物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党性是党的本质属性,是党的阶级性、共产主义道德和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既包括共产党员的无产阶级意识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也包括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遵守纪律、服从组织等思想作风和方法方面的内容。它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党的党性,它主要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组织的活动来体现,反映着党的性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二是党员的党性,它主要通过每个党员的言论和行动来体现,反映着一个党员的思想修养、政治素质等是否合格。这两个层面相互渗透,水乳交融。首先政党的党性决定着党员的党性。因此,“人们也有各种不同的党性:有封建阶级的党性,资产阶级的党性,无产阶级的党性等。”“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 其次,党员是政党的生命有机体,政党的性质、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都是通过党员活动来体现,因此一个党员的思想修养、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甚至其工作方法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政党的党性。

二、党性的外延

1.党风与党性党风的概念是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提出的,指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就是我们的任务。”“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 党风即党的作风,是一个政党的组织和成员在政治、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它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习作风、生活作风和领导作风等方面的内容。党风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党性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党性决定党风,有什么样的党性就会有什么样的党风。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因此“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同志、从来反对国民党作风。我们党从来不容许国民党作风在我们队伍中存在。” 党内只能存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的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国民党的作风。其次,党风端正与否直接反映着党性的有无和强弱,影响着党的性质。党风纯正,表明党性坚强,党的阶级性质不会改变,共产主义事业一定会成功;党风不正,党内贪污腐化盛行,表明党性不强甚至党性丧失,这样的党会蜕化变质直至灭亡。因此,我们必须把端正党风提高到增强党性的高度来认识,抓好党性教育,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再次,党性强弱同党风好坏总是互相成正比的。“在我们共产党内,决没有党性很强而党风很差的党员,也决不会有党风很正而党性很差的党员。” 党性坚强的党员干部,时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呕心沥血,鞠躬后瘁,会成为像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等永留史册的时代英雄;而党性不强的干部,则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官僚作风,甚至会沦为阶下囚,成为像成克杰之流那样被人民唾骂的罪人。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端正党风是党性修养的根本问题。要从端正党风入手,增强党员党性、党风修养的自觉性,以保持无产阶级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2.党性与人性

人性,指人的本性,是一切人具有的普遍属性。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否定人类共同的人性,而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马克思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但是共产党员不同于一般群众,除具有人类共同的人性外,还要讲党性。共产党员的党性作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体现,是建立在人类共同的人性基础之上的、包容并且发展了人类共同的人性的东西,是一种高层次的思想境界。因此刘少奇说“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具有明确坚定的党的无产阶级的立场(即党性、阶级性);” 毛泽东强调,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由此可以看出,党性与人性不是毫无瓜葛,互不相容的。人性是普遍的,是人类发展其他特性的基础;党性则是党员特有的,它是层次更高、涵蕴更丰富的人性。作为党员,其人性在很大程度上要表现为党性。由此从本质上说,党性与人性是辩证的统一。所以党员不仅应讲党性,还要讲人性,二者是不矛盾的。

3.党性与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6 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对党员强调党性是否会抑制党员个性的发展?其实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重视党员个性发展的,并把人之个性的自由发展看作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强调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毛泽东也承认党员具有各种不同的个性,反对抹煞个性。他强调没有党员的个性就没有党性,我们也“不能设想我们党有党性,而每个党员没有个性,都是木头”,强调人有各种各样的,“不要使我们的党员成了纸糊泥塑的人,什么都是一样的,那就不好了。” 毕竟,个性是党员个人自己具有的特点、性质,党性是党员共同、普遍的性质,是全党每一个人都有的性质,因此,正确处理党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成为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所必然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首先,个性是党性的基础,党性高于个性。毛泽东在讲到个性与党性时指出:“党性就是普遍性,个性就是特殊性。没有一种普遍性不是建筑在特殊性的基础上的。” 强调没有党员的个性也就没有党性,党性是建立在党员个性的基础上。党性是抽象的,要通过党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个性中得以具体体现,但“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应该首先想到党的整体利益,都要把党的利益摆在前面,把个人问题、个人利益摆在服从的地位。” 也就是要求党员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把党性放在第一位。党的利益高于一切,是共产党员党性原则的最高表现。因此,就党员个人而言,在个性与党性发生矛盾时,必须无条件服从党性。其次,党性与个性是统一的。

毛泽东认为:“任何—项凡是我们要做的工作和事情中都有党性,也有个性。” 党性是党员共同的性质,必然要求“许多自觉的个性集中起来,对一定的问题、一定的事情采取一致的行动、一致的意见,有统一的意志”,实现个性与党性的统一。如果没有这种统一,党员必定缺乏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党就不会成其为有组织、有凝聚力的党。“而一致的行动,—致的意见,集体主义,就是党性。” 党性与个性的统一,要求党员坚持集体主义,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反对“家长制”和“一言堂”的做法,也要求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等违反党性的错误倾向。再次,党性不能代替个性。毛泽东指出:“党员是有各种不同的党性,谁要抹煞各种不同的党性是不行的。抹煞各种差别,结果就会取消统一,抹煞特殊性也就没有统一性。” 刘少奇也强调“要求党员在必要的时侯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我们党内,不承认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抹煞党员的个人利益,要消灭党员的个性。” 在对待党性与个性的关系上,往往存在着两种错误认识:一是强调个性,忽视党性的个人本位论,二是一味强调党性,用党性代替个性的社会本位论。前一种错误认识会导致党员干部党性弱化、个性扩大的不良行为,自以为是,独断专行,搞一言堂,集体主义思想淡薄,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甚至会完全丧失党性。这也是大多数党员干部容易犯的错误。后一种错误认识则会忽视党员的个性发展,割断了党员与社会的联系,试图使党员成为生活在真空中的人,不但不利于党员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还会影响到党的事业。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讲党性,决非全盘否认个性的存在,应当在二者统一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党员的个性,让党性在个性中闪光。

4.党性与党的先进性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政党,“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在利益方面,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先进性理论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理论体系:第一、强调党在性质上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第二、强调党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第三、指出党是无产阶级有组织的先进部队;第四,提出把党组织起来的根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结合中国的实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党的先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保持党性纯洁,必然要保持党的先进性,两者是密切相关的。首先,党性决定先进性,先进的阶级性为党的先进性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党性是政党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党的先进性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具体体现在党的阶级基础、指导理论、党的组织、党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等内容中。其中党的阶级基础是关键因素,它决定了政党先进性其他方面的内容。无产阶级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政治力量的代表。它的先进性决定了 “共产党是代表着现今人类社会中最光明的最进步的方面,是人类最高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寄托和发育之所。世界上最觉悟、最进步、最健全、最有道德和最富正义感的人士,集中在共产党中,而坚持不屈地和一切黑暗势力搏斗着,为人类社会的光明和最后解放奋斗着。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好的共产党之一。”

其次,先进性是党性的基本要求。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所以,党八十多年的历史,就是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先进性的历史。在革命战争年代,如果不进行有力的党性修养活动,就不会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先进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只有继续加强并创造性地开展党性修养活动,继续保持先进性,党才能驾驭执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不断巩固8 执政地位,促进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5.党性与党性修养党员的党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党性的有无和强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 党性修养,就是党员按照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克服头脑中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把无产阶级各种伟大的进步特性发展到最高度,不断树立和发扬共产党的作风,它是纯正党风,增强党性的有效途径。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预见到因为胜利,党内会产生骄傲、以功臣自居、不求进步、贪图享乐的情绪,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并在1950 年发动了以整党、整风为形式的党性修养运动。通过这样的党性锻炼,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起来,特殊化的风气被遏制住,党风纯洁,出现了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目前,有些党员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搞特殊化、把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置之脑后,谋取私利,甚至违法乱纪,走上犯罪的道路,成为人民的罪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自觉地进行党性修养,致使党性不强甚至党性丧失。从以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党性修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员干部增强党性、拒腐防变的重要武器,是共产党员的终生必修课。

第二篇:山东省立医院历史溯源及简介

一、前言

刘奇院长的 祝词、签名

二、历史溯源

1、山东省立医院历史及简介

1897年德国万国缔盟博爱恤兵会医院

1915年日本青岛守备军民政部铁道部济南医院

1925年日本同仁会济南医院

1938年新四军卫生部直属医院

1938年山东省政府诊疗所

1939年山东省保安司令部后方医院

1943年山东省政府医务所

1945年山东省立医院

1946-1948年华东国际和平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始建于1897年,迄今已有114年的历史,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指导基层等任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山东省红十字会医院和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

山东省立医院现有员工2476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18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70余名,博士后学位人员46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40余名,拥有泰山学者岗位7个,泰山学者岗位特聘专家7名。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12个,省级医学中心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近五年,医院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60余项;目前承担国家级大课题52项,省部级课题245项。医院每年都获得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和省部级科研立项课题经费1500万元以上。

山东省立医院编制床位1858张、开放床位2100余张,年平均门诊量224.3万人次,出院病人7.8万人次,手术4.1万台次。

2004年,以山东省立医院为主体组建了山东省立医院集团,包括山东省妇产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集团眼耳鼻喉医院、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省儿童医院,现已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医疗集团。2007年,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奠基并动工兴建,医院占地400余亩,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编制床位2000张,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将满足济南市东部新城区100余万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同时,为在济南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提供了医疗保障服务。

山东省立医院现设有74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院、山东省临床检验中心、山东省医院感染监控办公室、山东省远程医学信息中心、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心等18个省级医学研究中心设在医院。医院引进了PET-CT、核磁共振、CT、动态平板胃肠机、机器人导航手术显微镜系统等先进医疗设备,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标志着当今先进诊疗技术发展方向的微创手术、介入治疗、脏器移植术、人工假体及危重监护治疗、分子生物学与基因诊疗技术等均获得较大发展,并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山东省立医院作为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承担医学系英语班、七年制医学生、外国留学生班和研究生授课和临床

带教工作。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医院所有临床、医技学科。山东省立医院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的著名医院及中心建立了友好关系。

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十佳文明服务示范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首批管理创新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第三篇:浅谈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

浅谈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

常 伟

(河北省邯郸县水利局,056001)

摘 要: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它以保水、保土为中心,径流调控是它的精髓。随着发展水土保持与环境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社会科学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并逐渐向非农领域和平原延伸。

关键词:水土保持 概念 内涵

水土保持是保护我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伟大工程,也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近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领导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水土资源相对匮乏,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土资源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也会越来越严重。但现在社会上人们对水土保持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片面,人为造成水土流失,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水土保持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作为一名水土保持战线上的工作人员,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但也对面临的问题感到忧心,针对社会上人们对水土保持概念和内涵认识还比较模糊、片面的情况,下面我把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向大家阐述一下,供大家点评。

1、水土保持的概念

20世纪2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水土流失问题,40年代初,“水土保持”一词在我国产生,此后的几十年中水土保持的内容不断充实和完善。水土保持的概念也由初期的土壤保持发展为今天的水土保持并举,从单一强调土壤侵蚀引起土地生产力退化到同时强调土壤侵蚀环境与全球生态环境的联系。

1.1“水土保持”的法律定义

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并在第二条中,对“水土保持”这一名词进行了解释,明确了什么是水土保持,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1993年国务院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使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步入了预防为主,依法防治的轨道。

1.2“水土保持”的实践含义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治理性质的建设工程,它以保水保土为中心,综合采取合理利用土地、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等手段,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它能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证,能促进社会进步。

2、水土保持的科学内涵

近几年水土保持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其内涵也在不断的扩充,不断充实,但也导致社会上人们对水土保持独特的内涵不甚清楚,产生不少误解。

2.1径流调控是水土保持的精髓

水土保持虽然与其它学科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但是它与其它学科的最大区别是能够科学调控和 1 合理利用坡面径流,按照径流调控理论,削弱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动力,在同降雨条件下,有序地聚集和分散坡面径流,达到控制水土流失和保护水土资源的目标,而为达到这个目标不是单一的治理措施和单一的工程所能达到的,只有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使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小流域各项治理措施优化配计,形成符合水土流失规律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才能达到。

2.2水土保持和其它学科的联系

水土保持与其它学科是相互渗透、相互吸取的,它从单纯的土壤学扩大到生物、地学,近年来又与环境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交叉,与社会科学、水环境、全球气候变化联系。如:水土保持在防、治、管等方面引用高新技术,预防、监督执法采用量化的新技术;监测、预报采用遥感技术;治理采用一些新设备、新材料和引进一些适生的高效植物新品种;规划应用水保软件等。水土保持正在逐步演变成一个涉及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气象、水利、农业、林业、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的综合学科。

2.3水土保持领域的扩充

社会上人们一般认为水土保持只涉及山区、丘陵区、风沙区是纯粹和农业打交道的工作,但现在水土保持正逐渐向非农领域和平原延伸。21世纪国家要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城市化进程。但在城市、交通、矿山等领域的开发建设中,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是严重的,这就要求在开发建设上述项目的同时,还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但由于治理范围的限制,所采用的治理方式就会不同,但基本原理和基本措施还是相通的。就是疏导、分流、拦截地表径流和降雨防止造成水土流失。同时还要求对于边坡、矿渣、弃土石场的治理,不仅要考虑雨水的出路问题,还要考虑到风蚀的问题,在治理措施上,不仅要有坚固的水土保持工程,还要注意工程与植物的巧妙搭配,具有美感,使开发建设带来的负面效益,不仅得到治理改观和美观,有的还可以变成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2.4水土保持的作用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有效改善治理区的生态环境,降低土壤侵蚀模数,增加林草覆盖率,提高空气质量,还能有效拦蓄降水,拦截泥沙入河。同时,对于缓解山丘区,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减少洪涝灾害和抵御旱灾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能为治理区域的农、林、牧业创造良好条件,为增加群众收入,使群众尽快走致富道路提供有力的支撑。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水土保持能有效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水、旱、风沙的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统筹规划,求真务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使我国早日呈现出河流清澈、山川秀美的大好景象。

[作者简介]:常伟(1981年2月5日),男(汉),邯郸县,技术员

第四篇:关于企业文化内涵的溯源与辩证解读

关于企业文化内涵的溯源与辩证解读

摘要:

西方企业文化起源的理论与实践,其主要观点是:企业文化不能仅限于企业外在的表现形式,它是企业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和管理风格的集合。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式,其内涵与功能充满了辨证性。本文从对企业文化内涵与功能的思辨入手,即围绕企业文化组织记忆与组织想象、共性与个性、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以及刚性与柔性的辨证关系,探析了企业文化内涵与功能的这种辨证性质。

关键词:企业文化;辩证解读;企业;文化内涵; 正文:

一、企业文化概论

企业文化在西方为英文“Corporate Culture”一词,中文译作“企业文化”,与“公司文化”(Company Culture),“组织文化”(0rganizational Culture)、“管理文化”(Management Culture)通用。四者内涵趋近,外延不同。一般而言,“企业”包含“公司”。企业文化作为特定的管理理念,是指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全体员工一致认同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和管理风格的总和。在我国,存在各种企业文化理念的曲解和误读,使得现实中很多“企业文化建设”失去科学理念的指导。因此,研究企业文化理论思想溯源和文献述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企业文化作为组织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和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一方面,它是一种内在的、一般的稳定形式结构,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能动的可能性。作为前者是指为组织全体成员所共享的一整套观念性普遍模式,如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模式、行为方式等,人们往往对其不能自觉,但却时时刻刻在其影响和支配之下。这是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积淀下来并通过社会化、制度、规范等途径而传承,在纵向上,它能把现在的人及其活动同过去的人和未来的人及其活动沟通起来使之形成连续性,在横向上,它能把同一组织的人与人之间连接起来使之相互认同而形成一致性。这是对企业当前行为产生影响的组织历史信息的储存,这种储存下来的信息是组织成员个体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但却为组织全体成员所共同理解,是企业组织的记忆。作为组织所有成员共享并能够传递给组织新成员的组织价值观是组织记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面内容,但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往往是使组织战略陷入锁定的无形的力量。价值观代表了一系列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组织的角度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为可取。

二、企业文化溯源

关于企业文化的管理理论肇始于美国,管理水平的提升极大促进了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世界各国纷纷效仿美国模式,美国成为管理理论的主要输出国。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毫无优势可言。三十年间,日本积极吸取国外科技和管理精华,适时生产、柔性管理,营造氛围、鼓舞士气,在一片废墟之上迅速崛起,以经济强国态势屹立东方。70年代末,日本经济增长率是美国的四倍,仅在1981年,美国对日贸易逆差高达180亿美元,占美国贸易赤字的45%。人们对日本企业管理经验刮目相看,并对美国的管理模式提出质疑,动摇其“管理王国”的地位。

1962年9月1日和8日,英国伦敦著名《经济学家》杂志连续两期刊载题为《正视日本》的一篇长文。不久,该文易名《惊人的日本》一书出版发行。当时,有人建议,此文还可易名《看看日本的情况,想想英国的走向》。如此,才能真正体现文章主旨。正当欧洲人苦苦追寻日本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时,却在不经意间揭开了企业文化研究的序幕。

1979年,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埃兹拉·沃格尔出版了《日本名列第一:对美国的教训》一书。该书指出,日本经济腾飞,得益于特有的管理模式(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根源在于两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差异”。这一认识影响深远,预示企业文化研究由现象转向理论,开启了企业 文化学术研究的先河。1980年6月24日9时30分至11时,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制作了一期“日本能,为什么我们不能?”的电视专题节目。节目拍摄经过精心设计,极具象征性:经历战争已成废墟的东京街道,首先进入视野;转瞬之间,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世界一流生产效率”的汽车制造厂自动化生产场景与之前满目疮痍形成鲜明对比。美国人震惊之余,更多的是羡慕和嫉妒。

20世纪80年代初,短短两年间美国连续出版了一系列企业文化经典之作: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与斯坦福大学教授安东尼·阿索斯合著了《日本企业管理艺术》(1981年)。该书关注日本经济发展力量之源泉,提出了著名的战略、结构、制度、人员、技能、风格和共同价值观的“7S”管理模式’。日裔美籍学者威廉·大内发表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1981年),书中系统阐述了日、美两国企业管理文化特征的差异:美国式管理文化表现为领导个人决策、员工被动服从冷漠的模式。日本式管理文化则是一种人际关系融洽、近乎理想的模式n。哈佛大学教授特雷斯·迪尔与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管理顾问阿伦·肯尼迪合著了《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1982年)。该书深度探究美国优秀企业成功背后的管理文化,提出了企业文化的五个要素:企业环境、文化网络、文化仪式、英雄人物和价值观。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沃特曼与托马斯·彼得斯合著了《追求卓越——美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1982年)。该书通过对43家优秀企业深入研究,精辟概括出休息企业的八大卓越特征:崇尚行动、顾客至上、自主创新、以人促产、价值驱动、专业发展、精兵简政和宽严相济“。著作文笔生动流畅,撷取案例说理浑然天成,任何人都可以从一个个企业梦想中感受到激情。四本经典著作被誉为企业文化管理“四重奏”,书中所推崇的IBM、通用、惠普、宝沽、松下、麦当劳等公司案例至今仍被国内学者反复引用。

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企业管理中开始出现了新发展——注重比较管理学和管理哲学。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招商引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也被引入到我国。但是,在这场喧嚣热潮中,建立了成熟企业文化的企业屈指可数,真正能称之为优秀的更是凤毛麟角。所谓的“企业文化”,仅限于企业外在的表现形式。随意检索一家企业网站,在其“企业文化”栏目下,领导视察和员工文体活动成为栏目的主要内容,缺少可以深刻反映内在信仰并需要倡导的企业精神。

综上所述,国外研究成果尽管丰硕,仍有不足:第一,统一精准、普遍认可的企业文化概念领域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国外研究实际上没有超出文化人类学的范畴。虽然是采取深入访谈、尽量摒除各种偏好影响的求真,但东西方价值观念、意识信仰、文化传统毕竟不同,对于舶来的文化见解尚难取得本土认同;第二,目前的企业文化研究,大都采用个案分析,调查样本不足,缺乏具有普适性的研究方法。加之组织内部语义上的微妙差别,研究往往停留在表象描述和解释上,尚难触及文化内核;第三,企业文化变革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建构。

三、企业文化的辩证思考

企业组织作为一种社会系统具有三种功能:促进组织及其成员的自然生存(适应功能);有助于组织的社会性结构持续存在,因而有助于组织j结构内部有秩序地相互作用(调节功能);通过减少个人之间以及个人内心的紧张而加强组织的团结(整合功能)。而组织的这三种功能主要是通过企业组织的文化社会系统来实现的。但在文化社会系统中的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者,而是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而存在的,不仅他的价值意识是从群体文化生活中获得的,他的主体性也是依赖他人的主体性而存在的。一个人价值取向的合理性与逻辑性(相对于个人而言),在组织交往过程中,(相对于组织的其他成员而言)却未必是合理的和合乎逻辑的,在价值对立的情况下,一种行为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就意味着另一种行为的不合理与非逻辑性,这时,企业文化便扮演着使组织成员价值取向和行为趋于一致和统一的角色。因此,文化社会系统的实现机制是强调组织成员行为的一致性与共性。有了行为的统一性与共性,才能有组织成员行为整体上的合理性与逻辑性,才能使整个组织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文化作为历史地积淀下来的被群体所共同遵循或认可的行为模式,它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具有给定性或强制性。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企业文化对组织行为共性的强调主要体现在:①致力于形成统一的经营理念,统一的经营理念是企业成熟的标志;②致力于把企业统一的经营理念推广到组织的一切部门、一切机构,形成统一的经营意志;③用统一的经营理念统一企业的全部事务管理、形式管理,使企业管理变成有机管理;④用统一的经营理念统一全体员工的集体价值取向。企业文化对组织行为共性的强调与培育主要是通过社会化过程来实现的。从组织整合的角度看,社会化是实现组织和个体目标和谐一致的一种战略,其过程就是通过消除个体原先已有的目标,创造与组织目标相近的目标,从而形成围绕组织目标的组织成员个体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共性与一致性。但社会系统是通过个性来运行的,而个性是通过社会系统来完成其职能的,只有在获得这种密切的关系之时,社会系统的许多功能才能得以实现。

所以,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与作用下,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若只表现出共性的一面而缺乏个性的体现,企业组织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其功能将无法有效实现,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内涵与功能也是不完整的。个性是企业文化内涵与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所说的个性是指组织成员个体以及由这些成员所组成的非正式群体的个性化行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知觉、人格和生活经历。人是在文化实践的经验过程中感受、认识、理解文化世界的价值和意义的,并通过对文化经验的反思获得其自身对文化世界的理解,这是人的文化主体性的体现。

因此,不论企业文化如何强调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共性,人的文化主体性决定了组织成员“本能”地去保持自己的个性和追求个性的自由,以及作为文化主体影响组织文化的自由。企业文化在组织行为方面所表现出的这种共性与个性的矛盾和冲突,构造了组织变革与创新的动力之源,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文化个性的一面会为组织成员提供自由和创造性活动的空间与条件,而在另一种条件下,企业文化共性的一面又会成为个性创造发挥的桎梏——这种张力便成为企业文化演进的内驱力。

四、结语

在文化研究中以组织实践为基础和出发点,把文化的主体性和文化的客观性及组织发展的历史性辨证地结合起来,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对文化研究的具有根本性的方法论要求,它要求在文化的研究中,在注重文化主体性时不能离开文化的客观性与历史发展性,同时在注意文化的客观性时也不要忽略了文化的主体性及其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由于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充满着辨证性,所以我们在认识和运用企业文化时,往往由于不能坚持这一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方法论而对企业文化进行真正科学的研究与把握,很容易陷入文化内涵与功能的“二律背反”之中,这往往也是企业文化管理和建设过程中诸多问题产生的深刻根源。

参考文献:

[1]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5·16.

[2]陈传明.企业战略调整的路径依赖及其超越[J].管理世界,2002,(6):94—101.

[3]斯泰西.组织中的复杂性与创造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20—128.

[4]威廉·大内.孙耀君,王祖融译.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48).

[5]特雷斯·迪尔,阿伦·肯尼迪.唐铁军,叶永青,陈旭译.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20).

第五篇: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

城乡一体化定义和内涵

一、定义

城乡一体化是指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二、内涵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等方面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提出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第一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从国民经 济社会全局的角度提出的城乡共同发展战略,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此后,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都按照这个战略的要求,跳出“农业”解决农业问题,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开始出现松动,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扩大。党的十七大在总结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作为根本要求”,并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同时,从制度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具体的部署。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全面总结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以及对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客观、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化同步”,即“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 略思想,同时从现代农业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对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进行部署规划。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质内容的再一次深化,是一次质的飞跃。第一,由“三化同步”深化到“四化同步”。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将农业农村发展真正融合在国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之中。第二,将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既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新农村建设,同时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第三,从制度建设上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十八大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

下载党性概念的历史溯源及内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性概念的历史溯源及内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一节民生的概念及其内涵

    第一节 民生的概念及其内涵一.民生、民生思想的提出及其发展“民生”一词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最早被提及,谓之“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所代指的就是百姓。而《......

    中国五所交大的历史溯源[最终版]

    中国五所交大的历史溯源——百年交大,天下一家 2014-04-25 WeAre 稍稍对中国高校有些注意的人都会知道著名的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但中国冠以交通大学名的却决不止这两......

    优质护理服务概念目标和内涵

    优质护理服务概念、目标和内涵 优质护理服务概念: 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理念和......

    党性教育的内涵和要求[5篇材料]

    党性教育的内涵和要求 所谓党性,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组织观念,它包括理想信念、阶级觉悟、组织纪律性、宗旨意识、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等等方面。我们党能否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

    中国的商会溯源与历史发展(合集5篇)

    中国的商会溯源与历史发展 协商汇 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社团民非组织的放开,全国各地商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分分成立。那么大家究竟对商会组织的宗旨、形式、职能及运作模式......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和内涵

    www.xiexiebang.com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和内涵 追寻中国茶文化的源头,首先要廓清中国茶叶的源起。唐代陆羽《茶经》就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断定神农氏的依......

    马克思精神生产概念的现代认识谈溯源论文大全

    虽然马克思在若干文本中对“精神生产”问题进行了详尽而系统的讨论,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直到20 世纪80 年代,学界才逐步认识到“精神生产”在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中占据的重要......

    实践概念的历史根源

    实践概念的历史根源与发展 实践哲学发端于古代哲人在生活世界中对于生活实践的关注与反思。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促使了实践哲学思想的萌生。柏拉图在对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