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甲甲午中日战争钓鱼岛归属问题的历史溯源
甲午中日战争:钓鱼岛归属问题的历史溯源
钓鱼岛归属问题,是中日两国悬而未决的领土主权争议问题。
中国认为: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隶属于台湾省,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非法窃取。1943年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明确规定:“要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1945年中美英三国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强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既然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其所攫取的所有中国领土,这当然包括在甲午战争中非法侵占的钓鱼岛。
日本认为:钓鱼岛不是在甲午战争中乘机占有的,该岛原为琉球所属,日本是取自琉球;钓鱼岛是无主之地,日本是先占有效,因而钓鱼岛是日本领土,不属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规定的范围。
两国的观点大相径庭,其焦点是:钓鱼岛到底是不是日本在甲午战争中乘战胜中国之机窃取的?这对澄清钓鱼岛的归属问题至关重要。究竟孰是孰非,还是让我们用事实说话,还历史本来面目吧。
1885年至1894年上半年的10年,是日本进行侵华战争的准备阶段;1894年7月至1895年4月,是中日甲午战争的进行阶段。在这11年里,日本政府3次图谋侵夺钓鱼岛,前两次未能实施,第3次终于得逞。
这3次侵夺钓鱼岛的图谋和行动,留下了丰富而翔实的史料,完全可以从中看出事情的真相和问题的本质。为了以理服人,客观公允,本文拟主要采用日本官方文件和日本政要的言行作为论据,这样说服力可能会更强一些。
日本政府第一次打钓鱼岛的主意是在1885年。这时,日本武力吞并琉球王国已有6年,并于1884年正式在此建立冲绳县。得陇望蜀,台湾成为日本下一步侵略扩张的重要目标。位于日本冲绳县和中国台湾省中间的钓鱼岛,便显得极具战略地位,很自然地被日本军国主义所觊觎。正当此时,一个名叫古贺辰四郎的日本商人扮演了重要角色。此人航行时路经钓鱼岛,发现岛上有大量信天翁栖息,便想在此采集羽毛销往欧洲赚钱,于是在1885年6月通过冲绳县向内务省申请租用该岛。9月初,这份报告传到内务卿山县有朋手中,正中其下怀,立即命令冲绳县对钓鱼岛进行调查并提出意见。9月22日,冲绳县令西村舍三向山县有朋提交了书面调查报告:“盖久米赤岛、久场岛及鱼钓岛自古皆为本县所称之名。为冲绳县所属,决无异议。然其与数日前所至之大东岛地势相异,而与《中山传信录》中所载之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相同,无置疑之处也。若果为一者,则已为清国册封之旧中山王之使船所详悉,且各命其名,以为琉球航海之目标。故若效此次大东岛之行,勘察之后即立标桩,恐有所不妥。”(《日本外交文书》第18卷)这个报告收录在日本的官方档案中,是一篇重要的历史资料,值得仔细解读。钓鱼岛列岛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处,由钓鱼岛(历史上也称钓鱼屿、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三个小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最大,为4.3平方公里,岛上长期无人居住。冲绳县令的报告上说的鱼钓岛指钓鱼岛,久米赤岛指赤尾屿,久场岛指黄尾屿。
很明显,这个调查报告是前后矛盾的。前半段说(钓鱼岛)自古皆为本县所称之名,为冲绳县所属,决无异议,但没有提出任何根据。作为冲绳县令,西村舍三拥护本国政府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也理解内务省要求调查钓鱼岛的意图,不得不予以迎合,作出上述结论不足为奇。但他负有实际调查之责,也不能不说一点真实情况,西村舍三在报告的下半段话锋一转,说钓鱼岛与前不久日本刚建立国标的大东岛不同,无疑就是《中山传信录》中所记载的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中山传信录》是怎样一本书呢?该书是1719年清朝派往琉球的册封使徐葆光所著,很早就被译成日文,成为日本人了解琉球的重要资料来源,久为日本朝野所认同。《中山传信录》指出:中国赴琉球的海上路线是从福州出发,经花瓶、彭佳、钓鱼各岛北侧,自赤尾屿到达琉球的姑米山。书中特别说明姑米山乃“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即镇守琉球边关之山;还说明八重山群岛“乃琉球极西南属界”。这清楚地表明:钓鱼岛在琉球的国界之外,不是琉球领土而是中国领土。《中山传信录》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使西村舍三难以回避,在向内务省报告时引用了该书的观点。
西村舍三的结论是“勘察之后即立标桩,恐有所不妥”。为什么不妥呢?因为他明白钓鱼岛并不归属琉球,也不是无主岛,而为中国所有,这一认识当然是正确的。其后,西村舍三根据对钓鱼岛的调查,编成《南岛纪事外编》一书,未将钓鱼岛列岛划入冲绳县管辖范围之内。《(南岛纪事外编》1896年版)
山县有朋看了冲绳县令的报告,虽然心里什么都明白,但并不想因此而罢休,他强辩说:“虽然与《中山传信录》所记载的岛屿为同一之物,但这只是为了掌握行路的方向而已,别无些许归属清朝之证迹。而且,一如岛名,我与彼各异其称,又是接近冲绳县所辖宫古、八重山等无人岛,因此只要冲绳县加以实地勘查,建立国标之事,当可无碍。”(台湾《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第119页)山县有朋堪称对外扩张的急先锋,全然不顾钓鱼岛的历史和实况,竟要一意孤行。但毕竟事关重大,内务省也不能单独决定,于是行文与外务省会商。10月21日,外务卿井上馨答复如下:“此岛屿近清国之境,较之前番勘察已毕之大东岛方圆甚小,且清国已命其岛名。近日清国报纸等,风传我政府欲占台湾近旁之清国所属岛屿云云,对我国心怀猜疑,我国已屡遭清政府之警示。此时若公然骤施立国标诸策,则易为清国所疑。窃以为目下可暂使其实地勘察,细报港湾之形状及有无开发土地、物产之望,建立国标、开发诸事可留待他日。此次勘察之事,不宜见诸官报及报端为上,万望以之为念。”(日本《钓鱼岛:历史与主权》第101页)井上馨的观点比较接近冲绳县令的报告,但同级之间的会商说得更直接一些,“台湾近旁之清国所属岛屿”的关键话语虽是引自中国报纸,但未作任何否定,实际上是认同的,并以此为由反对“公然骤立国标诸策”。这时,以侵略中国为重点的对外扩张政策已经成为日本的主体国家战略,统治集团内部早已形成共识,井上馨自然不能例外,他之所以当时不赞成对钓鱼岛动手,只是因为“易为清国所疑”,是从策略考虑的。
井上馨的答复中提到清国报纸的报道,这个细节应该引起注意。这说明日本政府心里很不踏实,在钓鱼岛问题上十分在意中国的态度,随时观察着中国的动向。当时中国报纸上有关钓鱼岛的报道很多,例如9月16日上海的《申报》登出一条消息,题目是《台岛警信》,文中说:“有高丽传来消息,谓台湾东北边之海岛,近有日本人悬国旗与其上,大有占据之势。”“台岛警信”四字大有深意,准确反映了钓鱼岛是台湾所属的历史实际,也反映了当时中国民众对钓鱼岛的关切之情。
这年11月24日,冲绳县令西村舍三在对钓鱼岛进一步勘察之后,再次呈文向内务省报告,又对建立国标一事提出质疑:“如前呈文,或事关清国,万一有何不测,则当如何处理?”(《日本外交文书》第23卷)12月25日,山县有朋、井上馨在反复磋商和权衡之后,联合向冲绳县下达指示:“复书面请示,目下勿建立(国标)为盼。”(《日本外交文书》第18卷)山县有朋、井上馨的决定表现了日本政府既想染指钓鱼岛,又顾虑重重的心态。1885年,中国在抗法战争中获胜,宣布在台湾建省,以名将刘铭传为首任巡抚,正式批准成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加强海军建设,这些做法显然对日本产生了震慑作用。这时,日本正在加紧扩军备战,最终要与中国决一雌雄,但究其实力,还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不愿过早地在钓鱼岛问题上打草惊蛇。不敢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毫无法理根据地公然侵夺中国岛屿。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日本统治集团完全清楚钓鱼岛既不归属琉球,也不是无主岛,用正常手段是无法占有的。
日本政府第2次谋取钓鱼岛是5年以后。1890年1月13日,新任冲绳县知事丸冈莞尔重提旧案。以“基于水产取缔之必要”为由,向内务省建议“乘此际将之定为(冲绳县)八重山公所管辖”。当时,正是山县有朋内阁期间(山县有朋时任内阁总理兼内务大臣),便命内务省县治局处理此事,但由于同样的原因,始终未能就建立国标、划入版图作出决定。到了1894年4月,也就是甲午战争爆发的前3个月,出现了新的动向,内务省要求冲绳县收集关于钓鱼岛“属于日本之佐证”,并明确指示要从“旧记书类、口碑传说”中找有用的材料。(台湾《中国近代史集刊》第22期第120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不但预示日本要对钓鱼岛采取行动,甚至也是甲午侵华战争的前兆。5月12日,冲绳县知事奈良原繁向内务省报告说:“自十八年(1885年)中派县属警察勘查以来,就不曾再作实地勘查,因之难有确实情报。关于该岛之旧记书类,以及属于我国之明文佐证或口碑传说等,均付之阙如。”(台湾《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121页)这位110年前的冲绳县知事奈良原繁倒是一个老实人,中央政府部门让他寻找钓鱼岛归属本国的证据,意图非常明显,他能够据实报告,很肯定地说“均付之阙如”,却也难能可贵。这个报告原件现存日本国家档案,是很能说明问题的重要文献。
于此可知,从1885年到1894年,日本内务省和冲绳县两任大臣、三任知事用了10年的时间,始终没有找到能说明钓鱼岛属于日本或是无主岛的证据,相反,各种史料都证明钓鱼岛是中国所属的岛屿。这是长期以来日本当局迟迟未敢对钓鱼岛下手的重要原因所在。
但是,到了1894年下半年,日本明治政府所企盼的时机终于来到了。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军事上节节胜利,取得了朝鲜战场、辽东战场、山东战场和黄海海战的决定性胜利,击溃了清军陆军主力,将北洋水师封锁在威海卫内,可以说胜券在握,已经确定了割占台湾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钓鱼岛问题第3次提上议事日程。12月27日,内务大臣野村靖致书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为在久场岛、鱼钓岛树立管辖航标事,冲绳县知事早已呈报在案。系明治十八年时,业经于贵省磋商后,以指令下达。唯因今昔情况已殊,故拟以另文将此事提交内阁会议审议。特此先行协商,敬希核夺。”(《甲午战前钓鱼岛列屿归属考》第114页)野村靖所说的“今昔情况已殊”,并不是找到了钓鱼岛归属日本的新证据,而显然是指战胜清朝造成的新机会。陆奥宗光心领神会,欢欣鼓舞,于1895年1月11日答复说:“本省对此别无异议,应依贵省之见从事。”(《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第116页)得到了外务省的支持,内务省呈文提交内阁会议审议:“居冲绳县所辖八重山群岛西北之久场岛、鱼钓岛,历为无人之岛,然近有至该岛从事渔业者。因需管理之,故该县知事呈报建立标桩,以示其为该县所辖。为准其为该县所辖,乃使建立标桩为要。特呈内阁审议。”(日本《钓鱼岛:历史与主权》第111页)在甲午战争尚未散尽的硝烟中,怀着开疆扩土的豪情壮志,内阁总理伊藤博文举行内阁会议,通过了窃取钓鱼岛的决议。决议称:“本件因别无障碍,应当如议。”(《日本外交文书》第23卷)这是一个历史性文件,对中国、日本和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势必产生深远的影响。决议中所说的“别无障碍”和野村靖所说“今昔情况已殊”相互印证,正表明日本政府是乘甲午战争中国败局已定之机才对钓鱼岛下手的。
仔细查阅上述重要文件的全文,找不到任何关于侵占钓鱼岛的理由或借口的论述,如钓鱼岛原属琉球或是无主岛等。只提到一句“无人岛”,但无人岛不等于无主岛,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是因为日本在军事上取得重大胜利,认为用不着多费口舌了,更主要是因为确实找不到什么能摆上桌面的理由或借口。正如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指出的:“内阁会议并不是在‘慎重证实的基础上’才通过占有钓鱼岛的决定。1885年的时候日本不得不顾虑中国的抗议,而现在,对华战争已经取得了胜利,甚至还确定了夺取台湾的方针,政府是在‘慎重地证实了’这些以前和现在的决定性的‘情况相异’的基础上通过了1895年1月的内阁会议决定,这些岛屿在历史上就是中国的领土。在1885年时政府由于顾忌到清政府的抗议而终究未能下得了决心,而在1895年政府却趁着战胜清朝之机,下决心把这些中国的岛屿占为己有。”(日本《钓鱼岛:历史与主权》第118页)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侵夺了中国大片领土,以实现扩张主义野心。在其获得的土地中,有的是通过《马关条约》公然割占的,如台湾;有的是在战争中抢先攻占的,如澎湖列岛;有的则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乘人之危,不进行谈判,也不缔结任何条约偷偷侵占的,如钓鱼岛。
综上所述,钓鱼岛是日本趁中国战败之机非法窃取的,并不是取自于琉球或无主岛先占,这个历史事实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否定不了的。我们重申《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决定,日本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必须归还中国。台湾、澎湖列岛已在二战后收复,钓鱼岛也不应例外。
第二篇:初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
初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
一、学生分析
1、初二年段是课改的年段,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刚进入初二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2、教材重难点 重点: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难点: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永和中学的校情和学情,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纬度,本课的目标如下:
1、基础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邓世昌与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
2、能力培养:
(1)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体验:
(1)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2)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方法:
1、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在课堂上要提供平台给学生展示和讨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地图、声音、影像、动画、文字资料,同时,让学生参与多媒体操作,丰富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构思:
1、本课教材共分为黄海海战、《马关条约》、和瓜分中国的狂潮三个子目。为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前因后果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做了变动,教学线索安排如下:
战争起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启示
2、根据以上线索,重新组织教材并适当加工,利用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性材料加以佐证,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得到升华和提高。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探讨问题。
六、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展示一副富有趣味的对联进入新课。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提出问题:“玉帛相将”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为什么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残败,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
2、战争起因。提问:对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你有什么认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战争的性质。接着用简短的语言讲清中日两国政府对战争的态度,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战争的经过。战争经过包括:平壤战役、黄海海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利用多媒体演示,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动态形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每个战役的特点。再现战争场面,让学生明确概念,掌握要点,启动思维,深化知识。讲完经过后,提出问题:清军为什么战败?让学生去思考探讨,得出教全面的结论,然后展示一副对联:“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战败,割地求和”。
4、战争结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可浓缩为八个字:割地、赔款、开埠、设厂。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名代表阐述条约内容给中国造成的危害。
5、战争影响。教师引导:甲午战争的惨败,除了暴露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以外,这场战争对中国、对日本、对世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还会造成什么影响?这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思考,开拓思路,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这一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训与启示。从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两个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华认识,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这是本教学设计的初衷。
第三篇: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解析
教学目标
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讲一讲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在战斗中,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的重点是黄海大战。讲述黄海大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沉着应战直至舰沉与全体将士共存亡的英雄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的另一个重点是《马关条约》签定的情况和内容。通过讲述《马关条约》的签定的情况和内容,揭露日本侵略者的贪婪、残暴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卖国罪行。
本的难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影响。
二、教法建议
.在导入新时,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言以渲染气氛:“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今天,我们学习第4甲午中日战争。”这段导言一开始就制造了浓重的气氛,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学的发展而发展,两句设问,既是对前作了小结,也给下文作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黄海大战一目是本的重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和战争的名称为甲午中日战争。二是黄海大战的经过。三是黄海大战的结果。可以先由老师放映影片《甲午风云》的重要片段,然后让前准备好故事的学生进行演讲特别突出邓世昌的事迹。老师在学生讲完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要求学生注意看有关的地图和图片材料。
3.黄海大战后,李鸿章为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这样,黄海制海权为日本舰队所控制,此后中国遭到日军海陆两路的夹击。由老师简要讲述辽东半岛战役并着重讲清旅顺的陷落和旅顺屠城,指导学生看小字部分内容。老师再讲清威海卫溃败的情况,指出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马关条约》一目是本的重点之一,应依次讲明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189年)和双方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要求学生记忆。二是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四点划在书上,并要求学生理解和记忆。关于“三国干涉还辽”,可指导学生阅读本小字,教师不必讲解。三是结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第一、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台湾省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七十多个,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不仅是掠夺了资源的宝库,而且又是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第二、两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足九千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的“洋债”。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8%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第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第四、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之,《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
.189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什么问题?指出那拉氏、李鸿章为首的投降派苟且贪安,国难当头还搞什么“万寿盛典”,这一小撮人主持国家哪有不败之理。
6.指导学生阅读以徐骧为首的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关材料,抨击当今台湾“台独”分子的言论。
三、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帮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加深对有关内容的理解。
2.通过指导学生对《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89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想一想: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什么问题?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今已归日本”说明《马关条约》已经签定,台湾已割让给日本。颐和园又继续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这两事情联系在一起,说明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流的投降派苟且贪安的卖国嘴脸。
练一练
(略)
活动与探究
.比较分析: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指导学生分析、填写下表:)
2.故事会:搜集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故事,在班里交流。(自行安排)
项目
内容
分析
影响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第四篇:江苏教师招聘:初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江苏教师考试:初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
江苏教师考试群: 248628080
江苏省教师招聘(http://js.zgjsks.com/)考试笔试内容一般包括公共知识和专业知识,其中公共知识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时政及 其它综合知识。幼儿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等专业只考公共知识部分。专业知识,即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面试采取 说课、讲课的方式进行。有的地区只说课,不用讲课;有的地区以讲课为主。具体考试内容参照各地的人事考试网。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会及时发布中公教育最新研发成果,历年江苏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及真题,及相关复习备考资料,配套练习题等供考生巩固学习,助力广大考生在2014年江苏教师招聘考试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一、学生分析
1、初二年段是课改的年段,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刚进入初二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 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 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2、教材重难点、重点: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难点: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永和中学的校情和学情,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纬度,本课的目标如下:
1、基础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邓世昌与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
2、能力培养:(1)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体验:(1)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2)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方法:
1、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在课堂上要提供平台 给学生展示和讨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地图、声音、影像、动画、文字资料,同时,让学生参与多媒体操作,丰富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 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构思:
1、本课教材共分为黄海海战、《马关条约》、和瓜分中国的狂潮三个子目。为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前因后果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做了变动,教学线索安排如下:战争起因经过结果影响启示。
2、根据以上线索,重新组织教材并适当加工,利用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性材料加以佐证,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得到升华和提高。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探讨问题。
六、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展示一副富有趣味的对联进入新课。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提出问题:“玉帛相将”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为什么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残败,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战争起因。提问:对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你有什么认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战争的性质。接着用简短的语言讲清中日两国政府对战争的态度,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战争的经过。战争经过包括:平壤战役、黄海海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利用多媒体演示,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动态形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展 示每个战役的特点。再现战争场面,让学生明确概念,掌握要点,启动思维,深化知识。讲完经过后,提出问题:清军为什么战败?让学生去思考探讨,得出教全面 的结论,然后展示一副对联:“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战败,割地求和”。
4、战争结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可浓缩为八个字:割地、赔款、开埠、设厂。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名代表阐述条约内容给中国造成的危害。
5、战争影响。教师引导:甲午战争的惨败,除了暴露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以外,这场战争对中国、对日本、对世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还会造成什么影响?这 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思考,开拓思路,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这一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训与启示。从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 天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两个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华认识,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这是本教学设计的初衷。
第五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简单经过、黄海海战、邓世昌、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等基础知识;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说出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列举、图示等方法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全过程;通过讲述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主要事迹及分析相关事实,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的斗争精神,进而掌握如何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其本质的方法;同时通过分析、对比等方式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因为日本对外扩张而一手挑起的;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难点:理解《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教学过程:
导入:在古代史中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日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但是到了近代以后,日本变得强大中国成为了日本侵略的对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感知历史:
一、黄海海战
1、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小组,了解: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迅速强大起来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历史上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黄海海战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注意课本中相关图片,了解黄海海战的大致经过和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为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黄海海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避战自保,日本海军夺得了黄海的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
1、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①清政府腐败无能,经济落后;李鸿章避战自保。②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力量强大,蓄谋已久。
2、《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1895年4月
人物: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地点: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开放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马关条约》的影响
《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较有其不同的特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沿海深入到内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变成资本输出。
二、瓜分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让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小字内容了解具体情况。并观看书本上的插图。
三、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内容、影响。使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清王朝的腐朽不堪时造成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通时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也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从此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后面我们将要学习这些斗争,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四、作业
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2、说说《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五、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