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编演历史课本剧 培养探究历史激情——高中《甲午中日战争》教学构思与实践
编演历史课本剧
培养探究历史激情
——高中《甲午中日战争》教学构思与实践
沙 书 广
摘要: 历史课本剧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使学生在自导自演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历史。既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探究历史的激情,真正地体现了历史新课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理念。
关键词:历史课本剧
创新
探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有关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的方面,高中历史新课标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但传统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认知目标,尤其是知识的掌握状况,教学的目标单一,与新课标强调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的多元化教学目标相违背。因此,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也就成为搞好课程改革、全面实现教育功能、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的关键。
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要为学生获取、分析讨论、利用信息和发现提升解决问题创造机会和条件。⑴为此,我放弃了封闭保守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始了专注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尝试着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入学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激情。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我试着让学生自主编演了历史课本剧。历史课本剧,顾名
思义,即以历史课本内容为依据,以教室为舞台,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课文中描写人物活动的语句化作具体人物活动的话剧,是一种很好的直观教学手段。⑵它能使学生在亲自体验历史的过程中 ,消除对历史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探究的兴趣与愿望。使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更深刻的了解历史,更准确的评价历史。在特定的历史情景中,通过模拟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 ,身临其境 ,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体验,那种强烈的情感刺激,巨大的心灵震撼将使学生难以忘怀。⑶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得到强化,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创造的快乐将被充分调动,从而真正体现新课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理念。在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中,可供学生表演的内容有很多,下面我就以《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为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教学目标
研究目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编写剧本、制作道具、布置背景、设计课件、参与演出、设疑探究,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布置背景、设计课件、参与演出、设疑探究,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思辨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在再现、体验历史的过程中,学会多视角的观察和研究历史问题,感受和思索历史事件,增添学生以古揽今,鉴往知来,认识现实的智慧和能力。
二: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教材,观看电影《甲午风云》。感受历史场景学习编演技巧。使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和基本的编演技能。
2,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内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学生的个人意愿和能力,将全班分成不同的小组。如:编剧组!演出组!电脑制作组!手工道具组!问题设计组!释疑组”各小组的负责人根据学生的自愿与同学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出小组长,负责各小组的具体工作。
3,分组后,教师分配任务,并与各小组长组成编剧委员会。制定工作计划,确定演出日期。教师从中协调各小组工作并适时给出方向性指导。
三,教学实施
经过近一周的准备。各小组圆满的完成了各自的任务。正式上课之前,用多媒体播放由电脑制作组经过精心剪辑了的电影《甲午风云》片段,以渲染气氛,展示时代背景。苍凉悲壮的音乐配之以黄海大战的历史画面,让人不仅想到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回归到一百多年前的历史情景之中。然后画面滚动显示历史课本剧的编导演出策划制作人员名单,跟真正的电影电视剧套路一样。然后,演出正式开始,各部门人员准时到位,各演出人员按剧本顺序依次登台。现把同学们自编的剧本附录于下:
甲午中日战争(节录)旁白:19世纪末,经过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国力大盛。为了解决国内各种复杂的矛盾,侵略成性的日本统治集团把魔爪伸向了他昔日的老师——中国。发动了一场旨在侵吞土地,掠夺财富的罪恶战争┈
第一幕:求和基调
人物:李鸿章
慈禧太后
左宝贵 叶志超等人 地点:坤宁宫西暖阁 时间:1894年夏
李鸿章:启禀太后,中日开战,前方战事吃紧,海军衙门上来奏折,要求增加海军军费,以供战需。
慈禧:哦,那就拨一些过去吧。
李鸿章:是,可前一时期,各国赔款刚付清,所以国库紧张万分,海军大臣恳请„„恳请„„
(李鸿章犹犹豫豫,吞吞吐吐,面带难色)慈禧:恳请什么呀?
李鸿章:恳请太后把办60大寿庆典维修颐和园的费用暂时移挪一用?
慈禧:什么?(把眯着的双眼猛的睁开)要挪掉这笔银子!哼!(站起,来回渡步,后背对李鸿章站定)我好不容易办个寿宴,现在竟打起我的主意来了!告诉他们不可能,今天谁让我不高兴,我以后让他一辈子不高兴!(满面怒容)与日本之战,能和则和,我可不要到时让我没了好兴致!
李鸿章:是,太后,臣一定照办!(缓缓退出)(天津北洋大臣衙门议事厅)
李鸿章:各位将军,中日虽然交战,但是,仍然要以和为贵,国际友人正在帮我们调停,能不战最好不战。当前我方,应先定守局,再图进取,更何况过些时日老佛爷就要搞“万寿庆典”。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可不要坏了她老人家的好兴致啊!
左宝贵 叶志超等人:是,中堂大人!(齐声)
第二幕:平壤失守 人物:左宝贵 叶志超
士兵甲 地点:朝鲜平壤城 时间:1894年夏
(墙外枪炮声骤紧,喊杀声震天)
士兵甲:左将军,日军已分多路围我平壤城,形势危急!左宝贵:来,随我上城墙应敌。(急忙出营)
(城墙上死尸累累,已有多处被炮弹击中)左宝贵:各部听令,集中火力,向日军开炮!„„啊!开炮!„„啊!(做痛苦状,牺牲倒下,鲜血染红了城墙砖)
士兵甲:左将军,左将军„„(失声痛哭)
士兵甲:(跑向叶志超营)叶将军,左将军他„„他„„他„„他牺牲了!(痛苦流泪)
叶志超:啊!看来,此城已守不住了!来啊!我们从后城门撤退!
旁白:叶志超一路狂奔,夜行500里;一直逃到鸭绿江边,方才敢喘一口大气,无怪乎,当时老百姓传“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四脚 脱如飞,还恐被捉了”。
第三幕:黄海受制 人物:丁汝昌
邓世昌
士兵乙
李鸿章 地点:黄海海面
士兵乙:报告提督大人,我军前方遭遇日舰袭击。丁汝昌:好,传令下去,准备迎战!
旁白:激战中,致远号被击中且已弹尽粮绝,船体发生倾斜。
士兵乙:邓大人,我们中弹了!邓世昌:还击!狠狠的打!
士兵乙:邓大人,我们已经没有炮弹了!
邓世昌:什么!没有炮弹了?!(神情怒视着日本的吉野舰)好!那我们就与他们同归于尽!传令下去,全力加速,目标吉野舰!(双手做转盘状)
士兵乙:(眼含热泪,但神情坚毅)是!大人!
旁白:就在致远舰冲向敌舰的时候,不幸被敌鱼雷击中,全舰240余名士兵与舰同沉大海!
(天津北洋大臣衙门)
丁汝昌:中堂大人,我军致远号和经远号都被击沉(声音低沉),但日舰队也受到重创,我请求下令北洋其余舰只一起迎敌。
李鸿章:不可!我军已是伤亡惨重,应好好休整,我命令你将北洋舰队开入威海卫,不许出海迎敌,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丁汝昌:是(很委屈的样子,摇摇头做无可奈何状,退出)
旁白:就这样,因为李鸿章的避战自保方针,使的日本轻松获得了黄海制海权。以至这支号称亚洲最强的北洋舰队在后来的威海卫之战中全军覆没!
第四幕:屈签条约
旁白:威海一战北洋海军损失殆尽,日本军队直指京津,清政府慌忙派出李鸿章以头等全权大臣的身份赴日本马关乞和。
人物:李鸿章
伊藤博文 时间:1895年4月 地点;日本马关春帆楼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出示一份早已拟好的包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万万两,割占台湾岛等共11条的条款文本,示意李鸿章签字,李鸿章看后大惊失色。)
李:请允许敝人略述己见。首先,赔款二万万两,数额过巨,实非今日我国所能承担。能否再减轻?
伊:如既已言明,本备忘录是在尽量予以减轻而后所拟定,实无再减之余地,尚乞谅解。今后如战争继续,赔款数额将不止于此。
李:如我方第一次复文中所详述,核计贵国开销之数,远不及二万万两。今提出如此苛刻条件,以我国一国之力,无论如何亦难负担如此巨款,必借洋债。洋债为数既多,本息甚巨,中国实无偿还此等债务之财源。
伊:敝人不敢遽然赞同阁下之说。贵国土地富饶,人民众多,富源广大无比。
李:即使我国富源广大,但尚未开发,毫无办法。
伊:贵国人多,超过四亿,比我国人口多出十倍,如欲开发富源,实轻而易举。
李:虽国大人多,无人杰可奈何!
伊:国步艰难之际,英雄辈出,至执掌国政者亦有之。即可用以开源。
李:(微笑)愿向我国进建议,礼聘阁下为敝国宰相如何?
伊:(亦微笑)敝人一身已献给我国天皇。如蒙陛下恩准,不拘何时,亦不拒绝为贵国竭尽微力。
李:今日我国实困难至极,希阁下给以充份同情与体谅。纵令现在得以订立讲和条约,赔款金额如此巨大,将立即为世人所知晓。外国之资本家将乘我国困难之机,贪图非常之高利,彼时,我国必将陷入更加困难之境地。
伊:关于此事,以敝人之地位不能进行任何谈论。
李:当然。但另方面,若订约即不可更变,否则我国将成为不履行条约之背约行为,必将再惹贵国以背约作为再开战端之理由。故在尚未发生此种不幸之前,不能不再乞阁下减轻所提条件。切望阁下斟酌我国情形,再加以考虑。
伊:条约一旦缔结,贵国则不能不认真履行。如贵国背约,我方不得已而将再次诉诸武力,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李:正因为如此,敝人才不得不再请求阁下采取宽大措施,使条件减至今日我国可能履行之程度。
伊:此备忘录之条件,已充份体谅贵国情形,在可能减轻之限度内,业已减轻,因此不能允许再减轻分毫。时至今日,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矣!
李:贵国为战胜者,我国为战败者。战胜者之要求,无论何等条件,败者亦必服从。但以如此苛刻条件指令我国,终非我国所能忍受。
伊:如此,即当遣兵至台湾。我一声令下,即将有六七十艘运输船,搭乘增援之大军,陆续开往开战之地,到时恐北京之危实也不堪设想矣!
李:台地瘴气甚大,从前日兵在台,伤亡甚多。台民大都吸食鸦片烟,以避瘴气。怕贵军不能持久。
伊:但看我日后据台,必禁鸦片。
李:台民吸烟,由来久矣。
伊:鸦片未出,台湾已有居民。倭国鸦片进口,禁令甚严,故无吸烟之人。
李: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呢?
伊:还没咽下去,饿的厉害!(李默然,遂持笔签字)(谈判结束,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握手告别,再次请求将赔款大幅减少。伊藤摇头)
伊:送君一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笑看李反应,李面露难色)
李:鄙人对:“天无度,地无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伊大笑,遂散。)
旁白: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纷纷反对割地议和。台湾人民高呼:“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此后,台湾人民展开了英勇卓绝的反割台斗争,直至台湾光复!演出结束后,问题设计组的同学就中日甲午战争的有关问题向同学们发问:
1. 请问这场战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它是一场什么样性质的战争?
2. 当时的中国有4亿人口,95万军队,进行的又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而日本只有29万军队,且后方遥远,供给不便,进行的又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为什么清政府还是失败了呢?
3. 李鸿章为什么奉行“避战自保”的方针?
4. 清政府为什么在一开始就定下了求和的基调?如果清政府不一味的求和能否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能否最终打败日本的侵略?
5.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最终原因是清政府避战自保的求和方针,但在战争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左宝贵邓世昌等一批血战殉国英勇杀敌的将领,二者是否存在矛盾?
6. 说甲午中日战争是清政府在用北洋海军一军之力对抗日本一国之军,力量相差悬殊,注定要失败,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为什么?
7.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为严重的条约?为什么说它使民族危机和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了?
8. 《南京条约》开放的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这些口岸都位于东南沿海,而《马关条约》则开放的是重庆沙市苏州杭州等口岸,日本这样做有什么目的? 9. 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与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在索取的特权方面有何显著不同?它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新的危害?
学生对以上问题展开了热列的讨论,兴致很高,趣味很浓,观点分歧也很大。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课本剧演出与讨论过程中所产生的多姿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发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也给出了细致的纠正和补充。由于学生计划周密准备充分,表演时语言精练,感情投入,对历史人物的模仿的惟妙惟肖。观看的同学掌声不绝,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在学生们对史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之后又进行了相互的提问和解答。使学生在主动体验和感受的过程中,学习和探索了教材中的主要问题。这不能不说是自觉、能动、创造、智慧的结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乐学”与“乐教”的和谐共振!⑤
四、教学后记
从选题到准备再到演出,耗时近一个月时间。学生们和我一直处在紧张的忙碌中,虽看到课本剧的成功闭幕,比较出色的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我们都的确已是身心疲惫。在闲暇之余,反观这一系列的过程我感慨颇多,产生了几点体会,现记录于下:
1.体验催生激情 创新促进探究
从编剧排练道具制作服装化装背景布置到多媒体软件的设计问题设计等环节,基本上都由同学们独自策划完成。各组职责明确密切配合,全班同学都投入到这一课本剧的准备和演出工作之中了,其参与热情之高远远超过了我的设想,其创意之独特让我叹为观止。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失去了指导教师的地位,反被电脑制作组的拉去打杂了。从他们嘴中不时嘣出的专业术语使我这位电脑制作方面的门外汉如坠雾里云中。我只能勉强的做一些方向性的指导,为了编写出好的剧本,编剧组的同学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有关书籍。对台词字斟句酌,对人物的发型与衣着反复推敲。道具组的同学为了使场景更加逼真,甚至自掏腰包购买一些必需品。演出组的同学认真揣摩剧本、分析人物,一次次的排练、一次次的改进,占用了大量的吃饭和休息时间,真正的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问题设计组更是绞尽脑汁,不放弃任何疑点,并向全班同学发放问卷征集了大量既有新意又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释疑组同学也毫不示弱,他们通过图书馆上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请教了相关学科的老师,以应对问题设计组同学的发问。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之高,对于问题的认真与执着,以及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是我在以前所没有见到过的。通过这次活动,我终于认识到了同学们的主体意识和创作热情一旦被激醒后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力量!
2、课本剧利弊共生
教与学应当慎用
审美理想和艺术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积淀,人们的审美情趣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浓烈。特别是属于民族特色的、易于凸显个性的艺术形式,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普及。正如大诗人、哲学家尼采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当前,无数城市音乐、广场、社区俱乐部、戏曲票友社等群众文艺组织风起云涌。⑹作为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的富有表现欲望的青年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把戏剧表演这种方式引入课堂定会引起他们的广泛兴趣和参与热情。从而暗合了新课标关注互动对象、增加互动空间、安排互动内容、设计互动方法、明确互动要求,使历史教育与文化与社会在互动中相互适应、相互调节从而形成一种统合,取得了接触变容的效果。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效率,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历史实践能力。同时,运用历史课本剧这种教学方式也将引领着历史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
学生在获得了历史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也兼得了口头表达、戏剧表演、艺术装潢、与人合作、与人竞争的能力。具有很大的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意义。但正所谓事物都有它的正反两面,历史课本剧也有一些弊端,在实际运用中应力求避免。
首先,应避免历史课本剧流于历史影视剧。历史影视剧把历史事件的壮阔场景、人物的音容动作、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的细枝末节展现出来,使受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产生共鸣与震撼,受到深刻教育。把许多影视作品表现的是历史的某个片段和侧面,而且受众看时无人指导全凭自己兴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作品受到的教育可能与作者的意图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有的作品修改、歪曲历史,以至于把抗日将领刘步蟾写成擅改命令导致甲午战争失败的罪臣。谬误百出改古讽今或为了迎合当代某些人的低级趣味,带给学生大量错误、片面、无用的知识和观点。总之,我们应取彼之长避彼之短,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课本的知识体现为骨架以课外历史知识为血肉,把两者
有机结合起来,边课本知识的简约为丰满,变历史影视作品的错误零乱为正确系统,避免历史课本剧影视化。⑺
其次,课本剧课前准备工作量大,增加了学生负担。每个成功的课本剧,需要学生、教师课前付出大量的心血、精力来准备。一般要经过确定选题、查阅资料、编写剧本、推选导演及选拔演员的过程,这个工作量是庞大的。学生在完成各门功课学习任务的同时,再承担如此重的工作,他们的时间、精力肯定会吃紧,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⑻譬如,我在前面提到的在准备过程中同学们一连几个小时的查资料,在一次次的排练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休息和吃饭时间,若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他们的其它学科成绩和身体健康状况。所以,我认为一定要慎用课本剧这种教学方式,务必做到量少质精!新课标要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虽然,课本剧的局限性决定它必然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但它在创设历史情境、实现情感体验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要把握好课本剧的使用时机,当课本剧的教学效果是其他教学形式无法替代时,才允许自己使用课本剧。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当然,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也只易于着眼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寄全部希望于课本剧,认为它适宜于一切教学内容的想法是不对的。盲目的滥用课本剧教学方式只会使老师疲惫、学生厌烦,使教学效果降低。教学方式的创新沦为哗众取宠的行为,课本剧变为肥皂剧!
3.学生自主探究 老师宏观指导
历史新课标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达成三维教学目标以及对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⑽同时新课标也要求老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倡导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
法和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这就要求学生转变以往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产生的依附心理。摆脱那种老师教多少自己记多少的传统思维模式,真正的以学习主体的身份,自觉的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当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肯定会这样火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但主体教育论认为:“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爱动是孩子的特点”。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不应该因为学生在自主学习合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和不足就因噎废食进而去包办、代替。相反的是,教师应以更加包容更加开放的心态去给以宏观的纠正和指导。否则,就出现了教师编剧学生演剧的尴尬局面,也就违背了我们以历史课本剧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探究历史激情的初衷。
关于教师的宏观指导,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把好选题关。把握好选题即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进行课本剧教学“有的历史教师认为,历史学科进行课本剧教学的好处就在于任意一课的内容都可以进行课本剧教学,因为任何过去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表演得到再现但可以不等于适宜在追求课堂效果最佳的原则下,和语文学科英语学科一样,历史学科并不是任意一课内容都适宜进行课本剧教学的”一般而言,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有冲突性和转折性的事件,又有典型人物可以塑造的内容,比较适合课本剧教学以中国近代现代史(人教版试验修订本)上册为例,西方列强发动的几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尤其是战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太平天国的有关内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有关内容!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都比较适宜历史剧教学“相反,以说明和分析为主的内容!以概述和介绍为主的内容!没有重大冲突或转折性事件的内容以及没有典型人物形象可以塑造的内容,一般不适宜利用课本剧和角色表演进行课堂教学”如:/鸦片战争的影响新思想的萌发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等需要注意的是,少数经过处理的说明分析为主的内容也适宜课本剧教学如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课中,对帝国主义列强和清政府拟人化处理后的课本剧教学效果就不错。
其次,是剧本的编写。与语文学科、英语学科的课本剧相比,历史学科课本剧教学更需要的是一些剧情片段,因而历史教师需要更多地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剧情,编写出一个或数个短剧本“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它并非文学作品欣赏课,更重要的是,以课本剧和角色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只是我们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悟历史,更准确地分析和评价历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历史教学的全部和最终目标”所以历史教师在进行课本剧教学时还要在所选择教学内容中精选出几个更突出!更典型的片段,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有足够的时间来实现自身的历史课堂教学目标,防止课本剧教学变成剧本表演课历史教师指导好剧本编写还表现在要让学生知道求真的原则历史课剧本的编写则要尽可能地真实“这一方面是科学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只有在尽可能地真实的情境下,学生才能感受和理解真正的历史虽然历史不可能还原,但我们可以求真,尤其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和关键地方,我们应当指导学生以本求真编写剧本。
最后是引导好表演后的教学。课本剧和角色表演并不是演出好就意味着课堂的教学成功。相反,在历史学科的课本剧教学中,出色的表演只是课堂教学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其后教师的引导。引导好表演后的教学即,在一个短剧本表演结束后,教师需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剧情本身引导到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即课堂教学目标)上来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课本剧教学在历史学科和语文、英语学科中的作用并不完全一样,说到底,历史教学的最终和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利用课本剧和角色表演则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一种手段。一般说来,利用提问设计进行引导是一种比较好学都沉浸在刚才的历史剧情中,所以通过提问可以唤起大家的注意力,使其转移到教师需要解决的教学目标上来”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好剧情,实现自然的转移和对历史理解的升华。对于问题的设计,教师需要注意三点:一是严把质量重“质”少“量”,求“异”略“同”。使学生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二是少封闭,多开放。要以探究性问题为主,要给学生提供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培养学
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发展性、独创性。形式上要活泼、力求多样化,内容上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时代呼唤着综合型人才,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师在知识的延伸上打破学科界限,有机地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入到历史学科中来,将历史问题扩展到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中去,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以便将历史知识加以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高水平问题的发问,就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历史教学中,使教学活动得以真正的展开,使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和挫败感,提升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使学生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合作的关系。⒀
这样以来历史课本剧的教学方式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文学水平上而是达到历史的高度了。
参考文献
【1】 陆安.课程改革:提高历史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1.2).【2】
郑梦如.排演课本剧的四点基本要求〖J〗.《小学教学参考》,1994(Z1).【3】 于春燕,魏刚.让历史变的可以体验和回味〖J〗.《历史教学问题》,2003(1).【4】 张仲琴.历史课本剧的尝试〖J〗.《历史教学问题》,2003(6).【5】 沈 娟.编演课本剧组织课堂教学策略〖J〗.《青年沙龙》,2005(7.8).【6】 杨卫国.课本剧—打开语文教改一扇窗〖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4).【7】 张一仪.当代条件下的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6).【8】 张 萍.浅谈课本剧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4月.【10】 龙卫东.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2004(5).【11】 余文伟.历史教师在课本剧教学中的作用〖J〗.《历史教学问题》,2005(1).【12】 焦月清.《新课程历史作业的与设计创新的探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络).【13】 阎玉玲.历史教学:方法与观念〖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3).Writes and stages the historical
textbook play to raise inquires into the
historical fervor-High school “Armor Noon Chinese and Japanese War” teaching idea and practice
Sha Shuguang(Historical culture institute 04 meets specially
this)Abstract: The historical textbook play this emerging teaching way, has highlighted student's main body status and main body consciousness.Causes the student in the process which 自导自演 the experience and the feeling history.Both has developed student's innovative ideology and innovates the ability, and trained the student to study historical the interest and inquired into historical the fervor, manifested the historical new curriculum to promote the student positive initiative development idea truly.Key word: The historical textbook play innovation inquired into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设计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甲午战争的概况,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
能力目标:讲一讲邓世昌的英勇事迹,培养复述能力,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甲午战争的性质,邓世昌为什么是民族英雄;甲午战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
教学难点: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问题目标教学法、个人自主学习与小组探究学习相结合。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联想当前紧张的钓鱼岛事件,提问:钓鱼岛是怎么被日本窃取的呢?引入共同学习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新授:
第一篇: 阴云密布-------战争背景 教师出示背景资料,提出问题: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的国内状况怎样?甲午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日本 扩军备战 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日本发动战争已经是蓄谋已久的,所以这次战争的性质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1894年是旧历的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第二篇: 战火硝烟--------战争经过
教师:请同学阅读课本P16---17页文字,了解战争的经过,找出这次战争中的经历几次重大战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黄海战役、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 教师:在黄海战役过程中有一位典型的英雄人物,是谁? 学生:邓世昌
教师:谁能给大家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 学生讲述 教师:请学生观看电影《甲午风云》片段,讲述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沉着应战,直至舰沉,壮烈殉国的英雄事迹。从他们身上你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以邓世昌为首的广大官兵英勇抵抗、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抵御外辱、不屈不挠精神之所在,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再利用挽联和环翠楼门前邓世昌的雕像进行情感教育升华。
教师过渡:黄海大战,日军舰队受到重创;此时北洋舰队虽受损失,但主力尚存,仍有很强作战实力。然而,清政府对待战争的态度如何?
学生:消极避战 妥协退让
教师:战争还在继续,日本侵略的脚步正在一步步逼近,清政府妥协了会导致什么后果?
学生:肆意横行,无所顾忌,日军又相继占领辽东半岛,夹击威海卫 教师:日进占领旅顺时,制造了一件十分恶劣的什么事件? 学生:旅顺大屠杀
学生看课本插图,感受日军凶残的本性 教师:威海卫战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教师利用地图简介战役经过,指出由于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导致中国第一大舰队-----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教师总结: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不仅意味着清朝在中日战争中败局已定,而且也代表着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的夭折,它用惨痛的事实再一次的证明:一个不思进取、盲目自大、妄图通过割地、赔款、逃避而求和的国家是不会成功的,即使我们有邓世昌这样的爱将,但是也架不住清政府核心统治的腐朽。1895年4月,清政府卖国求荣的丑恶面目再一次上演,与日本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签约结束。
第三篇:屈辱签约-----《马关条约》
教师:条约签署的时间、地点、双方代表、内容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时间:1895年4月、地点、日本马关、代表人物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内容:
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增辟通商口岸。
教师: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内容,说明为什么《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1、割三地---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三地的位置:
台湾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据台湾后,不仅可以开发资源,又可以为进一步侵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创建基地,使台湾脱离祖国50年怀抱。割让辽东半岛会直接威胁北京、天津地区的安全。
2、赔2亿—相当于中国当时全国财政收入3年的总和,这样无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清政府财政因之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借债,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而日本把这批赔款的85%用于军费开支,借助这批钱,日本迅速发展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以后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敌人。
3、开四口--回忆一下中英《南京条约》中开辟的通商口岸有哪些?他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吗?这四个地区都是处于中国最富裕的长江沿岸,特别是浙江和江苏省的财富,帝国主义深入到中国内地。
4、允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但同时资本主义萌芽也在缓慢发展着,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危害最大的条款就是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教师总结影响: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教师: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加剧对中国的争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但这也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我们看教材小字部分台湾人民发出的愤怒之声: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又一体现。
小结:
课堂延伸: 教师: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抗战争;而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是非正义的战争。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避战求和----直接原因
专制主义——根本原因
课堂练习:(大屏幕出示)板书设计: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黄海大战
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黄海大战经过
黄海大战结果
二《马关条约》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
《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双方代表
《马关条约》的影响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第三篇:编演课本剧在中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编演课本剧在中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此,笔者认为,结合时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通过编演课本剧这一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是扭转时下语文课堂尴尬现状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编演课本剧 中学语文 高段教学 研究与实践
时下高中语文在高考中的分值越来越重,但与之相反的情况却是高中的学生们对语文课程的喜爱程度越来越低。面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源于时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教学而忽视了对其人文性内涵的发掘,过多的注重技巧类的应试教育,也造成语文人文情感交流的匮乏。再加之,语文教学形式的单一和授课内容的枯燥,都使得原本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语文课堂,正日渐蜕变成为千人一面的机械说教式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此,笔者认为,结合时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通过编演课本剧这一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是扭转时下语文课堂尴尬现状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在中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编演课本剧的可行性研究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要成功开展课本剧的编演活动教学,首先要激发高中生的编演兴趣。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要力求做到形式新颖,使得学生对其所学文本感兴趣。这是在开展编演活动伊始阶段所要必须考虑到的问题,确立剧本,还要选择文本的内容,使得学生有兴趣、并愿意去参与。然后再确定怎样去编写,有哪些角色,由何人来演绎等问题,都要提早策划。之后,再将已选定的文本改编为剧本,把文本中的叙述性语言合理改编人物对话。编演课本剧本身就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学生要对文本细心钻研,才能更好的揣摩人物性格和思想,方能将这些人物的特点融入到对话语言中去。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仅改编课本剧是一种创造活动,学生对课本剧的表演则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而当学生在汇演之时,在座位上观看的那些学生,需要将舞台上的演出形象与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创造进行深入的比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的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从而使得自己所创造的形象更为丰满,而这种台上和台下的成果交流与互动,有利于学生们共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编演课本剧在中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笔者在班里组织了一个课本剧编演小组,并根据日常教学内容,开展了一系列课本剧编演活动。先是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各个兴趣小组,要求各小组的学生都必须根据先了解和熟悉剧本编写的基本要求,根据其要改编的课文篇目进行讨论和交流,究竟该如何编写剧本才能最大程度的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各小组改编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在各小组间不间断巡视,亲临其中,帮助学生解疑答惑。当剧本改编完成后,就组织学生开始进行有关的排练和表演,同时,要求参与表演的学生必须要按照剧本的内容,认真排练,力求还原剧本的原貌。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尽显其才,彼此间配合的十分默契。
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和《鸿门宴》两课时,要求各小组自选文本中的部分片段,进行剧本编演。比如在《烛之武退秦师》剧本编演中,学生对郑伯这个人物的揣摩十分的生动和搞笑,为他设计了这样的台词:“唉,寡人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谁曾想到当年那个落魄之徒,竟然登上了国君的宝座。”“寡人最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寡人真是悔不当初啊,为何当时不好好招待那个重耳小贼呢。现在他的翅膀也是越来越硬了,气焰也越来越嚣张,谁不知道他是拜秦国那小子做了老丈人,如今倒好,俩人合起伙儿来整寡人,哼。(站起,背手踱来踱去,气愤)(沉默良久,扫视众人)众爱卿,这可如何是好,可有良策?”可以说无论是剧本改编还是表演都非常成功,将郑伯丰富的内心世界演绎的栩栩如生。
在《鸿门宴》的编演过程中,学生对攀哙这一人物的改编和表演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关键之际,项伯也开始舞剑,并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此时,张良急出一身冷汗,只得出来召见樊哙,并对攀哙说:“大事不妙啊!项庄那小子意图行刺汉王。”只听得樊哙急呵一声:“怎不早说?看我的。”攀哙大步流星的闯入大帐中,项羽斜睨着眼十分蔑视的问:“你是哪根葱啊?”“我乃沛公参乘樊哙是也。”当项羽问其是否会喝酒、能吃肉时,樊哙豪爽的答道:“我都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还露出自己的满身肌肉。项羽:“还能再喝吗?”樊哙痛快答道:“我死都不怕,还怕喝酒?想当年是楚王亲自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现如今汉王先入关中却驻于霸上,以待大王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您却听信小人谗言,要诛杀有功之人,请问大王你的做法又与秦王何异?”直将项羽怼的哑口无言。
学生们的精彩演出,无论是台上参演的学生,还是台下观看的观众,都深受震撼和鼓舞。通过编演课本剧也使得学生身上旺盛的精力和才华得以施展,而学生自己也爱上这种使我们的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精彩故事能够走到?^众的视野,使得故事中的人物得以焕发新的生命。,而学生在编演课本剧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本领,不仅对文本的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也使得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变得主动和积极,对其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提高。
这一活动研究与实践,成功的将学生由以往的被动似写作课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创作中去,有效的加强了学生的分析文本和鉴赏文本的能力。在改编课本剧的过程中,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潜心思考,勇于创造,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而在编演课本剧的实践活动中,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是,能够让学生在改编和表演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克服和完善自己,提升其个人素质。同时,在紧张的高中课程教学中,编演课本剧还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减轻其学习压力和厌学情绪,大大增强了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激发学习兴趣。
第四篇: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实践
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实践
--以《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一课为例
【内容摘要】: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决定了这门课的教学不可能单纯依靠课堂的书本知识教学,必须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学科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树立不可能单纯依靠教师的单向灌输,而应更多地由学生自主去建构,自主去体验,因而也必须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笔者以八年级第四单元的《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一课为例讲述了课堂生活化的作用与意义。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论述:
一、新课导入的生活化。贴近生活的课堂导入,能创设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与氛围,使学生的心很快地收回到课堂上来。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新课重点的生活化。教学重点是一堂课的核心。“照本宣科”式的讲法,过于重视知识点的落实,对重点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解、体验和感悟。而生活化的教学将为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重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适应了学生发展认知的内在要求。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记得住,记得久。
三、新课难点的生活化。化解难点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难点之一是知识具有抽象性,过去性、不可重复性的特点,所以要以形象、直观、实践的生活化教学加以突破。
四、课堂拓展生活化。新课程的实施不仅是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运用知识于生活的能力。总之,随着“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明显的转变:自主学习的多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强了,探究式学习氛围浓了,学生的创新发展意识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生活化 教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陶行知:《什么是生活教育?》、《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生活即教育》等。2、胡国枢:《陶行知新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屠棠:《生活教育理论的精辟阐述》,《生活教育》2006.3 4、刘金赟:《生活化教学概述》。《生活教育》2006.4 5、邓秋萍:《“教学做合一”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践与应用》。《生活教育》2006.8
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实践
--以《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一课为例
【内容摘要】:初中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决定了这门课的教学不可能单纯依靠课堂的书本知识教学,必须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学科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树立不可能单纯依靠教师的单向灌输,而应更多地由学生自主去建构,自主去体验,因而也必须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笔者以八年级第四单元的《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一课为例讲述了课堂生活化的作用与意义。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论述:
一、新课导入的生活化,二、新课重点的生活化,三、新课难点的生活化,四、课堂拓展生活化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生活化 教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具体目标指出:“改变课程‘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就要求教学回归生活,使教学联系生活,这也是关怀学生的体现。而《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融历史、地理、政治、思想品德、法律等基础知识为一身的综合性学科,这就决定了它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应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社会现象,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学习研究社会的基本方法。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决定了这门课的教学不可能单纯依靠课堂的书本知识教学,必须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学科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树立不可能单纯依靠教师的单向灌输,而应更多地由学生自主去建构,自主去体验,因而也必须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一、新课导入的生活化
教学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设计巧妙合理能使学生用最短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掀起教学小高潮。贴近生活的课堂导入,能创设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与氛围,使学生的心很快地收回到课堂上来。
于是,笔者设计了“情景辨史”的环节,力求学生利用已知的知识学习历史、感悟历史。我虚拟了这么一个历史情景:
西域是我国葡萄酒的发源地。在秦朝时,葡萄就得到了秦始皇的喜爱,为此,秦始皇还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保证西域葡萄和葡萄酒的供应。
然后设问:“你能发现这段文字中有哪些不符合历史的表述?”在上述历史情境中,有以下的语句不符合历史事实,“葡萄和葡萄酒”是在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才传到中原地区的,秦始皇时期并没有见过葡萄及葡萄酒,哪来喜爱;西域都护府是在公元前60年设立的,目的是保护商路。所以并不是秦始皇时期设立的。
通过改错,学生的心一下回到了课堂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 做好准备。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新课重点的生活化
教学重点是一堂课的核心。“照本宣科”式的讲法,过于重视知识点的落实,对重点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解、体验和感悟,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人为地在学生和教师间竖立起了一道在现实生活中交流沟通、争鸣的屏障。而生活化的教学将为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重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适应了学生发展认知的内在要求。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记得住,记得久。
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作用是《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一课的重点,在学习丝绸之路的作用时,笔者让学生扮演各国商人,选择货物及选择交易城市?并请这几位同学上台即兴表演经商。在丝路经商中,学生感受到西方商人把葡萄、苜蓿、核桃、马匹、毛皮、香料、木笛、药材、珠宝等带到了中国,中国商人则把丝绸、陶瓷、锄头、漆器、小麦、水稻等带到了西方,从而说明了丝绸之路的作用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中国的冶铁技术、蚕桑技术、四大发明由此传入西方,西方的魔术、音乐、舞蹈、宗教等传入中国,从而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中国连结同中亚、西亚、北非、欧洲的友谊之纽带,感悟丝绸之路的作用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而在学习大运河的作用时,则通过结合课本P102-103的知识点,四人小组的小组活动,通过几个问题来解决:
1、谈谈你对大运河的看法?
2、隋朝以后的历代统治者对大运河进行哪些治理?
3、大运河的重修说明了什么?通过讨论与回答,学生明确了大运河的作用:
1、大运河促使运河沿岸的城镇更加繁华。
2、大运河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大运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
三、新课难点的生活化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结论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化解难点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难点之一是知识具有抽象性,过去性、不可重复性的特点,所以要以形象、直观、实践的生活化教学加以突破。
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大运河是本课的难点,为此笔者选用了两位唐朝诗人对大运河看法的诗句:
《汴水》 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末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 》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胡诗认为隋炀帝开运河是隋亡的主要原因;皮诗认为开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若没有巡游江都之事,其功可与大禹治水相比。从而引导了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大运河。一方面,隋炀帝为修大运河,大量征发民工,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运河沿岸的城镇更加繁华,加强了中央集权。这种引导比我们平时空白无力的说教显得更加有力。
四、课堂拓展生活化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是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运用知识于生活的能力。如果局限于教条、枯燥、僵化的教材内容,也就无法生动地揭示历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无法给学生“鉴古知今”的启迪,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不只是完成书本的教学任务,还应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必要的知识拓展,使学生在课堂中就能领略知识运用的无穷乐趣和运用之后的成就感。
学习完知识点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陆路、水路交通要道,它们在沟通东西南北,促进中外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如何传承与保护好这些古老的文明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畅所欲言,谈到了以下多个方面:(1)恢复昔日繁荣和美好的生态环境;(2)加强法制,依法保护(3)促进现代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3)加强对历史的了解,增强民族凝聚力;(4)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公众监督;(5)建立和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等等。其中的一些做法恰好是正在实施的,一些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正需强化的,学生的回答之精彩真不由让老师赞叹不已,现在的孩子啊,真是了不起,真是“不怕他们做不到,只怕老师想不到!”学生也在回答中获得了充分的满足感。感觉历史就在身边,了解了以史为鉴的现实意义,改变了一些学生觉得学习过去的知识毫无用处的错误看法。这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巩固,更是过程的体验、能力的发展。这些都将影响学生的一生!“生活化教学”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的生气勃勃的活的教育教学。随着“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明显的转变:自主学习的多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强了,探究式学习氛围浓了,学生的创新发展意识得到了提升。这一切都有利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从而更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体验和感悟历史,去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这种活的教学,正像“鸟到森林”自由飞翔,也像春光之下的花草欣欣向荣,“一天新似一天”。
【主要参考文献】:
1、陶行知:《什么是生活教育?》、《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生活即教育》等。2、胡国枢:《陶行知新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屠棠:《生活教育理论的精辟阐述》,《生活教育》2006.3 4、刘金赟:《生活化教学概述》。《生活教育》2006.4 5、邓秋萍:《“教学做合一”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践与应用》。《生活教育》2006.8
第五篇:历史学科前沿理论与教学实践
历史学科前沿理论与教学实践
历史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描述和说明,历史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得到更新,本文是在对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焕君教授讲座整理而成,对一些史学前沿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阐发。
关键词: 历史前沿问题
教学实践
后现代理论
中国当代史学受年鉴学派和后现代史学的影响很大,其直接效果就是学者有意识的对以往习以为常的观念、结论提出质疑,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识。这些新认识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注重细节。回归常识。
一、历史学前沿理论
1、年鉴学派
代表性人物有费弗尔、布洛赫、布罗代尔、勒高夫、拉杜里等人;以194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区别较为明显。他们认为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必须放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加以认识,历史学家不能运用历史进步这一先决条件来衡量和选择历史事实,否则就容易歪曲事实,削足适履。
1922年,费弗尔发表《地理环境和人类进化》,突出地理环境和人类历史的紧密关系,既注意地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又研究人类行为如何参与改造环境。历史与地理从而融为一片。描述的是人类的所有行为,既包括物质的文化,又包括思想道德等文化;既有科学、艺术、信仰的发展,又有经济、商业、社会阶层的变化。
布洛赫的名著《封建社会》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界定,不再把封建社会视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而是当做“整体的社会环境”,有其特有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准备,如统治和依附、富裕与贫穷,使人耳目一新。
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横向的和结构的研究,目的是展现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一个社会的全貌。
第二期则更为注重历史的纵向趋势。布罗代尔在名著《菲利普二世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中为了体现这种趋势,用了三种不同的历史的时间观念:基本恒定的地理时间、社会机构的“长时段”和历史事件的“短时段”。人类的各种活动在不同的时段中产生的结果不同。人类虽然有能力影响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但是社会机构常常抵制人类活动的干预,甚至反过来对人类活动,特别是对那些在“短时段”中的历史事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总之,人类的政治活动,伟大人物的杰出贡献,只能在“短时段”中发生转瞬即逝的作用,不能影响历史的进程,更不能决定历史的走向。政治人物和政治机构的所作所为与社会结构性变迁没有联系。
真正影响历史进程的是那些在长时段中活动的因素,由大众的生活所组成,包括他们的食品结构、身体状况、衣着服饰、品味爱好、生儿育女和社会地位。因此,年鉴学派着重搜集人口和经济的材料,对它们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取对历史进程的长时段认识。对这些材料(主要是数据)的计量分析、计算成为他们研究的重点。由此,他们成功地把历史学变成为一门社会科学。
综上所述,年鉴学派扩大了历史学的视野,他们力求展示“整体的历史”,他历史学家的兴趣引向社会的各个方面。历史学不再为几个历史人物所主宰,成为大众生活的舞台,原来不起眼的因素,都能成为历史学家研究的素材。因此,年鉴学派的兴起代表西方历史学的多样化、多元化倾向。
60年代之后,该学派的研究趋向更加丰富,政治史重新受到关注,只不过方法大为不同,更加突出政治的鲜活性。对大众集合心理的研究更加深入,手法多样。经济和人口史研究也是花样繁多。这些都对当代历史学研究影响深远。
2、后现代理论
最先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是在建筑及艺术领域,由于对现代的光滑平顺的建筑不满,出现了反对既有形式为主的建筑。从建筑结构走向对西方认识论的质疑,逐渐推及到主客二元对立及对精神物质对立的怀疑,对语言的不确定性及客观存在性的质疑,又走向文学批评,最终由文入史。
20世纪70年代,海登·怀特首先发难,他指出:过去不等于历史,历史只是一种叙述,叙述不见得能被完全理解。当人们理解时,可能已经不是真实的历史了。
后现代批评经典与真理,认为一切都是建构出来的,无论是西方的《圣经》,穆斯林的《古兰经》,还是中国的四书五经,都并非真实。首先,在历史的分期上,无论分为古代、中古、近代还是原始社会、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对历史因果关系的解释,都是后来的想像与设计。其次,在观念上历史趋同于现代,因为研究者有了科学观念,所以研究对象也就必须体现出科学观念;有了市场经济概念,所以古代社会也就要找出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
因此,后现代史学认为现代史学就是在这些现代观念下,来清理和书写历史的,这与文学写作并无不同。可以说,文学是在创造(Invent)故事,而历史只是在发掘(Find)故事;文学在想像中写,历史则是在资料中编。
后现代史学认为,历史只是“文本”对过去的描述。海登·怀特说:“我们所谓的历史,其实是借助一类特别的、写作出来的话语而达到的与过去的某种关系。”就是说,历史不等于过去,而是写作出来的话语,而且必须先写出来才能被阅读,通过阅读现代人才能与过去发生关系。就此而言,历史与文学一样,并完全可以由文学理论来诠释。文学、历史的界限模糊而不分明。
无论古代还是现在,由于意识形态、价值观、感情、思路方法、政治时势等因素,也包括历史资料的欠缺、丢失等,历史真相的叙述总会受到影响。完全讲历史叙述的全面性和真实性是不可能的,可谓“不在场的阴影笼罩着在场的”,“过去”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实际上很大。这是后现代史学重视的文本的重大意义,是他们对历史的“洞见”。
文本的突出,揭示了话语的权力,揭露了所谓“真实的历史”背后可能隐藏着不真实的想像和权力。理性是不可靠的,借助理性构建起来的“宏大叙事”也是不值得相信的,它对历史因果关系的解释下面,隐藏了某种政治和理念。如作为概念的“国家”。在后现代史学看来,虽然国家是历史性的政治共同体,但是否就一定是天经地义的?“中国”是否就一定能和中华民族、中国文化重叠重合,成为民族、文化的代名词?多民族国家如南斯拉夫、苏联,算是什么国家?
国家如此,“爱国”还能天经地义吗?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认为国家只是被语言建构起来的“想像的共同体”,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不过是被后来的爱国歌曲、政治宣传、历史传说等建构起来的,互不相识的人,如何可能互相认同为一个民族国家?
同样,“中国”又是一个怎样的历史性概念?由此引申,便是该如何对待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乃至“汉奸”?如岳飞,如施琅?
二、从理论到实际:历史学的实践
黑格尔在《哲学讲演录》中曾对“健全的常识”下过一个定义: 健全的常识是一个时代的思想方式,其中也包含了这个时代的一切偏见。常识总是为它所部不自觉的思想范畴所支配的。例如,如果有人在哥白尼以前说,地球环绕太阳旋转,或者在发现美洲以前说,那边还有大陆,那就是违反全部健全的常识的。在印度、中国,共和国也是违反全部健全常识的。
黑格尔的意思是说,在中国、印度这些习惯专制统治的国家中,人们关于国家统治的思想方式都是与君主、专制、极权相联系的,他们无法理解产生于西方的共和国模式,这超出了他们的常识认知范围,所以会很不适应,甚至反对。
但是如果看看中国、印度今天的现状,你会认为常识是可以改变的,或者是可以培养、灌输的,常识是一个逐步健全的过程。
历史学是人们业已形成的知识与观念,这些知识与观念会沉淀下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成为我们理解世界、与人交流的基础。比如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之类的知识,已经成为常识。如果有人颠倒这些知识,你会觉得那是违背常识,难以沟通。
由此可以看出常识与历史的联系。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还会发现很多已经成为常识的历史知识、历史观念,如同黑格尔所说,也是“很不健全的”,需要逐步改善。
通过举例,看看我们一般认为的常识中间蕴含了怎样的历史观念,以及这些观念曾经是如何的不真实,现在又是如何逐渐完善、走向真实的。
1、关于中国近代史
一般认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由于西方的入侵,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共合作,都在这一判断基础上叙述,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不平等条约是外来刺激,农民、知识分子、官僚的起义、改良、革命,则是应对,从而使得反帝反封建成为一条主线。
但是,历史真的是这样吗?如此的简单明了,言简意赅?如果稍加考察,可以发现,这种理论出自毛泽东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而毛泽东的主旨在于通过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的分析,否定资产阶级专政的可能,认为社会主义的共和国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在这一逻辑架构中,关于近代史的叙述不过是为了这一政治目的服务。
最近三十年来,国内史学界逐渐摆脱政治因素,从历史原因分析近代史进程,形成新成果,如:借鉴美国学者费正清“挑战与回应”的观点,从国际环境变化对中国社会的挑战来分析;传统——近代化理论:蒋廷黻;中国中心论:柯文认为近代中国自有其发展轨迹,而且除了军事外,经济上并不落后。
2、五种社会形态论
指人类社会历史相继演进的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一种社会发展演变的规律。这种理论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影响巨大,直到今天仍然余波未息。但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1857-59年,为了批判所谓资本主义永恒论,马克思提出“大体来说,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其适用地区仅限于西欧。1919年列宁在《论国家》中加以扩展,认为“世界各国所有一切人类社会数千年来的发展,是这样向我们表明这种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常规和次序的”,依次经历父权制原始社会、奴隶占有制社会、资本家阶级,“在人类历史上有几十个几百个国家经历过和经历着奴隶制、农奴制和资本主义”。在地理范围和理论外延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扩大。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史学理论界进一步归纳出“五种社会形态”说,适用的范围是整个人类社会,其理论外延也进一步演化成各种制度。1938年,斯大林在其发表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最终将其定型。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表示接受苏联的理论模式,40年代末,更是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作为干部和知识分子必修的政治及历史读本。当时大部分历史学家,如翦伯赞、范文澜、郭沫若、侯外庐,就是在这种理论框架下进行历史研究的,并且依据这种理论编写各种教材,教育学生。这一理论也就成为国内历史教育的指导思想,进而作为一种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被国人普遍接受。
不仅如此,在这一理论影响下,出现了一系列的名词术语,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历史演进被简单化、线条化。如“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大多数”、“极少数”、“起义”、“造反”。后一阶段要取代前一阶段时,必定是因为其更先进、进步,而以前则是腐朽落后,人民生活也是“水深火热”、“暗无天日”,“穷人受压迫”,所以必须“造反”,打破旧的生产关系,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这种思维方式,至今屡见不鲜。甚至对所谓“封建礼教”、对儒学的反对,很多也是这种思维的产物。以其中的资本主义为例。史学界一度热烈讨论过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要证明中国古代也存在过资本主义,只是因为外来侵略才被打断。否则就会与这一理论完全吻合。但是关于萌芽何时产生,却是众说纷纭,从战国到明清,都有萌芽,从而丧失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
但是,在资本主义产生的欧洲,20世纪后半期以来,却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如何”、“工业革命是否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可见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而非政治问题,本身就需要不断地探讨与完善,而不是当做真理,顶礼膜拜。
3、炎黄子孙
《五帝本纪》评价黄帝:“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汉代到清代,黄帝被作为皇权的象征来祭祀,代表的是皇统。晚清时期,在反满斗争中突然转型,被认作是“国族”或汉“民族”的象征,成为国民认同的形象。后来,为了顾及长江流域,又隆重推出炎帝,都是为了强调国家和民族的认同。1908年,同盟会于东京遥祭黄陵,祭词说: 我民族屡蹶屡振,既仆复兴,卒能重整金瓯、重振玉宇者,莫非我皇祖在天之灵,有以默相而佑启之也。1935年,中国国民党推派中央执监委张继、邵元冲,“致祭于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辕轩氏之灵”,祭文中除追怀先祖“创业之耿光大烈”外,反复矢言“力排艰险,以复我疆园,保我族类”。
1937年,中共陜西苏维埃政府遣派林祖涵致祭黄陵,并宣读毛泽东、朱德撰写的祭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冑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志勿谖。
以上所引各政治团体的官方宣示,尽管彼此利益相左、意识形态悬殊,企图达成的政治目标也不尽相同,却仍有着基本的雷同之处:在这些文本之中,“黄帝”虽然依旧维持其固有的“先祖”地位,却已不再是一朝一姓专属的祖源,而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换言之,“黄帝”作为一项认同符号,已脱离旧有之帝王世系的“皇统”脉络,转而被纳入新起之民族传承的“国统”脉络。
伴随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而复活的历史人物,除了黄帝还有郑成功。1903年,蒋智由就当时出现的“古人复活”现象举上述二人为例,关于郑成功,他说:又若郑成功者,(本)不甚挂于我国人之齿颊,甚者或且置与叛逆同科,......近则郑成功之行事,亦渐照耀于中国人之眼中,而数为一代之人杰。康熙时郑亦邹所撰《郑成功传》,1903年,匪石与亚庐(柳亚子)又各写一部传记。在郑成功的事迹中,焚服告庙、移檄起兵最具戏剧效果,最能震撼人心。但是在郑亦邹的笔下,却只是轻描淡写:成功既力谏不成,又痛母死非命,乃悲歌慷慨谋起师。携所著儒巾、襕衫,赴文庙焚之,四拜先师,仰天曰:「昔为孺子,今为孤臣,向背去留,各有作用,谨谢儒服,唯先师昭鉴之!」高揖而去,......与所善陈辉、张进、施琅、施显、洪旭等愿从者九十余人,乘二巨舰断缆行,收兵南澳,得数千人,文移称「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
然而,在匪石对同一史事的叙述中,郑成功的告庙祝文、移檄起兵的文告变成这样的语句: 呜呼先师!国家已矣!父谏不听,母死非难,成功之罪,其曷可逭!谨谢儒服,以矢厥志。呜呼先师!昔为孺子,今为孤臣,仗先师灵,宏济大难。其济,国民之福;不济,成功之罪。呜呼先师!实式凭之。
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朱成功敢以一掬泪、一滴血,沥诚竭忠以誓于我三军、我普国国民之前:呜呼!尔祖尔父所日日教告于尔等者何言乎?夫国民之所以能受光荣者,徒以有国在耳。呜呼!不有国,毋宁死。余将誓师中原,与决生死。尔等有与吾同志愿者,其投鞭来从!军行矣!」于是一片「从军」!「从军」!「殉国」!「殉国」!之声,直应成功誓言而起。
通过对照,可见郑成功的「复活」,其实就是中国国族、汉民族的“新生”
4、火葬与土葬,哪个更文明?
土葬一直是中原汉族的主流埋葬形式,这与儒家理论相关。古代也有火葬,但一般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因此也就被视作野蛮。唐代以后,受佛教影响,火葬开始流行,以致宋初太祖下诏云:“近代以来,遵用夷法,率多火葬”,为了“厚人伦而一风俗”,所以要禁止火葬。但民间百姓“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势难遽革”,地方官吏也只得“姑从其便”,为此还在城郊建立焚化院、化人亭之类的专门火化场所。清人入关前后,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都是火葬,但一旦“文明”起来,就讳莫如深,《实录》、《会典》中都不记载,雍正还为此解释说是因为战争时期迁徙无常,事出无奈。不仅如此,还通过法律加以禁止,对火葬者施加“杖一百”、“流三千里”甚至“斩首”等刑罚。同时,由政府出资,帮助无钱购买土地的贪穷之家安葬亲人,设漏泽园,立义冢,无主尸由官府代为埋葬等。
之所以如此,在于对文明与野蛮的界定,以及由此而来的追求与认同。如同富贵之后忌讳微贱时的出身一样,清人提倡土葬,也正是因其为汉人旧俗,代表文明。但是,今天再度以为火葬为“文明”。如果我们探寻背后的原因,是否会对“文明”与“野蛮”转换的微妙之处有所领会?
按照后现代历史学的观点,历史只是文本对过去的描述。是否意味着,历史不等于过去,而是被写作出来的话语。问题是:历史是被谁写出来的?
历史是胜利者写出来的?谁是胜利者?在哪些方面胜利了?其目的何在?借助何种手段?想达到何种效果?
以上这些追问,都涉及到文本的建构过程,以及其中隐含的权力话语、宏大叙事。而能够进行这样的追问,无论是对待历史,还是常识,就不再是不假思索的相信,而是融入自己的思考与判断。而这正是历史学的根本意义所在。
笛卡尔的呕吐论:一个人一生总得有一次把自己从小当作无可置疑的一切东西全部从脑子里清除出去,然后再重新开始寻找真正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所。
就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而言,这样的呕吐似乎还不止一次。而且呕吐之后,势必腹中空空,无所依傍,以致彷徨迷茫。因此必须伴随的再度思考,重新建立历史观念与生活常识。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中庸》云:“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
历史学的意义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