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的教学思索
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的教学思索
摘要:《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综合课程,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参与、探究,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材设置了专门的综合探究课,力图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农村初中由于条件限制,取得一定成效后面临一些瓶颈,本文从教学措施、教学资源开发、加强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综合探究;瓶颈;措施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呼唤研究性、综合性、探究性。《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强调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而综合探究课,正是该课标的体现。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综合探究能力、团结协作意识,以及创新精神。而这些方面的培养正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宗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的每一单元最后,都安排了一课综合探究活动,共安排了24个综合探究活动课,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较之旧版更加注重。
一、综合探究课的开展成果
新课程改革以来,综合探究课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
1.在综合探究课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形成了开发和实施综合探究课的一些操作方式和模式,很多学校根据地方特色编写了校本课程。
2.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发挥潜能的时空,例如,在实施综合探究课后,学生学习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增强,能主动去获取信息,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思考,从而逐步形成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氛围,还有一些学生改变了厌学的状态,提高了对学习的 兴趣。
3.不少教师将综合探究课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迁移到学科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使学科教学方法的改革出现了新的气象。
二、农村初中综合探究课开展遭遇的瓶颈
在农村中学,综合探究课也同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思想观念问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是深入开展综合探究课的障碍,这种观念认为,初中教育就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就是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而且教师绩效考核直接与成绩挂钩,教师关注的是“及格率”“平均分”“区域内排名”,家长、学生关注的是“分数”,学校教学变得非常功利,因此导致综合探究这一课程显得无足轻重。
其次是队伍素质问题。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深入开展综合探究课的基本保证。农村初中由于地处边远、条件艰苦,信息相对闭塞,优秀教师向城市单向流动较为严重,致使农村初中有部分教师知识老化,方法陈旧,素质偏低,又非本专业出身,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而历史与社会学科老师缺编现象也十分普遍,笔者所在学校12个班级仅有2名专业老师。师资的匮乏,严重制约了综合探究课的有效开展。
第三是教学教育资源问题。综合探究课是一门研究性的课程,鼓励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原则下,针对本地区的人文历史资源,确立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小课题,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逐步学会进行开放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广泛的调查,这就需要大量的资源,如计算机、报刊图书杂志等等,而农村学校,这些软环境还比较薄弱。
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农村初中教师的重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不能因为某些原因而将综合探究课流于形式,走过场,更应积极探索各类教学策略,充分发挥综合探究课作用。
三、农村初中综合探究课开展的措施
(一)寻求多种教学方式
综合探究课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内容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对教师而言,综合探究课的设置是对原有知识体系、固定教学模式、传统教学观念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研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学生来说,则意味着一种锻炼,一种尝试,一种思想上的解放,一种学习方式的革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类型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1.探究类型的比较研究:(1)个人探究;(2)合作探究。
2.探究性学习课题的有效选择及研究:以探究性学习课题为载体,立足于课堂,适当向生活延伸,以各种课题为学习媒介,辅以有效研究方法,在探究性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探究能力。课题:(1)来自课本有关材料;(2)来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3)来自于现代网络资料。
3.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利用:在探究性学习中运用、比较,在亲身经历与体验中得以感悟及总结,发现有效、适当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二)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 1.利用教材资源
历史与社会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主题的选择是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能否成功的前提,而历史与社会课却为此提供了众多的主题供学生进行综合实践。如七年级综合探究七学生探究的主题是:区域的变化;八年级综合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八年级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等。而这些主题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可操作性。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等课程资源,但如何取得这些资源,取得了这些资源后学生该怎么办,刚刚开始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心中是一片茫然,而这时历史与社会课程就有很多的调查模式让学生去参考,例七年级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照着这个模式去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开发当地农村资源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资源的多元化。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外,还要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这些课程资源的取得必须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取得。
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农村资源,拓展课程知识,培养学生家乡情结,树立学生用观察发现的眼睛看待农村,认识农村的优势与劣势。如七下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农村教师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调查范围限制,充分结合农村当地实际指导学生展开调查,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内容,如三农问题:农村、农民、农业,为这一课程提供丰富的素材,因此教师应在平时的工作中关注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收集相应素材,并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调查。课前,教师可以将自己收集的问题分类,在课程的开展中指导学生朝这些方面展开调查。学生可以对农村生态环境、农村居住环境、农村人文环境、农业发展环境等展开调查,从而实现让学生观察农村、发现农村、爱护农村,养成热爱家乡的情感。
3.合理利用媒体资源
九年级综合探究四《回顾中华民族百年历程》中第三框“让历史告诉未来”中,要求学生从上一框归纳出来的人物中选取对象,将他们的生平事迹(最好有图片)做成一个小型展览。要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必须要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图书馆、阅览室查阅资料而取得。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改变落后教学观念,提倡合理教学方法,落实新课程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综合探究课是特别能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课程。所以要提高教师对这一课程的重视,改变专注学生基础知识,忽视学生创造力的观点。
加强对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由于农村学校历史与社会教研组往往规模小,所以教师个体的教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在课程开发能力上。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有利于综合探究课在教学过程中落到实处,并结合农村特点开发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推动农村综合探究课的发展。
综合探究课在农村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本质上是城乡教育差距、城乡经济发展问题,作为农村教育者的我们要积极进取,不弃不馁扎实推进农村素质教育,开展好综合探究课。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教学设计(《历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施福荣.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去探究.试教通讯,2004(2)
[4]王纪娟,谷淑荣.《谈谈综合探究课》《试教通讯:历史与社会》2003/10-11合刊
第二篇:论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教学探索
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教学探索
温州二十一中学 陈建静
摘要:在新课标的《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教材中,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综合探究活动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实施过程中,教师普遍存在低效现象。如何更好的开展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的教学活动是历史与社会老师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基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历史与社综合探究课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综合探究活动课 有效性 探索
《历史与社会》作为初中的一门综合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其教材编排和呈现方式都不乏创新之处,特别是每一单元后都安排了综合探究活动课。可以说这是此次课程改革的大手笔和重大突破,也是教材每一单元的灵魂。综合探究活动课内容生动、形式多样,力求通过各种 “动手”或“动脑”的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培养初中生的探究和合作能力。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也有利于促进以教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转变。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探究活动课的教学,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
一、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在浙江实施多年,但综合探究活动课理论与实践仍相当缺乏,特别是有针对性的案例极少,任课教师普遍感觉难以开展,出现诸多问题。
1、探究活动内容“形式化”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材中探究活动设计过多,这样有为“探究”而设“探究”的嫌疑。现用教材“探究活动”形式呈现大量的教学内容,有的与教学进度相冲突,有的将一些不具备探究特质的教学内容罗列到“探究活动”之中,使人感到探究活动内容“形式化”。这就需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我们实际使用新教材过程中,发现存在的教材的不足,并不断去修改完善教材。同时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凡“活动”都冠以“探究”之名。缺乏对“探究活动”目的的深层思考,使许多“探究活动”有“形”而无“实”。连一些很简单的“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等思考活动也称之为“探究活动”,没有领会探究的精髓。因此学校和教研室更好加强培训和学习,以及落实和监督。
2.探究活动主体“错位化”
我们都知道,活动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展开,因为探究活动的主体应是学生,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主体“错位化”现象十分普遍。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牢牢地控制着课堂的主阵地,学生是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进行有序的“探究”。如果长此以往,那么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就得不到训练,难以达到探究活动实施的最终目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加强引导学生产生质疑,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参与探究,使学生成为探究的 主体,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
3.探究活动形式“答题化”
“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也是“探究活动”的着力点。但是,目前的新课程教学中,不少教师将“问题式”教学等同于“探究式”教学。“探究活动”变相成为“问题解答活动”,“师问生答”成为活动的基本模式,并且教师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量多质差的“满堂问”几乎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思维性,启发性问题,不断探究、拓展,从而体现“探究式”教学。
4.探究活动思维“浅层化”
由于探究活动内容上的“形式化”、形式上的“答题化”,这造成学生思维活动的“浅层化”,学生不需要主动思考,只要顺着教师预计的问题一走到底。当然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得不到很好的培养。这就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探究活动”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应改变内容的“形式化”的答题,学生的聚敛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求同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等各种思维应得到训练。
5、探究活动评价“极端化”
新课程要求“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赞许的多了,批评的少了,有甚者当学生对问题有错误的回答时,有的采用回避策略,还给以“肯定”的评价。“你真聪明!你的见解很有创意!你回答的很好!你的看法很独特„„”倡导“激励教育”并不等于“肯定教育”,教育评价应该是赞许和批评相结合的,适度的“否定”、中肯的批评可能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目前初中历史探究活动课教学的实施中之所以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非课堂因素
1、学生学习习惯和生活经历对这种探究活动课的实施造成一些影响。目前,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圈使学生生成的经验和阅历很有限。这将会影响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的参与程度,削弱课堂的实效性。
2、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习状态使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实践新课程理念成为空中楼阁。“以师为本”的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短时间内难以扭转,必然影响新课程教育理念落实。
3、教育评价的单一性。目前的教育评价最重要的办法是考试,“应试教育”必然影响新的教学模式的发展,且不可能短期内解决。它影响力不仅来自上级教育部门的考核,更重要 的是社会认可的传统教育价值观。不少教师认为:探究活动会影响教学进度,通过设问直给出结论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更为迅速和有效。由此引出探究学习会“影响教学进度”,探究学习“、学生难于活跃起来”等等抱怨。
(二)课堂因素
1、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综合性不强。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的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课往往局限于有关教材的内容,又未能根据有关课标要求去领会编者的意图,导致用原有的方式来授课,以教授方式替代指导,组织形式和方法都比较单调,影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2、教学设计缺乏趣味性和时代性。如教师为创设一个情境占据课堂许多时间,而情境本身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性问题设计缺少层次性和思维含量。问题设计过于简单,缺少必要的让学生思考、探究、感悟的空间,学生难以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想象的神奇。
3、课堂教学组织不佳。从形式上看轰轰烈烈,但学生缺乏探究情感和探究过程,只是随波逐流,课堂组织没能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教学缺乏有效的组织,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解决------教学策略的应用
综合探究课向何处去?这已成了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作为一线的教师,基于自己与同行教学实践,提出以下策略,试图提高综合探究活动课的实效。策略
一、根据教材内容编排上的特点,将知识化整为零,归入学科课程。
新课程《历史与社会》教材在学科课程内容编排上的一个特色是知识点多而短小、简略,集中体现为对许多知识的点到即止,甚至一笔带过、以图代文、以例代意,层次脉络之间呈现出跳跃性的特点,这样使不少学生对知识感觉难以理解。正因为综合探究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正好能够提供相应的教学材料,弥补在这方面的不足。因为它本身就是教学内容,所以它可在本单元相关学科课程中求“同”存“异”、“化整为零”,作为学科课程内容的第一手资料、佐证、数据等融入其中。因此综合探究课的教学,我们要抓住时机,或在新知识开始教学时导入,或在教学过程中插入,或在教学内容结束时作为阶段性检测的材料引入。如:综合探究一《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之“谁来保护‘北京人’的家园” 作为《人猿相揖别》“‘北京人’的足迹”这一目的导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的重要性及保护这些人类共同遗产的必要性,这样的活动安排使得学习理解变得顺理成章。要注意的是将综合探究课整合到学科课程时切忌授课意识太浓。因为编者将特定内容编排到综合探究课中必然有它的合理之处。
策略
二、设计开放多维的问题,加强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
“综合探究活动”绝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诱导启发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取决于学生参与的兴趣。现在为什么有的课堂学生思维非常的活跃,发言积极,有的课堂上学生非常的机械,一问一答,死气沉沉,或者没什么话可说,这些都和教师课堂上的启发诱导有关,特别是作为启迪学生思维的载体──问题有很大的关联性。好的问题能帮助学生思考,所以这方面一定要多下功夫。从问题的提出(包括提问的时机、提出问题的条件分析等)到对问题的分析(包括分析的手段和方法)直至对问题的归纳和总结,整个过程都要进行研究,也就是要认真思考围绕课标要求,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为达到教学目标设计那些教学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要借助怎样的教学手段,通过什么具体方法来落实,是列表比较、图片展示、还是材料分析;是自主合作,还是问题探究等等。加强启发诱导,设计开放的、多维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是教师在上综合探究活动课时应是特别关心的问题。
策略
三、与家乡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探究课,是需要让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的,因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一些具体的,现实的问题。“综合活动课教学”的核心,就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教学活动中,可将综合探究内容与家乡历史文化资源的探究与开发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笔者在温州任教,在上探究七“回顾中华百年历程”课时,辅导学生阅读和整理出温州的历史变革和百年历史;收集整理温州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料。学习“保护身边的古老文明”时,先安排学生了解温州先人在温州的光荣事迹和生活情况,参观温州地区的古运河、古桥梁、古寺庙、古书院、古建筑等温州历史文化古迹,并了解其破坏程度和保护力度。学习八年级综合探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一课时,要求学生对温州人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派别进行调查,并要求了解我国及温州的宗教政策。通过以上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对温州地区的文化资源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而且使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感悟,体会,探究,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策略
四、创设民主化的课堂,运用有效的激励评价,树立学生探究的信心和勇气。
在教学中必须创设民主化的教学氛围,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信心和勇气,只有在一种平等的层面上,师生才可能进行平等对话,以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理性的升华,从而促进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学习《探寻身边的历史》一课,一任课老师作为新温州人,对温州的历史文化了解不深,希望学生作为温州的主人,来给新温州人介绍温州的文化和历史,使新温州人更好地了解温州。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当时课堂上有的学生将研究自己村庄名字的变迁的资料介绍给大家;有的学生将研究一条街道、一幢房子、一座桥梁、一件常用物品的由来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教师要多激励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之中。有效的激励应该是具体的、及时的。当学生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后,就要告诉学生,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正确或是错误的,并说明为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为什么是错误的,而且应该给学生以明确、清晰的建议。这种建议最好一次只集中于对学生一个学习点的改进上,这样才会比较有效果。比如在点评学生的实践报告时,可以说:我建议你去查找点资料,或者说建议你走访一些居民,了解他 们的真实想法来充实自己的论点,但绝不可用指责性的语言,如你写得太空洞了或你不够努力等等,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激励要做到公平、自然,不留痕迹,千万不要因为学习成绩的差好而有所不同,应该只针对该学生此回答的思维本身。
策略
五、将综合探究课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将综合探究活动课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了解现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心。学习“郑和下西洋”一课,将综合探究活动与网络教学结合开展活动,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阅书本、上网查询,把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创举和自己家乡最美好的方面用幻灯片展示出来,把了解和发现的知识通过网络告诉了全世界的小伙伴,自己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将综合探究活动课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形式新颖,视野开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综合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网络共享平台,可以发布大量信息,网络也让各地学生有了近乎面对面的交流。参与的学生仿佛经历了一次美好的旅行,既饱了眼福、丰富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历史与社会的探究活动课教学策略运用,拓宽历史与社会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社会教学创新大环境会逐步营造出来的,历史与课堂教学环境也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环境也会更加丰富起来;帮助教师较好地把握“综合探究”这一新课程的亮点,解决教师们在上这类课时普遍感到的一些困惑,将“综合探究”的教学理念深扎于《历史与社会》的土壤;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方式的转变,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的改革给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评价等,都在发生着变化。如何更好的开展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的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教学研究领域。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推进与拓展。
主要参考文献:
[ 1] 赵徽.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 ].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 2] 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 3] 施福荣.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教学研究[R].中小学教材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 4] 黄忠杰.我看综合探究课[J].试教通讯(历史与社会专辑二),2004.
[ 5] 傅道春,齐晓东.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 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三篇:分层评价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评价中的心得
分层评价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评价中的心得
梅山小班钭君丽
新一轮课程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课程评价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实施分层评价的主旨是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分层评价不是简单的评价方法、评价手段,而是一种新的思想观念,应有机的融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实践效果看,分层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注重以知识完整性,系统性的特点,教材注重了对学生探究能力,认识生活、适应生活能力的培养,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课程的改革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回顾传统的社会课堂评价方式:社会课评价在学生整体评价中比重偏小,评价过程中基本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准,而考试过分强调知识完整性,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制约了学生的成长,而且加剧了学生群体的两极分化。为此,我认为分层评价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因人而异、实事求是的评价,是一种学生发展性评价。而且分层评价在历史与社会中的应用能增加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兴趣。特别是分层评价与综合探究评价的有机结合,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获得进步。没有最好,只要更好。
二、分层评价的理论依据
1、差异性原则。马克思曾指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精辟地阐述了人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性。当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对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现代心理学对个别差异的研究,跟学习有关的个别差异可分为可变差异和不变差异。可变差异即被加涅称之为“学习结果”的差异,不变差异是表现为个性特征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我们进行教学与评价不得回避的现实。
2、公平性原则。教育公平理论认为,我们的教育必须使每个公民都享有充分的公正的受教育机会。它要求我们对每个学生负责,让所有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做到“有教无类”,而不是对一部分人负责任,对另一部分人不负责任。我们的教育要在平等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提供各种形式让每个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达到一般发展水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使学生得到符合个体实际发展的评价。这是公平教学、公平评价的实质。
3、主体性原则。承认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认识的主体,作为主体的人有其主体性,包括独立性、能动性、选择性、创造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世纪中,1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主体性是学生作为人的本质特征,也是作为学生的本质特征。抓住了主体性就是抓住了学生素质发展的主要矛盾,就能促进或带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主体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不是只管少数学生的教育,是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变革。要发展这种教育,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分层评价体系,从每一位学生主体的特征与实际出发进行评价,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评价思想。
三、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分层评价的具体操作
在义务教育体制下的初中学生,是一个层次复杂、个体差异极大的群体,我们要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要承认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彻底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联系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特点,特别是每单元综合探究实践,我认为分层评价可以如下进行:
1、因材分层。即注重“层”划分,这是实行分层评价的基础。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发展可能性,以及学生原有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在教学中将学生分为相对稳定的若干层次或类型,通常按上、中、下分组。再给每组取上响亮的称号。如可以分为“王者无尽”、“精雕细琢”、“希望之星”三类,“王者无尽”类学习兴趣浓,求知欲望高,课外知识丰富;“精雕细琢”类学生基础较好,非智力因素差,课外知识较丰富;“希望之星”类基础较差,非智力因素也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述分层是动态的,要定期进行调整。
2、分层制标。这是分层评价的操作依据。制定目标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始终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核心。(2)统一性原则。要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学会探究,增强对事物的认知欲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弹性原则。重视各层学生不同特征,做到同中有异、各有侧重。(4)提高性原则。要有利于提高全部学生的水平,让他们每一个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以每章的综合探究为例,对“王者无尽“类学生,要发现问题全面,解决问题切合实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精雕细琢”类学生,要求较好的完成探究活动,但时间可以延长一周。对“希望之星”类学生,要求其能根据教师的要求收集相关的材料,并对材料进行简单处理即可。
3、分层施教。这是分层评价的事实依据。因为在分层施教过程中,我们最能获得许多具体的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的有效信息。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注意教学的科学性。例如在综合探究过程中,针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提供后进层、中层学生对探究内容的方向,材料的收集处,比如综合探究七《我是社会小主人》,教师就可以先收集学生认为的周边的美中不足,再针对小组选择的主题,提供学生探究信息,如告诉学生某些网站的地址、具体某本书籍的第几章节等方法。对思维活跃的中、上层学生,则要求要动手,进行一些科学调查,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做一些化学实验(如做水的成分分析),引导学生提出合理化意见,并整理材料写出
调查报告,向相关部门反映。
4、分层组队。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因此,分层之后,在综合探究实践过程中,可以组合探究,每组三类学生都有,由学生选出组长或队长,再进行小组内依类分工,如“希望之星”可以从事资料收集工作,并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做记录员工作。精雕细琢类和王者无尽类可以从事整理分析材料工作,并形成探究报告。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探究,强调团结合作的团体精神。
5、改革评法。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以分数定学生的等级。以至形成了一种“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的现象,高分低能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这种现象是教育的悲哀。它与我国的评价方法也不无关系。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新课程提出了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的理念。注重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记录学生在某一时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在教学实践的检验过程中,我觉得它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开放的、多层面的、丰富多彩的评价材料。在教学中,学生可以用自己最有创意的方式设计自己的收获袋,并在收获袋的背面设计目录,以综合探究为例,以其第一张综合探究为基准,以有没有进步为打等级依据,有所进步就可以给最高等级。
四、历史与社会中分层评价的策略构想
所谓分层评价,其实质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性,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实施有区别的评价,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能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其具体构想如下:
1、因材评价。教学评价运用的好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高低。为此我们要以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过程为依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要求的教学评价,实现分层评价和评价的个性化。首先,要求在对各层次学生所达到的目标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优、中、后进三类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希望之星”类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并肯定点滴进步,促使其消除自卑,逐步走向成功;对“精雕细琢”类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揭示不足,指明方向,激励其积极上进;对“王者无尽”类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能力,促发展。当然要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获表扬、获奖的机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受到鼓舞和激励,从而使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向总目标趋近。其次,要在评价中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自己与总目标的差距,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发展情况。通过评价,使进步的学生升入高一层次,从而形成竞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
2、利用个人内差评价的原则,对学生探究情况进行评价。所谓个人内差评价,就是以一个学生原来的探究成果与后来的探究成果相比较,以了解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
3、采用发展性评价。当前,在现代教学评价的诸多理论观点中,发展性评
价理论是比较能够反映素质教育评价的要求。是一种促进评价对象为主体、发挥主体积极性的评价。联系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的实际,我们不能以某一次学生探究成果,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而更应从多角度进行评价,如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合作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社区评价(如果进行社区调查)。再进行自我总评。
五、实施分层评价的意义
1、从学生的身心健康看:由于分层评价可以相对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并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学生体会到快乐学习的乐趣。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从学生的探究能力看,分层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的积极性、进取性:由于分层评价是建立在没有差异、公平性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评价制度,使得“希望之星”类学生消除了自卑感,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成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精雕细琢”类学生则跃跃欲试,稳中求进,有更多的信心参加探究活动,追赶“王者无尽”类学生;“王者无尽”类学生求知欲望更足,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3、从人才培养看,分层评价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由于分层评价给各类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创造了发挥特长、发展个性的有利环境,因而一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拓宽加深,不断提高。为国家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四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
本学期继续担任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所教班级与去年一样多,分别是九(1、3、4)班。这三个班是平行分班,每个班的学生情况大体差不多。
本届九年级的教学时间已过半,现对这一学期的教学中作作如下总结:
1、对教材的把握进一步增强。由于去年教了一年九年级,更准确地说是从06秋~09春教了一个轮回,对本学科教材的编写思路、课程标准、教材重难点、中考的考试方向和考查要点都理解得比较清楚。所以教学时就可以更灵活地处理、整合教材,该补充拓展的就补充拓展,该少讲或自学完成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2、对复习专题的整理更加科学了。政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教师要对各知识点进行提炼、归纳,将相同内容的知识整合为一个专题。专题复习打破了教材的编写顺序,比如说:“主要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这一专题,相关知识点八下第五、六、七单元都有介绍,现在就是要把这些知识从每个单元中提出来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专题进行复习。根据课标要求和中考考试说明,我们把教材整合成七个专题,这学期随着我对教材的熟悉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我对这些专题的整理和补充更科学,精炼程度更高了。
3、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政史合卷使我们牢牢树立了政史一家的思想,我们的目标就是政史要考到1.5的位置值,所以两科老师密切配合,政史两科任意一科考好了,而另一科没考好,最终没有达得1.5的位置值,那说明我们还是做得不够。所以我们加强了对思品或历史偏科学生的辅导力度,加强了教学进度和合卷测试的协调,增多了对一些不良课堂现象的磋商,增多了相互看课的次数。我们备课组一共三人,现正在全力组织复习。
4、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加注重反思和总结。每节课下来,我虽然没有写下教学后记,但我都是认真的在心里进行了反思和小结。因为我今年的课时量减少了,去年每班每周三节,今年变为两节,每班两节课上完一周就过去了,一学期一共也就只有十几周,所以我对每节课都是非常重视的,每节课我一定要上“精”上“好”。于是对每节课后的反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反思清楚了,设计出了更好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才能使下一次课更加优化。
当然不足之处也是有很多的。但我坚信:态度是成功的基础,目标是成功的主题,时间是成功的效率,行动是成功的保证。我会一步一个脚印,把我的教学工作搞好,让学校放心,让家长满意,让自己进步。
第五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建议(最新稿)
历史与社会教学建议
(征求意见稿)
《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实施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是在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基础上,经过整合之后形成的新学科,涉及人文地理、历史和政治等有关内容。从课程逻辑体系看,它是围绕“社会是怎样的”、“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社会应该是怎样的”三大主题来展开的。
为规范历史与社会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课程理念和实施要求,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1条 认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知道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它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等学科特点,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的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
第2条 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知道历史与社会有“生活的时空”、“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发展的选择”三大主题及相关学习内容,并明确其具体要求。
第3条 依据内容标准,通读全套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与结构,理清教材册与册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目与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相对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然后精读授课内容,找出教材的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重点、难点。
第4条 了解每个学生处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生活经历(包括家庭背景、生活现状等),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及认知基础、能力水平等。明确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和需要教师“教”的知识,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以便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第5条 综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并正确书写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全面、具体、明确,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第6条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并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科书内容应灵活处理、创造性使用。
第7条 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结合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学什么、怎样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8条
设计教学时应注意历史、地理或政治等学科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9条
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利用教材和配套图册中的地图、图表、历史年表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更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实现教学形式、方法、手段多样化。
第10条
在充分考虑生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设计的学教案可包括课题名称、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根据目标、内容、学情等情况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第11条
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有效性的学习情境,采用多种多样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第12条
通过文字、图表等书面或口头等方式,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并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与体系中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13条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等相关学习内容中提取信息、获得意义,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第14条 创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等相关学习内容中,或日常生活经历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或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第15条
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进行自由讨论与辩论,让学生的“相异构想”充分暴露出来。提倡以合作方式解决问题或生成新的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第16条 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课堂教学,运用举例、图解和示范等多种方法来清晰解释和梳理有关知识。教学结构合理、逻辑顺畅,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内容。
第17条 在施教过程中,主要讲授历史与社会学科规律与学习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强化学生对易错易混易漏点的辨析。
第18条
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加强师生沟通、交流,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及时做出有效反馈。利用课堂生成对预设进行合理调整,同步改进、完善教学设计。
第19条 由教师总结或者学生归纳本课所学内容,总结与归纳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建议采用开放的形式。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升华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三、教学评价
第20条 评价目标多元化,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整合与运用,也可以考查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并用其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还可以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趋向或取向,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21条 评价主体多元化,可以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还可以是家长对学生的评价。鼓励并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
第22条 评价方法多样化,可以是纸笔测试,也可以是行为观察、访谈评价(口试)、问卷评价、档案袋评价等。
第23 条
依据课程标准编制历史与社会试题,注重能力立意,讲求命制规范,体现综合学科特点。编选阶段性考试(如单元测试、期中期终测试等)题时,还应事先设置双向细目表,以确保考试的有效性。
第24条
教师应先做下水作业,做到布置的作业要少而精,且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和试卷应及时批改。批改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全批、抽批、面批等。注意收集、整理学生学业中的成就和问题,并及时加以反馈,以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调控作用。
四、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25 条 本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要求在充分发挥教材功能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利用与开发一切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课程资源,包括地图、图表、历史年表等文本资源;教师、学生、家长等人力资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以及当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实物资源;影视节目、录音录像、各类教育软件等音像资源。
第26条 应特别注意开发和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利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邀请家长来学校参与课堂教学,利用各行各业家长的知识来扩充教学内容;与社区联系组织校外各种有益的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利用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
第27条 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同时尽量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理想的效果。尽可能就地取材,开发与利用那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那些对当前教育教学有现实意义的课程资源。
第28条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强求一律,而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突出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