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历史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策略论文(含五篇)

时间:2019-05-15 12:4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历史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策略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历史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策略论文》。

第一篇:中学生历史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上具有的独特的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中学历史课改的核心内涵,加强历史教育是提高人文素质的必经之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穿心能力和人文素养统一起来,让学生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应对时代的快速发展需求。初中历史的学科特性决定了要承担着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从教育手段入手,从教育内容方面达成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中学历史;人文精神;培养

中学的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对知识熟练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不仅是历史学科深化过程中对中学生历史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推动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历史”在我国是中学教学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项具有典型的社会学科,历史包含着:社会历史、人文历史和地理历史,中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不仅可以正视历史,还可以建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一、人文精神的特点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具有进步性、人民性、革命性的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真个人类文化生活内在的灵魂。

1、历史性和时代性。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思想情感是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和历史产物,不同时代的精神会有不同内容形式。人文精神的本质内容、思想形式及特征,都是受到人文精神所在的历史时代及具体条件制约的。

2、民族性和开放性。人文精神是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会又不同的体现形式,在历史的辩证中发展,名族精神会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根据,但是同时又是互相吸引、互相开放的。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拓,各个民族精神产品成为了公共财产,各个民族之间优秀文化的开放和交流日益成为历史的潮流。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1、渗透历史教学思想。历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的在各个环节渗透历史教学思想,引导学生,让学生开拓思维,充分发挥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展现人文精神。“渗透化教学”是现如今课改的发展理念,教师通过转变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认真的审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特点,高度的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的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们能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中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的融入到课堂中,展现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师应该将“以情为主”作为教学主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能够让教师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同时教师应该落实“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将“以史为鉴”作为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提炼教学精华,让学生对于历史有正确的观点,能够正视历史发展、懂得真正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将人文精神潜移默化的深入学生的学习中。

2、充分的挖掘文本素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文本中的教育资源,灵活的运用教材,将人文精神能够有效的传递给学生。上课之前教师应该研究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设立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在课堂能设立教学情境是一定要紧密的结合教材的内容,明确学习的目的,将人文精神作为学生探索的重点,这样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下就能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习展现人文精神,注重人生价值,奖理论知识进行内化,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的体会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与意义。

3、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站课堂的主导地位,主要是以教师的授课为主,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出于被动的状态。历史学科本身就是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降低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制约学生的发展,无法渗透人文精神。所以,教师应该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引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能够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展开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例如,微课、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教师应该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全面的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在学习中遇见的问题进行指导,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人文精神。

三、结语

人文精神是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与精神,是历史发展重要的载体,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注重人文精神,落实“以人为本”,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师应该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性学习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树立自信心、责任心与成功感,端正学习态度和社会态度,成为历史人文精神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1]熊文文、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40-

41[2]沈晓华、中学历史教学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4(04):55-56

[3]袁野、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精神[J]、科技资源,2017(03):30-31

第二篇: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之探究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之探究

中学语文即是人文精神的供体,又是一种思维、交际的语言工具。中学语文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它即能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又能开发心智。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中学语文教学;学生;人文精神

语文是属于人文学科。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中华五千年的智慧;在诗词歌句间体会人性的情感世界和灵魂;描绘出一种语境中的情景,领悟情景中的艺术美。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体味人文魅力

语文是服务于生活的文化载体和交际工具。我们把语文课比作一部戏剧,而学生则是戏剧的主角,通过背诵和阅读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而走进实际生活中,则需要经过写作和体验,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从而文化品质、语文素质得以逐渐的提高。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能让学生“读好书、好读书、且进入书的意境,便废寝忘食”是其最高境界。由于语文学科有非常强的灵活性、人文性,如这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词,一直以来,教师都是很辛苦的把教科材料上内容传授给学生;与其这样,还不如尊重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的知识,从而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教师的重心发生了改变,由“为学而导”取代了以往的“为教而教”的重心。?W生先反复的读书,并且自读时自己推断、思考、体会和感悟;在其中摸索规律及读后总结方法。而教师则只从旁观察和指点就好。比如在上艾青的《鱼化石》诗歌时,先不讲解任何意思,让学生先反复诵读甚至背诵。再让学生来讲讲在读和背的时候领会到了什么;学生们领会到了一条鱼变为化石的经过、鱼儿的伤心、生命在于运动的哲理、生命的意义等等,这些都是学生从诗中自己悟到的,并从中找到了根据;从而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这样就会增加他们学语文的兴趣,同样也会增加他们的创新意识、认知需要和成就愿望,最终变得爱学、想学和乐学。

二、学生的人文精神在中学语文教学创新和改革中培养

周国平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曾说过“任何有效的阅读,不只是接受、吸收,同样还是创造、投入”。而创新则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憧憬。

比如在莫泊桑的《项链》教学中,在以往的教学中,通常都是按着以下思路方式来给学生解读在小说中,对追求享乐思想、小资产阶级虚荣心敏锐地进行了讽刺,在小说结尾更加深了对这种的讽刺,而又带有一点对玛蒂尔德的同情。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主人公基本上是一样的看法,她是一个悲剧形象,她的青春在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下而失去。为了学生的兴趣能提高,而必须打破这种以往的解读方法,让学生从人性方面进行认识,从而对学生由“思考领悟”到“应用拓展”再到“发现创新”的培养。因此,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侧面问题进行思索探讨。

首先、她第一层面的性格理解为“爱慕虚荣、想入非非和不安于现状”。必须肯定,由于对现状的不满而想要改变的意识,这是一种求新思想萌芽的可贵精神,这表示了人类渴望的追求的不安分心态。不过最主要的是她所追求是什么,是不是具有大众的思想追求、时代精神。设置一个问题在这里思考,把简爱和玛蒂尔德的形象做比较,让学生从中认识,简爱也是因为对自己不满的现状而反抗;不过她追求的是自由、独立的个性;是想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平等的权利;就是没有想过占有物质利益;而且决定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劳动而获得一切。同时,也认识到,在小资产阶级里面,玛蒂尔德想要过好日子,想成为社交界里面的一员并没有什么过错。

其次、在阅读中,一直都忽略了她性格中的忍耐、坚韧、吃苦的精神。引领学生对玛蒂尔德性格改变的认识,且从人性角度发觉她的性格特点。从而提出她虚荣的性格是不是有所变化?让学生对人性的多面性进一步认识。传统观念的打破,学生对这些问题能够从人性的本质去探究和思考,从而就会对课文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更鲜活和更全面的对人物形象进行了解。

三、结 束 语

中学语文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了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进行教学,并仔细从人性、情感、个性、道德去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让中学语文教学在真正意义上对学生心灵上的唤醒,这样中学语文教学才能服务和服从于人类健康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呈现出“一切为了学生身心的发展”,让中学语文教学中,对生命的至爱、人性的魅力尽情的展现。

[1 ]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州福建教育,2018.[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8.[3]张万兴.让学生在愉快中享受教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8.(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第一中学 344000)

第三篇: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

学科教学研究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试想,一个教师,如果学生对历史教学毫无兴趣,那么,要想学好历史,提高历史成绩无疑是一种空想。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所有的设想方案和计划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由此可见积极上进的情趣,对学生的学习有能动作用,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能产生不可抑制的内驱力,兴趣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那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使他们体会到学习历史的愉悦呢?

一、多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及闪光点,尽可能少批评 从实际出发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在历史教学中,面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参差不齐,我们要的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态度,不能搞一刀切,应该用多把尺子针对不同学生去衡量他,并适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表扬。即使是后进生也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和表扬,他们才会像春天的小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青少年上进心强,自尊心也很强,但感情脆弱,易受伤害,因此,对他们的错误和过失,少一分责怪,多一份谅解,以博大的胸怀宽恕他们。而以放大镜去看他们的成绩学科教学研究

和点滴进步,这样他们才会投桃报李,以百倍的的热情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

二、创造历史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营造历史教学氛围就是创设历史情景,通过生动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有效的就是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形象的动态画面,内容丰富的音像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历史教学中可运用的音像资料很多,如人物、事物图片、影音资料等。如在讲述《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时,可先让学生观看电影《七七事变》的一些片段,然后提问,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及全国各族人民为什么要团结一致,共赴国难?中共为何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由于有了影音资料和以前知识作铺垫,学生很容易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发表个人看法,这就为讲解《全民族抗战兴起.> 营造了良好氛围,并做好了知识铺垫。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的加以利用。

多媒体教学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距离,给学生以生动学科教学研究 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变抽象语言为形象的音像展示,从而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

三、故事引进课堂调动学生兴趣

历史是对人物活动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述,其本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在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故事不仅可调动学生兴趣,同时可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因此历史教学中故事的引入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春秋五霸》时,用卧薪尝胆的故事来说明立志雪耻的决心和越国终能兴盛的原因。在讲夏、商、西周的兴亡时,用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来说明西周败亡的原因。通过故事的引入,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学生求知的兴趣,同时也完成了知识的掌握,何乐而不为呢?

四、搭建课堂活动平台,调动学生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范围内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结合史实畅说欲言,发表自己看法不仅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使学到的历史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升华。如在讲到《劫难中的抗争》一课中涉及到左宗棠的评价问题,有同学认为左宗棠收复新疆,并开办福州船政局,对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有重大贡献,应给予高度学科教学研究

评价;但也有人认为左宗棠镇压太平天国是刽子手,应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对于这些历史人物学生比较感兴趣,设计讨论课让他们发表自己见解,是培养学生兴趣很好的途径,讨论后教师进行点评,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系统反馈给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的进行,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既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兴趣,又启发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以史为鉴,历史为现实服务,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兴趣

历史是以往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和现实是息息相关的,学习历史有必要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历史对现实的借鉴功能,和对未来的导向功能,进而培养他们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巩固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如在讲述《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使学生通过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的史实,认识到这一切来源于日本政府 “科技立国”战略,积极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同时引进最新科学成果。由此联系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同样也借鉴了日本“科技立国”经验。因此立足课堂放眼世界,经过一段时间以史为鉴,史论结合的培养,学生已学会积极尝试运用历史知识,学科教学研究

来讨论自己对时事的看法。有的选择和同学或教师交流,尽管有时他们的看法不够全面,所使用的材料不够恰当,但我毫不怀疑他们对历史兴趣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最佳效果应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情绪活动的协调和良性发展。为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突出新课改理念下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

(一)高中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高中生正处在人格和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关注自我,知识日益丰富,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逐步形成。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其自身成长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高中生人文精神普遍缺乏。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新课程改革提倡开展素质教育,但是在当前的高考制度下,政府、社会民众与社会舆论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最重要指标还是升学率与考试成绩。很多学校把教育当作一项功利性的活动,学校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略学生情感体验,漠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其次,从历史教学实际看,历史教育被理解为仅仅是历史知识简单的记忆过程,片面强调历史学科的科学性而忽视其教育性、人文性。绝大多数高中生仅仅把历史学科作为一门考试的科目来对待,很少有学生能够从历史知识当中汲取它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当然也有一些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程度很不够,对新课程改革的内涵理解不够,教学以考试为出发点,以考高分为出发点,实行满堂灌式教学,“填鸭式”教学,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再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从出生就开始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熏陶,父母善良与宽容,孩子也会多一份善良与宽容,孩子最初的人文素养(爱心与尊重)只能来自家长。但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很多家长只是拼命抓学习,对于孩子想什么、要什么、以及传统美德,则放在次要的位置。学书法、学画画、学音乐、练舞蹈、练体育等也不是从孩子兴趣和需要出发,单单是为了考级、考试加分或者成为某某“家”。这种功利性,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强化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忽视了人文素养教育,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功利的价值取向,最终导致学生人文知识匮乏,缺乏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缺乏对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没有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缺乏信仰。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淡化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心胸狭窄,精神空虚,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没有意志力;崇尚物质,贪图享受,对精神世界的反应越来越冷淡。低下的人文素养必然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甚至影响社会文明的良性发展。

(二)如何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精神

教育是人文精神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应充满人文性。教育文化学的理论认为,人文教育只有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人文文化的学习和创造来进行。

一方面,人文教育必须依据高中生人格和道德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加强人文教育对塑造学生的人格道德、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历史学科在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达到“立人”这一目的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历史教学更应将人文精神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其中。可是,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的异化、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不够。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人文内涵、营造人文化课堂教学氛围、创造多样化历史学习情境、设置多样化评价标准,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有效方法。

一、充分挖掘教材人文内涵,唤醒学生美好情操

教学中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教会学生感受各种美好的情感,让丰富的情感滋养学生的心灵,从而唤醒沉睡在他们心中的美好情操。例如,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屈辱的历史,在 1

必修1政治史教材中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等内容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强烈的刺激,列强的侵略,迫使中国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近代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了解了这段屈辱历史,让人义愤填膺。在反侵略斗争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海龄、葛云飞、邓世昌等爱国军民可歌可泣的反侵略精神,让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善于汲取其精华,作为育人的营养历史是具人文性的学科,选进现行历史教材的都是一些蕴涵着深刻人文内涵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知识,帮助学生感悟历史,评价历史人物,呼唤其内心的人文素养。教学中穿插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印象深刻了,逐渐改掉陋习,形成高尚的人文素养。

二、营造人文化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人文情怀

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关爱,它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和珍视,所以我们首先需要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都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不应将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容器”。同时,坚持“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不以标准答案扼杀学生求知、抒发个人独特见解的积极性,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舞台,让他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比如《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日本作为经济大国崛起,把谋求政治大国作为目标,申请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对于日本申请常任理事国中国的态度,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反对意见。也有同学能够抛开历史成见从中国国家利益角度出发思考,认为只要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是可以同意其申请的。这种课堂上研讨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意识,从高角度去分析和看待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同时,大家在交流讨论中,也学会了与人合作,营造了互为补充、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创造多样化历史学习情境,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我们要敢于打破封闭、狭小的历史课堂教学空间,把学生引向自然、引入社会,让学生自主地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在丰富多彩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创设多样化的历史学习情境,从而培养美好的情感,形成健康的人格。我们要鼓励学生走上社会,去感受古代遗址或当地文化景观散发出的人文气息。各地的文化遗迹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经得起我们用古代或现代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推敲。历史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人文景观,可以促成古人的文化精神、智慧力量内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并孕育出新的人文精神。我们要不断创造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感悟、体验。另外,开设选修课、举办各类讲座,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四、设置多样化的评价标准,肯定学生的人文成长

新课程打破了传统模式下仅以考试分数为主的评价标准。对于学生的学分认定,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结合家乡乡土特点进行历史追忆,写调查报告;结合现实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写小论文;自己制作历史小报等。发挥他们的特长,给他们的活动打分。从多角度去评价学生,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总之,在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两者相结合。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必须站在当前教改的前列,彰显历史教育的人文性。

第五篇:高中政治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范文)

高中政治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高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考、创新和实践的能力。高中政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以身作则,通过良好的示范作用来渗透人文化的教学思想,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本文就高中政治教学与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引言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注重人文关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而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全面化、整体化发展。素质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是对人文精神的融合。

1.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现状

1.1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近些年,虽然社会上开始大力宣传素质教育,但在很多高中教学时仍只关注科技教学,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缺失。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更好的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课堂,没有突出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一味的传授知识,第 1 页 忽视与学生之间平等的沟通。

1.2教师不注重自身人文修养的提升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其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或行动方式,因此教师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应该起表率作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老师不仅要将政治教学与人文精神融合于课堂,还要适当的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人文关怀”理念的理解。然而事实上,很多老师或学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教师忽视对自身人文修养的培养,进而导致在实际教学时风度不够或谈吐素养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1.3学生对人文精神理解不透彻

大多数高中政治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学生对人文精神理解不透彻。当然,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一味的讲解死板讲义,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实际行动去体会和总结,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目前大多数高中政治教学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对于一些概念性知识理解不到位,从而使人文教育成为纸上谈兵。

2.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

第 2 页

2.1 高中政治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高中政治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向学生传递着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因此,政治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文价值观。因此,高中政治教师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参与政治专业知识的进修培训班,提升自身的政治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2)高中政治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广览群书,学识渊博,向学生传递朝气和正气;(3)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通过日常的学习和教学来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借鉴政治事件来传递人文精神

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各种政治事件来向学生传递人文精神。例如,在讲解政治斗争的时候,可以借鉴日本侵华事件,还可以利用关于日本侵华的电影来向学生直观地展示当时的国耻,并提醒学生铭记残酷的现实,体会国家命运攸关时的爱国主义精神,逐渐树立正直爱国的价值观,最终使学生把这种爱国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成为栋梁之才,报效祖国。

第 3 页

2.3 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感知现象和积累知识,继而转变为理解现象和掌握本质的过程。因此,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能仅仅教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而应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可以通过渗透人文精神来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想,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4 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要重点关注人文精神

高中政治教学的基本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意识形态。而高尚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所以重点关注高尚的情操也成为政治课堂的教学重点之一。为此,高中政治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历史事件、政治事件、人文事件以及人物经历等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情感、优良的道德情操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一点一滴的人文熏陶来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就

第 4 页 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当前我国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较低,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手段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素养。

第 5 页

下载中学生历史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策略论文(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历史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策略论文(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

    哲人说,在一切价值中,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教育。高中语文教学,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的尊重,亟需注重人文精神培养,通过人文精神的传播与养成教育,使学......

    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五篇材料]

    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包括中职美术教育。人文精神作为人本教育的核心,是当今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

    比较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浙江工业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公共选修课考查作业 课程:中西文化比较姓名:李怡学号:200803100312 这学期接触到了“比较文学”这个概念,比较文学是一门将研究对象自觉地由......

    人文精神与校园文化(含5篇)

    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塑造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社会单元,学生和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当前我校的校园文化内容中的每一条也都体现了这一主体地位,......

    在历史教学中应突出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历史教学中应突出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 要: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重要尺度。但是,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还存......

    浅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潘能清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我们教师应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促......

    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摘要]:在历史教学当中,我们教师应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各学科的进......

    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历史教学当中,我们教师应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各学科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