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社会学的视角[推荐]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社会学的视角
摘 要:学界对教育信息化有许多不同的界说,统而观之,这些界定有过于技术化之嫌。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界定会对我们的教育实践产生不良影响。在分析已有教育信息化界定的基础之上,以社会学的视角,站在人类文明发展转型的高度来阐述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这是有意义的学术尝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社会学的视角
在信息社会来临的今天,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它的不同界定,反映了界定者所持的不同理念,而这些不同的理念又影响着人们的教育实践。对教育信息化概念的正确厘定,实际上是在匡正我们的不当理念。所以对教育信息化进行科学的界定,对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一、教育信息化:一个技术化了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来源于“信息化”,这里存在一个合理的逻辑是,教育系统只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理所当然要把教育信息化包括在内。所以学界对教育信息化的界定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地受承于人们对信息化的理解。
一般认为,信息化一词起源于20世纪的日本。关于信息化,有许多不同定义,科技哲学专家鲁品越等在《中国未来之路——信息化进程在中国》中认为:“中国把信息技术在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上的推广应用,称为„信息化‟。”这无疑表明在中国把信息化等同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这种观点大有市场。对信息化过于技术化的界定深深地影响了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
由于教育信息化一定会涉及许多具体的机器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也就使得人们多以机器论和技术论的范式来理解教育信息化及其目的,以为教育信息化就是实现CAI学习、实现网上远程学习,就是以专门机器取代老师授课,就是以电子教材取代纸本印刷的教材等等,并且只是以效率性和省力性作为评价教育信息化的标尺。学界教育信息化界定的技术化倾向十分明显,仿佛只要把信息技术加以使用就可以实现我们人类的目标。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用是信息化的发端,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们何谈信息化?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对于信息化十分重要,但是信息技术并不是信息化的一切,它不是信息化的所有内涵。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终极追求是为人类社会的福祉服务的。怎样发展和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才能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这需要以社会学的视角来进行审视。
二、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界定与教育信息化的困境
为什么对教育信息化的界定会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呢?这是一个并不难理解的问题。因为在每一种对教育信息化的解读背后都有一种解读者自己的理念。如果解读者把教育信息化认识为从物到人或从人到物的一个整体的系统在教育领域的变迁,那么她(他)的这种理念就会使她(他)在教育实践中不会或只从某一方面孤立地从事教育信息化行为。相反地,过分技术化地理解教育信息化,其背后的理念会使人们以为信息技术就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切方面,信息技术的实现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全部内容,以为信息技术提高所谓的教育效率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所在。正是从理论上我们没有能够正确澄清,因而使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实践陷入了很大的困境之中。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中受到冷落。按理讲,青少年学生一般会对信息技术有浓厚的兴趣,一方面因为信息技术对广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年轻人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所以信息技术对学生应有不小的吸引力;另外一个方面,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拓展了学生的认识空间,它不像传统的纸本印刷教学材料,它能提供许多视频和音频以对学生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可是在现实的校园中,不管中小学,还是大专院校,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这种现象已不罕见。个中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与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理解上的偏差相关性很大。大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以为教授给学生的只是信息技术,于是没有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和感情的培养。学生没有了对信息的出自内心的热爱,于是在过了最初的好奇期后,就对信息技术这个冷冰冰的东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疏远感。
其次,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如果能够正确使用,无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的持续的有效性。可是现实中,信息技术始终难以得到整合,似乎信息技术永远是传统教学以外的另外一张皮。关于对信息技术的课堂整合,国内外有过许多的研究,可是对实践的成效不大,于是就出现了许多昂贵的信息技术设备购置后大量闲置的情况,老师不愿意用,学生也不喜欢。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把教育信息化简单地信息技术处理有关。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一个涉及到教学双方的心理、意识、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不单是信息技术的先进与否的问题。
再从教育信息化制度层面来考虑。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为了建设的有效性,我们肯定要在制度上提供一定的供给。但是,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理解使我们在这一方面供给不足。在一所学校里特别是在大学里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有各个部门的参与,需要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有高度的专业性,它不仅要懂信息技术,而且还要掌握管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可是,现在许多学校主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要么是技术出身,不懂管理和教育;要么是只懂管理,不懂教育和技术;或者是别的什么情况,反正信息技术、管理和教育都在行的信息化建设主管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形下,就容易导致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的战略规划性不强,甚至出现战略规划失误,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更有甚者就是直接导致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失败。我们都知道,学校信息化建设由于与高科技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它涉及的资金往往不是小数目,动辄几十万甚至上千万元人民币。所以在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充裕的今天,这些巨大的浪费犹为触目惊心。另外,信息化建设项目竣工后,一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许多设备闲置或者得不到充分利用;还有在项目建成后,设备维护管理上也常常出现不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向国外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高校学习,在制度安排上积极作为,在高校中设立CIO体制。在信息化发展最好的美国已经有许多高校设立了CIO职位和体制,以此来从总体上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负责,但在大部分中国高校内还没有。为什么国内在高校中设立CIO困难重重,这恐怕还得从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理解这里找原因。人们往往认为教育信息化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我们没有设立CIO体制的必要,也不可以给CIO那么高的地位、权力和资源。
另外,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往往会在许多部门遇到不少的阻力。例如,在公立高校中推行办公自动化系统(OA)过程中,需要高校中各个院系和部门的全力配合,这些配合包括各个院系和部门相关系统的数据输入与经常性更新,各个院系和部门的OA使用人员的系统培训,各个院系和部门对OA的积极使用等等。可以说各个院系和部门的配合支持是一套OA系统成功开发和有效推行的基础。可是,现实中这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阻力。一方面是原有的激励机制对教育信息化的不支持,另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本身也是一项改革,它必然会损害某些人的利益。其实,这些凸现的是两种文化——信息文化(什么是信息文化下文再作阐释)与工业文化的冲突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文化的冲突,我们认为这也与我们片面地技术化地理解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只重视技术层面有关,我们忽视了信息文化的培育。
最后,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解读也影响了我们积极正确的信息行为的实施。上面所述的教师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疏离使信息设备的闲置,有关院系和部门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不作为等等都是这方面影响的体现。
由上分析可知,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的片面理解及其背后的理念影响我们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发展。我们需要用更广的视角——社会学的视角来界定教育信息化,并提出一个可以操作的分析框架。
三、人类文明的第二次转型与信息化的社会学界定
20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出现了一次大的转型,这就是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类社会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推广使用的影响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纵观历史,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社会存在着两次重大的历史转型:第一次是从农业社会转型到工业社会,第二次则是从工业社会转型到信息社会。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对应着三种不同的文明:农业社会与农业文明;工业社会与工业文明;信息社会与信息文明。所以人类历史上两次社会形态转型也就是两次文明的转型。
在上面所展现的社会转型的社会学视野里,再来讨论信息化的概念,我们认为,信息化指的是人类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发展,并最终形成信息文明、实现成熟信息社会的过程。
对于以上这个界定,需要有进一步的阐释。首先,所谓信息文化,指的是“人们借助于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广义)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它是信息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样式”。其次,文化与文明是有着一定区分的两个概念:文明是一个正向的概念,而文化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它有两种可能;文化这一概念的外延要大于文明的,文明一定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则不一定会成为文明。第三,再来看看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的关系:(1)信息化是实现信息社会的手段,只有通过不断地信息化,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才能加深,也就是信息社会的实现程度才能提高。(2)实现(成熟的)信息社会是信息化的目的,信息化这一过程的指向是(成熟的)信息社会。正如上文所述,在20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就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但是,相比较而言,这个信息社会还不是信息化程度很高的和成熟的信息社会,它是一个初级的信息社会,也就是说相对于人类社会将拥有的整个信息文明而言,这才是一个开端,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才刚刚开始,信息文明也还处于发展起步中。第四,为什么要站在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高度来界定信息化这一概念?因为信息化本来就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部分,而且从这一视角的界定会给我们一个更加清晰和更加完整的信息化分析框架。
四、从社会学看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
有了以上研究分析的铺垫,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所谓教育信息化,指的是在教育系统内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衍生、发展,并培育信息文明的过程。
其实关于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的省思,国内学者已有一定的进展。这里我们仍要追问的是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教育信息化的终极关怀是什么?我们认为,教育系统信息技术的利用只是手段,它并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我们一些研究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这是把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作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这种界定及其理念对现实的不良影响在上文已有叙述。还有,提高教育效率又是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呢?当然教育信息化必然会提高教育效率,但是提高教育效率不是教育信息化目的的全部,或者说不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带动教育系统内的各个方面的变动;借助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来培育信息文明。所以教育信息化的目的不是信息技术的使用本身,信息技术的使用本身只是手段,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培育高度的信息文明。那么培育信息文明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人类福祉的最终实现,这也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关怀。
我们再以发生学的方法来剖析教育信息化实现其终极目标的过程。其中存在着三个阶段:首先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使用,其次是信息文化的衍生与发展,最后是培育出高度的信息文明和实现人类福祉。图1 教育信息化的社会学发生图
根据上面的“教育信息化的社会学发生图”,我们再来作进一步的分析。在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的教育系统的外部,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源头。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到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这是一个技术社会化的过程。所谓技术社会化,指的是“在社会的整合与调适下,使技术成为社会相容技术的过程”。我们所追求的是对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内的合理使用,也就是信息技术的良性社会化。另外一个方面,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影响是一个渗透过程。谈到“渗透”,我们自然会提及“信息渗透理论”。加拿大 CAMMA小组和基蒙·瓦拉卡基斯把“信息渗透”定义为:“所有领域内的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和通信业,越来越被高技术信息机器所渗透或取代的过程。”接着,他们对这个定义还有三点阐释:第一,是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信息渗透过程不只是局限于通信活动;第二,“渗透”意味着信息技术以某种方式介入人类活动,其介入程度甚至可以达到完全取代人类;第三,渗透活动须由信息技术或机器完成。对以上的界定和解释,我们认为有一点必须在我们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改正,那就是所谓的高技术信息机器,无论它多么尖端,它只是对已有的人类活动有程度不同的渗透,而不会完全取代人类的作用。虽然在某些领域某些活动已经高度智能化了,甚至完全取代了人类,但从总体上看,人类完全被信息技术取代是不可能的。还有,我们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之间,不只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渗透和影响,在另外一个方面,教育系统会反作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系统本来就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研发基地,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会对信息技术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教育系统的文化与文明也会反作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教育信息化发生的第二阶段,由于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广泛使用,逐渐衍生了信息文化。但是信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会遇到其他文化范式主要是工业文化的阻力。这种文化上的阻力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愈在开始阶段,文化冲突愈是严重。这些文化冲突表现为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过程中的许多不作为,甚至是更为直接的对教育信息化的反对。但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使用日益广泛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泛滥”,信息文化也一定会在衍生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教育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或者说教育系统是一个社会子系统。在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过程中,教育系统这个社会子系统的方方面面就会发生变迁。一般地认为,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精神层面的,包括思想、理念等因素;二是制度层面的,包括组织规范等因素;三是行为层面的,包括与人类行为相关的一些因素;四是物质层面的,包括手段、技术和工具等因素。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也是在这四个层面发生的,这就对教育系统在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层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发生了改变。教育系统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教育信息化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时,教育系统在这四个层次怎样能够做到主动改变,去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十分重要。这些研究目前都有待深入。在第三阶段,是要在信息文化的衍生发展以及教育系统的变迁过程中培育信息文明进而实现人类的福祉。不是所有的信息文化都是信息文明,也并不是所有的教育系统社会变迁都是指向信息文明,这其中就有制定规范去制约、通过教育去宣传等等方面的问题。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有而且也必须有许多作为,例如我们需要制定相关法律去制止网络犯罪和不文明行为;我们需要进行网络道德宣传,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等等,通过这些措施来培育信息文明。
通过以上详细的阐释,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有了一个较为透彻的理解,而且上面的阐释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对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不外乎从以上三个层面进行。参考文献: [1][日]伊藤阳一.日本信息化概念与研究历史[A].李京文.信息化与经济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2]鲁品越,葛宁,刘强.中国未来之路——信息化进程在中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傅德荣.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内容与意义[J/OL].http://.
[4]Wang Qiong,Zhao Guodong.From“Hardware” to “Software”,From Digital resources to On—line Instruction: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 in China Higher Education[J/OL].http://www.accsonline.net/research/pku.pdf.
[5]董焱.信息文化论——数字化生存状态冷思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6]陈凡.技术社会化引论——一种对技术的社会学研究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7]加拿大GAMMA小组,基蒙·瓦拉卡基斯.信息渗透概念:对信息革命的结构主义解释[A].[爱尔兰]利亚姆.信息社会(张新华译)[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摘自《中国教育技术学》
采编/剑如虹
第二篇: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社会学的视角论文
摘 要: 学界对教育信息化有许多不同的界说,统而观之,这些界定有过于技术化之嫌。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界定会对我们的教育实践产生不良影响。在分析已有教育信息化界定的基础之上,以社会学的视角,站在人类文明发展转型的高度来阐述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这是有意义的学术尝试。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社会学的视角
在信息社会来临的今天,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它的不同界定,反映了界定者所持的不同理念,而这些不同的理念又影响着人们的教育实践。对教育信息化概念的正确厘定,实际上是在匡正我们的不当理念。所以对教育信息化进行科学的界定,对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一、教育信息化
一个技术化了的概念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来源于“信息化”,这里存在一个合理的逻辑是,教育系统只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理所当然要把教育信息化包括在内。所以学界对教育信息化的界定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地受承于人们对信息化的理解。
一般认为, 信息化一词起源于20 世纪的日本[1 ]。关于信息化,有许多不同定义,科技哲学专家鲁品越等在《中国未来之路———信息化进程在中国》中认为:“中国把信息技术在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上的推广应用,称为‘信息化’。”[2 ]这无疑表明在中国把信息化等同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这种观点大有市场。对信息化过于技术化的界定深深地影响了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
由于教育信息化一定会涉及许多具体的机器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也就使得人们多以机器论和技术论的范式来理解教育信息化及其目的,以为教育信息化就是实现CAI 学习、实现网上远程学习,就是以专门机器取代老师授课,就是以电子教材取代纸本印刷的教材等等,并且只是以效率性和省力性作为评价教育信息化的标尺[3 ]。学界教育信息化界定的技术化倾向十分明显,仿佛只要把信息技术加以使用就可以实现我们人类的目标。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用是信息化的发端,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们何谈信息化? 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对于信息化十分重要,但是信息技术并不是信息化的一切,它不是信息化的所有内涵。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终极追求是为人类社会的福祉服务的。怎样发展和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才能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这需要以社会学的视角来进行审视。
二、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界定与教育信息化的困境
为什么对教育信息化的界定会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呢? 这是一个并不难理解的问题。因为在每一种对教育信息化的解读背后都有一种解读者自己的理念。如果解读者把教育信息化认识为从物到人或从人到物的一个整体的系统在教育领域的变迁,那么她(他)的这种理念就会使她(他)在教育实践中不会或只从某一方面孤立地从事教育信息化行为。相反地,过分技术化地理解教育信息化,其背后的理念会使人们以为信息技术就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切方面,信息技术的实现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全部内容,以为信息技术提高所谓的教育效率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所在。正是从理论上我们没有能够正确澄清,因而使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实践陷入了很大的困境之中。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中受到冷落。按理讲,青少年学生一般会对信息技术有浓厚的兴趣,一方面因为信息技术对广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年轻人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所以信息技术对学生应有不小的吸引力;另外一个方面,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拓展了学生的认识空间,它不像传统的纸本印刷教学材料,它能提供许多视频和音频以对学生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可是在现实的校园中,不管中小学,还是大专院校,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这种现象已不罕见。个中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这与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理解上的偏差相关性很大。大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以为教授给学生的只是信息技术,于是没有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和感情的培养。学生没有了对信息的出自内心的热爱,于是在过了最初的好奇期后,就对信息技术这个冷冰冰的东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疏远感。
其次,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如果能够正确使用,无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的持续的有效性。可是现实中,信息技术始终难以得到整合,似乎信息技术永远是传统教学以外的另外一张皮。关于对信息技术的课堂整合,国内外有过许多的研究,可是对实践的成效不大,于是就出现了许多昂贵的信息技术设备购置后大量闲置的情况,老师不愿意用,学生也不喜欢。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把教育信息化简单地信息技术处理有关。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一个涉及到教学双方的心理、意识、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不单是信息技术的先进与否的问题。
再从教育信息化制度层面来考虑。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为了建设的有效性,我们肯定要在制度上提供一定的供给。但是,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理解使我们在这一方面供给不足。在一所学校里特别是在大学里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有各个部门的参与,需要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有高度的专业性,它不仅要懂信息技术,而且还要掌握管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可是,现在许多学校主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要么是技术出身,不懂管理和教育;要么是只懂管理,不懂教育和技术;或者是别的什么情况,反正信息技术、管理和教育都在行的信息化建设主管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形下,就容易导致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的战略规划性不强,甚至出现战略规划失误,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更有甚者就是直接导致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失败。我们都知道,学校信息化建设由于与高科技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它涉及的资金往往不是小数目,动辄几十万甚至上千万元人民币。所以在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充裕的今天,这些巨大的浪费犹为触目惊心。另外,信息化建设项目竣工后,一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许多设备闲置或者得不到充分利用;还有在项目建成后,设备维护管理上也常常出现不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向国外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高校学习,在制度安排上积极作为,在高校中设立CIO(CIO 是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的缩写,一般译作首席信息官。美国权威的《CIO》杂志将其定义为:“CIO 是负责一个公司(或企业)信息技术和系统的所有领域的高级官员。他们通过指导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来支持公司的目标。他们具备技术和业务过程两方面的知识,具有多功能的概念,常常是将组织的技术调配战略与业务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最佳人选。)体制。在信息化发展最好的美国已经有许多高校设立了CIO 职位和体制,以此来从总体上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负责,但在大部分中国高校内还没有[4 ]。为什么国内在高校中设立CIO 困难重重,这恐怕还得从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理解这里找原因。人们往往认为教育信息化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我们没有设立CIO 体制的必要,也不可以给CIO 那么高的地位、权力和资源。
另外,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往往会在许多部门遇到不少的阻力。例如,在公立高校中推行办公自动化系统(OA)过程中,需要高校中各个院系和部门的全力配合,这些配合包括各个院系和部门相关系统的数据输入与经常性更新,各个院系和部门的OA 使用人员的系统培训,各个院系和部门对OA 的积极使用等等。可以说各个院系和部门的配合支持是一套OA 系统成功开发和有效推行的基础。可是,现实中这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阻力。
一方面是原有的激励机制对教育信息化的不支持,另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本身也是一项改革,它必然会损害某些人的利益。其实,这些凸现的是两种文化———信息文化(什么是信息文化下文再作阐释)与工业文化的冲突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文化的冲突,我们认为这也与我们片面地技术化地理解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只重视技术层面有关,我们忽视了信息文化的培育。
最后,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解读也影响了我们积极正确的信息行为的实施。上面所述的教师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疏离使信息设备的闲置,有关院系和部门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不作为等等都是这方面影响的体现。
由上分析可知,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的片面理解及其背后的理念影响我们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发展。我们需要用更广的视角———社会学的视角来界定教育信息化,并提出一个可以操作的分析框架。
三、人类文明的第二次转型与信息化的社会学界定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出现了一次大的转型,这就是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类社会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推广使用的影响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纵观历史,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社会存在着两次重大的历史转型:第一次是从农业社会转型到工业社会,第二次则是从工业社会转型到信息社会。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对应着三种不同的文明:农业社会与农业文明;工业社会与工业文明;信息社会与信息文明。所以人类历史上两次社会形态转型也就是两次文明的转型。
在上面所展现的社会转型的社会学视野里,再来讨论信息化的概念,我们认为,信息化指的是人类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发展,并最终形成信息文明、实现成熟信息社会的过程。
对于以上这个界定,需要有进一步的阐释。首先,所谓信息文化,指的是“人们借助于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广义)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它是信息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样式”[5 ]。其次,文化与文明是有着一定区分的两个概念:文明是一个正向的概念,而文化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它有两种可能;文化这一概念的外延要大于文明的,文明一定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则不一定会成为文明。第三,再来看看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的关系:(1)信息化是实现信息社会的手段,只有通过不断地信息化,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才能加深,也就是信息社会的实现程度才能提高。(2)实现(成熟的)信息社会是信息化的目的,信息化这一过程的指向是(成熟的)信息社会。正如上文所述,在20 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就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但是,相比较而言,这个信息社会还不是信息化程度很高的和成熟的信息社会,它是一个初级的信息社会,也就是说相对于人类社会将拥有的整个信息文明而言,这才是一个开端,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才刚刚开始,信息文明也还处于发展起步中。第四,为什么要站在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高度来界定信息化这一概念? 因为信息化本来就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部分,而且从这一视角的界定会给我们一个更加清晰和更加完整的信息化分析框架。
四、从社会学看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
有了以上研究分析的铺垫,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所谓教育信息化,指的是在教育系统内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衍生、发展,并培育信息文明的过程。
其实关于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的省思,国内学者已有一定的进展。这里我们仍要追问的是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信息化的终极关怀是什么? 我们认为,教育系统信息技术的利用只是手段,它并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我们一些研究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这是把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作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这种界定及其理念对现实的不良影响在上文已有叙述。还有,提高教育效率又是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呢? 当然教育信息化必然会提高教育效率,但是提高教育效率不是教育信息化目的的全部,或者说不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关于教育系统的效率问题,一方面是“公立学校对效率的不敏感”(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研究所曾晓东博士在授课与讲座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效率问题并不是教育系统所面临问题的全部。与后一方面相关的论述请参阅:李猛.大学改革与学术传统:现代中国大学的学术自主问题.甘阳等编.中国大学改革之道.上海: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第1213 页)。)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带动教育系统内的各个方面的变动;借助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来培育信息文明。所以教育信息化的目的不是信息技术的使用本身,信息技术的使用本身只是手段,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培育高度的信息文明。那么培育信息文明又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人类福祉的最终实现,这也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关怀。
我们再以发生学的方法来剖析教育信息化实现其终极目标的过程。其中存在着三个阶段:首先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使用,其次是信息文化的衍生与发展,最后是培育出高度的信息文明和实现人类福祉。
根据上面的“教育信息化的社会学发生图”,我们再来作进一步的分析。在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的教育系统的外部,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源头。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到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这是一个技术社会化的过程。所谓技术社会化,指的是“在社会的整合与调适下,使技术成为社会相容技术的过程”[6 ]。我们所追求的是对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内的合理使用,也就是信息技术的良性社会化。另外一个方面,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影响是一个渗透过程。谈到“渗透”,我们自然会提及“信息渗透理论”。加拿大GAMMA 小组和基蒙·瓦拉卡基斯把“信息渗透”定义为:“所有领域内的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和通信业,越来越被高技术信息机器所渗透或取代的过程。”接着,他们对这个定义还有三点阐释:第一,是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信息渗透过程不只是局限于通信活动;第二, “渗透”意味着信息技术以某种方式介入人类活动,其介入程度甚至可以达到完全取代人类;第三,渗透活动须由信息技术或机器完成[7 ]。对以上的界定和解释,我们认为有一点必须在我们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改正,那就是所谓的高技术信息机器,无论它多么尖端,它只是对已有的人类活动有程度不同的渗透,而不会完全取代人类的作用。虽然在某些领域某些活动已经高度智能化了,甚至完全取代了人类,但从总体上看,人类完全被信息技术取代是不可能的。还有,我们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之间,不只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渗透和影响,在另外一个方面,教育系统会反作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系统本来就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研发基地,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会对信息技术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教育系统的文化与文明也会反作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教育信息化发生的第二阶段,由于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广泛使用,逐渐衍生了信息文化。但是信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会遇到其他文化范式主要是工业文化的阻力。这种文化上的阻力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愈在开始阶段,文化冲突愈是严重。这些文化冲突表现为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过程中的许多不作为,甚至是更为直接的对教育信息化的反对。但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使用日益广泛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泛滥”,信息文化也一定会在衍生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教育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或者说教育系统是一个社会子系统。
在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过程中,教育系统这个社会子系统的方方面面就会发生变迁。一般地认为,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精神层面的,包括思想、理念等因素;二是制度层面的,包括组织规范等因素;三是行为层面的,包括与人类行为相关的一些因素;四是物质层面的,包括手段、技术和工具等因素。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也是在这四个层面发生的,这就对教育系统在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层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发生了改变。教育系统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1 2?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All rights reserved.化,这是教育信息化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时,教育系统在这四个层次怎样能够做到主动改变,去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十分重要。这些研究目前都有待深入。在第三阶段,是要在信息文化的衍生发展以及教育系统的变迁过程中培育信息文明进而实现人类的福祉。不是所有的信息文化都是信息文明,也并不是所有的教育系统社会变迁都是指向信息文明,这其中就有制定规范去制约、通过教育去宣传等等方面的问题。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有而且也必须有许多作为,例如我们需要制定相关法律去制止网络犯罪和不文明行为;我们需要进行网络道德宣传,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等等,通过这些措施来培育信息文明。
通过以上详细的阐释,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有了一个较为透彻的理解,而且上面的阐释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对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不外乎从以上三个层面进行。
第三篇: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创造教育的问题
一、教育社会学与创造教育
以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看待中国创造教育,探讨和分析中国创造教育中的现象、问题、结构,就是站在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上,把其当作一个工具性学科来解决中国创造教育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以教育社会学的视角首先就要充分了解什么是教育社会学,以及教育社会学的界定。
(一)教育社会学界定下的创造教育
要想在教育社会学的视角下界定创造教育,首先要明确的是教育社会学范畴内的创造教育与普通意义上的创造教育的联系和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我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两者都属于创造教育的范畴,以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思想为指导,进而在历史发展和实践当中应实际的需要所派生出来的学科。
2、两者都是研究和培养创造性人才和创造性思维的工具性学科,在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实践的要求。
(二)教育社会学界定下的创造教育与社会上所大力宣扬的创造教育的差异
1、研究对象不同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被界定为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从校园氛围等诸多方面构建一个以创新为基因的理论体系,而创造教育,特别是高校的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从教育思想体制、制度、管理、教学内容、方法、理论体系、教育主体认知水平、行为方式、教育环境、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2、学科特点不同
教育社会学界定下的创造教育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和实证性,是社会与学校制度整合来发展看待问题。而创造学是面向社会的、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范型,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的特征。
3、研究方式不同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实证主义学科,它必须依赖于科学的证据,而这些证据是通过对学校生活、其他各种教育事实的系统研究获得的理论性学科,而其视角下的创造教育也就相应地从理论和现行制度出发,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反思和改革。而创造学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概括、总结和抽象,体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的要求上,是对社会现象的前瞻,因此需要在实证的基础上有所预测,并且实践性较强。
4、学科性质不同
教育社会学是以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以此作为研究创造学的角度,决定了其视角下的创造教育综合了社会性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而单纯普通的创造学是一场教育模式的革命,扬弃不好的传统教育模式,继承
其优秀的理念。实行创新教育的模式。它规定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确立了全新的意识和观念,引导着教育的内容、方式和管理。
综上所述,我认为,教育社会学界定下的创造教育,是研究创造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的多方面的社会致因,帮助我们去认识整个学校教育体系是如何运转的,以及学校是如何与更大的社会体系发生联系、进而影响创造教育的。通过对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创造教育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塑造学校生活的外部社会力量的信息;它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教育对于个体、社会、国家的功能;它可以使我们洞察、分析、解释和预见教育问题的原因,并结合中国创造教育的现状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法。
第四篇:试论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远程教育
试论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远程教育
作者:覃泽宇 李文娟时间:2011/11/18 9:56:00来源:
论文关键词:远程教育教育社会 学 教育公平
论文摘 要:教育公平是教育社会学的重要命题,远程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砝码。笔者试图通过功能论、冲突论和解释学三种教育社会学分析范式对远程教育公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远程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三项原则,以促进其健康快速地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
一、远程教育与教育社会学的含义
远程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笔者采用谢新观教授的广义定义:远程教育就是为了解决师生双方由于物理 上的距离而导致的、表现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教与学行为间的分离而采取的、重新整合教学行为的一种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将具有实践上的和理论上的不同表现形式。教育社会学的定义也从“服务于教师的社会学”到“服务于教育的社会学”,再到“教育问题的社会学”不断发生变化,但其基本取向还是运用社会学的原理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研究的过程是一种价值判断过程。因此,运用教育社会学理论分析远程教育也可采取功能论、冲突论、解释学的分析范式。
二、远程教育的教育社会学分析范式
(一)功能论的分析范式
功能论的支持者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在一整套规则、秩序下运行,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一套共享意识整合在一起,最终趋向于和谐与均衡。远程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灵活、专门化的补偿性训练使人具有适当的社会角色,具有“社会化”和“选择”功能。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及各种历史 原因,我国现行教育在城乡、区域、阶层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很多人错过了接受高等教育 的机会,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弱势群体。在人力、物力、财力短缺的情况下,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有着现实的促进意义。对个体来说,远程教育在使人社会化的过程中,使个体通过自主、开放、灵活、互动的网络学习,具有适应社会生活和道德 生活所需要的人格;对社会来说,远程教育一方面行使社会整合的功能,通过教育共享集体知识和意识,达成团结,另一方面,促进社会分化和分工,将不同能力的个体送到各个方面,使我国社会阶层分布从金字塔形向中间大、两头小,中产阶层占多数的橄榄形转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远程教育作为一种补偿分配是满足促进社会和谐功能的一种理想工具,因为它通过寻求获得补偿性的社会再教育资本为弱势群体进行人事分配,而这种补偿性的社会再教育资本通常表现在远程教育提供的课程、学历、分数等符号性的奖赏。这些奖赏为个人合法化、顺利地进入社会某一阶层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冲突论的分析范式
作为功能论的对立面,冲突论认为社会秩序不是建立在对共同价值的一致认可上,而是建立在统治阶级的控制权利上,统治阶级利用学校来再生产与其特殊利益相符合的统治地位。因此,学校不再是进步和个人流动的一种工具,而是社会控制和再生产的机构。①在冲突论支持者看来,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比以前更完备地复制统治阶级的合法性,因此,统治阶级常常通过控制学校教育来实现他们的意图。再者,代表主流教育形式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限的社会资源,因为对其拥有的排他性而隐藏着教育对象接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弊病。与学校教育相比,远程教育开放、灵活、教与学时空分离的本质特征突破了现有学校教育的时空限制,使那些被排除在学校课堂教育之外的学习者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为被学校教育和社会竞争筛选出局的“被压迫者”提供了与社会抗争的能力,在实现教育的平等化和大众化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三)解释学的分析范式
解释学在教育社会学中被称为“人本主义”和微观取向。②解释学将人们的视野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审
视引导了具体的教育场景中,关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教育中所有的互动行为都是由具有理解力和创造性的主体发起,为个人动机所推动,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固定模式。远程教育教与学时空分离的本质,决定了其教学过程与学校课堂教育教学过程的不同,也决定了利用解释学分析远程教育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远程教育的互动体现为师生、生生的同步与异步交流。教的行为是为学的行为顺利发生和有效达到目标而进行准备和创造条件;学的行为是学生基于教师、教学机构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的自主学习,包括自定学习步调,选择学习内容,选择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交流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远程教育作为一个更为开放、灵活的系统,其中的各个要素的行为活动都有相应的主体和相对固定的模式,而它的意义则在于使教育惠及更多的人群,为社会和经济 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
原文来自:http://.cn/miyu/
第五篇: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是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
其一,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书本化教材的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少则5年,多则10年或更长。而计算机网络上的电子化课程知识更新可发生在一周之内。
其二,做有信息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十,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极大地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值得指出,目前许多学校应用多媒体时,普遍的做法是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供演示,把信息技术的使用权控制在教师手中,实际上并未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素组可以说,计算机的最大教育价值在于让学生获得学习自由,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
其三,教育信息化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模拟大量的现实世界情境,把外部世界引人课堂,使学生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体验进一步,利用计算机网络使学校与校外社会连为一体,例如:美国字航局通过联网向中学生开放,允许他们与宇航员对话和收集关于太空的信和在伯克利的劳伦斯国家级实验室研制了一个网上虚拟实验室软件,允许学生通过远程联网获取从专业天文望远镜收集的天文观测数据。
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当人类社会正向信息社会迈进时,信息化使各行各业发生巨大变革,教育也必然会发生一场根本的变革。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通过大量采用信息技术和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来实现教育机构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在国外如美国是要构建一个基于信息平台的终身学习体系,以为国民获得信息技能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而在国内实施教育信息化,在当前技术条件和应用环境下,至少应该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任务:
1.实现教育机构的教学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
2.培养信息化人才,为国家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和信息安全服务;
3.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可以利用Internet模型作为标准平台建立教育机构的内联网(Intranet),采用TIP/IP作为通信协议,在与广域网连接的同时运用防火墙技术保证内部网络资源的安全性,在教育机构内部网络上形成一种三层结构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即测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模式,并由此构成了教育机构Sffi的基础结构。Intranet充分利用了Internet的技术,因而开发简易、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通过Intranet,使企业将以往分散的信息结构各自独立的“信息孤岛”变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网络体系相对集中的“信息大陆”,这样,不仅可在内部实现以WEB为中心的信息发布与信息交换,还可更加迅捷地协同作业,而且由于WEB服务器与数据库的成功连接,使得从外部用户也可及时访问教育机构的主于数据库。因此,利用Inlrallet很容易构建起能够对外部环境作出快速反应的Sts。这就为国内教育机构。特别是本书所研究的对象--国内中小学校,能够在一个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水平上去购置系统 从战略的高度去实现国内中小学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国内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在教育行业的具体表现,因为不论是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还是信息化应用都需要信息化人才来实现。可以说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正在于此,为信息化提供人才基础。
二、信息教育、信息处理能力的概念
什么是信息教育?从目的角度看来,信息级育就是为了培养社会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如果限定在学校教育中,信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
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信息化社会活动中有选择地利用信息工具(手段)有效运用房息、创新使用信息的基本能力。
信息教育的内容包括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等。
信息教育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开设“信息(基础丫课程S 二是有效运用信息工具(手段)开展学科程学。
信息教育不等同于什算机教育。计算机教育的主要内容往往偏重于不同种类的编程语言及计算机原理与构造的学习。可以说是为了学习计算机而开展的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非计算机专业的普通人来说,即使是在高度信息化的大浪潮中,计算机也不过是信息处理与传递的工具之一。学习计算机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已。
计算机教育应该是信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21世纪的来临,人类社会的高度国际化、信息化使现代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磋退 使校园网络建设成为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校园网络的意义
1. 建设校园网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们通常认为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仅单个计算机的存量和功能毕竟是有限的,无法5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脑相比、而同际互联网的出现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慧汇聚到覆盖全球的6型网络系统之中 创造了一个每时每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的”大脑“。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 拥有活息时代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就拥有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新世纪。现代教育技术如何研究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文化环境 如何驾驭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培养受教育者又有适应新时代的学习与创造能力。不仅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标志,而将成为个体乃至整个民族跨入新世纪的”通行证“.
可见,建设校园网络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途径,丰富多彩、健康清新的校园网络文化将成为学校培养学计思维方式、道德品质 创造能力的新环境,成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崭新平台。
2.建设校园网络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制高点
在知识经济的代,人的智能和知识将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本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这个新时代将充满残酷的竟争和替代。孩子们的未织将依赖于他们一9中掌握新概念、作出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建设校园网络,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对于转变陈旧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kk和效益 培养”而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因为21 世 既有来自高科技的挑战,又有来自生态系统、道德危机、情感危机等系列全球分重大fQJE的挑战..我们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来培养学生具有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品格、能力 思维与行为方式 不仅是改革教育模式的制高点 更是提高国民素质水平的基础步骤。
3.建设校园网络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跨世纪教育改革中 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其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教育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再创造的复杂系统工程,其效益和现代化程度显然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程度还停留在靠一本付一有粉笔和一个嘴来工作的重复性劳动中,要想把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变革速度加快,实现教育领域从劳动密集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变,就要将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隐性教育融为一体,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评发和公助配置。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校园网,营造清新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就是从根本上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 解放教师的生产力和师生的创造力,为现代教育增添创新优势。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很多领域的工作方式先后发生变革 但这种变革在学校教育中始终没有发生。许多学校花费大量资金购买来的计算机仅仅用于学习简单的操作和繁琐的程序语言,或者是将书本上的内容搬上屏幕,为应考准备各种”电子题库“,劈头盖脑地压向早已厌倦了题库的学生,结果当然不受欢迎。
通过校园网络建设的实践可以认识到;当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时;当学生开始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儿的独立学习者时 计算机就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虽然学生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逐渐熟练运用新技术,但他们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与能力越来越高,学习的效果越来越好。可见,高科技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手段和方法的变革,还包括教育观念和教 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
1.处理好硬件、软件和潜件的关系
目前,很多学校建设校园网时容易追求硬件设备的档次和规模,忽视软件和潜件的建设 盲目认为学校设备高档就是教育的现代化 这是校园网建设的大忌。从某种意义上说,硬件水平只是一个投入的问题 而软件水平和潜件水平的提高远比硬件水平要复杂得多。事实上,在校园网络建设中占据首要位置的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等反对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为传统教育服务;坚持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内阻在看马德收有旱想和繁育模式。真正通过项目的培训和管理把潜件水平提高上去叫闯过件建设,提高硬件的利用效率。
2.加强潜件的发展是网上建设的根本保证
在单机全部进课堂的基础上,我们将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应用作为加快教育信息步伐的切人点和突破口。
首先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因此转变广大教师的观念是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通过宣传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讲座、行政和经济手段的制约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意识,树立现代化教育观。
其次。抓好师资队伍培训。师资队伍培训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否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此,应对教师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已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能力。
3.注重硬件与软件的协调发展是网上建设的基础
在校园网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教育信息化首先要以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重点 着力于培养教师和学生应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能力 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其次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把师资培训作为重点,放在重要位置,要注重纠正重硬件、轻软件和人才培养的倾向 特别是在校园网的建设中应避免片面追求网络技术的先进性 甚至机械套用大型企业网、大学校园网模式,那将会脱离我们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结果只会造成设备的浪费和闲置。
那么,如何选择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校园网络发展的新路?在摸索校园网建设过程中体会到,校园网络的建设应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实际需要出发,讲究实效,应以功能作为选择技术和硬件设备的标准,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还必须从学校教育现代化目标出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实际上校园网络建设目标应该是在网络文化的新环境中,超越传统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实现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质变,探索出在多媒体和网络应用中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新模式。因此,在校园网络建接中,应立足于功能与效益的发挥,选择一条投资少、见效快?quot;三网合一”的校园网络建设之路。它是由计算机数据网(运行数据管理软件)、多媒体教学附(运行功能强大的教学软件)和网上电视台(涵盖文宇、声音及各种图像和视频 输出等功能)组成。特别是网上电视台的建立,完全取代了闭路电视网的功能O梗件设备不必重复投资,其功能和效果比闭路电视网更好、更方便、更快捷.为师生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个计算机屏幕上可接收十个电视节月供师生任意选择)。
四、网络远程教育模式的探索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多媒体和网络在教育爱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和经验来看,从单机发展到网络,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大趋势。以“网校”为标志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出现则是这一趋势的必然产物。
(一)“网校”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计算机到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连网的出现是一次质的飞跃,它不仅使计算机的功能发生了惊人的巨大变化,更主要的是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所谓联网,绝不仅仅是计算机的联网。而是人类智慧的连网!国际互联网的出到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深刻的哲学人类学问题。以住我们常说,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然而单个计算机的容量和功能毕竟是有限的 无法和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脑批比,而国际互联网却通过全球计算机的互联,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慧汇聚到覆盖全球的巨型复杂网络系统之中,这才真正称得上是人脑的延伸,不仅延伸了个体的大脑和思维活动 而且创造了一个外化的、每时每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的大脑r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体如果不会k网查询和获取资料,其孤陋寡闻是可想而知的Z 教师和学生如果不会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高效的学习和教学,显然难以进人即将降临的信息时代。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是当今信息产业领导世界潮流的人物之一 盖茨童年的梦想是;在每张书桌上、在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台电脑“Q现在,他又在策划着另一个时代:世界各地的人在自己家中就能学习最好的课程、学习任何科目、由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讲授”。将这样的理想尽快转化为现实 这正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行业与信息技术产业所共同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在这个意义上,发展以网校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办学模式,不仅对于教育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国内“网校”办学模式
国内外网络学校的发展比人们的预料要快得多,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上一个重要的教育景观,成为推动公众上网的一个重要动力。不过.就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小学“网校”来看,显然不尽人意,不少“网校”尽管邀请了许多中小学特级教师加盟,但基本上没能摆脱教案加题库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不受欢迎,而且不可能有任何生命力。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现行教育体制与教育观念制约,又有办学者经济实力与办学宗旨的局限,还受目前国内教育软件开发水平、网络带宽、传输速度和使用成本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网络教育问于网络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发展显然不可能脱离其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土壤,“网校”也同样如此。
目前我国“网校”的办学尴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用使普通中小学的办学模式,从办学目标、课程设置 到教学组织形式、教育评价和管理等,部缺少现代远程教育之特色。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种波动局面,必须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对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现代远程教育之特点、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以此指导推?quot;网校“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观念更新。要使从事网络教育的领导者和教师充分了解和确立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正确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师生观、课程观、教学观、教育评价观、教育管理观、教研科研观等,才有可能按照先进的教育思想设计符合现代远程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实现”网校“办学宗旨大众化、普及化、现代化,课程教材、教育资源数字化、超文本化、数据库化、可视化、智能化.教学形式多媒体化、网络化、自主化、个性化,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所特有的优势,努力创造各种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高较敏学模式。
(三)”网校“发展的前景
”网校“的特点和本质在于:它是信息时代方兴未艾的”虚拟学校“,因此,对”网校“ 办学宗旨的定位不应该仅仅是现行学校教育的补充,而应该是信息时代新型远程教育模式的试验场,是探索如何超越印刷时代教育模式之弊端的繁育改革新舞台,是让广大师生和家长超前了解、感受和体验正在降临的信息文化环境下新型教育模式的窗口。
”网校“ 探索的重点应该是:如何使每个加人”网校“的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学会运用多媒体和网络个性化、高效地学习学会在研究和创造中学习,从而提高在信息社会中的基本生存能力。
我国中小学”网林远程教育模式的发展应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学校为轴心的“网校”;
第二阶段是以教育软件产业和网络产业为轴心的“网校”;
第三阶段应该发展成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企业支持下以教育家集团为轴心的“网校”。
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应该是“网校” 办学模式的主要优势;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是“网校”办学水平和实力的主要标志,而个性化、远程化、智能化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模式则是“网校”建设发展中的难点。当前我国“网校”发展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够理解和适应网络文化,并能参与网络文化创造的优秀教师队伍 并依靠这支队伍成功创造出新型的远程学习与教育模式.
在远程学习与教育模式的探索中,必须把 三个世界“的学习经验综合起来,促成三者的有机结合。在以往的教育中 学生始终生活在两个世界的时空环境中,一个是经验世界,另一个是语言文字的世界,而且现行教育模式使这两者越来越脱节,也就是我们所批评的理论脱离实际。当代信息技术正在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虚拟现实世界,这第三个世界应该成为沟通前两个世界的重要桥梁。当代以界各国远程教育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表明:把远程教育的探索仅仅局限在多媒体和网络上是注定要失败的 而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所创造的虚拟现实教育之独特优势 引导和促进学生在经验世界和语言文字世界中学习活动与学习经验的整合 不断促进和提高学生在”三个世界“中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和创造性 这才是成功远程教育模式的奥秘之所在。比如美国许多网上教学的成功个案,都是在网络上提出和设计研究课题,指导全国各地的师生在现实生活和文字资料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然后利用网络进行跨时空交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学习与研究能力。
从技术路线上来讲,我觉得我国中小学 网校 的传播模式必须尽快实现”天网“与”地网“的最佳组合。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电视网络已经遍布全国 电视机普及率也已经达到极高的程度,教育电视系统在成人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中小学课外教育等方面已经取得广丰硕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 形成了相当的规模 如果能加速卫星教育电视系统(大网)数字化改造的步伐,并将其与迅速发展的多媒体和网络远程教育系统(”地网“)有机结合起来 这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大量现有的卫星教育电视资源,而且能够迅速克服当前远程教育视频传输中由于网络带宽制约所造成的”瓶径“ 难题,提高远程教育的视频数量与质量,井大大降低”网校“的成本。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必将对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历史进程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将会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不断增加教育活动中的高科技含量,使教自行业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行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改变千百年来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并使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 隐形教育)溶为一体,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放教师的”生产力“ 和师生的创造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五、建立多媒体现代化教室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需要
(一)多媒体现代化教室取代了传统的电教室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有两种形式:一种为交互式网络型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一种为多媒体示教型网络教室。这两种教室都将取代传统的以电视机为主体的电教室。交互式网络型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是以计算机为生 学生每人一机,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多功能电教仪等媒体将要讲解的内容送入学生机屏幕。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师生可以通过屏幕及耳机进行讨论,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教师可将任一学生或一组学生的屏幕调到教师屏幕上,学生有问题可接举手按钮a这样的教室在教学上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采取边讲解边讨论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交互式网络型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软件平台、辅助系统、教学系统。
交互式网络型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具有如下功能;屏幕及影音广播功能、快速广播功能、屏幕及影音监听监看功能、快速监听监著功能、远端遥控功能、重开机功能、视听组合教学功能、分组教学功能、远程教学功能。
另一种多媒体教室为示教型多媒体网络教室 它是以大屏幕投影机为主体组成的一种现代化的教室。教师可通过计算机,多功能电教仪等媒体将各种讲授内客送入大屏幕投影机中,学生可很轻松直观地象看电影一样听教师讲课。
主要配置有多媒体计算机、DDJY多功能电教仪PHLWB高亮度大屏幕投影仪、控制面板。
示教型多媒体网络教室有如下功能:多媒体组成和教学功能、网络功能、远程控制功能、广播功能、远程教学功能。
(二)多媒体教学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所要达到的技术,必须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必须要解决从不习惯到习惯、从不熟练到熟练这么一个首要问题,不能老抱者粉笔墨板不放。通过掌握了计算机知识,通过制作教学软件来代替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师要克服原来只就教材知识内容讲解,面窄枯燥的传统弊端,而要适应用大量的信息,大量的资料.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能获得更多更广的知识。
(三)、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任何一种教学形式或教学手段,最根本的落脚自是要看它能否提高教学效率,能否 增强教学效果。调查表明,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由于实现了CAI、VCD录像 闭路电视、多功能电教仪等多种媒体的组合教学,确保了开阔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达到了优良效果。
六、构建信息化教育体系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技术支撑
时代已经迫使人们正视世界的巨大变化,必须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开发随着计算机走 进千家万户,网络、知识经济等一些全新的概念正逐步为人们所熟识。尽管知识经济才见端倪,但离我们已不遥远。200多年前,在以纺织机和蒸汽机为代表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产业革命中,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与之擦肩而过,失去与世界科技同步发展的良机,结果使中华民族蒙受了100多年的屈辱。今天 当知识经济叩响世纪之门,再次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难得机遇的时候,如果我们再次之交臂,其后果将更为惨烈。这决不是一危言耸听。面对知识经济活动的浪潮,西方国家都在调整自己的战略,争在科技的制高点。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认真地运筹自己的未来,思索下一步路该怎样走?
(一)人力资源开发是变化时代寻求解决种种问回的必由之路
1. 变化时代的社会问题
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迈进 但也由于它的发展,打破了原有体制的平衡,引发了种种社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社会就业问题。可以说,科技发展是一把指向就业的”双刃剑。它一方面为人类创造了新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又使原有产业的劳动者因新技术的运用和自身对新技术的难以适应而不断地被挤出劳动岗位,造成劳动力供求总量均衡状态下的结构性失业。我国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采取低收人广就业政策,从表面上来看,国性失业率很低,但实质上隐性失业率却很高,致使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现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旧体制遗留下来的、现仍滞留于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的冗员必须剥离,以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这就意味着 更多人的失业已不可避免。
2.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及国外的成功经验
结构性失业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产物,是由体制转换所引起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结构性失业将长期存在井成为一个沉重的世界性难题。因为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总是具有超前性,总在广大劳动者现有知识技术水平之上。要适应和接受新的技术,熟练掌握之必需假以时日C 因而结构性失业成为经济发展中始终不能摆脱的顽疾,中外概莫能外 尽管如此,世并各国政府依然十分关注结构性失业,并试图以人力资源开发、再就业工程等措施和手段来缓解失业率。人力资源 即人的潜在的劳动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一位资源。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完整的资本概念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于前者而言,人力资本的投资能产生更大的效益。按照这一理沦 劳动者的属性就由过去的“成本”转化为“资源”。而巨,这种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是一种“活的资源”,通过持续有敏地托发,可以不断提高其存量,使之成为一种永恒的资源。再者,经济的增长除了靠资本和技术的投人外,主要还要靠人的能力的提高(结构性失业就是由于体制转换时期人的能力跟不k技术的发展而造成的)。而人的能力提高唯有依赖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为渡过结构性失业的难关 无不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开发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例如,瑞典在二战后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现代发达工业国 主要就归功于瑞典的人力资源开发,即:重视劳动力的培训;促进成人教育;保护就业者权力。促进人力资源流动。新加坡经济的崛起同样也是得益于人力资源的汗发,仅从其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仅次于国防支出、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就足以证明。我国的台湾在六七十年代也曾遇到过结构性失业恶化的情况,后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家庭生育计划、再教育等有力措施,才摆脱了结构性失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
(二)我国的人力资源现状不容乐观且潜在危机很多。
由于历史、文化 经济、尤其是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现状仍下容乐观,而目还隐含着一系列的危机。具体地表现在:①人口数量庞大民素质低下,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数量已由建国初的4。5亿发展到现在的12亿多,翻了近三倍。人口的过度膨胀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发展都带来了严重影响,形成了数量对质量的严重约束。一方面,人口数量的高速增长加重了经济资源耗用的负担,从而导致社会缺乏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及改善和提高人力资源所必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 在人口素质不高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又不得不依靠人力数量投人的增加,这无形中又引发了人口数量扩张的冲动,从而形成一种人口数量替代人口质量的恶性循环。除此 由于我国教育水平的落后以及教育长期受到投资不足,计划体制的制约,低下的人力资源素质(如我国企业职工队伍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68%)在质量上和结构上都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由此可见,人口数量庞大和低下的人力资源素质已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又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投资收益率我国人力资源的使用不当现象极为严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这种用人格局不仅难以发挥个人特长,而且又无形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扩张。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的前期投资因用非所学未能产生效益,又不得不为适应岗位要求而进行人力资源的第二次投资,以至造成第一次投资的浪费O③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应该通过市场配置功能来调节。然而由于我国的人力资源素质低下和体制的约束 人力资源的配置仍主要是通过政府行为加以配置。表现在就业由政府承揽,人才流动受到户众住房等制度的限制与约束,工资难以反映劳动力价值,社会保障体系滞后等方面。
(三)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困难
1. 财力不足,教育投人形式单一
据联合国崎矜显龈轨她吃闲好报部统计,我国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中小学总数19。81%的中小学生。有关资料还表明,世界各国用于教育方面的投入占国民主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3。6%,其中发达国家均值为5。7%与我国同处发展阶段的国家平均为4%,而我国却长期低于3%,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当然,我们也不能据此将责任完全推给政府。大家知道,我国的教育投入长期是单一主体,主要由政府承担,而企事业单位却对教育少有投人。个中原由恐怕与教育投资的迟效性有关。教育投人形式的单一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开发。
2.人力资源流动受制
人力资源的流动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但人力资源的流动 需经付相应的政策支持。而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使房制度等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人力资源按市场机制进行有效配置,从而制约了人力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人口数量庞大素质低下、国家用于开发人力资源的财力又严重不足,而体制的转换又迫使我们必须要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开发。怎样来解决这对矛盾?或者说怎样以有限的投人获得较大的产出?我仍以为。答案在于发展远程开放教育。
(四)远程开放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大有可为
1.远程开放教育的四大优势
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代表的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已经证明这样一个事实:较少的投入能够获得较大的产出。这主要是由远程开放教育的四大特性,也可称四大优势所决定的。
①开放性。远程开放教育应用卫星、电视、录象、计算机等现代通讯媒体实施远程教学,使学习的课程可以跨越时空,伸向受教育者所处的任一地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条件和职业需要合好专业和课程,通过各种渠道接受多种媒体的教学,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教育对象来说,他们不受年龄、职业和学历的限制。可以这样说,远程开放教育是发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实现学习化社会和社会化学习的良好途径,是一个向全社会、全民族和人的终身全方位开放的新的教育体系。
②适应性。远程开放教育在我国的兴起就已体现出它对社会的适应性。它的产生在客观上回应了中国的国情,同时也顺应了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溯流。在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远程开放教育自兴起后短知内即获得了迅速发展。就电大来说,自1979年开始招生到l997年,全国共有21万余人取得了专科毕业证书,100万人获得了中专毕业证书,数以千万计的人接受了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非学历教育。此外,还有数千万的农民接受了燎原项目培训。目前,全国参加电大学习的人数达到115万(其中大专生76万,中专生39万)。从这些数字也可说明电大顺应了人们的求学需求。
③多样性。远程开放教育体制、办学形式、专业(学科)设置、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上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在办学形式和学制上,有短也有长;有业一,也有全日制和半日他有学历教育,也有非学历教育;有学习全科的,也有选学单科或专项技术的;有普通教育,也有职业技术教育等等。多样性的特点适应了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目的的需耍,也迎合了学生时空上不受课堂约束的需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周到的服务。
m高效性。远程开放教育借助系统优势与现代教育技术,在同等投资状态下,能使接受教育的人数呈几何级熟增大,因而降低了教育的成本。投入少、产出高,是高效性的主要体现。第二个体现是传递信息快,易于将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生产信息在短时间内传送到千家万户,传送到广大的学习者中。第三个体现是易于较快地将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同生产实践相结合,使科学技术通过受@育者而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使教育更快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服务,为各地经济建设服务。第四个体现是系统内的资源共享共建,避免了重复建设,从而相应提高了整体效益。
2. 发展远程开放教育是顺应时代的潮流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经济、科技和教育全球化趋势正日益加剧,竞争也由对资本和资源的竞争而演变为对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的竞争。优先投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正在成为各国政府教育发展决策的战略方向。这是因为人力资源开发及其对战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提高了国际社会对增加教育投资的认识。长期以来,各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市场需求与教育投人的不足始终是一对矛盾,并困扰着各国政府。传统大学虽然拥有知识和人才优势,但因条件限制培养人数十分有限而教育成本居高不下,他们没有办法打开为大量的求学者提供廉价、平等的教育通道!优先发展依靠多种媒体的远程开放教育却是解决这一矛盾的良策。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以有限的教育资金投入发展远程开放教育,不仅能满足人们受教育的需求,而且能大量节约经费,降低教育的成本。